金融市场基准利率比较

金融市场基准利率比较
金融市场基准利率比较

---------------------------------------------------------------范文最新推荐------------------------------------------------------

金融市场基准利率比较

1引言所谓基准利率系指资金市场上公认的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利率。市场利率体系由银行存贷款利率、债券发行市场利率、债券流通市场收益率、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贴现利率、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利率等组成。利率市场化必然要求存在一个合适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它是央行监测和调控的目标,也是央行调节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2比较研究2.1利率市场性比较如表1,近11年来债券回购市场交易量都大于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2004和2005年前者甚至达到后者的10多倍,近两年来同业拆借市场发展也较快,但前者仍是后者的3—4倍。因此,从市场规模来说,债券回购市场目前远领先于同业拆借市场,说明市场参与者对债券回购市场相对来说更加认同,更愿意在此市场上交易,那么债券回购市场上产生的利率也就更能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优于同业拆借市场上的利率。作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首先应该是短期市场利率。因为市场资金供求变动较快,短期利率才能反映即时的市场情况的变化。表2反映了短期品种的交易量占整个交易量的绝大部分,市场中的短期资金拆借最为活跃。因此,市场的交易结果已经反映了交易者的交易倾向以及市场资金量与供求关系,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和7天品种的利率比较适合作为市场利率,下面的分析主要围绕这四种交易品种的利率。2.2利率稳定性比较从下面的1天品种利率比较图可以看到,2005年1月——2008年12月,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

1 / 4

交易品种的月加权平均利率(设为TY1、HG1,下同)波动明显,经计算TY1、HG1的相关性达到99.35%,说明两种市场的隔夜利率差异极小。从7天品种利率比较图可以看到,2005年1月——2008年12月,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的7天交易品种的月加权平均利率(设为TY7、HG7,下同)同样波动明显,但是2005年初至2006年底两者的分离还是很明显的,经计算TY7与HG7的相关性为??98.22%??,差异也是很小。单纯从图形上看,四种利率的波动都较为明显,但是这恰恰反映了实际的市场情况变化,四种利率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相似的。可以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时间序列做平稳性检验,选取的数据为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月加权平均利率,即TY1、HG1和TY7、HG7。先对它们的原序列做单位根检验,发现在三种显著性水平下TY1、HG1和TY7、HG7都是非平稳序列,因此考虑再对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做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表3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TY1、HG1和TY7、HG7的一阶差分序列D(HG1)、D(HG7)、D(TY1)、D(TY7)都是平稳序列。2.3利率基础性比较由上面的分析可知,TY1、HG1和TY7、HG7的波动性明显,其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序列,但是基准利率的基础性也是极其重要的,比较基础性才能知道是哪个变量影响了另一个变量,导致变量之间出现相关性。格兰杰检验法(Grangertest)是用于检验动态计量经济学中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四个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才是平稳序列,需要分别对D(HG1)和D(TY1)以及D(HG7)和D(TY7)进行Grangertest。由于是月度数据,因此选取两个滞后期6和12,格兰

---------------------------------------------------------------范文最新推荐------------------------------------------------------ 杰检验结果见表4及表5,F临界值的显著性水平为5%。表4显示,当滞后期为6时,可以拒绝零假设:D(HG1)doesnotGrangerCauseD(TY1),因此D(HG1)是D(TY1)的格兰杰成因。其它检验则无法得出结论。3总结(1)从市场交易量来看,债券回购市场规模远大于同业拆借市场规模,反映前者更受整个市场参与者的认可,交易者更愿意在国债回购市场上进行短期资金拆借,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国债回购市场利率优于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前者更能反映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从市场交易结构来看,同业拆借市场及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7天品种的交易量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绝大部分,因此这两个品种的交易利率更适合作为基准利率,这也印证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短期性特征。(2)同业拆借市场及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7天交易品种的利率波动性明显,利率的波动是市场的正常变动规律,1天、7天交易品种的利率一阶差分平稳。然而不同市场的相同交易品种利率几乎完全正相关,从这个方面来看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回购利率并无明显优劣之分。(3)从格兰杰检验结果可知,债券1天回购利率是同业1天拆借利率的格兰杰成因,前者滞后6期的值可以提高后者被解释的程度,因而从基础性方面而言,债券1天回购利率作为基准利率优于同业1天拆借利率。(4)总体上,无论从市场性还是基础性来说,债券回购利率作为基准利率都优于同业拆借利率,特别是1天交易品种的利率。因此,目前债券1天回购利率最适合作为基准利率。

3 / 4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概况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概况

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1996年: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1997年: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坦承,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 1999年: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放心保)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年)。 2000年: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圆、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04年: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 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还没有完全放开。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 2006年:2006年8月,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支持灾后重建,人民银行于当年10月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2012年6月,央行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再次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2013年:2013年7月,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

利率市场化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简单地讲就是让资金的价格交由市场供需双方来决定。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基础性改革,其目标是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一、从传统上看:传统上的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发挥的作用非常间接。而利率调整实际上是实体经济部门融资价格的变化,每个金融消费者以及存款户通过其存款和利息的变化,均能直接感受到。可以说,利率市场化对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而且,一般来讲,利率市场化不论利率是升还是降,都会给老百姓带来好处。如今,不论你到哪家银行存钱,利率都是相同的。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将差别化经营,不同的银行同一种币种和档期将会执行不同的利率,同一银行相同的币种、相同的档期可因存款金额的大小有几种存款利率档次。如此,实力强、信用度高、服务优及电子化程度高的银行存款利率可能略低一些,因为这些银行大多经营管理严谨科学,风险低,存款的安全系数高。而实力较弱的商业银行则可能用高利率吸引储户,这样才能吸收到存款。普通市民既可以选择高利率银行以期获得高息,也可为保险起见选择利息不高但有实力、风险小的银行。 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对个人的消费贷款利率也将实行市场化。不同的人,从银行获取贷款的利息也将不同,个人信用程度记录将在消费信贷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银行完全按照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及职业、学历等综合情况决定每个人的贷款利率,如没有不良信用记录,且学历较高、有固定职业的消费者,不但可以轻易地从银行贷到款且利率可能很低,信用良好者将受到市场更多的青睐。从国外实行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一般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会下降,老百姓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利率市场化将对个人消费产生重要影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的本质特征,当市场利率在低位运行时,人们往往会加大即时消费的力度,从而有力地激活消费市场。而市场利率在高位运行时,一般会减少物质消费而加大投资力度,个人资金流向产业市场的可能性增大,以追求较高的利息收入和资金回报率。通过利率市场化,可以充分发挥利率在资金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企业和个人行为都将与利率的涨落更加紧密地相连。

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选择的解说

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选择的解说 目录 论文摘要(中文) (1) 一、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选择的解说 1、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有效性解说 (2) 2.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期限结构解说 (3) 3、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关联性解说 (3) 4、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 (3) 二、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自由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 三、发达的国债市场是利率自由化的前提 (5) 四、发展国债市场以实现国债利率的基准地位 (8) 1.注重国债品种的创新,实现品种多元化 (8) 2.调整和完善国债市场的投资主体结构,改变国债的储蓄化倾向 (8) 3.改变分割的市场组织结构,形成统一的国债市场 (9)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摘要 文从国债利率可作为基准利率选择的理论解说入手,分析国债市场发展与利率自由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国债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基准利率;有效市场;利率自由化

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起,国债为平衡政府预算,筹集今本建设资金,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这突出表现为我国国债市场在调节功能、价格发现功能和利率风险规避功能方面相当之后,国债利率没能很好的起到基准利率的作用。 一、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选择的解说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着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是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是利率政策和利率水平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中心环节。 1.国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有效性解说 按有效资本理论,只有当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市场产生的价格才能迅速、全面地综合所有的信息,而市场的有效性集中体现在建立的证券价格上,价格在任何时候都是证券内在价值的最佳评估。这意味者所有的债券市场中,最有效的利率最有资格作为基准利率。 国债市场横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是传导货币政策和财政正财的重要枢纽,是政府左右经济的着力点,参与者众多,交易品种多,信息来源广,市场主体行为较其他市场而言规范程度高,这些特性是其他债券市场无法比拟的。所以国债市场信息反映的市场信息比其他债券市场反应的要多,是利率体系中基准利率的最佳选择。实际上许多国家的市场基准利率就是国库券利率(美国国库券利率已成为事实上的世界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国债市场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基准利率的有效性,也就决定着整个债券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金融市场与利率

金融市場與利率 一、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financial market)指各種金融工具的供給與需求者,共同決定其價格與交易的市場。 分類: 1、初級市場primary market;次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 2、貨幣市場money market;資本市場capital market;衍生性產品市場derivatives market 3、直接金融市場direct market;間接金融市場indirect market 4、集中市場centralized market;店頭市場,櫃檯市場over-the-counter market,OTC 影響金融環境之因素:金融制度、國際市場、央行貨幣政策、政治因素、自然資源、投資人偏好…。 二、資金轉移方式

三、利率水準的決定 1、使用負債資金所須支付的價格,稱為利率。由資金市場之供需決定,當供給大 於需求時,資金寬鬆,利率下跌;當需求較供給大時,資金緊俏,利率將上升。 利率一詞為從資金需求者角度觀之,代表使用資金的成本;報酬率一詞為從資金供給者角度觀之,代表投資資金的收益。 2、利率的決定: A市場:政府公債B市場:公司債券 S為資金供給,D為資金需求。

利率% DD SS 債券 SS 為債券供給;DD為債券需求。 2、利率決定因素 預期利率意指,政府機構或公司在發行負債證券時所設定的利率,它主要由下列五個要素構成: K= K*+IP+DP+LP+MP (1)真實利率(K*,real interest rate),在預期通貨膨脹率等於零時,無風險證券的 均衡利率,它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 a、消費時間偏好:投資人抑制目前消費,用於投資所需給予的補償,一般而言,若投資人傾向即時享樂,則其消費時間偏好會較高。 b、實體資產報酬率 (2)通貨膨脹溢酬(IP,inflation premium),由於通貨膨脹會降低貨幣的實質購買力和投資的真實報酬率,故資金供給者會要求通貨膨脹溢酬作補償。在計算名目利率時,一般採用的是未來的預期通貨膨脹率,而非過去已發生的實際通貨膨脹率。 (3)違約風險溢酬(DP,default premium),當借款人未能按時支付貸款的利息或本金時,叫做違約,而投資人所必須承擔的此種風險稱為違約風險。

货币市场测验(1)

单选: 1、下列不属于金融投资的是() A. 固定资产投资 B. 股票投资 C. 金融衍生品投资 D. 债券投资 2、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源于()。 A. 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 B.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C. 投资银行对流动性资金的需求 D. 商业银行对投资的需求 3. 2007年1月4日()的正式运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培育工作的全面启动。 A. SIBOR B. HIBOR C. LIBOR D. SHIBOR 4. 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策略在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引入负债管理理念的金融工具是() A.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B. 商业票据 C. 回购协议 D. 票据贴现 5. 商业银行参与回购协议市场的目的主要是() A. 在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收益 B. 筹集长期可用资金 C. 确定贷款基准利率 D. 进行货币政策操作 6.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可使中央银行实现 A. 降低融资成本 B. 扩张目标 C. 提高融资成本 D. 紧缩目标 7. 投资者通常将国库券看作() A. 高风险债券 B. 高收益债券 C. 无风险债券 D. 低流动性债券 8. 假设一张面额为50万元的票据距离到期日还有270天,持票人到银行贴现得到48万元,则年贴现利率为()。

A. 6.67% B. 5.33% C. 5.88% D. 6.25% 9、目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交易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 9个月期限的拆借 B. 隔夜拆借 C. 6个月期限的拆借 D. 3个月期限的拆借 10、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交易量最大的子市场是() A. 同业拆借市场 B. 国库券市场 C. 回购市场 D. 票据市场 11、证券出售时买方向卖方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按约定的价格将证券返还的协议是() A. 同业拆借协议 B. 贴现协议 C. 转贴现协议 D. 逆回购协议 12、贷款承诺降低了商业票据发行人的() A. 流动性风险 B. 系统性风险 C. 利率风险 D. 信用风险 13、()是中央银行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A. 再贴现 B. 转贴现 C. 贴现 D. 票据承兑 多选: 1、目前中国大陆的外汇市场构成有() A. 零售市场 B. 银行间市场 C. 交易所市场 D. 企业间市场 d 2、金融市场的效率高低主要反映在() A. 金融市场定价的有效性 B. 金融市场活动的有效性 C. 融资的低成本性 D. 投资的无风险性 3、回购协议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

金融市场学公式汇总

第二章 回购交易计算公式: 其中,PP 表示本金,RP 表示证券商和投资者所达成的回购时应付的利率,T 表示回购协议的期限,I 表示应付利息, RP 表示回购价格。 银行贴现收益率 Y BD = 360**100%F P F t - 真实年收益率 债券等价收益率 银行贴现收益率<债券等价收益率<真实年收益率 第三章 保证金投资收益率=(股票市值-借入资金*(1+保证金年利率)-自有资金)/自有资金 投资者保证金比率 =保证金账户的净值/股票市值=(股票市值-自有资金)/股票市值 当投资者保证金比率小于30%,就应当追缴保障金比例。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 (1) 除数修正法: 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股价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 (2) 股价修正法 加权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指数 (1) 相对法 (2) 综合法 加权股价指数 以基期成交股数 (或总股本) 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以报告期成交股数 (或总股本) 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第四章: 交叉汇率的计算 1. 如果两种货币的即期汇率都以美元作为单位货币,那么计算这两种货币比价的方法是交叉相除。 (即一个直接盘的买入价/另一个直接盘的卖出价,一个直接盘的卖出价/另一个直接盘的买入价。)? ? 如果两个即期汇率都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那么,汇率的套算也是交叉相除。 2. 如果一种货币的即期汇率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另一种货币的即期汇率以美元为单位货币,那么,此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套算应为同边相乘。 (即一个直接盘的买入价*另外一个直接盘的买入价,一个直接盘的卖出价*另外一个直接盘的卖出价。)? 远期汇率的标价方法与计算 若远期汇水前大后小时,表示单位货币的远期汇率贴水,计算远期汇率时应用即 期汇率减去远期汇水。 /360 I PP RR T =??∑==n i i i Q P n 1 1加权股价平均数∑==n i i i P P n 10 11股价指数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现状和展望

一、背景 首先了解什么是利率市场化?较为一致的观点有两种:一是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保护,靠市场供求决定资金的价格;二是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形成,即在市场竞争较充分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决定者。实际上,这两种观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率市场化是由政府推进的一项改革,政府放开利率管制的过程就是由市场主体通过竞争机制决定利率的过程,其目标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后者根据资金状况和对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金融市场利率为中介、由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其次是为什么要推进利率市场化?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看,利率管制往往造成实际负利率,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抑制了经济增长。由于资金价格受到了行政性压低,一方面金融体系吸收国内储蓄的能力被削弱,造成了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过低的利率又刺激企业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造成资金需求远远大于资金供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形成资金分配的固化,弱势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资金,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改革就是要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的影响,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金分配上的功能,消除金融抑制,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利率管制的政策。政府管制利率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方式压低资金成本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以及通过限制竞争来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石油危机的冲击,各国饱尝通货膨胀高企和经济增长停滞之苦,开始放弃过多干预市场的政策,由此展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自1980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于1986年废除了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Q规则;日本自1977年允许商业银行承购国债上市销售,至1994年放开全部利率管制;90年代末,印度、印尼、韩国等国也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下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大大推动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建设,降低了金融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从人民银行成立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金融部门不得自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机关,其他单位不得制定与国家利率政策和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利率政策或具体办法。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确定为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实质上分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财政政策,中国,利率]浅析利率市场化对中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

浅析利率市场化对中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中国即将迎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关键的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纵观近20 年的改革历程,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止目前,先后完成了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贷款利率管制也于2013 年7 月20 日起全面放开,目前仅剩下存款利率仍处于管制之中。2014 年11 月22 日,中央银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 1 倍调整为1. 2 倍,加速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利率水平影响,盛朝晖( 2010) 研究表明,在名义利率资料比较完整的20 个国家中,有15 个国家名义利率上升,仅有5 个国家名义利率下降; 在实际利率资料比较完整的18 个国家中,有17 个国家实际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只有1 个国家的实际利率因宽松型货币政策出现下降。[1]金中夏( 2013) 研究指出,随着均衡存款利率的上升,将有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并且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显著提高。[2]但其研究框架未包含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作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均衡存款利率上升其有效性会如何变化呢? 这一问题国内还鲜见研究。中国的市场经济具有政府主导型特征,政府支出对居民福利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利率市场化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解决该问题的难点有两个: 一是模型的构建,因利率市场化为政策性改革,引起联立方程组中具有经济意义的参数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卢卡斯批判,所以传统的计量模型很难解决该问题。二是对政府支出一般都是作外生化处理,很难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当政府购买作为内生变量处理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对政府购买的政策效应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拟将突破以上两个难点。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可以很好地避免卢卡斯批判问题,参考Tsung - wu Ho( 2001) [3]的分析框架将政府支出的目标定位于居民效用最大化,以此来内生化政府支出。故而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引入政府支出的居民效用函数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并解释利率市场化后名义利率上升对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本文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第三部分模型构建; 第四部分对数据进行简单说明并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与估计; 第五部分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脉冲响应分析,数值模拟分析利率变动对经济结构及各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脉冲响应分析政府支出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第六部分为结论。 关于利率市场化对财政政策效应的文献较为鲜见,有关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效应方面的文献较多,下面从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来叙述。 研究结论上,其中最有争议的是财政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挤入挤出效应。一种观点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代表性成果有Burnside( 2004) [4]、McGrattan Ohanian( 2006) [5]、王明成和尤思梦( 2013) [6]、张延( 2010) [7]等。另一种观点则否认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甚至存在挤入效应,代表性成果有Linnemann Schabert( 2006) [8]、Gali et al. ( 2007) [9]、贾松明( 2002) [10]、李永友和丛树海( 2006) [11]、张龙和贾明德( 2008) [12]、王文甫和朱保华( 2010) [13]等。学者们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具有挤出效应的主要理由有: ( 1) 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大规模的财政货币资金投资于基础建设,必然排挤经济主体进入竞争性的基础建设项目,抑制了投资需求的有效增长。( 2) 大规模的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配套,客观上减少了商业银行对企业( 特别

金融市场学第10章利率

利率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了解利率的含义和主要类型 了解利率水平的确定 了解收益率曲线及其变动 了解利率期限结构的含义及其假说 本章框架 第一节利率概述 第二节利率水平的决定 第三节收益率曲线 第四节利率期限结构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利率总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重要经济变量。 对于个人而言,利率水平的变动会影响人们消费支出和投资决策的意愿:如是把钱存入银行还是增加消费支出,是购买股票还是购买债券,是现在借钱购买住宅还是等将来赚够了钱再买等等。 对于企业或公司而言,利率水平的变动会影响其融资成本,投资项目机会成本的变化对企业或公司的投资决策往往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此外,利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经济形势好坏、信用状况松紧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而且贴现率更是作为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被中央银行用来控制和调整货币供给量。 第一节利率概述 一、利率的含义 二、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 三、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一、利率的含义 (一) 金融工具分类 1.简易贷款:工商信贷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2.年金(Annuity) :先付、后付、递延、永续 年金是指在一段固定时期内有规律地收入(或支付)固定金额的现金流。它是最常见的金融工具之一。 3.附息债券:中长期国库券和公司债券通常采用这种形式。 4.贴现债券:美国短期国库券、储蓄债券以及所谓的零息债券通常采用这种形式。这种金融工具的做法是:债券发行人以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折扣价格)出售,在到期日按照债券面值偿付给债券持有人。 一、利率的含义 选择购买某一种金融工具,通常是以放弃购买其他金融工具的机会为代价的,即要付出机会成本。因此,金融工具的选择或机会成本、收益水平的比较必然涉及到货币的时间价值。 (二) 现值、终值与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与货币的时间价值相联系的是现值(Present Value) 与终值(Future Value) 概念。 (二) 现值、终值与货币的时间价值(续)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键入公司名称]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中国的利率改革进程 不明 2016/7/30 Saturday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利率市场化问题已作为一个重要改革内容提上议事日程。

目录: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部环境分析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外部环境分析 (二)影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因素及相关模型的分析 (三)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以及现阶段取得的成就 (四)中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及评价 1.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 2.对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评价 3.以2015年10月的利率改革做具体的分析阐述 4.未来我国针对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调整的总体考虑?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1.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部环境分析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说利率 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创造利率市场化环境的过程。政府对利率的控制最终将会阻碍 金融部门的发展,放开利率要求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要有充分的政策准备。否则,即使可以很容易地放开利率,但却会损害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因此,放开利 率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内部环境。 不利条件: 1)宏观环境经济基本稳定,但财政连年赤字,宏观稳定存在隐患。发 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意见,只有在一国宏观经济稳 定和银行监管充分有效并同时存在时,才可以迅速实现利率市场化。而我 国财政赤字严重,2014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9500亿元,由中央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财政 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而有所增加,而且前现实中政府以企业 名义在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借贷也是有可观的数字。 2)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与结构弊端, 目前国内市场普遍存在需求不足,政府已将利率调到相当低的水平。即使 通货膨胀率为零,实际利率也已低到很难刺激投资、促进消费的程度。 有利条件: 1)金融体制改革在建立适应市场宏观调控监管体系、构造市 场主体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如:逐步统一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放开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形成一个全国统一拆借市场利率。 2)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对利率市场化的承受能力不断 提高,但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预算软约束尚未消除。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外部环境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已成趋势,美国于1986 年3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日本于1994年10月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 场化。台湾、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中国加入WTO后,在5年后取消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服 务限制,并可以经营银行零售业务,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将彻底放开。面对内忧外患,中国银行业又谈何容易在加入WTO后与外资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展开新一 轮较量,不在改革中“创新”,就在竞争中“淘汰”,为适应这一开放形势,我 国现行的利率体系走向市场化是势所必然。 (二)影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因素及相关模型的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加深,一些原来因为利率管制而对利率影响不显著的因 素对利率的影响开始加强,投资者及金融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不得不开始考 虑这些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运用利率这一经济杠杆,获取更好的经济 效应。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影响深远银行“紧吃”从变“吃紧”(1) 2012年8月9日 8点53分来源:国际商报作者:刘萍字号:T|T [标签]利率市场化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自同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这是央行一个月内第二次非对称降息,利率市场化又被推进一步。 之前的6月7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还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分别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和0.8倍。市场普遍认为这是利率市场化取得实质重大进展的一步。 时隔一个月之后,记者采访了几家银行,银行普遍感到了利差再次收窄的压力。某银行人士表示:“按照存款利率上浮1.1倍和贷款利率下浮0.7倍计算,一年期存贷款最低利差已经降低到0.9。如果再考虑存贷比等政策限制,银行的一些贷款几乎无利可图了。” 各方因素共促利率市场化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高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而利息收入依然是银行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如果说2011年银行对利差是“紧吃”,那2012年就是“吃紧”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中国银行业依赖吃利差的经营模式将受到重大冲击。 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表示:“中国银行业必须考虑利率市场化推进给银行经营模式带来的冲击,要提前为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问题做好准备。特别是受利率市场化影响更深的中小银行,一定不能忽视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 符文忠认为,有三大因素将促使中国要利率市场化:“首先,官方利率是非市场化的,会扭曲宏观经济,比如负利率导致资产价格如房价过高;其次,人为地压低存款利率,普通民众利益受损,加大了贫富差距,这与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努力相违背;第三,在利率管制

基准利率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的选择:理论与实证姓名 学号0 专业班级10金融学(3) 指导教师 学院(系)经济与贸易学院 完成日期2014年3月25日

The Choice of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摘要 一国的基准利率是利率体系中的核心利率、主导利率,对于货币市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尚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从1996年开始探索利率市场化,经过十多年的实施与推广,明显地活跃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交易行为,一些主要的货币巿场己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但由于总体市场化水平不高,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及发现机制都不完善,严重地影响着基准利率在经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根据基准利率的属性,借助实证检验,对货币市场上有代表性的几个利率进行分析,权衡在现有的经济环境及制度背景下,哪种利率最适合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本文以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形成的基本原则为准,依次对货币市场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逐步回归、GARCH模型等方法对其进行相关性、敏感性及期限结构分析。最终得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及制度背景下,选择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最为合适的结论,并提出了完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基础及形成条件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央票利率 、

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的选择研究:理论与实证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及经济金融改革的深化,解放利率管制的呼声日渐高涨, 利率市场化也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也是我国金融改革所走深化道路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央行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利率。根据国外的经验,再贴现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利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可能为合适的基准利率。由于市场各类利率的结构与水平决定了社会资金的配置结构与规模, 因而央行指导性利率和基准利率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基准利率可行性比较利率市场化选择原则实证研究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山东财经大学本科学士论文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摘要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利率也随之不断调整改革。市场化是我国利率改革的必然之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利率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已成为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介绍我国利率发展变化的历史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应对利率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On The Impact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ABSTRACT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is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system in china.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 proposed to accelerate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 in this context, commercial banks are facing huge impact and challenge, and the management of interest rate risk preven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ork of the bank.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 the commercial banks are facing challenges for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commercial bank

张亦春《金融市场学》(第5版)配套题库第十章 利 率【圣才出品】

第十章利率 一、概念题 1.实际利率[青岛大学2013研] 答: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它剔除了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是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其公式为: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也可以将公式简化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可用CPI增长率来代替)。 2.利息与利率 答:利息指借入方因取得资金使用权而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是利润的一部分,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一方面,利息是借入者取得资金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利息是贷出者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应当获得的报酬。 利率即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的比率,是衡量生息资本增值程度的尺度。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利率可以分为基准利率、差别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等。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各国政府都通过调节利率来调控宏观经济。 3.单利和复利 答:单利指本金所生利息后不再加入本金重复计息的计算方式。即在计算下一时间单位的利息时,本金中不包括上一时间单位所生的利息,而仅按原始的本金和借贷时间的长短来计算。用单利法计算利息,优点是简便易行,有利于减轻借款人的利息负担。其计算公式为:

I=P×R×n,S=P(1+R×n)。式中,S为终值,I为利息,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期限。 复利指本金所生利息加入本金重复计息的计算方式。即在计算利息时,分期计息,在一定时期内按本金计息,随即将所得到的利息加入本金,作为计算下一期利息的基础,俗称“利滚利”。复利法计算的利息比按单利法计算的多,它体现了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符合信用和利息的本质要求。其计算公式为(字母含义同上):S=P(1+R)n,I=S-P=P[(1+R)n-1]。 4.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答:存款利率是指客户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与存款额的比率,随存款种类和档次而变化。存款利率越高,存款者的利息收入越多,银行的融资成本越大,银行集中的社会资金数量越多。因此对存款者的利息收益和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以及银行集中社会资金的数量有重要作用。 贷款利率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所收取的利息与贷款本金的比率,也因贷款种类和期限不同而变化。贷款利率越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利息收入越多,借款企业留利越少。因此直接决定着利润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分配比例,影响着借贷双方的经济利益。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有着密切关系。存款利率高低直接影响存款规模,对借贷资金的供给状况和贷款利率产生影响;贷款利率高低直接影响贷款规模;存贷利差则直接决定着金融部门的收益。因此,保持合理的存、贷款利率对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和调节货币流通有重要作用。 二、选择题 1.假设一张票据面额为80000元,90天到期,月贴现率为5‰,则该张票据的实付贴现额为()元。[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现状和展望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现状和展望 一、背景 首先了解什么是利率市场化?较为一致的观点有两种:一是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款利差的保护,靠市场供求决定资金的价格;二是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形成,即在市场竞争较充分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决定者。实际上,这两种观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率市场化是由政府推进的一项改革,政府放开利率管制的过程就是由市场主体通过竞争机制决定利率的过程,其目标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后者根据资金状况和对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金融市场利率为中介、由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其次是为什么要推进利率市场化?从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看,利率管制往往造成实际负利率,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抑制了经济增长。由于资金价格受到了行政性压低,一方面金融体系吸收国内储蓄的能力被削弱,造成了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过低的利率又刺激企业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造成资金需求远远大于资金供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形成资金分配的固化,弱势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资金,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改革就是要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的影响,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金分配上的功能,消除金融抑制,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利率管制的政策。政府管制利率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方式压低资金成本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以及通过限制竞争来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石油危机的冲击,各国饱尝通货膨胀高企和经济增长停滞之苦,开始放弃过多干预市场的政策,由此展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自1980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于1986年废除了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的Q规则;日本自1977年允许商业银行承购国债上市销售,至1994年放开全部利率管制;90年代末,印度、印尼、韩国等国也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下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大大推动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建设,降低了金融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从人民银行成立到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金融部门不得自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利率的唯一机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摘要:始于1996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经十来年探索之路,目前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及影响,并结合中国实际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原因;影响;对策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中央银行则通过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使之间接地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利率市场化是指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的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是利率完全或全部由市场决定,只不过是加大市场决定的比重而已。是中央银行仍通过确定基准利率,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进行调控,并逐步形成各种利率的合理利差,构建起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二、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原因 利率作为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西方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相继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现在我们就此来分析一下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 1、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同时,利率也是其他很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

什么叫基准利率和挂牌利率.doc

什么叫基准利率和挂牌利率 你知道什基准利率和挂牌利率么。你知道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么。下面由我为你分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准利率和挂牌利是什么 什么叫挂牌利率 就是基准利率的意思,或者理解成普通利率,因为大资金,大客户一般是有一个优惠利率(或称协议利率)的,他们存款通常就是参照这个挂牌利率来上浮的,而且用上挂牌两字,也是因为在国外利率是实行市场化的,经常变动,即经常要把牌取上取下,所以叫形象的称为挂牌利率。 什么是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以及管理层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基准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基准利率(benchmark interest rate) 主要以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为主。其中,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国家有英国的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美国的美国联邦基准利率(FFR)、日本(Tibor)、欧盟(Euribor)等;以回购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国家有

德国(1W和2W回购利率)、法国(1W回购利率)、西班牙(10D回购利率)。在中国,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具体而言,一般普通民众把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指标,银行则是把隔夜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市场化。这是显而易见的,基准利率必须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且不仅反映实际市场供求状况,还要反映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2)基础性。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它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或金融资产的价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3)传递性。基准利率所反映的市场信号,或者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所发出的调控信号,能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价格上。尼日利亚央行上调基准利率 26日,尼日利亚央行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行会议,决定维持存款准备金率22.5%、流动比率30%不变,并将基准利率从12%上调至14%,以应对尼不断上涨的通胀压力。尼央行行长艾米菲莱会后表示,尼央行目前缺乏必要的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在当前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上调基准利率是不得已而为之。 尼日利亚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 推迟河流州重选 26日,尼日利亚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发表声明,表示由于河流州安全状况持续不见改善,该委员会决定推迟原定于7月30日在河流州部分选区的议员重选,未来何时举行将视河流州安全形势改善情况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