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概论离线作业

农业概论离线作业
农业概论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农业概论》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一、填空

1.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

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2.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位置和数量

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3. 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

4. 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常用方法:产品部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和

三次产业划分三种方法

5. 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

6. 世界农业发展史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

三个基本历史发展阶段。

7. 现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生物工程技术的利用、机械化为主要特征,

农业生产技术将以智能化为特征。

8. 按照用途来分,农业资源可分为种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

源和渔业资源四大类。

9. 农业区划的基础理论包括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等

10. 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和适应性强,是现代农业对

作物品种性状的共同要求,而具体要求则因地、因时、因作物而异。

11. 世界种植作物的面积依次为小麦、水稻和玉米。

12. 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包括自然界保存的未经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

人工林、原始林经采伐或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天然次森林以及人工营造

的原始天然林。

13. 森林的种类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殊用途林等五大林种。

14. 根据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可将饲料分为8大类,即添加剂、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粗饲料和青绿饲料。

15. 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有贝类、藻类、虾类、鱼类等。

16.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指导原则可以概括为民办、民营、民受益。

17. 农业合作经济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18. 新阶段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现代化,加速农业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加速实现技术跨越。

19. 狭义的农业科技革命:在农业科研、推广组织和制度相对稳定的状态下,通过农业科技的重大创新而实现农业科技质的变革。

二、名词解释

1. 农业生产

答: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2. 生产时间

答:是指产品处于生产状态的时间,其中包括劳动作用于产品的时间

3. 第一产业

答: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

4. 第二产业

答: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

5. 生态因子

答:在环境中与生物体的生存、分布,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有密切关系的因子

6. 生物环境

答:是指农业生物周围的植被、杂草、昆虫、病害等因素,它们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调节因素和制约因素

7. 作业(工艺)专业化。

答:是指一个农场专门生产某种中间产品,专门完成产品生产这一个过程里某一项作业的专业化

8. 传统农业

答:是指从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工业化之前这一阶段

9. 农业资源

答: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10. 资源

答: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和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下,由人们发现的,可被人们利用的、有价值的物质。

11. 作物

答: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们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而长期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产量或其他经济价值的栽培目的植物。

12. 作物品种

答:是人类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

13. 林业

答:是培育、管理森林资源,利用森林功能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提供木材等多种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14. 经济林答:

答: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饲料、工业原料和药物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林木。15. 养殖业

答:即是动物的饲养业,包括畜禽和水产养殖。

16. 饲料

答:能为畜禽、水产动物提供营养物质或能用于饲喂这些动物的物质。

17. 农业产业化经营

答: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

18. 农业家庭经营

答:就是指以农民家庭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因此又称其为农户。

19. 农业科技

答:人类在农业生产领域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又是这种活动的成果。

20. 高新技术

答:(也称高技术)是高技术与新技术的统称,指那些对国家的军事、经济(包括农业)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三、简答题

1.简述农业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答:农业即是利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来获取其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异、农业生产的多变性、农业生产的综合性

2.简述农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作用

答: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1).食物供应2).原料供应3).市场需求4).劳动力转移5).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转移6).改善国际收支状况7).改善生活环境

3.简述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答:(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族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2)增加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的绿色覆盖,减少土地裸露;(3)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4)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生产技术;(5)消除农业自身污染。

4.简述世界农业的分区类型

答:全世界划分为十大农区类型,它们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农业区、北非西亚农

业区、东南亚与南亚农业区、拉丁美洲农业区、西欧北欧南欧农业区、北美农业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农业区、东欧与西伯利亚农业区、中亚农业区、东亚农业区。

5.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

答:(1)系统性与整体性(2)地域性(3)持续性(4)动态性(5)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6)稀缺性与有价值性

6. 简述大田作物的分类

答:按用途和植物分类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法,将大田作物分类如下。(1)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2)工业原料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类作物、特用作物(3)饲料及绿肥作物:苜蓿、黑麦草、高羊茅、紫云英、三叶草、草木樨、苕子、田菁、柽麻、绿萍等作物(4)药用作物

7. 简述林业的作用

答:森林产品可以为人类提供服务多种多样。它们包括提供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保持水土、缓解气候变化、消减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带动就业、体现文化与精神价值等。不同的森林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同,而且不同的开发使用者赋予了它们不同的价值。除提供木材以外,森林还生产多种食物、药物和化工原料,同时也是野生动植物繁殖、生息、庇护的重要场所。森林具有维护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与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和减少或减弱自然灾害等多种生态功能,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稳定因素。对农、牧、渔业生产来说,林业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改善较大范围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

8. 简述养殖业的地位和作用

答:地位:在农业生产中,养殖业与种植业和林业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三者构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并都为人们提供生活和生产资料。作用:养殖业的最重要作用是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植物化学能,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能量,为人类提供高品质的食物(如肉、蛋、奶)。转化了大量植物饲料、秸秆等农副产品,生产大量畜产品,支持了粮食生产,而且每年可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使种养结合、农牧互补、改

善生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并极大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9. 简述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功能

答:与分散和独立的农户经营比较,农业合作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具体体现在农业合作经济的以下主要功能上:第一,发挥协作优势。第二,优化要素组合。第三,提高竞争能力。第四,减轻自然风险。第五,提高管理水平。10. 简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内容

答:(1)农业科技创新:①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培育出一批产量更高、质量更优、适应性更强的农作物新品种。②以高技术为基础的设施农业兴起,根本上改变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③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加强农业生产与社会的联系。(2)农业科技体制和管理创新:①农业科技体制创新;②农业科技推广的体制创新;③加强软科学研究,提高农业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四、分析题

1.分析当今我国农业的作用

答:农业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作用可能相对下降,但其生态环境作用和社会文化作用则不断上升。(1)农业的经济作用:农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个方面。此外,农业在缓解以至消除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忽视。(2)农业的生态环境作用: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合理利用土地、植树造林、改造沙漠、建立野生动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而农业部门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力军,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正在发挥主要作用。在治理污染方面,农业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粪便和一些生产、生活废弃物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可以用作有机肥料、饲料、饵料,或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加以利用。此外,在减少温室效应,降低噪声、减少空气中的悬浮物,削弱都市的“热岛”效应,利用微生物无害化处理废液和废渣等方面农业都有十分显著的作用。(3)农业的社会文化作用:无论是植树造林、改造沙漠,还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都不是单纯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它们同时也是改变人们意识的精神和文化活动。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

也不仅是经济生产活动,不仅是简单的消费,它们同时也是精神文化活动。农村社会具有十分明显的社区特征,人们重视伦理、亲情等传统价值观念,道德、风俗和舆论对行为的规范作用十分巨大,有时甚至比成文法规的约束力更强。现代城市的社区建设开始从农村汲取营养,农村的社会功能逐渐向城市扩散。

2.分析农业内部部门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农业包括种植业和其他农业两部分。林业包括林木栽培、林产品的采集和村及村以下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的竹木采伐。牧业包括牲畜饲养和放牧、家禽饲养以及野生动物的捕猎和饲养。渔业包括水生动物和海藻类植物的养殖和捕捞。(1)种植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2)林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3)畜牧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4)渔业与其他部门的物质联系

3.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都有明显的影响。就种植业而言,又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1).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影响2).温度升高的影响3).降水的影响4).海平面上升的影响间接影响:对农业生产能源供应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对农产品市场平衡的影响、对人类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人类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等等。

4.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答:信息科学是当代高新技术的基础,它的发展应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有人把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向界定为现代生态农业。还有人说,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工厂化农业。另有人说,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海洋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各种农业形式在高新技术含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影响,彼此支持。它们与城市、工商等非农产业的融合度持续提高,同时又保证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增长。

5.分析农业区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答:分析农业区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农业区划的基础理论包括自然地域分

异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等,其中主要的是自然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这一规律称之为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其中尤以影响农业生产最大的气候条件如热量、水分的地域分异规律最显著。根据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可将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分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两类。地带性差异主要表现为热量、水分等自然条件大致沿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即纬度地带性差异。垂直地带性差异表现为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引起热量和水分的数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2)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农业区划的方法:农业区划在进行具体分区时,方法种类较多,但总的讲主要有两大类,即定性分析分区法和定量分区法。定性分析分区法包括主导因素分析法、区域对比法、地图叠加法、综合平衡法等。这种方法是在掌握一定资料和数据基础上,依据区划的目的,确定分区原则和指标体系或绘制有关指标的单因子分区图,相互叠加进行分区,对分区中存在的不确定边界或有争议的分区界线,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完善。定量分区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聚类分析法和模糊聚类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分类单元及其指标体系所含特征量,经过数学处理,对研究地区进行分区划片。

6. 分析我国大田作物的生产现状

答:中国作物分布存在明显的水平和垂直的空间分布以及年度、季节的时间分布差异。加上地区间经济发展、社会历史条件等不一致,作物生产之间的差异更大。①粮食作物:单产以稻谷最高,玉米次之,小麦列第三。东北、华北是中国大豆的主产区。薯类种植面积较大的省区有四川、河南、山东、广东、安徽、贵州、河北、湖北、湖南、陕西、福建、云南、甘肃、广西、山西、内蒙古等。②

工业原料作物:棉花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淮河、黄河流域平原及新疆等地。中国的麻类分区基本上是长江中上游的黄红麻、苎麻种植区和黑龙江的亚麻种植区。五大油料作物是指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向日葵,糖料作物包括南方的甘蔗和北方的甜菜。

7. 分析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的8.6%上升到2005年的18.21%。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快了林业建设步伐。“三北”防护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91年以来,先后有广东、福建、湖南、浙江、江西、湖北、广西、安徽、山东、吉林、江苏、海南共12个省(区)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荒地;不断调整林业的产业结构,各类商品林基地的建设、林产工业、经济林、竹藤花卉产业和生态旅游快速发展,促进了山区综合开发向纵深推进;森林资源的培育、管护和利用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组织、法制和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了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业累计提供木材五十多亿m3,而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12%。

8. 分析我国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答:养殖业的发展,可极大地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在50%以上。1980年我国畜牧业比重是17%,到2003年上升到30%,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超过40%,畜牧业对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持作用将更大,并将有力地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2004年肉类、禽蛋与奶类产量分别达到7244.8万t、2723万t和2368.4万t,分别比1980年增长了5倍、9.6倍和16.3倍。养殖业生产结构日益优化,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开始向规模化、专业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从而可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安全的畜禽和水产品。中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1978年分别是8.9kg、2.4kg和1.0kg,2004年分别提高到56kg、21.1kg和18.3kg。中国人均肉类和蛋类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奶类人均占有量则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水产养殖产品总量目前已居世界首位。改革开放20多年来,渔业是中国农林牧副渔各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产值增长了8.2倍。中国渔业资源开发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淡

水和海水养殖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渔业产品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0.5%,而同期世界渔业增长率仅为3.1%。

9. 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答:(1)有利于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

(2)有利于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3)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5)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的正当权益;

(6)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10. 分析现代农业科技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

答:(1).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①组织培养;②分子标记辅助选择;③基因组学;④蛋白质组学;⑤转基因生物。农药、兽药和植物生长调节物等农业生物制剂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①作物生长发育的计算机模拟和产量预测。②作物生产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③遥感和GIS技术的应用。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3)其他学科新技术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航天科学以及海洋科学等其他高新技术被应用于农业中,进一步改进了农业生产手段和生产工具,拓展了农业生产领域,也将为农业科技创新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夏考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

2013年夏考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作业 第一次(第1、2章) 应用题 1.桌上有一个空盒,盒内只允许放一个水果。妈妈轮流向盒内放桔子和苹果,儿子专等吃盒中的桔子,女儿专等吃盒中的苹果。若盒内已有水果,放者必须等待,若盒内没有自己吃的水果,吃者必需等待。试在下述类PASCAL程序中虚线位置分别填上信号量、信号量初值和P、V操作实现三个进程正确的并发执行。 var (信号量)﹎﹎﹎﹎﹎﹎S , S1 , S2﹎﹎﹎﹎﹎﹎﹎﹎﹎﹎:semaphore:= (信号量初值) ﹎﹎﹎﹎﹎﹎1 , 0 , 0﹎﹎﹎﹎﹎﹎﹎﹎﹎﹎﹎﹎; begin parbegin 妈:begin repeat 準備 ﹎﹎P (S )﹎﹎ 向盒内放桔子 ﹎﹎V (S1 )﹎﹎﹎ 準備 ﹎﹎﹎﹎﹎﹎﹎﹎ 向盒内放苹果 ﹎﹎V (S2)﹎﹎ until false end 儿:begin repeat ﹎﹎﹎P (S1 )﹎﹎ 拿盒中的桔子 ﹎﹎﹎V (S)﹎﹎ 吃桔子 until false end 女:begin repeat ﹎﹎P (S2 )﹎﹎ 拿盒中的苹果

﹎﹎V (S)﹎﹎﹎ 吃苹果 until false 9 / 1 2013年夏考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 end parend end 2.桌上有一个空盒,盒内只允许放一个水果。爸爸争向盒内放苹果,妈妈争向盒内放桔子。儿子等吃盒中的水果(苹果或桔子),若盒内已有水果,放者必须等待,若盒内没有水果,吃者必需等待。试在下述类PASCAL程序中虚线位置分别填上信号量、信号量初值和P、V操作实现三个进程正确的并发执行。 var (信号量)﹎﹎﹎﹎S1 , S2﹎﹎﹎﹎﹎﹎﹎﹎﹎:semaphore:= (信号量初值) ﹎﹎﹎﹎1 , 0﹎﹎﹎﹎﹎﹎﹎﹎﹎﹎﹎﹎﹎﹎﹎; begin parbegin 爸:begin repeat 準備 ﹎﹎P(S1)﹎﹎﹎﹎﹎﹎ 向盒内放苹果 ﹎﹎V (S2)﹎﹎﹎﹎﹎ until false end 妈: begin repeat 準備 ﹎﹎﹎P (S1 )﹎﹎﹎﹎﹎ 向盒内放桔子 ﹎﹎V (S2)﹎﹎﹎﹎ until false end 儿:begin repeat ﹎﹎﹎P (S2 )﹎﹎﹎ 拿盒中的水果(苹果或桔子) ﹎﹎﹎V (S1)﹎﹎﹎ 吃水果(苹果或桔子) until false end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6-02 09:14:50 一、单选题 1. (5分) 在我国一般以年均温度()℃以下为一年一熟区。 ? A. 8 ? B. 16-18 ? C. 8-12 ? D. 12-16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 2. (5分) 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同一作物或同一复种方式,称为()。 ? A. 连作 ? B. 间作 ? C. 轮作 ? D. 套作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7.5 轮作与连作概念、生产意义及连作技术 3. (5分) 在作物生产智能化的技术体系中,()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 A. 农业专家系统 ? B. 农机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技术 ? C. 数据库技术 ? D. 遥感技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8.4 作物生产智能化含义及技术体系4. (5分) 双子叶植物的叶片不包括()。 ? A. 叶舌 ? B. 托叶 ? C. 叶柄 ? D. 叶片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5. (5分) 在作物生长期内施入的肥料为()。 ? A. 追肥 ? B. 基肥 ? C. 面肥 ? D. 种肥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5 施肥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及施肥技术 二、多选题 1. (5分) 害虫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具体说来,主要哪些防治方法?() ? A. 植物检疫 ? B. 生物防治 ? C. 化学防治 ? D. 农业防治 ? E. 物理机械防治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6 杂草、病虫的危害和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 2. (5分)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 ? A. 环境因素 ? B. 栽培因素 ? C. 病虫害 ? D. 遗传因素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3 作物产品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2020东北农业大学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操作系统及windows基础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一、选择题 1.(D)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2.(C)不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 A.同时性B.独立性C.实时性D.交互性 3.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 B) A. 一般应用软件 B.核心系统软件 C. 用户应用软件 D.系统支撑软件 4.以下哪一个不是设计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C) A.方便性 B. 有效性 C. 成本低D. 可扩充性 5.最早出现的操作系统是( B) A.分时系统B.单道批处理系统C.多道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 6. 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 B) A.分时系统B.单道批处理系统C.多道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 7. 操作系统是一组( C) A.文件管理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C.资源管理程序D.设备管理程序 8. 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C)和资源共享. A.多道程序设计B.中断处理C.程序的并发执行D.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 9. ( D)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 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 10.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是(D) A.为了充分利用主存储器B.增强系统的交互能力 B.提高实时响应速度D.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的等待时间 11.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 A.有多个程序同时进入CPU运行 B.有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主存并行运行 C.程序段执行不是顺序的 D.同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进程 12.从总体上说,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 C)单位时间的算题量,但对每一个算题,从算题开始到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比单道执行所需的时间可能要( ). A.增加,减少B.增加,延长C.减少,延长D.减少,减少 13.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 B),响应时间越长。 A.内存越多B.用户数越多C.后备队列D.用户数越少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二学习资料

习题二处理器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中的作业管理是一种()。 A.宏观的高级管理 B.宏观的低级管理 C.系统刚开始加电 D.初始化引导完成 2、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今 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 D.动态和静态特征 3、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存放在()中。 A.外存 B.内存 C.A和B D.扩展内存 4、在操作系统中,作业处于()时,已处于进程的管理之下。 A.后备 B.阻塞 C.执行 D.完成 5、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 A.作业控制块 B.进程控制块 C.文件控制块 D.程序控制块 6、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 B.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 C.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7、下列作业调度算法中,最短的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是()。 A.先来先服务法 B. 短作业优先法 C. 优先数法 D. 时间片轮转法 8、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指() 调度算法。 A.先来先服务法 B. 短作业优先法 C.时间片轮转法 D. 优先级法 9、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 A.作业运行时间 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 C.作业的相对等待时间 D.作业被调度进入内存到运行完毕的时间 10、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A.先来先服务法 B. 优先级法 C.短作业优先法 D. 时间片轮转法 11、操作系统中,()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处理机管理 B. 作业管理 C.高级调度管理 D. 存储和设备管理 12、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 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 13、当作业进入完成状态,操作系统(). A.将删除该作业并收回其所占资源,同时输出结果 B.将该作业的控制块从当前作业队列中删除,收回其所占资源,并输出结果

农业概论答案

1.: 2.什么叫农业 目前“农业”的概念是: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获得人类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3.什么叫温室效应 空气中的CO2、CH4等气体能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又能阻挡地球长波辐射向空气中散发,使地球天空犹如温室的玻璃,吸收阳光而防止热量散失,因此,大气层CO2、CH4等气体增加会使地球温度逐步增高,这种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4.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农业生产的波动性, 二、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综合性, 三、农业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四、农产品的特殊性 5.什么叫古代农业 古代农业是使用铁、木农具,利用人力、畜力、水力、风力和自然肥料,主要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的农业。 6.$ 7.古代农业的主要成就和不足 成就:1、促进了原始农业阶段驯化的各种动植物资源的传播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各地农业生物资源,为各地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提供了适应的动植物。 2、改变了原始农业只靠长期休闲、自然恢复地力的状况,创造了利用人工施有机肥的办法来提高土壤肥力,初步实现了土地的用养结合,自然生态平衡得以基本维持。3、形成了农牧结合的生产体系。 不足:1、投入古代农业中的能量仅是农业当中的人力、畜力和有机肥等,投入不足,数量有限,并且生产效益低下,进步缓慢。 2、古代农业对环境的维护是低水平的。 8.什么是近代农业 近代农业是从古代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阶段,也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踏入工业社会的阶段。 9.近代农业的主要成就和不足 成就:在近代科学技术的直接作用下,农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的能量输入农业,从而使农业的产量达到从未有过的新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从而促使社会分工深化,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生产逐渐形成。 不足:1、由于近代农业的高产依赖于农业以外能量的输入,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加上能量输入技术的不完善,能量的利用上便出现了严重的浪费。 2、农用化学物质应用于农业生产后,其在土壤和水中的残留部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并通过物质循环进入农作物和牲畜体内,危害人类健康。 10.{ 11.农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 12.什么叫农业区化 农业区划是对农业生产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分类的方法。它是实现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制定农业规划的科学手段和依据。农业区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分类划区。 13.10个主要农区是什么 将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 秦岭—淮河以北划分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 西部划分为甘新区、青藏区。 此外,还将中国的海域划为一个海洋水产区。 14.*

2016操作系统原理在线作业

窗体顶端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 1.【第01~04章】以下描述中,()并不是多线程系统的特长。 A 利用线程并行地执行矩阵乘法运算。 B web服务器利用线程请求http服务 C 键盘驱动程序为每一个正在运行的应用配备一个线程,用来响应相应的键盘输入。 D 基于GUI的debugger用不同线程处理用户的输入、计算、跟踪等操作。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第01~04章】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和异步性。 A 多道程序设计 B 中断处理 C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 D 程序的并发执行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3.【第01~04章】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模块并不负责()。 A 进程的创建和删除 B 提供进程通信机制 C 实现I/O设备的调度 D 通过共享内存实现进程间调度。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4.【第01~04章】下列选择中,()不是操作系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A 提供保护和安全机制 B 管理目录和文件 C 提供应用程序接口

D 提供C++语言编译器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5.【第01~04章】用户在程序中试图读存放在硬盘中某文件的第10逻辑块,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是()。 A 进程 B 系统调用 C 库函数 D 图形用户接口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第01~04章】操作系统的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 主存储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 D 处理机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7.【第01~04章】下面关于进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满足时,其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B 在单CPU系统中,任一时刻有一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C 优先级是进行进程调度的重要依据,一旦确定不能改变。 D 进程获得处理机而运行是通过调度而实现的。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8.【第01~04章】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A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库函数

操作系统作业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课程作业 (2013年春)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学校: 日期:

作业一:作业管理 1、有三道程序A、B、C在一个系统中运行,该系统有输入、输出设备各1台。三道程序 A、B、C构成如下: A:输入32秒,计算8秒,输出5秒 B:输入21秒,计算14秒,输出35秒 C:输入12秒,计算32秒,输出15秒 问:(1)三道程序顺序执行的总时间是多少? (2)充分发挥各设备的效能,并行执行上述三道程序,最短需多少时间(不计系统开销)?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2、假设一个单CPU系统,以单道方式处理一个作业流,作业流中有2道作业,共占用CPU 计算时间、输入卡片数和打印输出行数如下: 其中,卡片输入机速度为1000张/分钟,打印机输出速度为1000行/分钟,试计算:(1)不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两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从第1道作业输入开始到最后一个作业输出完毕)。 (2)如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2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不计读/写盘时间),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作业二:进程管理 1、 请写出两程序S1和S2可并发执行的Bernstein 条件。 2、 有以下5条语句,请画出这5条语句的前趋图。 S1:y=x+1 R(x) W(y) S2:c=f-w R(f,w) W(c) S3:d=r-y R(r,y) W(d) S4:x=a+b R(a,b) W(x) S5:r=c+y R(c,y) W(r) 3、 设在教材第62页3.6.4节中所描述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其缓冲部分为m 个长度相等 的有界缓冲区组成,且每次传输数据长度等于有界缓冲区长度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可对缓冲区同时操作。重新描述发送过程deposit(data)和接收过程remove(data)。 P P P i P .. .. 1 2 i k 4、 设有k 个进程共享一临界区,对于下述情况,请说明信号量的初值、含义,并用P ,V 操作写出有关互斥算法。 (1) 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2) 一次允许m (m

农业概论在线作业

农业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1 一、单选题 1.我国90%以上的农林牧渔业分布在以下的年降雨量等值线以东 (500mm) 2.农产品市场流通运作的一般原则不包括(计划经济原则)。 3.按总人口计,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400公斤)。 4猪的料肉(活重)比约为(4:1)。 5. 当前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基础地位)。 6.我国当前城镇化程度约为(40%)。 7.地球上谷物生产最多的是(亚洲)。 8. 农作制(系统)是一种(人工开放系统)。 9.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具有(相对有限性)。 10.在世界上我国水产品产量的位次是(首位)。 11.农作物的蒸腾系数是(乔木>玉米>灌木)。 二、多选题 1.当前我国缺粮地区主要是(华南、华东)。 2. 当前世界上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包括(法国、美国)。 3.我国三农滞后主要原因有(先天不足、投入少、一些重大政策失误)。 4.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包括(生产工具与工艺现代化、自给性生产转为商品性生产)。 5.中国的农业科技已对农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有(良种、多熟制技术、灌溉技术、化肥制造工艺)。 6.森林的功能是(减少水土流失、生产木材)。 7.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多参照以下模式(韩国、中国台湾省)。

8. 世界上实行东方型小规模现代集约农作制的国家有(日本、以色列、韩国) 9. 我国2020年的农业发展目标是达到(小康水平、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农业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2 一、单选题 1.太阳光不是(无限要素)。 2. 中国农业资源的主要问题不包括(农村劳力缺乏)。 3.中国农业起源于(7000年前)。 4.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中部平原区)。 5.世界上粮食出口最多的是(北美洲)。 6. 耕地的性质是(自然基础上的人工要素)。 7. 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经济效益将出现(先增后减)。 8. 按总人口计,我国人均耕地约为(0.1公顷)。 9. 一般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20%-30%)。 10. 关于20世纪后半叶中国农业生产指数的增长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低于发达国家)。 11. 农业生产要素市场指的是(土地劳力资金)。 二、多选题 1. 当前我国农业所处的阶段与水平是(传统农业阶段、小农经济水平)。 2. 我国东部沿海气候上属于(季风气候、湿润半湿润气候)。 3. 根据有关《家庭联产承包制》法律,农民有(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流转)。

操作系统原理作业

操作系统原理作业 第1章 1-2 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分时系统的响应比较快? 答:在批处理系统中操作人员将作业成批装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管理运行,在程序的运行期间用户不能干预,因此批处理系统的特点是: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作业成批处理,系统内多道程序并发执行以及交互能力差。在分时系统中不同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以交互方式共同使用一台计算机,计算机以“分时”的方法轮流为每个用户服务。分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的同时性,人机问答方式的交互性,每个用户独立使用计算机的独占性以及系统响应的及时性。分时系统一般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法使一台计算机同时为多个终端用户服务,因此分时系统的响应比较快。 1-4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试述多道程序运行的特征。 答: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指同时把多个作业(程序)放入内存并允许它们交替执行和共享系统中的各类资源;当一道程序因某种原因(如 I/O 请求)而暂停执行时,CPU 立即转去执行另一道程序。多道程序运行具有如下特征:多道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它们先后开始了各自的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微观上串行:从微观上看内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或分时地占有处理机,交替执行。 1-6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性? 答: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虚拟性,这些特性保证了计算机能准确的运行,得出想要的结果。 1-7 (1)工作情况如图。 (2)CPU有空闲等待,它发生在100 ms 150 ms时间段内,此时间段内程序A与程序B 都在进行I/O操作。 (3)程序A无等待现象,程序B在0 ms 50 ms时间段与180 ms 200 ms时间段内有等待现象。 第2章 2-1 什么是操作系统虚拟机? 答:在裸机上配置了操作系统程序后就构成了操作系统虚拟机 2-3 什么是处理机的态?为什么要区分处理机的态? 答:处理机的态,就是处理机当前处于何种状态,正在执行哪类程序。为了保护操作系统,至少需要区分两种状态:管态和用户态。 2-5 什么是中断?在计算机系统中为什么要引用中断?

操作系统练习题_及答案解析

操作系统练习题 第一章引言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c.通用软件D.工具软件 2.操作系统目的是提供一个供其他程序执行的良好环境,因此它必须使计算机( A.使用方便 B.高效工作 C.合理使用资源 D.使用方便并高效工作 3.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 。A.分时操作系统 B.批处理单道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批处理多道系统 4.下列系统中( 是实时系统。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化学反应堆控制系统 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5.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 。A.控制程序的执行 B.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C.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D.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6.计算机系统把进行( 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 A.CPU管理 B.作业管理 C.资源管理 D.设备管理 7.批处理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但( 。 A.不能自动选择作业执行 B.无法协调资源分配 c.不能缩短作业执行时间 D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 8.分时操作系统适用于( 。A.控制生产流水线B.调试运行程序c.大量的数据处理D.多个计算机资源共享 9.在混合型操作系统中,“前台”作业往往是指( 。A.由批量单道系统控制的作业 B.由批量多道系统控制的作业 c.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D.由实时系统控制的作业

10.在批处理兼分时的系统中,对( 应该及时响应,使用户满意。A.批量作业B.前台作业c.后台作业D.网络通信 11.实时操作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它( 。A.十分注重系统资源的利用率B.不强调响应速度 c.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D.不必向用户反馈信息 12.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于( 。A.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B.共享网络个的资源 c.满足较大规模的应用 D.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同一任务 13.SPOOL技术用于( 。A.存储管理B.设备管理C.文件管理 D.作业管理 14.( 为用户分配主存空间,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A处理器管理 B.存储管理 c.文件管理 D.作业管理 (二填空题 1. 计算机系统是按用户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_______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2.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和_______系统组成。 3.软件系统由各种_______和数据组成。 4.计算机系统把进行_______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 5.操作系统使用户合理_______,防止各用户间相互干扰。 6.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和_______是操作系统的两个主要设计目标。 7.批处理操作系统、_______和实时操作系统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8.用户要求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处理的一个计算机问题称为_______。

农业概论作业1-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1-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二、填空 1. 经济再生产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 2. 土地质量位臵数量 3. 农林牧渔 4. 产品部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三次产业划分 5. 光温水养分空气 6. 光温水养分空气 7.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8. 生物工程技术的利用机械化智能化 9. 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渔业资源 10.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三、名词解释 1. 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2. 是指产品处于生产状态的时间,其中包括劳动作用于产品的时间 3. 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 4. 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 5. 在环境中与生物体的生存、分布,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有密切关系的因子 6. 是指农业生物周围的植被、杂草、昆虫、病害等因素,它们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调节因素和制约因素。 7. 是指一个农场专门生产某种中间产品,专门完成产品生产这一个过程里某一项作业的专业化 8. 是指从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工业化之前这一阶段 9. 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10. 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和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下,由人们发现的,可被人们利用的、有价值的物质。 四、简答题

1.农业即是利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来获取其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生产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异、农业生产的多变性、农业生产的综合性 2.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1).食物供应2).原料供应3).市场需求4).劳动力转移5).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转移6).改善国际收支状况7).改善生活环境 3.(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族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2)增加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的绿色覆盖,减少土地裸露;(3)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4)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生产技术;(5)消除农业自身污染。 4.全世界划分为十大农区类型,它们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农业区、北非西亚农业区、东南亚与南亚农业区、拉丁美洲农业区、西欧北欧南欧农业区、北美农业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农业区、东欧与西伯利亚农业区、中亚农业区、东亚农业区。 5.(1)系统性与整体性(2)地域性(3)持续性(4)动态性(5)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6)稀缺性与有价值性 五、分析题 1.农业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作用可能相对下降,但其生态环境作用和社会文化作用则不断上升。 (1)农业的经济作用:农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个方面。此外,农业在缓解以至消除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2)农业的生态环境作用: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合理利用土地、植树造林、改造沙漠、建立野生动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而农业部门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力军,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正在发挥主要作用。在治理污染方面,农业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粪便和一些生产、生活废弃物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可以用作有机肥料、饲料、饵料,或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加以利用。此外,在减少温室效应,降低噪声、减少空气中的悬浮物,削弱都市的“热岛”效应,利用微生物无害化处理废液和废渣等方面农业都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3)农业的社会文化作用:无论是植树造林、改造沙漠,还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都不是单纯的生产和经济活动;它们同时也是改变人们意识的精神和文化活动。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和观光农业也不仅是经济生产活动,不仅是简单的消费,它们同时也是精神文化活动。 农村社会具有十分明显的社区特征,人们重视伦理、亲情等传统价值观念,道德、风俗

操作系统原理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一、单选题 6.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32位表示,其中20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A. 224 B. 212 C. 210 D. 232 7.在一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某段表的内容如下: 段号段首址段长 0 100K 35K 1 560K 20K 2 260K 15K 3 670K 32K 若逻辑地址为(2, 158),则它对应的物理地址为_____。 A. 100K+158 B. 260K+158 C. 560K+158 D. 670K+158 8.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长占8位,则最大段长是 A. 28字节 B. 216字节 C. 224字节 D. 232字节 9.有一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页面大小为每页100字节,有一个50×50的整型数组按行为主序连续存放,每个整数占两个字节,将数组初始化为0的程序描述如下:int A[50][50]; for (int i = 0; i < 50; i++) for (int j = 0; j < 50; j++) A[i,j] = 0; 若在程执行时内存只有一个存储块用来存放数组信息,试问该程序执行时产生次缺页中断。 A.1 B. 50 C. 100 D. 2500

10.一台计算机有4个页框,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和每个页的访问位R和修改位M,如下所示: 页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 R M 0 126 279 0 0 1 230 260 1 0 2 120 272 1 1 3 160 280 1 1 采用FIFO算法将淘汰页; A. 0 B. 1 C. 2 D. 3 11.一台计算机有4个页框,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和每个页的访问位R和修改位M,如下所示: 页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 R M 0 126 279 0 0 1 230 260 1 0 2 120 272 1 1 3 160 280 1 1 采用NRU算法将淘汰页; A. 0 B. 1 C. 2 D. 3 12.一台计算机有4个页框,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和每个页的访问位R和修改位M,如下所示: 页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 R M 0 126 279 0 0 1 230 260 1 0 2 120 272 1 1 3 160 280 1 1 采用LRU算法将淘汰页; A. 0 B. 1 C. 2 D. 3 13.一台计算机有4个页框,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和每个页的访问位R和修改位M,如下所示: 页装入时间上次引用时间 R M 0 126 279 0 0 1 230 260 1 0 2 120 272 1 1 3 160 280 1 1 采用第二次机会算法将淘汰______页; A. 0 B. 1 C. 2 D. 3 二、综合题

操作系统作业答案

习题一 1、举例说明为什么对并发执行的程序不加控制会产生与执行时间有关的错误? 解: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资源是共享的,而且常常资源数少于程序对这些资源的需求数,致使这些并发执行的程序之间因为竞争资源导致存在间接制约关系,这种间接制约使得并发执行的程序具有随机性(异步性),即“执行—暂停—执行”,它们何时启动、何时停止是未知的。例如:飞机售票系统、堆栈的存数与取数过程等(示例说明略)。 2、程序并发执行为什么会失去顺序执行时的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解:所谓“封闭性”是指程序执行得到的最终结果由给定的初始条件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程序并发执行时由于资源共享,导致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来改变,又由于存在程序执行的随机性,所以程序的运行失去封闭性。由于失去了封闭性,也将导致其失去可再现性。即虽然它们执行时的环境和初始条件相同,但得到的结果却可能各不相同。 习题二 1、试用加锁的方法解决飞机售票系统的问题。 例:民航售票系统,n个售票处 2、用机器指令(testAndset)解决飞机售票系统中任一进程的算法。

习题三 1、进程在做P、V操作时对自己和其他进程有何影响? 进程在信号量上执行P操作后,若信号量的值为正,当前进程继续执行;若信号量的值为负,当前进程变为等待状态、放弃处理机,其它进程则有机会获得CPU。 进程在信号量上执行V操作后,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影响,但当信号量的值不大于0时,需要唤醒在该信号量上所对应的等待队列中的进程。 2、设课程的前驱、后继关系如下,若每修一门课程看作进程Px(x∈1..6)试用P、V操作算法描述这种前驱与后继关系。 答: Semaphore:S1:=S2:=S3:=S4:=S5:=S6:=0; Begin Cobegin P1、P2、P3、P4、P5、P6 coend; end. P1()P2()P3() Begin begin begin 修计算机导论;P(S1);P(S2); V(S1);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修计算机组成原理; V(S2);V(S3)V(S4); End; End; End; P4()P5()P6() Begin begin begin P(S3);P(S4);P(S5); 修数据结构;修86汇编语言;P(S6); V(S5);V(S6);修操作系统; End; End; End; 习题四 1、有三个进程R、W1、W2,进程R 从输入设备上读数据送缓冲区B,若是奇数由W1 进程从B 取数输出;若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4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4 交卷时间:2016-08-09 15:06:33 一、单选题 1. (5分) 迄今为止,已经过确认的作物必需的元素有()种。 ? A. 14 ? B. 18 ? C. 16 ? D. 12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6 营养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2. (5分) 净种子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为()。

? A. 千粒重 ? B. 发芽率 ? C. 发芽势 ? D. 种子净度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3 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3. (5分) 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粮食作物中居()。? A. 第三位 ? B. 第四位 ? C. 第二位 ? D. 第一位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 生产上所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九二0”,其学名叫()。 ? A. 赤霉酸(GA3) ? B. 吲哚乙酸(IAA) ? C. 2,4—D ? D. 萘乙酸(NAA)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6.6 杂草、病虫的危害和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5. (5分) 一个地区能否复种,除了具备一定的热量条件,还要满足一定的水分条件,一般而言,大于()mm可以实现多种作物的一年两熟或三熟。

? A. 900 ? B. 600 ? C. 1000 ? D. 800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以下属非侵染性病害的有()。 ? A. 干旱 ? B. 高温灼烧 ? C. 线虫危害 ? D. 营养失调 ? E. 低温冻害 纠错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农学概论》作业 第一章绪论 简答题: 1.简述农学(广义、中义、狭义)的含义。 答:广义:广义的农学包括农业科学的全部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可以理解为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中义:中义的农学是指农业科学中的农业生产科学,主要包括种植生产、养殖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 狭义: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技术。具体来讲,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简述农学的特点。 答: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2、农学技术的实用性 3、农学基础的广泛性 3.简述作物生产的特点。 答:1、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 2、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3、作物生产具有序性 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 5、作物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 论述分析题: 1.试析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的出路。(7) 答:1.提高作物单产2.减少生产中消耗 第三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名词解释 1.作物: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简答题 1、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大田作物分为哪些类别? 答:1、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 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科作物、嗜好类作物、其他作物 3、饲料及绿肥作物

2、简述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 答:作物的生物学特征、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要等。 3、例举出我国种植业的10个一级区域。 答: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 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 3、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 4、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 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 6、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 7、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 8、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 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 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 论述分析题 1.试述主要作物的分布及生产概况 答:其与作物的起源中心及其传播的区域密切相关,也与作物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适应性密切相关,同一作物在相对一致的自然生态范围的不同地域的栽培历史的长短和种植规模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变化。 2.试述世界10大农区的特点 答:非洲撒哈拉以南农业区。包括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 第四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品质形成 名词解释 1、作物的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 2、作物的发育:是指作物一生中,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表现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形成。 3、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4、生殖生长:作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5、作物生育期:在作物声场实践中,把作物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 6、作物的生育时期: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7、作物的温光反应: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征。 8、顶端优势:作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的现象。 9、叶面积指数:指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10、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 11、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生长或伸长。 12、经济系数: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13、生物产量:指作物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总量,一般不包括根。 14、经济产量:指所收获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数量。 15、光合作用: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光的照射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类,并释放氧的复杂过程。 16、作物群体:指同一地块上的作物个体群。 17、源:制造营养并向其他器官提供营养的器官或部位。 18、库:消耗利用或储藏营养的接受部位或器官。 19、光能利用率:把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化学能占光能投入量的百分比。 20、作物品质:指作物生产中目标产品的质量,具体包括其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

操作系统作业题目

1. (1)画出下面一系列的语句的前趋图(假设x,y,z已知)。 S1:a=x+y; S2:b=z+1; S3:c=a-b; S4:d=b+5; S5:e=d-x; S6:f=c+e; S7:g=f+y; S8:h=f+5; S9:i=g+h。 (2)用描述的方式(节点集合为S ,前趋关系集合为-> )表示题1)中画出的前趋图。 2.利用信号量实现作业1中画出的前趋图的前趋关系。 3.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DataCollection()时,把所有采集的数据送到一个单缓冲区,计算任务DataCompute()从该缓冲区取出数据进行计算。试写出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两任务共享缓冲区Buffer的同步算法。

SJF完成时 间 周转时 间 带权周 转时间 5. 用时间片轮转法RR调度进程A、B、C、D和E,时间片q分别为2和4,完成下面的表格(参考教材P96 图3-6)。

(2)若进程P3提出请求Request(1,2,1)后,系统能否将资源分配给它? 7. 假设有一批作业A 、B 、C 、D 、E 、F ,它们的大小分别为7KB 、18KB 、9KB 、20KB 、35KB 、8KB ,根据不同的算法把它们分配到如下空闲分区表中。 1) 首次适应算法 2)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带权周转时间 RR q=4 完成时间 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

3)最佳适应算法 4)最坏适应算法 8.已知某分页系统,主存容量为64K,页面大小为1K,对一个4页大的作业,其0,1,2,3页分别被分配到主存的2,4,6,7块中。 9.假设物理块数M=3,有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 4、3、2、1、4、3、 5、4、3、2、1、5、 6、2、3、 7、1、2、6、1 1)采用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计算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 2)采用最佳页面Optimal置换算法,计算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 3)采用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置换算法,计算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 10. 假设有10个进程先后提出了磁盘I/O请求,它们要访问的磁道号分别是:78,30,9,15,102,140,156,54,45,125,试用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算法、SCAN和循环扫描CSCAN算法,分别给出访问过程中每次移

电大现代农业概论作业四次作业答案

电大现代农业概论作业四次作业答案

现代农业概论作业1------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代农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一、名称解释 1. 农业 农业是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农业还包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在《农业法》中还将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也包括在农业之中。 2.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心的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3.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作物布局复种或休耕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轮作或连作等。 4.间作 同一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 5.再侵染 初次侵染引起植物发病后在病部形成的繁殖体传播到其它健康植物上引起发病称为再侵染。 二、填空

1、循环再生多层次利用 2、资源新技术 3、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4、植物检疫植物抗病虫品种 5、有机质团粒 三、单项选择题1.C 2.A 3.C 4.D 5.A 6.B 7.A 8.B 9.D 10.C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新的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打破传统农业的结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2、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哪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3、什么是模式化栽培技术 作物栽培学在研究作物生育进程中各器官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以及作物与环境间关系的基础上明确各种栽培措施和调控技术的作用原理科学、定时定量

操作系统题作业

第一章 第二章

信号量机制及其应用 例题13 如图2.11所示,有一计算进程和打印进程,它们共享一个单缓冲区,计算进程不断地计算出结果并将它放入单缓冲区中,打印进程则负责从单缓冲区取出每一个结果进行打印。请用信号量来实现它们的同步关系。 计算进程打印进程 图2.11共享单缓冲的计算进程和打印进程 例题14 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如果将两个wait操作即wait(full)和wait(mutex)互换位置,或者将wait(empty)和wait(mutex)互换位置,结果会如何?如果将两个signal操作即signal (full)和signal (mutex)互换位置,或者将signal (empty)和signal(mutex)互换位置,其结果又会如何? 第三章 例题7 CPU调度?

0102030405060708090 100110 120 要求 到达时间 非抢占方式 到达时间 任务执行抢占方式 到达时间 任务执行A B C D E A B C D E A B (错过) C D E A B C D E 图3.4 利用最早开始截止时间优先算法进行调度的情况 例题8 若有3个周期性任务,任务A 要求每20ms 执行一次,执行时间为10ms ;任务B 要求每50ms 执行一次,执行时间为10ms ;任务C 要求每50ms 执行一次,执行时间为15ms ,应如何按最低松弛度优先算法对它们进行CPU 调度?

0102030405060708090100 B 1 C 1A A B C 到达时间 必须完成时间 松弛度 任务执行 A A A A 5 A B 2C 2 B 3 C 312 345B 1C 1 B 2 C 20 10 25 3545 55 7080 90100 B 1=30 C 1=25B 1=5 B 2=35 C 2=30 A 5=10 B 2=100 1025354555708090100 第四章 1. 基本分页 例题10: 已知某分页系统,主存容量为64kb ,页面大小为1kb 。对于一个4页大的作业,其0、1、2、3页分别被分配到主存的2、4、6、7块中。 (1)将十进制的逻辑地址1023、2500、3500、4500转换成物理地址; (2)以十进制的逻辑地址1023为例画出地址变换过程图。 2. 基本分段 例题12: 对于表4-2所示的段表,请将逻辑地址(0,137),(1,4000),(2,3600),(5,230)转换成物理地址。 表4-2 段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