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

2、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 B统一)

4、新石器时代结束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 A五六千年之久)

6、周人极端重视的是(B农业)

7、建国初编造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朝代是( C明)

8、中国历史上,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作( D墟)

9、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

10、“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 C西周)

11、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三纲五常”的是(D董仲舒)

12、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在20世纪的( B五六十年代)

13、中国古代丛书林林总总,最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而成的大型丛书(C《二十四史》)

14、至今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是( D 《四库全书》)

15、《周礼》又名周官,是一部(D谈论政治制度的书)

16、汉代六经中的《乐经》不存在,增加了(B《孝经》《论语》)合为七经

17、《春秋文公四十年》中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一次对(C哈雷慧星)的记载。

18、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整体观的是(C中医学)

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

20、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是( D 语系)

21、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冬祭叫( D烝)

22、从殷墟卜辞来看,殷商时期己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的创造,这种神叫( c上帝)

23、传说,制定婚姻“六礼”的人是( C周公 )

24、学术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年代是( C大业三年 )

25、秦朝的中央“三公”是(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

26、下列关于“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始皇帝是秦政 )

27、中国清一色农耕形态的形成,实际上与几千年来盛行的“重农主义”是(D大有关系)

28、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血缘)

2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B《法经》)

30、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什伍里甲制度)

31、佛教的创造人是( C释迦牟尼)

32、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是( C仓颉)

33、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B“书同文”)

34、“以物比德”属于( D类比思维)

35、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A 般若学)

36.首次阐述“新儒家”概念的是(D梁漱溟)

3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所运用的汉字修辞格是(D重叠)

38、语言文字之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像,又是文化的( A载体)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总结的一条中国古代教学原则是( C学思结合)

40.传统社会,举行命字礼的人生仪礼是(A诞生礼)

41.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是(A儒家思想)

42.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政治文化传统是(D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43.我国出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是在(B明代中叶)

44.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D鲁国的礼乐文明)

45、文化是人类在长期之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之物质与精神存在之总和。这里的“文化”是指( A 广义的文化)

46、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A 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47、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 B文化传统)48.上古文化虽说多元,但是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国家如夏商两代,却只是建立在( C黄河中下游地区)

49.夏文化的特点是( A尚忠 )

50.“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 C墨家的思想核心) 51.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B 两汉时期)

5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 B陶弘景)

53.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B周代 )

54.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 D吉、凶、宾、军、嘉 )

55.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 C西汉董仲舒)

56.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 C张道陵)

57.“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美德是( A仁爱孝悌 )

58.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9.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 B《清明上河图》 ) 60、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整合是(A佛教的传入)

61、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 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

62、周人“贱业”概念指的是(D商业)

63、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D秦汉时期)

64、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A黄帝)

65、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伦理政治)

66、君主专制制度脱胎于原始社会(C后期的父权制)

67、科举考试以考试为主要标准,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C笔试)

68、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A天神祭祀)

69、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C制度文化)

70、葛洪是道教丹鼎一系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是(D《效验方》)

7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这句话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B重义轻利)

72、提出“文以载道”这一艺术命题的宋代文学家是(D周敦颐)

73、朝鲜语、日语、越南语深受汉语的影响,被称为(域外方言)

74、《说文解字》的作者是(B许慎)

75、早在明末就提出“会通中西”观点的思想家是(C徐光启)

76、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B经济条件)

77、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A温带气候)

78、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D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79、我国先民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A夏代)

80、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行文的格式称为(D八股文)

81、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B察举制)

82、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D《霓裳羽衣舞》)

83、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五伦十教”的是(C孟子)

84、秦代统一的文字是(D小篆)

85、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

86、《阿房宫赋》的作者是(C杜牧)

87、中国文化的源泉是(B先秦文化)

8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D明堂)

89、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C祭祖扫墓)

90、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D上帝崇拜)

91、孔子伦理想的核心是(A仁、义、礼)

92、司马迁的《史记》是(A纪传体通史)

93、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B正南)

94、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B春秋战国)

95、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D分封制)

9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A元宵节)

97、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D宋元明清时期)

98、儒家的思想核心是(C“仁”)

99、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C秦朝)

100、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提出于20世纪的(50年代)

二、多项选择

11、元曲四大家包括(A关汉卿B马致远C白朴E郑光祖)

12、明代四大奇书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E《金瓶梅》)

13、初唐四杰包括(A王勃C杨炯D卢照邻E骆宾王)

14、下列关于“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有(ABCE)

15、在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中,源于南楚的包括(A道家文化D杂家文化)

16、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有(BCD)

17、以下选项属诞生礼俗的有(A催生礼B洗三C满月礼D百日礼E抓周礼)

18、中国文化又称(A中华文化C华夏文化D炎黄文化)

19、墨家的“兼爱”就是(A“兼相爱,交相利”E不分差等,不分亲疏。。。)

20、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就信众而言,广泛涉及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和(B景教C袄教E摩尼教)

2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B雕塑C书籍)

22、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高潮除了春秋战国时期之外,还有(B魏晋南北朝C唐宋之际)

23、下列人物中,以治水间名的有(A大禹C李冰)

24、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文范围的服饰标志有(A信仰标志B仪礼标志D职业标志)

25、中国文化属于(B国别文化D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E东方文化)

26、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A逍遥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

27、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A整体思维B类比思维D辩证思维)

28、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政策的有(A民族政策B文艺政策D宗教政策)

29、下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A元宵C月饼)

30、古代婚姻“六礼”就是婚礼的六道议式,它们是(A纳采、问名、纳吉D纳征、请期、新迎)

31、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包括(A甲骨文的发掘出土C青铜器的发掘出土)

3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古代医学“四诊”技术的有(A望C问D闻E切)

33、中国制度文化中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主要有(A文官制度D科举制度)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广义文化产品的有(A农具B陶器C雕塑D绘画E典籍)

3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居住用房的主要方式有(A半穴式B干栏式D井干式)

36、20世纪30、4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有(A贺麟B冯友兰)

37、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古代识字课本的有(A《三字经》B《千字文》C《百家姓》)

3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的是(A宫廷礼仪C文庙典礼D宗庙音乐)

39、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有(B节约粮食C人格教育E食疗观)

40、中国古代,什伍里制度的作用有(A人身控制B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D保证国家。。。E确保国家。。。)

41、以下文献记载,反映“家天下”政权模式的有(B“求忠臣于孝子之门”D“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42、下列有关“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有(A“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C“中和”意为“经过两端的。。。”)

43、普通话是(ABCDE)

44、属于“儒学文化圈”范围的国家或地区有(A韩国B日本D新加坡)

45、下列选项中,时代、作者、农书相一致的有(A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C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

46、汉字在造字之初,主要以下列哪些选项为手段(A象形B指事C会意)

47、下列选项中,曾经是汉语共同语的称谓的有(A雅言B通语C官话D国语)

48、以下属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有(A禅宗B天台宗D华严宗)

49、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则需要(A“治心”B“清虚自守,卑弱看顾持”)

50、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重要文献有(A《开元占经》D《四时纂要》)

三、填空题

1、文化的本质就是马克思所说自然的人化。

2、文化的基本结构包括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

3、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记录功能、认知功能、传播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

和调控功能六个方面。

4、尧舜时代的王位实行“禅让制”,从夏启开始实行“世袭制”。而周代则实行“宗法制”。

5、真正的汉文字是距今4000余年的甲骨文。

6、青铜器是殷商西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和文化。

7、“德”字及其思想为周人所独创。周人认为,要敬德,就必须保民,如此才能永得天命。

8、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法、道四家

9、最早提出民本思想的是老子。孟子则是石破惊天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民本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10、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取得独尊地位后,经学与之结合逐步,演变为谶纬学。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宗教预言,也叫“符”。纬是用宗教迷信思想对儒家经典的解释。

11、“三玄”指的是《老子》、《庄子》和《周易》这三本书。玄学的宗旨是“贵无”,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12、唐宗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询、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13、唐代书法大家中的“一癫一狂”指的是怀素和张旭

14、画圣是吴道子

15、《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16、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述了秦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的情景。

17、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

18、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的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

19、针对程朱理学的流弊,王阳明首先提出“致良知”,强调“我”的能动性,进而又强

调“知行合一”。

20、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对封建束缚人性的礼教尽情抨击,歌颂了追求个人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精神。

21、考据学的创始者是顾炎武和阎若虎。

22、庙堂文化指的是儒学;山林文化指的道家。

23、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直觉思维、辩证思维、中和思维三种。

24、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其著作是《道德经》。

25、《通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作者刘知已。

26、帛书产生于春秋战国。

27、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还有类书和丛书。

28、《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书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29、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集是梁萧统的《文选》,收录了先秦至梁的各体诗文。

30、汉代地方政府只办的官学在郡国称学,县称校,乡称痒,聚称序。私学中小学程度称为书馆。

31、明清科举制度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种。

32、中医学四大经典是《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33、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

34、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5、“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

36、东渡日本的鉴真被日本称为日本的佛祖。

37、在兵书典籍中对外古今影响最大的是《孙子兵法》,其作者是孙武。

38、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在佛法的宣传中,人们通常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

漏皆苦,涅磐寂静”四句话称作是概括佛法的“四法印”。

39、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

40、中国古代戏曲最优秀的代表是昆曲和京剧。

四、简答题。

1、简述“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要点:

在中国“天人合一”观念占有主导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深刻广泛的影响:第一,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第二,造成了中国文化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当然,也有负面影响:一是思维方式过分强调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与论证,致使我们没有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二是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三是空想的理想主义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违心地美化现实。四是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2、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中国自有史以来从未发过根本变化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伦理的制度。

3、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1)萌芽期:殷周时期,以宗教形式接触哲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人文意识。百家争鸣,形成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2)奠基期:秦汉魏六朝时期,带有制度化、模式化和程序化的特征。(3)繁荣期:唐宋时期,是中国

文化成熟的黄金时代,科学技术、宗教文艺、学术思想等都取得了前所末有的丰硕成果。(4)转向期: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因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与发,以及西学东淅而使传统文化呈现出明显的转向。

4、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结构。

(1)中国传统文化的雅俗活动。雅文化称为士大夫文化,俗文化称为通俗文化或大众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在帮秦汉以后还出现了儒家显文化和法家隐文化之分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林(道家)文化和庙堂(儒家)文化之分。

5、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2)人本主义精神

(3)天人合一精神

(4)礼治精神

6、儒学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儒学提倡用世进取、兼济天,讲究修齐治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儒家具有重视气节、操守的传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民族国家的精神力量。对它的历史地位于的承认,必将使它起到现实作用,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求是务实的精神,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将鼓舞人们不畏艰难曲折,朝着理想迈进。中华民族贵和持中,正道直行的精神,对于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和着积极的意义。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思想,会启发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传统文化中平均平等思想,将强调维护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

总之,科学扬弃儒家文化,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助于实现祖国统一。

7、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征。

①主张教育一要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二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②是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德育与知识教育要有机结合起来。

③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8、简析孔子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启发诱导;(2)温故知新,学思并重;(3)循序渐进,教学相长;(4)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9、试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轻视理论探讨,使科学家技在经历了一定的发展之后很难跃入新的水平。二是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三是封建制度的扼制。首先是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其次是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再次是统治者为了统治而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10、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

(二)在对待家庭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家庭本位”,突出家族乃至国家的整体利益,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人格和尊严。

(三)在对待民族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奉行的原则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顺俗施化”、“怀德修远”,而西方文化奉行的原则是“征服天下”

11、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科教育中的作用?

一.提高道德素质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批判、摧残,中医科学教育抛却了人文,出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节与分离。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注重道德、追求和谐、自强不息、

忧患意识等等都足以补救“现代文明”的缺失。

二.消除负面影响

我们大家生活的年代是改革开放的特殊年代,特殊就特殊在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期。所谓的成功是建立在官本位和钱本位之上的,甚至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者。

而在传统文化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理想人格对于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不良行为具有明显的纠偏作用。又如儒家思想当中的积极进取和有为精神,其进取和有为的动力与目的并不是为了名利。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当今社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拓展知识层面

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在注重道德素质的同时非常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转变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素质的表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意象思维,是开展学科教育的要道。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各学科体现了中国文化,教学中需要展示中国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应用:1.和教材内容呼应,应用中国文化。例如,就教材提及的内容,适当引经据典,合理发挥,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2. 文化是无处不在的,每个步骤,每个场景,都可能应用中国文化。学科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学科内容,各学科的育人目标是相通的,教学流程的听课、提问、回答、写作业……都可能应用中国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其他有关的场景,也可能应用中国文化。

应用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学科特点,合理应用。

(二)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应用。

(三)结合教师实际,扬长避短,合理应用。对自己任教学学科有关的文化,尽可能涉猎得更广,钻研得更深。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中诠释中国文化。

(完整版)复习题s

1.W hat is object technology? What do you perceive as object technology’s strength? It’s weakness? Object 【A set of principles (abstraction, encapsulation, polymorphism) guiding software construction, together with languages, databases, and other tools that support those principles.】 【Reflects a single paradigm. Facilitates architectural and code reuse. Reflects real world models more closely. Encourages stability. Is adaptive to change】 2.W hat is UML? List at least three benefits of developing with UML. 【UML is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it is a language for Visualizing, Specifying, Constructing, Documenting the artifacts of a software-intensive system. 】 【The UML builds models that are precise, unambiguous, and complete. UML models can be directly connected to a variety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The UML addresses documentation of system architecture, requirements, tests, project planning, and release requirements. commucation 】 3.W hat process characteristic best fit the UML? Describe each characteristic. 【Use-case driven + Architecture-centric + Iterative and incremental.】 4.W hat is a use-case driven process? What is use-case? What’s the benefits of use case? 【Use cases defined for a system are the basis for the entire development process. 在不展现一个系统或子系统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对系统或子系统的某个连贯的功能单元的定义和描述。 【Benefits of use cases: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 国 文 化 概 论 (习题) ————张令牌 中国文化概 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郡县帝最终得以确立时在位的皇帝是(B )

A.汉景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文帝 2.尧舜时期的都城建立在(A ) A.汾河谷地B.河套地区C.江淮地区D.胶东平原 3.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C ) A.宋朝B.元朝C.清朝后期D.明朝前期 4.唐代被称为世界文化融会场和集散地的是(C ) A.洛阳B.上海C.长安D.开封 5.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状元乡”、“秀才县”,主要是由于(A )A.典范人物的影响B.自然环境的影响 C.地理条件的影响D.区域意识的影响 6.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能走牛车的路称为(B ) A.径B.畛C.涂D.道 7.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鲁莽豪爽的是(C)A.红色B.白色C.黑色D.紫色 8.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大量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的是( C ) A.浙东学派B.桐城学派C.乾嘉学派D.扬州学派 9.制成最初的指南针——司南的朝代是( A ) A.战国B.东汉C.北宋D.南宋 10.司马迁把现在徐州以东包括苏州、扬州一带称为( C ) A.南楚B.北楚C.东楚D.北楚 11.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源于( D ) A.南朝B.秦朝C.唐朝D.周朝 12.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伶人行的祖师是( A ) A.唐明皇B.秦始皇C.嫘祖D.杨贵妃 13.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当属( C ) A.秦始皇B.汉武帝C.朱元璋D.乾隆 1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后,剪辫子、穿中山装的服饰标志属于( B )A.阶层标志B.政治标志C.职业标志D.信仰标志 15.在我国庆贺婴儿“满月”礼这天,主持“去胎发”仪式的是( C )A.爷爷B.爸爸C.舅父D.族长 16.全盘西化的提出者是( D ) A.李大钊B.郭沫若C.贺麟D.胡适 17.唐代以后通行的文字字体是( B ) A.行书B.楷书C.隶书D.草书 18.我国古代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称为( A ) A.黄道B.红道C.紫道D.白道 19.现存最早的药学专书是( C ) A.《针灸甲乙经》B.《千金要方》C.《神农本草经》D.《千金翼方》20.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对待,其中地位最低下的是( D )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 21.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地方差异概括正确的是( A ) A.南甜、北咸、东辣、西酸B.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C.南咸、北甜、东辣、西酸D.南辣、北咸、东甜、西酸 22.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B )

2020年整理中国文化概论心得体会.doc

《中国文化概观》学习心得 程海霞 文化是什么?在文化研究已进行百五十年的今天,提出这么个“常识性”的问题,可能会有人对之嗤之以鼻:文化不就是人类的创造发明吗?但是,“常识性”的问题,未必就不存在问题,且往往科学研究的进步发展,抑或是理论的飞跃,就是缘起于对“常识性的思考和质疑。 “文化是什么?”要解决的是文化观的问题,这是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因为所有与文化研究有关的课题,诸如:跨文化交流理论、文化霸权问题、文化哲学的研究等等,都需要建立在文化的定义的基础之上的。不同的文化定义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研究视角、方法等等。纵观人类文化研究的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文化研究史,几乎每一种文化理论,或每个与文化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观(文化定义)也就记录着文化研究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也就形成了文化研究的学科史。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

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以化人,文化就是可以融化在人身上的精神文明方面的东西。 不管什么学科,学科成立的标准之一,就取决于其是否有合理的学科定义,但要用确切的话语,欲一劳永逸地去给某一学科进行定义,何其容易?此外,任何一个定义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为其发展也要受到人类认识世界和本学科发展程度及其行为个体的自身素质(和哲学思辩能力等的)的限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我要多多学习多多探索,已求多中国文化概念有所了解和领悟。回顾过去,很庆幸选课的时候,坚持考了自己的兴趣课,时间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喜欢中文系,但是阴差阳错的,我就读的是政法系。我曾经为此苦恼,后来转念一想,我可以曲线爱文嘛。于是,大学选修课的时候,我选了丁楹老师的《唐宋诗词鉴赏》,我受益良多。 这次选上《中国文化概论》,可以说是再续前缘吧。 在我念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国家”这个词的概念。我只是想,为什么叫“中华”呢?后来,还是这本书解决了我的困惑。 “‘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中’,意味居四方之中。‘华’,本意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

犯罪学复习题完整版

《犯罪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一般认为,“犯罪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人类学家( C)提出来的(p3) A.加洛法罗 B.菲利 C .保罗·托皮纳尔 ? D.贝卡利亚 2.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D)(p7) A.犯罪现象 B.犯罪原因? C.犯罪治理? D.犯罪预防 3.犯罪学是一门独立的(A )(p9) A.社会科学 B.人文科学 C.法学学科 D.心理学科 4.从研究的问题上看,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侧重研究(B )(p19) A.社会结构? B.犯罪现象? C.社会规律 ? D.越轨行为 5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 C )(p40) A.发展经济 ? B.制定法律? C.改善教育? D.奖励美德 6.关于犯罪原因,菲利提出了( B)(p49) A.犯罪二原因论 B. 犯罪三原因论 ? C. 犯罪四原因论 ? D. 犯罪五原因论

7.实证派犯罪学将犯罪学的研究从犯罪行为转向了( A)(p51) A.犯罪人 B.犯罪被告人 C.犯罪嫌疑人 D.犯罪被害人 8.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也随之不断(D )(p61) A.消失 B.上升 C.下降 D.发展变化 9.犯罪既危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危害了公共利益,表明犯罪具有(C) A.阶级性 B.相对性 C.社会性 D.政治性 10.边沁学说的核心是(A )(p41) A."幸福计算"理论 ? B.性善论 C.社会解组论? D.刑罚个别化理论 11.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是犯罪人追求犯罪后果的( C)(p114) A.内容体系 B.组织体系 C.实践体系 D.形式体系 12.1939年,美国社会学家塞林提出了着名的() A.亚文化论 B.亚文化群论 C.文化解组论 D.文化冲突论 13.没有被察觉而实际已经发生的犯罪数是(D )(p63) A.发案数 ? B.相对暗数 C.恒比数 ? D.绝对暗数

(完整版)考试试题3

…… ……试卷装订线………………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试卷装订线………………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课程名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卷) 一. 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 18/35 ; 2. 3/4 ; 3. 1/e ; 4. 4 ; 5. 1/3 ; 6. 14 ; 7. 5.4 ; 8. 1/3 ; 9. 1 ; 10. (39.51,40.49) .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解:设}{能发芽=B ,1,2,3i }{==等品取的是第i A i ,易见的一个划分是Ω321,,A A A ,05.0)(15.0)(,8.0)(321===A P A P A P , ,8.0)|(95.0)|(,98.0)|(321===A B P A B P A B P , -----------------4分 由全概率公式,得9665.0)|()()(3 1 == ∑=i i i A B P A P B P -----------------7分 由贝叶斯公式,得1474.09665 1425 ) |()() |()()(3 1 222≈= = ∑=i i i A B P A P A B P A P B A P --------------10分 2.解:(1) 123)(1 1 ==+ = ? ? ? +∞ ∞ -A dx x A Axdx dx x f e ,故A =3 2 --------------3分 (2)()()F x P X x =≤。当0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 心、、、、 、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 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 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 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英语复习题完整版

New College English Integrated Course 2 Part Ⅰ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mming and Scanning) (15 minutes)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you will have 15 minutes to go over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Answer Sheet 1. For question 1-7,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r marked A ),B ),C ) and D ). For questions 1-7,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1)The Generation Gap at Work What is wrong with these kids today? Nothing. You have more in common with younger workers than you think. As offices go, the editorial suites at Time Inc. are pretty laid back. T-shirts are fine. Shave if you like. Any type of shoe--slides,sneakers of high heel--it is our choice.Yet there‘s a limit to what passes for acceptable appearance, and I was sure a recent bunch of college graduates had apparently gone beyond it with their nose rings, tattoos and low-rise pants. These were good, right kids. Why he obvious show of disrespect? My younger colleagues wondered, too. But they were more amused than shocked, and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re is a widening generation gap when it comes to interpreting casual Fridays. And that‘s not all: Young folks are putting their stamp on the workplace in ways far more reaching tha n their dress.And we boomers don‘t necessarily like it. We are all part of a new-age experiment: four generations working side by side yet often speaking a different language. Think that is an exaggeration? Go ahead. Try to decode this twenty something text message: WU CMIW that was CLM or maybe CS.(What‘s up?Correct me if I‘m wrong. That was a career-limiting mover or maybe career suicide.) Boomers, the older ―silent‖ generation,and younger ones known as X and Y bring vastly different histories, values and work habits to the job. These gaps have led to stereotypes that prevent us from getting things done. Nearly 60 percent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rs at large companies say they have observed office conflicts (冲突)that flow from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according to the 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Tensions typically come from perceptions (感性认识) of loyalty and respect -as in ,we think the kids don‘t have any .Yet the latest research shows that we may be likeminded after all.Tearing down some key myths(神话) may help you get past the tattoos and belly buttons in your office. Myth No.1:Young workers love change It‘s commonly thought that young people welcome change as enthusiastically as older workers resist it. Not so.In a study of 3,200 workers ,only 12 across the generations said they liked change at the office,reports the 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 ―Resistance to change is not about age,it‘s about how much you stand to gain or lose ,‖says the Center‘s Jennifer Deal,author of ―Retiring the Generation Gap:How Employees Young and Old Can Find Common Ground .‖In general,older workers have more to lose.But many younger workers have the same anxieties. Don‘t make assumptions based on age,says Deal.Ask your young colleagues how a shift would change their life .If it‘s for the better ,can you blame them for loving it?But it might be as upsetting to them as it is to you --and it could be a uniting moment.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

(完整版)C++期末复习题库

C++程序设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C++语言和C语言的兼容性,描述正确的是( A )A.C++兼容C B.C++部分兼容C C.C++不兼容C D.C兼容C++ 2.在C++中使用流进行输入输出,其中用于屏幕输出的对象是( C ) A.cerr B.cin C.cout D.cfile cerr:标准错误输出;cin:标准输入 3.对使用关键字new所开辟的动态存储空间,释放时必须使用( C ) A.free B.create C.delete D.release 4.如没有使用private关键字定义类的数据成员,则默认为( A ) A.Private B.public C.protected D.friend 5.使用值传递方式将实参传给形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形参是实参的备份B.实参是形参的备份 C.形参和实参是同一对象D.形参和实参无联系 6.在函数调用时,如某一默认参数要指明一个特定值,则有( A ) A.其之前所有参数都必须赋值B.其之后所有参数都必须赋

值 C.其前、后所有参数都必须赋值D.其前、后所有参数都不必赋值 7.设存在函数int max(int,int)返回两参数中较大值,若求22,59,70三者中最大值,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C )A.int m = max(22,max(59,70));B.int m = max(max(22,59),70); C.int m = max(22,59,70);D.int m = max(59,max(22,70));8.下列哪个类型函数不适合声明为内联函数( A )A.函数体语句较多B.函数体语句较少 C.函数执行时间较短D.函数执行时间过长 9.int Func(int,int);不可与下列哪个函数构成重载( B )A.int Func(int,int,int);B.double Func(int,int);C.double Func(double,double);D.double Func(int,double);说明:不能以形参名来区分函数;不能以函数返回值来区分函数。必须是形参的个数或者类型不同才能构成函数重载。 10.对类中声明的变量,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属于全局变量B.只属于该类 C.属于该类,某些情况下也可被该类不同实例所共享 D.任何情况下都可被该类所有实例共享 11.类的私有成员可在何处访问( D ) A.通过子类的对象访问B.本类及子类的成员函数中

(完整版)英语试题

高二大周末练习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hospital. B.In a friend’s house. C.In the man’s house. 2.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buy? A.A book on planes. B.Pictures of ships. C.A book on ships. 3.What kind of music does the man like? A.Folk music. B.Pop music. C.Classical music. 4.Why doesn’t the woman buy the coat? A.It is expensive. B.There isn’t her size. C.She doesn’t like the color. 5.What is the man doing? A.Finishing his homework. B.Doing physical exercise. C.Smoking on the upper floor. 第二节(共15小题)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s the matter with Hudson’s mother? A.She was ill,but she felt much better. B.She was seriously ill. C.She went to see him. 7.What kind of person is Mr.Hudson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A.A very good worker. B.A person who often gets angry. C.A person who cares nothing. 8.Which may be the reason why Mr.Hudson is so sad? A.His mother’s illness. B.Maybe his son has brought him some trouble. C.His manager wants to fire hi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enerally talking about? A.People served in shops. B.Goods in various qualities. C.Shopping in different places. 10.What is the man? A.A salesman in a small shop. B.A manager of a supermarket. C.A staff of a department store. 11.What might the woman think of supermarket staff? A.They’re unfriendly. B.They’re very nice. C.They’re well paid.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Why is it difficult for the woman to lose weight? A.She enjoys del icious dishes too much. B.She works too long. C.She has no time for exercise. 13.Who is Michael? A.John’s manager. B.Julia’s husband. C.Kate’s friend. 14.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Change her job. B.Stop working and spend more time with her family. C.Eat less and do more exercis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Where does Mike work? A.In a grocery. B.In a language school. C.In an art school. 16.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for a change? A.Learn to dance. B.Learn a new song. C.Learn to draw. 17.What is most difficult for the woman about learning Arabic? A.Grammar. B.Pronunciation. C.Idioms.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 A.战争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 4、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 12、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4、天下观念: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己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明晰。以后历朝历代的荒地,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

(完整版)试题资料

《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c ) 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21.《种树郭橐驼传》是具有寓言性质的____________作品。 22.《报刘一丈书》鞭笞的三个反面人物是干谒者、_________和门者。 15.“三苏”是b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C.苏洵、苏舜钦、苏辙 D.苏轼、苏辙、苏舜钦 14.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d) A.仕途失意B.国破家亡之恨C.吊古伤今D.羁旅行役之苦 15.辛弃疾《水龙吟》“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b A,比喻,排比;B,比喻,拟人;C,比喻,夸张;D,比喻,用典; 5.《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李广的() A.骁勇善战 B.爱护士卒 C.负能使气 D.不幸遭遇 5、下列不属于唐代诗人的一位是() A、张若虚 B、孟郊 C、白居易 D、李煜 9、《史记》被认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这话的人是() A、韩愈 B、毛泽东 C、鲁迅 D、方苞 40.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报刘一文书》) 袖金以私之: 40.把金银藏在袖子里偷偷给他(门者)。 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0~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46.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7.兵士为什么爱乐为李广所用? 46.表现了李广爱兵如子的性格特征:打仗时他身先士卒,饮食上他让士卒优先。 47.因为李广关心、体恤、爱护他们。 《麦琪的礼物》中结尾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8~40小题。 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38.文中所说的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2题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 敦煌文化 B. 张掖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