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小论文

现场总线小论文
现场总线小论文

现场总线作业

专业班级: 测控1002班

姓名: 班人龙

学号: 100401205

比较CAN总线与485总线

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

算机局域网。它的出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

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CAN总线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

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较之目前许多RS-485 基于R 线构建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而言,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首先,CAN 控制器工作于多主方式,网络中的各节点都可根据总线访问

优先权(取决于报文标识符)采用无损结构的逐位仲裁的方式竞争向总线发送数据,且CAN 协议废除了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进行编码,这可使不

同的节点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这些特点使得CAN 总线构成的网络各节点之

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并且容易构成冗余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

灵活性。而利用RS-485 只能构成主从式结构系统,通信方式也只能以主站轮询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较差;其次,CAN 总线通过CAN 控制器接

口芯片82C250 的两个输出端CANH 和CANL 与物理总线相连,而CANH 端的状态

只能是高电平或悬浮状态,CANL 端只能是低电平或悬浮状态。这就保证不会出现象在RS-485 网络中,当系统有错误,出现多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时,导致总线呈现短路,从而损坏某些节点的现象。而且CAN 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

下具有自动关闭输出功能,以使总线上其他节点的操作不受影响,从而保证不

会出现象在网络中,因个别节点出现问题,使得总线处于“死锁”状态。

而且,CAN 具有的完善的通信协议可由CAN 控制器芯片及其接口芯片来实从而

大大降低系统开发难度,缩短了开发周期,这些是只仅仅有电气协议的RS-485 所无法比拟的。另外,与其它现场总线比较而言,CAN 总线是具有通信速率高、容易实现、且性价比高等诸多特点的一种已形成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这些也

是目前CAN 总线应用于众多领域,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CAN 总线有如下基本特点:

●废除传统的站地址编码,代之以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可以多主方式工

作;

●采用非破坏性仲裁技术,当两个节点同时向网络上传送数据时,优先级低

的节点主动停止数据发送,而优先级高的节点可不受影响继续传输数据,

有效避免了总线冲突;

●采用短帧结构,每一帧的有效字节数为8 个,数据传输时间短,受干扰的

概率低,重新发送的时间短;

●每帧数据都有CRC 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适

于在高干扰环境下使用;

●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总线的功能,切断它与总线的联

系,以使总线上其他操作不受影响;

●可以点对点,一对多及广播集中方式传送和接受数据。

CAN 采用非破坏性瞅瞅技术,当两个节点同时向网络上传送信息时,优先

级低的节点主动停止数据发送,而优先级高的节点可不受影响地继续传输数据,大大节省了总线冲突裁决时间;最重要的是在网络负载很重的情况下,也不会

出现网络瘫痪的情况(以太网则可能)。

CAN 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基本设计规范要求有高的位速率,

高抗电磁干扰性,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当信号传输距离达到10Km 时,CAN 仍可提供高达50Kbit/s 的数据传输速率。CAN 可以点对点、一点对多点(成组)及全局广播几种传送方式接收数据。CAN 的直接通信距离最远可达

10km(速率5KB/s 以下)。CAN 的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MB/s(此时距离最长

40m)。CAN 上的节点数实际可达110 个。CAN 采用短帧结构,每一帧的有效字节数为8 个,这样传输时间短,受干扰的概率低,且具有极好的检错效果。CAN 每帧信息都有CRC 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保证了数据出错率极低。通信介质采

用廉价的双绞线即可,无特殊要求。

CAN 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总线的功能,切断它与总线的联系,以使总线上的其他操作不受影响。NRZ 编码/解码方式,并采用位填充技术。

CAN(ControllerAreaNetwork)称为控制局域网,属于总线式通讯网络。CAN 总线规范了任意两个CAN 节点之间的兼容性,包括电气特性及数据解释协议,CAN 协议分为二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决定了实际位传送过程

中的电气特性,在同一网络中,所有节点的物理层必须保持一致,但可以采用

不同方式的物理层。CAN 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包括帧组织形式,总线仲裁和检错、错误报告及处理,确认哪个信息要发送的,确认接收到的信息及为应用层提供

了接口。CAN 网络具有如下特点:CANBUS 网络上任意一个节点均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向网络上的其它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从。通讯灵活,可方便地构成多

机备份系统及分布式监测、控制系统。网络上的节点可分成不同的优先级以满

足不同的实时要求。采用非破坏性总线裁决技术,当两个节点同时向网络上传

送信息时,优先级低的节点主动停止数据发送,而优先级高的节点可不受影响

地继续传输数据。具有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传送接收数据的功能。

通讯距离最远可达10KM/5KBPS ,通讯速率最高可达1MBPS/40M。网络节点数实

际可达110 个。每一帧的有效字节数为8 个,这样传输时间短,受干扰的概率低。每帧信息都有CRC 校验及其它检错措施,数据出错率极低,可靠性高.通

讯介质采用廉价的双绞线即可,无特殊要求。在传输信息出错严重时,节点可

自动切断它与总线的联系,以使总线上的其它操作不受影响。

485总线

485 总线有如下基本特点:

●RS-485 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 V 表示;

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 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

C 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且该电平与TTL 电平兼容,可方

便与TTL 电路连接。

●RS-485 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RS-485 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能力增强,

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RS-485 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1200 米。RS-485 接口在总线上是允

许连接多达128 个收发器。即具有多站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

485 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

因RS-485 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口。因为RS485 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

需二根连线,所以RS485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

RS-485 总线,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 串行总线标准。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

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 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

外得到恢复。RS-485 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

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RS-485 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 台驱动器和32 台接收器。

CAN 技术和485 通讯的区别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 控制局域网络)德国Bosch 6 公司1993

年推出,应用于汽车监控、开关量控制、制造业等。介质访问方式为非破坏性

位仲裁方式,适用于实时性要求很高的小型网络,且开发工具廉价

通信距离:

●RS—485 总线最大传输距离是1.2km;

●CAN 总线最大传输距离是10 km。

传输速率:

●RS—485 总线的传输速率为300—9.6kbps;

●CAN 网络的传输速率为5K—1Mbps。

网络结构:

●RS—485 总线网络构成主从式集散控制系统;

●CAN 可以点对点,一对多及广播集中方式传送和接受数据, 网络构成为手

拉手的方式网络。

网络容量:

●RS—485 总线网络的一条通道最大可接255 个节点;

●CAN CAN 上的节点数实际可达110 个。

通信方式:

●RS—485 总线网络难于进行实时通信;

●CAN 采用非破坏性瞅瞅技术,当两个节点同时向网络上传送信息时,优先

级低的节点主动停止数据发送,而优先级高的节点可不受影响地继续传输数据,大大节省了总线冲突裁决时间;最重要的是在网络负载很重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网络瘫痪的情况(以太网则可能)。

通信可靠性:

●RS—485 总线网络的容错与检错能力须通过软件设定;

●CAN 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总线的功能,切断它与总线

的联系,以使总线上其他操作不受影响。

产品互换性:

●RS—485 总线网络无统一通信协议,产品难于兼容;

●CAN 总线规范了任意两个CAN 节点之间的兼容性,包括电气特性及数据解

释协议,CAN协议分为二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决定了实际位传送过程中的电气特性,在同一网络中,所有节点的物理层必须保持一致,但可以采用不同方式的物理层。

系统先进性:

●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

算机局域网。它的出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各节点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

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论文

南阳理工学院控制仪表及装置结课论文 学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梁梓鸣 指导教师:李珍 完成日期2014年12月

南阳理工学院控制仪表及装置结课论文 现场总线总结报告 Field-bus Summary Report 总计:毕业设计(论文)11 页 表格:0 个 插图: 10 幅

南阳理工学院控制仪表及装置结课论文 现场总线总结报告 Fieldbus Summary Report 学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梁梓鸣 学号:1302314011 指导教师(职称):李珍(高级工程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2014年12月 南阳理工学院 Nan 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现场总线总结报告 测控技术与仪器梁梓鸣 [摘要]现场总线是指以工厂内的测量和控制机器间的数字通讯为主的网络,也称现场网络。也就是将传感器、各种操作终端和控制器间的通讯及控制器之间的通讯进行特化的网络。现场总线的产生对工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场总线逐渐在工业现场推广,不少设备不但具有传统仪表的功能,而且还具备现场总线的功能、在DCS中,现场总线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现场总线;网络;通讯 Fieldbus Summary Report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 Major LIANG Zi-ming Abstract:Fieldbus refers to the factory focuses on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machine in the network,also called field network.Is the sensor, various operating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ontroller and the controll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specialized network.Fiedbus produc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have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Fieldbus is gradually popularized in industrial field,a lot of equipment not only has the fun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nstrument,but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fieldbus,in the DCS,fieldbus is widely used. Key words:Fieldbus;network;communication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现场总线技术自70年代诞生至今,由于它在多方面的优越性,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导致了自动控制领域的一场革命。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的种类、现状、应用领域及前景。 现场总线FF(Field Bus)的概念起源于70年代,当时主要考虑将操作室的现场信号和到控制仪器的控制信号由一组总线以数字信号形式传送,不必每个信号都用一组信号线。随着仪表智能化和通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通信网络延伸到工业过程现场成为可能,由全数字现场控制系统代替数字与模拟分散型控制系统已成为工业化控制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场总线已经发展成为集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现场控制、生产管理等内容为一体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它将通信线一直延伸到生产现场生产设备,用于过程和制造自动化的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互连的现场通信网络,将传统的DCS 三层网络结构变成两层网络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实现了控制管理一体化的结构体系。 关键词:现场总线技术、自动控制、发展趋势

第一章绪论 现场总线(Fieldbus)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发展形成的,用于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连通讯网络。它作为工厂数字通信网络的基础,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及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次之间的联系。它不仅是一个基层网络,而且还是一种开放式、新型全分布控制系统。这项以智能传感、控制、计算机、数字通讯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已经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成为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并将导致自动化系统结构与设备的深刻变革。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顺应智能现场仪表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初衷是用数字通讯代替4-20mA模拟传输技术,但随着现场总线技术与智能仪表管控一体化(仪表调校、控制组态、诊断、报警、记录)的发展,在控制领域内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控制专家们纷纷预言:FCS将成为21世纪控制系统的主流。 第二章现场总线技术概述 2.1现场总线的定义: 目前,公认的现场总线技术概念描述如下:现场总线是安装在生产过程区域的现场设备/仪表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系统之间的一种串行、数字式、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其中,"生产过程"包括断续生产过程和连续生产过程两类。或者,现场总线是以单个分散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测量和控制设备作为网络节点,用总线相连接,实现相互交换信息,共同完成自动控制功能的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 2.2 现场总线技术产生的意义 (1)现场总线(Fieldbus)技术是实现现场级控制设备数字化通信的一种工业现场层网络通信技术;是一次工业现场级设备通信的数字化革命。现场总线技术可使用一条通信电缆将现场设备(智能化、带有通信接口)连接,用数字化通信代替4-20mA/24VDC信号,完成现场设备控制、监测、远程参数化等功能。 (2)传统的现场级自动化监控系统采用一对一连线的、4-20mA/24VDC信号,信息量有限,难以实现设备之间及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使自控系统成为工厂中的"信息孤岛",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集成及企业综合自动化的实现。 (3)基于现场总线的自动化监控系统采用计算机数字化通信技术,使自控系统与设备加入工厂信息网络,构成企业信息网络底层,使企业信息沟通的覆盖范围一直延伸到生产现场。在CIMS系统中,现场总线是工厂计算机网络到现场级设备的延伸,是支撑现场级与车间级信息集成的技术基础。 第三章现场总线的种类 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场总线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局面。目前已开发出有40多种现场总线,如Interbus、Bitbus、DeviceNet、MODbus、Arcnet、

现场总线论文

现场总线论文 题目:现场总线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班级:电子1302 学号:1310910215 姓名:李天德

摘要: 现场仪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的数字通信统称为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广泛用于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连通讯网络。它作为工厂数字通信网络的基础,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及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次之间的联系,被誉为“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一次变革”。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即开始引入并研究总线技术,将其作为今后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研究的重点,并于1996年正式将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列入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Digit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field instruments and control room instrumentation are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fieldbus. Fieldbus technology since the 1990 s has become a worldwide one of the hotspo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process automation,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building automation and other fields of field intelligent device inter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It as the basis of factory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cen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control devices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igher control management level, is known as the "automation instru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a change". Since the late 1990 s in our country started to introduce and study bus technology, and use it as a focus in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and in 1996 formally to fieldbu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oduct. The development in the ninth national ke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关键词:现场总线、数字通讯、集散系统 Keywords: field bus, digital communication, distributed systems

现场总线论文

测控技术与测控网络系统 (论文) 题目:PROFIBUS 2013年 5月4日 P R O F I B U S

摘要 PROFIBUS是面向工厂自动化和流程自动化的一种国际性的现场总线标准。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自动化(汽车制造,装瓶系统,仓储系统)、过程自动化(石油化工,造纸和纺织品工业企业)、楼宇自动化(供热空调系统)、交通管理自动化、电子工业和电力输送等行业。在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低压电器开关等设备之间传递数据信息。 关键词: PROFIBUS,网络化测控系统,现场总线,总线存取 一.当前网络化测控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测控技术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测一个是控。“测”是依靠传感器和信号传输电路,即测控电路;“控”则是依靠现代计算机的计算处理能力,根据数据得出相应结果,

通过反馈等方式控制整个系统。计算机已经成为测控技术中的中坚力量,于是,网络技术也就自然而然的越来越成为测控技术满足实际需求的关键支持。但是不可否认,测控电路依然是测控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目前,应用较多的现代控制策略主要有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和预测控制等。就应用而言,现代测控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现场仪表与控制室装置之间通信采用模拟信号4~20mA,数字控制仪表内部的信号处理为数字信号,但输入仍为4~20mA,控制装置之间和控制装置与上位计算机之间采用数字通信技术。例如目前数字控制仪表,DCS系统,PLC系统,FCS系统等。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CIMS日渐成为制造工业的热点,原因在于CIMS是在新的生产组织原理和概念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生产模式。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和性能价格比,从而使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复杂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处理与技术的提高,现代检测技术将朝着检测结果高精度、系统智能化、检测结果数字化、检测功能多元化、检测器件微型化、检测系统自动化的放向发展,它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家庭、医学、军事和空间科学技术等许多科学领域。测量单元微小型化、智能化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大量采用新的传感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及专家系统等信息技术产品,不断向微小型化、智能化发展,从目前出现的“芯片式仪器仪表”,“芯片实验室”、“芯片系统”等看,测量单元的微小型化和智能化将是长期发展趋势。从应用技术看,微小型化和智能化测量单元的嵌入式连接和联网应用技术得到重视。测控范围向立体化、全球化扩展,测量控制向系统化、网络化发展。随着仪器仪表所测控的既定区域不断向立体化、全球化甚至星球的发展,仪器仪表和测控装置向测控装置系统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例如卫星测控系统,运载火箭上配置的各种传感器就达到数千,而卫星上各种测控装置构成一个完整的自动测控系统,然后和多个地面站的测控系统构成一个广域测控系统。 二.现场总线简介: 1、基金会现场总线(FF).FF分低速H1和高速H2两种通信速率,前者传输速率为 31.25Kbit/秒,通信距离可达1900m,可支持总线供电和本质安全防爆环境。后者传

现场总线技术之基金会现场总线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论文 课题名称:现场总线技术之基金会现场总线 班级:11自动化 姓名:曹峰 学号:110603123 指导教师:李艳 实验学期:大四上

现场总线技术之基金会现场总线 1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他的出现,标志着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并将对该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 1.1 现场总线概述 现场总线是安装在生产过程区域的现场设备/仪表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系统之间的一种串行、数字式、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其中,"生产过程"包括断续生产过程和连续生产过程两类。或者,现场总线是以单个分散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测量和控制设备作为网络节点,用总线相连接,实现相互交换信息,共同完成自动控制功能的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Fieldbus)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发展形成的,用于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连通讯网络。它作为工厂数字通信网络的基础,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及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次之间的联系。它不仅是一个基层网络,而且还是一种开放式、新型全分布控制系统。这项以智能传感、控制、计算机、数字通讯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已经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成为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热点,并将导致自动化系统结构与设备的深刻变革。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顺应智能现场仪表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初衷是用数字通讯代替4-20mA模拟传输技术,但随着现场总线技术与智能仪表管控一体化(仪表调校、控制组态、诊断、报警、记录)的发展,在控制领域内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控制专家们纷纷预言:FCS将成为21世纪控制系统的主流。 1.2 现场总线分类 自80年代末以来,有几种现场总线技术已逐渐形成其影响并在一些特定的领域显示了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各自的优点,显示了较强的生命力。对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已经发挥并将会继续发挥较大的作用。目前已开发出有40多种现

现场总线技术论文

总线技术论文 1.引言 1.1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急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考虑到现场总线已经普遍地渗透到自动控制的各个领域的现实,现场总线必将成为电工自动控制领域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现场总线技术一直是国际上各大公司激烈竞争的领域;并且国外大公司已经在大力拓展中国市场,发展我国的现场总线产品已经刻不容缓。现场总线对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意义深远。当今可以认为现场总线是提高自动化系统整体水平的基础技术,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因此,要在自动化领域中推广应用和发展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是近年来自动化领域中发展很快的互连通信网络,具有协议简单开放、容错能力强、实时性高、安全性好、成本低、适于频繁交换等特点。目前,国际上各种各样的现场总线有几百种之多,统一的国际标准尚未建立。较著名的有基金会现场总线(FF)、HART现场总线、CAN现场总线、LONWORKS 现场总线、PROFIBUS现场总线、MODBUS、PHEONIX公司的INTERBUS、AS-INTERFACE总线等。 现场总线是现场仪表与控制室系统之间的一种开放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主要用于工厂低层设备(传感器及传动装置等)的数据通信。现场总线已不仅仅是一个新技术领域或新技术问题,在研究它的同时,我们发现它已经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如何去看待现场总线,要比研究它的技术细节更为重要。 1.2 现场总线结构模型 现场总线的模型结构在低层(1、2层)是基本相同的,在上层各现场总线之间的功能有所不同。 IEC定义为3层,即采用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的OSI所规定的7层中的3层,分别为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 ISA/ SP50委员会增加了用户层,因此现场总线模型已统一为4层,即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和用户层。 1.3 现场总线主要特点 1) 系统可靠性高; 2) 实现开放式互连网络; 3) 安装与接线费用低; 4) 调节性能提高; 5) 系统组态简单。 1.4现场总线是一场技术革命 现场总线带来了观念的变化,我们以往开发新产品,往往只注意产品本身的性能指标,对于新产品与其它相关产品的关联就考虑比较少一点。这样对于电工行业这样一个比较保守的行业来说,新产品就不那么容易地被用户接收。而现场总线产品却恰恰相反,它是一个由用户利益驱动的市场,用户对新产品应用的积极性比生产商更高。然而,现场总线新产品的开发也与传统产品不同;它是从系统构成的技术角度来看问题,它注重的是系统整体性能的提高,不强求局部最优,而是整体的配合。这种配合在主控计算机软件运行下能使控制系统应用新的理论来发挥最大的效能;这一点是传统产品很难做到的。现场总线的“负跨越(指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掌握和应用这项新技术的难度却降低了)”的特性使它的推广更加容易。

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 一、设计前的准备 1.请查阅或借阅相关书籍,比如:西门子S7-300PLC、STEP7组态编程及WINCC组态方面的书籍或资料。 2.认真研读课程设计指导书,了解设计要求,明确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按照各项目要求准备记录等。 3.本次课设使用THPCAT-2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的总线控制柜由西门子S7-300 PLC组成。实验前应了解实验装置中的对象、水泵和所用控制组件的名称、作用及其所在位置, 以便于在实验中对它们进行操作和观察。熟悉实验装置面板图,要求做到由面板上的图形、文字符号能准确找到该设备的实际位置;熟悉工艺管道结构、每个手动阀门的位置及其作用。 二、设计过程的基本要求 1.明确设计任务; 2.提出设计方案; 3.运用STEP7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硬件组态设计; 4.编写LAD(梯形图)程序; 5. 运用WINCC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界面设计; 5.进行实验操作,做好观测和记录; 6.整理数据,得出结论,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要求有封皮、目录; 2.课设内容分章节书写,每个项目包括设计要求、设计过程、结果或效果图及总结分析; 3.报告要求附页码。 四、安全操作规程 1.实验之前确保所有电源开关均处于“关”的位置,储水箱中是否有充足的水; 2.打开电源开关顺序:依次打开PLC控制柜中总电源开关、变频器开关(停大约10S后)、控制站开关、24VDC开关等。 3.关闭电源开关顺序:首先关闭控制站开关,再依次关闭其他电源开关,最后关闭总电源开关。 4. STEP7硬件组态下载程序时,请将PLC控制柜中CPU模块开关置于STOP状态,下载完毕时切换至RUN状态。 5.小心操作,切勿乱扳硬拧,严防损坏仪表及模块。 6.严格遵守实验室有关规定。

can现场总线论文

CAN总线在中央空调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是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控制方法是采用DDC(直接数字控制器)方式,将各个温度、湿度检测点和控制点连接到一台或多台DDC上,实行多点实时监控。由于现代智能建筑楼层较多,多个空调风机位于不同楼层,温、湿度检测点分布于各个房间,采用DDC方式进行控制具有引线过长、施工不便、系统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不高等缺点,而面向工业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是目前解决工业控制现场数据实时通信问题的最佳方案。 本文在研究国内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中央空调监控系统。整个中央空调监控系统以基于PCI总线的CAN通信卡作为总线数据采集器,采用接口芯片PCI9052实现CAN通信卡同PC机之间的通信,外置CAN芯片SJA1000实现CAN 总线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通过对CAN通信卡的驱动程序设计,实现对CAN总线上节点的监视和控制。 本文详细分析了CAN总线和PCI总线的技术特点及通信机理,研究了独立CAN控制SJA1000和CAN总线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完成了通信卡的硬件设计及驱动程序设计。 关键词中央空调监控系统;CAN总线;PCI总线;PCI9052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of Central air-condition based on CAN bus Abstract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an intelligent building an integral part. Traditional control method is used DDC (Direct Digital Controller) approach of the variou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 points and control points connected to one or more DDC,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real-time monitoring. As more modern intelligent building floor, a number of different floors in the air conditioning fan, temperature, humidity detection point located in each room, using DDC control has lead way too long, construction inconvenience, the system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not and field bus for industrial control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n site traffic data in real time the best op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omestic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CAN bus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monitoring.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to the PCI bus based on CAN bus communication cards for data acquisition, achieved using CA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hip PCI9052 PC-Card with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external chip SJA1000 CAN bus to achieve the physical layer and data link layer functions. CAN communication card on the driver design,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N bus monitor and control nod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N bus and PCI bus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o study th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SJA1000 CAN and CAN bus driver works, completed the hardware design and

现场总线技术文献综述

《现场总线技术》 论文 论文题目: 现场总线技术文献综述 论文类型:文献综述 姓名: 学号: 班级: 2016 年 6 月 6 日

摘要 现场总线(Fieldbus)是指开放式、国际标准化、数字化、相互交换操作的双向传送、连接智能仪表和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它作为工厂数字通信网络的基础 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及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次之间的联系。它不仅是一个基层网络 而且还是一种开放式、新型全分布控制系统。这是一项以智能传感、控制、计算机、数字通讯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 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推动信息化的适用技术 是能应用于各种计算机控制领域的工业总线 因现场总线潜在着巨大的商机 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公司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开发研究[1]。当今现场总线技术一直是国际上各大公司激烈竞争的领域 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不断创新 过程控制系统由第四代的DCS发展至今的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系统 已被称为第五代过程控制系统[2]。而FCS 和DCS 的真别在于其现场总线技术。现总线技术以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 在3C(Computer 计算机、Control 控、Commcenication 通信)技术的基础上 大量现场检测与控制信息就地采集、就地处理、就地使用 许多控制功能从控制室移至现场设备。由于国际上各大公司在现场总线技术这一领域的竞争 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目前现场总线网络互联都是遵守OSI 参考模型[3]。由于现场总线以计算机、微电子、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 这一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控制系统的理念和方法 将极大地推动整个工业领域的技术进步 对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影响将是积极和深远的。 关键字 CAN总线、LonWorks总线、FF总线 Abstract Fieldbus (Fieldbus) refers to ope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digital and mutual exchange operations two-way transmission, connecting intelligent instru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It as plant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basi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field and the control equipment with higher control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contact between. It s not only a grass-roots network, but also a kind of open, new whole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 This is an intelligent sensing, control, computer, digit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is becoming an information based society impetus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push the applicabl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computer control areas of industrial bus, because of fieldbus potential great opportunities, the worldwide each big companies invest considerable human, material 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develop research [1]. Today's Fieldbus technology has been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competitive field, because of Fieldbus technology unceasing innovatio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consists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since the DCS development of Fieldbus Control System (FCS) System, has been called the fifth generatio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2]. But the real difference of DCS and FCS in the fieldbus technology. Now bus technology replaced with digital signal analog signals in 3C (Computer Control Control, Computer, Commce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on the basis of field test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of in situ Set, in situ treatment and on-the-spot use, many control functions from the control room moved to site equipment. The big company because international in the fieldbus technology this field of competition, still not form an unified standards, currently fieldbus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bide by the OSI reference model [3].

哈工大 现场总线论文

工业控制网络CAN总线在电机中的应用 学号: 姓名: 班号:

CAN总线在电机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CAN总线的特点,并讨论了CAN总线在多电机软启动系统和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CAN总线;多电机软启动系统;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1. 引言 CAN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的一种多主局域网,CAN推出之初是用于汽车内部测量和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例如汽车刹车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等。对机动车辆总线和对现场总线的需求有许多相似之处,即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实时处理能力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可靠地工作。因此CAN总线可广泛应用于离散控制领域中的过程监测和控制,特别是工业自动化的底层监控,以解决控制与测试之间的可靠和实时数据交换。 CAN总线是现场总线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架构开放、广播式的新一代网络通信协议,称为控制器局域网现场总线。相对于RS-485等通信标准,CAN总线以其具有的诸多优点而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CAN通信网络是一种全分散、全数字化的智能双向、多变量、多点、多站的分布式通信体系,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通信速度块、成本低等特点。CAN总线是一种非常适合工业现场恶劣环境的通信方式。 作为专门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网络,CAN总线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简单方便。许多CAN控制器芯片如SJA1000T、Philips 82C250等实现了CAN物理层及数据链路层的大部分,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做的只是两件事:对CAN控制器进行初始化,对CAN总线上的数据进行收发操作。 (2)高效可靠。CAN采用短帧结构,数据帧中的数据字段长度最多为8B,所以传输的速度快(最大通信速率可达1Mbps),受干扰的概率低。同时,CAN总线作为多主节点,各节点通过总线仲裁获得总线控制权,并拥有完善的错误处理机制,保证了各种干扰环境下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 (3)系统可扩充性好。CAN总线是面向消息的编码,而不是面向设备的编码,故增添或删减CAN上的节点非常方便和灵活,易于系统的扩充。 2. CAN总线在多电机软起动系统的应用 交流电动机在全压起动时,起动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5~7倍,会对电网造成冲击;起动转矩约为额定转矩的2倍,加剧机械结构磨损。为了解决交流电动机的起动问题,通常需要使用软起动器进行软起动。 (1)CAN通信系统结构 交流电机软起动通信系统由一台工控机作为监控主机,工控机通过CAN总线接口接入CAN总线,各节点是由单片机控制的具有CAN总线数据收发功能的交流电机软起动器。 通信系统各部分提供了不同的功能。其中,工控机控制交流电机软起动器的工作状态,例如软起动、软停车等,显示软起动的各项参数如起动电压、起动电流等。软起动器按照工

现场总线论文报告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现场总线设计 专业、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陆晓春 摘要 本串口通信软件主要是用来实现PC—PC通信,其中任何一台PC

既能做主机又能做从机。主要包含查询和设置功能。查询功能有:查询地址、查询量程上限、查询量程下限、查询报警上限、查询报警下限、查询温度值、查询报警状态、批量查询查询。设置功能有:设置地址、设置量程上限、设置量程下限、设置报警上限、设置报警下限。 此串口通信软件由C++builder6.0编写而成,物理层主要遵循RS-232标准,网络采用主机主叫轮询方式。此软件可以设置 RS-232通信参数,能够通过图形界面查询、设置、显示、保存 相关参数等。 关键词:串口通信查询设置 C++builder6.0 RS-232 Abstract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software is mainly used to implement PC-PC communication, both of which do any of the host PC, be able to do from the machine. Mainly contains the query and set features. Query functions: query address, query range limit, the query range limit, check the alarm limit, check the alarm limit, check the temperature value, check alarm status, batch query query. Set functions are: to set the address, set the range limit setting range lower limit, set the alarm limit, set alarm limit.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software is written in the C++

现场总线课程总结

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 现场总线 学习总结 专业 学号 姓名 授课班号 教师

目前测量与控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芯片技术的高度发展。而且自动化领域在设备制造、控制方式、系统集成、系统维护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直接导致了现场总线这一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现场总线的发展推动了一系列工业的发展。 (一)概述 现场总线的发展: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的工作模式:工作站——现场总线智能仪表”二层结构,成本低、可靠性高,可实现真正的开放式互连系统结构(如下图) 现场总线作为设备的联系纽带,把挂接在总线上的、作为网络节点的智能设备连接成网络系统,并通过组态进一步成为控制系统,实现基本控制、补偿计算、参数修改、报警、显示、监控、优化以及测、控、管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功能。 现场总线的定义: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双向、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的数字数据通信链路,它沟通了生产过程领域的基本控制设备(现场设备)之间以及更高层次自动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设备(车间级设备)之间的联系。现场总线一般应被看作是一个系统、一个网络或一个网络系统,它应用于现场测量和控制目的。 现场总线的特点:开放性、互可操作性与互换性、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系统可靠性、信息一致性、经济性、易于安装维护。 现场总线与计算机网络区别:实时性(现场总线要求时延较小)、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额外开销、逻辑链路控制形式、通信要求。 (二)数据通信基础 通信模型如下图:

现场总线论文

4、检索文献综述: ControlNet网络 控制网是由控制网国际有限公司(ControlNet International,Ltd.)首先提出来的一种开放式网络。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的设计之初就提出了三层网络的概念,分别是以太网,Controlnet网,Deveicenet网,上层信息用于全厂的数据采集和程序维护;中层自动化和控制层实现实时I/O的控制,控制器的互锁和报文的传送;底层设备网用于底层设备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集成.其中控制网通讯采用当今流行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该模式采用多信道广播式,定点传送,属于预定性信息,每个信号对应一个单独的地址,占一个网络节点,网络所有节点同步,信息吞吐量大,速度快,网络效率高;因此控制网具有高速,高度确定和可重复性的网络,特别适用于对时间苛刻要求的复杂应用场合的信息传输,但是Controlnet网络中的节点数目是有限制的,最高不能超过99个,节点数超过限制会发生不可预测的故障,未超过但是过多会影响网速,造成网络迟滞。Controlnet用同轴网线或者光纤作为介质,相对而言,Controlnet比西门子的Profibus网络更加稳定,易于维护,有助于实现无缝连接。 一、概述 ControlNet是近年来推出的面向控制层的实时性现场总线网络,在同一物理层介质链路上提供时间关键性I /O数据和报文数据,包括程序的上载/下载,组态数据和端到端的报文传递等通讯支持,是具有高度确定性、可重复的高速控制和数据采集网络,I/O性能和端到端通讯性能都较传统网络有较大的提高。 二、ControlNet系统原理 ControlNet是基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式(Producer/Consumer Model)的网络。ControlNet允许在同一链路上有多个控制器共存,支持输入数据或端到端的多路发送,这就大大的减少了网络上的交通量,提高了网络效率和网络性能。 ControlNet是高度确定性、可重复性的网络。ControlNet能预见数据何时能够可靠传输到目标的能力,同时数据的传输时间不受网络节点添加/删除情况或网络繁忙状况而保持恒定的能力。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网络组态时选择性设定有计划I/O分组或互锁时间,这些要求能得到更进一步的保证。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允许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同时获取来自同一数据源的数据。最终,该模式提高了效率,因为数据只发送一次,而与数据使用者(Consumer)的数量无关,并且具有精确的同步性。因为数据将同时到达每一个节点。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优点在于:多个节点可以同时消费(Consume,即读取)来自同一个生产省(Producer,即数据源)所提供的数据。节点间易于同步,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系统性能,设备可以实现自主通信,无需系统主站。ControlNet提供了简单、高度确定而且灵活的传输数据方式。ControlNet在执行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论文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毕业设计(论文) 年级专业12级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生姓名许旸 指导教师朱丹青 评卷人 教学地点常州冶金技师学院 年月日

摘要 作为自动化领域的热点之一,现场总线己成为自动化系统与分散的现场设备间信息交换的主要技术。PROFIBUS是国际上应用十分广泛的工业过程现场总线,主要应用于加工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 文章从结合所研究的水厂的实际需要出发,将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以太网技术与传统的机械电气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水厂控制系统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在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上位机加下位机的设计模式,组建了远程集中控制与现地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网络。上位机选用功能强大的工控组态软件——组态王和操作方便灵活的触摸屏。下位机则采用可靠性高的可编程控制器和先进的PROFIBUS现场总线完成对现场设备的控制。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现场总线,PROFIBUS-DP,监控系统

The ControlSystem Based on Fieldbus Abstract Nowadays, the technology of Fieldbus has become the hotspot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automation and become the mai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in the DCS systems. And the Profibus is a kind of Fieldbus broadly used in many situations of process control of industry such as automation of processing, automation of machining and automation of 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actuality of the studied water station, the thesis combine the advanced Fieldbus technique,Ethernetand the traditionalmachine andelectric technique together, and use them to design the supervise controlling system of the water station. During the designing of the electricity control system, the thesis used the mode that made up of monitor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formatted a network thatiscombinedbyfarconcentratescontrolsystemandnearlycontrol system. The monitor system chooses the functional monitoring software—the king monitor and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 which operated conveniently. And the control system chooses dependably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andadvanceProfibus Fieldbus to completely control the spot equipments. Keyword:PLC, Fieldbus,PROFIBUS-DP,Supervise Controlling Syst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