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胶粘带产品审核指导书

汽车用胶粘带产品审核指导书
汽车用胶粘带产品审核指导书

汽车用胶粘带产品审核指导书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审核,以验证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从而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使顾客满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汽车用胶粘带产品的审核。

3 术语

质量审核——是指确定质量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贯彻并适合于达到目标的有系统、独立的检查。

4 职责

4.1 质检部负责编制产品质量审核计划,组织审核员对产品进行质量审核并跟踪纠正措施实施的效果。

4.2 技术部、生产部等部门负责对产品质量审核中发现的缺陷制订纠正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5 工作程序

5.1 由质检部编制“年度产品质量审核计划”。

5.1.1 产品质量审核计划的内容:

a)审核的目的

b)审核的依据

c)审核频次和时间

d)审核的产品

e)审核的人员

5.2 审核的实施

5.2.1 质检部根据“年度产品质量审核计划”规定的时间和频次具体实施产品质量审核。

5.2.2产品质量审核人员在产品质量审核时,填写“产品质量审核记录单”,并依据“产品质量审核大纲”(附录1)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完成“产品质量审核报告”。

5.2.3 由缺陷部门对发生的缺陷提出纠正措施,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并在指定的完成期限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由质检部负责跟踪。

5.2.4 “产品质量审核报告”要提交管理者评审。

6 引用标准和文件

6.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7质量记录

7.1 产品质量审核记录单

7.2 产品质量审核报告

7.3 纠正/预防措施要求表

7.4 年度产品质量审核计划

8 附录

8.1《产品质量审核大纲》

分层审核作业指导书

XX有限公司 分层审核作业指导书 A/1版 编号:QSS/JZQ19-03-2013 管理类别: 分发号: 发布日期:2013年6月18日实施日期:2013年6月18日

1、目的 分层审核是一个涉及到多层次管理的质量改进系统,通过不断提高过程稳定性和首次交验合格率来确保持续的符合性,运用分层审核系统来证明过程能力达到既定的目标。 建立分层审核的目的是: (1)减少与现有流程和政策的不符合项; (2)增加不同管理层执行审核的频次; (3)及时纠正不符合项; (4)由工厂不同层次的人员执行标准化的审核项目。 2、范围 分层审核适用于整个公司各个制造现场,也可以用作验证生产现场是否符合其它特殊的要求——业务系统、顾客或者更改的要求(例如:PFMEA 审核、控制计划审核、预防性维护审核)。 3、职责 3.1质量部是分层审核的归口管理部门;执行分层审核的实施、监控工作,并负责组织进行公司层的分层审核。 3.2 各车间负责部门层和班组层的分层审核。 3.3 其它相关部门为分层审核配合实施部门。 4、定义 4.1分层审核: 由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执行的审核以保证质量体系的不符合项被标识并纠正。分层审核是以过程为基础进行的,而不是基于产品。 4.2隐性作业: 指工厂内那部分非正规工艺流程内的作业,包括所有发生在外部的零件和原材料的常规检验流程。例如返工和返修作业、质量控制和确认的测试、遏制、来料检验等等。 4.3 过程监控:当没有达到既定的能力时,须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性。 5、工作程序 5.1分层审核流程图

5.2 分层审核层次 5.2.1层次1:班组层——由班组长牵头,通常要求每日审核一个特定的 加工过程,如一条装配线、一条机加工线或一个加工单元。 5.2.2层次2:部门层-----由车间经理牵头,车间班组长、质量管理员参加,通常要求每周至少审核一个特定的加工过程,如一条装配线、一条机加工线或一个加工单元。 不符合项必须纠正并立即执行。如果不符合项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潜在的风险,相关部门必在分层审核实施跟踪表上写上审核日期,在审核的生产区域栏写上审核项目数、合格项目数

分类制造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分类制造业审核作 业指导书 1

其它未分类制造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专业代码:其它制造业(20.4) BCC/AG/S-20.4/00 编制:邱筱燕 审核:操圣祥 批准:操圣祥 6月22日 一、目的: 指导审核人员有效地对其它制造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2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其它未分类制造业20.4其它制造业。 三、引用标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四、相关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0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0901); 3.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9560525); 4.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630330); 5.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19950407); 6.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19951001);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0315); 8.劳动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19600523); 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19910301); 1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1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 12.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0721); 13.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19900118); 14.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19951108); 1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19990712); 16.特种作业人员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 3

4 17.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19900322); 18.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19871105)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03); 20. 职业病报告办法(19890101); 21.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0501); 22.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9940501); 23.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87); 24.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3787-83); 25. 安全电压(GB3805-84); 26.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955-92); 27. 安全标志(GB2894-1996); 28.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719-1996); 29.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UDC613.633:543); 30. 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GB12266-90). 五、 典型的生产活动、主要工艺过程及相应的主要危害:以宝石首饰制 造业为例。 1. 宝石首饰制造业的简要生产活动及工艺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公园、风景名胜区)

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ZJQC--TG-3901:2001 公园、风景名胜区 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01- 8 - 8 实施日期:2001- 8 - 8 目录 目录(1) 前言(2) 1 范围 (3) 2 引用文件 (3) 3 服务特点 (3) 4 服务流程和关键质量活动(4) 5 审核要点与审核办法 (6) 附录A: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清单 (11) 前言 植物园、动物园及自然保护区业务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植物园、动物园及自然保护区,本作业指导书不包括对动物园审核内容。对于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而言,其基本特征是: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供人游览、娱乐、观赏、休闲和科普文化活动,享受到舒适、清洁、优美的生态环境,达到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本公司的审核员在审核植物园、自然保护区时,能够准确地把握专业特点,抓住主要过程为关键活动进行审核,使本公司的审核工作规定的水平,依据GB /T19001:2000标准,制订本专业的审核作业指导书。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侧重专业上的要求,是通用审核要求的补充,不是替代。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附录中列出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强制法技术要求/规范等是本专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依据之一。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起草单位:北京中经科环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吕小华 1范围 本指导书的适用范围是39O,对应的专业小类为92.53,即植物园、动物园及自然保护区。但本作业指导书不包括对动物园审核的内容。 2引用文件 GB/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ZJJI0901 《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会偏写程序规则》 《旅行社审核作业指导书》 《宾馆、餐饮审核作业指导书》 《批发零售审核作业指导书》 3服务特点 本行业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植物园及自然保护区企业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供人游览、娱乐、观赏、休闲和科普文化活动,并且享受到舒适、清洁、优美的生态环境,达到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行业是以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为依托,公园、风景名胜、游乐项目、康乐项目为载体,配套设施与服务相结合,为游客提供综合性产品,包括景观资源、旅游设施、设备和旅游服务三大部分。 本行业的产品分为硬件产品和服务两大类。 硬件产品:自然景物、文化古迹、民族风情、各种设施、设备以及相应展览、演出、游乐项目、康乐项目的娱乐服务。其中各种设施、设备主要是为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娱乐(游船、索道、溜索等)购物、纪念品、工艺品等指导使用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服务是无形产品,包括观光游览服务、导游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商业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其特点:a 生产与消费同一性;b产品的无形性;c产品的安全性;d产品的不可储存性;e产品的不可转性和产品的时间性。为游客提供行、游、娱、住、食、购的要求,达到服务经济效益的目的。 植物园及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环境工程之一,要注意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合理规划开发,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在运作上,还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1)在景区资源开发利用上,首先要把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景区内的绿化覆盖率应达

LPA分层审核作业指导书

1、目的 1.1 建立一种系统机制,从而实现: ●验证文件化规定的过程,其规定与实际执行情况是否完全一致; ●使“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作业文件规定”的理念根植每个员工心中; ●改善各管理阶层之间及管理阶层于普通员工之间的沟通; ●进一步促进产品质量全面提升。 1.2 贯彻“高层领导看成绩,基层领导看问题”原则,从而实现: ●高层领导以亲身审核行动看到、感受到下辖员工的成绩,从而更多地正面激励员工; ●基层领导应感受到来自高层领导的压力及动力,更加地深入现场,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 2、范围 2.1 首先适用于三大汽车公司(指:GM、Ford、Daimler Chrysler)的产品。 2.1.1 当不存在三大汽车公司产品时,必须从考虑维持该工作及锻炼该工作能力角度出发,选择不少于1个产品开展分层审核工作。 2.2 适用于下述具体地点: ●质量部进料检验场所; ●产品制造岗位(任何一个固定场所,只要有一个或多个生产部员工在从事固定的生产作业,该地点就是一 个“产品制造岗位”); ●任何从事产品返工和/或返修的场所; ●包装车间现场(目前的A线、B线、C线); ●产品的发货场所。 3、职责和权限 3.1生产部经理全面负责该工作的组织及实施。 3.2 下述 4.1条款规定的不同层次人员必须按文件规定的实施时间及频次开展审核工作。 3.3 审核的结果都汇总给予生产部技术员,由该技术员负责审核后期: ●各种质量记录、报告的编制及保存; ●审核问题的列表、分发、验证关闭; ●将符合“经验教训(Lessons Learned)”的问题联系并输入质量部; ●更新分层审核的看板。 3.4 各接受审核问题的责任部门,必须在指定时间完成问题整改并提供证据给予生产部技术员验证。 4、术语、定义及规定 4.1 管理层:本文件定义实施本公司分层审核,涉及下述不同的管理阶层: ●总经理(层),存在时,涉及副总经理。 ●部门经理(层),涉及生产部经理、质量部经理、技术部经理、研发部经理。 ●主任、科长(层),涉及生产部主任科长、质量部质控科长、研发部设计科长。 ●技术员(层),涉及生产部技术员、质量部技术员、技术部技术员。 ●主管、组长、班长(层),仅指生产部门此种身份人员。 4.2审核频次: ●主管、组长、班长(层)必须每班一次。 ?即:目前注塑车间有2班,则一天实施2次分层审核;其余符合2.2条款的场所暂时只有1班; ?停产的休息日、节假日无需实施分层审核。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产品审核通过对少量产品和/或零件进行检验来对质量保证的有效性进行评定,用产品质量来确认质量能力.此时对产品是否与规定的技术要求的或与顾客/供方特殊协议相一致进行检验。 在评定存在技术要求的偏差时,视目标的设定,焦点在于技术上的重要性对后续过程的意义或顾客反映的程度。产品审核是对新产品的特性进行检验,而不是对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的产品进行检验。产品审核不能替代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产品审核定期进行。此时,由于特殊的原因也可另外进行审核。须由具备相应素质的人员在实施审核前进行产品审核的规划和筹备工作。每次审核的结果、改进措施以及负责人必须记录存档。1.产品审核依据 产品审核时,企业可使用下列判别依据: —检验开发结果与预定要求是否相符(例如:样件,零批量); —验证生产的均衡性; —识别缺陷、变化及趋势; —发现潜在的风险; —反映顾客的感受; —在处理顾客的期望与要求上提供决策帮助; —尽早对售后问题采取反应; —验证所采取措施的可信度; —法律规定。 2. 产品审核的目的 产品审核的任务是按照检验流程来检验(通常是)待发运产品是否与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以及其它额定“质量特性”的要求相符。虽然只是对少量的产品进行检验,但检验项目全面,而且从顾客的观点出发来进行。通过产品审核首先是要发现系统缺陷、重点缺陷以及较长期质量趋势。排除系统缺陷和随机缺陷的措施要强区分开。在严重情况下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紧急措施。每次审核反映的是一个短时段的状况。一段时间内所有审核的总体应反映出生产质量的潜力。每次审核的检验规 范取决于该产品的复杂程度及产量。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审核的目的在于发现缺陷、了解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和顾客的要求。可靠性试验也可以属于产品审核的范畴。 在产品审核时了解顾客对产品的期望是必要的。应从外部评价顾客的期望并将其纳入产品审核中。例如:应评估顾客对噪音的感受,确定噪音对顾客的妨碍程度如何。供方或制造商通过产品审核既可以对产品的质量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可以使顾客 接收自己的产品。 3. 产品审核 产品审核是对检验细则的策划、实施、评定和记录存档,即: 检验特性-定量和定性的特性。 检验对象-有形产品。 检验时间在一个生产工序结束后,交给下一个顾客(内部/外部)前。 检验依据-额定要求。 检验人员-独立的审核员。

产品质量审核指导书范本

产品质量审核指导书 1. 目的 站在用户立场上对产品进行客观审核,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所有规定的要求,并利用审核信息确定产品的质量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产品审核工作。 3. 职责 3.1 质量部负责组织制定年度产品审核方案,负责编制《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 3.2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每次产品审核的实施计划,按计划组织审核小组成员对有关产品进行审核、评价和报告。 3.3 各部门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负责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年度产品审核方案 4.1.1每年12月底由质量部经理策划下一年度的产品审核方案,策划时要考虑拟审核的过程的状态、重要性、新产品开发的计划,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应保证每种产品每三个月至少接受一次产品审核。

年度产品审核方案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 年度产品审核方案的内容包括: (1)审核目的; (2)审核准则; (3)审核范围; (4)审核频次(时间)等。 4.1.2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应根据需要进行年度过程审核方案外的临时过程审核。 (1)入库检验发现产品质量连续下降; (2)一月内出现两次顾客索赔及抱怨; (3)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4)生产流程、工艺更改; (5)生产地点变更; (6)产品长期停产,当恢复生产时; (7)关键材料供应商更换; (8)顾客或法规新增特殊要求时; (9)新产品批量生产时。

公司的临时产品审核由质量部经理组织实施。 4.2 审核的准备 4.2.1质量部组织编写《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内容包括: (1)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2)按产品安全性、功能、结构、外观、包装等特性分组划分的质量不合格编号、不合格内容及不合格等级。 《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应送生产副总经理批准。每次审核时,均可使用批准后的《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在产品质量有了改进时,应重新修订《产品审核评级指导书》。 4.2.2每次审核前,由质量部经理制定审核组长,并成立审核小组。由审核组长分配审核小组成员的任务。在分配审核任务时应注意:审核员不应是对所审核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如产品检验员;也不应是与被审核产品\领域有连带责任的人,如产品设计工程师。 4.2.3审核组长负责制定产品审核实施计划,经质量部经理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在审核前5天下发给受审部门。 产品审核实施计划的内容包括: (1)审核目的; (2)受审核的产品; (3)审核准则; (4)审核组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

供电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供电专业 一、专业简介 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供电企业和用电单位或个人(简称用户)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服从电网的统一调度,严格按指标供电和用电。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年10月8日第8号令颁布的《用电营业规则》规定的供电方式如下: (一)供电的额定频率为50赫兹。 (二)额定电压:低压供电,单项为200伏,三相为380伏。 高压供电,为10、35、110、220千伏 (三)除发电厂直配电压可采用3千伏混6千伏外,其他等级的电压,应逐步过渡到上列额定电压。 (四)用户需要的电压等级不在上列范围,应自行采取变压操作解决,用户需要的电压等级在110KV及以上时,其受电装置应作终端变电站设计,方案需经省电网经营企业审批。 供电企业和用户应当在证实供电前,根据用户用电需求和供电企业的供电能力及时办理申请或协商签订供用电合同。供电企业逐渐主动申请质量体系认证,故需求分析侧重了供电企业的职责。 供用电双方对投入运行的线路、设施应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供用电的正常运行。供电设施的维护管理的范围,原则上由产权所有者负责。其责任分界点按《供电营业规则》规定执行。 在供电设施上发生事故引起法律责任,仍以供电设施产权归属上确定,产权归谁,谁就承担由设施发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责任。 供用电双方都应加强运行管理,切实执行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供用电安全的规程制度。供电企业供到用户受电端的频率、电压偏差应掌握在允许范围内。 供用电双方应明确计费标准和方式。用电计量装置原则上应装在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供电企业必须按规定周期校验、转换计费电能表,并进行不定期检查。 用户应按国家规定向供电企业存出电费保证金。 二、产品实现过程特点及特殊要求

汽车审核作业指导书解读知识讲解

1.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本中心审核员对汽车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提供指导。 2.行业特点 我国汽车标准法规体系主要参照ECE/EEC技术法规制定,目前以强制性标准形式体现,其构成及制定情况详见附件A。 我国汽车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国家机械工业部1999年发布文件,规定自2000年4 月1日起对行业生产的新车实行40项强检规定,但不同车型其强检的项目有所差异。 我国在用车辆的技术状态应符合GB7258—1997的规定。对整车厂(含底盘生产厂及各种改装厂)不得删减7.3。即使该厂的产品设计为外包(这种情况实际是存在的),但该厂也应对产品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与责任负责。国家机械工业部明确规定,汽车的强检项目是以整车为单位,而不以其零部件是否符合规定,而对整车进行评价。所以整车厂(最终制造厂)对车辆的技术指标负责。 另一方面,国家机械工业部于1999年1月18日以国机管[1999]20号文发布了《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规定从文件发布之日起,国内生产的整车产品必须按VIN的规则进行标识,以便提高车辆故障信息反馈的准确性。也就是说通过对整车的识别,追究组织的责任。 汽车零部件厂是否可删减7.3要视其是否存在产品开发及过程开发活动或过程而定。零部件厂根据市场(汽车整机厂的要求)及顾客要求开发产品进行生产,或者组织根据顾客样品进行测绘及测试开发产品进行生产,或者根据顾客不完整的工程图样及要求,进行补充开发包括过程开发等,均应视为企业有开发过程,不应删减7.3。只是可根据开发控制的内容的实际删减部分子条款或适当从简有关内容。如果组织无设计活动或过程,但组织负有设计责任,7.3过程也不能轻易删减,而应将此作为分包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组织仅有过程开发,无具体的产品开发活动,如删减7.3或不参照7.3实施过程开发控制,则必须说明如何有效控制过程开发活动。 汽车行业目前确实存在某些企业无顾客财产的情况。但要注意顾客财产包括:设施、设备、工具、工装、计量及检验设备及器具、样件、图样等,重复使用的包装箱(盒)、半成品、物料等以及顾客知识产权方面。 3.产品/服务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及零、附件制造,对应的专业代码是22.01.00 、22.02.00 、22.03.00 、22.05.01 4.业务/服务流程 汽车工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高精度、连续性大批量生产的综合工业。汽车工业产品以硬件产品为主,服务性软件产品为辅,其质量体系范围的重点为:管理职责、设计与开发、采购、生产过程确认、产品测量、监视与测量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与顾客沟通等,其他过程按标准要求,无特殊之处。 对汽车工业的整车厂而言,其生产过程的设置一般都有四大过程:冲压、焊装、油漆和总装,对这些过程的识别是判定该组织是否对主要过程实施了有效控制的重要依据。 汽车整车有近万个零部件组成,其需要组织专业化协作的社会大生产,需要相关工业产品与之配套,因此,汽车工业的水平与许多相关工业技术水平紧密相连(如冶金、石油、化工、煤炭、轻工、电子、纺织、建材等行业)。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耐久性、密封性及法律法规要求的环保性能和外观造

(完整版)环境审核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保证水泥的生产环境管理体系(EMS)认证审核的有效实施。 2 范围 适用于硅酸盐水泥(含熟料)的生产专业,对应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分类表》的专业代码为16.01.01。 本指导书是根据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结合水泥的生产专业/行业的特点,在专业方面提供审核指南,作为专业技术支持,这些意见不是标准的补充和取代,审核时应以标准为依据。 3 职责 质量部会同技术专家负责指导书的制定、修订,并负责文件发放; 审核部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宣贯; 审核及相关人员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有效实施。 4 术语和定义 4.1水泥 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粒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水泥。 4.2熟料 凡由适当成分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烧结物,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简称熟料。 4.3混合材 在生产水泥时,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标号,而加到水泥中去的人工的和天然的矿物材料,称为混合材。 本专业无特定环境专业术语 5 行业特点 水泥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其生产工艺过程的共同特点是物料处理量大,运输环节多,高温作业,每生产1吨水泥大约需要处理3吨以上的物料,而且物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从矿山开采、原料破碎、粉磨至煅烧成熟料,再经粉磨水泥包装出厂,基本上每个环节都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每个环节几乎都涉及粉尘和噪声,而且水泥行业又是典型的能源、资源消耗型,控制能源、资源消耗是非常重要的。 6 典型工艺流程

水泥的生产工艺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为: A干法与湿法 B 旋窑与立窑(产业政策规定立窑直径3M及以下为淘汰窑型,ф3M以下磨机为淘汰磨机) 典型的立窑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典型的旋窑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纺织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DOC)

F/0 ZY-Q-07F 第1 页共15 页 目录 0.目录 (1) 1.目的 (2) 2.适用范围 (2) 3.权限和职责 (2) 4.引用标准 (2) 5.专业术语和定义 (2) 6.指南 (2) 6.1纺织行业的特点 (2) 6.2典型生产工艺流程 (3) 6.3要素理解和审核要点 (4) 7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规定 (15)

F/0 ZY-Q-07F 第2 页共15 页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纺织行业产品实现的典型过程和控制要点,用于指导和提示审核员实施本行业的现场审核。 2.适用范围 2.1依据ISO9001:2000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现场审核。 2.2允许的删减 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通常可删减7.3及7.5.2要求,在有生产工艺设计开发的情况下,可将有关内容按7.1条款要求执行。但服装行业通常不可以删减7.3要求。 3.权限和职责 3.1本作业指导书由具备该行业专业知识的审核员/或技术专家专业管理人员编写与修改。3.2审核员有责任了解和掌握组织的专业特点及审核要点。 4.引用标准 ISO9000:2000标准 ISO9001:2000标准 ISO9004:2000标准 ISO/CD1 10011:2000标准 5.专业术语和定义 无 6.指南 6.1纺织行业的特点: 棉纺织染过程是纺织行业的典型过程,下面以棉纺织染企业的特点为例对纺织行业特点予以说明:

F/0 ZY-Q-07F 第3 页共15 页 1.棉纺织产品的生产为流程性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对关键产品质量特性及工艺参数进行连续监控。 2.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且女工较多。一般采用四班三运转/三班三运转甚至二班运转的倒班形式。工作噪音大,棉尘多,染整阶段潮热,劳动强度大。 3.产品质量对原料设备依赖性大,纺纱过程对环境比较敏感,要求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生产。 4.染整过程对环境染整严重,需要污水处理的辅助过程。 5.防火要求高,厂区内通常禁止吸烟,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并采取很多其他防火措施及手段。 6.2典型生产工艺流程 1.生产工艺流程 以棉纺织染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予以说明: (梭织)─→ 2.关键工序及其控制要点 1)棉纺织企业的关键工序如下: 纺纱过程:梳棉、并条、细纱 织造过程:上浆

ISO14001塑料制品行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质彊体系认证中心

1 目 的 和 适 用 范 2 塑 工 ... 料 成 型 素 ..2 .11 2 他 加 3 工 境 因 审 4 .. 核 ... 境 法 . 律 与 . . 要 5 监….- 监 卞 ? ? ? ? 测 与 . 测 . .16 量 1P 审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目的

为保证G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 : 1996在塑料制品业环境管理体系 审核中得到正确和统一的理解和遵循,特结合该行业的特点制订本指导书。 1.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审核员按照G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 : 1996 标准对塑料制品业进行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2.塑料成型加工 2. 1塑料的组成与性能 2. 1. 1塑料及其分类 1)塑料:一般指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为基本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塑化成型,而产品最终形状能保持不变的材料。它的组成除了高聚物(树脂)为主要成分外,还根据需要,可能含有某些具有特定用途的助剂。助剂主要有填料、增塑剂、着色剂、稳定剂等。 )塑料的分类 )塑料工业的分类 )塑料制品的分类

5)塑料组份的作用及主要种类 2.1.2 热塑性塑料的主要特性及用途 热塑性塑料:是指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这类塑料基本是以聚合反应所得到的树脂为基础制成的,受热时不产生化学交联,因而当它再一次受热时仍具有可塑性。它们的主要特性如表1所列。

表1 主要热塑料的特性及用途 2.1.3 热固性塑料的特点和用途 热固性塑料:是指受热后能成为不熔不溶性物质的塑料。这类塑料基本以缩聚反应所得到的树脂为基础制成的,受热时发生化学变化,使线型分子结构的树脂转变为体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当它再一次受热时就不再具有可塑性。热固性塑料的特点和用途如表2所列。

新版审核作业指导书

审核作业指导书 编号:UI-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 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 编写人:研发部审核人:批准人: 编制日期:2016年01月10日实施日期:2016年02月日 一.目的:为适应ISO9001: 2015版换版的要求,满足认可委对认证机构转换说明的需要,提升审 核员应用新版标准进行审核的能力,特针对换版内容编制审核作业指导书,作为审核部及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进行审核管理及审核实施的参考。 二.适用范围:审核部及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1、I SO9001:2015 2、I SO9000:2015 3、C NAS-CC0《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4、C NAS-EC-046 2015《关于ISO9001:2015及ISO14001: 2015认证标准换版的认证转换说明》四?要求 (一)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评审要求: 1. 如果组织按照GB/T19001-2008版标准的文件框架要求搭设应对新版标准的文件框架结构,公司亦认可并鼓励这样做法,请组织提供满足要求的诸如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等文件; 2. 如果组织重新策划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基于认证风险的思维,形成文件的信息至少亦包含: a)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b)描述体系主要过程及关系的文件,如质量手册或质量管理体系说明,文件内容应包含:组织质量

管理体系所覆盖的范围、方针、目标、主要过程及接口(可以流程图的方式表述)、不适用的过程或要求的说明与正当理由、外包过程、组织结构及职责等; c)法律法规或行业要求的文件,如电力行业的三大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宾馆饭店的三大规范(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等; d)主要过程及要求所涉及的文件,如产品标准、验收准则、关键工序要求、外包控制要求等,此类 文件组织可直接采用外来文件,但应识别并确定适用的内容; e)组织基于风险的思维策划的其他类型及内容的文件。 3. 如果组织策划的文件结构及内容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过于简单,审核方案策划时应安排第一 阶段现场审核,根据第一阶段审核的要求评价体系策划(包含文件策划)的符合性、适宜性。 (二)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的主要内容 1. 了解组织的基本情况,确认组织资质和政府许可状况; 2. 了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是否考虑了组织内外部环境、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3. 确认组织提请管理体系认证范围与实际运作的一致性; 4. 了解管理体系范围内是否还有其他分场所; 5. 确认组织体系覆盖的实际人数; 6. 确认组织的守法情况和国家或地方政府监督检查信息及相关方申投诉及处理情况的相关信息; 7. 确认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运行是否基于风险的思维,确定的风险与机遇及控制策划情况; 8. 了解体系文件策划及建立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及组织的实际情况; 9. 了解组织的宗旨、战略、方针、目标和措施的建立策划以及领导作用和承诺的落实情况; 10. 确认过程识别的充分性,含外包过程识别及不适用过程的确认等; 11. 确认关键过程/ 需确认的过程识别的充分性、合理性以及控制措施的适宜性; 12. 了解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资源配置、经营绩效状况; 13. 生产设备管理、特种设备安检、国家或地方监查情况; 14. 确认产品标准、验收准则的识别、策划情况; 15. 确认内审、管理评审策划和实施情况等;

过程审核指导书

过程审核指导书. 北京诚联恺达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Chengliankaida Technology Co., Ltd. CLKD-ZL-01

过程审核指导书

:宫宁编制范东飞:审核准批:宋雄杰 日月年:日期20071218 2 过程审核评分与定级 准则相关内容,描述了本公司过程审核的基本内容VDA6.3本指导书编制参考了 和方法,是指导本公司进行过程审核的主要依据。一、提问和过程要素的单

项评分、对每项提问都要根据各自的要求及其是否一贯符合、过程是否可靠等 情况来评分。1、根据对提问的要求以及在产品诞生过程和批量生产(实施服务)中满足该要求的情况2,符合要求的程度作为评分8、、10对提问进行评定。每个问题的得分可分为:0、4、6 的标准衡量符合单项要求的评分标分 10完全符合要8符合要求;有少量偏绝大部6部分符合要求;有较大偏4少部分符合要求;偏差严0 完全不符合要以上的规定都被证明有效且无特别风险“绝大部分”应理解为3/注* 分以下则必须制订改进措施并确定落实期限。、评定为103的公式如下: E4、 计算单项过程要素评分的符合率E 各个提问的项实得分总和 ×=100% E E 每个提问的满分总和 二、制造过程审核的总评分 1、过程要素:供应商/原材料(E),生产(E)和顾客关怀/顾客满意(服务)(E)KPGZ 2、由于各个产品组具有不同的工序,对于“生产”这个要素的评价必须将不同工序的评价结果汇总起来从而得到E。要素E(供应商/原材料)和要素E(顾客关怀/顾客满KPGZ意)将各自得到评分。 3 、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审核以及根据产品将产品组各道工序的审核汇总起来是必须的,这3样可保证各个要素的同等重要性。因此,在“生产”这个大组中,对各种具体的产品组来说,由于工序是每一次审核时选定的,故得到的符合率可能相同。的计算公式:4、每个产品组的平均值E PG

样车整车姿态设定作业指导书_图文(精)

整车姿态设计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前言 为使五中心现有整车姿态设定规范化,结合五中心已有开发车型的经验,特编制整车姿态设定作业指导书。旨在对五中心设计人员在整车姿态设定过程中有计划按规范准确无误进行;减少产生错误的环节,保证坐标的统一,控制误差;为下一步设计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性数据。 本标准于2011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研究院第五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标准分院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目录 一整车姿态概述 (1 二整车姿态设定流程 (2 三整车姿态设定过程 (2 3.1 地面线确定 (2 3.2 坐标系确定 (4

3.3 造型设计 (6 3.4 整车姿态设计 (7 3.5 ET阶段整车姿态复核 (13 四结论 (13 一整车姿态概述 整车姿态指空载(K、半载(D、满载(A、自由状态(R四种状态,是乘用车的重要参数, 涉及到重量控制、造型、整车视野、碰撞及通过性等诸多要素。在整车数字化设计过程中,整车的不同姿态是地面线通过和整车坐标系的相对关系体现的。整车坐标系指车辆制造厂在最初设计阶段确定的由三个正交基准平面组成的坐标系统,这三个基准平面是: Y基准平面:车辆纵向对称平面; X基准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并通过半载下前轮轮心连线与Y基准平面交点的铅垂平面; Z基准平面:垂直于Y和X基准平面的水平面。(地板纵梁下平面为Z0平面; 即在数字化设计过程中车身地板同整车坐标系是平行关系,所以在体现整车姿态的时候是以车身为基础,通过对悬架弹簧的调节来实现轮胎不同加载状态,然后通过轮胎和地面的相对关系,从而体现出不同的地面线状态,如下图1所示。 由于地面线的变化主要通过对悬架弹簧的调节来实现,在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确定前后悬架的弹簧参数, 然后通过相应的地面线状态, 再验证其是否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如果不满足则需要不断地反复直至满足为止。当弹簧的参数特性能够使各种载荷下的姿态满足各方面要求, 则该弹簧参数即为整车最终设计结果。因此整车姿态的设计过程其实就是前后悬架弹簧参数的设定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编号: 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产品的 销售、市场管理和客户服务 技术发展部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和术语定义、说明 3 产品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 4 医疗器械经营性组织和医疗机构涉及到的一些通用标准和规范要求 5 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产品的销售、市场宣传、客户服务的业务流程 6 业务流程涉及到的几个质量关键过程 7 质量体系审核 1 目的 该指导书的编辑和整理,更能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审核员在审核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产品的销售、市场管理和客户服务等活动的相关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专业审核和准确评价,客观的反应组织在一系列质量活动中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2 适用范围和术语定义、说明 该指导书仅适用于从事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品的经营性组织或医疗机构,在 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所涉及的产品销售、市场管理和客户服务等活动所涉及到 的相关内容。 体外诊断产品定义:是指体外诊断医疗器材和体外诊断试剂,包括:任何试剂、校正物质、对照物质、仪器、装置、设备或系统的医疗器械,无论是单独或合并使用,由制造商指定其用途为用于体外检验采自人体的样本包括血液与组织,单独或主要用以提供以下相关信息者: ·关于生理或病理状态 ·或关于先天异常 ·或决定与潜在接受移植人员之安全性与兼容性 ·或监控治疗效果。 ※特别说明:在本作业指导书中提到的体外诊断产品,不包括任何体外诊断试剂、校正物质或对照物质。如果企业涉及到任何体外诊断试剂、校正物质或对照物质的 经营活动,还需要符合按《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的管理办法(试行)》、《体外诊断 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实施规定(试行)》等法规要求进行审核。 3 产品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 产品范围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适用于: 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品的销售活动; 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品的市场宣传推广活动; 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品的客户服务活动; 对应的专业代码分别为: 产品特点 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产品的销售活动、市场宣传推广活动、客户服务活动仅指 医疗器械经营性组织或医疗机构在取得国家颁发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从事销售的产品已经合法注册、有合格证明、在有效期内、没有被行政部门勒令停 止使用或淘汰失效的医疗器械而进行的受国家监督机构依法管理的活动过程; 产品的主要特点:整个活动中涉及到经营组织的合法性、经营产品的合法性、

物流行业体系审核指导书

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货物办理与仓储 (LOGISTICS&SUPPLY)

目录 目录( 1 )前言 ( 2 ) 1 范围 ( 3 ) 2 引用文件 ( 3 ) 3 定义( 3 ) 4 物流服务典型流程和特点( 4 ) 5 审核要点和方法 ( 9 ) 附录A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清单 ( 13 ) 前言

为保证本公司审核人员在审核物流服务企业时,能够准确把握专业特点,抓住主要过程的关键质量活动进行审核,以确保本公司审核工作达到规定的水平,依据GB/T19001—2000标准,制定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侧重专业上的要求,是通用审核要求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1. 范围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按GB/T19001 —2000,对物流服务企业认证审核的基本要求。 本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物流服务企业的质量体系认证审核,物流服务包括:物流中心、仓库、保管、储存、加工、装卸、运输等。对应的专业代码为31I63.11货物办理,31I63.12仓储。 2 、引用文件 2.1专用标准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ZJJI0901 《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编写程序规则》 3. 定义 3.1 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有时也称为物流据点、流通中心、配送中心、集配中心等。物流中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物流中心包括港湾、货运站、运输仓库业者、公共流通商品集散中心,企业自身拥有的物流设施等。狭义物流中心专指为有效地保证商品流通而建立的物流综合管理、控制、调配的机构。本作业指导书是指狭义物流中心。 3.2运输:运输从行为上表现为货物在空间上的单纯移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作为物流基本机能的运输有自用型、营业型两种形态。有汽车、铁路、航空、船舶、管道等运输方式。

家具制造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家具制造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家具制造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宜于家具制造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专业审核,包括家具生产企业中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诸过程的现场审核。本作业指导书不适宜于家具专营经销公司的专业审核。 2引用文件 GB/T19000—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3324—1995《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3325—1995《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QB/T1951.1—1994《木家具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 QB/T1951.2—1994《金属家具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 QB/T3658—1999《木家具公差与配合》 QB/T3659—1999《木家具形状和位置公差》 QB/T1952.1—1999《软家具沙发》 QB/T1952.2—1999《弹簧软床垫》 QB/T3914—1999《家具工业常见名词术语》 3定义 3.1 顾客群 一类顾客的群体。 根据直接或简接接受产品,可分为直接顾客群、中间顾客群、最终顾客群。

3.2 开料 将原始板、木、钢等材料经过锯、割等工序形成可进一步加工的工序。 3.3 裁剪 经过裁、锯、割等方法,将开料后的材料进一步加工成符合基本尺寸要求的零部件。 3.4 批灰 以预先调制好的腻子填补允许的缺损或披上符合要求的表层的工序。 3.5 贴纸(皮、板等) 以胶粘流粘贴装饰纸(皮革、装饰板)的过程或工序。 3.6 底漆 在喷涂面漆前,喷涂符合要求的底层油漆,为面漆打基础的过程。 3.7 面漆 在家具表面(主要是木制或金属制)喷涂装饰的油漆过程。 其它定义引用QB/T3914――1999《家具工业常见名词术语》(原GB3330-1982) 4产品/服务范围、特点与专业代码 4.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专业范围为“某某家具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对应的专业代码为:“23.01、(01 -05)”

供应商审核作业指导书

供应商审核作业指导书

1.0 2.0文件基本信息: 2.1:文件制作目的:通过对供应商的管理体系、制程能力进行现场考察,能力评估。确保合作的供应商在 质量、交付、客服、运输等各方面管理保证能力符合公司要求; 2.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性采购供应商的认证审核、专项审核和例行审核; 2.3:定义: 2.3.1 年度审核:依据年度《供应商审核计划表》对合格名录下供应商进行每年一次体系运行过程审核, 确保当年供应商体系运作是充分、有效的; 2.3.2 临时审核:当出现供方制程不稳定、品质出现重大异常时或客户要求时,现场审核一种方式; 2.3.3 首次审核:新供应商导入、开发期间到供方系统首次认证评估一种方式。 2.4:权责区分: 品管部负责主导并统筹供应商审核过程相关活动,其他部门协助支持。 3.0 相关内容: 3.1供应商审核员能力要求:应符合顾客对审核员资质的特定要求,并证实最少具备以下的核心 能力,包括了解: 1)汽车审核过程方法,包括基于风险的思维; 2)使用的顾客特定和组织特定要求; 3)ISO9001和IATF16949中适用的与审核范围有关的要求; 4)适用的待审核制造过程,包括PFMEA和控制计划; 5)与审核范围有关的适用的核心工具要求; 6)如何计划审核、实施审核、编制审核报告并关闭审核发现。 3.2审核计划: 3.2.1 年度审核,审核组长负责制定年度供应商审核计划,并按计划排期审核。 3.2.2 其他状态审核计划,结合实际需求在审核前5个工作日发送审核通知书联络供方。 3.2.3 《供应商审核计划表》分为现场实地审核和自评评分,省内的供应商开发应直接下厂实地审核,省外 的供应商依据《供应商审核报告》由供应商自评。填写结果有文件的必须附上文件编号,没有文件的必 须附上相应证据(照片或扫描件)。当由于外部环境(如COVID-19事件)导致常规审核无法正常运行 时,可以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发给供应商进行自评调查。 3.2.4 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国内范围,每年至少实施一次下厂实地审核,如遇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无法进行实 地审核时可灵活采用调查问卷或邮件等其它电子形式进行供应商评估。 3.3供应商现场审核计划制定原则: 3.3.1 年度计划策划原则, 1):纳入到合格供应商清单主要原材物料(注:产品构出本身的所有原物料都归纳为主要原材物料)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