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温下之温脾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温下之温脾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温下之温脾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温下之温脾汤

温下法针对里寒积滞,里寒积滞还是以实证为主,当然其中有虚实夹杂的,比如像温脾汤。但作为下法,它针对的还是以积滞实证为主。里寒的形成,还要有个寒的来路。里寒证形成有外来直中的,有寒从中生的。所以这个里寒积滞实证在临床上要首先区分,这个寒是外来的,还是内在阳气不足产生的。外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要温补结合。

一、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组成:人参、附子、甘草、芒硝各一两,大黄五两,当归、干姜各三两,煎服,日三。本方除当归、芒硝,亦名温脾汤,治久痢赤白、脾胃冷、实不消。硝、黄以荡其积,姜、附以祛其寒,参、草、当归以保其血气。按∶古人方中,多有硝、黄、柏、连与姜、茱、桂、附寒热并用者,亦有参、术、硝、黄补泻并用者,亦有大黄、麻黄汗下兼行者,令人罕识其旨。姑录此方,以见治疗之妙不一端也。

温脾汤,这是个一类方。它属于阳虚寒积证,有的说它阳虚冷积,便秘。那这个区别就是说既有寒积,寒积是属于实的方面,又体质基

础是阳虚,阳气不足,所以这个寒,温脾汤的寒很重要是个寒从中生为主的。即使临床上温脾汤证的诱发也有可能跟饮食的不注意有关。但是它这个寒的来源,主要的还是由于阳虚造成。阳虚不能温通,寒积阻滞在肠道,那造成腹痛便秘,脐下绞痛绕脐不止。那温脾汤证这种腹痛,由于有实邪,所以比起单纯的,比如中焦虚寒,脾肾阳虚,它那种腹痛,绵绵作痛,喜温喜按,那个不同。这个腹痛要比,因为有实邪,所以相比理中汤、理中丸那一类腹痛要重一些,但是一般也不是很剧烈的。脾阳不足表现会伴随有一组中焦虚寒的症状,中焦虚寒那就是手足清冷或者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或者迟像这一类症状,这个就是基础的中焦虚寒证。但是中焦虚寒证比较典型的症状是四肢不温,四肢清冷,吐利腹痛。这里由于有阳虚,寒从中生不能温通,寒性凝滞,导致了腹痛,便秘。所以它主要反映,基础的中焦虚寒证加上腹痛、便秘了。当然这一类情况它还是一般都喜温的,所以针对这种中焦虚寒为主造成的冷积便秘,冷积要攻下,中焦虚寒要温补脾阳,内生之寒,温补结合。那整个这个方它基本上是个温阳的方,在仲景,是在像四逆汤这一类基础上发展组合起来的。这个方是《千金方》上的,含有芒硝、当归的。去掉芒硝、当归,《千金方》还有一个温脾汤。这张方温下,攻下力量强一点,因为它不仅有大黄,还配合了芒硝,所以整个这个方从它的组成来看,大黄、附子仍然是大

黄附子汤的结构。从成药来看,用芒硝来增强大黄的攻下力量,用干姜来增强附子的温里祛寒力量。那实际上姜、附同用,温里祛寒力量很强。大黄、芒硝联用,那泻下积滞作用也强。人参、当归体现出对里寒证,寒从中生的一种温补结合的基本治法。所以这个方温补结合的治法和大黄附子汤的温散结合的治法,针对这种寒邪来路不同。也针对了寒实和这种兼有虚寒的这种区别。温脾汤里的寒它形成有虚寒的特点,尽管由于这个虚寒导致冷积内停,要温补和攻下相结合。这方里的使药是甘草,甘草实际上既帮助人参补气,和附子、干姜构成温补结构,又能调和药性,调和寒热两类药。这是温脾汤的一个基本结构了。

从温脾汤的配伍特点来看,它体现了温通、泻下、补益三法兼备。温、下、补,温通、泻下、补益三法俱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也就是说温里祛寒和泻下相结合。大黄虽然是苦寒的,但和附子、干姜联用,去性取用,整个这个方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因为它又有温补结合的,实际上还是在过去经方的药物配伍特点和基础方的结构,从这三个方面发展来的。

在运用上,温脾汤辨证要点,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弦。实际上温脾汤证一般的腹痛程度比大黄附子汤证是要轻一些。反映脉象它强调弦,不是强调紧。所以现在有些临床的像胃癌病人到后

期的经常容易出现这种大便秘结,看起来像燥屎,这种不能单纯寒下,要温通。如果单纯用寒下,往往造成反而肠滑失禁,过去我们看过,就是说单用大黄,番泻叶泡水吃了以后,开始大便困难,一下子变成失禁,小便反而不利了。回过头来用像理中和补中益气结合起来再来调整它。所以温下、寒下不能乱用了。温下是用苦寒辛温这一类相结合了。这是温脾汤辨证要点,它应该说是一组基本的中焦虚寒证,加上腑气不通。如果说冷积重,加上阻滞气机,厚朴、木香这个我们在前面也讲过,气滞,和大黄附子汤加味;腹中冷痛喜温可以加肉桂、吴茱萸,就是说不光大黄附子汤或者温脾汤都可以加吴茱萸,它能够温肝胃了,特别是大黄附子汤,有的医家方论里说它涉及胁下、涉及厥阴,那这个大便便秘不通可以胃气上逆,肝胃之气上逆,主张配吴茱萸。

超好的中医方剂学记忆口诀

1.解表剂 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百部甘草紫箢) 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 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2.泻下剂 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 3.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 4.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 甘草干姜芒硝) 5.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6.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 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 7.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8.姜大枣桔梗) 3.和解剂 1.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2.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 3.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 4.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 5.四逆散--柴草制药(柴胡甘草枳实芍药) 6.逍遥散--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 白术烧生姜薄荷) 7.痛泻要方--猪皮少缝(白术陈皮白芍防风) 8.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 4.清热剂 1.白虎汤--师母炒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2.竹叶石膏汤--草人半夜卖米糕(甘草人参半夏竹叶麦冬粳米石膏) 3.清营汤--瞧皇帝住西单卖银元(连翘黄连生地竹叶犀角丹参麦冬银花元参)

第九版方剂学方歌(全)[修正版]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补:葛根汤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 1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剂 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 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19.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 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迈水效专长。 20.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 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 细辛三味同煎服,功去温下妙非常。 22.温脾汤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第三节 润下剂 24.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25.济川煎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第四节 逐水剂 27.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 28.黄龙汤 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 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第三章 和解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临床医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成功医学教育典范,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通过对中美临床医学教育的比较,分析了医学教育历史、入学条件、课程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总结了几点值得我国临床 医学教育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中国美国临床医学教育比较启示 1中国和美国医学教育的差异 1.1医学院校医学史 我国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自文献记载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 而西医发展不到200年。我国最早的西医学校创始于1866年,名为 博济医学堂(现中山大学医学院)。50年间,相继成立了几所医学院校。1912年成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14 年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17年创办私 立北平协和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1927年 成立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自改革开放后,各大医学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省份成立。西医起源也有 2000多年的历史,1722年美国第一家军队医院在路易斯安那州成立,美国医学教育也有250年历史,1765年第一所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 院校成立,1910年,教育学家弗莱克斯勒展开了一场教育革新。经 过百年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典范。 1.2入学条件 1.3医学教育学制 培养一个美国医师需要很长的时间,首先普通本科四年,再进入医学院校完成四年学习,最后是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医 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获取普通医师执照。想成为一名专科医师,还需要不少于八年的专科医生培训。也就是

说,在美国想要成为一名专科医生至少需要12年。在中国,高等医 学教育的学制种类较多。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7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将学制进一步规范为3、5、7、8年制。[2]本科生毕业后一年 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如果不继续深造,5年学习就可以培 养一名医生。 1.4课程学习 1.4.1教材美国的医学教材相比中国的教材厚很多,我们不是说 书越厚越好,厚书是内容和逻辑的结合,是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更偏向过程与结果,体现故事性。而中国的医 学教材与美国相比较薄,只偏向结果,让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更注重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 1.4.2课程一方面,美国课程更重视实验教学,他们认为单纯的 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通常可以在实验课上见到顶尖老师、 教授的身影。中国医学院校的实验课与理论课比例正好相反,①实 验课大部分都是资历较轻的老师授课;②实验课课时数少于理论 课;③实验课课时费也低于理论课。一方面,美国医学课程更加注重 医学人文教育,每学年都开设有人文医学系列课程,如医患关系、 医学社会学等。从多学科多角度,让学生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为将来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正确价值观的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 方面,美国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基础 课程与实践实习课程相综合,将一、二学年的基础学科教学同临床 联系起来,并在三、四学年的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 教育。 1.5培养目标 美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分两部分,一是培养临床医生,4年的医学 博士全面学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学习过程中,他们不需要做科研工作,也不用完成科研论文;二是对 医学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科研类博士。 美国允许学生在修完两年医学博士课程,转修科研类课程,完成学 位论文后,可以继续完成医学博士课程[3]。而中国的培养目标相对

有关于临床医学方面论文的精选

有关于临床医学方面论文的精选 分析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喘息等,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一定的困扰。该病多是由于吸烟、感染和粉尘等引起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针对其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做好患者病症分析工作,结合具体情况给予有效的护理,避免出现其他炎症。为了分析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方法,选择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对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对效果进行分析。详细资料如下:甲组和乙组分别都是40例患者,甲组中男和女分别是25例和15例,年龄在52-78岁,平均年龄68.2±1.5岁。乙组中男和女分别是23例和17例,年龄在48-77岁,平均年龄60.2±1.9岁。根据上述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的常规性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可以进行研究和分析。 1.2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甲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方式,按照护理要求进行。乙组应用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的方式,如下: 1.2.1 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阶段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和帮助,及时和患者进行互动和交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配合接受治疗。此外需要进行相关疾病的讲解,使患者了解该病的具体情况,能清楚的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必要时需要做好呼吸训练工作,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对于吸烟和酗酒的患者需要进行指导和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 1.2.2 用药护理慢性支气管炎的周期比较长,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用药,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基础用药方式和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的患者的服药情况,减少不良炎症。 1.2.3 祛痰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痰,正确的方式是用力进行咳嗽,增加胸腔压力后进行排痰。如果出现排痰困难的情况,可以采用雾化吸入法治疗,帮助患者排痰。 1.2.4 健康指导健康指导是关键所在,在实践中,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氧活动,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具体情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出现过度运动的现象。出院前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定期接受?z查,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就诊[2]。

中药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伸筋草的功效和作用 舒筋活络。 可用于寒、湿、瘀滞所致皮肤、肌肉、关节瘸证。 (1)用于肌肤麻木,多见体虚之人外受病气风寒湿邪)内侵血脉而成,用本品行气血、通经络。 (2)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以本品祛风散寒、燥湿除痹、舒筋活络。 (3)用于跌打损伤,以本品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下气除湿。 本品辛苦温,具下气除湿之功,用于气结胃痛,可舒肝解郁、下气消结。 《滇南本草》目“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除湿解毒。 用于蛇串疮,即带状疱疹,多因气虚不能行水,血瘀湿聚所致,以本品行气行血、祛瘀燥湿解毒。 降温。 伸筋草水浸剂对家兔试验性发热有降温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毒。石松碱静注对猫也有降温作用。 治疗风湿病发热。

伸筋草性温,中医传统没有清热降温功效,但药理报道其有效成分有降低体温作用,因此,可治疗风湿病发热。 利尿。 伸筋草有利尿和增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还能解除小儿痉挛性尿潴留,并有通便作用。 治痛风。 伸筋草可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作为引经药,与红藤、秦皮等同用。 兴奋。 实验表明伸筋草里的石松碱对大鼠小扬和子宫有兴奋作用。 影响血压。 既有报道伸筋草有升压作用,也有报道有降压作用者。 伸筋草的附方 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治关节酸痛:石松三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凤尾伸筋、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五钱,威灵仙三钱,茜草二钱,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消水肿:过山龙五分(研细末),糠瓢一钱五分(火煅存性),槟榔一钱。槟榔、糠瓢煨汤吃过山龙末,以泻为度。气实者用,

方剂学歌诀打印版(十一五国 家规划教材)经典珍藏版

方剂学歌诀打印版(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经典 珍藏版 第一章解表剂 辛温解表:麻黄汤歌诀:麻黄汤有杏桂草,发汗平喘主解表,风寒表实用此方,寒热无汗喘咳疗。 桂枝汤歌诀:桂枝白芍草枣姜,调和营卫解肌良,风寒表虚寒热见,汗出脉缓用此方。 九味羌活汤歌诀:九味羌活白芷防,辛苍川芎草二黄,发汗祛湿清里热,药备六经止痛强。 小青龙汤歌诀:小青龙汤麻桂草,干姜辛味半芍药,解表散寒化水饮,表寒内饮康复早。 香苏散歌诀:香苏散有陈皮草,苏叶香附君臣药,外感风寒气郁证,解气解表效果好。 止咳散歌诀:止咳百部紫菀梗,白陈荆草姜汤送,宣利肺气疏风邪,久咳不止此方奉。 辛凉解表:银翘散歌诀:银翘散用荆豉薄,牛竹甘桔芦根合,辛凉透表解热毒,温病表闭疗效可。 桑菊饮歌诀: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芦根草薄荷,疏风清热宣肺气,辛凉轻剂偏止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名即是所用药物,教材无方剂歌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柴葛解肌汤歌诀:柴葛解肌芍桔草,膏芩羌芷加姜枣,解肌清热是功效,三阳合病此方扫。 升麻葛根汤歌诀:升麻葛根四味药,还有赤芍和甘草,解肌透疹是功用,麻疹初起方代表。 扶正解表:败毒散歌诀:败毒二活二胡芎,枳苓参草姜薄梗,益气解表代表方,散寒祛湿又止痛。 参苏饮歌诀:参苏陈半葛木香,前苓梗壳草枣姜,益气解表散风寒,理气化痰止咳强。 麻黄细辛附子汤歌诀:用药如方剂名。功用:助阳解表。 加减葳蕤汤歌诀:加减葳蕤有白薇,姜豉草枣桔薄随,滋阴解表治风热,阴虚外感此方会。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大承气汤歌诀:大承气汤峻猛方,枳实厚朴硝大黄,伤寒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通下康。 大黄牡丹汤歌诀:大黄牡丹硝桃冬,泻热破瘀治肠痈,金匮要略书中

临床医学的毕业论文

学校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年级专业 : 临床医学 姓名: 孙庆庆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 阑尾炎的治疗分析 指导教师 : 刘培和 下达时间: 2012 年 3月1 日 论文摘要: 目的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之一。方法通过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采取治疗方法。注意手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术后护理。合理治疗,疗效满意。 目录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4 临床鉴别 5 并发症 二讨论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2手术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 治疗: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3 三结果

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阑尾是盲肠的延续肠系膜短于阑尾,又是一个盲端。一条动脉两条静脉导致供血不足。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经B超、血常规、CT、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年龄12,48岁,平均28.岁。 1 病因 急性阑尾炎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造成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最常见,约占60,,多见于青年人;?粪石,约占35,;?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 (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上皮的完整性受损,细菌侵入壁内并沿粘膜下层扩散,引起和加重感染。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直接蔓延至阑尾。饮食因素,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的食物者可因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粘稠而易形成粪石。 慢性阑尾炎大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部分开始即 呈慢性过程。部分可因阑尾腔内粪石、虫卵等异物,或阑尾扭曲、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等导致阑尾管腔变窄而发生慢性炎症变化 2临床表现 急性阑尾炎 常见症状和体征 (1)常见症状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2014中医方剂学笔记(经典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一首合格的方剂应是安全有效的。 ■方剂学:研究治法与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基础临床学科。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 2、《黄帝内经》大部分成书战国略晚于《五十二病方》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 二、汉代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便廉) 2、《小品方》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 四、唐朝 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王焘 五、宋代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 六、金元时期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2、金元四大家-- 观点-- ①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②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③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 ④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 七、明代 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考》吴昆如:知柏地黄丸 八、清代 1、《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 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 3、温病学派 ①叶天士(桂)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 ②吴鞠通(瑭)著有《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③薛雪(生白) ④王七雄(孟英) 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 ▍方剂与病证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二、(与方剂)关系 1、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2、方剂是体现并验证治法的手段

中医方剂学歌诀

中医方剂学歌诀 1 解表剂 1.1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3.1大羌活汤 大羌活汤九味变,去芷加防己知独; 再加黄连白术好,散风寒清湿热妙。 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4.1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 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4.2香苏葱豉汤 香苏葱豉源香苏,加入豆豉和葱白,解表调气安胎好,妊娠伤寒头身痛。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1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苑半夏五味加。 6.止咳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苑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6.1金沸草散 *** *** 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 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3.1越婢汤 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 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4.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4.1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 程氏柴葛解肌汤,柴葛草芍芩地黄, 丹皮知母贝母入,发热口渴宜煎尝。 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5.1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薄荷粳米荆芥蝉, 玄参石膏甘麦冬,风疹急投莫迟疑。 1.3 扶正解表 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1.1荆防败毒散 若须消散疮毒肿,去参加入荆防风; 1.2仓廪散 原方加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为宗;

中医药教材第6版方剂学方歌(背诵版)

方歌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宜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发不透,解肌透疹此为良。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鞭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冷积内结成实证,功专温下妙非常。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五仁柏仁杏仁桃,松仁陈皮郁李饶,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此方效。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12例临床分析 : 学校 站: 函授 年级专业 : 姓名: 论文题目: 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12例临床分析 指导教师 : 下达时间: 20** 年 ** 月 ** 日 摘要: 目的总结和探讨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2例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12例中,8例妊高征心脏病,占66.7%,4例围生期心肌病,占33.3%。12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和轻度贫血,输液量每天在2000,3100ml。结论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主要原因是妊高征心脏病、过量的输液,在预防上有重要意义。合理治疗,疗效满意。关键词: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预防合理治疗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病因 1.3 临床表现

1.4 实验室检查 1.5 治疗及转归 2 讨论 2.1 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原因 2.2 急性心衰的治疗 2.2.1 体位 2.2.2 吸氧 2.2.3 解除诱发因素 2.2.4 镇静 2.2.5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2.2.6 利尿剂 2.2.7 其他辅助治疗 2.3 剖宫产术后急性心衰的预防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剖宫产手术在基层医疗单位普遍广泛开展,术后并,2011年发急性心衰的病例并不少见,术后的安全不可忽视。现将我院2008妇产科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转入内科治疗的12例病人形成心衰的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例患者均经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年龄22,28岁,平均28.3岁。急性心衰的严重程度用KilliP分级,?级8例,?级4例。 12例患者均为妊娠足月剖宫产后病人,其中妊高征心脏病8例,诊 1.2 病因断符

临床医学类论文有关临床医学的论文

临床医学类论文有关临床医学的论文 浅谈加强医德医风的必要性 摘要: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完成医院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当前,医德医风教育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提出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医德医风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迅猛地发展,医德医风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出现了一些“滑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成为摆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我院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 我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服务投诉考核,公布了考核内容、投诉电话和投诉地点。从投诉情况看:2009年接待服务投诉23起;2010年接待服务投诉33起;经解决处理并及时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服务意识不强、责任心下降。二是部分医务人员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意识仍然存在,造成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的浪费,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三是不平衡和消极埋怨的心理比较普遍。与油田其他单位相比,总医院员工人均工资水平最低,与划归地方管理的教师相比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医务人员产生了不受重视、知识廉价、医疗技术工作低人一等的不平衡心态。

2.我院医德医风建设的具体做法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我们始终坚持“三结合”的原则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1始终坚持教育与活动相结合,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总医院工作目标,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保四增、当先锋”、“学法律、倡廉洁、讲责任、作表率”、“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 二是开展廉洁从医教育活动。利用每月一次的医院质量例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分别组织班组长以上人员观看《任长霞》影片、学习《侵权责任法》以及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相关内容。并针对我院基层单位发生的“小金库”案例,组织学习讨论,剖析发生原因,堵塞管理漏洞,将廉洁文化建设与医德医风建设、正面典型教育与案例警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开展“快乐读书.完善自我”全员读书学习活动。院党委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快乐读书.完善自我”全员读书学习系列活动。首先,在各科室设置图书角,为各科室配发政治理论学习书籍和《责任胜于能力》、《医魂》、《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等管理书籍,并由工会、团委定期配发相关图书和杂志,各支部结合专业要求,自行购置部分图书加强业务学习。其次,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需要,总医院各级组织进一步完善学习计划,丰富学习内容,

伸筋草的功效和作用

伸筋草的功效和作用 伸筋草的功效和作用1、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2、降温、降血压作用本品水浸剂对实验家兔有降温作用。30毫克/公斤静脉注射石松碱可使麻醉猫、兔血压骤降,中毒剂量可增加动物呼吸振幅而减少频率。 3、抑菌作用试验表明:体外对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高度敏感,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中度敏感。 4、其他作用:石松碱对蛙心收缩力有增强作用。对离体大鼠、豚鼠、家兔小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对兔、大鼠及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 5、风寒湿痹,肢软麻木。本品辛散、苦燥、温通,能袪风湿,入肝尤善通经络。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可与羌活、独活、桂枝、白芍等配伍;若肢体软弱,肌肤麻木,宜与松节、寻骨风、威灵仙等同用。 伸筋草的药物鉴别 【性状鉴别】干燥根茎略弯曲,呈结节状,上面具茎痕,下面具多数细长的根,长12~32厘米,径 1~3毫米,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有细皱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白色,有黄白色木心。气无,味微苦,带粘性。 【显微鉴别】本品茎横切面:表皮细胞 1列。皮层宽广,有

叶迹维管束散在,表皮下方和中柱外侧各有10~20余列厚壁细胞,其间有3~5列细胞壁略增厚;内皮层不明显。中柱鞘为数列薄壁细胞编织中柱,木质部束呈不规则的带状或分枝状,韧皮部束交错其间,有的细胞含黄棕色物。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5ml,浸泡过夜,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伸筋草对照药材 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 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 仿-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 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伸筋草的各家论述 ⒈《本草拾遗》:“主人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2.《滇南本草》:“石松,其性走而不守,其用沉而不浮,得槟榔良。” ⒊《湖南药物志》:舒筋活血,补气通络。治腰痛,关节痛,闭经。 ⒋《植物名实图考》:治筋骨,通关节。 ⒌《江西中药》:治腰痛及胯,腿等痛症。 ⒍《江西中药》:“味淡。”

全国高等中医药学院规划教材第九版方剂学歌诀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 方 剂 学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剂 1.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散寒清热此方良。 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变通。

5.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喘,姜汤调服不必煎。 第二节辛凉解表剂 7.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咳加杏贝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8.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10.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栆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第三节:扶正解表剂 12.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3.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1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14.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5.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苜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第二章:泻下剂 第一节:寒下剂 18.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2018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018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培养临床高级医师的重要途 径之一,自设立以来十多年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医疗卫生人才,但目 前其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培 养质量还有待提高。下面是为大家本科临床医学毕业论文相关内容,欢迎参阅。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基础与临 床的桥梁课程,它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密切相关。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泛。这就要求医学专业学生在掌握这门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然而,由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本身具有知识点多而散、难记忆、易混淆等特点,因此,传统的以课本为主体,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医学教育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综合性医学人才的目标[1]。本校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培养实行的是“3+5模式”(即3 年文化基础教育加5年医学教育)。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医学 微生物学》被安排在医学教育第2学年的第2学期。在此之前,该专业学生已经就《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等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其次,就学员本身素质而言,八年制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求知欲及接受能力强。再者,本校八年制人数一般为20人左右,人数少,具备

了小班开课的条件[2]。因此,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结合八年 制学生自身的特点,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1案例引导教学法 《医学微生物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先讲授微生物的基 本生物学形状,再讲其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这种系统、规律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对于各种理论知识点的横 向比较记忆,但相对枯燥平淡,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可以利用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结合紧密的特点,用一个临床案例引出教学内容。临床案例的选择很重要,既要贴近临床,接近实际,又要体现出基本知识点。首先,通过给出一个合适的临床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然后由老师对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进行系 统讲解;接下来,回到开始的临床案例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 生对病例提出诊断诊治办法,最后由老师对学生们 ___进行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查漏补缺,提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要求。例如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的教学中,可以先给出一个人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查报告单,提出问题:该受检对象是一名健康人还是病毒携带者亦或是感染者?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学习;通过老师对乙

临床医学论文的范文

临床医学论文的范文 下面是整理整合的一些关于临床医学方面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改善胃癌术后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效果【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早期营养护理对于胃癌术后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各”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早期营养护理加以干预,两小组采取相同的?o理时间,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淋巴细胞总数(TLC)以及上臂肌围(AMC)。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各类营养评估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各类营养评估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且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护理组患者满意率为97.4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5%(32/39),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早期营养护理对于胃癌术后患者有重要价值,可显著改善胃癌术后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胃癌是发生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其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相似,因此早期诊断率较低,一般发现时均为中期或晚期[1]。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暖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2]。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对于己选择手术治疗的胃癌术后患者,其身体处于初步恢复时期,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方案对其进行术后护理,以避免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3,4]。本文针对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胃癌术后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营养评估指标,总结并归纳早期营养护理对于胃癌术后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的改善情况。现将详细信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在我院被诊断为胃癌且已经手术治疗者;(2)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3)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有其他恶性肿瘤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者;(2)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性疾病者;(3)临床信息不全者;(4)有代谢性疾病者;(5)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者。将78例胃癌术后患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石松、过山龙、、火炭葛、金毛狮子草、金腰带、狮子草、狮子毛草、立筋草、舒筋草、铺筋草、抽筋草、分筋草、过筋草、地棚窝草、筋骨草、绿毛伸筋、小伸筋、凤尾伸筋、蜈蚣藤、大地毛公、缠身龙、猫藤草、、山猫儿、老虎垫坐、盘龙草、烂腰蛇、宽筋草、穿山龙 【药用部位】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 【成份】全草含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洛宁碱、法氏石松碱、石松灵碱等生物碱,香荚兰酸、阿魏酸、壬二酸等酸性物质(占干品0.08%),芒柄花醇、伸筋草醇石松醇、石松宁、16-氧山芝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②《滇南本草》:"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③《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 ②治关节酸痛:石松三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关节酸痛,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④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南蛇藤根、松节、寻骨风各五钱,威灵仙三钱,茜草二钱,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中医方剂学第七版方歌汇总

中医方剂学七版方歌 一.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止嗽散 止嗽散用白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二.辛凉解表 6.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7.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渐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 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三.扶正解表 10.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再造散 麻黄附子细辛汤 加减葳蕤汤 四.寒下 1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12.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洋化芒,肠痈初期痛据按,散结消肿服之康. 大陷胸汤 五.温下 13.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六.润下 14.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推荐

中医综合考研:参考书推荐 《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 《中医方剂学》的第5版教材(必备): 根本不用看其他的版本,出题人出题的依据只是第5版教材,所以也不要指望出题者会兼顾到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而出5.6.7版教材公有的知识点。方剂的配伍记忆方法因人而异,不要轻易变换。如果采用方歌推荐教材上的方歌,如果采用趣味歌决记忆推荐上海中医药出版社的《趣味方剂手册》。 《中医针灸学》以第7版教材(必备) 这个版本的教材完美涵盖了新大纲所有内容。特殊腧穴的记忆一定要用歌决系统记忆,事半功倍!针灸缺乏模拟题,手头能用的模拟题不是太难(针灸专业)就是严重超纲,或者不是按照7版教材编写。 推荐大家使用那本北中医编写的、天价的《复习全书》中的针灸模拟题部分。特别是后面将近250道模拟题非常有价值。(个人感觉) 《中医诊断学》的第5版或者第6版教材:考纲总体上以第5版为主,但最近几年也涉及到第6版的内容。 《中医中药学》:以第7版教材为主(必备)。归经这一部分主要参看以前版本。 还有就是第5版教材是绿色封面,1983年左右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为什么1983年版的书到现在还在不断印刷?(1995年是6版,2001年是7版)其中缘由得靠自己琢磨。 必备真题。其实这种书哪本都一样,只要题目收得全就可以。所有题目的答案建议都去教材上找,找不到就是教材版本问题。一定要看《大纲》上的试题解答,并核对答案,因为现在的真题书的答案错误真的很多! 可选参考书(可选)。 《中医120分》跨越篇,形式不错,可惜和教材比系统性、全面性相差太远,而且错误也太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