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国家行动计划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国家行动计划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国家行动计划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国家行动计划

第一章序言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国家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是国家实施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1 《行动计划》的必要性

水生生物资源是水域生态系统的主体。水域生态系统同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共同构筑国土生态体系。我国的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具有维系自然界的能量流动、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生态平衡功能,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生生物资源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蛋白来源和渔业的基础。目前我国水产品产量占动物性食物生产量的1/3,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总产量居世界首位;水产品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亮点,具有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是农业中出口最大、增长较快的产业和结构调整发展的重点。

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但是其状况和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为人们觉察和关注。长期以来,过度捕捞和有害渔具的大量使用,导致我国渔业资源急剧衰退;人口迅猛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水域承泄污染物的压力越来越大、水生生物生存空间急剧减少,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变得十分迫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纳入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实施退耕还林、草原生态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培育和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治理水域生态环境。编制《行动计划》势在必行。

1.2 《行动计划》的目的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修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2)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增殖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维护水生

生物多样性。

1.3 《行动计划》编制依据

(1)依据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关于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以及国家有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

(2)依据渔业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和相关法规,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水污染防治、防止船舶污染海域、防止拆船污染环境、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海洋倾废、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3)遵循《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计划》确定的行动准则,履行我国在有关国际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渔业约定中的承诺。

(4)参照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农业和渔业长远发展规划等确定的目标。

1.4 《行动计划》的基本构架

《行动计划》的基本框架由7章构成,第一章是序言,主要阐述制定《行动计划》的背景、目的和依据;第二章总体描述《行动计划》的基本思路、原则、目标和任务;第三、四、五章分别论述了水生生物资源、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9个主要行动及其选择依据、目标和具体行动;第六章提出了实施《行动计划》的16个优先行动项目;第七章提出实施《行动计划》的保障措施。

1.5 《行动计划》的应用

《行动计划》经批准后将作为国家和地方制订有关水域生态建设、渔业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和行动的重要依据,指导未来水生生物资源保护行动。

第二章实施水生生物保护行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1 导言

我国海域面积483万km2、内陆水域面积17.6万km2,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目前经调查并记录的水生生物物种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3862种,约占世界鱼类物种数目的五分之一。辽阔的海域,众多的江河湖泊,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繁衍空间,是重要的生物遗传基因库。我国水生生物资源

具有特有程度高、孑遗物种数量大等特点,拥有中华白海豚、白鳍豚、中华鲟、白鲟鹦鹉螺、文昌鱼、等珍稀物种。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

党的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立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和水域生态环境秀美的健康水域生态系统,是实现“山川秀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工作基础

(1)党和政府将可持续发展列入重要议程,组织实施了“再造秀美山川”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实施了渔业水生动物保护工程。

(2)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我国实行了规模宏大的海洋伏季休渔、长江春季禁渔等禁渔期和禁渔区制度,先后实施了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和“负增长”计划,建立了对渔船和渔具管理的捕捞许可制度,开展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濒危野生水生动物救治工作,进行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

(3)建立了较完整的法规体系(见3.1)、渔政执法和监管体系。全国已形成了行政各级和海区、流域级的渔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全国渔业行政执法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形式,实行渔政、港监和船检的统一执法,对“三无”渔船、有害渔具和有害渔业方式等进行查处,推进了依法兴渔和依法治渔。建立了包括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三级全国渔业资源和环境监测网络,开展了96片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

(4)拥有比较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在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保护方面,我国已形成了学科配置比较合理的科研体系和覆盖全国的技术推广体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专业从事水生生物和水域生态系统研究和开发的研究人员有13000多人,其中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10多位。

(5)相关行动已经启动。我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种质资源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行动计划。

2.3 基本思路与原则

(1)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整体性

国土生态安全建设必须要系统规划、统筹安排,切实保障构成国土安全体系的生态单元安全及其单元间链接的安全。水域生态建设是国土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确保水域承纳陆域物质(如洪水、污水)的功能、净化功能、生产功能、水生生物多样性功能和安全功能、社会生态服务功能等。水域生态建设要整体安排,充分考虑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和水域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性,对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进行整体保护,并考虑水生生物在水域生态中的主体性地位,实施重点保护。

(2)负责任管理水生生物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

在协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中,充分发挥政府对水域这个公共物品的管理功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采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行政执法,确保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进一步融入当代国际可持续发展潮流,树立水生生物资源负责任管理的国际形象。

(3)走生态文明的渔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我国渔业有一个大转变,渔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水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还要满足对水产品安全质量、改善水域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渔业的重要需求,我国渔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正经历由单一性水产品生产向生产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历史性转变。

(4)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

确保水生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有机联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针对当前水生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水域生态破坏的突出问题,加强各项生态建设和保护。同时,发挥科技进步的动力作用,充分利用水生生物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加大适合市场需求的水生经济物种的开发、增殖,为渔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5)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是社会公益性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由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加大保护管理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时,动员社会各界

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形成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2.4行动目标

(1)近期目标:到2010年,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势头得到遏制。捕捞能力和强度开始下降,健康养殖模式得到推广,渔业资源结构有所改善,局部水域生态得到修复,濒危物种数目增加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2)中期目标:到2020年,水生生物资源进入良性循环利用,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捕捞产量基本与最大可捕量相适应,健康养殖模式得到全面推广,传统优质渔业品种资源有所恢复,水域生态得到修复,濒危物种数目增加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3)长期目标:经过不懈努力,到本世纪中叶,水生生物资源实现良性再生循环和合理利用,水域生态环境优美、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水域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相适应,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渔区经济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渔民生活充实富裕。

2.5 《行动计划》的基本任务

(1)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渔业发展

(2)修复水域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拯救濒危水生动植物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渔业发展

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为我国渔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渔业是我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食物安全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产业。2002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到4565万吨,出口量208.5万吨,出口额46.9亿美元,贸易顺差22.7亿美元,占农产品贸易顺差的42.5%、全国对外贸易顺差的8%。

但是,在渔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捕捞强度居高不下已使得我国的水生生物资源急剧衰退,资源有限性与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激化。突出表现为经济物种资源严重衰退,渔获物低龄化、小型化和低值化现象加剧,历史上曾辉煌过的东海区带鱼冬汛、小黄鱼春汛、马面鲀冬汛与春汛现已不复存在,南海区著名的八大渔

汛也已有十多年未见出现。此外,中日、中韩、中越渔业协定实施后,我国将有3.2万艘渔船撤出日、韩和越南一侧的传统渔场,进一步加大了我国近海渔场的捕捞压力。另外,养殖生产无序和水域利用过度使得养殖病害频发、水产品质量下降,严重制约着我国渔业的持续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负责任捕捞、健康养殖、远洋渔业、减船转产、资源增殖等行动,是养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促进生态渔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3.1 负责任捕捞行动

负责任捕捞行动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捕捞限额制度、捕捞许可管理制度、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选择性捕捞管理制度、渔船报废制度的实施,控制和降低捕捞强度,减轻渔业资源压力。

3.1.1 行动依据

渔业法第21条至27条和第30条明确规定了捕捞限额制度、捕捞许可证制度、禁渔区、禁渔期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为实施负责任捕捞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实施了海洋伏季休渔制度、长江春季禁渔制度、捕捞许可管理制度,并采取了海洋捕捞渔船和功率指标双控制等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落实了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负增长”计划。

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行为准则,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出“2005年前对捕捞能力进行管理,到2015年将全球大多数渔业资源恢复到正常水平”的目标。对渔业资源实行量化管理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渔业发达国家的主要管理手段。

3.1.2 行动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0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趋势有所缓解。捕捞能力增长势头得到遏制,捕捞强度有所下降。全国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数分别下降到19万艘和1000万千瓦,海洋捕捞产量控制在1100万吨。

中期目标:到2020年,渔业资源利用处于良性循环。捕捞能力得到进一步压缩,捕捞产量与最大可捕量相适应。全国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数分别下降到12万艘和800万千瓦,海洋捕捞产量控制在800万吨。

3.1.3 具体行动

(1)捕捞限额管理

继续实施捕捞限额制度,实施捕捞渔船和功率指标双控制、海洋捕捞产量“负增长”计划,以捕捞量低于资源增长量为原则,以捕捞产量、渔船数量和渔船功率为限额控制指标,对渔业资源实施量化管理。建立资源评估、配额分配和生产监管体系。

(2)捕捞许可管理

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执行船网工具控制指标,对渔船和渔具,作业方式、场所和时限,捕捞限额进行全面管理;对从事捕捞作业的人员实行许可管理,保障渔民渔业权。

(3)禁渔区和禁渔期管理

巩固和完善现有的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继续实施海洋伏季休渔、长江春季禁渔和海洋机轮拖网禁渔区等制度,科学调整禁渔时间和禁渔范围。在内陆重要渔业水域和重要渔业品种的主要栖息地和繁殖期扩大实行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

(4)选择性捕捞管理

实施选择性捕捞管理制度,制订重要渔业品种的最小可捕标准,实行最小网目尺寸管理制度和幼鱼比例检查管理制度。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合理配置各种作业类型比例。进行选择性网具的研制和推广。制定渔具准用目录,取缔禁用渔具,打击非法作业方式。

(5)渔船报废管理

实施渔船报废制度,执行捕捞渔船船检制度,按照各类渔船报废年限和安全要求,对超龄或不适航的捕捞渔船进行强制报废,改善渔船安全性能,保障渔业生产安全。鼓励未达报废年限的渔船自愿报废,降低捕捞强度。

3.2 健康养殖行动

健康养殖行动,旨在通过实施养殖证管理制度,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方法,监督管理养殖生产环境,防治水产养殖病害。开展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设水产原良种体系,控制养殖病害和污染,提高水产品安全质量水平,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3.2.1 行动依据

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产养殖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水产养殖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我国已实施了养殖证制度,制定了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了水产原良种体系和水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开发了健康养殖技术,为发展健康养殖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国际贸易对水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有责任和义务遵循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采用不损害生态环境、资源或其质量的水产养殖方法。

3.2.2 行动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0年,水产养殖病害得到初步控制,水产品安全质量得到保障。养殖证制度全面实施,健康养殖模式得到推广,养殖布局和养殖品种结构有所优化,健康养殖面积达到水产养殖总面积的50%左右, 50%以上的养殖水域环境得到监控,水产品质检率达到50%以上。

中期目标:到2020年,水产养殖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养殖产品安全质量得到保障。健康养殖模式得到全面推广,水产养殖布局和养殖品种结构基本合理,健康养殖面积达到养殖总面积的70%, 80%左右的养殖水域环境得到监控,水产品质检率达到90%以上。

3.2.3 具体行动

(1)实施养殖证管理制度

规划确定宜养水域,合理调整养殖布局,优化养殖生产结构。确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权,依法保障养殖渔民的合法权益。严格养殖证审批,加强养殖生产各环节的规范管理,整顿养殖生产秩序。

(2)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方法

制定健康养殖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和推广。建立健康养殖示范区,推行轮养、间养、套养等生态养殖方式。建立养殖水域滩涂轮换使用制度。治理养殖自身污染,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3)监督管理养殖生产环境

依托现有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养殖水域环境的常规和专项监测,及时公布监测结果。加强生态灾害的预警预报,防止外来污染,减少养殖生产损失。加强养殖自身污染监测,防止养殖生产对水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4)防治水产养殖病害

建立水产病害预报预警机制,提高养殖病害防治能力。划分生物安全保护带,

实行水产病原检疫制度,防止养殖病害的传播与蔓延。执行进口水产苗种审批制度,杜绝外来生物病害入侵。

(5)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规,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估机制和质量保证机制。建立渔用药物审批制度,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全面实行HACCP管理,实现对养殖水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等环节的全面质量监控。

(6)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

建设水产原良种场,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产养殖品种种质资源库,形成完整的水产原良种保存体系。建立水产种质资源安全评价制度。监督原良种的交流和培育,规范遗传育种活动,防止种质退化。

3.3 远洋渔业行动

远洋渔业行动,旨在拓展我国渔业发展空间,减轻近海渔业资源压力。

3.3.1 行动依据

渔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鼓励、扶持远洋捕捞业的发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出“扩大远洋捕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发展远洋渔业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展远洋渔业是减轻近海捕捞压力、拓展我国渔业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外国和国际渔业资源、扩大我国渔业影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远洋渔业的支持力度,我国远洋渔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具有了相当规模和实力。

目前,发达渔业国家的远洋渔业在逐步萎缩,为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核心的新国际渔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建立,使我国过洋性远洋渔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国际公海渔业资源争夺也日趋激烈,对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3.3.2 行动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0年,公海渔场得到进一步开发,捕捞对象品种增加。远洋渔业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150万吨和180亿元,远洋渔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7万人。大洋性渔业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远洋渔业总产量的15%和40%以上。

中期目标:到2020年,远洋渔业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200万吨和300亿元,大洋性渔业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远洋渔业总产量的30%和60%以上,高价值品种

比例有大幅度增长。

3.3.3 具体行动

(1)开发公海新渔场和远洋渔业技术

对公海渔业资源有针对性进行调查和探捕,掌握公海渔业资源分布情况和变动规律,扩大远洋渔业作业区域,增加远洋捕捞对象品种。加强远洋渔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研发,更新、改造和引进远洋渔船,研制、开发、引进适合新资源开发的捕捞、加工设备和技术。

(2)优化远洋渔业产业结构

稳定过洋性远洋渔业规模和产量,发展公海渔业和远洋加工业。扶持远洋渔业企业从事公海和极地渔业生产,扩大从事公海捕捞的远洋船队的数量和规模,调整远洋渔业作业结构,增加延绳钓、竿钓、围网作业比例。

(3)加强国际合作和维护国家权益

积极参加有关国际渔业组织活动,增强与有关国家的双边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渔业配额和入渔谈判工作,了解国际渔业管理措施和发展趋势,扩大我国在国际和区域性组织中的影响,维护我国的远洋渔业发展权益,拓展远洋渔业发展空间。

(4)强化远洋渔业管理

实行远洋捕捞许可证审批制度,对远洋船员进行国际渔业法规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远洋渔业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工作,遵守有关国际渔业管理规定,坚决取缔IUU渔船,严厉查处违规行为,树立负责任渔业国家国际形象。

3.4 减船转产行动

减船转产行动,旨在通过减船转产的具体措施,减少捕捞渔船数量,降低捕捞强度,养护渔业资源。

3.4.1 行动依据

渔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根据渔业资源的可捕量,安排内水和近海的捕捞力量”。目前,捕捞力量过大是造成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主要原因。压缩捕捞渔船规模,促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是缓解捕捞压力、养护渔业资源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国际渔业新秩序的建立,使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空间减少。在专属经济区经济区制度下,我国分别和日本、韩国、越南签定了有关的渔业协定,将使我国3.2

万艘渔船撤出日、韩和越南一侧传统渔场,大量渔业劳动力面临转产转业问题。我国从2002年起开展了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些渔业发达国家,通过实施财政补贴、渔船赎买等政策,有效地压缩了捕捞渔船数量,促进了捕捞渔民转产转业。

3.4.2 行动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0年,削减渔船数量约3万艘,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数量达到25万人。捕捞渔民和捕捞从业人员数量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并有所降低。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服务机制和渔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基本建立。

中期目标:到2020年,捕捞力量与渔业资源承受能力相适应。捕捞渔船和捕捞渔民及捕捞从业人员数量进一步压缩,累计削减渔船约10万艘,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数量达到70万人。捕捞转产转业服务机制和渔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3.4.3 具体行动

(1)推动捕捞渔民转产转业

结合捕捞限额制度、渔船报废制度、选择性捕捞管理制度等制度实施,削减捕捞渔船规模,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压缩捕捞从业人员数量。强化捕捞渔民从业资格许可制度,使专业捕捞渔民逐步向渔业其他产业转移、兼业捕捞渔民逐步退出捕捞业。推进水产养殖业、远洋渔业发展和水产加工流通业发展,积极引导捕捞渔民从事休闲渔业,为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提供新的空间和途径。

(2)积极的转产转业政策

加大对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淘汰渔船补助制度,设立捕捞渔民转产启动资金和转业补助基金,对转产捕捞渔民在养殖用海、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妥善安置转业渔民出路。

(3)建立转产转业渔民服务机制

加强转产渔民的技术培训,传授相关生产技术,提高转产渔民生产技能。扶持针对转产渔民的水产增养殖苗种基地建设,为转产渔民提供增养殖苗种服务。建立转业渔民职业介绍和服务机制,妥善解决转业渔民生产生活问题。

(4)渔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设立困难渔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对生产生活极为困难的渔民、由于转产转业使生活受到暂时影响的渔民、由于资源保护制度的实施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的渔民进行适当补助,妥善扶持贫困渔民的生产生活。

3.5 资源增殖行动

渔业资源增殖是恢复已衰退的渔业资源的种群数量和质量,优化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水域生态功能的一项主动性的重要措施。

3.5.1 行动依据

渔业法第28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其管理的渔业水域统一规划,采取措施,增殖渔业资源”。

我国先后开展了中国对虾、鲍鱼、刺参、魁蚶等的增殖放流和扇贝底播,在渤、黄、东海开展了大规模的海蜇放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开展了大黄鱼、石斑鱼、梭鱼、真鲷和黄盖鲽等鱼类的种苗放流,在长江、珠江进行了四大家鱼苗种的放流试验,积累了一定工作基础,对养护和恢复渔业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些渔业发达国家开展渔业资源增殖工作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取得明显效果,其成功实践和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3.5.2 行动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0年,传统优质渔业品种资源衰退趋势得到遏制,渔业资源结构有所改善。渔业资源增殖水域和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增殖重要渔业品种的苗种数量达到300亿尾(粒),渔获物中传统优质渔业品种比例提高到30%以上。

中期目标:到2020年,传统优质渔业资源品种有所恢复,渔业资源结构基本合理。渔业资源增殖与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每年增殖重要渔业资源品种的苗种数量达到500亿尾(粒),渔获物中传统优质渔业品种比例提高到50%以上。

3.5.3 具体行动

(1)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近海及主要的江河湖泊的重要渔业水域,实施重要渔业资源品种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开展符合生态修复和生物资源恢复的贝类底播增殖,重建、恢复鱼类等重要水生生物的产卵场、洄游通道,扩大增殖水域范围,增加渔业资源增殖种类和数量。

(2)渔业资源增殖能力建设

根据渔业资源区系和分布特点,依托现有水产原良种场,建设渔业资源增殖苗种生产基地。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站点,研究开发增殖技术,

建立渔业资源增殖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渔民培训和增殖放流技术推广工作。

(3)渔业资源增殖管理制度

健全渔业资源增殖有关管理规定,制定增殖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强化渔业资源规范管理,建立增殖计划申报审批、增殖品种种质鉴定和放流过程监管机制,实现增殖品种选定、增殖水域和规模确定、亲体和苗种培育、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全面监督管理。

(4)生态安全风险评价

建立渔业资源生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对增殖品种和规模、增殖水域进行科学论证和生态安全风险评估,严格限制向天然水域增殖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防止生态失衡或种质混杂。加强增殖放流个体标志跟踪,加强增殖水域环境生态监测和增殖效果的跟踪和评估。

第四章治理水域荒漠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和内陆水域资源,海岸线长18000多km,岛屿6500多个,岸线曲折,沿海港湾众多,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面积达483万km2;内陆水域面积约17.6万km2,天然湖泊2.4万多个,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湖泊有124个,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等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长江、黄河等江河孕育着中华民族。海洋、湖泊、河流等各具特色的水域生态,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区域。

但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水域生态不断遭到人为破坏,水域呈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被挤占、洄游通道被切断、栖息地遭到破坏,生存条件恶化;许多优良的渔场退化甚至灭失;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产力下降,水生生物总量减少;水生生物物种结构被破坏,低营养级水生生物数量增多;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数目增加,灭绝速度加快;赤潮、病害和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渔业经济损失日益增大。

修复被破坏的水域生态,防治水域生态灾害,保护水生生态环境,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1 水域生态修复行动

4.1.1 行动依据

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

法规为保护和修复水域生态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治理水域荒漠化,渔业主管部门在长江、珠江进行了中华鲟等重要水生生物的人工放流,建立了水生生物保护区,近年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开展了人工鱼礁建设,对修复自然水域生态、改善水生生物物种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治理水域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1世纪议程、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等国际公约和指导性文件要求各国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和保全水域生态环境。

4.1.2 行动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0年,水域荒漠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水域生态修复行动全面开展,局部水域生态得到修复;30%被破坏的重要水生生物资源栖息地以及水生生物繁育场得到恢复。

中期目标:到2020年,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水域生态得到修复,60%被破坏的重要水生生物资源栖息地以及水生生物繁育场得到恢复。

4.1.3 具体行动

(1)人工放流

根据对水生生物资源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主要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的原因,确定不同水域适宜的人工放流对象。对人工放流的生态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制订人工放流总体规划以及放流技术规范和标准。依托现有种质资源原种场,建设放流苗种生产基地。对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水生生物种类进行人工放流,修复水生生物群落,改善水生生物物种结构。对放流对象进行跟跟踪监测,综合评价其生态效果,及时调整、优化放流的进一步实施。

(2)人工鱼礁建设

对我国沿岸和近海水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制定人工鱼礁的建设规划。对拟进行的人工鱼礁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投放后的预期效果特别是生态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估。充分利用淘汰渔船进行人工鱼礁的投放和鱼礁群的建设。对建设完成的礁群附近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跟踪调查和效果评价。对人工鱼礁的合理利用进行管理。

(3)重要江河湖泊生态修复

对遭受生态破坏的重要江河湖泊的生态环境调查,研究水域生态退化的过程

和机理,提出水生生物栖息地和洄游通道恢复计划,建立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对水利建设工程进行调查评估,对部分造成水域生态破坏的涵闸工程进行拆除或采取补救措施,以满足江(河)湖(海)洄游性鱼类的生态要求,使江(河)湖(海)之间水生生物得以交换和补充。结合水生生物人工放流,采取江河生态分区建设、径流量调节和人造洪峰、下泻水温调节、氮气过饱和治理、大坝分层取水、人工鱼巢设施建设、底质改造、底栖生物移植和植被修复、湖泊生物操纵、治理污染等综合措施,修复或重建被破坏或退化的江河湖泊及大型水库水域生态系统。

(4)建设休闲渔业区和观光水域

在靠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交通便利等特殊地区,选择具有特殊生态特点的水域,进行适合游钓的鱼类等生物资源的增殖和放流,建设人工鱼礁或人工鱼巢等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资源量。建造和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营建休闲渔业区,发展休闲渔业。鼓励和引导传统商业捕捞从业者转产从事休闲渔业。治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遭受严重污染的水域,提供贴近自然的良好水域生态环境,服务于人们的休闲、观光、娱乐。

4.2 水域生态灾害防治行动

4.2.1 行动依据

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防治生态灾害行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初步建立了三级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和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体系,颁布实施了渔业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地面水水质标准、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程序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了多年的重点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对渔业污染事故开始实施监测、调查、处理,为防治生态灾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防治生态灾害,保护生态安全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更明确了缔约国应尽的义务,并规定各国制定并实施有关的保护行动计划。

4.2.2 行动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0年,建立全国水域生态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和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初步构建水域生态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渔业生态环境监测面积覆盖渔业水域的50%以上,完成重要渔业水域生态背景值的基本调查,渔业污染事故处理率达到70%以上,生态灾害早期预警预报率达到50%以上,水域生态灾害得到一定程度控制。

中期目标:到2020年,全面实施生态灾害的综合防治,水域生态灾害基本得到控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开发的水域生态环境影响补偿和恢复机制,渔业生态环境监测面积覆盖渔业水域的80%以上,渔业污染事故处理率达90%以上,生态灾害的早期预警预报率达到80%以上。

4.2.3 具体行动

(1)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完善三级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开发推广新的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实施主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常规、专项和应急监测,开展重要渔业水域的生态背景值调查,及时公布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调查结果。

(2)生态灾害综合防治

开展赤潮生物全面调查研究,开发赤潮预测预报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赤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合理布局增养殖区,实施及时转移、水域净化等防灾减灾措施。完善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技术体系和事故处理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突发性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的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水域生态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设立生态灾害应急救助基金,减少生态灾害的危害。

(3)工程项目的水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完善工程项目、区域开发的渔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进行海洋油气田开发、海洋海岸工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等水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开展重大工程水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回顾性评价,提出生态保护和补偿措施,减少工程的负面生态影响,实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五章拯救濒危水生动植物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水生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经调查并记录的水生动植物物种有2万多种,其中海洋水生动物约16200种;淡水水生动物约3300余种,包括白鳍豚、中华鲟、白鲟、大鲵等众多的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我国水生植物约600多种,是欧亚大陆水生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我国水生生物具有特有程度高、孑遗物种数量大等特点,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受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的物种数目急剧增加,濒危程度不断加剧。一些重要的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如白鳍豚、白鲟、长江鲥鱼等已濒临绝迹。目前列入中国濒危动

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数目就达92种,列入《CITES公约》附录的物种近300种,2000年我国修订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共列出水生野生保护物种169种,是1988年所颁布《名录》中保护物种数目的两倍。

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水生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国际形象。

5.1 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拯救行动

5.1.1 行动依据

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明确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救护中心,驯养繁殖利用许可证制度等规定,为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拯救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先后采取了建设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救护中心、建立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经营利用管理制度、开展专项救助、人工驯养繁殖、人工增殖放流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利用行为等措施。我国已建设了大连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厦门珍稀海洋生物自然保护区、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儒艮自然保护区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2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协定,对水生野生动植物拯救提出了各项保护要求和管理措施。对水生野生动植物及其相关生境进行保护已成为世界自然保护的发展趋势。

5.1.2 行动目标

(1)近期目标:到2010年,濒危物种数目增加的趋势得到初步扼制。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00个以上,40%以上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非法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得到基本控制。

(2)中期目标:到2020年,濒危物种数目增加趋势得到有效扼制,部分濒危物种脱离濒危状态。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300个以上,60%以上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非法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5.1.3 具体行动

(1)建设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根据海洋、江河、湖泊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的分布状况,建立相应的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实施栖息地保护的禁渔、禁养、巡航监

督、跟踪监测以及其他相应的管理,重点保护典型的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等。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不同方式,全面地保护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

(2)开展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治

建设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基地和繁育中心,对中华鲟、长江鲟、白鲟、白鳍豚、江豚、胭脂鱼、大鲵、鼋、扬子鳄等实施救护和繁育。建立濒危水生动植物救护快速反应体系,对误捕、受伤、搁浅、罚没的水生野生动植物进行及时救治、暂养和放生。对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利用实施管理,对特有水生生物进行重点保护,人工增殖放流天然群体数量。

(3)人工驯养繁殖濒危水生野生动物

制定遗传育种与引进物种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实施办法,实施遗传育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引进物种管理。建设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人工驯养繁殖基地,构建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细胞库、精子库、基因库,进行濒危物种基因保存。研究开发人工驯养繁殖核心技术。

(4)规范管理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的经营利用

健全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经营利用管理制度,规范捕捉、人工驯养繁殖、运输、展示、进出口等利用各环节。实施水生野生动植物人工驯养繁殖、捕捉、运输、经营利用等特许管理和进出口审批管理,对外来物种实施监管。打击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和栖息地和非法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

5.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5.2.1 行动依据

《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明确规定了对生物进行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保护要求,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实施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我国的国际责任。

我国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种质资源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渔业水生生物保护工程》等一系列行动计划,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

从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层次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趋势,运用克隆技术、建立精子库和胚胎库、开展流域生态保护等许多国际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5.2.2 行动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0年,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的趋势得到遏制,外来物种危害得到监控。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率提高10%,外来物种危害率下降10%。

中期目标:到2020年,水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外来物种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率提高20%,外来物种危害率下降20%。

5.2.3 具体行动

(1)遗传多样性保护

建立我国特有水生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种质库,建立分子水平的种类鉴别技术。开展冷冻损伤机理、新抗冻剂配方、冷冻处理方法及解冻复苏技术研究,研发运用精子低温生物学和低温保存技术。新建关键水生生物物种的精子冷冻库6座。

(2)物种多样性保护

在我国特有水生生物物种分布密集区域,开展特有水生生物物种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新建10座特有水生生物物种资源天然生态库、14座特有水生生物物种资源人工生态库。

(3)生态多样性保护

建立特有水生生物生态类型保护区管理与运行机制,在我国特有水生生物生态类型分布区域,建立18个布局合理、生态类型齐全、重点突出、面积适宜的特有水生生物生态类型保护区。

(4)外来水生生物物种管理

制定外来水生生物物种引进管理办法,系统管理外来物种引进。建立外来物种引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科学评估引进的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可能造成的影响。建立外来物种预警和评估系统,新建30个外来物种鉴定检疫控制中心,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第六章优先行动项目

6.1 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估

(1)水生生物资源常规调查

对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及水域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定期、定点的常规调查和监测,掌握主要水生生物的生物学特征、物种结构、群落组成、数量分布、种群变

动规律以及开发潜力等;对重要经济种类的资源量和可捕量进行评估。

(2)水生生物资源专项调查

针对特定水生生物物种、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与周边国家的渔业协定水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区等重点水域以及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的实施效果等进行专项调查和评价,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专项保护、健全和完善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管理措施、维护国家渔业权益等提供科学依据。

(3)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估支撑体系建设

以有关科研单位的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研究机构为依托,在现有海区级渔业资源监测网络基础上,建立全国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估网络,重点建设40个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估中心(站),改扩建基本设施、添置研究设备,提高调查和评估能力。完善渔捞统计和渔业信息管理机制,建立捕捞生产科学观察员制度。

(4)水生生物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建立全国水生水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全国水生生物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收集和分析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系统的调查和监测资料,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管理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撑。

(5)资源调查船建设

重点为海区级、流域级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研究机构新建大型资源调查船2艘,中小型资源调查船8艘,提高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和评估能力,扩大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和监测范围。

6.2 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与渔民安置

(1)制订转产转业政策

对全国渔业生产经营情况和捕捞渔船数量、功率、作业方式,以及渔业地区经济对捕捞渔业的依赖程度等情况进行本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转产转业进行合理统筹,制定各类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政策;以专业渔民转产、兼业渔民转业为主的原则,执行捕捞渔民从业资格许可制度,使专业捕捞渔民逐步向渔业其他产业转移、兼业捕捞渔民逐步退出捕捞业。

(2)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补助

对捕捞渔民转产从事水产养殖、休闲渔业经营等方面给予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投入专款,建立专项财政补贴制度,对转产转业渔民给予补贴;建立渔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因休渔、禁渔造成生活困难的渔民给予生活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工作组 二○○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 (1) 一基本要求 (1) 二工作程序 (3) 三水功能区划复核补充与调整 (4) (一)水功能区复核 (4) (二)补充与调整 (6) (三)水质目标值拟定 (7) 四污染源排放量调查与估算 (8)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8) (二)污染源排放量估算 (8) (三)合理性分析 (9) 五污染物入河量调查与估算 (10) (一)污染物入河量调查 (10) (二)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11) (三)污染物入河量统计 (12) 六规划水平年污染源排放量预测 (12) (一)预测方法和步骤 (12) (二)生活污染源预测 (13) (三)工业污染源预测 (14) 七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预测 (15) (一)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系数确定 (15) (二)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计算 (15) 八水功能区纳污能力 (16) (一)基本概念界定 (16) (二)纳污能力设计条件 (17) (三)纳污能力计算 (18)

九规划水平年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19) (一)污染物入河控制量和削减量 (19) (二)陆域污染物排放控制量和削减量 (19) 十面源污染估算与控制 (20) (一)面源污染调查与估算 (20) (二)面源污染控制 (21) 十一规划措施 (21) (一)保护措施 (21) (二)治理措施 (22) (三)保障措施 (23) 十二投资匡算 (24) 附表 (26) 附录Ⅵ-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参考计算方法 (30) (一)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方法 (30) 1.一般河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的一维模型 (30) 2.感潮河段纳污能力计算的一维迁移方程 (30) 3.均匀混合的湖(库)纳污能力计算的均匀混合模型 (31) 4.非均匀混合湖(库)纳污能力计算的非均匀混合模型 (31) 5.具有富营养化趋势的湖(库)纳污能力计算模型 (32) 6.宽阔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的二维水质模型 (32) (二)主要参数估值 (33) 1.综合衰减系数 (33) 2.分散系数Ex、Ez (34) 附录Ⅵ-2 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功能区编码方法 (35) (一)编码说明 (35) (二)编码方法 (35)

汉中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报告

1.总论 1.1规划目的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日益严重所构成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汉中市地处陕、甘川交界处,地理位臵极为重要,是陕、甘、川、鄂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在陕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信息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依据汉中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汉中将成为以机械加工和轻工业、建材为主,商贸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陕南明星城市。随着汉中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污废水排放量急剧增加,江河水质恶化的趋势已露端倪,城市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污染的危险性日趋增大。依据汉中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及时编制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对保证水资源永续利用和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工作。 1.2规划指导思想 城市水源地保护规划与汉中市水中长期供求计划和流

域综合利用规划相协调,面向二十一世纪,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体现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保护的新要求,为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规划依据和标准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陕西省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1.3.2水利部水资源[2000]58号《关于在全国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大纲》、《长江片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细则》、《汉中市1998年统计年鉴》、《汉中市1998-2010年总体规划》、《汉中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大河坎水厂石拱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1999.11)、《汉中市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汉中水电局、水文局1997.9)。 1.3.3 GB/T14529-1993《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52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农业部

附件1: 2012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 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落实中央提出的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农业部决定于2012年9-10月份在全国组织开展“2012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 一、活动主题 (一)活动主题:关爱水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活动时间:2012年9月21日开始,为期1个月。 (三)活动地点:各地水族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网络成员单位等。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各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二)承办单位: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各地水族馆、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和长江豚类保护网络成

员单位。 (三)宣传月活动办公室: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秘书处。 三、新闻媒体宣传 本次活动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各地及承办单位根据情况自行联络、确定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电视媒体: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 平面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渔业报、中国水产、中国水生野生动物等。 网络媒体:各承办单位网站。 四、活动内容 (一)启动仪式 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主会场设在成都,届时邀请有关单位领导、嘉宾、学生代表出席启动仪式。各省及承办单位启动仪式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 时间:2012年9月21日上午。 (二)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将通过悬挂展板、横幅或道旗,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公益宣传片,征文、绘画和水生动物卡通形象征集比赛,摄影作品征集大赛等方式开展。 1.展板。由宣传月活动办公室统一提供濮存昕大使宣传海报和宣传月活动细则为主的主展板设计方案,由承办单位

建设项目对水生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管理规范

附件2 建设项目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淡水) 影响专题论证报告编制指南 (试行) 1 总论 1.1 任务由来与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2.2 技术规范 1.2.3 技术文件 1.3 评价标准 完整列出专题报告编制过程中依据的相关评价标准和重要评价指标的标准值,评价标准应满足保护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的相应等级。《渔业水质标准》中有规范的水质指标,按《渔业水质标准》执行,《渔业水质标准》中未规定的水质指标,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类水质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未分级的水质指标,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执行。以上标准未规定的水质指标,按保护区相应水质指标本底值的要求执行。 1.4 评价内容 1.4.1 原则上评价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涉水部分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所影响的全部范围和时段。要特别关注保护区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敏感目标和保护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敏感时段。 1.4.2重点应关注建设项目在其施工期和运行期,对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的物种资源、种群结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等方面的影响。 2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阐明项目由来和意义、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图),建设单位、建设性质、建设规模与投资规模(扩建项目说明原有规模),工程组成、建设内容、建设周期等基本情况。 2.2 工程设计方案 详细描述建设方案(工程位置图、平面布置)、工程建设方案(含方案比选结果)、设计参数等,重点描述水工构筑物(规模、结构方案等)、工程量等。 2.3 配套工程 2.4 技术经济指标(可选) 2.5 工程方案 包括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设备及工艺、施工方案、主要工程量、施工时序、进度安排,以及营运期运行方案等。 2.6 工程分析与环境影响识别 2.6.1 与国家法律、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2.6.2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与识别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解读《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12-07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国家制定的能源、土地、粮食、应对气候变化等战略规划之后又一项重要的资源环境战略性规划,也是我国资源利用和保护领域的又一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实施好《规划》,是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记者:据了解,这是我国首次编制全国性的水资源综合规划,《规划》有国家八个部委共同参与。请您谈谈《规划》编制的历程和重要意义。 矫勇:进入21世纪,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从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出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2002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牵头,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资源调查评价,主要任务是全面调查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第二阶段为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主要任务是科学制定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与对策措施。 本《规划》是涵盖全国、流域、行政区域三个层面,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定的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规划成果是我国长期治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与管理及水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的实施将全面提升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与保障能力,不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将得到有效转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将显著提高,水生态环境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应对气候变化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将显著增强。 意义: 《规划》必将对我国水资源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矫勇:《规划》编制的主要成果包括八个方面:一是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二是规划目标与任务。三是水资源供需分析。四是水资源配置。五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六是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七是实施效果与环境影响评价。八是保障措施。 《规划》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从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重点回答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6个重大战略问题。 一是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价了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水生态环境状况和演变规律,系统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二是在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水资源条件、利用水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三是研究制定了全国、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及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控制性指标。四是研究论证了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总体布局,提出了有利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措施。五是从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了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及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对策。六是提出了实行最严格

长江水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及保护措施的探讨

长江水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及保护措施的探讨 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和经济发展的重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但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长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减弱甚至丧失,许多湖泊萎缩消亡,旱涝灾害频繁,制约了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长江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选择对长江水生动物的濒危程度及保护措施进行探讨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长江水生动物的现状 长江流域内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据统计,长江流域共有淡水鱼类378种,其中我国特有鱼类162种,包括长江特有鱼类142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4种,其中白鳍豚、中华鲟、白鲟、达氏鲟和胭脂鱼等是我国的特有种类,也是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典型代表。 “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动物,数量减少大家都可以看见,只有鱼类的衰退,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中科院武汉水生所专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从事长江淡水鱼类研究近半个世纪。“如果按照现有速度继续衰退,40年之内,长江淡水鱼类有可能灭种!”长江水利委员会最新完成的《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研究报告》指出,长江流域的378种鱼类,已有20多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长江濒危水生动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长江大熊猫”--白鳍豚,作为长江鲸类里面的旗舰种,它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长江

流域的环保现状,也反映了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现状。白鳍豚已经在长江中生存了2500万年,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现有数量稀少,1980年代初有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来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来头,至1994年为100余头,到2005年不足50头,目前已处于功能性面灭绝。在食物链上,白鳍豚和人处于同一级别,它的现状也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二、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濒危程度不断加重的原因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方面的严重威胁,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域荒漠化日趋明显。具体有三大因素导致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濒危程度不断加重。 (一)过度捕捞造成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长江流域拥有各类渔船2万余艘,专业捕捞渔民5万人,兼业渔民20余万人,捕捞强度大大超过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承受能力,直接造成水生生物资源日益衰退,而电毒炸鱼等非法作业方式的使用进一步加剧了资源衰退趋势。据农业部渔政局统计,目前,长江主要经济鱼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种苗产量已由最高年份的300亿尾,下降到目前的4亿尾。近年来,长江捕捞产量已降到10万吨左右,不足最高年份的1/4。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洞庭湖所捕捞的草鱼、青鱼和鳡,大多在15千克以上,鲢、鳙和鲤也在10千克左右,但近年所捕获的鱼中,2.5千克以上的仅占2.2%。 (二)水域污染导致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题为“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 条河流”的报告中,长江就以污染问题榜上有名,报告显示:长江流域所产生

保护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保护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保护水资源的调查报告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重道远。 如此重要,水滋养了人类,但同时又让人类面临着水枪所带来的生存安全危机。 对此,我对xx区的水资源与水污染概况做了调查: xx区地表径流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保证率p=20%的丰水年可产径流量亿立方米,保证率p=95%特枯年的可产地表径流量仅有亿立方米。 xx区主要含水层: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二迭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碳酸盐奥灰裂隙岩溶水含水层;火成岩风化裂隙及侵入围岩接触带裂隙水;中寒武纪张夏组鲕状灰岩裂隙岩溶水含水层。 xx区主要供水水源地有3处,分别为城子~口头水源地、北下册水源地和磁村~岭子水源地。 城子~口头水源地地下水水温枪类型比较单一,系良好的饮用水水源地。 xx区已经于1997年开发了“南部供水”工程,主要供

xx、xx、xx等沿途乡镇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 该工程设计日供水量万m3,实际日供水量万m3。 xx乡北下册水源地含水层富水性较强,水质好,易于开采,经勘探评价该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3万m3/d。 xx区于1991年修建了“东水西调”工程,设计日供水3万m3,多年平均实际开采量为万m3/d。 磁村~岭子水源地地下水补给来源充沛,地下岩溶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及储存条件,含水层厚度大等优点。 目前该水源地已建成为xx区“西水东调”工程的水源地,设计日供水万m3。 地表水水源地主要是xx水库水源地,xx水库坝址位于xx区xx乡南1km,xx干流中游,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80km2。 水库设计总库容18330万m3,兴利库容11280万m3,死库容715万m3,兴利水位234m,死水位205m。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城乡供水为主的大型水库,是优良的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 xx水库规划向xx区供生活及工业用水2万m3/d。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xx区水质型污染缺水状况日益严峻,主要分布于xx河沿岸区域及xx、xx、xx等煤系地层区域,污染原因主要是xx河上游污水、沿河企业排放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5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5.1 水资源保护规划 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为网湖湖区。网湖湖区由富水下游大片低洼湖泊群组成,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主要包含网湖(主湖)、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下木桥湖、赛桥湖、新湖、后背屋湖、门前屋湖、碧山湖、桥东上湖、伍家湖等12个子湖、以及莲花湖群4个子湖。网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732mm,属长江中游下段南岸一级水功能区——网湖保留区,目标水质为Ⅲ类。良荐河发源于阳新县黄土塘,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潘桥镇,经过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后进入网湖,良荐河总集雨面积111.7km2;良荐河虽不在本次规划湖区范围内,但由于其河水最终流入网湖,对网湖进行水资源保护,就必然离不开对其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资源保护,因此良荐河流域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竹林河、芦家坝河同理一并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 网湖湖区地貌上属于泥沙沉积形成的内陆湖泊,南面为石灰质构造的低山,并沿湖岸分布,北面为砂页岩、砾岩、第四十纪红土,由山地侵蚀堆积形成的丘陵岗地,按长条形土岗和宽窄不等的沟坳相间排列,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峡状湖区。 5.1.1水资源保护现状 (1)网湖湖区围垦情况 网湖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解放初期,当水位为20.0m时,湖泊总面积为81.9km2,湖泊容积为4.23亿m3。上世纪70年代后在围垦良荐湖、赛桥湖(上片)的基础上,对大网湖(包括子湖)进行了围垦,从明港口至祝家庄修筑围堤。将良荐湖、赛桥南湖、下司湖等子湖与大网湖分开。到80年代末期,网湖水位为20m时,仅有湖泊面积43.8km2,湖泊容积为

2.79亿m3。网湖湖区的围垦总面积为28.8km2,其中包含半壁山农场。围垦的面积中农田占54.8%、围养水面占12.2%、精养鱼池占7%、其他占26%。 (2)水环境质量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网湖湖区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水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特别是城区莲花湖,水质为劣Ⅴ类。 2013年4月23日,阳新县水利局委托阳新县环境监测站对网湖、莲花湖、石灰赛湖、大泉湖、马蹄湖水质进行抽样监测,具体指标见表5.1-1。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分类指标限值见表5.1-2。网湖、马蹄湖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地表水;石灰赛湖总磷达到0.088 mg/l,实际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大泉湖总磷达到0.114 mg/l,大泉湖实际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莲花湖中心总磷达到0.641mg/l,超出V类水标准3.2倍,实际达到劣Ⅴ类标准。 总体上看,网湖湖区总体水质为总磷超标,其中莲花湖的水质为劣Ⅴ类标准,主要是总磷量超标严重(超出V类水标准3.2倍)。莲花湖紧邻阳新县城,现状情况下居民生活污水、部分城市服务业生产用水及工业用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至莲花湖;同时,莲花湖和大泉湖曾大面积的养殖珍珠,大量的投肥沉积湖底,持续污染水体,导致水体水质不断恶化;另外,由于围垦及渠道淤塞,莲花湖与周边水体流通性差,水体交换功能减弱,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也是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莲花湖污染现状见图5.1-1、5.1-2、5.1-3。 表5.1-1地表水水质监测成果表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现状与展望(陈水松 袁琳 叶丹 陈洁 郭文思)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现状与展望 (陈水松袁琳叶丹陈洁郭文思) 摘要: 水生生物可以直接反映水环境质量变化,水环境的恶化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和危害。因此,生物监测技术是水环境监测的一种最直接且有效的手段。介绍了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的定义、理论、主要方法及其优越性。列举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应用的典型案例,并对生物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生生物监测; 水环境评价; 生物监测技术; 长江流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导致水体污染加剧,影响了水体生态功能,造成水质性的水资源短缺。另外,农药和重金属污染以及化学物质的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意外泄漏隐患,都对受污染水体内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1] 。 为了有效监测和评价水环境质量,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监测和评价方法大致有两类。 (1) 理化分析方法。即采用各种仪器,通过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测定有害物质及浓度,对水质作出评价。这种方法具有严谨、准确的特点,其成果可作为水环境评价和水污染事件鉴定的依据。但是,理化分析方法有其固有的缺陷: 受仪器分析特点的限制,对污染物监测的连续性不够,难以对突发性的水体污染事故及时预警; 受现有检测仪器的敏感度限制,对低于一定浓度的有害物质无法测定; 不能反映水体中各种有毒物质的长期综合效应。 (2) 生物学方法。即利用水生生物对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 或Biomonitoring)。该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测定和评价单一化学物质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而且还能直接用来测定工业废水的毒性和几种化学物质混合后的综合毒性,并为研究化学物质的致毒机理积累资料。由于生物监测技术具有反应灵敏、成本低、直观、综合分析代表性强等优点,其实际应用一直方兴未艾,早在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生物学家就已经把水生生物引入到水环境污染的研究中,并进一步开展了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研究。1902 年,K olkwitz和Marsson就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类,并首次提出指示河流有机污染的污水生物体系,即不同的“指示生物”对应不同污染带,其中就包括了浮游藻类,使生物监测实现模型化。之后,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2] 。 20 世纪30 年代,污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同时人类对于水环境 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到60 年代,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得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并发生了多起的重大水污染事件,迫使人们更加注重研究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技术。到80年代,荷兰水资源管理和废水处理机构将水生生物监测技术作为化学试验分析技术的辅助手段,应用于对莱茵河(Rhine) 及马士河(Meuse)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监测、预警及流域综合治理效果评价,获得了显著效果。此后几十年间,水生生物监测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环保工作者的重视,成为评价化学污染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监测技术得到迅猛发展。 1水生生物监测的概念及特点 1. 1概念 生物监测是基于生物学原理,利用指示生物对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反应,从而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综合监测和评价的一种技术[3] 。生物监测主要是通过测量活体生物在外界胁迫下所表现出的反映灵敏度而实现的。生物在外界胁迫下出现的变化包括细胞的生理、生化、生长和健康状况的变化,个体及系统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改变,种群数量、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发展、进化的改变等形式。

饮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饮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 报】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八)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安排,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汇报我省长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长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工作情况及成效长江是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多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江水源涵养保护工作,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以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长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确保了四川省长江水源涵养功能总体健康。 (一)加强植被保护与建设,促进山川秀美从1998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植被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促进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一是持续加强森林建设与保护。全省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十年来累计营造林6470万亩,抚育森林380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900万亩;

深入开展生态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长防林(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等重点工程,严格控制森林采伐,有效管护林地2400万公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88.8万公顷; 西部大开发10年多来,四川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77.4万亩,占全国总量的6.9%;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木材年均采伐量600万立方米,大大低于国家控制指标,森林火灾损失率连年控制在0.2‰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连年控制在0.7‰以下,乱砍滥伐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呈现出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有效发挥。全省国土绿化覆盖率达到62%,森林覆盖率达到35.3%、十年来提高近10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16. 8亿立方米,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 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减少土壤侵蚀9672万吨、涵养水源700亿吨,境内输入长江的泥沙减少了46%; 累计增加生物量 6.18亿吨,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年吸收二氧化碳2.05亿吨,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6万亿元,居全国首位。 二是积极改善湿地荒漠生态。我省湿地总面积421万公顷,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3个,保护面积343万公顷; 分别建立国际、国家重要湿地1处、4处,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9个、7个。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工程14项,天然湿地恢复15万余亩,一些重要和脆弱湿地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启动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试点,治理岩溶区100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24.8

xx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内容涵盖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涉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等领域,是建立初始水权制度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的基础,是贯彻落实《水法》、国家新时期治水方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治水新思路的体现。 为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陇东煤电化基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为政府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提供基础和依据,根据华亭县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结合《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配置阶段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XXXX年X月受华亭县水务局的委托,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承担了《甘肃省华亭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基础资料收集,于XXXX年X月初完成了初稿,交华亭县水务局征求意见,X月初完成送审稿。 编制本规划报告的技术路线、调查评价方法、技术标准主要以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标准,甘肃省的有关文件及技术报告为依据,以收集现有的气象、降水、蒸发、径流、泥沙、水质、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资料为基础,以XXXX年为基准年,调查收集了华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利工程现状、经济社会各部门需水量等基本数据,整理统计水文站实测的径流资料,计算了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及纳污能力。评价成果涵盖了水资源数量及多年变化趋势、水资源质量、水污染现状,完成了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

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水资源管理与保障、规划工程总体布局、效益评价等相关内容,并对远期(XXXX年)经济社会各部门需水量做出了趋势分析和预测。 规划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对华亭县水资源进行了重新调查评价,对全县各类现状供水工程的供水能力、规模等指标进行复核,具体分析了各规划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及变化规律,通过节水潜力分析,确定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和节约用水计划;以水功能区划为基础,提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目标与具体措施和计划;通过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及其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提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区域内水资源条件进行分析,协调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提出区域内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本次规划在进一步查清全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需水总量、节水、水污染防治为控制目标,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根据需求对全县水资源进行了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为全县未来产业布局、能源发展规模和布局提供了以水定发展的决策依据。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华亭县水务局和统计局等单位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短、工作任务大及基础资料的局限性,报告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谨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二X一二年九月十日

饮用水水源地规划报告

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文本) (征求意见稿) 成都市环境保护局 二○○八年三月

前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用水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明确提出“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饮用水安全方面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委决定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该工作旨在进一步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水源地保护相关技术方法、法律法规,解决目前危害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并为后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及四川省环境保护局的统一部署,成都市在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在为四川省及国家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的同时,也为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一、总 则 (一)目标与任务 1. 总体目标。本次规划的目的是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规划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任务要求。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 图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二)规划思路 1. 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 水资源调查评价 供水预测 水 资 源 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 设 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规划重点。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制定规划方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的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议。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的思路、格局、方向和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 规划技术路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本次规划的任务进行了分解,共分为10个部分,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2。 (1)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可为其余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对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与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2)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进行比选的方案,提出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的有关分析结果;同时,在接纳水资源配置部分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 (3)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排污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及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水资源规划的动态过程,以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合理配置方案。 (4)水资源配置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流域水量和水质统筹考虑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规划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合理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3。 (5)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支撑和保障,包括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系统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方案以及评价实施效果等。

农业部关于推动落实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关于推动落实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 全面禁捕工作的意见 日期:2017-03-06 来源:农业部长江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长江大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2017年中央1号文件“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的决策部署,切实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现就加快推动落实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长江流域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和要求上来,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五位一体”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认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使保护区从根本上退出渔业生产,实现保护区转型升级,促进长江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助推长江大保护和水域生态文明建设。 (一)保护区全面禁捕是落实长江大保护的迫切要求。水生生物保护区是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及其重要关键栖息生境而依法划定的一定范围内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包括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维持基本健康水平的底线,是长江大保护的生态红线,必须予以优先保护。 (二)保护区全面禁捕是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自然保护区条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在保护区开展捕捞等破坏生物资源、水域生态环境和影响保护区功能发挥的行为。实施保护区全面禁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有法必依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实践。 (三)保护区全面禁捕是实现长江渔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举措。率先在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不仅能为长江流域全面禁捕工作提供经验和示范,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现有的渔业生产方式,保护天然渔业种质资源,实现长江渔业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促进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淡水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保护区全面禁捕是推进捕捞渔民脱贫的有效手段。在保护区全面禁捕,实施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可以打破传统渔民对自然资源的生计依赖,避免“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帮助他们走出竭泽而渔糊口度日的困境,加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 二、明确目标,细化措施

水资源保护调查报告

水资源保护调查报告 篇一:紫金县新庄村森林 紫金县新庄村森林 紫金县新庄村新庄河是紫金县秋香江的一条分流之一,秋香江是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黎头寨,西南流经紫城、瓦溪、蓝塘、风安,于古竹镇的江口注入东江。长144公里,流域面积1669平方公里。 在紫金县,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秋香那迷倒唐伯虎“三笑”的第三笑,就是在秋香江河畔演绎的。风流才子唐伯虎追秋香,追到了紫金河。这时,山风吹拂县城的河面、波光闪烁、芦草依依,好一派田园乡画的风光,此情此景,秋香身心愉悦,回眸一笑。伊人的欢悦,使紫金河诞生了新的名字,叫“秋香江”。当然,唐伯虎和秋香的民间传说无史料可考,但这承载着秋香江两岸人民的良好愿望。由此可见,在以前的秋香江是条美丽而富有神奇色彩的河流。 但近年来,紫金县以水源却受到严重的破坏,以至于还出现过“广东紫金数万村民买水度日水质问题20年无人解决”的事件。 所以近几年来紫金县以水源保护为重点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植树造林养水源、关闭污染企业保水质,对东江水实

行立体式全方位的保护,境内东江干流和秋香江支流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I类标准,措施有下。 一、护水 所有电镀厂五金厂停产搬迁 早在20XX年,紫金县就专门制订了《关于加强东江水环境保护的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对东江水资源进行保护。 干支流两岸禁设垃圾堆放场 紫金县环保局副局长陈仕雄坦言,当地不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仍比较薄弱,生活垃圾处理不规范,没有采取填埋无害化处理,不少沿江河居民仍习惯将垃圾倒入江河中。 《方案》规定,东江干流及支流两岸集雨范围以内严禁设置垃圾堆放场,已经设置的应限期关闭;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场,规范垃圾的资源回收和处理处置。据介绍,截至20XX 年底,紫金县城附近林田青河径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古竹垃圾处理场工程正在建设中,瓦溪、龙窝、上义等镇的垃圾处理场也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斥巨资建城市污水处理厂 “建设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仅仅是我县保护东江水源众多工作举措中的一项。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紫金为保护好东江水,做了大量的工作。”陈仕雄说,由于紫金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污染物(全县城年排放生活污水量约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规划 # 水资源保护规划 水资源保护规划范围为网湖湖区。网湖湖区由富水下游大片低洼湖泊群组成,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主要包含网湖(主湖)、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下木桥湖、赛桥湖、新湖、后背屋湖、门前屋湖、碧山湖、桥东上湖、伍家湖等##个子湖、以及莲花湖群#个子湖。网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mm,多年平均径流深###mm,属长江中游下段南岸一级水功能区——网湖保留区,目标水质为Ⅲ类。良荐河发源于阳新县黄土塘,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潘桥镇,经过良荐上湖、赛桥南湖、下司湖后进入网湖,良荐河总集雨面积###.#km#;良荐河虽不在本次规划湖区范围内,但由于其河水最终流入网湖,对网湖进行水资源保护,就必然离不开对其主要入湖河流的水资源保护,因此良荐河流域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竹林河、芦家坝河同理一并纳入本次水资源保护范围内。 网湖湖区地貌上属于泥沙沉积形成的内陆湖泊,南面为石灰质构造的低山,并沿湖岸分布,北面为砂页岩、砾岩、第四十纪红土,由山地侵蚀堆积形成的丘陵岗地,按长条形土岗和宽窄不等的沟坳相间排列,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峡状湖区。 #.#水资源保护现状

(#)网湖湖区围垦情况 网湖是阳新县境内最大的湖泊,解放初期,当水位为##.#m 时,湖泊总面积为##.#km#,湖泊容积为#.##亿m#。上世纪##年代后在围垦良荐湖、赛桥湖(上片)的基础上,对大网湖(包括子湖)进行了围垦,从明港口至祝家庄修筑围堤。将良荐湖、赛桥南湖、下司湖等子湖与大网湖分开。到##年代末期,网湖水位为##m时,仅有湖泊面积##.#km#,湖泊容积为#.##亿m#。网湖湖区的围垦总面积为##.#km#,其中包含半壁山农场。围垦的面积中农田占##.#%、围养水面占##.#%、精养鱼池占#%、其他占##%。 (#)水环境质量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网湖湖区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水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特别是城区莲花湖,水质为劣Ⅴ类。 ####年#月##日,阳新县水利局委托阳新县环境监测站对网湖、莲花湖、石灰赛湖、大泉湖、马蹄湖水质进行抽样监测,具体指标见表#-#。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地表水分类指标限值见表#-#。网湖、马蹄湖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地表水;石灰赛湖总磷达到#.### mg/l,实际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大泉湖总磷达到#.### mg/l,大泉湖实际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莲花湖中心总磷达到#.###mg/l,超出V类水标准

水源地保护项目汇报材料2018

临河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一、项目总体情况 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保护临河区饮用水水源,保障临河区城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市政府于2014年10月份,委托我公司启动了临河一、二自来水厂和黄河水厂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方案的编制工作。2015年7 月份,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方案获得了自治区政府的批准。 2014年12月份,我公司按照国家关于水源地保护的相关技术规范,委托巴市河套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临河城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BSSDY.SJ__73(1)--2014),并通过了市水务局组织的专家组的评审。市水务局于2015年10月份批复并委托我公司承担临河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的建设任务。 《临河城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主要任务是,对临河区第一水厂水源地、第二水厂水源地和黄河水厂厂区及二个取水口进行保护。建设内容包括:建立40处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界标,33处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界标,30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交通警示牌;18套水源地保护宣传栏;安装卫生防护隔离网4.148km;完成第一水厂18

眼水源井防洪涝污染工程1458㎡;完成黄河水厂厂区电子围栏1300米,厂区安装安全视频监控一套,对一水厂41眼水源井和黄河水厂2个取水口安在线视频监控设备,安装黄河水厂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系统3套。 项目概算总投资651.37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补助资金5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51.37万元。项目承建单位:内蒙古黄河西部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项目资金投入及执行情况 (一)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及执行情况 2015年争取内蒙古自治区本级水资源费项目资金200万元,2016年,巴市财政局拨付2016年市本级水资源费支出资金200万元。 我公司支出水源地前期保护工程费用52.32万元(包括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技术服务和评审费,实施方案勘察设计和评审费,前期保护工程施工费)。 2015年底,临河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项目通过了公开招投标,工程中标单位为内蒙古聚源市政公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标造价1649826.9元。 截止2017年底,陆续建设完善了保护区的界标、交通警示标志等设施,建设完成了一级保护区卫生隔离防护工程、防洪涝污染硬化工程和黄河水厂厂区安防系统。 保护工程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2015年-2017年主要完成了以下水源地保护工程内容: 1、设立临河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