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专用版)高中政治第一讲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

(湖北专用版)高中政治第一讲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学案1新人教

版必修1

课标要求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了解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懂得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具体措施。

一、生产与消费

知识梳理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请思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上购物。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消费的方式。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试判断:由人们对美容与时尚的关注而引发的“颜值经济”正在有力推动化妆品、时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说明生产是消费的动力。( )

提示×。由人们对美容与时尚的关注而引发的“颜值经济”正在有力推动化妆品、时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说明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

(1)内容: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2)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试判断: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 )

提示×。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

重点突破

1.生产决定消费的四个表现的区分

表现区分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有没有:没有生产出来的东西,人们也就无法消费;是消费什么的问题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变没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是否发生变化;是怎么消费的问题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高不高:人们的消费质量和水平是否提高;是消费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想不想:没有某种商品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这种商品的普遍需求;是消费的发展问题

2.区分两个“动力”

比较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性质决定作用反作用

表现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

下降,刺激消费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改进商品性能等,刺激消

费欲望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

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生产发展使得收入增加,提高

消费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

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

积极性

作用结果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改善生产发展,经济增长

典例运用

典例1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人工智能和家政服务业实现深度融合。具有在线下单、拨打电话、亲情陪护、健康监测等诸多功能的智能家政机器人将进入民众的家庭生活,提供便捷家政服务。材料表明( )

①生产与消费互为前提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③生产是消费的目的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人工智能和家政服务业实现深度融合”,表明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②④符合题意;生产是消费的前提,①说法错误;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③说法错误。

典例2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消费热点,催生智能养老、智慧健康养老等诸多新产业。这体现了( )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由“养老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消费热点”,可知①符合题意,由“催生智能养老、智慧健康养老等诸多新产业”,可知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知识梳理

1.重要性: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2.要求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试判断: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提示×。全面深化改革是通过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4)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试判断:劳动者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

提示×。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重点突破

全面理解“社会主义的改革”

(1)改革的内容: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2)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改革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典例运用

典例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①是适应生产关系重大变革的需要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旨在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④能推动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不是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①错误。上层建筑应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④错误。

典例4 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并从交易收益中拿出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这告诉我们(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C.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D.三权分置政策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

答案 B

解析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表明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B符合题意;题目强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并不是强调共同富裕,C排除;A、D不符合事实。

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情景一M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为适应新时代的变化,M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放在乡村振兴的核心位置,支持有条件的乡村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创办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之间的产业融合;利用科技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高效农药替代等措施,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推动“农业向绿,产品变优”,适应了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乡村振兴。

(1)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运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关知识,说明M市的做法对实现乡村振兴的借鉴意义。

情景二果蔬宅配行业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果蔬宅配这种新的销售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下,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水果、蔬菜类农产品,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获得相关物品。以下为某企业的前期市场调查数据:

图1:网购果蔬产品的最大益处

图2:家庭收入2万元/月以上是否考虑网购果蔬产品

传统果蔬销售模式的优势及弊端

优势劣势

菜市

新鲜;品种多样,秩序井然;平价,

不会出现随意抬高菜价的问题

环境脏、乱、差;剩余蔬菜的及时处理问题

超市方便、快捷;较便宜不新鲜;蔬菜外包装的破损;蔬菜易腐烂

注:目前,农贸菜市场、超市化卖场与生鲜电商的市场份额占比为73∶24∶3。

(3)结合调查,某企业对果蔬宅配的发展作出了乐观估计,你认为可能的理由有哪些?

(4)结合材料,指出可能影响果蔬宅配行业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应对策略。

答案(1)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M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绿色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激发经济活力,实现了乡村振兴。这启示我们,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依托农业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3)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互联网经济和物流行业的发展,为果蔬宅配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增加,人们对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提高,促使了果蔬宅配这种销售模式的产生。③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人们希望省时省力的消费心理,引导人们选择果蔬宅配这种销售模式。(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

(4)①价格较高。建议:加强管理、改进技术、通过互联网手段改进。②竞争无序,监管无力。建议:政府部门规范市场秩序。

素养感悟

(1)政治认同:增强对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当前我国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正确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3)公共参与:积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献计献策。

一、选择题

1.据了解,全新的5G技术能够带来比现在4G快几十倍的网速,达到每秒G级别,同时5G 基站的宽带容量也会大幅度提升,从而支持更多的用户同一时间高速上网;其次,5G时代的流量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到时候智能生活离我们普通人更近一步。这反映出(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③消费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材料反映出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强调消费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

2.在我国,现阶段之所以要突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我国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国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传统大众一般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持续下降,迫切需要新的供给生成并由此创造更多更新的需求。材料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③商品需求决定商品供给

④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题中,“传统大众一般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持续下降,迫切需要新的供给生成并由此创造更多更新的需求”,这表明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也说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②④符合题意;题中材料未体现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排除①;生产决定消费,③错误。

3.每年的“双十一”到来前,很多“剁手党”已经在大肆囤货了。物流指闻最新获悉,星图数据监测信息显示2018年11月11日0∶00~24∶00,全网销售额最终为3143.2亿元。网购拉动了现代物流、商贸、包装等行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C.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D.消费心理会影响消费行为

答案 C

解析网购拉动了现代物流、商贸、包装等行业的发展,体现了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应选C。

4.随着我省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将有更多的小区安装智能垃圾分类设备。一条涵盖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安装、维护等领域的全新产业链正在形成。这说明( ) A.新的消费需要能决定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B.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D.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答案 B

解析“一条涵盖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安装、维护等领域的全新产业链正在形成”,这说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产业的出现和成长,B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A颠倒了二者的关系,错误;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5.有人把我国实施“菜篮子”工程的成功经验概括为:要想填满“菜篮子”,必须搞好“菜园子”和“菜摊子”。这是因为( )

①消费是生产和交换的前提和基础

②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③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④直接生产过程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答案 B

解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①错误。解答本题首先找到题干中的设问“这是因为”,其次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要想填满“菜篮子”,必须搞好“菜园子”和“菜摊子”概括材料的主旨,这说明直接生产过程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6.2018春节前某电商通过消费者调查、大数据分析、年货预订等方法,了解消费者需求,给相关生产企业下定单组织货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上述情形的正确理解是( )

①实现了生产、消费等的有效对接,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流通成本

②彻底颠覆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再生产链条

③电商在此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④“互联网+”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②中“彻底颠覆”的表述过于绝对。③错误,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直接生产起决定作用。

7.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说( ) A.要大力发展生产力B.要加大财政投入

C.要统筹城乡发展D.要完善转移支付

答案 A

解析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A符合题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离不开国家财政的作用,同时需要统筹城乡发展,但这些措施都不是根本原因,B、C、D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8.我们一家人的马路“骑”缘

结合这一家人的马路“骑”缘,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这家人出行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变化1:出行方式越来越丰富,出行选择越来越多,消费的水平越来越高。

原因: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力发展了,产品丰富了(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共享单车)。②收入增加了,消费水平提高了。③解放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变化2:出行方式越来越环保。

原因:①消费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环境保护。②拥堵的交通现状,环保的方式出行感受更好,而且成本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