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暨“教科研月”活动方案

为全面加强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校特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以“统一主题,推荐内容,分段实施,有序进行”为形式,结合各科教学,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传统礼仪和传统节日、古代书画等专项教育,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

活动,以提升我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目标与内容

目标:1、传承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明。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

3、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有关的传统文化。

4、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

内容:1、中华传统文学艺术。

2、中华传统礼仪、民俗、节日等。

3、中国书画艺术、民间工艺等。

4、古代体育、科技等。

三、活动时间

2014年10月16日----2014年11月16日

四、活动主题

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文化精粹

五、活动安排

1、全面开展以“经典诵读”为核心的学习活动。

(1)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诵读经典。

(2)班级每周一第一节为诵读课,每节课课前3分钟诵读。

(3)年级组每周制定明确的学习、活动计划,指导学生学习。

2、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专题活动。

(1)利用校园网络和墙体文化进行认识提高。

(2)年级内组织主题专项活动(每周五的校本课程)。

(3)结合活动计划召开校园艺术活动,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艺术生活。

3、组织教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课题研究。

课题:

(1)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组织形式与进课堂的教学形式研究;

(2)不同学段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标高定位研究;

(3)课程教学中如何增加、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4)如何因地制宜编写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教材?

六、具体实施

1、古诗文诵读活动:以我校自编的中国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为主的内容,低年级《古诗文》、《传说神话》、中高年级《宋词》、《古典小说》。

责任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活动载体:年级组每周检查完成情况,每两周各年级评比一次优秀班级并上交年级实施计划、结果、图片。

2、中国书画艺术、民间工艺:通过我校艺术课课堂开展,帮助学生了解民族审美立场,陶冶道德情操和塑造完美人格,增强孩子的自由与创造精神。

责任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艺术教师

活动载体:各班11月11日上交教导处两幅作品,题材不限。

3、名著鉴赏:以中国四大名著阅读为主、借故事讲道理,分年级进行比赛。

责任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语文教师

活动载体:各年级组以组为单位完成比赛,有计划、结果、图片。

4、中华传统礼仪、民俗、节日等: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中,要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责任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

活动载体:利用各种节日,了解其由来、含义及习俗等。

5、古代体育、科技等:通过体育课和班队课的开展,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人情和自豪感。

责任部门: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体育教师

活动载体:各年级以班为单位开展学习,有计划、结果、图片。

年段侧重点:

七、活动领导小组

每天多一点点的努力,不为别的,只为了日后能够多一些选择,选择云卷云舒的小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