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种常遇见的表面问题,背后的预设,和基督教的回应 林慈信

二十五种常遇见的表面问题,背后的预设,和基督教的回应 林慈信
二十五种常遇见的表面问题,背后的预设,和基督教的回应 林慈信

二十五种常遇见的表面问题,背后的预设,和基督教的回应

林慈信

二十五种常遇见的表面问题,背后的预设,和基督教的回应林慈信1.表面问题:科学已经证明圣经没有立足地了。我是相信科学的人。背后预设:科学,和科学家是“中立” 的,“客观” 的;他们没有预设,没有偏见。科学的理论总是建立在事实上。

基督教的回应:科学其实不断的在改变,而科学的改变是受周围文化的预设所影响的。科学并不“中立” ,并不“客观” 。科学家都被自己的预设和自己的宇宙人生观所控制。科学家会犯错;也会制作虚假(不乎合事实) 的理论。历史上,科学从未能用事实来推翻圣经的任何一句话。不同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可能与圣经冲突;可是科学并没有任何能推翻圣经的证据。

2.表面问题:基督教的思想太狭窄了。

背后预设:世上最好的宗教,是一个叫人类都快乐,给人们带来安全感的宗教。它告诉人世上没有问题,明天会更好。宗教不可冒犯人,不可自称是绝对真理。

基督教的回应:按照逻辑,所有的宗教都彼此矛盾;因此只有两个可能:一,所有的宗教都是虚假的。二,只有一个宗教是真的。宇宙若有一位真神,那么只可能有一个宗教是真

的。所以,提出这个抗议的人,他自己的思想太“狭窄” 了,无法接受真理。

3.表面问题:我不能相信一个将人扔在地狱里的神。

背后预设:神太慈祥了,不会把人送进地狱的。人太好了,神不会把人送进地狱的。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假设:上帝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都与人一样。“假如我不会把人送进地狱,神也不会这样做!”

基督教的回应:神不是人。神的思想,感情,与作为都与人截然不同。神的意念和道路高过人的意念和道路。这个人真正的问题是,他只想要一个按自己的形像造的“神” :一个容忍他继续犯罪,一个可以与罪人舒服共存的神。事实上上帝热爱公义,圣洁到一个地步,他造了地狱!上帝爱他自己的本性,爱自己的律法,爱自己造的宇宙,和他的选民;因此地狱的被造不只是出自上帝的公义,也出自他的爱!

4.表面问题:你我信什么都不要紧;只要我们诚恳就可以了。背后预设:诚恳比真理和道德更重要。

基督教的回应:这个立场既不合乎逻辑,也不合乎伦理道德。没有人可以按这准则生活的!谁会说,那些牺牲婴孩在祭坛上的撒但教徒,他们的恶行是可以接受的?希特勒杀害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他也完全是诚恳的相信犹太人应该被除灭!诚恳不能取代真理或伦理。你可以是诚恳的,可是是完全错误的;你也可以是一个很诚恳但很不道德的人!

5.表面问题:耶稣是个好人,是一个伟大的教师。他也只是好人而已(不是上帝)。

背后预设:这个人假设:耶稣是一个伟大的人。没有人可以否定这点--可是耶稣不是上帝,他不是基督(弥赛亚,救世主) 。

基督教的回应:这个论点不攻自破。耶稣若是一个好人和伟大的教师,那么我们必需接受耶稣对自己的宣称:就是,耶稣自己说他是谁。事实上耶稣宣称自己是神子,是世人的救主。假如耶稣不是他所宣称的那位,那么他要不是撒谎,就是疯子。假如他是撒谎或疯子的话,那么就不是好人,更不是一个伟大的教师了!

6.表面问题:人不是邪恶的;人性本善。

背后预设:人基本上是好的。他们做坏事,是因为环境影响他们。一旦有了良好的教育,居住环境,和就业的机会,人就会变好的。

基督教的回应:这个论点并不符合事实。历史和心理学给我们铁证,说明人的本性坏透了。没有人需要教导婴孩如何撒谎,偷窃,欺骗。希特勒的德国是当时世界上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所有的事实证据都支持圣经所说的:“人的心坏透了,谁能测度呢?” (耶17:9)

7.表面问题:基督教是一些有心理问题的人的拐杖(寄托) 。背后预设:人们接受基督教,成为教徒,是因为这个宗教满

足了他们一些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基督教就不可能是真的。基督教的回应:基督教显然是真的,正是因为能够满足人所有的需要,包括心理上的需要。神既然创造了人,他肯定完全知道人需要些什么。因此最合乎逻辑的假设是:那位创造人类的神所启示的宗教,是最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因此这个立场,其实支持了它想要反对的。

8.表面问题:我是无神论者。我不相信宇宙里有神。

背后预设:无神论者假设自己有足够的智慧能力,支持他们的结论。他们觉得宇宙里没有任何的神明。

基督教的回应:唯有一位有资格作无神论者的,就是神自己!要断然地宣称“宇宙没有神!”者,必需知道万事,同时存在於宇宙每一个角落,且有无限的力量。换言之,这个人必需无所不知,无处不在,和无所不能:他必须是神本身!无神论是一个荒谬的信仰立场是不攻自破的。

9.表面问题:基督教若对你有意义,有帮助,那很好,可是不要来烦我就好了!

背后预设:每一个人都应该“干自己喜欢的事” 。只要不烦别人,爱怎么活就可怎么活。至於真理和伦理,那不重要!只有自己对欢乐的追求才重要。

基督教的回应:这种人生观是毫无掩饰的自私自利!其实,基督徒是要“烦” 别人的。欢乐主义生活方式,一定带来灾难。作一件事情,虽然“感觉上很好” ,可是感觉好并不等

於是对的。疯狂的人谋杀别人时,“感觉上也很好” !这个立场是不符实际的。

10.表面问题:基督教没有适切性(与现实脱离) 。

背后预设:对我来说,在我的生命中,基督教不适切,不实际。只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虚无飘渺,讲到来世的乐园而已。

基督教的回应:真正的基督教是实际的,有高度的适切性。圣经关心到人生的每一层面,不只是要“救人的灵魂” 。这个人可能曾接触过有缺欠(不完整) 的基督教信仰。

11.我们都是神的一部分。我们都是神的儿女。

背后预设:这个人假设“至终的真相是一个存有”,人是这个“宇宙灵魂” 或“宇宙力量” 的一部分。这立场最后带到泛神论:宇宙一切就是神;神就是宇宙的一切。或者带到“泛万物主义” :一切就是“气” ,“气” 就是一切。

基督教的回应:我们并不是神的一部分!宇宙的真神是一位有位格的,同时是无限的神,他创造了这个宇宙。神造世界不是用自己的本质来造,而是从无有中创造。宇宙的造物主与整个宇宙在质在量上都截然不同。泛神论或者泛万物主义带来的,是万物身份的消灭,带来绝望。

12.表面问题:我尽量不伤害别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遇见有需要的人,我是不会幸灾乐祸的。一定尽力而为帮助人。

背后预设:这句话的背后,假设神是按照我们是谁(我们的人格) 和我们的表现(行为) 来决定接纳我们与否。神审判

人类,好像老师将每一个学生与全班同学的分数来比较一样。你的好行为若多过坏行为,你就可以过关!

基督教的回应:神接纳罪人,乃是按照耶稣基督是谁(他圣洁的人格) 和耶稣的表现(耶稣完成了的大工) 。基督教是

唯一的宗教,提供代罪的救赎。我们不可能凭自己的行为进天堂。我们不可能与别人的行为比较,来决定神救我们还是定我们的罪。我们得救,完全是凭神的恩典;完全是藉着信心;完全是因着基督完成的救赎!(弗2:8,9)

13.表面问题:可是,基督徒这么强烈地反对性爱!性有什么不好?性是那么的自然,因此一定是对的!

背后预设:他们假设:事实(比方说:生理的本能) 必然是

正常的。而正常的,必然是对的。因此:事实(既然) 就是

对的(应然) 。还有:一件事,假如带来好的感觉,就去作罢!(想去作就作。)

基督教的回应:人因为犯了罪,有了罪孽。因此人不是正常的,世界也不是正常的。人亏缺了正常;世界也反常。事实(就是:目前的人类和宇宙) 并不是正常的!我们有一些的欲望,对於我们堕落的人性是正常的。可是,对於堕落的人性是正常的事,并不是神原来创造人的时候的正常事。性本身不是罪,只要“正常” 的作:就是说,在神本来创造人的时

候所计划的,如何,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之下进行。14.表面问题:我曾尝试过信基督教,可是没有效果(对我没有用)。

背后预设:基督教只是情感上的某一种不会持久的“高峰经历”。这个人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回转(悔改,信心) 。因为他的“回转” 不是真的,他就假设说,所有的“回转” 经历都是假的。他以自己个人的经验,来衡量人类所有的经验。

基督教的回应:是的,假的回转(信主) 经历是绝对可能的。他所尝试的,并不是真的基督教。可是,一次的假回转,不等於说所有的回转经历都是假的。这并不合乎逻辑,也不符合事实。

15.表面问题:我不能信神。当我看到希特勒如何对待犹太人,又想到世界上充满着痛苦,我不能相信宇宙里有神。

背後预设:这个人假设:我们就算没有绝对的伦理道德标准,也可以作出道德的上判断:如判断希特勒的邪恶。“神” 的存在,对我们做道德判断不是必需的条件。

基督教的回应:这个立场不符合逻辑。宇宙若没有神,就没有绝对的道德标准,没有“公义” 的根据。要解决“为什么有苦难” 这个问题,必需有神的存在。正视苦难的问题,并不需要我们否定神的存在。这个人的立场,在实际生活上也是行不通的。若要作出对邪恶的判断,而定它的罪,神的存在是必需的,不可或缺的。若没有神,就没有“邪恶” 这回事,

也没有“善” 。

16.表面问题:进化论是真理。我们不能再信圣经了!

背后预设:这个人假设进化论是事实,而不是理论。所有的证据都支持进化论的。而创造论呢,是没有证据的支持的。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进化论。没有一个有知识,学问的人,可能对进化论提出异议。进化论,是对宇宙万物的最好的,最合理的解释。而创造论只不过是一个信仰,一种迷信。

基督教的回应:进化论其实是由很多不同的,而且是彼此矛盾的理论所组成的混合品。什么是进化论?它是某一些科学家提出的某一些理论。这些理论不一定经得起严格的科学审核,或哲学审核。创造论有充份的证据,而进化论只是一个武断的信仰。参Shute, Flaws in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Publishing)。

17.表面问题:教会里的人都是假冒为善的伪君子!背后预设:这人假设了:神赐福给伪君子们,他们死后将上天堂。所有的基督徒必需是完全人!一次犯错,就成为伪君子了。而在世上的酒吧,舞池,工商界是没有伪君子存在的。提出这抗议的人,假设自己不是伪君子。

基督教的回应:所有的伪君子都被神定罪(马太福音23:13,33) 。所以,宁愿花几十年在教会里容忍伪君子们,不是比在永恒里与伪君子在地狱共存更上算吗?基督教是为“罪人” 设的福音。认为基督徒必需是完全人是错误的想法。其实,

在社会上每一个行界,机构里都有伪君子。因此:请你仰望耶稣基督,作一个(真) 基督徒吧!基督徒可能让你失望,可是耶稣基督永远不失败,他是大能的救主!

18.表面问题: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样的。条条大路通天堂啊!所有的宗教都敬奉同一位主宰!因此说基督教是唯一通往上帝的道路,是非常不友善的。

背后预设:他假设:神若存在的话,他并不关心人们如何对待他;也不关心人应该如何正当的敬拜神。这个所谓的“神” 从来没有向人类启示自己,也没有向人类启示他的旨意。他也假设了;所有宗教所教导的教条--就是:神是谁,罪的本质,世界的来源与将来的结局,人是谁,如何得救等--都是一样的。所以,假如所有的宗教都教导同样的道理,基督教只不过是多种道路中的一条而已。

基督教的回应:事实上,神具体地启示了他的(圣洁的) 本性,也吩咐人类如何正当的敬拜他。基督教所教导的教义,是与一切其它的宗教截然不同的;基督教是绝对独特的。每一个宗教都有自己的“神” 或神灵。基督教的圣经,和圣经所教导的信仰,是神所启示的,唯一通到神那里的道路!耶稣基督是唯一到父神的道路(约翰福音14:6) 。以爱心向别人宣告真理,并非不友善。

19.表面问题:基督教不合乎逻辑,不理性。

背后预设:很多人提到“理性” 或“逻辑” 的时候,其实是指自

己的常识。他们是一种错误思想的受害者--就是以为我自己所想的,就是事物的真相。有什么事物对自己来说不合逻辑的话,就不存在。

基督教的回应:你的思维若以“理性” 或“一般常识” 作出发点(绝对的权威)的话,你至终必成为怀疑主义者。通常提出这种异议的人,对基督教有严重的误解:他们在自己脑袋里造了一个假的“基督教,”然后把它攻破。其实,基督教并不矛盾(参考:See Gordon Clark, Religion, Reason, and Revelation,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Publishing Co.;作者显示基督教并不违背逻辑) 。

20.表面问题:那些没有听过福音的异教徒,他们的命运又怎么样?

背后预设:这个人假设:异教徒从没有从上帝得到启示。因此我们不应视他们为罪人,以罪人来对待他们。因为他们无知。他们是“高贵的野蛮人” (一些人类学家的用语) 。当我们拒绝基督教时,我们失丧了;可是他们既然对基督教一无所知,他们不可能会因为拒绝基督教而失丧!

基督教的回应:事实上,异教徒失丧是因为他们是罪人。他们拒绝,抵挡在他们良心里的,和在大自然里的启示:神的普遍启示。他们无可推诿(罗马书1 :20) ,是被定罪的人(罗马书2 :12) 。我们失丧不是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或不知道什么;我们失丧是因为我们的本性:我们是堕落的罪人。

21.表面问题:我不是罪人。

背后预设:罪人的定义就是:社会弃绝的人,如妓女,醉鬼等。提这个问题的人自以为义,认为自己是好人,正直的人,道德上高人一等。

Christian Answer:All people are sinners, though in various degrees. A “sinner” is one who has not done all he should, and who has done what he should not have done. Sin is true guilt before God. God demands 100% of us keeping 100% of the law, 100% of time. Anything less is sin. 基督教的回应: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罪人,虽然犯罪的程度可能不同。一个罪人就是:没有尽所有的本份,和作了神所禁止的事的人。罪就是:在神面前罪名成立(有罪孽) 。神的要求,就是全人类遵守全部律法,所有的人随时都百分之百地遵守。不能达到这标准的,就是罪。

22.表面问题:我太邪恶了,基督教不能帮助我的。上帝不可能接纳我。

背后预设:基督教是给那些好人,社会上有地位的人。不是给“罪人” 的。神不可能真正饶恕那些坏透的人。

基督教的回应:圣经的教导是:自以为“好人” 者必下地狱;可是不少“坏人” 将上天堂!耶稣说:他来不是召(自己认为是) “义人” 者,乃是召罪人悔改。基督教只对那些觉悟自己的罪和不配的人,提供真正的盼望。对这些人,耶稣的邀

请是:到我这里来!

23.表面问题:我不相信耶稣从死里复活。

背后预设:宇宙是一个“关闭系统” ,由自然定律控制。这些定律是绝对的,不能违犯的。基督从死里复活既是神迹,必定是不可能的事;因为神迹是不可能发生的。

基督教的回应:宇宙不是由什么所谓的“定律” 所掌管和维系的。神亲自托住宇宙,主宰宇宙(歌罗西书1 :17 ;以弗所书1 :11) 。神迹并不违反什么们“定律” 。这是因为,所谓“定律” 只不过是人们对神在宇宙的作为的观察而已。人观察神如何无时不在托住宇宙,掌管宇宙。今天的当代科学已经放弃了牛顿时代的机械的宇宙人生观--就是这个人的异议背后的宇宙人生观。

24.表面问题:我不能接受圣经(是神的话) 。

背后预设:这个人假设了:人是独立,自主自法的。人以自己作出发点;自己孤独的存在于宇宙,自己靠自己,不靠任何外来的特殊启示。这个人也假设:在这个情况里,人可能理解自己,理解世界和世界其中所有的相互关系。其实这是历代人文主义虚妄的美梦。

基督教的回应:哲学历史告诉我们,人的自主,自法必定带来彻底的怀疑主义(意即:没有知识的可能) 。我们若以人为出发点,必定导致完全的混乱。除非我们以真神为出发点,才可以对宇宙有真正的认识。这个人的表面异议,并不符合

事实。(参看薛华的着作,如Francis Schaeffer, The God Who Is There, Inter Varsity Press.)

25.表面问题:宇宙里一切都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真理。背后预设:宇宙的一切事物对於提这个问题的人是相对的。人乃是宇宙真理的裁判者。有权力,就有真理。这个人也假设:没有人可以判断别人的道德。人不可能对任何事作道德的判断。

基督教的回应:这个立场不攻自破。说“宇宙一切的事物都是相对的”,或“宇宙没有绝对”本身就是作了一个绝对的判断;这是武断的,不可能跟相对主义自洽的宣告!这个立场也是不符实际的。因为,按照这种说法,希特勒和强奸儿童的人,都应该被肯定。因为人不可以作道德的判断!可是事实上,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作道德的判断。没有人可以从这个事实逃脱;这是生命的一部分。

录自作者近作《护教神学导论》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发展与主要联系

犹太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基督教文明的起源、联系与主要区别并非每一种哲学都是一种宗教,但是每一种宗教却都是一种哲学。詹姆斯〃弗雷泽爵士说过:“宗教被认为是一种超人的控制自然或人类声明发展进程的安慰或调解的力量。” 苦难者的宗教:犹太教犹太民族产生于闪米特族的一支弱小的牧羊部落—希伯来人,这是一个苦难而又伟大的民族. 首领亚伯拉罕将自己部落的神耶和华尊奉万能的神主,将希伯来人视为耶和华的“选民”,神同他们订有契约。这是亚伯拉罕创立的较为模糊的一神信仰,而犹太教便是从这个时候,在这种特殊的神学观念中“种下胚胎”的。 以后摩西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中,逐渐统一了以色列人的思想与步调,并假托神耶和华于西奈山上给他受戒之说,为以色列人创立了一整套法律,称《摩西十戒》。初步形成了犹太教的教规、教律与礼仪。这也是人类最早的法律之一。标志着犹太教的正式形成。 犹太教后来被波斯人统治,在此期间犹太教得到了重大发展,形成了犹太教圣经《旧约》。在被罗马统治时期,犹太人不仅没有政治上的独立和自由, 而且被迫流亡世界各地, 成了没有祖国的人。1948年, 返回家园的犹太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国, 这种局面才宣告结束。 以色列人从多神观念演变为一神观念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在面对侵略者的强大,东方民族的宗教信仰,特别是亡国奴的屈辱处境使他们政治、宗教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相信耶和华不仅是以色列的保护神,而且是统治世上唯一主宰,耶路撒冷是他的唯一圣所。这种观念在以色列人陆续返回巴勒斯坦后逐渐成熟,犹太人逐步形成了耶和华是独一神的观念,崇奉一神、排斥其他宗教并维护祭祀贵族统治的犹太教才最后形成。 天国之道:基督教以色列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到“巴比伦之囚”时期,他们开始期盼先知们预言的“弥赛亚”,就是“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 在罗马统治下,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因其经济地位不同而对罗马统治者持有不同的政治态度,犹太教分裂,其中艾沙尼派和奋锐派强烈宣传人类救世主降临的弥赛亚运动。这种宣传运动,是当时基督教产生的思想基础。 公元2世纪中叶,正统的犹太教徒坚信弥赛亚终必降临。另一部分人也就是后来的基督徒“拿撒勒派”认为弥赛亚已经降临,他不是来复兴强大的以色列王国,而是来建立一个不属这世界的天国,他就是拿撒勒人耶稣。 后来,在反对罗马统治的民族斗争的高潮中,拿撒勒派同罗马统治当局和犹太教上层权贵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化。于是这些人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教派,于公元1世纪末,发展成为最初的基督教。《基督教的起源》一书的作者阿〃罗伯逊认为,拿撒勒人耶稣很可能就是这个拿撒勒派的领袖。 关于耶稣,《福音书》中记载他是由圣灵受孕,由童女玛利亚所生。耶稣是基督宗教教义的中心人物,也是基督宗教的创始人。耶稣一直声称自己就是上帝,直接干犯了律法。因而宗教领袖要求罗马政府处死他,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有人目睹三天后他又复活。 后来耶稣的门徒彼得和保罗大力宣传基督教,他们带领“基督使徒团”进行传教,一生功绩伟大,保罗用文字将基督教教义编纂成圣书《新约》。这时候基督教完全从犹太教脱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宗教,有了自己的崇拜对象基督耶稣,自己的经典《新约圣经》。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关系

世界三大—神教以犹太教为最早,伊斯兰教为最晚,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叙述伊斯兰教思想发展,我 想首先要了解三大一神教的基本特点。否则会走弯路的。所以先从介绍三大一神教开始,研究伊斯兰的思 想历程,是比较好的。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它们都反对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和崇拜一个主宰 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对这一造物主仅仅是三教各自所称名字不同而矣,犹太教称“阿特乃”,不 愿直呼耶和华,他们的先知是摩西:基督教称弥赛亚或基督或天主、上帝,他们的先知是耶稣;伊斯兰教 称安拉或真主,其先知是穆罕默德。三教都有自己的经典,犹太教的经典是们日约》,希伯来文:基督教 的经典是《新约》,拉丁文;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阿拉伯文。三教相互承认这三部经典是天启 经典。这三大一神教,历史悠久,犹太教约产生于公元前十四世纪;基督教约产生于公元一世纪;伊斯兰 教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初。这三教的信仰者不少,对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口向。… 三大—神教何以都渊源于阿拉比亚呢?为什么又构成为中东问题的主要症结呢?要了解这个问题,还须从 历史上寻找答案。 一、原属同一个先民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一神宗教,“这三大一神教,皆发祥于中东的闪族”,“闪族”的全名 是“闪米特人”(Semites),亦称“塞姆人”(Semu)。这个名字出自《旧约全书·创世纪》所载传说,称其为挪亚长子闪(Shemu或Semu,也译为“歇姆”、“塞姆1的后裔。据陈永岭教授主编的《民族词典》称:一 般认为古闪米特人以畜牧为生,原来生活在撒哈拉北部地区。约在公元前五千年,气候剧变,开始东迁, 陆续来到西亚两河流域和叙利亚草原,一直保留着相当统一的民族共同体。至公元前三千年初,按语言明 显地分为东、西两大支。东闪米特人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北部,*阿卡特语,在与苏美尔人接触中吸收、融化了对方的语言。自公元前三千二百年至公元初,其代表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按现代分类法, 此支称“闪米特北支”。西闪米特人又分三个分支:西北支(现称闪米特北中支),系指分布在巴勒斯坦、 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各族,最早的代表为阿摩里特人、迎南人、乌加里特人,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后,有跳尼基人、犹太人、阿拉米人、莫阿比特人、亚奥迪人等。中支(现称闪米特南中支)约在公元前 二千年至前一千年,其代表为利希亚尼特人、萨姆德人等,随后统一共称阿拉伯人。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 的兴起,开始了闪米特人的一次大迁移。现分布在埃及、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沙特、叙利亚、也门、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利比亚、科威特等国,按方言、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可分为47个民族。南支(现称闪米特南支)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古代代表有马闪人、萨巴人、卡塔班人、哈德 拉人等,南支部分曾于七世纪越过红海到达非洲之角,今埃塞俄比亚闪米特各族的祖先。马赫里人等就属 这支。从这些记述看,“阿拉伯半岛,可能是闪族的摇篮,闪族在这个地方成长之后,迁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区(即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胖尼基人 和希伯来人。说阿拉伯半岛是纯粹的闪族文化的发源地,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现在还有两种生存 着的民族,可以代表闪族,一种是阿拉比亚人,另一种是犹太人;在特殊的相貌和心理特征方面,阿拉比 亚人所保存的闪族特征,比犹太人要丰富得多”据此可知创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来人(即犹太民族的人),首传伊斯兰教的古来氏人(即阿拉伯民族的人),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 二、原属同一个古老的一神教 一神思想的始祖是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称易卜拉欣),首传犹太教的是摩西(意为水中捞出的人,伊斯兰 教称穆撒),他是三大一神教的首传者,所以犹太教被称为世界一神教之母。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出的 一个支系,耶稣是始传者,(伊斯兰教称尔撒)。在犹太教、基督教的影响下产生的伊斯兰教对人类历史

基督教对中国的历史贡献(同名1968)

基督教对中国的历史贡献(同名1968)

基督教对中国的历史贡献 (2014-05-07 15:22:36) 转载▼ 分类:历史与地理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基督教对中国的历史贡献作者: 1,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医院 中国此前也许有太医院之类的东西,但那与现代的医院概念相差甚远。外国传教士在进入中国后就开始医药活动。利马窦开创了传教与医疗并重的传教路线,法国传教士张诚曾用金鸡纳霜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疟疾,马礼逊也曾澳门开办西医诊所。但最早在中国建立现代意义上医院,对中国的近代医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美国传教士彼得·伯驾。 伯驾(Peter Parker)1804年生于马萨诸塞,183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834年被美部会派遣来华,成为基督教第一个来华传教医生。1835年11月4日,他在广州新豆栏街7号的丰泰洋行内租屋开设“广州眼科医局”(Canton Ophthalimic Hospital),又称“新豆栏医局”。这是中国第一所新式教会医院,西医自此正式传入中国。 1837年,伯驾在医局内向关韬等3名中国人传授西医知识,使关韬成为中国第一

个“西医学医”。从这个意义上讲,伯驾又是第一个向中国人传授现代医学的外国医生。 后来的一些教会医院在中国非常有名气,协和医院,湘雅医院,齐鲁医院等至今仍然是全中国最好的医院,虽然它们的名称可能已经改了。 据说:西安市以眼科、妇科而闻名的第四人民医院(四院)就是传道士所办。2,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图书馆 中国古代也有藏书楼,但是其功用是储藏,与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大相径庭。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最早最著名的是西什库教堂北堂图书馆。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的教堂机构和教会大学中创建了一座座令中国的藏书家瞠目结舌的明显居于先进水平的新式图书馆。其阅览规则,图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图书在民众中的流通状况和藏书利用程度与当时大清帝国的古代藏书楼状况形成强烈的反差,对于开启民智起了巨大的作用。

基督教发展史

关于基督教起源和发展 提纲: 一、基督教的起源 1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1.1希伯来民族的早期历史和以色列的由来 1.2灾难深重的以色列人 1.3统一的信仰 1.4希律王和本丢·彼拉多 1.5犹太人的集团 2基督教产生的宗教背景 1.6犹太教 1.7犹太教经典 1.8弥赛亚 3基督教产生的文化背景 二、基督教的简史 1基督教历史简介 2基督教发展时期表 3基督教宗派表 一、基督教的起源 1 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1.1 希伯来民族的早期历史和以色列的由来 巴勒斯坦濒临地中海东岸、北接腓尼基、叙利亚,南邻西奈半岛、埃及,东为阿拉伯沙漠。据考证,这个地区的人类文化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居住在这里的迦南人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创造了青铜文化。迦南人居住的地区被称为迦南(Canaan)。大约公元前2000年以前,居住在阿拉伯沙漠的亚摩利人曾一度侵入这一地区,所以,埃及、亚述的一些历史文献曾把这里称为“亚摩利人之国”。公元前十八世纪时,北方的西克索斯人征服迦南并南下侵入埃及。公元前1580年,埃及人驱逐出了西克索斯人,进而兼并了迦南和叙利亚。约公元前十四世纪上半叶,东方沙漠的一个游牧民族趁埃及衰微之机,自北方侵入迦南,当地人认为他们来自东方的幼发拉底河(《圣经》成为“大河”),所以称他们为“希伯来人”(亚兰文Ebrai),意思是“来自大河边的人”。希伯来人入侵迦南后并在迦南定居。公元前十三世纪末,埃及中心征服这个地方,公元前1223年(中国殷商末年),埃及法老梅尼普塔在炫耀自己的战功的碑文中记有“以色列已化为废墟,但他的种族并未灭绝。”这是现存文献中的一次提到“以色列”(希伯来文Yisrā'ēl)这个名字。 起初,希伯来人只是几个部落不能算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圣经》中把这些部落描绘成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分别繁衍的支派。这些部落进入迦南后首先在地中海和约旦河之间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土地,强迫迦南人为奴,这些希伯来人各自为政,互不相统属。但可以分为两个集团:占据北部和中部平原地带的多数部落称为以色列部落,占据南部山地的少数部落称为犹大(Juda)部落。 1.2 灾难深重的以色列人 公元前12世纪初,居住在克里特岛的菲力士人侵入迦南,危机以色列的部落生存。涣散的以色列部落在强大的菲力士人面前明显的处于劣势,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他们知道只有各部落首领两合起来才能对抗敌人,约公元前1030

基督教与犹太教异同点分析

基督教与犹太教异同点分析 基督教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唯一的和绝对性的宗教信仰,对于塑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根源。但基督教并不是凭空创造而出的,它与犹太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基督教由犹太教发展而来,希伯来的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和救世福音)。基督教与犹太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宗教在教义及观念上又有着极大地区别。 相同之处 基督教和犹太教都产生于亚洲西部地区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等地,犹太教的圣经在基督教中称为《圣经·旧约》,这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同承认的经书。同时,基督教承袭了犹太教的“至高一神”、“救世主”、信仰“先知”和“启示”等观念。 不同之处 绝大多数基督教派及基督信徒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即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耶稣基督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上帝的圣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上,亦是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他来不是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压迫,而是要把所有人从罪恶中救赎出来。而犹太教认为这个“三一”观不符希伯来圣经,上帝是独一的上帝即雅赫维(耶和华),而非三位一体的上帝。犹太教认为耶稣是一位优良的伦理教师或是一位先知,而不是弥赛亚,更不是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的上帝。犹太教认为犹太教徒是雅赫维的“特选子民”,而基督教则敬拜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认为凡信奉上帝的人都为其“选民”。犹太教盼望弥赛亚(复国救主)降临,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尚未到来,应继续等待,而基督教则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已经到来,他就是耶稣。 犹太教宣扬“末世论”,犹太人中盛传上帝将派一位“受膏者”(弥赛亚)来复兴犹太国,苦难的世纪(“末世”)即将结束,弥赛亚不久将降临,把犹太人带入“千禧年”的幸福生活中。末世论带有此岸行性和直观性。基督教提倡“救赎说”,受希腊唯心哲学影响,把眼光从此岸的人转向了彼岸的灵,把天国从现世搬到了来世。进入天国的也不再是具有肉体的人,而是超脱了肉体的灵魂。此

西方三大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大宗教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血冲突,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几千年来,犹太人在等待这位救世主,至今还没有来临。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两千年前,犹太教出现了一个重要分支,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是预言中的那位救世主。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于是圣经有了后半部分的新约,基督教从而诞生。犹太教其他分支不承认耶稣救世主的身分,他们要继续等待真正的救世主,而对基督徒来说,那是极大的亵渎。但分歧归分歧,犹太教基督教双方都还是以旧约为基础,自然,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诞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他起初是一个商人,但被上帝遴选为最新的信使,根据上帝的启示,录下了古兰经,创立了新的伊斯兰教。古兰经传递了上帝最新的意旨,但它的基本源泉,仍然离不开犹太教的旧约。 于是有了下面的概括:犹太教:继续等待救世主,信奉旧约。基督教:耶稣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稣是神,信奉旧约与新约,以实践新约为主。伊斯兰教:继续等待救世主,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传递了记载于古兰经中的上帝最后的信息。穆罕默德是先知,但他不是救世主,他是人,不是神。对待基督教,伊斯兰信徒尊重耶稣,但他们同样认为耶稣是人,不是神。古兰经认为耶稣是较早的一位先知,与穆罕默德的地位相同。 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对上帝的称呼,安拉则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但称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三大宗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对上帝后来的安排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因此,看似不共戴天的犹太人阿拉伯人,信仰差异所造成的敌对意识,其实也并不突出。相对来说,反而是基督教的难调和性比较大,因为基督教相信耶稣是那位救世主,是真神,但其他两家不承认。 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宿怨,部分来自于基督徒指责犹太人杀害了耶稣。这里又出现了我早先举例过的,上帝造了不完美的人之后又惩罚其不完美,同样性质的不近情理。如果耶稣之生之死都是上帝的计划,那么耶稣一开始就注定要被害死,犹太人岂不是成了替罪羊,或者说,又中了上帝的圈套?时代毕竟是在进步,2000年,教皇保罗六世公开为天主教在历史上对犹太人的迫害向犹太人道歉,“基督徒对上帝的另一部分儿女的令人遗憾的行为。” 公元一世纪前期,基督教起源于地中海东部地区。早期的基督徒是清一色犹太人,其信仰基础是古老的犹太教,因此,基督教实际上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从创立初期开始,基督教就被看作是异端邪说,受到了多方面的迫害。执行迫害最甚者,是当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罗马帝国政府,广泛并且残酷。处死耶稣,罗马政府虽不是始作俑者,但他们还是批准了死刑的执行。耶稣死后,十二门徒中的雅各、彼得,以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领袖保罗等人,也都是在随后的传教活动中被罗马帝国处死。然而,迫害并没有能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到公元四世纪时,基督教已经发展为罗马帝国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宗教,尽管直到此时,基督教仍然属于非法并继续遭受迫害。 公元313年,人类文明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发生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发布政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并采取具体措施,对基督教在帝国范围内的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而后,君士坦丁自己也正式宣布成为基督教徒。公元337年,君士坦丁去世,公元380年,狄奥多西皇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由于罗马帝国的强势影响,从此基督教在塑造欧洲文明

简述基督教对犹太教的继承与超越

简述基督教对犹太教的继承与超越 (论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 基督教与犹太教同源,两教均诞生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圣城。但先有犹太教,后有基督教,后者是由前者衍生而来。公元一世纪三○年代,原属犹太教的一个分支派系,逐渐从犹太教中分离出去,并逐渐形成基督教。基督教在犹太教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就继承的方面来讲,第一,犹太教的“至高一神”的观念为基督教直接继承,并成为基督教传统中的重要因素。但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而犹太教则认为上帝是独一的上帝,而非三位一体的。第二,基督教笃信救世主,其救世主观念是从犹太教的“弥赛亚”观念发展而来的,对于基督徒来说,真正的弥赛亚已经到来,基督就是弥赛亚,即救世主。而犹太教则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尚未到来,应继续等待。第三,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经典,其中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等,并把它称作《旧约圣经》。所不同的是,犹太教还有圣法经传《塔木德》,而基督教则适应时代的发展,编纂了《新约圣经》,以满足传教的需要。第四,基督教采用了犹太教的“立约说”,继承了犹太教信仰“先知”及“启示”等观念。第五,犹太教文化在宗教礼仪、结社形式、民俗、民风等方面也对基督教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例如,基督教袭用了犹太教的教会这种组织形式及其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礼拜仪式。但就大体而言,犹太教在宗教礼仪中,强调严格的戒律和繁缛礼仪,而基督教则废除严格的戒律和烦琐的礼仪,实行较为简便的宗教仪式。另外,基督教与犹太教使用的历法不尽相同,同时,基督教改安息日为礼拜日,改逾越节为复活节。 而就基督教对于犹太教的超越这方面来讲,首先,基督教突破了犹太教的民族局限性和狭隘性,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综合性、适应性、灵活性的特点。基督教不限制其教徒与外族人通婚,而犹太教则规定其教徒不能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犹太教这种排它性和唯民族主义不仅阻碍其民族的发展,更限制了犹太教的传播与扩展。其次,犹太教的核心是律法和祭祀, 基督教的核心则是道德和信仰。基督教也尊重律法, 但是认为仅有律法是不够的。耶稣始终教导信徒们超出律法, 不要拘泥于此。基督教彻底改变了犹太教的律法主义,提倡“道德之爱”,从而使基督教走向更加伦理化的道路。 作为同源的两个宗教,有着极大的共同点,但是其不同与差异却更加明显并处于压倒性的优势,由此,逐渐发展壮大的基督教便开始对犹太教进行诋毁和迫害,并最终导致两教至今都不可两立的事态。

基督教的历史与起源

圣诞又到了〃前几天和一个初信基督的友人聊天〃倾听她的信仰和迷茫。感觉她对基督教的历史与起源基本不了解〃并对《圣经》(旧约、新约)也不甚通〃只是听过几次布道。我个人看法〃毋论信仰什么〃只有了解其历史和起源〃学习典籍才会坚定其信仰。本想和她聊聊我对基督教的历史起源的了解和一些自己对圣经粗浅的理解〃但限于时间〃没有达成。现一一付之笔端〃望她能看到〃与她灵魂交流。 第一篇基督教的历史与起源 现代宗教大体分为西方和东方〃东方宗教基本为多神(如佛教、印度教、道教)〃而西方宗教一神教(独一真神的信仰)。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既“亚伯拉罕诸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 此三宗教的传统均奉圣经旧约中的亚伯拉罕为先祖圣徒〃且均发源于中东沙漠地区〃伊斯兰教称呼其信徒为“经典之民”。 《圣经》旧约中的创世纪和《古兰经》中皆记载亚伯拉罕的嫡子以撒是犹太民族的祖先、庶子以实玛利是阿拉伯民族的祖先。在基督教信仰中〃亚伯拉罕(伊斯兰教为易卜拉辛)是信心的楷模〃他愿意服从神、把自己的独生子以撒献祭〃预表了神献出耶稣。在伊斯兰教里〃易卜拉辛(亚伯拉罕)同样是信仰之楷模〃顺服神把儿子以实玛利献出。 犹太教 犹太民族产生于闪米特族的一支弱小的牧羊部落—希伯来人, 首领亚伯拉罕将自己部落的神耶和华尊奉万能的神主〃将希伯来人视为耶和华的“选民”〃神同他们订有契约。这是亚伯拉罕创立的较为模糊的一神信仰〃而犹太教便是从这个时候〃在这种特殊的神学观念中“种下胚胎”的。 摩西是纪元前十三世纪的犹太人先知〃旧约圣经前五本书的执笔者。带领在埃及过着奴隶生活的以色列人。到达神所预备的流着奶和蜜之地--迦南(巴勒斯坦的古地名〃在今天约旦河与死海的西岸一带)。摩西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过程中〃逐渐统一了以色列人的思想与步调〃并假托神耶和华于西奈山上给他受戒之说〃为以色列人创立了一整套法律〃称《摩西十戒》。初步形成了犹太教的教规、教律与礼仪。这也是人类最早的法律之一。标志着犹太教的正式形成。《旧约》是犹太教的主要经典〃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旧约圣经》(《塔纳赫》)通常被分类为摩西五经(梅瑟五经〃又称律法书)、历史书、诗歌智慧书和先知书四部分。整部《塔纳赫》共24卷〃所以又称二十四书。旧约圣经全在耶稣诞生之前已写成及被辑录成书〃它的内容主线是讲上帝(天主)与其子民希伯来人(犹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故事。 基督教 公元一世纪前期〃基督教作为犹太教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地中海东部地区。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

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

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而实际上,中国最早的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北大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则成立于1898年。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教会大学只在香港和国外才有,而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教会大学,则相当陌生。当一些人听到东吴大学、金陵大学、之江大学这些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今天的一些民办的野鸡大学呢。而实际上,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这十几所教会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中国融入现代文明,为教育和社会的现代化都居功至伟。这些教会大学培养出的学术大师的人数,学生的成材率,今天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望其项背。只是在1952年的那次全国院校大调整中,教会学校都集体消失了。 19世纪晚期,西方基督教会开始在中国创办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到了上世纪20年代之后已蔚为大观,包括新教创办的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岭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13所和天主教创办的3 所。教会大学已经遍布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各地。 近日,香港浸会大学公布了2010年的招生计划,今年将在中国大陆招收140名本科生,除了高考成绩要达到重点本科线以外,还要

求严格的面试筛选,每年的学费和住宿费一起,也要86000港币。而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的这些教会学校则要“优惠”太多。很多学校招收贫困家庭的子弟甚至是无家可归的小乞丐,学校不仅免收学费,还提供膳宿生活甚至路费。而教会大学,除了一小部分学费收入,绝大多数开销都来自于海外教会和私人机构的捐赠。教会大学还积极争取国外教育机构的资助。如密苏里大学为燕京大学新闻系提供赞助;康奈尔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为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的农业科学提供赞助;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疗培训等。 教会大学最直接的贡献就是把现代教育模式移植到了中国。几千年来,中国沿袭的官学、书院、科举等传统教育模式都与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相去甚远,无法培养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人才。而教会大学的进入,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中国塑造了仿效样板,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融入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大潮。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教会学校自然也有着先天的优势,他们开启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的先河。1846年美国传教士布朗将马礼逊学堂的3名高年级学生容闳、黄宽和黄胜送到美国求学。由于这3位学生都是穷苦人家的子弟,教会在他们留学期间还给他们的父母寄赡养费,为期不少于两年。后来除黄胜因病回到香港外,黄宽和容闳都学成回国,黄宽成为了经过医科大学正规训练的第一位中国西医。而容闳,从耶鲁大学学成归来后,致力于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教育计划。后来,他先后带领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

基督教发展简史

基督教简史 一、基督教概况 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信奉人数最多(约有19亿信徒)和分布最广(几乎遍布世界各国)的宗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Orthodxia)基督教新教、东正教和其它一些小教派。它与伊斯兰教、佛教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在基督教的信仰体系中,各个教派都认可的核心内容可以概述为三个“一”,即一信(信仰救世主基督)、一经(信仰《圣经》)、一洗(信仰受洗)。 二、基督教发展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基督教发端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1至5世纪是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的时期,是基督教从受迫害的宗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时期,是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教基本教义和神学学说的时期。这一时期常被称为基督教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 (1)耶稣创立基督教。 (2)早期传教与改革。耶稣十架受死后,其门徒继续把基督教传向希腊罗马;保罗改革基督教教规,为把基督教推向世界扫除了由于风俗习惯而造成的严重障碍。基督教在希腊罗马文化区域传播的过程中注意吸收希腊罗马文化,这为基督教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创造了条件。 (3)定为国教。起初,罗马帝国迫害基督教。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 Theodosius一世宣布它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全境广为传播,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很快基督教化了。 (4)迁都和早期教父神学。罗马帝国分为说希腊语的东部地区和说拉丁语的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神学家称为“希腊教父”Hellenic Fathers,西部地区的神学家称为“拉丁教父” Latin godfather 。330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往“新罗马”即君士坦丁堡(现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新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中心在东部。4、5世纪基督教内部有关教义的争论和信经的拟定在东部进行。西部教会承认罗马教会的首席权。罗马教会从这种首席权发展出教宗(教皇)集中领导制度。东部教会不承认这种教宗制度。另外,西部地区的拉丁教父Augustin e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几乎支配了西部教会一千年,并对后来的基督教新教产生重大影响。 2.从476年罗马帝国分裂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在信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的进攻下灭亡,史称中世纪。这是基督教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是欧洲基督教化的时期,是基督教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时期,是基督教文化与穆斯林文化既冲突又交流的时期。其中日耳曼人基督教化的过程是3-13世纪,斯拉夫人基督教化的过程是7-15世纪。 (1)罗马帝国的分裂。476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矛盾和外族入侵下分裂为以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基督教也开始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罗马教皇是西罗马权力的中心,能左右王权和军事领袖。东罗马帝国挡住日耳曼等部族的入侵,并把它的政权一直保持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克君士坦丁堡为此。在这段期间,西部教会和东部教会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斯拉夫地区置于东部教会的影响之下,俄罗斯人和塞尔维亚人成为东部教会的信徒,但西部教会也在波兰等地站住脚。 (2)西罗马帝国。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加冕查理曼大帝,独立的西罗马帝国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