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认知现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认知现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认知现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认知现状

目的调查在北京协和医院免疫内科门诊就诊的SLE患者的疾病认知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自行设计问卷,对113名SLE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SLE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健康教育需求等。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113名患者对SLE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53.8%,SLE基本知识、药物知识、注意事项三方面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32.1%、57.5%和68.1%。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随诊年限、住院次数及受累脏器数等不同SLE患者疾病知识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年龄越小、在婚状态、随诊时间越短、疾病知识水平越高,教育需求程度越高。网上查询、医护人员一对一教育、疾病宣传手册是三种相对比较好的获取疾病相关信息的方式。

结论SLE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待提高,尤其是SLE基本知识。大部分就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

目的调查北京市社区全科医生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和管理知识掌握情况,为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226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的基本情况、SLE相关知识及继续教育需求三部分。

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有效应答率99.6%。225名社区全科医生对SLE

相关知识的总体回答正确率为47.0%,对诊断、治疗和管理三方面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28.3%、58.4%和49.0%。

不同工作年限的社区全科医生,在SLE治疗目标的回答正确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而不同职称的社区全科医生,在所有知识选项的回答正确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职称的社区全科医生,在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回答正确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调查显示79.6%的全科医生认为学习SLE患者的社区管理很有必要,但是接诊患者数量少、对SLE认识不足及缺乏相应的学习途径是影响社区全科医生管理SLE的主要因素。在培训方式上,76.4%的社区全科医生倾向于开展培训班和讲座的形式。

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对SLE诊疗知识和管理能力尚有欠缺,但学习SLE相关知识的意愿较强烈。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SLE诊治和管理水平应从社区全科医生、培训人员和社区卫生管理者三方面着手。

康复运动处方

心脏病病人的康复运动处方 心脏病是牵涉心脏本身及其瓣膜疾病的统称,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较为常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极大。 由于运动能够增加骨骼肌的血液灌流和摄氧能力、提高人体血管调节能力、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及心肌的氧合作用,具有使心脏功能恢复、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工作能力提高的作用,因此运动疗法作为心脏病康复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运动的目的: 1.增加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 2.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 3.减轻心脏病危险因素 4.改善情绪,提高应激能力 运动的方法:根据心脏康复治疗程序分为3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1、记性(住院)阶段一般采取缓慢步行、简单体操、步行和慢速上下楼梯等运动方式; 2、恢复(门诊)阶段以耐力性有氧运动为主,配合放松性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气功和保健操等运动方式; 3社区(家庭)康复阶段可采取慢走、下蹲起立、斜俯卧撑、俯卧收腿、健身跑等运动方式。 运动的时间频率: 1、强度较低的情况下,运动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刚开始的人群一天不要超过30分钟,锻炼一段时间后可以控制在30~60分钟。 2心脏病人康复可以依据病人身体状况及恢复情况,隔天或每天进行一次。 注意事项 1、运动疗法是心脏病治疗的辅助手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以免出现意外。 2、运动处方中的练习可根据患者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变换。 3、锻炼宜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训练效果需要6周以上才能明显,一旦停训效果会逐渐消失。 4、心脏病人有以下症状须立即停止运动:1静息时心脏不适或者感到气短2续存充血性心力衰竭体征3血压未得到纠正4血压失常持续或反复出现5运动器官的病变6急性感染或发热 高血压病病人的康复运动从处方 高血压病是指由于动脉血管硬化而导致的以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只要症状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又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 运动的目的有: 1、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及改善机体主要系统的神经调节功能; 2、减低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的张力,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3、降低血液黏度,提高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增强物质代谢; 4、发展机体和血液的代偿机能,改善和恢复患者的一般全身状况; 5、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情绪,抑制身心紧张,消除焦虑状态。 运动的方法: 1、高血压病康复体育的运动类型选择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自行车、游

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五项注意

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五项注意 医学指导:全军心血管内科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耿召华副教授 栏目主持:记者黎奎 一名38岁的男子晨练跑步,不想突发意外昏倒。经诊断,该男子突发心肌梗塞,半个心脏壁坏死,生命垂危。新桥医院专家提醒:目前气温大幅度下降,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号称“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心脑血管病高发。 前日清晨,家住沙坪坝区梨树湾38岁的霍先生晨练时,突然胸部剧烈绞疼,随后昏厥。以为是高血压反应的家人对其进行一些抢救后,发现他深度昏迷病情越来越严重,才紧急送进新桥医院。 经查,霍先生突发心肌梗塞,因送诊不及时,半个心脏壁缺血坏死,有严重的生命危险。 “年纪轻轻的,怎么会突发这种疾病呢?”霍先生的家属十分不解,在常人看来,心肌梗塞这些可怕的疾病应该是50岁以上的人容易患的疾病。 医生解释,霍先生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狭窄,致使供应心肌的

血液减少。霍先生可能在低温下晨练时,为心脏壁输送血液的血管发生痉挛堵塞,心脏壁缺血而坏死。 “气温连续走低才几天时间,类似病人就明显增多。”新桥医院心内科耿召华副教授称,气温大幅度降低,正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该科近期已收治了六七名心肌梗塞、脑梗塞患者。 耿召华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分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两类,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这些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都十分高。 面对面 记者:为什么低温下心脑血管病高发? 耿副教授: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大诱因就是寒冷的天气——室内外温差大,人体血管骤然收缩或舒张,就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或复发。 记:在低温天气里,哪些患者易发心脑血管病? 耿:最常见的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肪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旦遭遇低气温天气,突发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风险更大。 记:在这种气候里,市民如何预防?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3个题,每题5分,合计15分 1、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造能。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6、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或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7、1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l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8、F.C.---称为功能能力,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9、E.C.--- 称为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0、THR----称为靶心率,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1、ETT----称为运动耐量试验,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12、最大强度负荷试验----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 13、次大强度负荷测试----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次大强度的负荷,然后推测其最大强度的水平。14、GXT----为最大强度负荷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强度。 15、开放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群。

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注意,禁忌汇总

来源:病患如我 狼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如果没有遵守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注意事项,没有重视红斑狼疮饮食禁忌,可能会引起或加重红斑狼疮病情。红斑狼疮患者一定要懂得忌口,才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以下五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注意事项1:多补充维生素C、蛋白质 红斑狼疮的病理基础是全身性血管炎,此时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出现内脏器官的炎症表现或出现雷诺现象,因此要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 红斑狼疮患者50%以上有明显的肾脏损害,蛋白质经常从尿中大量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水肿,引起身体的很多病理变化,每个病人每日平均要丢失2克左右,所以会导致血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下降,每日必须补充一些优质蛋白来维持机体的蛋白质平衡。补充的蛋白质要以动物性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注意事项2:食物量适当 食物量要适当,瘦肉天天每人不超过100克,鸡蛋不超过2个,假如食入量过多,病人不但不能完全吸收,还增加肾脏负担。 肾病尿蛋白阳性患者,最好少食或不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注意事项3:清淡为主,不宜大鱼大肉 从临床看,红斑狼疮患者能量代谢发生障碍,在形成低蛋白血症的同时,有的还形成高脂血症,特别是当患者伴有发热时,消化功能降低,故宜多吃清淡轻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食富含脂肪的大鱼大肉。 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注意事项4:低盐 侵害肾脏的病人,大多伴随水肿,在单采用激素治疗时,由于排钠功能的减退,又会导致水钠滞留,更加重了高血压。因此要限制病人的食盐摄入量,给予低盐饮食,一般每日在3克左右,以免水肿症状加重。同时要补充一些活化的维生素D来帮助钙的吸收。 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注意事项5:低糖、补钙 激素是治疗红斑狼疮的首选药物,在红斑狼疮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后,使糖、钙、磷代谢功能发生紊乱,严峻者可形成糖尿病,骨钙丢失,造成骨质疏松,严峻者可造成骨坏死。所以在

心血管病康复治疗

心血管病康复治疗 长期以来心血管疾病患者较重视药物的治疗与预防,而运动对其康复的影响往往被忽视,且缺乏规范的指导。近年研究表明养成日常大肌群节律性运动锻炼的习惯,可以产生心血管适应,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肌力,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可能预防冠心病(CAD)的发生和发展1] 2] 1运动锻炼方法 1.1运动锻炼是指以增进身体素质为目标、有计划反复进行的体力活动。 1.2运动方案: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运动试验和运动训练指南[1]30min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例如每天快步行走>30min。 1.3运动频度:运动锻炼通常采用每周3~5次的方式。分为低频组(每天锻炼1次,周末休息)和高频组(每天锻炼2次,周末继续锻炼)。 2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 2.1流行病学研究:过去50年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和健壮的人群CAD发生率显著降低2] 数研究提示运动水平与CAD发病率呈反比。这些结果与运动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增加冠状动脉口径、改善心功能、扩血

管作用以及对心室纤颤的预防作用一致。 2.2运动的急性作用:运动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急性作用并非依赖于长期适应作用。一次急性剧烈运动降低血清TG的作用可以持续72h,HDLC暂时增加,收缩压降低持续12h,也有利于血糖稳定3] 3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3.1CAD最近51项对照研究荟萃分析1]8440例中年低危男性患者(冠脉搭桥或者球囊扩张治疗)进行监护运动训练2~6月,随访2-4年。单纯运动训练组的总病死率降低27%(P<0.05),而综合治疗组降低13%;心源性病死率分别降低31%(P<0.05)和26%(P<0.05)。2组均未降低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心源性猝死率。结果提示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的主要内容, 应得到足够的强调。 运动训练对不能进行血管重建手术的心绞痛患者也十分有用。心绞痛患者运动训练后运动耐力提高,定量运动时心率和收缩压降低,心肌缺血阈提高,但是心室起搏时心肌缺血阈并不提高,提示运动训练可能只改变运动时的心肌供血1] Taylor等5]48项心脏康复研究(8940例)进行荟萃分析。与常规医疗相比,运动训练组各种原因病死率降低,心源性病死率也降低。同时总胆固醇和TG降低,收缩压降低,吸烟率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手术和HDLC、LDLC 水平和舒张压无显著差异。运动锻炼对总病死率的作用独立于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现状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心血管疾病现状分析 V01.15 No.3 第 15 卷第 3 期井冈山医专学报 M 丑 v.2008 2008 年 5 月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MEDICAL COLLEGE 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林玉川(福建农林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心血管疾病的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 根据其发病原因,从营养学、体育保健和临床医学三方面提出老年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措施,有利于老年人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推进国民体质建设,缓解人 12 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老年人;性血管疾病;健康保健 [中围分类号】R5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35(2008)03001202 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世界范围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现状 1.1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现状中国是目前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老年人口五分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的划分标准(见表 1),当前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 1 亿 4 千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l1%左右表 1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老年人划分标准 (引自耿德章,1994) 自1999年以来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开始,老年人口数量就不断增加。 据估算 210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高达 3.18 亿,总人口的 1 / 6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 2015-02-10 16:04来源:中华内科杂志作者:常翠青 字体大小 -|+ 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从膳食中摄入的能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过多以及蔬菜水果摄人不足等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而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包括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 医学营养治疗和/或生活方式治疗可减少LDL-C 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措施之一,能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且经济、简单、有效、无副作用。因此,我国与许多国家的医学专业学会或协会都膳食干预和/或生活方式治疗纳入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和康复的内容。 一、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许多膳食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显示,鱼和鱼油[富含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蔬菜和水果(包括浆果)、富含亚油酸和钾的食物、植物甾醇,以及规律的身体活动与减少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饱和脂肪酸(豆蔻酸和棕榈酸)、反式脂肪酸、高钠摄人、大量饮酒、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维生素(Vit)E 补充剂与心血管疾病无关联。 α- 亚麻酸、油酸、膳食纤维(非淀粉多糖)、全粒类谷物、无盐坚果、叶酸很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膳食胆固醇和未过滤的熟咖啡很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硬脂酸与心血管疾病没有关系。摄人类黄酮和大豆制品可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富含月桂酸的脂肪、 B- 胡萝卜素补充剂和胎儿营养不良可能增加其风险。膳食营养因素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证据水平见表1。

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doc

冠心病的健康宣教 一、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 危险因素包括男性、中老年人、有家族史、吸烟(10支/日)、高血压、高血脂、重度肥胖(超重30%)、有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既往史。其中,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3个危险因素。除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外,其它危险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 二、预防冠心病的措施: 戒烟限酒,低盐低脂,宜消化,每周最多只吃三个鸡蛋。多吃水果及蔬菜,饮食要均衡。盐量低可以降低血压(每日≤6g),减少冠状动脉病的危险。 经常运动,但必须以渐进的方式来开始实行你的运动计划。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定时检查身体并遵照医嘱。 三、饮食习惯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四、气候变化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气候寒冷的天气或冬春季节,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就会增加。 三个与冠心病有关的最优因子为:气温、日变差(相邻两日的日平均气温之差)和平均风速。 在高发季节里,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御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 五、冠心病病人在冬春季节中要注意什么: (1)除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还要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 (2)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3)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天气 变化时,注意保暖。 (4)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 (5)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同时要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锻炼: 运动量宜从轻量级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达到或接近梗死前的活动度为准。步行是最方便的运动方式。尽量避免奔跑、纵跃,气温高时,或湿度高的情况下,应暂停运动锻炼。 七、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紧缩样疼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 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为及早发现冠心病,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以下的检验: 如果检验结果不正常或有其他的易患危险因素,应该每五年作一次或更多次血胆固醇化验。 每年作一次血压检查。 每年作一次血糖检查。 若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看是否需要接受心电图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 八、冠心病是遗传性疾病吗?

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 运动训练

二、冠心病病人的运动处方 (一)冠心病及对机体的危害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病,全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最为常见,它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在我国近年来也有增多趋势。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疼痛位于胸骨体上、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界限不清,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常表现为胸痛、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象针刺或刀扎样痛,也有无疼痛者,仅感到胸闷、无力、呼吸困难,偶有患者疼痛并伴有濒死感。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主地停止原来的动作,直至症状缓解;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持续时间多在2分钟以上,3-5分钟内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可数日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多次发作;本病还可由其它心血管因素引起。严重时可致心肌梗塞。 正常的冠状动脉有较大的储备功能,可随机体状态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血管口径以满足心肌血和氧的需求。但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出现狭窄。为适应心肌的需,冠状动脉通过扩张管径来缓解供需矛盾。然而冠状动脉扩张调整是有限度的,当粥样化继续发展时,冠状动脉进一步狭窄。冠脉狭窄达横截面的75%以上时,供需矛盾激化,而冠脉扩张能力已达极限,在诱因作用下,可引发心绞痛及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剧缺血所致。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作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二)冠心病与体育锻炼 早在1987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就已经把缺乏体育活动作为主要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运动不足的危害与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相似。大量的研究证明:运动对预防冠心病极为重要。与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很少发病,即使是发病,其严重程度宜较轻,而且,发病的年龄也较晚。 人们对冠心病的体育运动康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认识到体疗对冠心病康复的重要性。人们从各个方面研究了运动在冠心病康复中的作用。有人认为不活动的人冠心病发病率是经常活动者的1.9倍。运动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十大注意事项1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十大注意事项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写为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与家族遗传、紫外线照射、体内雌激素水平、某些药物、食物及感染有关。 SLE的表现多种多样:反复高热或长期低热,面颊部蝴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口腔粘膜点状出血、糜烂或溃疡,关节肿胀、酸痛。SLE还常常侵犯胸膜、心包、心腔、肾脏,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SLE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特别青睐青壮年,尤其是青年女性。 SLE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如有上述表现的人,应当抓紧时间去医院检查,以便尽早确诊。一旦确诊便应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医生在为您治疗的同时,会特别提醒您十大项注意事项: 一、注意调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中医学认为,SLE的发病与外邪、饮食、七情所伤有关。忧郁悲伤、喜怒无常、情志不畅都能化火,火邪内盛可伤及五脏六腑而诱发并加重本病。因此,保持情志豁达、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使人体脏腑功能协调,气血调和,才会有益于疾病恢复。 二、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节制性生活。SLE患者在病情处于活动期时,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不宜过劳。适当锻炼身体,注意节制性生活,病情活动期应严格避孕,病情稳定一年以上才可考虑妊娠。 三、注意预防感冒,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感冒及各种感染如急性扁桃腺炎、肺部感染、肠道感染都易诱发SLE并加重病情。 四、注意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下。SLE患者对紫外线特殊敏感(光过敏),故外出时要特别注意。另外,某些食物如香菇、芹菜、草头(南苜宿、紫云英)、无花果,某些药物如补骨脂、独活、紫草、白疾藜等能引起光敏感,

心血管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全面认识高血压 ——主讲人: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副教授周桃元 【主持人】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你的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就在我们身边。我国高血压已突破3.3亿,其中1.38亿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所以我们一起来全面认识高血压。今天我们请到了权威专家,来自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的副教授周桃元主任,周主任您好。 [周桃元简介] 周桃元,男,1965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科副主任医师,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祁阳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省中医心血管科学会委员及永州心血管科学会委员。曾在湘雅医院进修心血管科一年,每年都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会议2-3次,毕业后一直从事科临床工作,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诊治各种心血管科疾病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十七篇。 [周主任] 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周主任,心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波及全球,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是哪种疾病? [周主任] 是高血压病。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跟高血压有关的疾病。 ?每100个脑出血病人中有93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脑梗塞病人中有86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冠心病人中有50~70人患高血压。 【主持人】高血压总是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健康,早期患者并

无明显的不适感,因此高血压患者并不重视,我国的高血压现状怎样? [周主任] 我国高血压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三误区。 三高:患病率高(11.26%);死亡率高(41%);致残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35.6%);治疗率低(17.1%);控制率(4.1%)。 三个误区: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服药。 【主持人】什么是血压? [周主任]血液要想在全身流动就需要有压力,血压就是指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主持人】高血压表现多样化,有的毫无症状,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无症状。怎样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周主任] 诊断高血压时要确诊血压值,通常是用三次非同日同时的平均血压,也就是说测三天不同时辰的三个血压值,取其平均值。量血压时要注意在安静状态下,室温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在20C。左右,要以右手为准,取坐位,当然必要时可以测立位,甚至下肢血压。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有头痛、头昏、心悸、耳鸣等症状,少数患者则在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压≥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5/75mmHg. 血压高低与症状不成正比,有无症状都要常规测血压。 【主持人】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周主任]有以下情况的人,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大:吸烟、饮酒过量、焦虑、不经常活动、肥胖、摄入盐和脂肪过多,胆固醇高,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意义总

浅谈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环境污染逐渐增加,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呈日益增高的趋势。由该疾病的导致的死亡率也有明显增加,医学工作者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研究面临严峻挑战,此时对于全社会普及卫生健康常识,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迫在眉睫。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高,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球每死亡3个人,就有一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全球每年因心脏疾病和中风死亡人数高达1750万。因此,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降低老年心血管的病死率,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随之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高脂肪高热量的摄入,使得肥胖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这也使得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大增加。据统计,我国目前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不同程度地患有心血管疾病。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我国将进人老龄化社会,心血管病即将成为人群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心血管疾病成为医学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那么,心血管疾病发病前有哪些症状呢?应如何来预防呢?预防它有何意义呢?下面来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心血管疾病的概念: 心血管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冠心病;心脏肌肉供血血管的疾病;脑血管疾病;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手臂和腿供血血管的疾病;风湿性心脏病;由链球菌造成的风湿热对心脏肌肉和心脏瓣膜的损害;先天性心脏病;出生时存在的心脏结构的畸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腿部静脉出现血块,它可移动至心脏和肺部。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通常是急性事件,主要是由于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心脏或脑部。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在心脏或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堆积有脂肪层。中风也可能是因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 二、心血管病发病前的症状: 1经常出现眩晕、健忘现象:经常出现眩晕、健忘现象是人体的危险信号,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多有眩晕的现象,此时,需要注意意外的发生。 2、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梗塞及脑血管破裂等。实践证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是心脑血管疾病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3 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烦躁不安、胸骨后部出现剧烈的疼痛现象,症状较轻的冠心病患者可以没有心前区疼痛的症状,但是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就会出现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塞,更严重的就是导致猝死的发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机 红斑狼疮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 1、素体亏虚 西医学认为红斑狼疮有遗传因素。中医学认为患病的个体都有其特殊性,由于这种特殊性导致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方极·五变篇》有:"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脏腑组织有坚脆刚柔的不同。《医宗金鉴》有:"人感受邪气难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也说明由于个体体质的差 异性而引起不同的疾病。而红斑狼疮患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形成素体亏虚之状。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根据生活实践总结出一些格言,中医有一个挂在嘴边的理论:"邪之所奏,其气必虚。"其中的"邪"指外来的致病因素,如外界环境因素,风吹日晒雨淋,日常生活不良习惯,细菌病毒感染等,这些外来的侵害造成疾病的均称之为"邪"。"气"指人的体质,抗御"邪"气侵害的能力。一 个人之所以会患病,除了外界因素外,还与个人的体质有关,在相同的致病条件下,有的人患病,有的人健康如常,便是这个缘故。红斑狼疮患者的患病, 同样离不了这种规律的支配。那么红斑狼疮患者的"气"又是怎么虚的呢?一方 面是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形体禀受于父母,而其间可以形成机体的整体或局部器官的虚弱,形成了红斑狼疮的易患体,如红斑狼疮有遗传倾向也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是由于后天的损伤,如反复感受外邪,日久外邪在体内留连,耗伤正气,使抗病能力减弱,或劳伤、食伤、精神所伤,而使正气受损,或应用一些毒性药物使机体的抗病力降低。凡此种种,均致抗病力下降,形成红斑狼疮的易感体,加上邪气的侵袭,即红斑狼疮诱发因素的作用而患本病。

运动康复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运动康复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 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马晓伟,李昊,张幼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30910103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030001) 通讯作者:张幼怡 E-mail :zhangyy@https://www.360docs.net/doc/cc13668880.html, 长期以来,运动康复训练一直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禁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运动康复疗法可以延长患者寿命,降低死亡率。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且可以改善其危险因素:降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降低炎性反应(C 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调节脂质代谢。对于脂质代谢,运动康复训练可以调节血脂和脂蛋白的浓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的浓度,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的浓度,降低游离脂肪酸浓度。运动康复训练还可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研究报道,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这可能与长期运动使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线粒体的大小和密度,增加骨骼肌氧化酶含量,改善内皮功能,降低循环中儿茶酚胺含量,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运动康复训练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改善作用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血管功能紊乱等。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其危险因素,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1.1 改善脂质代谢异常 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降低LDL-C 的浓度,增加HDL-C 的浓度[1]。一项纳入52项运动康复相关研究的荟萃分析观察了运动康复训练对患者胆固醇浓度的影响。所入选的研 究共涉及4700例患者,运动康复训练持续时间均大于12周。结果表明,运动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HDL-C 水平增加4.6%,甘油三酯水平降低3.7%,LDL-C 水平降低5%[2]。在一项大型临床研究中[3],对675例血脂正常的个体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运动康复训练,结果发现,238例男性受试者HDL-C 浓度增加了1.1 mg/dl (3%),甘油三酯和LDL-C 浓度分别降低了5.9 mg/dl (2.7%)和0.9 mg/ml (0.8%);376例女性受试者HDL-C 浓度增加了1.4 mg/dl (3%),甘油三酯和LDL-C 浓度分别降低了0.6 mg/dl (0.6%)和4.4 mg/ml (4%)。动物研究表明,给予大鼠高脂饮食8周后,会引起其肥胖和血清脂质水平异常,而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和血清脂质水平异常[4]。 1.2 降低血压 4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674例受试者)研究了运动康复训练对静息状态时受试者血压的影响[5]。结果表明,运动康复训练使正常对照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 2.6 mm Hg (1 mm Hg =0.133 kPa )和1.8 mm Hg ,使高血压受试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7.4 mm Hg 和5.8 mm Hg 。对于轻中度高血压受试者,运动康复训练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而且能够逆转左室肥厚(LVH )和左心室重构,提高受试者运动耐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受试者的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训练逆转LVH 和左心室重构的机制尚不明确。Turner 等的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收缩压的降低与左心室壁厚度独立而密切相关;体外研究证实机械牵拉是引起心肌细胞蛋白合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周围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 ?四高一多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病理基础主要是动脉硬化——即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沉积,并伴随着纤维组织的形成与钙化等病变 心血管疾病——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WHO报道目前全球每年16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500万 ?WHO预测,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目前我国每年约400万人死于此病占总死亡人数的3/5以上 ?全世界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地区就在中国,中国以北方为高发病区 这令你震惊吗? ?现在全球有近1/4人口为心血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而且终身一生可能有1/3的人为心血管疾病阴影所笼罩,最后有1/5 人口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抗争不分区域、人种,已成为全人类的挑战之一 ?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通常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前者是指防病于未然,后者是指防病已形成当然无论对病人还是医生的最高境界为防“未病” ?一级预防即心血管疾病的病前预防 根据心血管疾病病易患因素一级预防内容包括: (1)控制血压 (2)合理饮食结构及热能摄入,避免超重。防治高脂血症,降低人群血脂水平(3)戒烟 (4)积极治疗糖尿病 (5)饮用硬水。软水地区需补充钙、镁 (6)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分激动 (7)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一级预防针对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饮食建议则是非常重要 ?由于缺少关于现有饮食及其对健康益处的确切资料,产生了很多混乱 ?许多年来,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低脂饮食: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5%,脂肪占30%,蛋白质占15%,胆固醇每天限制在<300mg/d ?这种强调低脂饮食的后果是无意中促进了碳水化合物的无限制摄入 ?改善饮食既能讲究营养又能明显影响体重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由于肥胖的盛行,除了建议低脂饮食外,新出现了很多流行的饮食 ?尽管某些饮食对健康有益,但其中也不乏损害心血管和全身健康者 ?临床医生和营养师有必要充分了解这些饮食以便指导患者或食客 ?本讲座的目的就是总结那些常见的心血管健康饮食疗法并对其现有的科学依据进行评价 肥胖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 ?1991年以来美国肥胖病的患病率高达61% 估计每年有30万美国成年人死于肥胖相关的疾病 ?中国肥胖人群达7000万是成年人总数的14.6%

气候对健康的影响

气候对健康的影响 (1)气候对人的健康和情绪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知道气候对某些疾病是有影响的,如关节炎、心脏病。气候也会使人心情烦躁。因此,人们应该掌握这些规律,绍兴天气,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心情烦躁时注意克制,有病的人要注意防护。 (2)湿度对人的影响:下雨天会使人情绪低落,当然,这种不好的情绪有些是因为社会因素。但研究表明,在湿气重的日子里,有较多的人会得忧郁症;阴天和下雨前的低气压会使学龄儿童坐立不安。 (3)阳光对人的影响:阳光对情绪确有益处,尤其是在冬天。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会更乐于帮助别人并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但夏季的暑热晴天例外。 (4)干燥的热风与情绪不佳有何关系:在许多国家,如美国、瑞士和以色列,这种干热的风会增多精神失常现象。人们的办事效率会降低,反应迟钝并容易发怒。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这种风减少了空气中的负离子,负离子对人是好处的,深圳天气,它们可以改善人的脑功能,提高情绪;而正电子却有相反的作用。有些调查表明,暴雨前人们会异常活跃和

兴奋。我们认为这又是跟空气中带电粒子变化有关,雷电可以增加大气中的负离子,负离子使人欢快。 (5)大气压的影响:大气压的变化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当大气压发生变化时,人体内的腔窝扩大,如:气压下降会使窦发生毛病,产生窦炎和窦膨胀;气压升高对人关节有很大影响;气压降低还会使人焦躁不安。 (6)极冷极热气候对心脏病人的影响:极度的温度,尤其是非常寒冷的天气会使人的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冬季里死于心脏病的人会比其它季节要多。因为气温非常低时,血液从皮肤流入体内,心脏要用力拍压血液以保持身体温暖,南宁天气。所以,寒冷的气候某些费力的活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另一心脏病人死亡高峰是在夏天,暑热使心脏跳动加剧,长春天气,使人排汗增加,并使血压升高。极冷和极热的气候会使人的免疫系统负担过重,从而削弱人体的抵抗力。热天会使人极容易染上疟疾之类的传染病。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在冬天很常见,这是因为低温消弱了人体的抵抗力。 (7)什么人对气候特别敏感:少数人对气候特别敏感,但这些人对环境问题如噪音的污染也是敏感的。比较起来,老年人比年轻人对气候更为敏感,这是因为年纪大的人心血管系统衰弱。体重也一样,体胖的人在热天觉得很不好过,但

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较高,对患者身心健康均产生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医疗理念的转变,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不仅要促進疾病康复,提升心脏功能,还应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因此,以心脏康复为核心的运动疗法受到广泛的关注。抗阻运动作为运动疗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吸引了大量学者研究其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作用,本研究即对其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标签:抗阻运动;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 目前,已有大量医学证据支持心血管疾病中运动训练的益处。运动训练包含两种,一种为有氧运动,一种为抗阻运动,二者均可使体适能及疾病危险因素改善,但二者产生的具体效益并不相同,有氧运动可促进最大摄氧量明显提高,使心肺功能改善,而抗阻运动能够将肌肉力量与耐力提升,减轻体质量,改善身体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研究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功能的作用,本研究即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1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具备传染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据WHO估计,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有1750万左右,在总死亡人数中,占据31%,每年人类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经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而且属于长期过程,患者发病后,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存活患者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预后非常差。已有研究证实,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于生活方式,各种不良生活行为均属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饮食不健康、缺乏身体活动等,而在诸多危险因素中,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可使心血管疾病直接发生。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时,不仅要对危险因素做出良好控制,还应做好一级预防工作。 2 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的作用 2.1 控制危险因素 (1)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抗阻运动后,峰氧值摄取能力可得到提升,使外周血管功能得到改善。在一项临床研究中,以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循环抗阻训练,一组给予等长抗阻训练,训练周期均为12周,每次训练之后,均测量患者血压情况,并准确记录,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出现降低,这说明,抗阻运动能够有效的降低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运动时,可采用抗阻运动方式[1]。近年来,临床治疗高血脂症患者时,常用的辅助手段即为抗阻运动,而且人们逐渐的认可其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患者抗阻运动长时间坚持,或与有氧运动结合时,不仅血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3个题,每题5分,合计15分 1、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造能。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6、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或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7、1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l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8、F.C.---称为功能能力,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9、E.C.--- 称为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0、THR----称为靶心率,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1、ETT----称为运动耐量试验,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12、最大强度负荷试验----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 13、次大强度负荷测试----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次大强度的负荷,然后推测其最大强度的水平。 14、GXT----为最大强度负荷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强度。 15、开放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群。 16、闭合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是固定的,其中一个环节运动,会造成其他环节同时运动,肌肉收缩为数块肌肉,或数组肌群同时收缩。 17、柔韧性----是指关节在最大的范围内活动的能力。 二、填空题10个空,每空2分,合计20分 1、20世纪60年代,由于运动处方被用于冠心病的康复,引起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一场革命而受到重视。 2、国外对运动处方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专家主要有美国医学家 kenneth H.Cooper, 他提出的“12分钟体能测验”被许多国家采用。 3、进入2l世纪以来,运动处方其发展趋势为, 由应用于康复领域,发展到预防和健身领域;由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发展到各种慢性疾病防治的运动处方;由单一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处方,发展到多方位的力量处方、柔韧性处方;功能评定方法由繁到简;处方程序由手工制订发展到信息化处理等。 4、根据处方对象分类,可将运动处方归纳为两类: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5、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主要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来制订,在社区中工作的高级健身指导员也会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6、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主要由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人来制订。 7、力量运动处方可用于因伤、病导致肢体长期制动、长期卧床等引起的废用性肌萎缩的康复,身体发育畸形的矫正等。 8、在康复医学中用“关节活动幅度”来衡量柔韧性的好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