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沉淀滴定法

一、内容提要

本章讨论了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沉淀滴定法,并重点阐述了银量法的三种指示终点的方法。

对于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小于10-6g/mL;(2)反应必须迅速、定量进行、且无副反应;(3)沉淀的吸附作用不影响滴定结果;(4)有适当的指示的方法。

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的沉淀滴定法。根据所采用的指示剂不同。可分为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铁铵矾指示剂法(V olhard法)和吸附指示剂法(Fajans 法)。

铬酸钾指示剂法是用铬酸钾为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l-或Br-,微过量的Ag+与K2CrO4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指示终点。此法宜测定Cl-和Br-,而不宜测定I-和SCN-。

铁铵矾指示剂法包括直接滴定法和返滴定法。直接滴定法是在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Ag+。返滴定法是在酸性条件下,在被测溶液中加入已知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返滴过量的AgNO3,稍过量的SCN-与Fe3+生成淡红色Fe(SCN)2+的表示达滴定终点。此法可以测定Ag+,Cl-,Br-,I-,SCN-等离子。

吸附指示剂法是以AgNO3为标准溶液,以吸附指示剂确定终点的沉淀滴定法,根据沉淀吸附的选择性,计量点前沉淀吸附过量的构晶离子,引起表面电性的变化,计量点时发生对带异性电荷指示剂离子的吸附作用,引起颜色变化而指示滴定终点的到达。此法可测定Ag+,Cl-,Br-,,I-,SCN-等离子。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银量法的三种指示剂法的比较。

二、习题

(一)判断题

()1.不论是AgNO3固体,还是配制成的AgNO3溶液都应放在密闭的棕色瓶中避

光保存。

()2.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矾指示剂法、吸附指示剂法都属于银量法,因此它们既可以测定Ag+,也可以测定卤素离子。

()3.在铬酸钾指示剂法中,主要是用AgNO3溶液做标准溶液,用来测定样品溶液中的Cl-、Br-。

()4.在吸附指示剂法中,沉淀对指示剂离子的吸附力应略小于沉淀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以免终点提前到达。但沉淀对指示剂离子的吸附力也不能太小,否则到达计量点后不能立即显示终点颜色,致使终点拖后。

()5.若使用Mohr法测定Cl-含量,应选用的指示剂为K2CrO4。

()6.在铬酸钾指示剂法中,滴定反应只能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7.铁铵矾指示剂法必须在弱碱性溶液中进行。

()8.铬酸钾指示剂法终点颜色的变化是产生砖红色沉淀。

()9.吸附指示剂法中,溶液的pH值范围应随吸附指示剂的Ka值的不同而不同。

()10.银量法中三种指示剂法都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进行。

()11.铬酸钾作为银量法的指示剂,是因为沉淀的砖红色能明显地指示终点,而且沉淀的溶度积常数值比较合适。

()12.在Volhard法中,指示终点的物质是铁铵矾(NH4Fe(SO4)2·12H2O)

()13.沉淀滴定法常用的指示剂是铬黑T。

()14.AgNO3溶液滴定NaCl,可选用铬黑T作指示剂。

(二)单选题

1. 银量法中三种指示剂法都不能在()溶液中进行

A.强碱性

B.强酸性

C.弱酸性

D.弱碱性

E.中性

2.关于硝酸银标准溶液配制的正确操作是()

A.采用直接法配制

B. 采用间接法配制

C.贮存于白色玻璃瓶中

D.贮存于白色塑料瓶中

E.先配成饱和溶液再稀释

3. 在Mohr法中,滴定反应只能在何种溶液中进行()

A. 强酸性

B. 中性或弱酸性

C. 中性或弱碱性

D. 强碱性

E. 中性

4.V olhard法所用指示剂是()

A. 铬酸钾

B. 铁铵矾

C. 淀粉

D. 铬黑T

E. 高锰酸钾

5.铬酸钾指示剂法最适宜的酸度是( )

A. 强酸性

B. 中性到弱酸性

C. 中性

D. 中性到弱碱性

E. 强碱性

(三)多选题

1. 沉淀滴定法对沉淀反应的要求是()

A.沉淀生成始终维持快速

B.化学计量关系恒定

C.反应进行完全

D.要有适当的指示剂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确定计量点

E.可以利用熟化效应使沉淀纯化

2.铬酸钾指示剂法不适宜在什么样的溶液中滴定()

A. 中性或弱碱性

B. 含氨的溶液

C. 含有能与CrO42-生成沉淀的阳离子

D. 含有能与Ag+生成沉淀的阴离子

E. 酸性

3.沉淀滴定法指示终点的指示剂有()

A. 铬酸钾

B. 铁铵矾

C. 淀粉

D. 铬黑T

E. 酚酞

4.用铁铵矾法测定Cl-,为避免沉淀转化,常采用的措施为()

A. 将生成的AgCl沉淀过滤除去

B. 向待测Cl-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

C. 适当增加酸度

D. 适当升高温度

E. 利用低浓度的Fe3+作指示剂

5.应用吸附指示剂,下列哪些条件可以使终点颜色变化明显()

A. 加入淀粉、糊精等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

B. 胶体颗粒对指示剂离子的吸附力应略小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力

C. 溶液的pH应适当

D. 指示剂的离子与加入滴定剂的离子应带有相反的电荷

E. 应避免强光照射

(四)填空题

1.在铬酸钾指示剂法中,由于形成色的沉淀,从而指示了终点的到达。

2.用于滴定分析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的条件是、、以及、。

3.铁铵矾指示剂法是在溶液中,以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来测定Ag+的方法。

4.在吸附指示剂法中,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时,荧光黄作指示剂,计量点后,溶液中有过量的,沉淀表面层吸附而带正电荷,并立即吸附,

使其结构变形而发生颜色变化,指示终点的到达。

5.在吸附指示剂法中,曙红指示剂适用于滴定 、 、 ,但不适用于滴定 。 6.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Ag +

需要用 法、测定卤素离子需要用 法。 7.银量法的反应通式是 。 8.铁铵矾指示剂法最适宜的酸度是 。 9.铬酸钾指示剂法最适宜的酸度是 。 (五)名词解释 1.沉淀滴定法 2.银量法 3.吸附指示剂法 4.铬酸钾指示剂法 5.吸附指示剂 (六) 简答题

1.沉淀滴定法的反应条件是什么?

2.从滴定条件、滴定方法、滴定剂、指示剂、滴定反应及终点反应、测定对象和方法的优缺点等方面全面比较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矾指示剂法和吸附指示剂法。

(七)计算题

1.称取大青盐(主要成分为NaCl )0.2000g ,溶于水后,以K 2CrO 4做指示剂,用0.1500mol/L 的AgNO 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2.50mL ,计算NaCl 的百分含量。

( )

2.将80.00mL 0.1250mol/L 的KCl 加到45.00mL 0.1000mol/L 的AgNO 3溶液中,试计算留在溶液中有多少克Ag +

3.用V olhard 法测定血清中含量时,取2.00mL 血清样品处理后,加3.53mL 0.1100mol/L 的AgNO 3沉淀Cl -

,多余的Ag +

用盛有0.09521mol/L 的NaSCN 溶液的微量滴定管滴定,以Fe 3+

做指示剂滴定至终点用量为1.80mL ,试计算血清中每毫升含Cl -

多少毫克数。

4.纯的KCl 和KBr 混合物0.3074g ,溶于水后,用0.1007mol/L 的AgNO 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0.98mL ,计算试样中KCl 和KBr 的百分含量各为多少?( ) 5.如果将30.00mL AgNO 3溶液作用于0.1173g NaCl ,过量的AgNO 3需用3.20mL NH 4SCN

mol g M NaCl /44.58=mol g M mol g M KBr KCl /00.119

,/55.74==

去滴定(滴定20.00mL AgNO 3需要21.00mL NH 4SCN ),计算(1)AgNO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AgNO 3溶液对Cl -

的滴定度;(3)NH 4SCN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 6.称取含有NaCl 和KCl 的样品0.2210g ,以0.1011mol/L 的AgNO 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 3标准溶液32.50mL ,试计算样品中KCl 的百分含量。( ) 7.计算0.1000mol/L AgNO 3溶液对Cl -

和NaCl 的滴定度。

( )

三、参考答案

(一) 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11.√ 12. √ 13. × 14. × (二)单选题

1. A

2. B

3. C

4. B

5. D (三)多选题

1.ABCD 2. BCDE 3. AB 4. AB 5. ABCDE (四)填空题 1.砖红,Ag 2CrO 4。

2.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必须具有确定的计量关系、反应迅速、沉淀的吸附作用不影响滴定结果及终点判断,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3.酸性,铁铵矾,SCN -

4.Ag +

,溶液中的银离子,荧光黄阴离子。 5.Br -

、I -

、SCN -

,Cl -

。 6.直接滴定、剩余回滴。 7. Ag +

+ X -

→ AgX ↓。 8.pH0~1。 9.pH6.5~10.5。 (五)名词解释

mol g M mol g M Cl

NaCl /45

.35,/44.58==-mol

g M mol g M KCl NaCl /55.74,/44.58==mol g M mol g M Cl NaCl /45.35,/44.58==-

1.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2.银量法: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反应的滴定分析方法。

3.吸附指示剂法:采用吸附指示剂指示终点的银量法。

4.鉻酸钾指示剂法:用鉻酸钾为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l-或Br-的滴定方法。

5.吸附指示剂:吸附指示剂是一类有色的有机化合物,其阴离子在溶液中能被带正电荷的胶状沉淀吸附者称阴离子吸附剂,而阳离子在溶液中能被带负电荷的胶状沉淀吸附者称阳离子吸附剂。吸附指示剂被吸附后,由于结构发生改变引起颜色的变化。

(六)简答题

1.答:(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小于10-6g/mL)。(2)沉淀反应必须迅速、定量地进行,且无副反应发生。(3)有适当的方法指示终点。(4)沉淀的吸附应不妨碍终点的测定。

2.

三种指示剂法的比较

(七)计算题 1.解:根据

2.解:

因为Cl -

是过量的,终点时Ag +

与Cl -

已全部结合成AgCl ↓,溶液中的Ag +

仅由AgCl ↓溶解而来。

[Ag +

][Cl -

]=K sp =1.8×10

-10

3.解:

4.解:设KCl 消耗AgNO 3V 1mL

V 1=14.26mL

%

1001000

%?????S M V C t a A A

T T =%

==62.98%10010002000.0/44.5850.22/1500.011%?????g mol g mL L mol A L

mol L mol mL L mol mL Cl /0440.000.4500.80/1000.000.45/1250.000.80][=+-=溶液中过量-??L mol Cl K Ag sp

/1009.410

40.4108.1][][92

10

----===???+

g

M V C m Ag Ag Ag Ag 891052.51000

108)00.4500.80(1009.41000

-??+??+

+++===

-Cl Cl

SCN NH Ag Cl V M CV CV C ?+])()[(4-=

mL

84.300

.245

.35)80.109521.053.31100.0(=-=

???g M V C M V C KBr

T KCl T 3074.01000

)98.30(11=-+??g

V V 3074.0100000.119)98.30(1007.055.741007.0

11=-+???%

%=%==83.341001000

3074.055.7426.141007.01001000%??????S M V C KCl KCl T T

5.解:(1)3.20mLNH 4SCN 消耗了

(2)根据

(3)

6.解:设KCl 消耗AgNO 3V 1mL

V 1=17.79mL

7.解:根据 (1)

(2)

%=%-=17.6583.34100%KBr mL

05.320.321

20

=?NaCl

A

AgNO M m a t C ?-?

)05.330(3=L

mol mol g ml g /07448.01000/44.58)05.330(1173.011==??-?1000

33

/Cl AgNO Cl AgNO M C t a T ?

=-

mL g mol

g L mol T Cl

AgNO

/10640.21000

/45.35/07448.0113/3

-==-

???3

344AgNO AgNO SCN NH SCN NH V C V C =L

mol ml

ml

L mol C SCN NH /07093.02120/07448.04==

?g

M V C M V C

NaCl T KCl T 2210.01000)50.32(11=-+??g

V V 2210.0100044.58)50.32(1011.055.741011.011=-+????%

%=%==

67.601001000

2210.055

.7479.171011.01001000%??????S M V C KCl KCl T T 1000

33/Cl

AgNO Cl

AgNO

M C t a T ?=-

mL g mol

g L mol T Cl

AgNO /10545.31000

/45.35/1000.0113/3-==-

???mL

g mol g L mol T NaCl AgNO /10844.51000

/44.58/1000.0113/3-==???

分析化学(第三版)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第三版)第八章沉淀滴定法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即反应能定量进行。 (2)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 度条件。 答:(1)莫尔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铬酸钾 酸度条件:pH=6.0?10.5 (2)佛尔哈德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过量) +-Ag+SCN=AgSCN? (剩余) 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 (3)法扬斯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荧光黄

酸度条件:pH=7?10.5 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 (1)BaCl(2)KCl,(3)NHCl,(4)KSCN,(5)NaCO+NaCl,(6)NaBr,各应选用2,43 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 答:(1)BaCl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沉淀。 24 -(2)Cl用莫尔法。此法最简便。 ++(3)NHCl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当、[NH]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定,即使[NH]444 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72 (5)NaCO+NaCl用佛尔哈德法。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CO沉淀造成误差。 323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吸附Br而使终点过早出现。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 -(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 -(3)同(2)的条件下测定Br; -(4)用法扬斯法测定Cl,曙红作指示剂; -(5)用法扬斯法测定I,曙红作指示剂。 2-2-答:(1)偏高。因部分CrO 转变成CrO,指示剂剂浓度降低,则终点推迟出现。 427

沉淀滴定法.

第五节沉淀滴定法 教学目的: 1、掌握沉淀滴定法对反应的要求。 2、掌握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原理。 3、明确分级沉淀及沉淀转化的概念。 4、理解测定氯化物的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一、方法简介 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 titration):也称容量分析法(volumetric precipitation method),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用作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速度快,生成沉淀的溶解度小; (2)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式定量进行; (3)有准确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应用范围:含量在1%以上的卤素化合物和硫氰化物的测定。 解释:沉淀反应很多,但能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并不多,因为很多沉淀的组成不恒定,或溶解度较大,或形成过饱和溶液,或达到平衡速度慢,或共沉淀现象严重等。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生成微溶性银盐的沉淀反应。 Ag++ Cl- = AgCl↓ Ag++ SCN- =AgSCN↓ 以这类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法称为银量法。主要测定Cl-、Br-、I-、Ag+及SCN-等。 如有一些沉淀HgS、PbSO4、BaSO4等也可用于沉淀滴定法,但重要性不及银量法。

二、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莫尔法 银量法佛尔哈德法 法杨司法 1、莫尔法 什么是莫尔法?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测定卤素化合物含量。 (1)指示剂作用原理: Ag+ + Cl- AgCl↓白Ksp(AgCl)= 1.8 ×10-9 Ag+ + CrO42-Ag2CrO4↓橙色Ksp(Ag2CrO4)= 2 ×10-12 因为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不同,因而发生分级沉淀,当AgCl沉淀完全后,稍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与K2CrO4指示剂反应生成Ag2CrO4↓砖红色(量少时为橙色)。 平衡时,[Ag+]·[Cl-] = Ksp AgCl 设溶液中[Cl-] = [CrO4]2-= 0.1mol/L Ksp AgCl 1.8 ×10-10 [Ag+]AgCl = = = 1.8×10-9(mol/L) [Cl-] 0.1 Ksp(Ag2CrO4) 2 ×10-12 = = = 4.5×10-6(mol/L)[Ag+]Ag 2CrO4 [CrO42-] 0.1 由此可见:[Ag+][Cl-]首先大于Ksp AgCl,则AgCl开始沉淀。 [Cl-]消耗完之后,AgNO3和CrO42-生成Ag2CrO4沉淀。 (2)铬酸钾指示剂的适合用量的计算 根据溶度积原理: Ag++ Cl- = AgCl K SP = 1.8×10-10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计算题)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计算题) 解:设混合物中BaBr 2为x g ,LiCl 为(0.7000-x )g 2 342 BaBr LiCl AgNO NH SCN LiC BaBr 2(C )(C )l w w V V M M -=+ -3-30.700020.201745.15100.100025.0010= 42.39297.1 x x -?? ??+- x=0.5876g , 2 BaBr 0.5876g (%)= 10083.940.7000g w ?= 3.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0.1 mol/L 的Cl -,在AgCl 沉淀存在下,用0.1 mol/LKSCN 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0.1 mol/LAgNO 3溶液,滴定的最终体积为70mL ,[Fe 3+]=0.015 mol/L 。当观察到明显的终点时,([FeSCN 2+]=6.0×10-6 mol/L ),由于沉淀转化而多消耗KSCN 标准溶液的体

解: 33.247.052 6.45 Ag(NH)21100.5100.510 α=+?+?= Ag Cl0.0225 s+- ???? ====== ????(mol/L) 32 9 6.45 Ag(NH) 0.0225 Ag7.9810 10 s α +- ??===? ??(mol/L) 由于BaY2-有较大的条件稳定常数,且BaSO 4 的溶解度较大,因此,消耗在与Ba2+配位的EDTA 量不可忽略。即:' [Y]0.020-S = ' 0.45 Y(H) [Y]0.020- [Y] 10 S α ==,根据 4 2'2-' 4sp(BaSO) [Ba][SO]K +=,则有:

《分析化学》第七章沉淀滴定法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组织教学】 1、师生互致问候语 2、考勤、组织教学。 【导入】 用于沉淀滴定法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生成的沉淀应具有恒定的组成,而且溶解度必须很小; 2.沉淀反应必须迅速、定量地进行; 3.能够用适当地指示剂或其他方法确定滴定地终点。 其中,银量法应用较为广泛,根据滴定方式、滴定条件和选用指示剂的不同,将银量法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及发扬司法,本次课程主要学习这三类方法,并通过习题巩固本章知识点。 【课堂教学】 7.4沉淀滴定法 7.4.1摩尔法(Mohr)-用铬酸钾作指示剂AgNO 3 滴定NaCl 1.原理:Ag+ + Cl- = AgCl↓(白色)—滴定反应 Ag+ + CrO 42- = Ag 2 CrO 4 ↓(砖红色 ) —指示剂反应 计量点时:[][] 4.7 10 Ag Cl +-- ===1.25?10-5mol/L 2.指示剂浓度:K 2CrO 4 的最佳浓度为5.0?10-3mol/L3. pH:最宜范围为6.5-10.5(中 性或弱碱性). 4.适用范围:直接滴定Cl-、Br-。 5.干扰:凡能与CrO 4 2-或 Ag+生成沉淀的离子都干扰测定。如:Ba2+、Pb2+、Hg2+以 及PO 43-、AsO 4 3-、S2-、C 2 O 4 2-等。

7.4.2佛尔哈德法(Volhard)-铁铵矾(NH 4Fe(SO 4 ) 2 )作指示剂1.直接滴定法 -在硝酸介质中,用NH 4 SCN标准溶液滴定Ag+。(1)原理:Ag++ SCN- = AgSCN↓(白)滴定反应 Fe3+ + SCN- = FeSCN2+(红)指示剂反应 (2)溶液酸度控制在0.1-1mol/L之间 (3)Fe3+浓度一般控制在0.015 mol/L 2.返滴定法-测定鹵素离子(1)优点:选择性高。 (2)缺点:终点时,过量的SCN-易使下列反应发生: AgCl + SCN-=AgSCN+ Cl– 所以,溶液出现的红色不稳定,随着不断地摇动溶液,红色又逐渐消失,得不到正确的终点。 解决措施:分离AgCl沉淀 b.用有机溶剂将AgCl沉淀表面覆盖,使其不与溶液接触。 C.提高Fe3+的浓度以减小终点时SCN-的浓度,从而减小滴定误差。 7.4.3法扬司法(Fajans)-吸附指示剂吸附指示剂是一类有机燃料,当它被吸附在胶粒表面之后,可能是由于形成某种化合物而导致指示剂分子结构的变化,因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AgNO 3 滴定Cl-,用荧光黄作指示剂。HFI=H++FI- AgCl?Ag++ FI-(黄绿色)=AgCl?Ag+?FI-(淡红色) 注意: (1)应尽量使沉淀的比表面大一些。 (2)被滴定离子的浓度不能太低 (3)避免在强的阳光下进行滴定。

分析化学第六章习题

6.1 下列各沉淀反应,哪个不属于银量法?( C ) A.↓=+-+AgCl Cl Ag B .↓=+-+AgI I Ag C.↓=+-+S Ag S Ag 222 D .↓=+-+AgSCN SCN Ag 6.2 摩尔法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为:( B ) A.NaCl B.K 2CrO 4 C.Na 3AsO 4 D.荧光黄 6.3 摩尔法测定氯的含量时,其滴定反应的酸度条件是:( D ) A.强酸性 B.弱酸性 C.强碱性 D.弱碱性或近中性 6.4 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的银量法叫( C ) A.摩尔法 B.返滴定法 C.佛尔哈德法 D.法扬斯法 6.5 Mohr(摩尔法)适用的pH 范围一般为6.5~10.5。但当应用于测定NH4Cl 中氯的含量时,其适宜的酸度为( D ) A.pH<7 B.pH>7 C.pH=6.5~10.5 D.pH=6.5~7.2 6.6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 A )的纯度时,引入误差的比率最大。 A.NaCl B .NaCl C.NaI D.NaSCN 6.7 以Fe 3+为指示剂,NH 4SCN 为标准溶液滴定Ag +时,应在( A )条件下进行。 A.酸性 B.碱性 C.弱碱性 D.中性 6.8 用摩尔法测定时,阳离子( C )不能存在。 A.K + B.Na +

6.1 沉淀滴定法是以()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答案:沉淀反应 6.2 在沉淀滴定的滴定曲线上,突跃大小取决于沉淀的() 答案:溶解度 6.3 摩尔法应在pH=6.5~10.5之间的溶液中进行,这是由于()和()原因。 答案:pH<6.5时,CrO 42-+H+→HcrO 4 -使Ag 2 CrO 4 溶解,造成终点推迟,pH< 10.5时,2Ag++2OH-→Ag 2O+H 2 O 6.4 用摩尔法只能测定()而不能测定(),这是由于()。 答案:Cl-和Br-,I-和SCN- ,AgI对I-强烈吸附,AgSCN对SCN-强烈吸附且不能通过振荡而解析 6.5 用摩尔法测定Cl-浓度时,体系中不能含有()、()、()等阴离子,以及()、()、()等阳离子,这是由于()。 答案:PO 43-,AsO 4 3-,S2-,Pb2+,Ba2+,Cu2+,阴离子与银离子生成沉淀,阳 离子与铬酸根生成沉淀 6.6 法扬斯法测定Cl-时,在荧光黄指示剂溶液中常加人淀粉,其目的是保护(),减少(),增加()。 答案:胶状沉淀,聚沉,吸附 6.7 佛尔哈德法中消除AgCl沉淀转化影响的方法有()除去AgCl沉淀或加入( )包围AgCl沉淀。 答案:加热至沸,硝基苯 6.8 摩尔法测定Cl-含量时,若指示剂K 2CrO 4 的用量过大时,将会使滴定终点推 迟,这是由于( )。 答案:指示剂的黄色影响终点的观察 6.9 在佛尔哈德法中,指示剂Fe3+的实际用量比计算量(),这是由于()。 答案:小,Fe3+的颜色影响终点的观察 6.10 荧光黄指示剂的变色是因为它的()离子被()的沉淀颗粒吸附而产生。 答案:负,吸附了Ag+ 6.11 用法扬斯法测定Cl-时,不能用()指示剂,这是由于()。 答案:曙红,吸附力大小顺序为:曙红>Cl-,而使终点提前 6.12 佛尔哈德法的滴定终点理论上应在计量点()到达,但实际操作中常常在计量点()到达,这是因为AgSCN沉淀吸附()离子之故。 答案:时,提前,Ag+ 6.13 佛尔哈德法既可直接用于测定()离子,又可间接用于测定()、()、()和()离子。 答案:Ag+,Cl-,Br-, I-, SCN- 6.14 因为卤化银()后易分解,故银量法的操作应尽量避免()。 答案:见光,光的照射 6.15 用佛哈德法测定Br-和I-时,不需要过滤除去银盐沉淀,这是因为()、()的溶解度比()的小,不会发生()反应。 答案:Ag Br-,AgI , AgSCN,沉淀的转化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 4 ,其沉淀形式和称 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 4PO 4 ·6H 2 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 是Mg 2P 2 O 7 。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 4 , 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 2O 4 、Ca 3 (PO 4 ) 2 ] 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沉淀,在相同质量时,颗粒越小,沉淀结构越不稳定,其溶解度越大,反之亦反。综上所述,在进行沉淀反应时,对无配位反应的强酸盐沉淀,应主要考虑共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弱酸盐或难溶酸盐,多数情况应主要考虑酸效应,在有配位反应,尤其在能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而沉淀的溶解度又不太大时,则应主要考虑配位效应。 4.共沉淀和后沉淀区别何在?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对重量分析有什么不良影响?在分析化学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共沉淀?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思考题与习题 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即反应能定量进行。 (2)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 (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铬酸钾 酸度条件:pH=∽ (2)佛尔哈德法 主要反应:Cl-+Ag+(过量)=AgCl↓ Ag+(剩余)+SCN-=AgSCN↓ 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1 mol/L (3)法扬斯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荧光黄 酸度条件:pH=7∽ 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1)BaCl2,(2)KCl,(3)NH4Cl,(4)KSCN,(5)NaCO3+NaCl,(6)NaBr,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 答:(1)BaCl2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4沉淀。 (2)Cl-用莫尔法。此法最简便。 (3)NH4Cl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当、[NH4+]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定,即使[NH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5)NaCO3+NaCl用佛尔哈德法。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2CO3沉淀造成误差。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吸附Br-而使终点过早出现。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 (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 (3)同(2)的条件下测定Br-; (4)用法扬斯法测定Cl-,曙红作指示剂; (5)用法扬斯法测定I-,曙红作指示剂。 答:(1)偏高。因部分CrO42-转变成Cr2O72-,指示剂剂浓度降低,则终点推迟出现。 (2)偏低。因有部分AgCl转化成AgSCN沉淀,返滴定时,多消耗硫氰酸盐标准溶液。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能用于沉淀滴定法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化学式定量进行,生成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2)沉淀反应的速度要快。 (3)能够用适当的指示剂或其它方法确定滴定的理论终点。 (4)沉淀的共沉淀现象不影响滴定结果。 沉淀的反应虽然很多,但由于上述条件的限制,能够应用于滴定分析法的沉淀反应并不多。常用的沉淀法有生成难溶盐的银量法,例如 Ag + + Cl - =AgCl ↓ 白色 2Ag + + CrO 42- = Ag 2Cr 2O 4↓ 红色 当在含Cl -的水溶液中,预先加入CrO 4-,再加入硝酸银时,由于AgCl 的 溶解度比Ag 2Cr 2O 4小,所以先生成白色AgCl 沉淀,理论终点后,过量的银 离子就与铬酸根离子生成了红色的铬酸银沉淀,因此我们以溶液中出现红色为滴定终点,根据消耗酸银标准溶液的量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氯化物含量为5~100mg/L 水样,并要求测定条件为中性溶液,因为酸性溶液中,红色的铬酸银溶解,在碱性溶液中会生成Ag 2O 沉淀。 二、试剂 (1)氯化钠标准溶液(1ml 含1mgCl -)。取基准试剂或优级纯的氯化钠3~4g 置于瓷坩埚内,于高温炉内升温至500℃灼烧10min ,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1.649g 氯化钠,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再稀释至1000mL 。 (2)硝酸银标准溶液(1mL 相当于1mgCl -)。称取5.0g 硝酸银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以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 于三个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分别注入10mL 氯化钠标准溶液,再加入90mL 蒸馏水及1ml 的ρ=100g/L 铬酸钾指示剂,均以硝酸银溶液滴定至橙色(AgCl 的白色与Ag 2Cr 2O 4的红色的混合色)为终点,分别记录消耗硝酸银 溶液的体积,计算其平均值。三个标样平行试验的相对偏差小于0.25%。 另取100mL 蒸馏水,不加氯化钠标准溶液,作空白试验,记录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b 。 硝酸银溶液的滴定度T (mg/mL )按下式计算 b c T -?=0.110 式中 b -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c -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10-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1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 。 最后按下述方法调整硝酸银的滴定度,使其滴定度为1mL 相当于1mgCl -的标准溶液。 调整方法: 1)T >1,每1000mLAgNO 3溶液应加x 毫升蒸馏水稀释 x=1000(T-1)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6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6学时 教学目标或要求: 掌握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理解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了解沉淀形成一般过程. 掌握减少沉淀沾污的方法,影响沉淀颗粒大小的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理解共沉淀,后沉淀,了解有机沉淀的应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第6章重量分析法 概述 一,重量法的分类和特点 二,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1. 对沉淀形要求, 2. 对称量形的要求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盐效应,2. 同离子效应,3. 酸效应,4. 络合效应,5. 其他影响因素 沉淀的类型与形成过程 一,沉淀的类型 二,沉淀形成一般过程 三,影响沉淀颗粒大小的因素 1. 沉淀物质的本性, 2. 过饱和程度, 3. 临界比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一,共沉淀 1. 表面吸附, 2. 吸留与包夹, 3. 生成混晶或固溶体 二,后沉淀(继沉淀) 三,减少沉淀沾污的方法 沉淀条件的选择 沉淀条件的选择和沉淀后的处理:1. 晶形沉淀,2. 无定形沉淀,3. 均匀沉淀法 称量形的获得――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 有机沉淀的应用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6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概述 重量分析是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进行测定的,测定时通常先用适当的方法使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然后称重,由称得的质量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一,重量法的分类和特点 根据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法分为挥发法,电解法和沉淀法三类,其中以沉淀法最为重要.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概述 沉淀滴定法(precipation titration)又称容量沉淀法(volumetric precipation method)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方法。沉淀反应很多,但能用作沉淀滴定的沉淀方法并不多,应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必须满足滴定分析反应的基本条件,为使反应定量完成,对沉淀反应而言沉淀的溶解度必须足够小(约10-6g/ml)。 用于沉淀滴定法的反应,主要是生成难溶性银盐的反应。如: 这种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反应来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称为银量法(argentometric method)。本法可用于测定含Cl-、Br-、I-、SCN-及Ag+等离子的化合物。 本章主要讨论银量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第二节银量法 一、基本原理 银量法是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测定能与Ag+生成沉淀的物质,它的反应是: 其中X-代表Cl-、Br-、I-及SCN-等离子。 (一)滴定曲线 沉淀滴定法在滴定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与酸碱滴定法相似,可用滴定曲线表示。现以AgNO3溶液(0.1000mol/L)滴定20.00ml NaCl溶液(0.1000mol/L)为例。 1.滴定开始前: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溶液的原始浓度 [Cl-]=0.1000mol/L pCl=-lg1.000×10-1=1.00 2.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前 随着硝酸银溶液的不断滴入,溶液中[Cl-]逐渐减小,此时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取决于剩余的氯化钠的浓度。例如加入AgNO3溶液18.00ml时,溶液中Cl-浓度为:

而Ag+浓度则因为 同理,当加入AgNO3溶液19.98ml时,溶液中剩余的Cl-浓度为(化学计量点前0.1%): [Cl-]=5.0×10-5pCl=4.30 pAg=5.51 3.化学计量点时 溶液是AgCl的饱和溶液: 4.化学计量点后 当滴入AgNO3溶液20.02ml时(化学计量点后0.1%),溶液的Ag+浓度由过量的AgNO3浓度决定。 表7-1列出不同滴定百分数的pAg值,其滴定曲线如因7-1所示。图中亦同时作出0.1000mol/L AgNO3滴定同浓度的NaBr的滴定曲线。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培训讲学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解度,并计算饱和CaSO 4溶液中,非离解形式的Ca 2+的百分数。 解: % 6.37%10010 1.9108 2.11082.1%% 100%100]Ca [%)2(L mol 1082.1101.9200200]][SO Ca []CaSO )[1(6 3 3 sp 00 200136sp 0sp 242004=??+??=??+=?+=??=??==?=== ?---+----+ 未解离形式未解离形式=水K s s s s K s K s s s ββ 2. 已知某金属氢氧化物M(OH)2的K sp =4×10-15,向0.10 mol/L M 2+溶液中加入NaOH ,忽略体积变化和各种氢氧基络合物,计算下列不同情况生成沉淀时的pH 值: (1) M 2+离子有1%沉淀; (2) M 2+离子有50%沉淀; (3) M 2+离子有99%沉淀。 解:

30 .81000.2%) 991(10.0104] [])[3(45.71083.2%) 501(10.0104][])[2(30.71001.2%)11(10.0104][])[1() 1(10.0104][][104]][[615 27 1527 1521521522=??=-??= ==??=-??===??=-??==-??= = ??==--+ - --+ - --+ --+- --+pH M K OH pH M K OH pH M K OH x M K OH K OH M sp sp sp sp sp 3. 考虑盐效应,计算下列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 (1)BaSO 4在0.10 mol/L NaCl 溶液中; (2)BaSO 4在0.10 mol/L BaCl 2溶液中。 解: 1 510 SO Ba 0 2242SO 2SO Ba 2Ba 22L mol 109.23486 .03746.0101.1]][SO Ba [3486.010 .040000328.0110 .02512.0lg 3746 .010.050000328.0110 .02512.0lg 10.0)110.0110.0(2 1 )I 1(24 224 2422---- +??=??=??= ===???+? ?=-=???+??=-=?+??= - + -- ++s K K s sp sp γγγγγγ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 定法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第十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10-1 溶度积原理教学目的及要求: 1. 理解溶度积常数。 2. 掌握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3. 掌握溶度积规则。 4.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教学重点: 1.溶度积常数。 2.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溶度积规则。 教学难点:溶度积常数。 一、溶度积常数 溶解 AgCl (s )? Ag +(aq ) + Cl -(aq ) 沉淀 ) ()(Cl Ag AgCl sp ΘΘΘc /c c /c K -+?=, ΘAgCl s p,K 称为AgCl 的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A m B n (s )?mA n+(aq ) + nB m -(aq ) 不考虑Θsp K 的量纲时,n m c c K - +?=m n B A sp 注:(1)K sp 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难溶电解质的本性,也与温度有关,而与离子浓度改变无关。 (2)在一定温度下,K sp 的大小可以反映物质的溶解能力和生成沉淀的难易。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溶解度和溶度积都反映了物质的溶解能力,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单位统一时,可以相互换算。

一般地:A m B n (s )?mA n+(aq ) + nB m -(aq ) 设溶解度为Smol/L 时,则n m n m S n m Ksp += 例 25℃时,AgBr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33 × 10-4g·L -1,求该温度下AgBr 的溶度积。 例 25℃时,AgCl 的K sp 为1.8 × 10-10,Ag 2CO 3的K sp 为8.1 × 10-12,求AgCl 和Ag 2CO 3的溶解度。 溶度积大的难溶电解质其溶解度不一定也大,这与其类型有关。 三、溶度积规则 在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次方的乘积称为离子积,用符号Q i 表示, A m B n (s)?mA n+ + nB m - n B m A m n - +?=c c Q i ①Q i <K sp 时,为不饱和溶液,若体系中有固体存在,固体将溶解直至饱和为止。所以Q i <K sp 是沉淀溶解的条件。 ②Q i =K sp 时,是饱和溶液,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③Q i >K sp 时,为过饱和溶液,有沉淀析出,直至饱和。所以Q i >K sp 是沉淀生成的条件。 四、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 1.本性 2.温度 3.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例 计算BaSO 4在0.1mol·L -1Na 2SO 4溶液中的溶解度。

第8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第8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思考题 1.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中的Cl-时,选用什么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比较合适? a. CaCl2 b. BaCl2 c. FeC12 d. NaCl+Na3PO4 e. NH4Cl f. NaCl+Na2SO4 g. Pb(NO3)2+NaCl h. CuCl2 答:a. 三种方法均可。 b. 由于Ba2+与Cr2O42-生成沉淀,干扰滴定,所以采用莫尔法时,应先加入过量的Na2SO4。也可采用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c. 吸附指示剂。 d. 铁铵矾指示剂。 e. 铁铵矾指示剂,采用莫尔法须控制pH6.5~7.2 。 f. 铬酸钾指示剂。 g. 铁铵矾指示剂或吸附指示剂。 h. 吸附指示剂。 2.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析结果是准确的,还是偏低或偏高,为什么? a. pH≈4时用莫尔法滴定Cl-; 答:结果偏高。因为pH≈4时,CrO42-的酸效应较大,溶液中CrO42-浓度减小,指示终点的AgCrO4沉淀出现过迟。 b. 如果试液中含有铵盐,在pH≈10时,用莫尔法滴定Cl-; 答:结果偏高。因为在pH≈10时,溶液中NH3型体的浓度较高,形成Ag-NH3络合物,需加入过量的Ag+才能出现终点,故结果偏高。 c. 用法扬司法滴定Cl-时,用曙红作指示剂; 答:结果偏低。因为AgCl对曙红的吸附能力大于待测Cl-, 所以在化学计量点前,就有一部分指示剂阴离子取代Cl-进入到吸附层,使终点提前。 d.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 答:结果偏低。因为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若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那么AgCl沉淀将发生转化,成为AgSCN,消耗过多滴定剂SCN-,由于是返滴定,故结果偏低。 e.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I-时,先加铁铵钒指示剂,然后加入过量AgNO3标准溶液。 答:结果偏低。这是由于Fe3+将氧化I-为I2,消耗了部分I-,使测得的结果偏低。 3. 习题 1.0.5000 g的纯KIOx,将它还原为I-后,用0.1000 mol·L-1 AgNO3溶液滴定,用去23.36 mL,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 因此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KIO3 2.将仅含有BaCl2和NaCl试样0.1036 g溶解在50 mL蒸馏水中,以法扬司法指示终点,用0.07916 mol/L AgNO3滴定,耗去19.46 mL,求试样中的BaCl2。 解:试样中Cl-的总量即为消耗Ag+的量 n(Cl-)=n(Ag+)=0.07916×19.46=1.5405×10-3(mol)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思考题 8-1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中的Cl-时,选用什么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比较合适? a. CaCl2? b.BaCl2?? c. FeC12??d. NaCl+Na3PO4 e. NH4Cl??f.NaCl+Na2SO4g. Pb(NO3)2+NaCl ??h.CuCl2 答:a. 三种方法均可。 b. 由于Ba2+与Cr2O42-生成沉淀,干扰滴定,所以采用莫尔法时,应先加入过量的Na2SO4。也可采用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c.吸附指示剂。 d. 铁铵矾指示剂。 e. 铁铵矾指示剂,采用莫尔法须控制pH6.5~7.2。 f. 铬酸钾指示剂。 g.铁铵矾指示剂或吸附指示剂。 h. 吸附指示剂。 8-3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析结果是准确的,还是偏低或偏高,为什么? a. pH≈4时用莫尔法滴定Cl-; 答:结果偏高。因为pH≈4时,CrO42-的酸效应较大,溶液中CrO42-浓度减小,指示终点的AgCrO4沉淀出现过迟。 b. 如果试液中含有铵盐,在pH≈10时,用莫尔法滴定Cl-; 答:结果偏高。因为在pH≈10时,溶液中NH3型体的浓度较高,形成Ag-NH3络合物,需加入过量的Ag+才能出现终点,故结果偏高。 c. 用法扬司法滴定Cl-时,用曙红作指示剂; 答:结果偏低。因为AgCl对曙红的吸附能力大于待测Cl-, 所以在化学计量点前,就有一部分指示剂阴离子取代Cl-进入到吸附层,使终点提前。 d.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 答:结果偏低。因为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若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那么AgCl沉淀将发生转化,成为AgSCN,消耗过多滴定剂SCN-,由于是返滴定,故结果偏低。 e.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I- 时,先加铁铵钒指示剂,然后加入过量AgNO3标准溶液。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教程文件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思考题与习题 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即反应能定量进行。 (2)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 (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铬酸钾 酸度条件:pH=6.0∽10.5 (2)佛尔哈德法 主要反应:Cl-+Ag+(过量)=AgCl↓ Ag+(剩余)+SCN-=AgSCN↓ 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 (3)法扬斯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荧光黄 酸度条件:pH=7∽10.5 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 (1)BaCl2,(2)KCl,(3)NH4Cl,(4)KSCN,(5)NaCO3+NaCl,(6)NaBr,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 答:(1)BaCl2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4沉淀。 (2)Cl-用莫尔法。此法最简便。 (3)NH4Cl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当、[NH4+]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定,即使[NH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5)NaCO3+NaCl用佛尔哈德法。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2CO3沉淀造成误差。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吸附Br-而使终点过早出现。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 (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 (3)同(2)的条件下测定Br-; (4)用法扬斯法测定Cl-,曙红作指示剂; (5)用法扬斯法测定I-,曙红作指示剂。

沉淀滴定法及应用

沉淀滴定法及应用 用于沉淀滴定法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 生成的沉淀应具有恒定的组成,而且溶解度必须很小; 2. 沉淀反应必须迅速、定量地进行; 3. 能够用适当地指示剂或其他方法确定滴定地终点。 银量法: 一、莫尔法-用铬酸钾作指示剂 AgNO 3滴定NaCl 1.原理:Ag + + Cl - = AgCl ↓(白色) — 滴定反应 Ag + + CrO 42- = Ag 2CrO 4↓(砖红色 ) — 指示剂反应 计量点时:=1.25?10-5mol/L 2.指示剂浓度:K 2CrO 4的最佳浓度为5.0?10-3mol/L 3. pH :最宜范围为7.5-10.5(中性或弱碱性). 4.适用范围:直接滴定Cl -、Br -。 5.干扰:凡能与CrO 42-或 Ag +生成沉淀的离子都干扰测定。如:Ba 2+、Pb 2+、Hg 2+以及PO 43-、AsO 43-、S 2-、C 2O 42-等。 二、佛尔哈德法(Volhard )-铁铵矾(NH 4Fe (SO 4)2)作指示剂1.直接滴定法-在硝酸介 质中,用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Ag +。(1)原理:Ag + + SCN - = AgSCN ↓(白) 滴定反 应 Fe 3+ + SCN - = FeSCN 2+ (红) 指示剂反应 (2)溶液酸度控制在0.1-1mol/L 之间 (3)Fe 3+浓度一般控制在0.015 mol/L 2.返滴定法-测定鹵素离子 (1)优点:选择性高。 (2)缺点:终点时,过量的SCN-易使下列反应发生: AgCl + SCN -=AgSCN+ Cl – 所以,溶液出现的红色不稳定,随着不断地摇动溶液,红色又逐渐消失,得不到正确的终点。 解决措施:分离AgCl 沉淀 b.用有机溶剂将AgCl 沉淀表面覆盖,使其不与溶液接触。 C .提高Fe 3+的浓度以减小终点时SCN -的浓度,从而减小滴定误差。 三、法扬司(Fajans )法-吸附指示剂 吸附指示剂是一类有机燃料,当它被吸附在胶粒表面之后,可能是由于形成某种化合物 而导致指示剂分子结构的变化,因而引起颜色的变化。AgNO 3滴定Cl -,用荧光黄作指示剂。 HFI =H ++FI - AgCl ?Ag + + FI - (黄绿色)=AgCl ?Ag +?FI -(淡红色) 注意: (1)应尽量使沉淀的比表面大一些。(2)被滴定离子的浓度不能太低(3)避免在强的阳光下进行滴定。(4)为使指示剂呈阴离子状态,溶液酸度要适宜。 (5)胶体微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应略小于对待测离子的吸附能力。卤化银对卤化物和 几种吸附指示剂的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如下:I->SCN ->Br ->曙红>Cl ->荧光黄。 银量法应用实例: 1. 银合金中银含量的测定-佛尔哈德法 2. 天然水中氯含量的测定 -莫尔法 3. 有机卤化物中卤素的测定:有机卤化物中卤素多系共价键化合,经适当处理使其转化为卤离子后,再采用银量法测定 [][ ] 4.7 10Ag Cl +--===银合金 硝酸 Ag + 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 Ag + +SCN -=AgSCN ↓(白)滴定反应 Fe 3++SCN -=FeSCN 2+(红)指示剂反应

沉淀滴定法

第8章沉淀滴定法 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等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容量分析方法的共性及影响因素。 重点:沉淀滴定法基本原理、应用。 难点:滴定条件控制。 教学内容 一、沉淀滴定法 按确定滴定终点所用指示剂不同分为三种测定方法。 (一)莫尔法(Mohr) 用铬酸钾作指示剂,AgNO3滴定NaCl 1. 滴定曲线的计算 设用浓度为的Ag+标准溶液滴定体积为V0,浓度为的Cl-1溶液,滴定反应: 滴定反应常数 设加入滴定剂Ag+的体积为V,则 设a为滴定百分率,则 又 将a和[Ag+]代入[Cl-]的表达式,整理得:

或 令pCl=-lg[Cl-],将pCl对a作图,即得沉淀滴定的滴定曲线。 2. 滴定曲线的特征分析 a. 沉淀滴定曲线与强酸强碱滴定曲线相似,如果忽略滴定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则将得到对称的滴定曲线,这是因为这两种滴定所产生的浓度均为一常量,约为 55.5 mol.L-1;沉淀滴定有异相生成,沉淀的活度指定为1,是一常量; b. 滴定突跃与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滴定突跃也越大; c. 滴定突跃与浓度积有关,浓度积越小,滴定突跃越大; d. 化学计量点 3. 指示剂作用原理――分步沉淀 滴定反应Ag+ + Cl-(Br-) = AgCl ↓ (白色) (AgBr ↓ 黄色) 指示剂反应2Ag+ + CrO42- = Ag2CrO4↓ (砖红色) 4. 滴定方式及应用

a. 直接滴定可准确测定Cl-、Br-。而测定I-和SCN-时,由于AgI和AgSCN对构晶离子强烈吸附作用,使终点变色不明显, 误差较大。 b. 返滴定法用于测定Ag+ 5. 指示剂用量 当过大时,终点过早出现,且溶液的应色过深,影响终点的观察; 当过小时,导致[Ag+]过量,终点延迟。 6. 滴定酸度的控制 pH最宜范围为6.5~10.0(中性或弱碱性),原因是: O沉淀;②酸性介质中,发生质子化反应 ①碱性介质中,易于析出Ag 2 7. 干扰因素 a. 与Ag+作用的阴离子干扰滴定,例如等。 b. 与作用的阳离子干扰测定,例如Ba2+、Pb2+等。 c. 有色离子的存在干扰终点的观察,例如Cu2+、Co2+、Ni2+等。 (二)佛尔哈德法(Volhard) 铁铵矾NH4Fe(SO4)2作指示剂,滴定剂KSCN、NaSCN、NH4SCN。 1. 指示剂作用原理 滴定反应Ag+ + SCN-=AgSCN↓(白色)K sp,AgSCN = 1.0×10-12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第六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一、选择题 1.下述()说法是正确的。 (A)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应该相同 (B)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必须不同 (C)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可以不同 (D)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中都不能含有水分子 2.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一般来说,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 (A)增大,减小,小得多(B)增大,减小,大得多 (C)减小,减小,差不多(D)增大,减小,差不多 3.氯化银在1mol/L的HCl中比在水中较易溶解是因为() (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络合效应 4.CaF2沉淀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 (A)大(B)相等(C)小(D)难以判断 5.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可能形成() (A)表面吸附(B)机械吸留(C)包藏(D)混晶 6.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A)混晶共沉淀(B)吸附共沉淀 (C)包藏共沉淀(D)后沉淀 7.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容易吸附()离子。 (A)Na+(B)K+(C)Ca2+(D)H+ 8.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A)稀、热、快、搅、陈(B) 浓、热、快、搅、陈 (C)稀、冷、慢、搅、陈(D) 稀、热、慢、搅、陈 9.待测组分为MgO,沉淀形式为MgNH4PO4·6H2O,称量形式为Mg2P2O7,化学因素等于() (A)0.362 (B)0.724 (C)1.105 (D)2.210 10.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