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新闻专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64学时周学时数:4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类型:必修开课系(部):中文系执笔人审核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开设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基本常识,了解外国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把握世界新闻事业的发生、发展规律,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和分析外国新闻活动和现象的能力,并为其他课程的学习、研究提供开阔的视野。

教学要求:

1.系统、完整地学习外国新闻史上的媒介、人物、事件,准确地识记重要的知识点。

2.地分析外国新闻史上影响较大的新闻理论,正确地理解它们的历史根源、实践意义和局限性。

3.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把握事业发展与技术变革、媒介制度、实务运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做到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实际工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包括演示、幻灯、投影、音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一些教学内容有特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明确写出。

三、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参考书:

《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简明世界新闻通史》,张昆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美国新闻史》,迈克尔.埃默里等,新华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 年8月第一版。《默多克竞争策略全书》,威廉.菲勒,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8月。

四、实验实践教学无

五、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

六、考试考核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大纲规定的各章内容,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考试题型一般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或阅读理解题等。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七、总学时:64学时八、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整个教学内容主要按照媒体类型依次对报纸、通讯社、无线电广播、电视诸新闻媒体的历史进行讲述,以国家为基本脉络,采取以历史的整体为线,以重点媒体案例为点,穿插概述梳理和详细剖析这两种讲述模式,将理论与史料相结合,尽量采取多媒体教学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当进行讨论,增加课题活跃性和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思考能力。

总论篇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篇以时间为序,将人类新闻发展史按媒介发展分成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国际互联网传播五大阶段。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学生对人类新闻史有个纵向的了解,建立起“史”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

(1)人类传播活动经历的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国际互联网传播五大阶段。

(2)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报业发展的共同规律。(3)廉价报纸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4)苏联时期报刊体制的主要特点。(5)欧美四大通讯社的建立和发展。

(6)当前世界上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种类。

(7)国际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Inter对于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 [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主要内容]

第一章口语传播(1学时)

一、口头传播二、标记传播三、声光传播四、图式传播

第二章文字传播(1学时)

一、文字的产生

二、书写材料的改进:《每日纪闻》、新闻信、威尼斯小报

第三章印刷传播与通讯社(2学时)

第一节印刷传播的产生一、印刷术的发明

二、印刷新闻传播的萌芽三、印刷新闻传播的雏形四、近代报纸的产生

第二节近代报刊的发展

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二、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三、工业革命与与廉价报刊四、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五、过渡时期的报业六、现代报业的发展

第三节新闻通讯社的产生与发展一、新闻通讯社的产生

二、新闻通讯社的发展与变化三、世界通讯事业的现状

第四章电子传播(2学时)

第一节广播的产生和发展一、广播的产生二、广播的发展第二节电视的产生和发展一、电视的产生二、电视的发展三、卫星电视阶段

第三节广播电视的现状一、广播电视的现状二、广播电视的政治特征三、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

第五章国际互联网传播(2学时)

第一节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互联网传播的属性和特点一、互联网属性

二、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第三节互联网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在网广播时代的变化二、互联网在新闻传播运作流程中的影响三、网广播的“受众”

第四节互联网发展的趋向一、互联网的未来

二、传统新闻传播媒介与网广播共存

欧洲篇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篇详细介绍了英国、法国及俄罗斯的新闻传播史及新闻体制。英国作为集权主义新闻理论和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发源地,其新闻理论在世界范围影响巨大;而俄罗斯新闻传播史的三个阶段也非常具有典型意义。本篇是教材的重点。 [重点与难点] (1)洛克其人及对自由主义的思考。(2)路透社和法新社(3)《新莱茵报》的创办背景和经过、宣传特色及影响。(4)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发展过程。(5)《火星报》时列宁的新闻思想。(6)斯大林时期新闻管理体制特征。 [教学时数] 2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 [主要内容] 第六章英国的新闻传播事业(6学时)

第一节早期报业与封建压制一、印刷术的传入二、印刷新闻书的诞生三、封建王朝的出版管制

第二节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刊一、革命爆发初期二、克伦威尔独裁时期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四、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及其著述

第三节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报刊一、日报的诞生二、杂志的兴起

三、政府压制与政党报刊四、《泰晤士报》的创办五、知识税的废除

六、廉价报纸的兴起和《每日电讯报》七、自由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乌托邦主义和工人报刊的发展一、乌托邦主义及其代表人物二、工人报刊的发展

第五节 20世纪前期的报业演进现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出现两次大战之间的报业二战中的新闻宣传

第六节二战后的报业发展皇家报刊委员会的三次调查报告主要报团近况主要报刊近况主要杂志

第七节通讯社第八节广播电视事业一、路透社二、报联社三、交换电讯社

第八节广播电视事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