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疑三探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体会

影壁山同兴小学王丽艳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松弛、学生学得欢愉,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无奈耗时低效,我们痛感死教苦学,我们狐疑教改无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随之,我们的课堂焕然一新,我们的教学生机盎然,我们的课改洒满阳光!这,是一场了不起的变革!

这同样是一项扎根本土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经过长达数年的县域范围内的尝试,应该说取得了丰盛的数据和“理想”的成绩。我们首先应该对该县教育局这种大胆突破的做法表达充分的肯定,毕竟在教育教学变革困难的今天,能够下大力度在全县范围了尝试、推广一项教学法,工作不可谓不艰辛。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法所取得的实验成果和可借鉴的理念、做法、经验,我们更是欣然接受。我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教学,深感自己在教学理论与水平方面急需提高,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刘校长、王校长带领我们大家集中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多次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三疑三探”教学课,组织教师参加了说课、评课互相交流活动。全方位感受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各科教学中的广博运用。

学习中,我们倾听“三疑三探”、感受“三疑三探”、走近“三疑三探”,我们在学习中思考着,在思考中兴奋着,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的春天,我们每个人都被“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吸引着、、、、、、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1.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身来看,其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编习题),四个环节实际上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问题(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自探、合探、再

探到最后的边用边探,同样是一个解决问题方式(即探究)步步提升的过程,从开始的想知道“为什么”而探,到最后的为“怎么用”而探,标志着创新能力的形成。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把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宏伟的教育思想,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

2、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三讲三不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思考。

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3、改变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解放课堂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法,也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给我们增加了压力,同时也增添了教学的欢乐。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没趣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也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熟悉教材,吃透学情,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拥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到了教学相长的欢乐。

总之,总之,“三疑三探”的课堂,使学生获得了真正的“解放”:解放了学生的大脑,使学生有了思考的时间和权力,使学生感到课堂是乐园,讲台是舞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会努力实践在新课开创出课堂教学的

新天地!站在课改的门槛上,展望小学课堂教学的明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更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