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技术指导

对虾养殖技术指导
对虾养殖技术指导

黄河水产服务中心对虾养殖技术指导(一)养殖南美白对虾放苗前的池塘处理办法(参考)

本着诚信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取长补短的原则:以为广大虾农养殖成功和取得更大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在总结广大养殖户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经验和汇集大量资料,用抛砖引玉的办法整理编写了以下几点意见,请大家参考,以求共同发展。养虾不是碰运气,只要我们依靠科学,加强学习,主动管理,细心观察,提前预防,我们就一定会取得养殖成功。

一、除草:经验证明凡是当年新开发或有鱼越冬的池塘,一般不用除草。凡是连年养殖又无鱼越冬的池塘一般都会生长水草。如不及时清除,会对今后的养殖南美白对虾造成很大的危害。抓住有利时机除草是确保养殖成功的一项关键。建议把除草的时间放在清塘之前,即水温8℃以上便可进行。3月中上旬最好。可用含量40%的扑草净100-200克/亩,根据池水深度均情泼洒,20天左右水草就会全部死亡,腐烂。结合下一步清塘消毒彻底排出。既消灭了水草又减少了药物残留,省工省事。

二、清塘,消毒:关键是抓早,为以后的晒塘,晒水留有时间余地。1,清塘。淤泥较深的池塘,尽量彻底清除黑、粘、臭的粪便,残饵等有机质。2.消毒。池底消毒的药品有多种,关键是抓住无苗期的有利电动机适当加大用药量,力求完全彻底的把各种病源,病菌,病毒以及影响虾苗成长的各种敌害消灭干净。这里介绍用漂白粉的办法,每亩用有效含量≧25%的漂白粉25公斤,全池泼洒,包括池底,边坡及四周,底泥最好再翻动3-5公分,使之加大穿透杀伤力,请牢记要彻底干净。

三、进水,配水:1,进水要用60目以上的网,进、出水双向过滤进水。严格防止小鱼,鱼卵等敌害进入池塘。进水深度提倡1.5m左右。2,配水,根据南美白对虾最适宜的生长盐度要求10-25‰,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倡配水盐度5-7‰左右。3,地下卤水进池后到放苗前最好曝晒20-30天左右。4,补充钾离子,用含量≧60%的氯化钾/亩·米水深,每含1个盐度,补充氯化钾5公斤即可。

四.水体消毒,杀虫:1,水体消毒应在放苗前7-10天左右进行。关键是抓住无苗期适当加大用药量,力求彻底消除水体中的各种病源菌,病毒。应尽量使用含量真实,药效把握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或残留期较短的消毒剂。如北京保吉安公司生产的安保碘王,250-300毫

升/亩水体即可,也可用药效把握的其他消毒剂。2,杀虫。水体消毒后一两天左右即可杀虫。杀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肥水和预防纤毛虫等虫害,同样要力求彻底。杀虫可用北京保吉安公司生产的阿维菌素250-300毫升/亩水体即可,也可用其他低残留的杀虫剂。

五、解毒:解毒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消毒剂,杀虫剂等药物残留,因其对肥水和虾苗的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同样要使用药效确有把握的解毒剂。如用东方海洋公司生产的解毒调水素500-600克/亩水体,全池泼洒,也可用其他已被证明效果较好的解毒剂,否则会影响虾苗的成活率及今后的健康成长。

六、肥水:肥水是调整虾苗对各项水质标准的要求以及为放入的虾苗培育鲜活适口的天然饵料,肥水的原料最好是经过严格灭菌的有机肥和适宜虾苗所需要的优质藻类生长的各种徽量元素,再加入协助肥水和调节水质的EM菌,这是培育壮苗的关键一步,一般情况下,如用北京保吉安公司生产的多肽肥水宝,1.5-2公斤/亩水体,再加微藻激素200-300克的EM菌王600-700克即可,也可用其他肥水原料。水的肥度要求一般PH值在8.5-8.8之间,水体透明度应在25-30cm之间。

七、再解毒,抗应激:1,再解毒主要是进一步解除以上讲的消毒剂,杀虫剂,水体重金属以及影响苗种成活的不利因素,为下一步放苗创造一个安全优质的水环境。具体时间应在放苗前一天进行,如用东方海洋公司生产的解毒调水素,500-600克/亩水体即可。也可用其他解毒调水剂。2,抗应激主要是泼洒应激营养素或其抗应激VC,目的是对入池虾苗补充营养,增强虾苗的抗应激能力,具体时间应在放苗前一天或放苗的当天,提前3-5小时泼入,如使用普尔泰公司生产的抗应激营养素,300-400克/亩水体,也可用其他抗应激VC。(提示:如底质不理想的也应适当改底一次。)

八、选苗,试苗,放苗:1,选苗是养成第一关,放养健康优质的虾苗是提高成活率和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选择淡化平稳,体质健壮,活力强壮,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肠道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方向性,身体透明度强,全身无病灶的虾苗,有条件的可进行无病毒检测,确保不放带病毒的虾苗是我们养殖成功的基础保证。2,试苗,是将我们即将放养的虾苗用自家应放苗池塘的水,放入一定数量的虾苗,暂养72小时左右,查清成活和死的比数,认为理想再确定放苗。试苗的主要目的是试水。3,放苗的数量可根据池塘的条件以及个人的养殖技术而定。一般情况下提倡5-7万尾/亩即可。放苗的时间(露天养殖)一般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均可进行。最好在5月15号以后到6月15号以

前。应在风和日丽的上午9点前或下午5点后,气温水温相对平衡时进行。阴天全天段均可放苗。应尽量避免下雨天放苗。

放苗后的前期管理主要是查看成活率和调整水质以及预防转水为主,并参考以下的60天的管理办法。

(二)虾苗入池60天内的管理办法(参考)

虾苗入池60天内是培育壮苗保证养殖成功的关键期,也是最易发病的关键期。养虾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养成难度大,涉及动、植物、营养、药品等,多门类,多学科复杂而又精细的工程,又前后紧密关联,牵一发而动千钧,真可谓人误虾一时,虾误人一年。所以,必须一管到底。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用心钻研,深入领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依靠科学,抓住关键,精心管理,确保养殖成功。

围绕品种、营养、环境这个养殖三大要素,我们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调控水质、改良底质、加强营养、科学投喂、解毒、增氧、防病治病。

一、调控水质

优质的水环境,同营养一样重要。适宜的水质条件是减少疾病发生的根本保证。1、虾苗入池前,我们已把水质调控到较理想的状态,虾苗入池后的20天内,预防转水是关键。转水是我们大家常遇到的问题。转水的主要原因就是脱肥。(1)如连日高温,池内藻类的大量繁殖,快速生长,藻类所需营养未能及时补充,如遇大风降温,阴雨天气极易引起藻类的大量死亡(即转水)。2,转水造成的危害很大,藻类的死亡会产生大量的毒素,溶解氧降低,PH值波动幅度大,沉淀的死亡藻类使池底变黑、变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指标快速升高,极易造成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以及引起虾苗的应激反应等。3、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防为主,及时察看水色变化,如下风口漂有死藻,水色不艳、暗棕、墨绿、浑浊,开动增氧机水沫较多。4、如连日高温、阴雨降温来临之前。5、测试PH值,如晴天下午3点左右测试PH 值低于往日同时正常数值时都说明即待转水。我们要根据以上情况及时补充肥水或适量加注新水,也可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每3-5天补充肥水一次,直到正常投喂,池内残饵、粪便能满足肥水条件为止。

二、科学投喂

科学投喂是养殖成功和事关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投料少了影响虾的营养需求和正常生长;

投料多了不但造成浪费,更重要的是对池底水质造成污染,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在追求更合理、更适量的前提下,务必坚持宁少勿多的原则。1、选择品质优良,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入水稳定的饲料是第一要求。2、每池至少设三个投料台,定点投喂,定时察看,严格控制吃净时间。3、投料的次数和投放地点,总体是少量多次最好。投放地点,前期池边0.5米水深处,随虾的成长,逐步到1-2米水深处。中后期尽量远投和分散均匀最好。4、放苗后的60天之内,具体投喂办法应分三个阶段,总结为三个字“足、减、控”。“足”虾苗入池后的20天之内,应以足为主,但也不能无原则和盲目加大投喂量,在靠肥水培养的鲜活饵料不能满足虾苗快速生长需求的情况下,应及时投喂人工饵料,按日投喂4次的办法来计算吃净时间,天气、水温正常的情况下,每次吃净的时间应保持在1.5小时左右。”减“是指在以上基础上,20天-40天之内,每次吃净的时间应逐步减少到1小时左右。“控”是指40天到60天之内,每次吃净的时间应逐步控制在40分钟之内。5、特殊情况下,如加注新水,阴天或小到中雨应尽量少喂;大雨或暴雨直接不喂。大量脱皮时也应少喂,高温是指水温超过32度以上时。降温,是指水温低于25度时也应尽量少喂,总之应视以上具体情况,酌情而定,要充分理解“控”的含意。

三、改良底质

虾是底栖动物,池底是虾唯一栖息的重要场所。虾的游泳能力不强,大部分时间趴于池底。常言道:”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池底的黑、粘、臭以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各项指标的升高,直接影响虾的健康生长,甚至导致虾病的发生,洁净的底质十分重要。池底沉积的粪便、残饵、死亡的藻类等都需要我们及时的改良。改良底质就像我们陆地上养殖的鸡舍、猪舍一样,干净卫生,养殖动物就会减少疾病的发生。改良底质应做到及时彻底有效宁勤勿懒。具体的办法是:1、不使用有刺激性或刺激性较强的底质改良剂。2、晴天应尽量使用以活菌为主的底质改良剂。如生物底净。双效底改王等,但要注意增氧。阴雨天气,应使用耗氧量少或增氧型速效底质改良剂。如速效底改王、中药6+1、强氧底净等。3、改底的用量,专家讲“食品、药品、毒品”三者之间没有界限,根本的一条就是用量的问题,用量多了药品就会变成毒品,所以在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根据个人池塘的条件,确定用量,最好是采取经验用量或指导用量。4、改底的时间与次数。一般情况下,放苗后20天内2-3次,20-40天内3-4次,40-60天内5-6次,总之,为虾创造一个干净适宜的栖息环境,是我们养殖

成功的根本保证。

四、加强营养

丰富的营养是保证虾健康成长,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微量元素,它起着四两拨千斤的巨大功能,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切不可小视。由于成品虾料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受高温的影响,特别是维生素类微量元素丢失很多,也难以计算,又加之连年养殖同一品种,虾需要的营养微量元素逐年减少,直接影响虾的免疫功能,抗应激能力和健康成长。补充维生素A、D3、E、C、B1、免疫多糖、葡萄糖等具有增强营养和抗应激免疫等多种功能,是整个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甚至比投喂饲料还重要。特别是放苗后的前60天之内更注重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如营养素、免疫多糖等,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每3-5天至少按每亩、每米水深补充营养素200-300克,特殊天气如注新水,降雨天气等更要加量提前3-5小时补充300-400克,保证虾的体质健壮和增强其抗应激能力。

五、解毒

解毒是整个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藻类的老化,加注新水,天气突变,降雨、降温引起的澡类死亡;以及消毒药物,池水氧化产生的重金属离子和池底的粪便、残饵腐败都会产生大量的毒素。我们应及时解除。一般情况下,可用解毒调水素,每亩水体500克;如用解毒应激灵每亩水体300-400毫升,也可用效果已被证明较好的其他解毒产品。总之要做到及时、彻底解毒。

六、增氧

氧气是虾维持生命的必然因素,池水中的氧气含量低于每升4毫克以下时,虾就会因缺氧而浮头甚至死亡。增氧是指人为的增加池水于空气的溶合,增加池水的含氧量。池内水深达到1米以上,放苗后的20天之内,一般每5-6万尾虾苗,是根本不会缺氧的。开动增氧机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池水上下交换和提高水温防止分层,中午12点以后开动增氧机2-3小时即可。20-40天之内可逐步延长到3-4小时。40-60天时就应注意增氧,白天3-4小时,凌晨再增加1-2小时,阴雨天气应多开增氧机,促使水体上下交换和延长增氧时间。总之随虾的增长而延长增氧时间和增氧量,使池水含氧量始终保持每升水的含氧量在4毫克以上。总之,要做到宁多勿少。

七、病害防治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就是一个“防”字,治也是防,因红体白斑综合症也

叫桃拉病毒,在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药到病除的良方。治是治不发病的虾不再发病,所以治也是防。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才是我们养殖成功的根本保证。紧紧围绕营养与环境的两大要素。1、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洁净的底质环境。2、加强营养,合理补充徽量元素,不投喂劣质饲料。3、每15天内用200克保肝拌料40公斤投喂3-5天。4、每一个月内用五黄抗毒液每亩水体300-400毫升连泼2-3次(天)。5、大风降温,阴雨天气加注新水前,及时泼洒抗应激营养素每亩水体200-300克。6、雨后加水后、转水后及时解毒,泼洒解毒调水素每亩水体500-600克,或抗应激解毒灵每亩水体300-400克,更要注意因情减料,甚至完全不喂。7、要多开增氧机交换水体,减少池水上下分层和投放增氧剂,保持底层水体有充足的溶氧量。8、按着生态养殖的办法,每10-15天内,合理、对症、足量使用有益菌制剂或用以菌制菌的办法,每亩水体每10-15天,泼入噬菌蛭弧菌200-300毫升,为虾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用量应根据水体、虾情而定)。

八、细心观察

细心观察是以上各项措施的保证,也是整个养殖过程中,始终如一,风雨无阻,耐心细致的工作。每天观察的目地要清楚。查看水质、水色是否有较大变化,各项水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底质是否变黑、发臭。观察虾的体质肥瘦和光亮度以及活力如何?肝胰脏是否清晰,浑浊,发红或肿大等。定时、定点察看投料台是否吃净或剩料以及吃料的速度快慢,观察什么时间大量脱皮,使用药品应尽量避开脱皮期,观察增氧机是否停转或缺氧浮头等。只有持之以恒,耐心细致,才能做到及时观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才能确保养殖成功。

特备提示:

1、加注新水应逐步、缓慢、少量,当日加水量最好不能超过池水总量的10%。

2、加注新水小雨、中雨、大雨应酌情减少投料量或直接不喂。

3、以上两种情况应特别注重进水前、下雨前加强抗应激能力。进水后、下雨后应及时解毒。60天后请参照以下中后期的管理办法。

(三)养殖南美白对虾中后期的管理办法(参考)

去年,我们印发了养殖南美白对虾放苗后60天的管理办法(参考),经过大部分养殖户的实践证明是有参考价值的,是成功的。这里再讲60天以后的管理办法,目的是在总结和推广广大养殖户的成功经验,力争大家养殖成功或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供大家参考。

放苗后经过60天的科学管理,虾的成长基本达到了8公分以上,也已经突破了3公分,8

公分的两个转肝期,也可以说成功跨越了发病高峰期,离养殖成功,喜获丰收越来越近了。但是随着虾的成长,产量的增加,水体负荷的加重,天气的变化等因素,养殖成功的难度并没减小。因此,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加大管理力度,确保蹬上养殖成功的顶峰。

一、加强应对天气变化的管理

雨前雨后三件事,雨前增强抗应激能力,泼洒应激营养素;雨后及时解毒;根据下雨量减少投料或直接不喂。1,阴雨天气是我们养殖成功的最大障碍,根据往年的经验教训,每次大雨过后就会出现一批发病虾池,究其主要原因就是雨前应对措施不利,虾的体质较弱,活力不足,抗应激能力不强。所以平时要注意加强营养,适量补充各类微量元素。如:含量较高营养较全面的营养素,免疫多糖和氨基酸,钙质等,增强虾的体制和活力。下雨前一定要适当加量泼洒抗应激营养素或VC等。2,严格调控水质,雨后因水温溶氧以及光合作用的变化,易造成藻类大量死亡,甚至转水。死亡的藻类会产生大量的毒素,要及时解毒,泼洒解毒调水素或水体平衡素。3,下雨天气,虾已处于较强的应激状态,加之投喂量的不合理,极易造成虾的尾、须发红,肝胰脏红肿,甚至发病死亡。所以小到中雨天气必须适当减料,中到大雨必须停喂。如雨后晴天,(按每日投喂4次)也必须从第三至四顿上开始逐步恢复到正常的日投喂量;如连阴天气更要注意放缓恢复正常投喂量的步伐。特别提示:敬请切记逐步二字)。4,加大增氧力度,多开增氧机。如连阴天气,晚上10点左右适量补充投入增氧剂,以保证水体中有足够的溶氧量和防止水体分层。5,勤测水质,严格调控,PH值保持在8.5-8.8之间,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不得超标,特别是亚硝酸盐一旦升高要及时降解。6,经常拌入药饵投喂,添加微量营养元素,保肝健,速立康,荆防败毒散等,增强体质,保肝利胆,杀菌消炎。高度重视,防重于治的原则始终不变。7,注意:每次大量脱皮高峰期,必须在傍晚适量泼洒离子钙。

二、高温天气的管理

高温天气是指池水温度超过了32度以上的天气,南美白对虾最适宜的生长水温是28-32度。水温过高,各种病原菌的活动能力和繁殖能力也加强,易造成各种病毒的发生。因此,我们应以减少饲料残饵,保持池底洁净,水质清爽为主。1,严格把吃净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之内。2,加强改底力度,适当适量增加改底次数和用量。3,注意加强营养,合理补充各类微量元素,即使料不足但营养必须要足。4,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注意防病治病。每天要仔细观察虾的体质,体色,如:尾、须、肝胰脏红肿,以及肠炎,肌肉白浊,黑斑,白斑,纤毛虫等,食欲减退,吃净时间减慢或不吃食,活力不足等。只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喜获丰收是完

全可能的。5,水位较浅的池塘应及时逐步把水位提高到1.5-2m左右,以求平稳过渡。

三、促长,增收期的管理

当我们的养殖跨越了阴雨和高温天气的难关,气候已进入了立秋时节,根据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已是秋高气爽,水温从32度以上开始缓慢下落,也正是最适宜虾的成长和增重育肥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冲向成功的顶峰。1,投喂量逐步增加,但切记逐步,把吃净的时间从30-40分钟逐步延长到1-1.5个小时左右。2,随着投喂量的增加,相应的改底力度也要增加。3,加强营养,拌料投喂以促长育肥为目的的免疫促长素或肥虾应激宝。4,合理调控水质,重点泼洒净水型活菌剂,如激活80等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等,力求保持水质清爽。5,注意保肝,利胆,调节食欲和肠胃功能,重点使用速立康,保肝健等保健药品,确保养成虾,养大虾。

对虾养殖管理规范

对虾养殖管理规范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饲养员岗位职责 饲养员除协助技术员做好各项工作外,还必须做到: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1、服从工作安排,遵守劳动纪律 2、团结友爱,做到既分工、又协作 3、认真参加技术学习,提高养虾技术水平 二、执行劳动定额,遵守考勤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要请假, 需经生产主管同意,一天以上需向场长申请,原则上不允许请假两天以上 三、严格贯彻各项操作规程 1、对所负责的养殖生产任务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工作要认真细致,投喂要沿边均匀抛洒,用药要全池均匀泼洒 3、搞好场所、虾池卫生清洁工作,包装废弃物要集中处理;发现大棚及配套设施损坏后要及时上报维修 4、每天观察鱼虾生长状态、吃食情况,准确判断鱼虾是否缺氧、患病和水质是否正常,从而为采取合理措施提供依据 5、如发现死鱼、病虾,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6、爱惜劳动工具和基础设施设备,如发现有意破坏和丢失,将对当事人严惩 7、早中餐不准饮酒,工作期间不准打牌、赌博 技术员工作职责 1、技术员负责鱼虾病害防治和水质监测,监督负责药品发放和疫情汇

报。 2、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依据本场(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预防措施 3、技术员应根据对虾病害和水质情况开出当日处方用药并监督饲养员正确使用 4、技术员应每日早中晚观察对虾吃食及生长情况,对病害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异常突变天气进行正确判断,制定相应对策 5、如发生重要疫情等重要事项时,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 6、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用药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7、饲料进仓应由技术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填写入库单,技术员还必须清点进仓饲料数量及质量。饲料调配应由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配制和投量,并做好详细记录 奖惩责任制度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得到一定的奖励 1、对养殖场(区)的疾病防治得力,挽救养殖场(区)重大损失的; 2、进行自主创新,节约成本,成效显着的; 3、进行立体综合养殖,效益明显的; 4、管理措施有力,使养殖场(区)连续12个月没有发生事故的,等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受到一定的惩罚 1、弄虚作假的,如考勤、采购作假的;

二氧化氯发生器基础知识

二氧化氯发生器基础知识 二氧化氯的特性 二氧化氯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和强氧化剂,又是一种含氯制剂,继第一代消毒剂液氯(含Cl2、次氯酸盐和漂白粉)、第二代消毒剂优氯剂(二氯异氰尿酸钠)、第三代消毒剂氯精(三氯异氰尿酸)后,二氧化氯被推崇为第四代消毒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荐的A1级广普、安全和高效的消毒剂。 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或橘红色气体,带有一种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在20℃和30mmHg压力下,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9克/升。溶解中形成黄绿色的溶液。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超过10%时便有爆炸性,但在水溶液中则无危险性。比重为3.09克/升(11℃),熔点-59.5℃,沸点9.9℃(压力为731mmHg时的沸点)。在水中能被光分解,与氨不起反应。对人体有刺激,当大气中二氧化氯含量为14mg/L时,就可使人觉察;45mg /L时,明显地刺激呼吸道。二氧化氯的挥发性较大,稍一曝气即从溶液中逸出。温度升高、曝光或与有机质相接触,会发生爆炸。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氯须避光保存,一般情况下,现使用,现制备。 二氧化氯的化学特性 二氧化氯是一种有多方面用途又有选择性的氧化剂,它与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反应,这些反应中许多都能用于包括水溶液和气态蒸汽在内的水处理和工业废物处理上。 二氧化氯属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可以与包括铁、锰、硫化物、氰化物和含氮化物等无机物以及酚类,有机硫化物,多环芳烃、胺类、不饱和化物,醇醛和碳水化合物以及氨基酸和农药等有机物化合物反应。 二氧化氯的优良性能及其作用 一、二氧化氯的优良性能 由于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和氧化能力,因此在水处理中表现出优良的消毒效果和氧化作用。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中几乎不形成氯仿等有机卤代物,且杀灭细菌、病毒、藻类和浮游动物的效果好于液氯,在水消毒过程中未产生致突变物质,其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均呈现阴性结果;二氧化氯与水中无机物和有机物,尤其是有机物的反应表现以氧化作用为主,而液氯则以氯取代为主,氯气与水中前驱物质作用形成了显著数量的氯仿等有机卤代物。 二氧化氯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按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我们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纯菌种,进行二氧化氯消毒剂鉴定,结果表明,对这些纯菌种的灭菌效果随消毒剂投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二氧化氯的效果明显好于氯气。证明了二氧化氯对国家规定的消毒剂鉴定菌种的灭菌效果是显著和高效的。二氧化氯对水中的非致病菌均也有非常好的灭菌效果。例如,二氧化氯对水中无色杆菌属、假单孢杆菌属、微感菌属、链霉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短杆菌属、芽孢杆菌属、芽孢放射菌属、八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

环境工程-焦化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水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机体不可缺少的组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地球上约有97.3%的水是海水,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但由于海水是含有大量矿物盐类的“咸水”,不宜被人类直接使用。这样,人类生命和生产活动能直接利用且易于取得的淡水资源就十分有限,不足总水量的3%,且其中约3/4 以冰川、冰帽等固态的形式存在于南北极地,人类很难使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又较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4000000立方千米,仅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3%。因此,解决水污染、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焦化污水是一种高含氮、毒性强的有机工业污水之一。如果直接排入水体其污染程度大,毒害性强。因此,对焦化厂污水的处理无论在环境还是资源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目前很多的专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 焦化污水来源与组成。焦化厂是钢铁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焦炭是钢铁冶炼的重要原材料,炼焦回收的化工产品供给许多行业的生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焦化行业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生产焦化产品的厂家达数百家。焦化厂生产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煤的高温干馏—炼焦,以及回收处理在炼焦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为选煤、炼焦及化工三部分。焦化污水则产生于炼焦制气过程及化工产品回收过程,水质复杂,产生量较大。其主要来源有:(1)剩余氨水。由炼焦的水分及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组成。通常情况下,其数量占全部污水的一半以上是氨氮污染物的主要来源;(2)化工产品工艺排水,包括化工产品回剩余氨水。由炼焦的水分及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组成。通常情况下,其数量占全部污水的一半以上是氨氮污染物的主要来收和精制过程中各有关工段的分离水及各种贮槽定期排水和事故排水;(3)粗苯终冷水及煤气脱硫和煤气终冷循环的排污水。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酚、氰、苯、硫化物及吡啶碱等。(4)焦油车间污水:焦油车间根据有机物的沸点不同,用蒸馏法初步分离各种产品,再经酸碱洗涤分离出粗苯、吡啶等产品。污水主要是间断地排出高浓度含油、含酸

对虾重要疫病防控

对虾重要疫病防控 2015年对虾病害发生情况未见明显好转,部分地区有加重趋势,虾肝肠胞虫病、白斑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等造成产业的重大损失。为了做好2016年对虾重大病害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害预防率达到70%以上,养殖前的清池消毒、养殖中的监测防控、生态混养防病、微生物防病等技术的应用面达到60%以上。 二、防控策略 以生物安保体系为指导,认识养殖系统中病原传入、留存和扩散的风险,通过技术、管理和设施上逐步实施一系列措施来降低风险,达到病害防控的目的,包括强化种苗培育企业生产及销售中的病原监测,重点面向对虾养殖主产区、高密度精养区和大规模养殖区,优化生产布局和规划,改善进排水和蓄水系统,加强养殖前后池塘整备、清池消毒及水处理工作,提升养殖者对健康种苗的挑选和检测能力,强调根据种苗质量、池塘条件、前期准备和养殖设施合理放苗,提倡鱼虾混养、生物絮团养殖等生态防病模式,掌握精细投喂技术以减少摄食前饲料在养殖环境中的留存,提升养殖中的疫病诊断、环境监测、生态混养防病、微生物防病等的技术运用能力,优先使用健康苗种、测水养虾、生物防治、生物絮团、有益微生物制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在疾病诊断和环境监测指导下安全合理用药,保障养殖对虾的健康、产量、质量和养殖环境的生态安全。 三、防控措施 本防控措施由相关专家提供,仅供防治工作中参考。具体措施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指导下实施。相关用药处方应由执业兽医开具。 (一)分区防控重点 1.华南主产区。包括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的对虾种苗培育及高位池、土池和季节性大棚对虾养殖区,重点防控虾肝肠胞虫病、白斑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偷死野田村病毒病、条件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传染性肌坏死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桃拉病、黄头病等。 2.华东主产区。包括浙江、江苏和上海的对虾种苗淡化标粗及土池、小棚和高位池对虾养殖区,重点防控虾肝肠胞虫病、白斑综合征、偷死野田村病毒病、条件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传染性肌坏死病、黄头病、桃拉病等。 3.华北主产区。包括山东、河北、天津、辽宁的对虾种苗培育、淡化标粗和对虾土池、室内工厂化和小棚养殖区,重点预防虾肝肠胞虫病、白斑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偷死野田村病毒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黄头病、条件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肝胰腺细小病毒病、桃拉病、传染性肌坏死病等。

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王剑 西南大学水产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要:目前如东县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存在苗种的选择、养殖技术、病害危害水产药物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对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如东县;如东养殖业 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地处长江入海口,两面临海,毗陵上海,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咸淡水资源。长期以来,如东的水产品都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决定了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0年开始规模化温棚养殖一举获得成功,从而带动了如东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迅猛发展。 1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 如东县在2009年开始有人养殖对虾,那时候的养殖规模甚小,自2010年开始,开始对规模化的温棚养殖研究,并取得重大的突破,从而促使了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如东县南美白对虾产业经过5年多巩固发展,实现了从粗放养殖到高密度、工厂化、集约化养殖的飞跃。目前全县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达到12.4万余亩,其中大棚养殖面积6.1万余亩,露天外塘养殖面积6.4万余亩,南美白对虾一代苗育苗场50多家,育苗总面积65000㎡,年培育虾苗120多亿尾,年产南美白对虾8.8万余吨,年产值近40多亿元,可实现利润15多亿元。从事南美白对虾育、养、加、销、储人数3.2余万人,形成南美白对虾育、养、加、销、储一体化的产业链。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都、郑州、合肥、青岛等四十多个城市,使之成如了远近闻名的白对虾集散中心,开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另外为了做大做强做优南美白对虾产业,在南通市及如东县两级海洋与渔业局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如东县于2013年1月注册成立了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协会。协会现有理事28人,会员单位31家,会员248人,其中党员40人,带动5000多位养殖户共同致富。协会成立以来,在渔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协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全面加强,党员创富带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会以服务会员为宗旨,为会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 中国·海南https://www.360docs.net/doc/d417942275.html, 2006-02-25 11:29:00 字体:【大中小】 一、南美白对虾的生理生态特征 1.分类与形态 南美白对虾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开放型对虾亚属。 南美白对虾的外形及体色酷似中国对虾,最大体长可达23cm,南美白对虾正常体色白而透亮。大触须青灰色,步足常白垩色。全身不具斑纹。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南美白对虾的外壳密布许多细小斑点,尤其在2~5cm之幼虾身上更为明显。南美白对虾的外形是额角短、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第一触角内外鞭大致等长,且较粗短;头胸甲部较其它虾种短,与腹节之比约1:3。在虾类分类上,额角的齿式成为重要的分类依据。南美白对虾额角上缘有8~9齿,下缘1~2齿,这与刀额新对虾的上缘有6~10齿而下缘并无齿痕有明显的不同。 2.种群分布及活动 野生南美白对虾原产地位于北至墨西哥、南至智利的东太平洋沿岸海域,亦即介于北纬32°~南纬23°之间。白昼多匍匐爬行,夜间活动频繁,自然情况下,幼体随海流浮游,仔虾常聚于河口附近,长至幼虾后逐渐移栖至近岸浅水区,体长9cm以后向深水域移动,栖息深度达30~70m,栖息海域的常年水温维持在20°C以上。 3.对海水盐度的适应 南美白对虾对海水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其生存盐度在0.5~60‰,最

适应盐度范围为10~30‰。 4.对温度的需求 南美白对虾对温度的耐受范围较宽,人工养殖时水温可在16~35℃(渐变幅度),但最适生长温度25~32℃,由实验数据显示,1g左右的南美白对虾幼虾在30℃时生长速度最快,而12~18g的大虾则在27℃时生长最快。当池水温度长时间处于18℃以下或33℃以上时,则虾体处于紧迫状态,抗病力下降,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随时有致死的可能。从商业角度讲,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最低温度应在23℃以上。 5.对水中溶解氧的要求 水体中的溶解氧是维系水生生物性命的重要因子。对虾主要依靠其鳃部进行呼吸运动。南美白对虾不同体长的个体对低氧的耐受程度稍有差异,个体愈大,耐低氧能力愈差。通常情况下,南美白对虾的缺氧窒息点大约在0.5~1.5ppm。当对虾蜕壳时,对溶解氧的要求更高,否则不能顺利蜕壳,甚至死亡。 6.食性 传统认为虾类为无所不吃的杂食性生物,而最近的研究证明对虾在自然界中是偏向肉食性的生物,以小型甲壳类生物为主食,如桡足类、介形类、糠虾类、涟虫类等,也摄取多毛类、双壳贝类及底栖硅藻等,在天然水域,南美白对虾为夜行性动物。夜间活动频繁,白天则相对安静,有时甚至将身体腹部或全身潜藏在泥沙中,亦不主动搜寻进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白天仍会摄食投喂的饲料,但其摄食行为受饲料的近距离刺激影响颇大。研究也发现,一日多餐的投喂方式在生长速度方面远比一日1~2餐的投喂方式要快得多。在营养需求方面,南美白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量相对较低,在28~32%左右。相对于斑节对虾蛋白质需求量为35~39%。而日本对虾更高达43~52%,

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一、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 1、养殖概况 为了让诸位系统而明了的了解盐城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概况,下面本人通过表格的形式简要的向大家介绍江苏省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盐城市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盐城市内陆淡水和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占全省的比例情况、盐城市内陆淡水和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在全省的位次、盐城市主产区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产量及占全市的比例。(说明:以下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2008、2009、2010、2011) 表一:江苏省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面 积/公顷 淡水养殖产 量/吨 特水养殖面 积/公顷 特水养殖 产量/吨 南美白对虾面 积/公顷 南美白对虾 产量/吨 2007 543369 415677 812121 20374 77951 2008 543381 437408 916069 20469 91187 2009 552622 453367 20375 88694 2010 557653 470942 18218 89493 表二:盐城市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 面积/公顷 淡水养殖产 量/吨 特水养殖 面积/公顷 特水养殖 产量/吨 南美白对虾 面积/公顷 南美白对虾 产量/吨 2007 54555 432045 53294 165819 12302 52644 2008 57220 471543 53963 185093 12280 53879 2009 57553 525006 46905 208081 12660 54232 2010 58585 542049 53442 227236 10699 56576 表三:盐城市内陆淡水、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占全省的比例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 面积占比/% 淡水养殖 产量占比/% 特水养殖 面积占比/% 特水养殖 产量/% 南美白对虾养 殖面积/% 南美白对虾养 殖产量/% 2007 9.81 16.82 12.82 20.42 60.38 67.53 2008 9.93 17.62 12.34 20.21 59.99 59.09 2009 8.49 18.71 10.35 20.35 62.13 61.15 2010 9.58 18.64 11.35 21.18 58.73 63.22 表四:盐城市内陆淡水、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在全省的位次 年份内陆淡水特水南美白对虾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面积产量 2007 第四第一第三第一第一第一2008 第三第一第二第一第一第一2009 第三第一第三第一第一第一2010 第三第一第三第一第一第一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xx白对虾养殖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其它两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该虾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抗病毒病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是中南美洲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也是目前国际水产市场的俏销对虾品种。 南美白对虾外形与中国对虾相似,头短、甲壳薄、出肉率高,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 南美白对虾适应能力强,能在水温为6~40℃的水域中存活,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对高温忍受极限达43.5℃(渐变幅度),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差,水温低于18℃,其摄食活动即受影响,9℃以下时侧卧。 南美白对虾自然栖息环境水深0~72米,能在盐度0.5‰~35‰的水域中生长,据报道2~7厘米的幼虾,其盐度的允许范围为2‰~78‰。经盐度驯化,也可以在淡水池塘中养殖。近年在两广地区进行的淡水池塘和低盐度水域养殖已获得成功,并取得很显著的经济效益。 南美白对虾对饲料的营养需求低,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25%~30%就可满足其营养需要。 该虾具有互相残食的习性,而且这种习性随着生长表现更为明显,但池塘养殖的成活率还可以达80%以上,该虾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但忍受的最低溶氧值为1.2毫克/升,离水存活时间长,可以长途运输,可以活虾销售。ph值7.0~8.5,氨氮含量较低。 自然环境中海水、咸淡水、江河水、水库水、池塘水及井水等,只要不受污染,均可使用养虾。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个体大,自然海域里可捕到个体重100克以上的成虾,养殖个体重可达60~80克。在合理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水温25~35℃,当地幼虾经60天左右饲养,即可养成10~12厘米、个体重10~15克。

现代科技知识要点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现代新科技知识要 点 发布时间:2010-06-13 (来源: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一、现代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等将开辟广阔的前景,因此越来越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界所关注,与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并列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是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 (一)遗传工程 遗传工程的研究发展,为器官移植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新手段——利用动物的器官代替人的器官。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异种器官移植,猪较为合适。首先猪器官的大小与人的相当,生理上也比较接近;其次猪在无病原体条件下比较容易饲养和容易保证无病的供体;此外猪的繁殖率高,每窝可产十几只猪崽,存活率也较高。为了保证植入的器官不被排斥,生物学者正在培养具有人的基因的新型猪,这种猪叫转基因猪。 (二)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21世纪国际生物技术的又一个热点。基因治疗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载体导入人体内并在体内(器官、组织、细胞等)表达,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基因治疗开辟了医学预防和治疗的崭新领域。自从1990年临床上首次将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导入患者白细胞,治疗遗传病——重度联合免疫缺损病以来,利用基因治疗的手段治疗囊性纤维化(cf)、血友病,还扩大用于治疗肿瘤和艾滋病的临床试验已数以百计,基因治疗将引起临床医学的一场革命,将为治疗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手段的大部分遗传病、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如各型肝炎、艾滋病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等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前景。可以比较乐观地认为,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即将到来,人类23对染色体大约60亿个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被测定,人类基因组所包含的约3万个基因中与人的重要生命功能和重要疾病相关的基因将不断被发现,6000多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和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基因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将有可能由此得到预防、诊断和治疗。基因治疗的研究将从过去的盲目阶段进人理性阶段。基因治疗有可能在21世纪20年代以前,成为临床医学上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人类很多目前无法治疗的疾病将通过基因治疗手段而获康复。 (三)农业生物技术 在农业生物技术中,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最为突出。1983年转基因植物问世,1986年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根据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aphis)的数据,截止1997年1月31日,美国已批准的转基因植物田间试验达2584例。近年来,抗除草剂的大豆、抗病毒病的甜椒、抗腐能力强、耐贮性高的番茄、具有高含量必须氨基酸的马铃薯等转基因植物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一批成果;转基因的瘦肉型猪、高产奶的奶牛和能从奶中提取药物的转基因羊等也将进入实用化阶段。未来农业的模式将是:农业工厂化,

07-13:南美白对虾生态净化精养技术

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宁波镇海区执行部资助项目:编号07-13 “南美白对虾生态净化精养技术” 项目实施总结报告 本项目建成高标准养殖池占地10亩,其中实际可养水面8.5亩,配套的水处理池30亩。标准池建成钢架大棚,实行封闭式的类工厂化养殖。水处理作为养殖的首要条件,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净化水质,并使养殖用水处于动态循环中。本项目通过水处理技术循环使用养殖用水,不仅节约水资源,而且还能保持水质良好,保证南美白对虾的健康生长。同时,大棚养殖养殖使我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季节可延长至秋冬,实现二茬养殖。现将2007年度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池塘改造工作 1.土池改造工作 将8.5亩养殖水面的池塘进行分割,改建成10个长形池塘,每个池塘水面积0.85亩。池底铺设排水管道,整池池底覆盖防渗黑膜,并铺设增氧充气管道。 水处理池改建成如下结构:(红线为水流方向) 2.大棚搭建 用钢架构建“人”字顶,顶与地面高度3.5米。覆盖塑料厚膜,并用绳索加固,以防大风破坏。 二、苗种放养与前期管理 1.第一茬苗(3月20)

1)进水消毒:4月5日加水位至50公分,全池漂白粉3PPM泼洒 2)肥水:4月10日施肥水素4斤/亩 3)盐度:4月10日泼洒卤水5‰ 4)前期进水:4月20日至5月14日每天进水30% 5)养殖前期盐度变化:从4月21日逐渐降低,每天下降幅度不大于1‰,至5月22日基本接近于淡水。 6)投饵量:初期每天2-3公斤,根据虾苗生长情况,逐渐增至20-25公斤 2.第二茬苗 1)进水消毒:7月7日水位60公分,漂白粉30PPM消毒 2)肥水:7月12日施肥水素4斤/亩 3)盐度:7月12日使用卤水调节盐度到5‰ 4)前期进水:7月19日进20%;7月22日进30%。 5)换水:7月25开始每天换水30%,直到8月10日将虾苗移入大池。 6)养殖前期盐度变化:从7月20日逐渐降低,至8月1日基本接近于淡水。 7)投饵量:7月10至8月1日日饲料量从3-4.5公斤增至35-40公斤 三、中后期养殖管理工作 在池塘水满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投饲料;观察塘水水色、虾的活动及摄食、充气状态、进排水情况等。 一天工作安排为: 1)定时投饲料(8:00、17:00、23:00),在投饲料的同时观察水色、虾的活动与摄食情况。 2)定时测温( 7:00、14:00、23:00) 3)循环水每天10小时,换水量50%以上。 四、起捕与销售 在市场价格高位时开始起捕大规格的虾,起捕虾规格控制在60尾/斤以下。市场价格低于20元/公斤时停止销售。如果池塘需要腾空时,一次性起捕后放入自备的冷库中,待市场价格起稳后再售。平均售价在24元/公斤以上。 五、经济效益分析

南美白对虾养殖历史回顾

南美白对虾养殖历史回顾(2001年以前) 在20世纪80年代,对虾养殖业发展 曾给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写下辉煌的一 笔,极大地带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 展,并带动了沿海地区育苗、饵料生 产、冷藏加工等相关产业链的同步发展,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可是,进入90年代,特别从92年起,由于对虾病毒病在全国各地的蔓延,水产工作者一时又找不出合适的对策,导致对虾养殖业大伤元气,经济效益一落千丈。因此,水产工作者们一方面刻苦钻研对虾病毒病,另一方面探索对虾养殖业新的替代品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浮出水面。 南美白对虾(L.vannamei),学名凡纳对虾,是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种类之一,原来分布在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外形似中国对虾,正常体色为浅灰色,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出肉率高达65%以上,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生长速度快,60天即可达上市规格;适盐X 围广(0-40),可以采取纯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从自然海区到淡水池塘均可生长,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低,35%即可达生长所需。是“海虾淡养”的优质品种,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养殖虾类。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在我国不论是海水,还是低盐度海水及淡水中养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有取代罗氏当虾养殖的趋势。目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热点。要使我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生产持续健康的发展,如何配制优质的饲料及获得健康的虾苗是关键。 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政府出资由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负责承担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虾苗研究和生产,1991年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开始提供SPF南美白对虾苗和亲虾,至1994年尽管提供的SPF虾苗不多,但是其成虾养殖却取得了高产,SPF虾苗养殖产量比非SPF虾苗产量高出30%以上。生产SPF虾苗必须做到以下5个项目:(1)放养高度健康的虾苗管理方法防止病原进入养殖区,包括营养、水质、环境和管理方面;(4)持续监测虾的健康状态;(5)一旦发现疾病,立刻采取措施。SPF虾苗的生产必须是在非常严格的隔离下进行的,按照SPF生产程序要求,1996年美国SPF虾苗生产的成功率只有1.66。最近美又提出,运用人工育种的方法,筛选出高品质、高产量、生长快、抗病力强的种苗,即SPR(specific pathogen resistance)种苗,预计将此技术运用到对虾养殖生产上,大约只需要15年时间。 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辽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我国,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总结的七个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要点

最新总结的七个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要点 近几年大家养殖南美白对虾都有同感,越来越难养了。“偷死”问题每位养殖者都要面对,很难避免!慢慢地,大家也都习惯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偷死是“迟早”的事,所以只能想方设法让对虾迟点死(注:迟就是60条/斤左右,过了盈亏线),甚至养到更大,养到更高的产量。如何才能做到让对虾迟点死,下面总结一些要点,供大家分享。 一、优质苗种 市场上很多时候,对虾养得不好,好多养殖户第一时间都会怪这个苗种不好,可见苗种对成功养殖的重要性,所以在此也建议大家选择优质苗种来养殖。但实际上也有些老板怕养好苗,觉得长得快,死得快;“偷死”来得急,来得多!为什么会这样? 1、长得快,蜕壳多,抵抗力差,容易感染有害菌 2、长得快,虾体营养、溶氧要求高 3、长得快,“同时”蜕壳多,水体营养、溶氧要求高 了解了好苗为什么长得快,死得快了,我们选择适合好苗养殖的管控方向,会不会好养些?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只能让虾尽情地长,跑得快,“迟”点死,才能有钱可赚! 二、壮苗、保苗 选择了优质的苗种,合理的放养密度,下面就要保好苗,有苗才有养下去的意义,有苗中后期水体才好管控,有苗才有产量。保苗首先要想方设法壮苗!保苗操作关注细节和方案: 针对南美白对虾: 1、投苗前2个小时用拜激灵6亩/包速补100 4亩/包沿池塘边泼洒后再投苗。 2、投苗后每5天使用微量元素速补100泼水一次,直到虾体达100条/斤左右;天气突变,速补100加拜激灵一起用,缓解应激。 3、投苗后,“清罾”前7天,关注“转肝期”,拜水安德维乐彼奥酸拌料投喂,调肝护肠,加强虾体质。 针对水质、底质: 1、清塘进水消毒后(欣碘4亩/瓶消毒,无需解毒),投放生物净水剂8亩/ 拜生源4亩/包红糖5斤/亩,注意水色,“黄绿”色为好。

宁夏中考地理知识点.doc

2016宁夏中考地理知识点 2016宁夏中考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2、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3、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在黄土高原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5、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本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 6、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 的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7、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8、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上游地区城市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这四个特大城市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以它们

为中心的四个城市群。 9、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 10、在长江沿江地带大规模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水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华中酸雨区是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西南酸雨区是第二严重的酸雨区,华东酸雨区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2016宁夏中考地理知识点: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

环境工程中污水治理问题及其对策

环境工程中污水治理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城市环境工程建设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因素,而环境工程中的污水治理问 题一直都是城市基础建设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水资源是极 为匮乏的,因而加强环境工程中的污水治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对环境工程中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 环境工程中污水治理问题的优化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设;污水治理;解决策略 前言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水资源的拥有量却并不乐观,加之人们在使用水资 源时,节水意识淡薄、用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了很多资源浪费的现象,使 得我国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可见,只有在城市环境工程中解决好污 水治理的问题,才能够有效规避城市水环境的不断恶化,为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 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环境工程污水治理问题中现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长期的环境工程规划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污水治理所产生的矛盾也 日益尖锐【1】。一方面,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目标。另一方面,又 要考虑到近期基础设施的建设。此外,在长期以来的污水治理处理方式上,研究 人员对应该采取集中治理还是分散治理存在一些异议。若是采取集中处理,就能 够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同时,还能够为系统的管理和规划提供便利的条件。但 其显著的缺点就是建设周期长、协调运作困难。而分散治理则会使污水治理工作 更加灵活、便捷,但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对能源的消耗较大。此外,在通常 情况下分散式的污水治理方式,很难达到国家的污水治理要求。 (二)资金短缺,技术较为落后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污水处理量逐年递增,这就需要在环境工程污 水处理工作中,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在实际的环境工程污水治理工作中,政府对污水治理的拨款越来越少,致使很多小型企业迫于资金的压力,污水处理 工作不能够正常进行,对城市的环境建设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的恶劣现象【2】。此外,一些污水处理厂工人的技术并不精湛,不能够处理好 污水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有的污水处理厂所使用的设备已经老化了,但是 却没有得到更新、更换,使得污水处理效率低下。 (三)污水处理设备不完善 在现阶段的环境工程污水治理中,很多城市不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在排水时,只能采取分流制来进行污水和雨水的排除工作,忽视了雨水资源的利用。虽然,在进行城乡建设时,相关部门一直在推行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方式,就是在 进行城市污水、雨水的排除时,应使用不同的排水系统。但是在实际的排水工作中,大多数城市仍旧坚持雨污一体的排水方式。这样的排水方式,在夏季暴雨时节,会对人们的用水与出行安全形成不利影响,阻碍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进程。 二、当前环境工程污水治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科学统筹污水治理规划 在以往的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一般都被设置在城市的下游。城市中的污水被传送到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再被传送到下游的河流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污水是不能够重复利用的。然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全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池水pH值的调节。南美白对虾养殖适宜的池水pH值范围是7.9-8.5,整个养殖过程都要求池水pH值保持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虾的生长。 解决方案:池水pH值过高,可施用降碱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剂)或工业醋酸调节;pH值过低,可施用熟石灰调节;若pH值不稳定,上午和下午变化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碳酸钙)和小苏打,以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即增加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水色发红、发白、发黑的处理。虾池水色发红是甲藻繁殖过盛,而水体发白一般意味着细菌大量滋生,发黑则是水质严重老化, 有机物含量过多。 解决方案:先排掉50%的池水,在晴天上午施用强克202,3小时后加水,下午施用超级底净,晚上增加增氧机开动时间,72小时后再施用绿水利生素或益水宝(芽孢杆菌),水质即可转为正常。 3、防止“转水”和“倒藻”。在“转水”发生前,虾池水体表面暗淡,此时排水30-40厘米,施用活性黑土(腐植酸钠),再加水至原水位。养殖前期出现“倒藻”,主要原因是水体缺乏营养盐类,应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出现“倒藻”,是因为水质老化,应先排水30-40厘米,施用益水宝,然后加水至原水位。 4、怎样抑制丝状藻。南美白对虾虾苗下池后,池底产生丝状藻,主要原因是肥水后时间过长,池水太浅,水质偏瘦。此时不能施肥,否则丝状藻会迅速长满整个池底,也不能使用药物。 解决方案:添加新水至水位达1米左右,每亩水面1米水深施用光合细菌5公斤,或从其他健康池抽水引进藻种,在晴天上午施用活性黑土处理水质,并遮挡阳光,再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快速肥水,保持水体透明度20厘米,两天后丝状藻会因得不到阳光而死亡。 5、暴雨之后的虾池管理。台风、暴雨容易造成养殖池水体温度、盐度、溶解氧出现严重分层现象,pH值急剧下降,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出现“倒藻”现象,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极为不利。 解决方案:暴雨过后要开启增氧机,用熟石灰调节池水pH值至正常,投饲量适当减少,也可以暂时停喂。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C、对虾病毒净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剂等,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

(完整版)虾蟹增养殖学教学大纲

虾蟹增养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虾蟹增养殖学》是研究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学科,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直接为虾蟹类养殖科研、生产服务。本课程除从有关的基础学科吸收—定的理论知识外,主要是总结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群众养殖中悠久而又广泛的生产经验及,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该课程主要研究经济虾蟹类养殖的生物学原理、生产技术,介绍常见经济虾蟹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体养殖及增殖措施等基本技术。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虾蟹类养殖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今后从事专业生产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甲壳动物所涉及的内容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使学生充分了解虾蟹类养殖的意义及其重要作用,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使学生掌握虾蟹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以及生长发育。使学生理解虾蟹类的生理生态,掌握主要的、常见的养殖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生态及繁殖习性。使学生了解虾蟹类生殖细胞的类型、发生过程,了解性腺发育、受精、胚胎发育过程中变化规律及其与内、外部因子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虾蟹类的鉴别与分类。 3.使学生理解主要养殖种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生态、繁殖习性以及个体发育过程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为进行人工增殖,人工育苗奠定基础。使学生掌握主要养殖虾蟹类的人工育苗及养成的基本方法和过程,重点掌握几种主要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和人工育苗、养成、加工等技术操作,熟练掌握适合当地养殖的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人工育苗、养成、加工等技术操作。使同学们了解虾蟹类育苗和养成及增殖过程中的病敌害,使学生理解虾蟹类的育种技术。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对学生进行生物与环境、宏观与微观、结构与机能、整体与局部四个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培养出面向基层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科技人员。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基本内容 (一)绪论 甲壳动物的经济价值,甲壳动物的研究概况,养殖的意义;国内外养殖历史、现状和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养殖的方式、养殖的种类;开展虾蟹类养殖业的有利条件及所需的基本条件。 重点:甲壳动物的研究概况,养殖的种类、开展虾蟹类养殖业的有利条件及所需的基本条件。 (二)虾蟹类的形态结构 虾类的外部形态;蟹类的外部形态;虾类的内部构造(体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器官、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生殖器官);蟹类的内部构造 重点:外部形态的区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器官。 难点:消化系统、生殖器官。 (三)虾蟹类的繁殖、发生、生长 雌雄鉴别、性征与繁殖方式、配子与性腺发育、交配与交尾、产卵;受精与胚胎发育、幼体发育;繁殖与环境。色素细胞与变色、蜕皮与蜕壳、生长、自切与再生;主要环境因子对生

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及新技术

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及新技术 环境工程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要控制污染,特别是有效解决环境工程中污水处理的问题。为了提升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工作的实效,发挥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作用,论文首先探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的有效措施,接下来阐述污水处理新技术,以期为环境工程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思路。 【Abstract】The primary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to control pollution,especially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sewage trea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tual effect of sewage trea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pplication of new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the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sewage trea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nd then expounds the new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hoping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标签: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新技术 1 引言 城市在发展进程当中存在着用水量大、水资源短缺和污水治理等方面的难题,其中污水处理问题是影响环境工程建设质量的首要因素。面对当前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的现状,积极探究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方法成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的一个必要性措施。相关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从大量的污水处理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教训和处理措施,同时注重引进和应用污水处理新技术,提高环境工程建设水平,促进城市安全运行。 2 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 2.1 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工作 城市在建设环境工程的过程当中本身具备一套完整规划,那么做好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工作就必须保证污水处理设施和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相适应,从而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当中的突出问题,为长远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1]。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必须做到科学布局和恰当规划,考虑到城市地理环境特征以及污水排放的实际情况,铺设好污水输送管道。如果不能一次性铺设完成,则需要严格依照规划分阶段完成铺设做好全面论证与研究,提升污水处理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的协调性。 2.2 完善污水管网配套设施 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工作除了要根据城市规划做好污水处理厂的选址和管道铺设工作以外,还必须对当前的污水管网及其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与健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