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日语初学者的建议

“日本语弄不明白呀!日本语究竟有多难?怎么越学越难?”“日本语太不好学啦,这辈子再也不学日语了。”“我已经学了三年日语,越学越乱,实在学不下去了,这也太难了。”“学日语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谁学谁后悔……”等等。凡是触及过日语和懂得日语的同志,想必都会听到这样一些说法吧。记得在八十年代初头几年里,各省市广播电台先后开设日语课,紧接着电视台也讲授日语。一时间,抢购教课书,书店里,教材甚至脱销,学习日语的人可谓成千上万。笔者所在单位里也有百十来人“笑着进去”学习日语。可是,到了二、三年后,所剩人员寥寥无几,绝大部分人“哭着出来”放弃了学习,笔者为之惋惜。近来,在学习日语的网站上,不时看到仍有不少的人在学习日语方面感到很困惑,欲打退堂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纷纷退下阵来,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那么,作为中国人学习日语,难度究竟有多大,是否难的不得了,是否因为这种难而必然导致学习中的半途而费。笔者认为,这种所谓的“难”,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人们学习日语的一种不应有的心态,或者说是陷入了学习的误区。“难”仿佛是一只老虎,为此产生“恐惧感”,已经成为学习日语,掌握日语的拦路虎。本文试分析在学习日语的初级阶段所产生种种难的思想根源。

日语难的不得了啊!果真是这样吗?回答是否定的。我们知道,在整个日语体系当中,按单词的意义,形态或职能加以分类,大体上被划分为十二品词类型,即名词、数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连体词、副词、接续词、感叹词、助动词和助词,对这些词的使用属性我们当然不陌生。我们使用母语,不也有这些词吗?只不过有的名称不同罢了。你说前3项难吗?会说不难。7~10难吗?会说可能难一点。4~6项难吗?会说特别难,因为有词尾变化。那么后2项呢?也会说很难,难在一词多意。说出这样的回答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这里就很清楚了,除了名词、数词、代名词外,学习连体词、副词、接续词、感叹词的时候,就是在记忆单词,记单词难吗?应该说不难吧。剩下的4~6项和后2项呢?有难度是很正常的,感到奇怪吗?不应该奇怪。所以,对日语语言结构从整体上要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把握难点,讲究方法,对动词等的词尾变化以及助词等的一词多意(译)的特点,我们通过努力学习是完全可以掌握的。

一般常识而言,学习任何知识,大致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既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熟练,由熟练到精通,由精通到产生成果,学习外国语言大体也是如此吧。但是,据了

解,有很多的人,已经学习了五、六年的日语,或者十几年,仍然停留在“会”的阶段,或达不到高标准,还在感叹日语难,这是非常令人理解的感叹。但也有相当多出色的日语人才,学习时间并不算长,却攀登上了顶峰。反正对比,说明什么呢?说明不是日语难,是否应该说是在于学习日语的思维方法不同吧。可以说,日语本身不难,这对日本人而言。但对中国人而言,也并非特别难。中国语难吗?对我们来说当然不难。就拿语言交流来说吧,二至三岁左右的孩子,与大人对话的时候,什么中国话都会说,语言表达意思也比较明白,大人说的话孩子也能听懂。你说中国话难吗?孩子经过学习了吗?没有,如果说学习那就是在环境中学习既模仿。日本的孩子也是如此。相反,学习了那么长时间的日语,在语言交流的时候,却闭口无言,被人称之为“哑吧外语”,反差如此之大,是日语难吗?应该说不是,难就难在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习日语当然也不例外。但是,这种难从一开始只是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是新鲜事物,从未接触过,根本不了解,自然有一种难的感觉。比如:在“五十音图”中的假名里,清音あいうえお等、浊音がぎぐげご等、半浊音ぱぴぷぺぽ等、拗音和拗浊音きゃきゅきょ和ぎゃぎゅぎょ等以及由上述假名与拨音ん相拼组成的发音以及片假名的书写等等。初次学习,有谁会认为简单呢?谁都会说特别难。乍看上去,字母勾勾弯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哪有字型的样子。感叹当今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文字。屈指算来,粗略统计,达317个音符。笔者清楚地记得,光是学习这些假名就花费了半年左右时间,真可谓是难吧。结果呢,学会就认为不难,反而认为很简单。再回头看看这些假名已是非常正规的日本文字了。不是这样吗?我想有这种体会的人一定很多,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好笑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道理。感性认识就是这样。但还有不少的人学习“五十音图”速度非常之快,一个月左右时间就说完全掌握了,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当然,“五十音图”非常容易学,但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那只有通过对动词等的词尾变化的运用来检验。

又比如:日语中的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以下通称为用言)的词尾变化既称之为谓语部分,往往被认为是最难掌握的,其实,这只是学习上产生的一种误解。用言词尾变化一点不乱套,最简单,有规律可循。我们知道,用言词尾变化分为六种时态,既未然形(意志、劝诱)、连用形、终止形、连体形、

假定形、命令形。那么,未然形所对应的是“五十音图”中的あ段和お段音,连用形是い段音,终止形和连体形是う段音,假定形和命令形是え段音。如果熟练并牢记“五十音图”中的各段、各行音,“五十音图”倒背如流,“行”和“段”假名绝对不混淆,还有,准确定位接续词,那么,对用言词尾变化自然就不会犯愁了。据我所知,有的人已经学习了好几年日语,认为很难不想再学了,一了解方知,连“五十音图”中的各段、各行假名都不能熟背,这怎么能行?如前所述,学“五十音图”只求速成,不求实效,卡壳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所以,遇到词汇,分不清楚各段、各行音,不能按号入座,将用言词尾变化弄个乱七八糟,还找不出原因所在。不仅如此,在查字典方面也很费力,“难”由此产生。

再比如:有不少人认为敬语的掌握比较难,打了退堂鼓而放弃学习。我们来看看敬语的几种表现形式:①れる、られる。②お+(动词的连用形)+なさる。ご+(サ变动词的词干)+なさる。③お+(动词的连用形)+になる。ご+(サ变动词的词干)+になる。④お+(动词的连用形)+です。ご+(サ变动词的词干)+です。谦称敬语的表现法:①お+(动词的连用形)+します(或いたします、もうしあげます)。ご+(サ变动词的词干)+します(或いたします、もうしあげます)。②お+(动词的连用形)+いただきます(或ねがいます)。ご+(サ变动词的词干)+いただきます(或ねがいます)。③お+(动词的连用形)+ください(或くださいませんか)。ご+((サ变动词的词干)+ください(或くださいませんか)。另外,还有如お+(动词的连用形)+あそばす等。郑重称敬语的表现法:(动词的连用形)+ます。以及动词ございます的用法。形式无非是这些。此外,还用一些敬语动词,不一一列举。那么难在哪呢?是接续方法难吗?不是。是敬语使用对象难吗?不是。是表现形式含义难吗?不是。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难就难在将表现形式含义给弄混了,见到具体句子分不清是您……,还是我请您……,还是您为我……,还是您为某某……,故此,产生难。所以,不能将表现形式含义不好区分也视为一种难,否则,下一步我们还能深入学习日语吗?

在深入学习日语的过程当中,学习者会不断接触到大量的语法现象,这无疑将给日语学习增加难度。纵观国内版本的教科书,书中均比较系统详细地、循序渐近地、由浅入深地讲解语法,应该说掌握语法不成问题。但是,仍然有人认为日语语法相当难,特别费脑筋,在语法上下工夫不值得,甚至认为,句子主要由单词组成,只有大量记

忆单词,不愁看不懂文章。学习语法太浪费时间,只求能看懂就行了。凡此种种。笔者认为,大量记忆单词没错,忽视语法学习不该。如果说看懂那只是一知半解。请看例句:“あなたが新闻をよみながら、お食事をするから、いけないんですよ。”和“彼は広东の人でありながら、広东のことばがすこしも话せない。”两例句中的“ながら”含义是根本不同的,如果区分不清,后一个翻译成汉语自然不象样子。又如:“あしたは日曜日ですからこられると思う”。“先生は行かれるはずです。”“事情があって、例の约束はなかなか守られにくい。”在这三句中的“られる”“れる”和“られ”是表示对主体的尊敬、“可能”还是被动就难以辨别。像这样的语法现象比比皆是,单词懂了,整个句子准确含义却不懂,结果又在猜测,又在感叹日语难哪,殊不知,是自己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造成的。

以上,是学习日语的初级阶段所碰到的“难”的主要部分,当然,初级日语的学习内容很多,但比较起来,上面列举的是初学者感叹得到的第一个难关,也就是说难是客观存在的。对日语的感性认识,从初级阶段开始所领悟到的学习的难处,这自然不足为奇。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思维方法的差异,学习方法自然不同,产生难的程度也不一样,学习的效果也异同。只要基础牢固,扎实学习,讲究方法,“难”自然不存在,也就能比较顺利地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阻碍日语学习的“难”点都有哪些吧。

一.无学习目标,凭一时热情。

初学日语的人,首先要解决“何のために日本语を学ぶか”的认识问题。出于什么动机,学习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有哪些,怎样和专业结合,是否有长期学习的打算等等。要有精神准备,因为,这些都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如果不是这样,仅凭一时的热情,是心血来潮,那最好不要学习了。否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必说,你自己也很痛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始终坚持刻苦学习的人,才能攻克日语。

二.怀着好奇心,不系统学习。

毋庸置疑,“五十音图”非常容易学,另外,还有我们熟悉的汉字,不用学习就知道其意思。可有不少的人学完之后,不是在系统学习上下功夫,却下功夫学习“日常会话用语”,生拼硬背一些社会交际语言,以为能说日语了,沾沾自喜。这种“只言片语”式的学习方法,能说是学习日语的途径吗?到头来害了自己,最后只好中途退场,承认日语“难。”

三.忽视学汉字,用时方知难。

日语当中有中国汉字,这是人人皆知

的。正因为我们都懂得汉字的意思,初次学习日语的人,忽视汉字的学习,也可以说是在预料之中。但是,日语当中的汉字分为音读和训读,若不用心学习,这也必将给今后日语学习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有些日本当用汉字意义和中国汉字意义完全相同,不难理解,如:人民、研究、谦虚、坚强等。还有一些大量的、莫名其秒的汉字和中国汉字意义相差甚远而不得其解,如:勉强する、大切だ、甘い、有难い、工夫する等。请看句子:“日本语を勉强する。”刚学日语的人,都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再看句子:“高いね、もうすこし勉强しなさい。”这句话,刚学日语的人可弄不懂了吧,单词的意义截然不同。再如:只知道“甘い”是甜的意思,不知道还另有意义,那怎么行呢?“あいつは人が甘い”,如果把“甘い”译成甜的意思,是要出大错的。这类单词特多。所以,在“用时方知难”的时候,这个“难”可就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解决的了。

四.频繁更换书,从中找捷径。

我们知道,初学日语的人,选一套好的教科书至关重要。可是,一旦确定了课本,为什么还要频更换教材呢?是什么意识在作怪呢?原来是想走捷径。以为这套教材难,那套教材简单。频繁更换教材能学习好日语吗?值得商榷的。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哪本教科书在教授日语方面走捷径,如果是那样的话,用走捷径的办法学习日语,岂不应大力推广?所以,用走捷径的办法来解决学日语难的问题是根本行不通的。

五.只企盼速成,感叹速不成。

初学日语的人,恨不能马上就学会的着急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学习日语也不可能一口就吃成个胖子,那根本不现实。如同小孩学走路一样,刚会站立就想跑,岂不是摔跟头?学习外语是时间比较漫长并且具有耐性程度很强的脑力劳动,即慢功夫。在语言学习过程期间,各课教程安排内容都是具有时间性的,是成比例的,不是随意舍取的。若用了半年时间,学习完一年的课程,单纯追求速度,所学的课程似懂非懂,有谁会认为日语简单呢?没有,都会说日语很难。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式,究竟能学会多少日语是可想而知的。

六.汉语好的人,学不好外语。

我们知道,汉语和日语的语序不尽相同,这不足为怪。可汉语水平好的人,却学不好日语,倒令人奇怪。学习日语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吗?没有。难道日语好的人,汉语水平不高?应该说,汉语水平好的人,更能学好日语。仅仅因为语序不同,就说日语不好学习,认为很难,岂不是太不可信了?所以,学习外语,若按照他国的语言

思维方式来学习的话,由不习惯到习惯,问题不就解决了?

七.自学白费劲,还不如不学。

通过自学,外语标准达到较高水平的人不计其数,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讲,十个自学九个扔,并不完全是这样。问题是,自学将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至关重要。“钉子钻劲”和“见缝插针”被证明是自学外语的最佳方法。选一本好的日语工具书,就等于在你身边有一位优秀的日语老师,帮你答难解疑。现实说,有谁能成年累月地参加日语学习班(专业学生除外),直至学成,当然不能,绝大部分时间还得依靠自学。固然,自学外语困难很多,受到诸如边工作边学习以及条件等的影响,但取决定性的因素,是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这点具备了,坚持数年,自学外语就能取得成功。

八.越学越难学,抱怨记忆差。

不可否认,一个人的良好记忆力对于学习外语是多么的重要。问题是,仅仅凭自己主观认定就下结论说记忆力差,感到自己很笨,学不好日语,笔者对此不能认同。因为,对我们的大脑来说,强化记忆力是完全做得到的。所谓强化记忆力,就是复习,即后次复习前次的内容。再现也好,回忆也好,重复也好,总之,温故而知新。要想把学习过的内容,扎根在大脑里,牢牢记住,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回想,勤思考,切实理解它。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常想起的事情,时间再长也不会忘记,这非常有道理。记得有一句话,叫做过目不忘,学习外语起码应做到三过目而不该忘记吧。

九.无语言环境,学不成日语。

“若是在国外那样的环境里学习日语,不学都会,咱国内没这样的语言环境,学也不会。”有很多的人这样说。不错,学外语与语言环境密不可分,问题是,不可能也不现实凡是学外语的人都到国外去,难道不去国外就学不成日语?说法偏见,事实并非如此。语言分为书面体和口语体两种,这两种体裁的语言比较看,口语体依赖于外界环境相对多一些,书面体相对差一些,这是人所共知的。关键是你怎样利用环境,学习环境(气氛)可以创造,如常找人交谈、常听录音、常去“外语角”、常参加一些有外语内容的活动等等。如何利用环境由你来把握,这方面应该说不是很难的吧。

十.注重“啃”书本,很少去运用。

在国内,外语教学首先从书本开始无可非议,学习任何知识大体也都是如此,可以说,先学习理论,后进行实践吧。但有例外,如先实践后学习,当然,实践也是一种学习了。在这里,本文想说的是,处理好学习与运用的关系问题。因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通过应用来促进学习。笔者认

为,单纯从书本上学习外语是远远不够的,起码学不到真正的、具有生命力的、内涵情感丰富的语言吧。人们说,学外语,模仿非常重要,这话讲的不错,而模仿只有在运用中来实现。外语学习的怎么样,只有通过运用来检验,从中清楚不足之处。说到运用,自然包括“听”、“说”、“读”、“写”、“译”这几个方面,从简单的开始,大胆进行练习,听不懂再问,不要怕说错,尽可能快些读,最好是默写,翻译有趣读物等等。在“读”、“译”方面,选择一些稍有难度的题材,来验证你的自由运用的能力。在学习日语的初级阶段,尤其不要忽视应用所带来的特殊功效,因为,它对你今后的学习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闭门不出,死抠书本,将学习到的内容局限在框框里,缺乏交流,出现的疑点不能很快得到解决,疑点一多,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降低,无疑,进步也是相当慢的。

综上所述,阻碍日语学习的“难”点是多方面的,有属于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又有属于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这是由于初学者还没有对整个日语语言体系有充分了解形成的,导致在学习上走入误区。本文归纳这些问题,目的在于探讨和如何解决在初级阶段学习日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共同进行交流,并采取较为正确的学习方法,推进日语学习。初级日语的学习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是一个夯实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通过刻苦学习,由对日语的感性认识,逐步达到对日语的理性认识,可以说,产生了一个飞跃。回过头来看现在,是否应该感到轻松、愉快和不足?是的。学习是无止境的,走路还要从头起步。下阶段的学习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前文说到万事开头难,这对初学者而言。俗话还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下一阶段的开头难,又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已经经历了第一个开头难,还惧怕第二个开头难吗?不怕。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有“蚂蚁啃骨头”的劲头,有日语同行们留给我们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攻克日语是指日可待的。

以上,笔者就阻碍日语学习的“难”点粗浅地谈些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教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