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年龄与称谓不搭配的一项是()

A . 五十:天命之年

B . 六十:耳顺之年

C . 七十:耄耋之年

D . 一百:期颐之年

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A . 新婚

B . 搬家

C . 妻子生了个男孩

D . 考试通过

3. 下列哪一项不是南京的别称?()

A . 临安

B . 建康

C . 金陵

D . 江宁

4. 以下哪一个人最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

A . 陶渊明

B . 王维

C . 文天祥

D . 蒲松龄

5. 《三国志》中的三国,指的是()

A . 秦赵燕

B . 齐楚魏

C . 魏蜀吴

D . 吴越楚

6. 以下史书体例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史记》

B . 《左传》

C . 《汉书》

D . 《三国志》

7.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刚过去的节日的诗句是()

A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B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 .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D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 被鲁迅评价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A . 阮籍

B . 嵇康

C . 曹丕

D . 曹操

9. 以下作品不是苏轼写的是()

A . 《黄生借书说》

B . 《前赤壁赋》

C . 《题西林壁》

D .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

茫茫》

10.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作者是()

A . 李白

B . 白居易

C . 杜牧

D . 李商隐

11.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作者是()

A . 李白

B . 白居易

C . 杜牧

D . 李商隐

1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句出自()

A . 《诗经》

B . 《楚辞》

C . 《乐章集》

D . 《漱玉集》

13. 以下诗歌不属于律诗的是()

A . 王维《山居秋暝》

B . 杜甫《登高》

C . 李白《渡荆门送别》

D . 高适《燕歌行》

14. 以下几组关系中不属于父子关系的是()

A . 曹操、曹植

B . 杜审言、杜甫

C . 晏殊、晏几道

D . 苏洵、苏轼

1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中的“烟花”指的是()

A . 出春花开的景色

B . 暮春飘飞的柳絮

C . 初春淡淡的景色

D . 暮春浓艳的景色

1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中的“屠苏”指的是()

A . 对联

B . 苏州

C . 酒

D . 房屋

17. 生活在明朝的王秀才最不可能见到以下哪本书?()

A . 《三国演义》

B . 《儒林外史》

C . 《醒世恒言》

D . 《西游记》

18.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B .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为词牌名,“密州出猎”为这首词的题目。

C . 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都表达出使人追求清净、恬淡生活的隐逸思想。

D . 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赞美黄鹤楼周围优美风光的作品。

19. 下列诗句和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 . 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 .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C . 范成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 .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0. 下列关于文学家和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曹操《蒿里行》借《诗经》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B . 孟浩然的诗歌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 . 宋初著名词人温庭筠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其《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表现了一个女子的孤独心情。

D . 苏轼喜好玩笑,“河东狮吼”就出自他的笔下。

二、句子默写

21. 默写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杜甫《登高》)

(4)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5)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7)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9)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0)指点江山,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三、文言文阅读

2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幹,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幹,幹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幹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幹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幹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后汉书·仲长统传》)

(1)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赡于文辞________ ②统过幹________

③访以当时之事________ ④幹雅自多________

⑤不矜小节________ ⑥辄称疾不就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不是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 . 博涉书记

B . 幹善待遇

C . 访以当时之事

D . 可以自娱

(3)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 作《师说》以贻之

B . 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C . 欲以立身扬名耳

D . 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②无几,幹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5)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幹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请加以概括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此次竞赛共100道题,每题一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50题,总计50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什么的名句? A、牡丹 B、菊花 C、莲花 D、梅花 2、下列哪首诗歌因音律优美,被叶圣陶称赞“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A、《再别康桥》 B、《雨巷》 C、《沁园春长沙》 D、《大堰河——我的保姆》 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语出自谁? A、魏征 B、陆游 C、顾炎武 D、魏源 4、投笔从戎”的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 A、秋瑾 B、陆游 C、班超 D、项羽 5、张君瑞和崔莺莺是下列哪部戏曲中的主要人物? A、《西厢记》 B、《望江亭》 C、《红楼梦》 D、《窦娥冤》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 A、失去的人 B、消逝的时光 C、流淌的水 D、消逝的友情 7、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 A、韩信 B、项羽 C、赵高 D、刘邦 8、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 A、黄河 B、黄土 C、黄山 D、黄帝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 A、杜牧 B、李商隐 C、李清照 D、王安石 10、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11、《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A、神话故事 B、地理著作 C、人物传记 D、文人随笔 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 A、岳飞 B、辛弃疾 C、陆游 D、李商隐 13、“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苏武牧羊 B、文姬归汉 C、楚汉相争 D、岳飞抗金

初赛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赛试题 答案

学习资料之 2019 古诗文阅读大赛 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赛试卷(初中各组) 预初、初一学生完成1-71题,满分100分 初二、初三学生完成1-73题,满分120分 完成时间均为90分钟 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 1. 2.___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3.荷笠带斜阳,_青山独归远。 4.__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6.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7.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8.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9.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10.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1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4.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5.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6.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7.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18._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9.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1.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2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5.毁誉不干其守,饥寒不累其心。 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 26.以下不属于墨家学说观点的是()。 A.兼爱 B.非攻 C.节用 D.中庸 答案:D(儒家) 27.以下不是编年体史书的是()。 A.《资治通鉴》 B.《战国策》 C.《左传》 D.《春秋)

答案:B(国别体) 28.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的是()。 A.司马相如 B.曹植 C.阮籍 D.屈原 答案:D 29.格律诗中被称为“颈联”的是()。 A.第一联 B.第二联 C.第三联D第四联 答案:C 30.以下有关“用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典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 B.典,即典例故实,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 C.典故都在古代典籍中有确定的出处 D.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答案:C(不一定都有明确的出处) 31.下列对菊花的意象在古诗词中的意蕴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示隐者的超然洒脱 B.“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比喻志士的坚贞高洁 C.“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表达游子的感时伤怀和思乡之情 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高士的弧标亮节、卓尔不群 答案:D(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 32.以下有关“五言绝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旧体诗范畴。 B.五言绝句的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 C.五言绝句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入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 D.五言绝句成熟于晚唐,此后许多诗人都尝试过这种体裁 答案:A(B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古绝不需要讲“粘对” C 一般只能押平声韵,D成熟于初唐) 33.以下有关“送别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时候离别之际,人们都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B.送别诗或表达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或表达对朋友的关心、挂念,或表达一种激昂的情绪,等等 C.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流水等。诗歌题目通常有“赠、别、送”等字眼 D.代表诗篇有:《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友人》(李白)《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等 答案:A(不一定“都要”吟诗话别,也有设酒饯别、折柳相送等) 34.以下对“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翻译正确的是()。 A.现在各位白白地得到了野兽,功劳是猎狗的 B.现在各位只是捕到野兽罢了,功劳是猎狗的 C.现在各位白白地得到了野兽,是和猎狗一样的功劳 D.现在各位只是捕到野兽罢了,是和猎狗一样的功劳

高中语文趣味文学知识竞赛

高中语文趣味文学知识竞赛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1×14=14) 1、下面对联出自哪部章回体小说()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2、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刘姥姥——进大观园 C、关云长——大战长坂坡 D、孙悟空——被压五行山 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的出场。 A、王熙凤 B、薛宝钗 C、史湘云 D、林黛玉 4、“三军恸哭俱犒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清初诗人吴梅村写的有关吴三桂迎清入关的故事,相传,这里的“红颜”是指() A、陈圆圆 B、苏小小 C、董小婉 D、大玉儿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感慨出自()之口。 A、孔子 B、屈原 C、司马迁 D、苏轼 6、“望梅止渴”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诸葛亮 B、曹操 C、司马懿 D、周瑜 7、依次与下列称号配对正确的一组作家是() 六一居士青莲居士白石道人靖节先生 A、王勃杜甫姜夔谢灵运 B、欧阳修李白姜夔陶渊明 C、王勃杜甫白居易谢灵运 D、欧阳修李白白居易陶渊明 8、下列词语依次涉及的有关人物是() 脱颖而出图穷匕现指鹿为马入木三分 A、蔺相如荆轲赵高王羲之 B、毛遂项羽李斯柳公权 C、毛遂荆轲赵高王羲之 D、毛遂项羽李斯柳公权 9、以下关于古人行走的常用词,如果按行走的速度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 正确的一项是() A、行-步-趋-奔-走 B、行-趋-步-走-奔 C、行-步-趋-走-奔 D、行-步-走-趋-奔 10、下列诗句可以与“穿花蛱蝶深深见”构成对偶句的一项() A、雨裛红蕖冉冉香 B、嫩蕊商量细细开 C、点水蜻蜓款款飞 D、青草池塘处处蛙 11、按汉字字体演变过程排序,正确的一项() A、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B、甲骨文篆文金文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D、甲骨文金文篆文草书隶书楷书行书 12、根据下面这首词的内容,判定它的词牌和流派,正确的一项()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A、浣溪沙婉约派 B、清平乐婉约派 C、浣溪沙豪放派 D、清平乐豪放派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瓮安文联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A组)参赛序号:姓名.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名句。“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 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 A.《采桑子》 B.《天仙子》 C.《生查子》 D.《鬼谷子》 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 A.蓬莱、峨眉、方丈 B.蓬莱、方丈、瀛洲 C.瀛洲、峨眉、九华 D.峨眉、方丈、九华 6.《书愤》的作者是:()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 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 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 A.中书省的别称B.尚书省的别称C.枢密院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C.《月夜忆舍弟》D.《离思五首》 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秦观 C.周邦彦 D.元稹 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 A.风波B.风雪C.风雨D.风浪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三选一) 1.“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谁的出场? A、王熙凤 B、贾宝玉 C、林黛玉(A) 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 A、皇帝 B、诸侯王 C、贵族(B) 3.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 B、骑马 C、奔跑(C) 4.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B) 5.“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 B、古筝 C、扬琴(A)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 是: A、八月 B、九月 C、十月(B) 7.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A) 8.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B)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 B、张良 C、韩信(C) 10.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武术 B、驾车 C、舞蹈(B) 11.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A、王昭君 B、西施 C、貂蝉(C) 1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 A、俄国的茨威格 B、美国的马克吐温 C、美国的欧. 亨利(C)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感慨出自()之口。 A、孔子 B、屈原 C、司马迁(B) 14.“望梅止渴”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诸葛亮 B、曹操 C、司马懿(B) 15. “三苏”按年龄辈分大小排序依次是,,。 A、苏轼苏辙苏洵 B、苏轼苏洵苏辙 C、苏洵苏轼苏辙(C)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落木”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是,,。 A、落叶的因素、微黄的颜色、湿润 B、落叶的因素、繁密的特点、湿润 C、落叶的因素、微黄的颜色、干燥的特点(C) 二、简答题 17.请给下面这句话加标点符号: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诗词对句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静女〉〉)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 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屈原)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李白)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8、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荀子) 1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之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韩愈)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7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完整版)《红楼梦》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

《红楼梦》知识竞赛和答案 1.下面肖像描写写得是《红楼梦》那个人物?() 她姿容美丽,出场时总是满身锦绣,珠光宝气,“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A.林黛玉B.薛宝钗C.王熙凤D.秦可卿 2.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写的是哪两位主人公?()A.探春、迎春B.宝钗、黛玉C.元春、黛玉D.宝钗、惜春 3. 诗句:“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描写的是() A.宝玉B.贾琏C.贾蓉D.贾环 4. 对《红楼梦》中的情节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晴雯撕扇B.黛玉葬花C.宝钗扑蝶D.元春远嫁 5.下列语句不出自《红楼梦》的一句是() A.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B.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C.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D.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6、贾珠是贾宝玉的哥哥,那么贾环是贾宝玉的() A、哥哥 B、姐姐 C、弟弟 D、妹妹 7.王夫人与黛玉、凤姐、宝钗的亲属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A.姑母姨母舅母 B.舅母姑母姨母 C.姨母舅母姑母 D.舅母姨母姑母 8.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谁?() A、元春 B、探春 C、凤姐 D、袭人 9.“枕霞旧友”是_______的别号,“蕉下客”是________的别号。 A.贾探春史湘云 B.贾探春贾惜春 C.史湘云贾探春 D.贾迎春贾探春 10.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其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___________。() A.秦可卿 B. 袭人 C.晴雯 D. 王熙凤 11.下列人物中不是“金陵十二钗”的是:() A.薛宝钗B.薛宝琴C.贾巧姐D.史湘云 12.“金陵十二钗”中最先病逝的是() A.林黛玉B.秦可卿C.妙玉D.李纨 1-12题答案: 1.C, 2.B, 3.A, 4.D 5.C 6.C 7.B 8.C 9.C 10.A 11.B 12.B (13)“莫向东风怨别离”诗句是大观园中何人所作? C A、宝钗 B、黛玉 C、探春 D、湘云 (14)黛玉作《秋窗风雨夕词》是仿古代何人所作格调? A A、张若虚 B、温庭筠 C、陈后主 D、隋炀帝

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 一、必答题(本大题共3轮,每轮30分,共90分。按照学校抽签顺序(座位号)依次进行) 第一轮(分值30分) 1.有“吝啬”意思的词是()。 A.憾 B.悭 C.慝 D.恺 【 B 】 (憾:恨。慝:te,邪恶。恺,kai,和乐。悭,qian,悭吝。) 2.下面哪个不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 A.家慈 B.家君 C.大人 D.家严 【 A 】 (家慈,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俗有父严母慈之说。) 3.下列农作物不属于古代“五谷”的是()。 A.高粱 B.小米 C.大豆 D.水稻 【 A 】 (五谷,古代有多种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高粱虽然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但都不在各种说法的“五谷”之列。) 4.不属于鞋子一类的是()。 A.屦 B.弁 C.靸 D.舄 【 B 】 (屦,ju。靸,sa。舄,xi。弁,古代男子戴的帽子。) 5.下面汉字中不能用来表示一种颜色的是()。 A.卢 B.猩 C.犀 D.赭 【 C 】 (卢,黑色。猩,像猩猩血的鲜艳红色。赭,红褐色。犀:犀牛;坚固。)

6.下面几种“马”哪一个指的是哺乳动物马?() A. 秧马 B.哨马 C. 冀马 D. 禄马 【 C 】本文由【语文公社】https://www.360docs.net/doc/d810407965.html,友情提供 (秧马,拔秧苗用的一种农具。哨马,负责哨探的骑兵。禄马,指禄命,古代相术术语。 冀马,古代指冀州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 第二轮(分值30分) 1、下列成语中在词语结构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 生死肉骨 B. 成事不说 C. 一衣带水 D. 举足轻重 【C】 (“衣带”为固定结构,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读若“一/衣带/水”。其余都是当中断开。) 2、下列诗句所描述的地域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A.乌衣巷口夕阳斜 B.夜泊秦淮近酒家 C.风生白下千林暗 D.绿杨深处是苏家 【D】 (D是写杭州,ABC均是写南京) 3、下列城市历史上都曾经做过首都,以它们首次作为首都的时间排列应该是()。 ① 洛阳②杭州③南京④北京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④② 【B】 (①夏商周首都。②南宋首都。③三国吴首都。④元首都。) 4、“诸葛未亡犹是汉,伯夷虽死不从周”的诗句用在谁的身上最合适? A.岳飞 B.顾炎武 C.文天祥 D.孙中山

费县一中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竞赛

费县一中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命题人:马玉玲 2018-4-18 说明:本知识竞赛共100道选择题,均为单选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 1.下列“堵塞、确凿、阐述”的三组注音中正确的是哪一组?() A、dǔsè quèzuò chǎn shù B、dǔsāi quèzáo shàn shù C、dǔsè quèzáo chǎn shù D、dǔsāi quèzuò chǎn shù 2.下列三个字中笔画数说得正确的是哪一项?() A、“像”字14画 B、“婢”字12画 C、“嚓”字17画 3.下列词语中,“雀”字用错的是哪一项?() A、雀巢鸠占 B、欢呼雀跃 C、鸦雀无声 4.成语“无稽之谈”中的“稽”解释为什么?() A、准备 B、计划 C、价值 D、查考 5.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指哪一种动物?() A、马 B、乌鸦 C、野鸭 D、老鹰 6.成语“差强人意”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A、差的让人不能接受 B、勉勉强强还说得过去 C、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7.成语“半斤八两”中的“斤”和“两”是古代重量单位,其中一斤合现在的多少两?() A、六两 B、八两 C、十两 D、十六两 8.典故“名落孙山”的“孙山”指的是谁?() A、中榜人的名字 B、落榜人的名字 C、大山的名字 D、主考官的名字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 A、失去的人 B、消逝的时光 C、流淌的水 D、消逝的友情 10.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 A、韩信 B、项羽 C、赵高 D、刘邦 11.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 A、黄河 B、黄土 C、黄山 D、黄帝 12.下列地支与其生肖配对正确的是哪一项?() A、子——兔 B、巳——蛇 C、酉——猴 D、申——鸡 1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A、智者 B、廉者 C、仁者 D、学者 14.“落花流水”一词的本意是形容什么季节的景象?() A、深秋 B、寒冬 C、残春 D、盛夏 15.下面哪一句作为“梨花院落溶溶月”的对句最好?() A、柳树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16.“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请问这副对联说的是谁?() A、孔子 B、司马相如 C、屈原 D、鲁迅 17.“中原定,天下安。”为促进中部地区(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经济快速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中部是文化资源大区,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地名读音正确的是() A.山西洪洞(hónɡ dònɡ) B.河南中牟(zhōnɡ móu) C.湖北猇亭(hǔ tínɡ) D.安徽歙县(shè xiàn) 18.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氏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关于姓氏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试卷答案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中预组)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2345678910 BCCABABADC 11121314151617181920 DBDCAACBDD 二、填空题(40分,每题2分) 21.春秋左丘明31.明鸡 22.道家周32.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3.屈原楚33.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 24.辅佐国君辅导太子 34.种植 25.祭祀时盛祭品宴会时盛食品 35.店铺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6.将近 2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7.扶着车前的横木敬礼 2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8.冒犯(侵入) 2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9.使……开(吹开,催开) 30.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40.有志者及时奋起为国效力 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 (一)(12分) 41.(2分)(1)破旧(2)送给 42.(4分)邑使者使者曾子 43.(4分)(1)别人送给你,你为什么不接受? (2)接受别人东西的人害怕别人,送别人东西的人骄横地看待别人。 44.(2分)贫穷而不接受别人施舍 (二)(8分) 45.(2分)唐刘禹锡 46.(2分)水色和月光融为一体,十分和谐 47.(4分)皓月的银辉洒在湖面,湖水更加清澈,湖中的山格外青翠,远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四、阅读赏析题(10分) 48.(从思想内容的角度)关注民生,难能可贵。这首诗寄予了作者对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作者身处衙署,想到民间疾苦,关心百姓的大事小事、一举一动。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是十分可贵的。 (从思路结构的角度)由竹发端,展开联想。诗人由衙署里的“萧萧竹”声联想到了“民间疾苦”,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结尾又以“一枝一叶”来比喻“民间疾苦”,照应首句的“萧萧竹”,诗的结构十分严谨。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由竹入手,托物言志。诗人从衙署里的“萧萧竹”声想到民间百姓的疾苦,用“一枝一叶”喻百姓的大事小事、一举一动,表示对此的深切关注,充分表达了一个官职卑微的地方官做好民众父母官的心声。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用“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这样平实而质朴的诗句,表达出同情和关注百姓疾苦的真挚感情;用“一枝一叶”这样普通的词语来比喻民众的疾苦,表示对此的关心,更显得情深意长。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doc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语文知识竞赛更是需要很大的知识量,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竹子后来被视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它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诞生的竹谱专著。 C.《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C.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D.白居易的《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的《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就确立了牢固的地位。()(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淫及善人/ 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 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 / 作《思慎赋》以刺时 B.时吏横酷 / 淫及善人公卿/ 被诛死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 / 作《思慎赋》/以刺时 C.时吏横酷 / 淫及善人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子玄悼 / 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 D. 时吏横酷/ 淫及善人 / 公卿被诛死者踵相及/ 子玄悼/ 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

2020年第十九届古诗文大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赛试卷(初中各组) 预初、初一学生完成1—71题,满分100分 初二、初三学生完成1—73题,满分120分 完成时间均为90分钟 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 1.丈夫生世会几时?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问来人。 3.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5.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花开时节动京城。 7.晚来天欲雪,___________________? 8.谁谓伤心画不成?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语罢暮天钟。 10.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人随流水东西。 12.报道山中去,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14.___________________,蓬门今始为君开。 15.苦恨年年压金线,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7.忽然一夜清香发,___________________。 18.平林漠漠烟如织,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一路蝉声过许州。 20.何处是归程,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还治其人之身。 22.鸡犬之声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 23.单者易折,___________________。 24. ___________________,行而不远。 25.临渊羡鱼,___________________。 1.安能躞蹀垂羽翼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单项选择题。(85小题,每小题4分,共340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15小题,6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C) A、供:供词供职供不应求供奉祖先 B、角:角色角落拐弯抹角勾心斗角 C、当:当选当场锐不可当独当一面 D、模:模样模范航空模型模拟动作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即使即便即位若即若离 B、急需须知必须军需品 C、摧残残忍惨重惨绝人寰 D、废弃费用废驰半途而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 )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定得再,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的假酒案。 A、不止正确耸人听闻 B、不只正确耸人听闻 C、不只准确骇人听闻 D、不止准确骇人听闻 4、下列那一项比喻不尽恰当?( B )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笑容: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B )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6、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 A、这部学术专著,使李教授花了多年心血,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节选题)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 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 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4.《书愤》的作者是: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 C.《月夜忆舍弟》D.《离思五首》 6.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7.“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 A.大海 B.渡口 C.湖泊 D.道路 8.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 A.六一居士 B.易安居士 C.青莲居士 D.东坡居士 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 A. 断肠人在天涯 B.月是故乡明 C.愁见河桥酒幔青 D.独怆然而涕下 1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 A.曹操 B.周瑜 C.诸葛亮 D.刘备 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 1.赠范晔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柳花春叶梅)2.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窥看见望瞻) 3.三台春曲许棐 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雾()寒。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晓清风轻淡)4.渔歌子刘基 钓得鳊鱼不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满船。 (吹雪积落铺) 注:瓷瓯引满:斟满一瓷瓯酒。瓷瓯,一种酒杯。睡觉:一觉醒来。 三、根据要求填空(10分,每题2分) 1.江上即事郭武 绿水桥边酒家,白鸥沙上渔家。山前山后()雨,江北江南落花。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季节的字。) 2.劳劳亭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

最新高一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高一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配合学校举行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热情,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语文组从备战高考的实际出发,在激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视野的同时,锁定课本,鼓励学生加强背诵默写,识记教材重要文学常识,决定在我们2016级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同时开展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知识大赛,希望学生们通过这次活动,巩固课内背诵成果,为2018年高考的胜利添砖加瓦。 二、具体安排 1. 宣传: 每位语文老师提前到班上进行宣传,以调动学生们记忆单词的积极性,掀起一股记忆单词的高潮。同时,老师们不定时地进行背诵篇目的检测和文学常识识记的考查,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背诵记忆的效率,增强他们参赛的信心。 2、学生背诵识记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必修五)文学常识(包括名著导读) 《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 2016年湖北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古诗文背诵40篇(初中除外) 3.学生背诵识记时间安排: 2016年11月1日———11月25日 从11月1日起,早读晚读集中强化背诵记忆,期中考试后正式比赛。 4、竞赛形式及试题命制: 形式:各班级学生全员参加统一的竞赛考试,考点设在各班的教室。 试题命制:汪凤枝、胡秀丽等。 5、竞赛小组人员分工: 1、汤本龙校长负责整个学科竞赛活动的总监,王友文主任担任副总监。 2、监考员由各班的语文教师担任。 3、评卷教师由任课教师担任。 6、评奖规则: 竞赛由分数高低分进行奖励。 奖项设置:将在专门的大会上对每个班的前十名进行物质奖励,同时对全年级的前三十名另行重奖。 奖品:荣誉证书及纪念品。 7. 经费开支: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试题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试题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汉朝B.唐朝 C.明朝D.清朝 软件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 A.元宵节B.端午节 C.中秋节D.重阳节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 A.《采桑子》 B.《天仙子》 C.《生查子》 D.《鬼谷子》 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 A.蓬莱、峨眉、方丈 B.蓬莱、方丈、瀛洲 C.瀛洲、峨眉、九华 D.峨眉、方丈、九华 6.《书愤》的作者是: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

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 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 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 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A.中书省的别称 B.尚书省的别称 C.枢密院的别称 D.秘书省的别称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 C.《月夜忆舍弟》 D.《离思五首》 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秦观 C.周邦彦 D.元稹 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 A.风波B.风雪 C.风雨D.风浪 13.“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 A.大海 B.渡口 C.湖泊 D.道路 14.《狱中赠邹容》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章炳麟 D.顾炎武 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下列哪篇诗文? A.《浣溪沙》 B.《雨晴》 C.《谒金门》 D.《定风波》 16.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 A.六一居士 B.易安居士 C.青莲居士 D.东坡居士

高一语文趣味知识竞赛

高一语文知识趣味竞赛 姓名:班级:成绩: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A诗经 B唐诗三百首 C、论语 D、孟子 2、下列各项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七大艺术是:绘画、音乐、诗歌、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B、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C、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 D、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3、下列各项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 A、四大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 B、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C、中国四大海:渤海、北海、东海、南海 D、中国五岳:嵩山、泰山、华山、衡山、黄山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一书中。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 《老子》 5、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6、“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A、席勒 B、歌德 C、雪莱 D、徐志摩 7、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A、射 B、御 C、礼 D、经 8、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 者称为()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9、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系”对联是在:() A、应天书院 B、岳麓书院 C、白鹿书院 D、东林书院 10、“豆蔻”是指() A、十三、十四岁 B、十五岁 C、十六岁 D、十七岁 11、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A、王昭君 B、杨玉环 C、貂蝉 D、西施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

高中语文基础(文学、文化等)知识竞赛试题 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3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 A.水调歌头 B.如梦令 C.西江月 D.沁园春2.根据《水浒传》的描述,这首词的作词者是()。 A.晁盖 B.宋江 C.林冲 D.吴用 3.上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A.小令 B.中调 C.长调 D.古体词 4.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5.下列含有忧伤情绪的诗句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一个不属于剧本?() A.《等待戈多》 B.《伪君子》 C.《茶馆》 D.《包法利夫人》根据以下材料,回答7-9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读山海经》 7.《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月。 A.四 B.五 C.六 D.七 8.《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A.神话故事 B.地理著作 C.人物传记 D.文人随笔 9.陶渊明是东晋诗人,名潜,字()。 A.彦和 B.子建 C.元亮 D.德施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0-13题。 正如诸位所知,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他们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耶稣。他们发明送圣诞礼物这玩艺儿。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如果碰上两样东西完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 (1)

古诗文大赛初赛试题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30分,第6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 3.民为贵,_________,君为轻。 4.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 5.痴儿了却公家事,______________。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 6.隋代起中中央官职设六部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刑、工,各部长官称_________,副职称_________。(每空0.5分) 7.《孔雀东南飞》最早收入南朝陈时徐陵所编的_________,题作______________。8.能体现苏轼《石钟山记》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9.墨翟为春秋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鲁迅的历史小说《______》中的主人公就是以他为原型创造的。 10.古代诗话中概括元稹和白居易的创作风格是_________,而贾岛和孟郊是_________。11.小雅诗句“昔我往矣,_______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运用了_________的手法。 12.按天干地支纪年,2007年为丁亥年,那么今年是_________年,而从十二生肖上来说是_________年。 13.中国有四大名亭,分别是浙江绍兴的_________,_________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湖南长沙的_________。 14.古人起名字有许多趣事。如苏洵的儿子叫苏辙。“辙”是“车轮碾出来的印”之意;其字为“子由”,那么“由”就是_________之意了。 15.在古诗文中常有用某一词来指代某一现象或某一形象、某一场景的情况,下列词语各指代: (1)三尺:_________(2)寸管:_________(3)杏坛:_________(4)簪缨:_________ 16.下面古诗含有民间传统节令,分别指的是: (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_____ (2)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 A.编年体B.国别体C.纪传体D.断代体 18.苏轼《前赤壁赋》中说:“逝者如斯,而( )也;盈虚者如彼,而( )也。”A.不舍昼夜未消长 B.未尝往卒莫消长 C.未逝莫消长 19.孔子从“六艺”开始学习,此“六艺”为()。 A.礼乐诗书射御B.礼乐射御书数C.礼乐书数射辞D.礼乐赋射御曲20.《黄帝四经》中说:“审于行文武之道,则天下宾矣。”其中对“审”和“宾”二字的正确解释是( )。 A.审查宾客B.审慎宾馆 C.懂得服从 21.2008年我国节假日安排发生重大变化,与此无关的传统节日是()。 A.清明 B.端午C.中秋D.重阳 22“季春”是指农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