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研究方案的主要理论

受众研究方案的主要理论
受众研究方案的主要理论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

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所有信息接受者的群体

二、早期的受众研究:受众是非常被动的,信息传播出去就会产生效果。后认识到不那么被动的。

三、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1、个人差异论:认为每个人成长环境和社会经济都不同,后天形成的性格也就各有差

异,在媒介提供信息的面前,每个人会因为心理性格差异而做出不同选择、理解

2、社会分类论:

3、社会关系论:受众的社会关系对媒介的接受有很强的影响。有加强有削弱

4、使用与满足论

受众的心里选择过程:

一、选择性注意与接触:受众对媒介有极强的接受性,他们会从自己原有的意见、兴趣出发,接触与原有态度较为一致的信息,而尽量回避那些与己见不一致的信息。

二、选择性理解:人们在选择接触某种信息后,总是倾向将信息内容看作是与自己原有意见相一致的,即使在接受到与自己观点相侼的信息时,人们也会将他们曲解为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观点。

三、选择性记忆:人们倾向于记住传播内容中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一部分,而忘掉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部分。

传播内容:

一、信息的概念:对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反映

1、普通含义上的消息、情况等

2、信息科学中的信息

3、哲学角度的信息

二、信息的分类:

1、维持性信息:只告诉我们事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

2、指导或教育性信息:

3、复原性和刺激性信息:娱乐

三、对信息流量的控制:

过低:导致国家生产力落后

过高:使社会节奏过快,人们会处在压力心里状态,造成人们心理麻木、恐慌

四、从信息社会到知识经济社会:

符号:

一、符号的概念:(信息是以符号的形式传播的)

二、符号的构成:

能指:声响、形象

————偶然的、约定俗成、变动

所指:意义、内容

三、语言符号的陷阱:

1、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实际是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实际是具体的

四、语言失当现象:

1、死线抽象。只能在抽象范围、抽象水平看问题,详略不得当

2、忽视差异。

3、非此即彼。

4、自我投射。

五、非语言符号:直接刺激人感官的符号

1、作用:

(1)补充语言符号的不足(4)否定

(2)替代(5)重复

(3)强调(6)调节

2、类型:

(1)体语:动作姿势表情

(2)类语言:外貌与衣着

(3)类语言:人们发出的有声但无固定语义的符号

(4)空间与距离:

(5)艺术符号:音乐舞蹈视觉艺术

媒介分析:

一、著作:《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

二、传播的两大类:传统的和现代的(口语、书面语和大众传播)

三、传播媒介的偏倚性:

1、时间与空间媒介:(1)具有长久保存倾向,可克服时间限制

(2)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可克服空间的现实2、传播的偏倚与社会:(1)偏倚:培养人们历史感养成对宗教的尊重

(2)偏倚世俗社会兴起,有利于科技发展

麦克卢汉的媒体决定论:

一、麦克卢汉和他的著作,过分强调了媒体作用,缺乏论证。

《机机器新娘》《媒介即信息》《理解媒介》

二、媒介即讯息(内容)太宽泛

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一)、感觉的平衡与人类文明发展史

1、口语传播

2、文字印刷传播

3、电子传播

(二)、地球村与电子媒介:把破旧的时间概念化,整个世界变成地球村四、媒介的冷与热:

信息的清晰度想象力发挥程度参与程度

梅洛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一、《空间感的失落》

二、梅洛维茨对麦克卢汉和戈夫曼涅论的吸收,符号互动论,拟剧论

三、三大观点:

1、情境就是信息系统自然场所

2、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

3、电子媒介能促成原来不同情境的合并

(1)不同类型的受众群得合并

( 2)原先接受顺序的改变

( 3)私人情境并入公共情境

传播的控制研究:

一、传播者概念(个人组织和机构)

二、传播控制的含义(失控与受控)

三、传播中控制存在的必然性:

1、对信息选择的必然要求

2、利益集团对社会进行控制的必然要求

3、全社会对危害性信息过滤的共同要求

4、传播过程中传授的双方控制与反控制的意图总是存在

四、控制研究的内容:

1、传播者失控情况

2、传播者受控情况

3、传播控制的手段和形式

守门人研究

一、守门人理论总结:

1、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决定信息中转或终止的守门员

2、守门员的行为中,包括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两方面

3、从整个社会体制上看,大众媒介起着关键守门员作用

4、镜子理论、客观原则论

传播者受控研究

一、布里德的潜网理论:《编辑部的社会控制》

二、《传播的四肿理论》

1、集权主义理论

2、自有主义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

4、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传播效果研究: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

微观:劝服动机,说服动机引走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有效结果

宏观:一切的传播行为引起的长短期、预期、非预期一切的有效结果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认知、心理、态度、行动

1、认知心理知识构层得变化

2、心理态度价值观态度

3、行动行动改变

传播行为到底产没产生效果从以上三层面考查而非行动才有效果

三、传播效果的类型(戈尔丁的分类)

1、短期的预期的

2、短期的非预期的

3、长期的预期的

4、长期的非预期的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

一、早期的强大效果论

二、有限效果论

(一)、伊里调查与《人民的选择》

(二)、《创新与普及》和多级传播论(信息流影响流)

(三)、《个人影响》与中介因素

(四)、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与五项一般定理

(五)、霍大兰的“说服性传播”研究

三、宏观效果研究与强有力效果论

1、麦库姆斯和肖的议程设置功能假说:

凡是大众媒介作为热点报到的会成为人们热议的问题

调查热点媒介嫁衣强调的调查人们认为的热点

2、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1)、三个命题

(2)、意图环境

(3)、舆论概念

3、格博纳的培养分析

4、蒂奇诺的知沟理论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一、抽样调查法: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样本总体

种类: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

(二)、抽样的基本程序:

1、界定调查总体

2、编制抽样框

3、设计和抽取样本

4、样本代表性评估

(三)、样本量的确定:

1、样本单元之间的差异程度

2、课题要求的精准程度

3、时间、人力、财力的限制

4、研究的目的和统计分析方法的要求

二、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科学客观准确简明

(二)、问卷结构:卷首语——指导材料——问题——结束语

三、内容分析法: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质量的分析

(一)、特点: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

(二)、内容分析的步骤:

确定分析单元——制定分类标准——抽取分析样本——实施统计计划

控制实验法

四、控制实验法:

(一)、控制实验法:对实验因素和变量加以人为控制,通过前后对比获得相关资料的研究方法。(二)、基本要素:

1、实验者

2、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3、实验对象:实验组、控制组

4、实验观测:事前事后

(三)、步骤:

1、确定假设命题

2、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

3、选择自变量与因变量

4、前测

5、实施实验刺激

6、后测

7、统计分析

传播过程的模式:

一、关于模式:

1、概念: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化形式

2、类型:文字、图像、数字

二、线性模式:

1、拉斯维尔的5W模式和布雷多克的7W模式

2、香农——韦弗的数字模式

三、控制论模式:

1、奥古斯都——施拉姆模式

2、是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四、系统论模式:

1、赖利夫妇模式

2、马莱茨克模式

传播的类型:

一、自我传播(内向传播:人内传播)

自我痛客我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二、人际传播

1、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自之间借助语言和飞语言符号及其他媒介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传播活动

2、人际传播的特点:

(1)、可以使用的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

(2)、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3)、双向性强、反馈及时

(4)、具有强烈的个人化特征

三、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1、群体传播:群体内部之间或群体对外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2、群体传播的特点:

(1)、规模较大

(2)、双向互动性较弱

(3)、传播效果较强

(4)、非个人化

3、组织传播:以组织为主体的群体传播活动

四、大众传播:(大数原则)

1、概念:职业传播者和媒介组织利用现代话的传播媒介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信息的点对面的单向传播过程、

2、特点:

(1)、职业性和专业性

(2)、传播内容的公开性

(3)、受众的广泛性与匿名性

(4)、反馈的有限性

传播的功能:

一、皮亚杰的二元说(社交性、自我中心性)

二、托尔曼的工具性

三、斯蒂芬森的游戏论(工作传播、游戏传播)

四、麦奎尔的使用与满足论:

1、信息功能

2、发展个性功能

3、与社会整合

4、娱乐功能

拉斯韦尔和赖特的功能理论:

1、环境监视(雷达功能)

2、社会协调(整合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社会化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分析:

一、1948年《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

二、三大功能:

1、授予社会地位

2、重申社会准则

3、麻醉功能:(1)、以关注代替行动

(2)、肯定现状、养成服从主义

(3)、大众文化造成大众鉴赏力的下降

三、三大功能之间的联系:

1、第二个功能的实现以第一个功能为基础

2、第三个功能的失调导致转变为第一个功能

传播学诞生的背景

一、媒介背景(高度发达的媒介)

二、政治背景(寻求新的政治斗争方式、民意测试)

三、经济背景:(1、广告2、媒介本身的盈利)

四、军事背景:(两次世界大战)

五、社会背景(媒介日渐强大的影响力)

六、科学背景:

(一)、与传播学有关的各种学科的繁荣

(二)、“三论”对传播学的影响

1、香农的信息论

2、维纳的控制论:系统内秩序维持的一段法则的科学

3、系统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系统: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要素的总和整体大约部分想家的总和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一、经验学派:

1、定义:传播学派行政学派管理学派经验学派实用主义色彩

2、经验学派的形成:

(1)、五大社会科学形成强势

(2)、各种基金会、财团的资助

3、特点:

(1)、方法论:实证主义、经验主义方法

(2)、实用主义目的

(3)、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二、批判学派

(一)、概念:一欧洲为中心的主要致力于传播现象之深层背景的考察、注重传统即传播体制的阶级性,强调传统与社会的联系,力图站在现有社会秩序之外,拒绝承认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并自觉的以批判现存秩序为己任的传播学研究学派

(二)、批判学派的形成:

1、欧洲人文关怀和批判传统

2、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学派的发源

(三)、批判学派的特点:

1、以马西为思想背景

2、深刻的状态意识和怀疑精神

3、定性研究方法为主

(四)、批判学派的三大研究领域

1、传播与意识形态

2、传播与大众文化

3、传播与垄断控制

(五)、批判学派中的分支流派

1、政治经济学派(媒介所有权的集中、垄断)

2、文化研究学派

3、意识形态的文化研究学派

4、哈贝马其的公共领域理论

三、两大学派的区别:

1、挑选出来进行研究的问题不同

2、研究方法不同

3、表现出的意识形态不同

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一般课题研究方案的写法

一般课题研究方案的写法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案的涵义和特点 课题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是研究人员为了完成研究任务而进行的总体谋划。 (二)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意义 1、保证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2、保证课题研究步骤有序化。 3、有利于课题论证、评价与管理。 4、是填写申请表的重要基础工作。研究方案是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的记载,是申请课题的基础性工作,申请表中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研究方案。作为申报表的补充材料 二、课题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 研究方案没有统一的格式,不同的课题研究、不同的撰稿人员对研究方案的设计是各不相同的。但长期的课题研究,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说来,研究方案要回答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怎样保证研究这样几个基本题。具体分解为以下一些题(即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通常是对所研究的题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探究,并用一个陈述句把它表示出来。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课题名称限制了我们的研究内容。它一般应包括课题研究对象、研究的畴和研究方法三部分。简称课题名称三要素。研究对象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教师、教材或管理方式等等;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 有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副标题进行限制,缩小课题研究围。比如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实验研究,副标题“四川个案”,用副标题限制研究围,我们就只需要研究四川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 课题名称的总体要求: 1.常用陈述式句型表述。不能是疑、反句。 2.名称要准确、规。 3、新颖。 4、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要求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研究"的题。 1、研究背景。这部分常常以“题的提出”、“引言”的形式来表述。 (1)时代背景。说明与本课题紧密相关的社会题、人才市场需求、国教育政策法规等等。 (2)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3)当前学校、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题点评。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以及方法论意义。 课题研究意义的撰写是根据研究状况引发而来的,即我们的新观点、新视角、新措施对于现实教育教学的价值。研究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

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

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 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所有信息接受者的群体 二、早期的受众研究:受众是非常被动的,信息传播出去就会产生效果。后 认识到不那么被动的。 三、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1、个人差异论:认为每个人成长环境和社会经济都不同,后天形成的性格 也就各有差 异,在媒介提供信息的面前,每个人会因为心理性格差异而做出不同选 择、理解 2、社会分类论: 3、社会关系论:受众的社会关系对媒介的接受有很强的影响。有加强有削 弱 4、使用与满足论 受众的心里选择过程: 一、选择性注意与接触:受众对媒介有极强的接受性,他们会从自己原有的 意见、兴趣出发,接触与原有态度较为一致的信息,而尽量回避那些与己见不一致的信息。 二、选择性理解:人们在选择接触某种信息后,总是倾向将信息内容看作是 与自己原有意见相一致的,即使在接受到与自己观点相侼的信息时,人们也会将他们曲解为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观点。 三、选择性记忆:人们倾向于记住传播内容中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一部分,而 忘掉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部分。 传播内容: 一、信息的概念:对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反映 1、普通含义上的消息、情况等 2、信息科学中的信息 3、哲学角度的信息 二、信息的分类: 1、维持性信息:只告诉我们事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 2、指导或教育性信息: 3、复原性和刺激性信息:娱乐 三、对信息流量的控制: 过低:导致国家生产力落后 过高:使社会节奏过快,人们会处在压力心里状态,造成人们心理麻木、恐慌 四、从信息社会到知识经济社会: 符号: 一、符号的概念:(信息是以符号的形式传播的)

课题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课题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

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指向操作层面,即通过课题研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促进,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哪些好处。它的阐述是通过假设关系,勾勒出通过研究可能会或一定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可能比较匮乏,但也不可否认,通过研究,可能达到了对某一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对某一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与充实,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这部分内容有就写,无则免。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doc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F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 1、课题名称的表述 课题名称一般包括:研究对象、研究的范畴和研究方法三要素。比如:《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小学生“生本教育”的实践研究》、《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这三个课题中研究对象分别是教学设计、生本教育、学习方法;研究范畴分别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初中学生:研究方法分别是操作性、实践(即行动研究)、调查。当然,课题名称的践述有时也可以省略研究方法: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研究》。课题名称的表述常用陈述句型,名称要正确、规范、新颖,句式要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Pl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会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我校省“十五”重点课题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邛i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仍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为例,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是针对新课程理念与现实教学设计的游离,解决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全方位地落实新课程理念;二是针对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程”设计,解决如何创新为人的发

开题报告_基本内容

开题报告基本内容 一、研究背景 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政策依据、现实意义等 二、课题研究纲要 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楚课题 ,目的是让人清的基本框架。 三、课题的研究原则、方法与途径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难点) 要指明难点和前人尚没解决的问题。 五、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含阶段性成果)以及创新之处 六、课题研究内容任务分工 七、课题的经费筹措及管理 八、进度安排 九、参考文献 课题实施方案基本内容 课题名称 一、目的、意义(问题提出) 1、研究的背景、现状分析、碰到的问题。 2、目的、意义(为什么研究?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三、研究内容

实现研究目标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实验类课题还要有研究假设。 四、研究范围 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 2、对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例后进生”); 3、对关键概念(变量)的界定。 五、研究对象 课题研究的直接对象。 六、研究方法 1、根据课题的性质、类型选择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例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 2、课题操作的策略、措施等。 七、研究的程序 设计研究步骤、时间规划、管理措施等。 八、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或论文,其他有关材料。 九、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十、经费预算情况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 1、正文:就是关于文献内容的叙述。 主要包括:

(1)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2)研究现状; (3)研究的基本内容; (4)已解决的问题; (5)尚存在的问题; (6)对当前的影响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 (文献综述中,要对尚存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重点、详尽而具体地叙述,以便使自己的课题研究有明确的方向,便于别人了解到你是站在该课题的最前沿去研究,而不是重复研究。) 2、结论:就是关于文献内容的评述或讨论。 (在这部分要对文献作出自己的评价或讨论,对前人研究的进展、存在的问 题、留待继续研究的问题等作出实事求是地评论,对有些问题可进行适当讨论,进而指出新的研究方向。有的还可就一些特殊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评述的主要目的,是综合指出当前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和问题,提出今后研究和实践的具体方向和任务。) 3、附录:附录部分主要列出参考文献,是对文中引文出处的交代。2.论证报告的内容有: 课题名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课题研究计划 (计划要具体,能操作,有日程安排)以及审批部门要求填写的其它内容。

传播效果理论

一、枪弹论(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 又称皮下注射论(hypodermicneedletheory),或“刺激—反应”论,S-R论,传送带理论(transmissionbelttheory),是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形成的基础是“刺激-反映”机制以及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等。 1、认为受众像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一样,对大众传媒的力量无法抗拒。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并会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2、理论不足: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忽视了时空、环境等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忽视了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在选择和接受信息时的能动性,未考虑受众所处群体的规范和压力作用,也未考虑到媒介本体特征对效果差异的作用 3、案例: 美国广播剧《星球大战》引起全国恐慌。 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根据科幻小说《星球大战》改编读广播剧播出,在全美引起了大恐慌,几百万听众相信确有其事而纷纷出逃。事后,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中心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讯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某一类特定受众会有很强的影响。 二、有限效果论(20世纪40年代初到60年代初) 也叫“最低效果法则”,由霍普.克拉伯提出,是对枪弹论的否定。 认为传播活动是传受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倒下的靶子。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直接和唯一因素。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受影响。大众媒介通过许多中介起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地。 案例: 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

1942~1945年间,霍夫兰等人受军方邀请对“二战”中军事纪录片对士兵的劝服效果进行了研究。他们让士兵观看系列片《我们问什么打仗》,以确定每一部电影对士兵的态度或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宣传片在传播普遍事实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没有明显改变受众固有的态度和观点,其效果是有限的。 (1)传播者的特性: 信源的信誉、知名度越高,权威性、专业性越强,传播效果就越好。 但在较长的时间段内,还会出现“睡眠者效应”,即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受可信度的负面影响,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而是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信度的影响减弱或消失后,信息本身的说服效果才得以充分发挥。即信源与观点有分离的倾向,受众对传播来源的印象逐渐模糊,只记忆内容本身。 这表明,信源的可信度对消息的短期效果有重要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2)传播技巧: “一面提示”、“两面提示”: 只说一面的讯息对于原先就赞同此讯息的人、教育水平低的人非常奏效; 两面都说的讯息对于原先就反对此讯息的人、教育水平高的人更为有效。 1“两面提示”后来由麦奎尔发展成为“防疫论”。 (防疫论:由美国学者威廉?麦奎尔提出,目的是为了寻求抗御态度改变的有效方法。 他认为:人的信念、思想如果未经过锻炼和考验,一旦受到攻击时,便无力抵御。要增强人思想上的防疫力,一是可以使用滋补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论证;二可以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论证。实验表明,接种法比滋补法更有效。当对象们接触到对于基本信念的攻击以及对于这些攻击的反驳时时,会形成某种通用的

受众研究方案的主要理论

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 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所有信息接受者的群体 二、早期的受众研究:受众是非常被动的,信息传播出去就会产生效果。后认识到不那么被动的。 三、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1、个人差异论:认为每个人成长环境和社会经济都不同,后天形成的性格也就各有差异,在媒介提 供信息的面前,每个人会因为心理性格差异而做出不同选择、理解 2、社会分类论: 3、社会关系论:受众的社会关系对媒介的接受有很强的影响。有加强有削弱 4、使用与满足论 受众的心里选择过程: 一、选择性注意与接触:受众对媒介有极强的接受性,他们会从自己原有的意见、兴趣出发,接触与原有 态度较为一致的信息,而尽量回避那些与己见不一致的信息。 二、选择性理解:人们在选择接触某种信息后,总是倾向将信息内容看作是与自己原有意见相一致的,即 使在接受到与自己观点相侼的信息时,人们也会将他们曲解为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观点。 三、选择性记忆:人们倾向于记住传播内容中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一部分,而忘掉与自己 观点不一致的部分。 传播内容: 一、信息的概念:对客观事物运动状态的反映 1、普通含义上的消息、情况等 2、信息科学中的信息 3、哲学角度的信息 二、信息的分类: 1、维持性信息:只告诉我们事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 2、指导或教育性信息: 3、复原性和刺激性信息:娱乐 三、对信息流量的控制:过低:导致国家生产力落后 过高:使社会节奏过快,人们会处在压力心里状态,造成人们心理麻木、恐慌 四、从信息社会到知识经济社会: 符号: 一、符号的概念:(信息是以符号的形式传播的) 二、符号的构成: 能指:声响、形象 ------- 偶然的、约定俗成、变动 所指:意义、内容 三、语言符号的陷阱: 1、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 2、语言是有限的,实际是无限的 3、语言是抽象的,实际是具体的 四、语言失当现象:

课题研究环节及主要内容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研究环节及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农村教师是如何设计学习资源,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运用哪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如何防止滥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等。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通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真正实现“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的大众数学理念。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实验,将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 2、大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信息素养。 3、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5、教学相长,提升自我 (二)研究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优化整合原则 3、共同参与原则 4、及时反馈原则 5、差异性原则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法,实验法为主,辅之问卷调查法、观察法。 1、文献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广泛吸引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

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在校本课程中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是使用此方法。 2、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其实阶段、实施过程中,有目的、有计 划的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学生思想道德的行为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获得事实材料,以取得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以及自主性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3、行动研究发: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 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探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 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5月到2011年9月) 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确定实验班级。(从3、4、5、6年级中的每抽一个班为实验班,对学生展开研究) 2、开展现状调查,寻找实验起点。 3、学习相关理论。 4、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 实施阶段(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课题组教师跟踪调查研究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及学生在此运用下的学习情况,以我校3、4、5、6年级学生为重点进行课题研究。解决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一、枯燥的讲授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当前农村教师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论证报告 课题名名称: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研究人员:姜平红刘俊华杨春和陈敏 陈和霞杨素霞杨梅香倪春凤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研究。 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际与评价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支撑,要对现行的课堂教学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面深入的微观分析。对课堂教学环节要观察、听课、评课、个案跟踪研究;对课堂教学结构要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媒体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对筛选、提炼各科有效教学策略并加以验证分析;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方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务实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 2、学科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在课题的研究中,将突出探索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如何有机融合,把理念落实到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将重点探究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并构建传统与革新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将开展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开展后进生的多元评价研究,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以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整体提升等等。 3、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激励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包括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实践,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评价。本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有效性的评价上。从理论层面考虑,课堂教学实践复杂多样,又是随教

学情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教学理念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实践,因此本课题研究范围限定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效性上。评价主要是关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现程度。从实践层面考虑,各种教学实践在操作上往往不在一个水平上,大到选择教学方法,小到对某个知识点过程的讲授,因此本课题将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范围限定在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堂教学过程上。 二、课题研究的重点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重点:通过课堂实践探索,寻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形成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理论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难点:如何在教学中形成一套应用性、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1、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学规律,以学定教,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研究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行动策略,努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2、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把本课题研究融入常规状态下的校本教研。 3、大力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 三、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的研究为主。 2、对兴趣、情境、问题、合作、探究、练习、实践、体验、评价九个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因素进行研究。 3、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四、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理论意义: 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写作参考材料1》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参考总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何老师在《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方案里写的课题指导思想里的一段话:“这一课题研究要依据党中央和国家要求,依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依据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结合国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及表现形式,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实践服务”。另外,还有一份供大家参考一下,广东省教育科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和实验方案里面,课题指导思想这样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经济领

课题的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及范例

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及范例 根据青年教师读书组计划安排,本学期最后一次活动拟于1月中旬举行。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根据一定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设计一个课题研究方案。(不带任何资料) 二、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制作一份多媒体课件或电子灯片,用来向别人介绍你的课题。具体参赛要求另有通知。 现从网上搜集有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课题研究方案的内容及格式 1、课题名称(题目)。 2、承担单位。 3、课题论证。 4、课题的界定。 5、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6、研究方法。 7、研究对象。 8、研究原则。 9、研究的操作措施。 10、研究的周期及步骤。 11、研究的预期成果。 12、研究的条件、经费预算及来源。 13、研究的组织机构及成员。 (来源:《教育科研指南》) 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

几种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研究的总结

10.劝服研究有万能效果论、两极传播研究、创新-扩散研究、耶鲁研究。 万能效果论 (万能效果论)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或称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这是西方最早产生的一种传播效果模式,一种典型的媒介传播强效果论。 16.◆万能效果论的依据. 答(1)赫斯特报系在促进美西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2)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下属电台播放的广播剧《火星人进攻地球》。 (3)纳粹运用心理宣传。 (4)美国纽约麦迪逊大道上广告公司林立,尤其是媒体广告越来越发达,对全世界的消费者的生活消费风尚产生很大影响。 17.◆简述魔弹论的成效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 答:第一,必须有一个强权制度作为传播后盾。 第二,受众除了一种信息来源别没其它信息来源。 第三,强大的效果的取得还要看媒介使用方法的得当与否。 有限效果论: 两极传播研究、创新-扩散研究、耶鲁研究。 有限效果论:即有限效果模式,正是建立在劝服效果研究的两大流派的研究基础上的,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 劝服效果的研究有两大主要流派:一是拉扎菲尔德等哥伦比亚大学学者为代表的哥伦比亚学派,他们的研究发现了“两极传播”和“意见领袖”的存在,此外还包括由此而延伸出的罗杰斯等衣阿华学者的“创新—扩散”研究:另一主要流派是以霍夫兰为代表的耶鲁学派,他们的“传播与态度变化”较有影响,其关心的焦点也主要是劝服的功能。 19.◆拉扎菲尔德他们发现了“两极传播”“意见领袖”的存在。由此,他们对媒介效果的结论是:对受众的影响远非“魔术般的”或“不可抗拒”,而是恰恰相反,影响极为有限。模式可表述为:(1)媒介的影响通常经过中介因素产生,是间接的、辅助的、有限的;(2)这种影响并不表现为导致受众意见的改变,而是加强了受众本身的意见。这里的“中介因素”即指“意见领袖”以及某些社会关系和受传者自身的接收态势。

(完整版)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2.1.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鉴于国内外旅游领域本体构建的研究还不成熟,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如何构建领域本体、本体的一致性检测和推理领域本体。主要的研究工作有: (1)网页信息内容的提取 鉴于非洲各国城市的酒店数量庞大,本文采用httpcleaner 为进行网页解析的工具,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严密的数据获取流程,构造网络爬虫程序,并做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和改进,保证了改程序的可用性,收集了非洲各国信息和酒店信息。 (2)本体构建工具选择 随着本体概念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世界上的一些著名高校也相应的开发了一些能够高效构建领域本体的工具。如卡尔斯鲁尔大学开发的OntoEdit、斯坦福大学系统实验室开发的OntoLingua以及斯坦福大学医学情报学研究组开发的Protégé等。其中Protégé是目前功能最强大、应用最广泛的本体构建工具。它有功能模块化和导航窗格,给用户提供了很多便利。 (3)本体构建方法选择 本体构建方法有很多,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但这些方法都符合本体构建五大准则,都能为领域本体的构建提供步骤和流程指引。目前流行的方法有:IDEF-5法、Skeletal Methodolody骨架法、TOVE企业建模法、Methontology方法、循环获取法和七步法。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最终采用七步法对非洲旅游领域本体进行需求分析和构建。 (4)本体一致性检测 通过Protégé软件自带的推理机FaCT++对本体进行推理,进而实现一致性检测确保非洲旅游领域本体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1.2.2.本文的组织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现状、内容、意义以及本文主要做的工作。第二章介绍系统模型的整体设计,设计流程以及界面设计。第三章介绍领域本体知识表示模型,并详细介绍本体的相关概念。第四章为非洲旅游领域的信息收集,以及本体的构建工具、构建方法的选择以及本体的一致性检测。第五章为语义网站的测试结果,以及出现失误的原因分析,即通过对语义网站的测试进行本体的测试。第六章为工作总结与展望。最后第七章为收获总结和致辞。

如何写课题研究方案

如何写课题研究方案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课题研究方案能保证整个课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课题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 二、课题研究方案基本内容 教育科研课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种类,但究其结构,则大同小异。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基本上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课题的表述 如何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问题。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1、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有一个适宜的切口,能准确地把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2、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以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方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3、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4、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课题方案,首先应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进行阐述,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在方案中,课题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课题的提出”或“课题的背景”作提示进行阐述的,主要是介绍所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要陈述课题范围内有没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

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

受众研究得主要理论: 一、大众传播得“受众”:所有信息接受者得群体 二、早期得受众研究:受众就是非常被动得,信息传播出去就会产生效果。后认识到不那么 被动得。 三、受众研究得经典理论: 1、个人差异论:认为每个人成长环境与社会经济都不同,后天形成得性格也就各有差 异,在媒介提供信息得面前,每个人会因为心理性格差异而做出不同选择、理解 2、社会分类论: 3、社会关系论:受众得社会关系对媒介得接受有很强得影响。有加强有削弱 4、使用与满足论 受众得心里选择过程: 一、选择性注意与接触:受众对媒介有极强得接受性,她们会从自己原有得意见、兴趣 出发,接触与原有态度较为一致得信息,而尽量回避那些与己见不一致得信息。 二、选择性理解:人们在选择接触某种信息后,总就是倾向将信息内容瞧作就是与自己 原有意见相一致得,即使在接受到与自己观点相侼得信息时,人们也会将她们曲解为与自己观点相一致得观点。 三、选择性记忆:人们倾向于记住传播内容中与自己观点一致得一部分,而忘掉与自己 观点不一致得部分。 传播内容: 一、信息得概念:对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得反映 1、普通含义上得消息、情况等 2、信息科学中得信息 3、哲学角度得信息 二、信息得分类: 1、维持性信息:只告诉我们事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 2、指导或教育性信息: 3、复原性与刺激性信息:娱乐 三、对信息流量得控制: 过低:导致国家生产力落后 过高:使社会节奏过快,人们会处在压力心里状态,造成人们心理麻木、恐慌 四、从信息社会到知识经济社会: 符号: 一、符号得概念:(信息就是以符号得形式传播得) 二、符号得构成: 能指:声响、形象 -———偶然得、约定俗成、变动 所指:意义、内容 三、语言符号得陷阱: 1、语言就是静态得,实际就是动态得 2、语言就是有限得,实际就是无限得

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

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 《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梁剑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新式武器”——多媒体教学手段,它以自己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使用多媒体手段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如何合理的运用与实施呢?我将就这一课题,进行实践性研究。将现有各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以素质教育为依托,渗透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大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使教学这门艺术因现代教学手段进入幼儿课堂而大放异彩。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生理特点,多媒体课件能满足教师教学的动态需要,孩子对于动态的事物也不容易分散注意力。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调动幼儿的多感官参与的特征,即运用有趣的图形、悦耳的声音、生动的画面等形式将教育过程中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和易于理解,这与幼儿的认知需要非常吻合。多媒体课件具有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以及与画面相协调的声音,它可以使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多媒体课件对幼儿感官提供多重刺激,使之产生兴奋,使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就适应了幼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分散,兴趣点容易转移的特点,并由此唤起了高涨的学习情绪。因此,对于需要动态演示和揭示事物之间关系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科学活动"

食物的旅行",通过声音、动画对孩子感官的刺激,不仅能让幼儿明白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最后排泄出来的过程,而且它动态、直观的演示能吸引幼儿主动投入到活动中来。计算活动"飞来了几只小鸟"也是如此,通过形象的动态演示飞来一只小鸟、两只小鸟、三只小鸟,让幼儿轻松理解了数之间的关系。这样让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的印象更为深刻,更全面、立体,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多媒体让教学形式和内容上得到了丰富,但是不能脱离了实际,替代孩子对实物的认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辅之多媒体课件。在选择是否要应用多媒体课件时要考虑有没有使用的必要,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科技教学,能活跃教学氛围,突破教学难度,大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有利于教师发挥应变能力;反之,如果任何活动为了一味地追求现代化教育手段而采用多媒体课件,可能就会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要不要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标。只有选准角度,课件辅助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否则,不顾客观情况的滥用多媒体课件,其结果只能是华而不实。 如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蔬菜、水果、生活用品的认识,就远不如利用实物教学来进行观察来的自然。若将这种原本通过感知就能获得的直接经验变成课件观看的间接经验,这样就与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

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

受众分析详细笔记

第五章受众 一、受众研究 ●传播学中“受众研究”的内容包括: 1.通过大量具体传播过程的抽象和研究,分析受众在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中的要求和表现,参与传播活动的规律,寻求信息和反馈的动机,心理活动等。 2.为减少社会各种因素对船舶活动受众的干扰,也研究保证受众权利顺利实现的方式,研究协调受众与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关系。 3.研究受众内部成分,各种不同类型手中的特点。 ●受众定义。指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特点:众多而分散;混杂无组织;不断流动变化;受众之间关系复杂。 ●分类: 按人口学要素:如性别、年龄、国籍、职业、宗教等。 按受众面对传播媒介、内容的表现:高级受众、普通受众。 按受众对信息的关注程度、范围:广泛性的受众、专门性的受众。也称广受受众、窄受受众。按受众与媒介的交换性质:宣传型、市场型。 ●目的: 1.获知信息;2消遣娱乐;3求知;4交往联系。 ●受众心理: 1选择心理。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 2从众心理。 3逆反心理。受众对不符合自身预存立场(原有心理定势)的信息所产生的抗拒心理。 4认知心理、好奇心理、表现心理、移情心理、攻击心里等其他。 ●权利:1.知晓权;2传递、交流、讨论的权利;3监督批评权力。 ●受众与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 一、受众对传播活动的控制。 1主动控制。是手中有目的、主动的控制行为。如选择性心理、逆反心理。 2被动控制。受众的心理、文化背景等因素所不自觉产生的被动控制。如遵从性心理、民族意识、宗教信仰等。 二、受众的培养和改造。受众受到媒体的影响,不仅是接受媒介发布的信息,而且被传播的形式所改造。 二、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1.个人差异论 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阐述受众特征。 认为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主要是由于个人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性格、态度的差别所决定的。德弗勒等认为造成个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的差别;个人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的差别;个人所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立场、价值观念、信仰等方面的差别;每个人原有经验和态度被带进对新事物的理解时造成的差别。受众中存在的这些差别是无法消除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