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科学错题整理

第三章科学错题整理
第三章科学错题整理

科学第三章错题整理

(1)捕虫草捕捉小虫,是依靠性。

(2)没有指南针时,我们可利用周边的物体确定南北方向。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方向比较茂盛,这是植物对作出的反应。

(3)血液中的葡萄糖叫作血糖,在人体内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左右。它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主要是受神经系统和的调节控制。(4)健康人早饭前进行锻炼时,人体血糖和胰岛素分泌量的关系是()

A.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B.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C.血糖浓度基本不变,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D.血糖浓度基本不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5)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强光照射下,瞳孔缩小

B.手被针刺,立即缩回

C.尝到美味,分泌唾液

D.脚被钉刺,皮破血流

(6)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运动方式叫作

(7)在缩手反射中,有时手不会马上缩回。如在打针时,虽痛可却忍住不缩手。这说明。感觉在部位产生,信息是通过传递过来的。

(8)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字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相同的是()

A.聋哑人打手势

B.鹦鹉学舌

C.宠物狗算数

D.大雁迁徒

(9)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mg·L-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材料用具: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mg·L-1)、蒸馏水、喷壶……方法步骤:

(1)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如图1表示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不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是:低浓度促

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纸条前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摩/升。要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摩/升。

☆比较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不同影响,可以看出的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的顺序是。

(10)某人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11)在蚕豆发芽的实验中,2粒种子摆放的方向不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⑷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

最新科学七下第一章错题集资料

科学七下错题汇总 一、填空题 1.右图是人类的精子,来自男性的睾丸,正常情况下它的形状 像蝌蚪,它的尾部又被称为鞭毛,其作用是使精子能游动。 2.女性发育到青春期,卵巢才开始形成成熟的卵细胞,如果在输卵管中遇到精子,就可能受精。 3.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进入子宫。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受精卵逐渐形成了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4.通常情况下,卵巢每次只排一个卵细胞,少数情况会一次排两个卵细胞,两个卵细胞都受精,形成两个受精卵,每个受精卵各自发育成一个胎儿,形成双胞胎。由于这样的双胞胎是由两个卵细胞分别受精发育而来的,故称为双卵双胎。有时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后形成两个细胞,而这两个细胞就像两个受精卵一样,各自发育成一个胎儿,这种情况称为一卵双胎。根据以上叙述,可以知道双胞胎可以由一或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来。 5.下图是男女一些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童年时期性器官的发育特点是发育缓慢。 6.下图为青蛙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图片,请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表示的个体用肺和皮肤(填“鳃”或“肺和皮肤”)呼吸。 (2)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两栖类动物的一种共同特征。 7.动物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生命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不断地延续。 8.列表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

9. (1)取一朵桃花,首先观察它的外形。 (2)用镊子从外到内依次取下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 (3)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我们会发现:萼片有5枚,花瓣有5枚,雌蕊有1个。 10.观察下面的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嫁接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11.霉菌与细菌的细胞结构有所不同,它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但它也必须依赖现成的有机物。 12.酵母菌是一种单(填“单”或“多”)细胞真菌,它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出芽。 13.如右图所示为蘑菇的形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②④结构的名称:②菌盖④菌柄 (2)蘑菇与细菌一样,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因为它的细胞内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蘑菇的细 胞属于真核细胞。 14.生活上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不妨尝试动手做一下发糕。发糕暄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做起来其实并不难。 1.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2.制作方法: 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 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 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请分析回答:

2020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错题精选过关训练(PDF版无答案)

期末复习题(错题集) 1. 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浓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澄清石灰水 2. 如图2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 克,体积为体积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A.物体B将沉到杯底 B.物体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 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 3. 有一不纯的铁,可能含有Cu、Al、Zn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将5.6克铁与足图2 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0.22克,则此铁中一定含有() A. Zn B. Cu C. A1 D. Cu 和A1 4. 如右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 A. 仍能平衡 B. 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C.. 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5. 下列操作是探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②向3支试管中各注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并摇匀; ③维持相应温度(60 °C、沸水、冰水)5min; ④向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并摇匀;⑤向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 mL的蒸馏水、NaOH 溶液、HC1溶液;⑥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6. 水煤气是水蒸气和炽热的煤(或焦炭)反应生成的C0和出的混合气体,它是工业上重要的气体燃料。 7.某兴趣小组同学在一份资料中了解到:铜有CuO和Cu20 (红色)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因为Cu和Cu20均为红色,故他们猜测,在H2还原CuO所得的红色产物中可能含有Cu20 (假定本次实验中所用的氧化铜粉末为纯CuO) (1)该小组同学准确称取了8.0g黑色CuO粉末放入大试管中,不断通入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还原,如果产物只有Cu,其质量应为_____________。

小学三年级错题整理

小学三年级错题整理 错误分析:小学三年级错题整理 错误分析:没有看清楚往返 ]4. 一只猫吃一条鱼用5分钟,9只猫同时吃9 I £条这样的鱼要()? A. 1分钟 E. 5分钟 C. 45分钟 错误分析:数量关系不清楚 匸商银行的李硬匕班后要了青点18扌L (毎才J 1OO 张元的抄祟■她毎数三扎斐3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数完这些钞煤变辛少分钟?<共5分〉 错误分析:数量关系不清楚 平均分岂匚分.已 文、数学各是名

错误分析:数量关系不清楚 错误分析:百位上两数相加,最大为18,小学三年级错题整理本书共420 K,小雨看了229页/矢约还有(/7Q 错误分析:看到大约两字,应估算 队用匸貴F 这四个数孚毗三拉數,量大的数是它们的并是(彳 错误分析:题目要求没看清,要求组成的为三位数 1 刀慟(S円桎7 n^.品月亚r & 任” 卓&丄1 /舸査£J d # *HWC三予霞" 名工甲Q T J > 际______________ 斶__________________ 吁冋r_ _ _ — 店亠月『的用HL桶■况?大處尸 错误分析:不理解电表计数的方法

後豎来-批新图书,编号从迦号到观 「那么一共买来< 5)本新书。J 0 A * 89°~620 B 890-62屮 C ? 890 — 620—1 错误分析:最后得数没有将最前面减去的一本加上 S/ 4个不回的数的和为176?这些数中绘小的 是32拐g 纟射:的数最大是(77 错误分析:不懂本题的计算方法 第三单元测量 一座教学楼长50米,要走1窘,需要 沿着教学楼的长走(/0)个@僉 错误分析:不明白来回的意义 C 丄〉亠个举柴全勺重400干立, <2>5齐克获一隹L 匕3000的H 花审 (占〉热吨就是8000千克口 14〉Jc 10000 千见 1吨一吝OO 千克=(:2〉干克 2 吨 +500 千 3?=<2i?xJ>千克 6500千克一1500千克=(于[吨 5700千克-H2300千克=£ P 〉吨 28 吨 + 33 吨=< j ■ >吨 错误分析:转化单位存在问题 I 4; £5) —头牛眾500吨* 幵心]卜姒 <只y OX >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整理版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目录: 1 大气层 2 天气和气温 3 大气的压强 4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5 风 6 为什么会降水 7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8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9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 1、 2、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 袭;D 3、5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 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七下科学新教材作业本B错题集(含答案)

七下科学新教材作业本B错题集 BP1-1.胚胎悬浮在中,能减少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连接着母体和胚胎。 9.图1-1为人类胚胎发育示意图,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试管婴儿是指婴儿在试管中诞生”,这种说法不完全正 确。其实,试管婴儿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是在 中进行的,而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仍然是。 (2)胎儿通过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至周左 右,胎儿发育成熟,从母体内产出。 BP2-11.妊娠是新个体产生的过程,包括受精、着床、妊娠的维持、胎儿的生长以及分娩。 人)(曹隆荀) B. 人的妊娠期约为267天,即从受精开始到婴儿诞生为267天。 C. 动物的体型大小与妊娠期长短存在一定的关系。 D. 越是高等的动物,妊娠期越长;越是低等的动物,妊娠期越短。 12.酒精对胎儿的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据此分析孕妇饮酒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1)孕妇喝酒之后,酒精进入孕妇的中,通过可以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 (2)嗜酒的孕妇将来产下的婴儿最可能有的缺陷是。(21人)答案:(1)血液胎盘神经系统(2)智力低下。 BP3-10.衰老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但衰老是可以延缓的。除了遗传因素外,科学合理的手法保持轻松、愉快适当的进行文体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可以延缓衰老。(错17人) 11.图1-2是1990年、2000年、201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得到的一些数据,请据图回答。 (1)按我国的总人口13.7亿计算,2010年我国65以上的老人有1.22亿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从图中不能得出结论的是()C A.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比1990年高 B.1990年到2010年得20年中,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在总体上升 C.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一定比现在高(陈澳) BP5-2.受精过程是在体内进行的,叫作受精。即通过雌雄动物的,由雄性动物将精子送入雌性动物的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答案:体内交配生殖道 7.鲨鱼胚胎发育的场所和营养来源分别是()A

九上科学错题集综合

苍南县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诊断性测试 八年级科学试题 1. 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生物学 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 ) 2. 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3) 这是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问题.家中灯泡由于用久损坏了,需要更换.在更换灯泡前用测电笔插入插座B 孔,结果氖管发光,证明B 孔接的是 火 线.为在更换灯泡时不触电,正确简单的操作是 ▲ . 解析:只要将开关断开,那么就会形成开路,是电路中没有电, 所以,3. 学习了植物光合作用之后,某兴趣小组想研究水温对金鱼藻 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选用了酒精灯、烧杯、量筒、三脚架、石 把实验装置放在光照的地方,设置四组不同的水温,实验20分钟后,分别读取倒扣在漏斗上的量筒内氧气的体积。 (1)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主要器材有 ▲

4. 小明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白酒草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白酒草若干株,在一盆白酒草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白酒草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过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 (1)实验中添加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其中镁离子的符号为▲ (2)小明把实验方案拿来给老师看,老师觉得设计不合理,其理由是▲ 适量二氧化锰于发生装置,将5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其中,用精确电子秤测得发生装置总质量,每隔5秒记录一次。电子秤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可知,小柯最有可能选择的装置是▲ (3 2H2 O2 MnO 2 O22 解析:(2)我们知道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是不需要加热的,所以排除甲,其次,观察表格,我们发现生成氧气的速度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可见在实验时,有控制量的多少,而在乙.丙中,只有丙,可以控制量的多少, (3)解: 350g-49.6g=0.06g 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MnO2 O2↑+2H2O 68 32 X 0.6g 解得x=1.275g 1.275g 50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A 、空气的密度 B 、空气的组成成分 C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 、水汽含量的多少 2、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 ) A 、青蛙冬眠 B 、小狗呼吸加快 C 、兔子换毛 D 、小鸟觅食 3、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4、到西藏去旅游的人,常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俗称“高山反应”,这主要是因为 ( ) A 、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B 、高山上二氧化碳含量高,而氧气含量低 C 、高山上气温偏低,风力过大 D 、上山时能量消耗过大,导致体能下降 5、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6、下列现象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参照的是( ) A 、沙尘扬起的方向 B 、旗帜飘扬的方向 C 、水波移动的方向 D 、石头滚落的方向 7、“ ”在天气符号中表示( )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8、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发生?( ) ①地球上到处都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 ③天空仍然是蔚蓝色④ 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 、b 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比较两物体比热是( ) A 、 a 液体比热大 B 、b 液体比热大 C 、两种液体比热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10、奥托·格里克表演的马德堡半球有力地证实了( ) A 、空气的存在 B 、大气压的存在 C 、风的存在 D 、水汽的存在 11、刮大风时,即使风平行于窗户,窗户也常常被刮开而打破,原因是( ) A 、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大 B 、窗内气压大于窗外气压 C 、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小 D 、窗内气压小于窗外气压 12、下列动物的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有关的是( ) ①蛇的冬眠 ②公鸡的啼鸣 ③知了的鸣叫 ④企鹅游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下列叙述中,说的不是天气的是 A 、今天后宅的温度突然降了下来 B 、近几年义乌的冬天好像温暖了许多 C 、看,天上飘着好多的云啊 D 、现在空气中好像能挤出水来 15、义乌的新火车站在后宅,这给后宅增添了不少现代城市气息,火车站附近的同学也有了和火车“亲密” 接触的机会,但火车行使的时候我们可千万别靠近他哦,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下列解释哪项 比较合理 A 、月台上的空气流速比铁轨上的快,容易把人吹向铁轨 B 、铁轨上的空气流速比月台上的快,容易把人吹向铁轨 C 、铁轨有较强的磁性可能将人吸向铁轨 D 、看到火车人可能心情比较激动 16、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跟大气压没有关系的是( ) A 、炒海螺时要剪去尾部 B 、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 C 、氢气球松手后会上升 D 、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 18、、上升的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就会破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高空中的大气压强变大,把气球压破 B 、气球被太阳晒破 C 、大气压强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破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9、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把两个橡胶皮碗对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 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G ,再测出此时皮 碗的直径d ,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 的公式是 ( ) A 、 2d G P π= B 、d G P = C 、24d G P π= D 、G d P 241π= 20、如图,把装满水的瓶子浸入水中,口朝下放置。将瓶子慢慢向上提起,当瓶子有一部分 已从水中提起,但瓶口还没有离开水面时,则( ) A 、瓶中的水将全部流出,瓶子变成空的 B 、瓶中的水不流出,瓶子仍充满水

七年级科学下综合错题集系列一

余姚四中七年级科学下综合错题集系列一 一、选择题 4、在不传热的容器内装有0℃的水,如果用抽气机迅速抽去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则() A、水不断蒸发,直到干涸 B、水开始结冰 C、水仍维持原状,没有变化 D、水温略有升高 二、填空分析题 6、植物开花受开花激素的影响。下图所示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 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 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 位。 (1)对照实验A、D可说明该植物属 于(填“长日照植物”、“短 日照植物”)。 (2)根据B、C实验分析,在叶和顶端 ....部位中: ①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 ②接受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是; ③开花激素的作用部位是。 (3)从整体实验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7、初一的周老师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烧瓶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体;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瓶口,小木条火焰熄灭;置于烧瓶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了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瓶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2)“过了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瓶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更旺”的原因 8、将一个玻璃瓶中充满空气,现抽出半瓶空气后,玻璃瓶中还剩() A、一瓶空气 B、半瓶空气 C、大半瓶空气 D、没有空气 9、在玻璃瓶中装一些水,用一个插有两端开口细管的塞子将玻璃瓶口塞紧。从细管的上端向瓶内用力吹 10、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到的气体,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感受空气的存在。小明尝试着在家中做了以下实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做实验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一团纸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在水槽底部,可以看到的现象

三年级下易错题汇总

2015年三年级下学期错题汇总测试 1、长城大约长7000千米。() 2、一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至多有5个星期日。() 3、相邻的两个月是大月的只有7月和8月。() 4、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都是闰年。() 5、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6、吃掉一个汉堡包的一半后,再次吃掉剩下汉堡包的一半,这时还剩下原来汉堡包 的1/4。() 7、900+60×4读作900加上60乘4的积,和是多少?() 8、每年的下半年天数都相等。() 9、22时15分就是10时15分。() 10、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定是闰年。() 11、小张加班6小时,从11时开始,17时结束。() 12、把一根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1/3米。() 13、在一张长52厘米,宽34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余图形的周 长是()厘米。 14、2014上半年有()天,下半年有(),全年一共有()天,共()个星 期零()天。 15、学校艺术节10月12日开幕,一共举办8天(含双休日)。应到10月()日闭幕。 16、1998年是()年,这一年的2月份有()天,全年有()天。 2012年是()年,这一年的2月份有()天,全年有()天。 17、一年有()个季度,平年的第一个季度有()天,闰年的上半年有()天。 18、第四季度有()天,其中10月和()月是31天。 19、2012年2月有()天,2009年2月有()天,2009年全年有()天是() 个星期零()天,上半年有()天。 20、上班时间8:30----18:00 是一个单位的上班时间,这家单位一天的工作时 间是()小时()分钟。 21、用两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面积是()。 22、一块校牌的长6(),宽(),面积是( ) 23、李生同学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从7月15日到8月10日一共有()天。 24、妈妈8:30上班,路上要花25分钟,她至少在()从家里出发。 25、刷牙洗脸需要5分钟,烧水需要10分钟,完成这些事最少需要的时间是()分 钟。 25、教学楼占地约1200()。 26、2008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每年的五月一日是()节,这一年 在第()季度,这一季度共()天。 27、一份文件共有22行,每行有29个字,这份文件大约有()个字。 28、东东看一本15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2页,第三天应从第()页看起。 29、48的20倍是(),15个34相加的和是()。 30、美术课上同学们做纸花,每人做18朵,全班41名同学大约一共做了()朵。

科学错题集(八年级上易错题)

错题集2016、10、22 1、如图就是电解水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源后,甲试管内产生得气体就是______. (2)甲试管与乙试管内气体得体积比约为______. (3)写出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______. (4)检验乙气体得方法就是______. 2、现有一瓶密封得食盐水,下列有关其咸味得说法正确得就是() A.上部液体比较咸 B.中部液体比较咸 C.久置时间长了,底部液化比较咸 D.不论何时品尝,各部分液体一样咸。 3、下表就是硫酸溶液与氨水得密度与其溶质得质量分数对照表(20℃),试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得密度/g/mL 1、 02 1、 08 1、 11 1、 17 1、 20 氨水得密度/g/mL 0、 98 0、 95 0、 94 0、 91 0、 90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得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得密度逐渐___(填增大、减不或不变);氨水得密度逐渐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取100克12%得氨水溶液配制成3%得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3)配制100克12%得硫酸溶液,需要24%得硫酸溶液多少克?即需取多少毫升24%得硫酸溶液? 4、原水(未经处理得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与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可生成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得净化步骤如下: ①可以除去泥沙得步骤为______ ②能消毒杀菌得步骤就是______ ③A步中加明矾得作用就是______ ④该水厂得到得净水就是纯净物还就是混合物?______,其原因就是______.

七年级科学错题精选5

1.(校BP21 4) 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源 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说明一个地震有多个震级 C.地震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破坏性 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2.(校BP23 9)下列选项中,附近有世界最高大山脉的一组板块界限是() A.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亚欧板块D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的() A.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升 B.一只充满氢气的气球经过几个小时候体积会变小一点 C.将白糖加入水中,白糖不见了,水的体积没有增加 D.将两张铝片的接头叠放在一起,用力捶打,两张铝片粘合在一起 4.(作业本AP34 12)在盛油的厚壁钢瓶内施加高压时,虽然瓶壁无裂痕,当瓶内油仍然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 A分子间存在空隙B分子被压缩了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5.物质不同条件下的三种状态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6.“南澳一号”考古中,潜水员携带压缩空气瓶进行水下探宝。空气可被压缩说明(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加压时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间有空隙 7.半导体材料常渗入一些物质,这是利用固体的_______原理进行的 8.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挥发出来的氨气遇到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会变成红色,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实验方法如图甲所示: (1)可见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的作用是______ DADAC D

九年级错题整理

九年级错题整理: 9.如图,已知在△ABC 中,∠BAC =90°,BC =19,AC =3,点D 是BC 边上一点,∠CAD =30°,则AD 的长为 A .65 B .75 C .85 D .95 10.如图,图①梯形ABCD 中,AB ∥CD ,∠B =90°,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CD 运动至点D 停止,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BP 的面积为y ,如果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图②所示,则△ACD 的面积是 A .3 B .3.5 C .5 D . 5.5 28.(本题满分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B(0,0),C(6,0),且∠B =60°.动点P 、Q 分别从点B 、点D 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 移动;点Q 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 移动.设两动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其中0

三年级上册数学错题整理

时、分、秒 1.再过()分钟是2:05,再过35分钟是()。 2.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看一场电影大约需要2( ) 学校周—升国旗大约用了5( ) 。 小红跑100米用了18() 3.秒针从4走到6是()秒,分针从4走到6是()分钟,时针从4走到6是()小时。 4.2时=()分 180秒=()分 4分=()秒 1分-5秒=()秒 120分=()时 1分30秒=()秒 75分=()时()分 1时20分=()分 3时=()分 5.判断对错:时针从1走到6经过了6小时。() 小杰晚上9:00睡觉,小雪晚上9:20睡觉,小雪比小杰睡得晚。() 6.选择题:分钟走了4大格,用了()。 A.4时 B.4分 C.20分 7. 起床_____________ 刷牙洗脸____________ 吃饭____________ 上学________________ 8.解决问题。 星期天下午小明从图书馆回家,到家的时间是4:25,路上一共走了12分钟,那么小明是什么时候离开图书馆的?

万以内的加、减法 1.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2.一本书有368页。小明已经看了172页,大约还有()百页没看。 用0、1、2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3.选择: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 A.一定是三位数 B.一定是四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4..直接写得数:42+29= 60-34= 76-53= 270+360= 430-260= 33+43= 398-102= 450+59= 350-70 5.笔算:185+206= 235+45= 597+385= 验算:300-285= 305-138= 600-545= 验算:6.计算下面各题: 87-28+34 8×8-27 103-6×9 267+81÷9 7.解决问题。 一年级有197人,二年级有195人,小剧场有400个座位,估计一下,一年级和二年级同时在小剧场看木偶戏,坐得下吗?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2.1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 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 护作用。 2.2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炎热;35℃寒冷:0℃ 2.3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 B、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C、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D、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3.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 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就会有个向上的升力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错题集-地球与宇宙(带答案)

浙教版科学错题集8——地球与宇宙(1-4节) 七()班姓名学号家长签名 【A组基础巩固题】 1.[2012·杭州]太阳活动可直接造成地球上发生的下列现象是(D) A.酸雨B.温室效应C.火山喷发D.短波通讯中断 2.早晨我们迎着太阳走,我们四周方位应是(B) A.前南后北左东右西B.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C.前西后东左南右北D.前东后西左南右北 【解析】早晨迎着太阳走,就是面朝东,背朝西,按顺时针方向为东南西北。 3.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B)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4.下面各种现象中,可能是由于太阳的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B) A.冬季平均气温升高的“暖冬”现象B.两极地区出现磁暴和极光现象 C.山区的手机信号不好,出现通话中断现象D.某山区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现象4.[2013·无锡]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对地球上的影响是 ( D ) A.可见光明显减少 B.造成天气异常变化C.干扰无线长波通讯 D.紫外线大大增多【解析】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 表示太阳活动增强,会导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大增多。太阳活动除了黑子外,还有耀 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黑子数量增多。耀斑爆发时,释放出更巨 大的能量。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根据以上分析,选项A、B、C 是错误的,本题答案是D。 5.2009年为太阳黑子极少的一年(谷年),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将出现于( B ) A.2019年B.2020年 C.2021年D.2022年 【解析】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6.请您判断下列哪些生活片段是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真正记录, A.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B.跳过4米高的横杆() C.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 D.听大风呼啸() E.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F.拍一张照片() G.袋鼠式走路() H.放风筝() I.扔石头() J.游泳() K.宇航员可以在月球上看到漫天大雪( ) L.从月球上看天空是蔚蓝色的( ) M.流星现象( ) N.植树造林( ) O.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以达到数百摄氏度( )P.陨石坑( ) Q.开露天音乐会( ) 7.[2012·咸宁]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密切相关的是 ( A ) A.早穿皮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 B.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三年级数学(下)错题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错题整理 一、填空 1. 闰年的2月比平年的多1填,为( )天。 2. 演出从下午3时开始,经过2小时15分钟后结束,结束时间是( )时( )分。 3. 奥运会每4( )举行一次。 4. 340÷2读作( ),也可以读作( )。 5. 79×42的积大约是( )。 6. 共有12根小棒,这些小棒的62是( )根,这些小棒的4 1 是( )根。 7. 0.5吨= ( )千克 8. 一根铁丝正好围成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如 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 一根铁丝长 5 4米,比另一根短51 米,两根铁丝共( )米。 10.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6份是( ) 个( ),写作( )。 11. 一堆煤4吨,可以烧15天,平均每天烧这吨煤的( ),5天烧这吨煤的( ),平均每天 烧( )吨。 12. 把6块饼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6块饼的( ),是( )块。 13. 王师傅每天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他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全天的( )。 14. 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3份是它的( )。 15. 把2米长的丝带平均分成5份,1份是( )米,2份是( )米。 16. 3天是一周的( ),3个c 加上( )个81是87 。

17. 2除以4,商是两位数且没有余数,□里最大能填()。 18.小明家住6楼,他从1楼上到5楼一共走了60级台阶,他上下一次楼,要爬()级台阶。 19.6□8÷3的被除数是中间是()时,结果没有余数。 20.小红在数学考试时,把一个数除以3错算成了乘3,结果得378,正确的结果是()。 21.6□2÷3要使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 22.8□2÷4要使商中间有0而没有余数,□里可以填()。 23.214÷4的商是()位数;420÷4的商的中间有()个0。 24.要使7□6÷7的商里面有0,□里最大能填()。 25.把一箱橘子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最后还剩5个,如果每个小朋友分到5个橘子,那么这箱橘子 至少有()个。 26.被除数比除数大98,商是4,余数是2,被除数是()。 27.4□3□÷5,被除数百位上的□里填(),商的中间有0;在个位上的□里填(),没有 余数。 28.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0 ×()< 81 70 ×()< 412 348 > 71 ×()736 > 90 ×() ()< 19 ×9 ()×3 < 300 7×()< 840 29.在算式7□9÷7中,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最小可以填(); 在算式56□÷4中,要使商的末尾有0,□里最大可以填()。 30.□23÷3,要使商的百位上是2,□里最大可以填(),最小可以填()。 31.估算29×31的积约是(),28×19的积约是()。 32.要使3□2÷3的商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里应填(),要使商末尾有两个0,□里应

科学八上错题集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八上科学易错题难题 2、如图2—3所示,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等,内盛 等质量的不同液体,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为p甲,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为p 乙,则() A.p甲>p乙B.p甲v2 D.3 v1=4v2 5.一杯浓盐水中加入冰块后刚好不会溢出.如果冰块完全熔化,则杯中的液体(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无法确定 7、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a ) 8、有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水中和酒精中。物体静止后,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12牛和10牛(酒精的密度为800千克/米3)。则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应是() 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B、在酒精中悬浮,在水中漂浮 C、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 D、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沉底 9、将同一物体放在不同液体中的三种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受到的浮力大小,其 中浮力最小的是()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1牛,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 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0.5牛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4厘米3的体积露出水 面,则木块的密度约为 ( ) A.0.6×103千克/米38.0.7×103千克/米3 C.0.8×103千克/米3 D.0.9×103千克/米3 图2-3 甲乙

七年级上册科学错题汇编

七年级上册科学错题汇编(一) 1.科学要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 们应该多(),多(),多(),准备随时运用()和知识,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来源:科学作业本A,1.科学并不神秘P1)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5厘米=()米 3 3 0.5米=()=()分米 3 1600厘米=()=()升 102升=()=()毫升 55毫克=()=()千克 102克=()=()毫克 2400s=( )min=( )h 4756s=( )h( )min( )s 800000纳米=()厘米(过程)=()厘米(科学计数法)21000微米=()米; 0.5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 32立方厘米=()=()升 3.有一棵大树,3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则这棵树的周长可能是() 4 A.10立方厘米 B.46分米 C.3.6×10 毫米 D.0.48米 (来源:科学作业本A,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P2) 4.测量形状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测出它的长、宽、高,再通过相应的方法计算出它们的体积。(来源:科学作业本B,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P2) 5.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底面积是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高为3米的水箱的容积是()。一根高架路上的柱子,高15米,底面圆的直径是80厘米, 这根柱子的体积是()。(来源:科学作业本B,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P2)

6.量筒的测量范围是(),最小刻度是();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是,必需将量筒放在()上使用,若液面是凹形的,则读数时视线要与()(来源:科学作业本B,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P2) 7.一般家用热水器的容积为() A.20立方米 B.2立方米 C.2立方分米 D.2立方厘米 (来源:科学作业本B,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P2) 8.将金属块浸入装水的量筒中,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水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来源:科学作业本B,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P2) 9.怎样测量小灯泡的体积?请你写出测量方案和所需要的器材。(来源:科学作业本B,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P3) (1)所需要的器材 (2)测量方案 10.“光年”是一个()单位,1光年其意义是光在1年中通过的距离。已知光在 8 真空中的速度为3×10 米/秒,若1年按365天计,则1光年=()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来源:校本作业,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P6) 6 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1.62×10 微米的是() A.一列火车的长度 B.一名初中生的身高 C.教学楼的高度 D.一条蚯蚓的体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