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讲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综合训练课后练习苏教版(含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讲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综合训练课后练习苏教版(含答案)
江苏省大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讲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综合训练课后练习苏教版(含答案)

第5讲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综合训练

题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三峡放歌

林非

①轮船拍打着长江的水流,不舍昼夜地向下游驶去。重庆这个喧闹的大城市,已经被远远地抛在我的背后了。我常常站在舱外的甲板上,俯视着浑浊的波涛。这波涛永远在轻轻起伏着,往遥远的东方,往看不见尽头的水天相接之处涌去。耳畔传来惊涛拍岸的巨大声响,这蕴含着丰富情感的声响,怎么能不使我思考我们民族的命运?

②长江的声响,像一阵阵呼喊,多么急促和猛烈,因为它想要讴歌我们民族征程的刚毅不拔。长江的声响,也像一阵阵哭诉:有几千年了,专制君主们从未停止过鞭打和屠戮,折磨和蹂躏,有百多年了,西方侵略者凭着枪炮和子弹,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然而这些都未能征服质朴和坚强的中华民族。华夏在挣扎和搏战,在积聚着意志和力量,就像汹涌澎湃的长江,在凝结着水珠和巨浪。长江的声响,正像是震耳欲聋的呐喊!我低着头,闭着双眼,默默地倾听长江的声响,直听到两座高入云霄的山峦,突然竖立在自己的身旁,还弄不明白是怎么被夹在万丈绝壁底下这滚滚的波涛里。原来轮船已经进入瞿塘峡,这儿就是闻名于世的夔门。

③为什么在大江的南北两岸,都挺立着高高的悬崖峭壁,壁立的悬崖像是被谁挥起宝刀削平了似的。这两座巨大的巉岩,肩并着肩,面对着面,一起迎接着金黄色的阳光。只见铁青的岩壁上,布满了凸凹不平的石块,在那光秃秃的顶部,都长着碧绿的青草,而在许多条石缝中,一株株矮小的松树,顽强地从石缝间挺身出,昂首向上,向上。丝丝缕缕的阳光,从高高的崖顶掉下,在幽暗的峡谷里,闪烁着彩虹似的光芒。

④原来是宽敞的江面,夹在这两座悬崖中间,顷刻间就变得狭窄了。甲[轮船也像是从巨大的城门口,陷入了低洼的底层,头顶上的那两座峭壁,却像是坚固的堡垒和连绵的城墙,永远要将我们包围在里面了。轮船鸣响了汽笛,像是决心要冲开悬崖的重压,越过无数的激流和漩涡。]我仰视着两岸的悬崖,惊叹于它的雄伟与浩瀚,崖顶跟天空只有咫尺之遥了,我们被扔在谷底的水流中。四川人爱说“夔门天下雄”,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懂得了这谚语的分量。可是轮船依旧在乘风破浪地前进,人的智慧和力量,毕竟可以超越一切雄峻和惊险的境地。

⑤不知不觉间,巫峡来到了我们的脚下。两岸绵延的山脉,渐渐地分散开来,各自都往天空里耸去,渐渐地,巫山十二峰就在眼前了。云雾里,一座座隽秀的山峰隐约可见,尖尖的,弯弯的,

显得分外的玲珑与晶莹。朵朵白云,轻轻飘荡,缭绕着参差的群峰,那最苗条的一座,披上了用云霞织成的纱巾,更显得俊俏和轻盈,怪不得会有许多赞颂神女峰的传说呢。我凝视着北岸的上空,在茫茫的云雾里,竟看不清她窈窕的影子,

总是没有相见的缘分吧。轮船在曲折平缓的江流中行进,阳光弥漫在峡谷中,比起刚才的峭壁激流,巫峡真让人感到幽静秀美。

⑥轮船又曲曲折折地航行了许久,江面逐渐开阔起来,放眼两岸:奇石嶙峋,古木森然。乙[在粼粼的波纹上面,露出了一堆堆大大小小的礁石,江水旋转着,冲撞着,倒流着。我们的船儿从容地绕过礁石,在泡沫和浪花中向前方驶去,这就是滩险水急的西陵峡了。]听船上的旅人说,曾经有多少木船,一阵风似地撞着了礁石,立即被折成了碎片,西陵峡的险峻真是够可怕的。丙[不过在岸边依旧有许多拉纤的人们,大声地吆喝着,拖住了浮在江上的木船,往下游走去。这些屈原和王嫱[注]的同乡们,正为着生存而艰苦地搏斗。]

⑦我忽然想起了杜甫的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浩荡奔腾的长江啊,你见证了华夏子孙跋涉和求生的历程,我多么期待你能唱出一支完全是喜悦之情的歌啊!我多么想侧着耳朵,倾听你唱出一曲气势磅礴的欢乐颂。

【注】王嫱(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字昭君,出生于长江三峡中的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和屈原是同乡。汉元帝时肩负和亲重任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结束了长期以来汉同匈奴之间的战争局面,起到安定边疆、增进民族团结的进步作用。

1、请你根据第③~⑥段内容,概括出三峡的特点,补全下列表格。

山水总特征

雄伟

瞿塘峡悬崖峭壁

连绵不绝

巫峡江流曲折

西陵峡

2、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你结合第③段划线语句进行赏析。

3、从文中甲、乙、丙三处,你能领悟到“华夏子孙跋涉和求生”具有哪些特点?

题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龙井问茶

钱汉东

①杭州西湖是最令人向往的,它的美妙,不仅在于湖光山色,还在于湖边、山里的那些清静的喝茶处。龙井是茶客必到之地。

②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季节。十余年前的那个时节,我邀三五知己结伴前去龙井。一路的好山好水,一路的桃红柳绿,让人陶醉。到九溪十八涧,我们准备品茗聊天,小憩片刻。这时来了一位老妪,说是龙井村人,欲搭我们的车回去。龙井正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不假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老妪坐在前面带路,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缓缓前行。车窗外,高低茶树,相连成趣;山影斑斓,泉水叮咚。山腰间还有不少村妇在采茶。到底是龙井人,老妪三句话不离龙井茶,从老妪的话中,我们知道龙井茶以“色清、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

③到了龙井,我们跟随好客的老妪走进她那黛瓦粉墙的老屋。她的媳妇正在门前用电锅炒茶。坐在老屋客堂里的竹椅上,我们目睹那满满一锅碧绿的茶树叶子慢慢卷起、干瘪,随之,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四处飘逸。老妪热情地为我们沏上刚出锅的龙井茶,茶水清澈,色泽嫩黄。在我的印象中,绿茶泡出的颜色应该是黄中带绿的,怎么这龙井茶是嫩黄色的呢?于是向老妪请教。老妪拿出几种茶叶让我们识别,她说最好的茶叶绿中显黄,似翠非翠,扁平挺秀,光滑匀齐。这种茶叶在二月份后就开始采摘,第一道茶味道最好,通常被定为特级茶。清明前龙井茶叶都是嫩芽做的,一叶一芽,泡在杯中,均匀成朵,茶水自然是嫩黄色的了。清明后叶子长大了,绿色素增加,泡出的茶水就有点发绿了。说话间,我们轻轻举杯,喝上一口,细细品味,果然不凡。那茶,香郁若兰,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无穷。

④我想买点龙井回去,让父亲品尝,于是与老妪讨价还价。物以稀为贵,最后以600元一斤成交。带回家后,父亲责备太贵了。如今父亲离我们远去已十年了,但他老人家品茗时怡然自得的神情,依然漫溢在我脑中,那么清晰,那么美妙。

⑤茶真是神奇之物,初饮略带几分苦涩,细品却甘美无比。人生道理莫不如此:试想。

⑥茶水清香娴雅,它能陶冶性情,明净心智,让人乐以忘忧。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让龙井茶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也让文人雅士格外偏爱它。

1、细读全文,将下边的记叙要素填充完整。

时间:;

地点:杭州西湖龙井村;

人物:;

事件:我,老妪。

2、从外形上看,龙井特级茶有什么特点?

3、文段中与题目“龙井问茶”的“问”相照应的一句话是:。

4、从茶水颜色看,该怎么区分清明前和清明后的龙井茶?

题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①我有这三个画面。它不是来自我的故乡故土,而是在遥远的维也纳三次旅行中的画面定格,它们可绝非一般!在这个用音乐来召唤和描述春天的城市里,春天来得特别充分、特别细致、特别蓬勃、甚至特别震撼。我先说五月,再说三月,最后说四月,它们各有一次叫我的心灵感到过震动,并留下一个永远具有震撼力的画面。

②五月的维也纳,到处花团锦簇,春意正浓。我到城市远郊的山顶上游玩,当晚被山上热情的朋友留下,住在一间简朴的乡村木屋里,窗子也是厚厚的木板。睡觉前我故意不关严窗子,好闻到外边森林的气味,这样一整夜就像睡在大森林里。转天醒来时,屋内竟大亮,谁打开的窗子?正诧异着,忽见窗前一束艳红艳红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生的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更能如此震动人心?

③那么,三月的维也纳呢?

④这季节的维也纳一片空濛。阳光还没有除净残雪,绿色显得分外吝啬。我在多瑙河边散步,从河口那边吹来的凉滋滋的风,偶尔会感到一点春的气息。此时的季节,就凭着这些许的春的泻露,给人以无限期望。我无意中扭头一瞥,看见了一个无论多么富于想象力的人也难以想像得出的画面——

⑤几个姑娘站在岸边,她们正在一齐向着河口那边伸长脖颈,眯缝着眼,噘着芬芳的小嘴,亲吻着从河面上吹来的捎来的春天的风!她们做得那么投入、倾心、陶醉、神圣;风把她们的头发、围巾和长长衣裙吹向斜后方,波浪似地飘动着。远看就像一件伟大的雕塑。这简直就是那些为人们带来春天的仙女们啊!谁能想到用心灵的吻去迎接春天?你说,还有哪个春天的画面,比这更迷人、更诗意、更浪漫、更震撼?

⑥我心中的画廊里,已经挂着维也纳三月和五月两幅春天的图画。这次恰好在四月里再次访维也纳,我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属于四月这季节的同样强烈动人的春天杰作。

⑦开头几天,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此时的春天似乎只是绿色连着绿色。大片大片的草地上,没有五月那无所不在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驾着车一同外出的留学生小吕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⑧小吕听了,就把车子停住,叫我下车,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然后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青草下边藏了满满

一层花儿,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

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努力,就会齐刷刷地全冒出来……

⑨“得要多少天才能冒出来?”我问。“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换一个样儿。”

⑩可是,当夜冷风冷雨,接连几天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我很快就要离开这里去意大利了,便对小吕说:“这次看不到草地上那些花儿了,真有点遗憾呢,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

?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怏怏然吧。外边毛毛雨点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可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对我说:“你看窗外——”隔过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窗上流动。小吕停了车,手伸过来,一推我这边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

?迎着细密地、凉凉地吹在我脸上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千万万朵花儿藏身的草地,此刻一下子全冒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已经与濛濛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看到每一朵小花,在冷雨中都像英雄那样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小小的花居然有此气魄! 四月的维也纳忽然叫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这两个普通又非凡的字眼,又一次叫我感到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便使眼前的景象定格,成为四月春天独有的壮丽的图画,并终于被我找到了。

?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

1、阅读选文,补全作者笔下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第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幅画面:三月的维也纳,几个姑娘用心灵的吻来迎接春天

第三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语言很有特色,请从词语或修辞角度具体说说第②自然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题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叶子时期的梅

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⑤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

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

?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1、作者极力称道的“叶子时期的梅”,主要表现出哪些个性来?

2、参照下面示例,品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

示例:第①段画线句把在废墟中凌寒怒放的梅比作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突出了梅花的光彩夺目,抒发了作者赞叹之情。

第5讲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综合训练

题一:

1、

山水总特征

瞿塘峡悬崖峭壁

连绵不绝有无数激流和漩

涡、江面狭窄

雄伟

巫峡群峰参差、娟秀;

玲珑晶莹

江流曲折幽静秀美

西陵峡奇石嶙峋

古木森然

滩险水急险峻

2、“铁青”“凸凹不平”“光秃秃”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修饰“岩壁”“石块”“顶部”,形象地表现了青草、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表现了作者对这些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顽强”“挺身而出”这一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松树以人的情感,再加上“向上、向上”这一反复的手法都表现了青草、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和昂扬奋发的斗志,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3、甲:面对困难时毫不畏惧,充满信心地战胜困难。

乙:依靠智慧和力量从容地应对困难。

丙:面对困难不退缩,前赴后继,艰苦搏斗。

解析:第一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提取与概括,根据所给的提示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第二题考查语言赏析,碰到语言赏析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修辞和用词。做语言赏析题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切忌机械式答题。第三题要求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进行分析。如:从甲句“轮船也像是从巨大的城门口,陷入了低洼的底层,头顶上的那两座峭壁,却像是坚固的堡垒和连绵的城墙,永远要将我们包围在里面了”可以知它面对重重困难,“轮船鸣响了汽笛,像是决心要……冲开悬崖的重压,越过无数的激流和漩涡”又可看到它勇敢、自信地战胜困难。

题二:

1、时间:暮春三月;事件:问茶。

2、绿中显黄,似翠非翠,扁平挺秀,光滑匀齐。

3、怎么这龙井茶是嫩黄色的呢?于是向老妪请教。(两句中任选一句亦可)

4、清明前:茶水是嫩黄色的。清明后:茶水有点发绿。

解析:

1、主要考查对记叙要素的辨识能力,要求写出记叙的“时间”和“事件”两个要素。考生在作答时,

对“时间”信息的提取一般不会出错,容易出错的是对“事件”要素的概括提取。譬如有考生将事件概括为“作者到杭州西湖旅游在龙井村喝茶的经过”。显然,这是由于受次要信息的干扰而不能准确地抓住文章记叙的中心所造成的。因此,同学们要注重培养自己概括文章中心事件并力求借助文中重要词语进行表述的能力。

2、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提取的能力。考生在作答时,往往因忽略了题干中“从外形上看”的要求而导致答案的偏差。譬如有考生答成“香郁若兰,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无穷”。因此,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养成先认真读题,再审慎答题的习惯。

3、主要考查对题意及行文呼应的辨识理解能力。有些学生不能紧扣“问”来作答。譬如有学生将“在我的印象中,绿茶泡出的颜色应该是黄中带绿的”也作为答案的一部分而造成答案的不精确。可见,做题时务必要做到“对问作答”。

4、主要考查对重要信息的筛选提取能力。

题三:

1、第一幅画面:五月的维也纳,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伸进屋来。

第二幅画面:三月的维也纳,几个姑娘用心灵的吻来迎接春天。

第三幅画面:四月的维也纳,千千万万朵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绽放。

2、示例一:“顶开”“伸进”“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玫瑰花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优美的姿态、浓郁的香气和明丽的花色,从而写出了五月的维也纳动人心魂的美。

示例二:运用拟人手法,把玫瑰花当作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玫瑰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可爱怡人的特点,从而写出了五月的维也纳震撼人心的美。

解析:第一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提取与概括,第二题考查语言赏析。

题四:

1、①最安宁的阶段;

②最年轻富有的辰景;

③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

④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2、作者采用整齐的句式(四字短语)、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梅花盛开时的繁华、凋谢时的寂寞,形成强烈反差,表现了一般人对梅花的爱是短暂而肤浅的。

解析:

1、考查内容的提取与概括。以文章标题为出发点,搜索文中“叶子时期的梅”的特点,是本题思考的核心。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能得出以下几个要点:①最安宁的阶段(从第⑤段提取的信息);②

最年轻富有的辰景;③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④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以上都是从第⑧段中提取的信息)。

2、这是一道典型的语言赏析类试题,可以用四步法轻松解题——作者采用整齐的句式(四字短语)、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怎样写的),形成强烈反差(写得怎样),写出梅花盛开时的繁华、凋谢时的寂寞(写了什么),表现了一般人对梅花的爱是短暂而肤浅的(给读者的感受)。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梳理思路感知形象--讲义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梳理思路,感知形象 开篇语 散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读不进去、读后不知所云。 2、阅读无方法,无章可循。 3、答题时跟着感觉走,文章不会用,用不上。 冯骥才:趣说散文 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我开玩笑,打比方说: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 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 一个人从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在艺术中,深刻的都不是制造出来的。 散文生发出来时,也挺特别的,也不像小说和诗歌。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蹦出来的;小说是大脑紧张劳作的结果,诗歌却好似根本没用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至地撞上心头。 那么散文呢?它好像天上的云,不知由何而来,不知何时生成。你的生活,你的心,如同澄澈的蓝天。你一仰头,呵呵,一些散文片断仿佛片片白云,已然浮现出来了。 我喜欢这样的散文:它是悟出来的。 知识梳理 散文的分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例如:朱自清《背影》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写景抒情散文:借景抒情的散文。例如:宗璞《紫藤萝瀑布》朱自清《春》 (3)托物言志散文:以物之象征意义言明中心的散 文。例如:茅盾《白杨礼赞》 阅读思路:

金题精讲 题一: 冬日香山 ①天寒地冻的时节,我来到香山,领略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 ②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香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静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她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茸茸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感觉到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持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羞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只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柏树或矗立于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凛冽寒风中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却无人光顾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柏的骄傲。他们不因风

第一单元写景抒情散文单元整合说课材料

第一单元导学案(单元整合)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文中的字词含义,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 2.能力目标: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现代文中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领悟作品的内涵,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探究作品的艺术价 值和时代精神。 预习案 一、阅读本单元的所有内容,梳通文意,自主完成《优化设计》第一单元的自主梳理部分。 二、为三篇文章划分层次,并总结概括每一个层次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

囚绿记 探究案·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经典片段赏读 一、阅读《荷塘月色》的第4、5、6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1. 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列一个小标题。 2. 品味语言。 ⑴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些袅娜多姿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⑵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⑶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⑷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⑸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⑹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二、阅读《故都的秋》完成下面的小题。 1. 读一读第12自然段,谈一谈议论在写景抒情散文中的作用。 2. 品味语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一、阅读《囚绿记》完成下面的小题。 1.这篇文章以独到的拟人手法著称,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并说说有什么好处。 2.结合文章小组交流,谈一谈“绿”的象征意义。 拓展案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组关于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阜阳市第十九中学课题组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一、散文特点: 1、文学性(形象性):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 2、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常广泛,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材,也可以跨时空选材,信马由缰,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统一的。所谓“形散神聚”。 二、散文分类: 1、咏物散文:通过对景或物的环境和外表特征的记叙和描写,反映景或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揭示主题。咏物散文通常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及托物言志、象征等表现手法,托物喻人。 2、抒情散文: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或直抒胸意,抒发对人或事物的情感。多采用描写和抒情表达方式。 3、哲理散文:通过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寓喻道理 三、散文阅读考点: 1)字音、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表层、深层) 2)呼应句、过渡句、仿写句子、句子在上下文语境中的含义(表层、深层)、句子的修辞手法等等; 3)概括文段内容; 4)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5)写自己的设想,谈自己的感悟; 6)品味语言;

7)文章的写法(表现手法)。 四、常见的三种写法: 1)对比; 2)衬托;写景衬托: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主次衬托:突出主角。 3)象征(托物言志)。。。 五、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结合修辞本身及句子本身作用作答)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排比:增强语势,写出了…… 3)对比、夸张:鲜明地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加强语气 6)对偶、互文:句式整齐,音节和谐。 7)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趣味性(增强文采、增强说服力)六、结构上的作用: 1)点题 2)总起下文(或引出下文) 3)设悬 4)呼应(前后呼应、首尾呼应) 5)铺垫 6)过渡(承上启下) 7)对比

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 (一)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参与意识 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景能力 三、教学重点:归纳写景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层次:六年级上第一单元的作文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有位诗人说:“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个美丽的花园。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表现世界的美呢?(绘画,摄影,写作)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那我们又得怎样来描绘呢?好,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写景作文的写法。 (二)合作探究(通过本单元课文,总结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你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都有哪些景物?(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电闪雷鸣等气候现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植物;还有那数不尽的名山大川,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等等) 那么什么是写景文章? 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我们要描写这些景物,首先就必须接触它,了解,观察,感受它,这样才能在字里行间中再现他们。写景作文的第一要点是什么? 1.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是写景作文。 注意:观察要确立好立足点(空间方位或移步换景):层次清楚——文章思路也就清楚了。(举例《山中访友》 2.抓住特征:代表性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地域景物的颜色,形态,声响,和变化等特征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生搬硬套,如:花一定是红的,叶一定是绿的,春天是阳光明媚的,冬天是寒冷的等等。(举例《山雨》是山中的雨,不是江海湖泊中的雨也不是城市中的雨,所以,就要描写山雨与其他地方雨的不同,如打在山中树叶的雨声和打在屋檐上的雨声是不一样的等等,《山中访友》“友”有什么特点,是哪些,和平时的朋友是不一样的,这是比喻) 3.层次分明:层次即文章内容的表达顺序,写作顺序——清晰:(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 ①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 ②时间顺序:季节时令,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早中晚) ③地点转换顺序(移步换景):参观,游览顺序。(例如《山中访友》 ④逻辑顺序:因果,层次,主次,总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具体到抽象等等。 4.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态和静态等(颜色,形态,气味,声音,大小等等) 5.抒发情感:(借景抒情)主观感受(喜欢,热爱等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名师讲义-含答案)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 课前一开心 考试的十种“死法”: 1、老师不打招呼就考试,居然考得不错,意外死。 2、考试前怀着隐隐期待,兴奋死。 3、一考完就想知道自己成绩,好奇死。 4、期末考试后放长假,憧憬死。 5、因为考试,音体美全部被语数外代替,遗憾死。 6、明天又要考试,还没复习好,焦虑死。 7、一次考场失利,使我领悟到我只是未成功,并未失败,哲理死。 8、一次成功的考试,使我领悟到上帝只会保佑成功的孩子,明白死。 9、忽然发现,考试是通往世界的尽头和冷酷仙境的通关密语,解开它们,自豪死。 10、遇到不会做的题,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全身通泰死。 知识梳理 阅读思路: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中的语言赏析, 是所有阅读要点的综合运用 思路整理——规范的表达 赏析——①选词/修辞 ②对象的特征(先外后内) ③作者情感/读者共鸣 金题精讲 题一: 冬日香山 ①天寒地冻的时节,我来到香山,领略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 ②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香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静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

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她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茸茸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感觉到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持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羞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只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柏树或矗立于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凛冽寒风中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却无人光顾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柏的骄傲。他们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依然尽情地展现着盎然的绿意,孕育着蓬勃的生机。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qù)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任选一个语段,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赏析。 (1)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 (2)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

关于南方写景抒情散文:烟雨江南梦

关于南方写景抒情散文:烟雨江南梦 烟雨江南,如诗如画。在无数雨蒙蒙的日子,我都会枕着一首江南古曲,在想象的烟波桨声中,醉倒在江南中。下面是有关于南方写景抒情散文,欢迎参阅。 关于南方写景抒情散文:烟雨江南梦烟雨江南,如诗如画。在无数雨濛濛的日子,我都会枕着一首江南古曲,在想象的烟波桨声中,醉倒在江南水乡的温柔梦里。 江南,一个令无数人怦然心动的字眼;江南,一个令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江南的青山远黛,章台朱户,水榭亭阁,长街曲巷,黛瓦白墙,飞檐镂窗,杨柳长堤……把整个江南构筑成一幅写意的泼墨山水画,让人留恋,让人神往。 对于江南,哪怕你巧手挥毫泼墨,她的百媚你永远也写不完,她的千色你永远也画不尽。江南,宛若一位古典女子,盈盈碎步,姿态翩跹,烟雨是她的面纱,她灵动的眸子里满是柔情。烟水亭边,江南用翠柳丝绦绾就了我的情结,令我一生为之神迷,为之痴恋。 江南的雨,透着一缕缥缈,缠绵而多情,那种烟雨迷离的意境纵然用万千词阙都无法写尽它的深意。行走在江南的三月,我总想起“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水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鞭吟过画桥西”的诗句。 江南纷飞的细雨沾湿了我的素裙,也湿润了我的心,那烟雨中的琵琶声传来,平平仄仄,荡气回肠。

青石板上的马蹄声已渐渐远去,雨巷里的故事依旧在继续,是谁,用若即若离的一笔,将梦想与回忆都掩埋入烟雨? 那年三月,当我有机会来到斑驳的雨巷时,我有意在晚上,雨雾中,独撑一把油纸伞,默默踟蹰于有苔藓的青石板上,流连在寂寥的时空,静静感受那雨巷里丁香姑娘的淡淡忧愁。 当我依在乌镇的古桥上时,我看着古镇女子站在水中,有节奏地捶打着青石板上的衣服,在潺潺流水声中,我似乎听到了“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诉说。 我不知道古镇朱红色的木门上那锈迹斑斑的门环,曾在旧时的白日和黑夜,扣动了多少人的欣喜,扣醒了多少人的温柔?我只知道,当我穿行在古镇上时,我是多么的希望自己不是江南的过客,而是江南的归人。 此生,我愿褪去铅华的外衣,携着唐诗宋词的古韵,踏着用一帘江南的烟雨和无数朵散落的杏花拼凑成的飘逸歌曲,穿过前尘的风口,以一朵花的明媚一生行走。 一把油纸伞,撑开了多少红尘女子的江南梦?一艘乌篷船承载了多少红尘男子的烟雨愁?江南,经历了千年的风雨飘摇,如今,已淡没了六朝金粉,远去了鼓角争鸣,惟余断桥上的故事随风流转天涯,散落在云镜半开的流年里,不减不淡。 记得你说,你爱江南,也爱江南的烟雨;记得你说,等到江南三月暗香浮动时,你自会从烟雨中走来,共我一帘幽梦…… 君可知?那三月桃花的嫣红,便是我对你的深情表白。 君可知?为了你的到来,我已不再独对江枫渔火对愁眠。 君可知?我为了用最美的姿势来迎接,我已删除了断鸿的篇章,

作文指导:怎样写景、状物、抒情

课题作文指导:怎样写景、状物、抒情备课时间10.9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文中写景、状物、抒情的作用。 2.学习运用在作文中写景、状物、抒情 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 授课时间. 课型作文指导课 [写作导航] 同学们:对于我们,雨可以说是一种最常见的自然现 象,但本单元的写作主题:雨的诉说,应该是非常诗意的 诉说。这种诗意从何而来?可以来自你的阅读积累。自古 以来文人墨客写雨的优美诗文可谓数不胜数,“雨”作为一个抒情意象,浸润着文人墨客们多情多意的心,他们赋予 了各种各样的雨丰富的暗示性和广博的代表性。可以来自 你的心灵感悟。读一读课本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提示你去观察雨景、倾听雨声的优美语句,你的心 灵是否有了某种雨情;做一做课本建议你做的语文实践活 动,你是否又感受到了某种雨趣。有了这些,你可以动笔 写作了:状雨景,抒雨情。那么,又该怎样来写景、状物、 抒情呢? 写景、状物和抒情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常常是结合在 一起的。因为写景、状物离不开抒情,而抒情又往往需要 借助景和物。这就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如《诗经》中以一个戍边征人的口吻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个征人在连绵的阴雨中 回到家乡,这场景或许是写实的,但这儿的“雨雪”明显 投影上了征人垂暮之年才返回家乡,一切都“物是人非” 的阴霾心境。 当然写景、状物和抒情在具体的一篇文章中,视其倾 向性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抒情只是投影在具体景物上的某种感受,即作者既尊重所 写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又在景物描写的同时 带上“我”此时此地的主观感受。如:朱自清《春》中描 绘的春雨图。既写出了江南春雨连绵不断的特征,同时江 南雨景中田园牧歌般情味又是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主观 感受。或以抒发某种感情为主线,景物只是借以寄托的一

散文写作技巧和常识

【一】:散文写作常识 作者:乔小布 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作者在在散文中形象比较鲜明,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表现自我就需要大胆无忌."任意而谈,无所顾忌"散文要赤裸裸的表达,我是怎样一个人,就写怎样的一个我,写真实的我是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 散文的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点是要以口语为基础,也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巧. 散文的唯一内容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和事是形. 散文主要分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 写小说的快乐是那种一砖一瓦,一钉一木盖房子的快乐.(想法和情感体验你自己去体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写随笔/散文的快乐,类似那种立刻成像的照相机,让人马上明白你在想什么,你在讲什么. 这种向读者直抒胸臆的短平快效果,所带来的快乐感受是小说/诗词通过形象来表达的间

接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让语言从心坎里流淌出来. “美是多种多样的,雄浑阔大是美,激昂慷慨是美,热情澎湃是美,富丽堂皇是美,而含蓄朴素同样是美,而且往往是美的极致。”著名作家徐迟的经验之谈鞭辟入里。事实上确实如此,写作时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述事则如其口出”,文句像平时说的话那样质朴无华,淳真自然,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美文佳作。实际上这样的朴实自然是经过良苦用心、惨淡经营而反璞归真的艺术美。 吴伯箫的散文《记一辆纺车》就是一篇质朴无华、清新自然的佳作。文章以情节怀念纺车为线索,记叙当年延安生产自救的革命战斗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延安军民“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即“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境界。文章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语言质朴自然,明快清丽。比如,讲到当年同志们对自己亲手纺线织布做成的衣服十分珍惜时,写道:“那个时候,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自然从心中吐露的真话,似在聊天,在拉家常,娓娓叙来,而字字句句饱含真情,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觉和体验,真挚朴实,拨人心弦。在谈到纺线技术时,写道:“初学纺线,往往不知道劲往哪儿使。一会儿毛卷拧成绳了,一会儿棉纱打成结了,急得满头大汗……直等到纺线的人心平气和了,左右手动作协调,用力适当,快慢均匀了,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线或者棉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淳朴自然的大实话,从不会纺线到熟练灵巧,从纺不成线的焦躁到成功的喜悦,都在实话实说中淋漓酣畅地流露出来,感染了读者。说到纺线竞赛时,这样写道:“你看,整齐的纺车行列,精神饱满的竞赛者队伍,一声号令,百车齐鸣,别的不说,只那嗡嗡的响声就有飞机场上机群起发的气势……”用极其朴素的语言把场面记录下来,让读者去想象,去体味。这真是“大巧之朴”的质仆自然美,令人感到“淡极始知花更艳”(曹雪芹语)。 魏巍的《我的老师》脍炙人口,师生百读不厌,这又是一篇朴素自然的美文。作者“爱戴——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在蕴含在平实的字

短篇写景散文精选

短篇写景散文精选 本文是关于报恩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下面,语文迷小编为您带来短篇写景散文精选,欢迎借鉴! 四月春雨潇潇下 周六,照常的休息日。上午,在家闲来无事之时,我看了一会儿书,又随便浏览了网页,似乎睡意又渐渐袭来,大有疲劳混沌之感觉。 我伸伸懒腰,走出书房,看了看天空,哦,好阴沉哪!其时,母亲正在房间里看电视。母亲说,天气预报报道,今天有雨呢! 我没太在意,自去年以来,整个半岛地区降水稀少,干旱异常,池塘河流皆已干涸,我就没成想,雨会来得这么快! 我走出院子,打开街门,仰望苍穹——果不其然,一阵阵凉风从身边掠过,不一会儿,灵星雨点打落在我脸上,虽然凉爽而又麻痛,却倍感欣慰之至! 我踱到宽阔处,探望周遭的环境,那棵高大的法国梧桐树,枝条在暮春中摇曳着,零散的雨星穿梭其间,构成了一幅动态绘画。 落雨密集起来,我退身于新居内室,心中禁不住咏叹:哦,春雨,我久盼的四月春雨吆,你终于来啦! 雨天正是读书时。我仰坐在新居的书房,透过玻璃窗户,看外面的天空,似有所想,似又无所想。我摊开一本本新购来的书,目光掠

过温馨的书页,一种幸福的激越涌上心头…… 外面的天空愈来愈昏暗,院子上方的铝合金顶棚,散发出有节奏的“砰砰”声,哦,我分明知道,这是雨的精灵敲打顶棚的美妙之音! 四月的春雨啊,缠绕着我的心。我爱读书,也尤爱春雨。在这样的天地间,在这样的时分,春雨竟占据了我整个的心灵! 在某种理性的作用下,我跟着感觉走,再次迈出书房,举目仰望铝合金顶棚,只见潇潇春雨,密集如针织,似乎整个天幕也都笼罩在这春雨之中。 春雨的性情是温和的。她柔软而细腻,决不像夏雨那么粗狂,也不像秋雨那样悲怆。你看,她的雨丝在微风中扭曲着身姿,像是舞蹈,时而打一个旋,飞落在顶棚上;她的温度也是适宜的,倘若伸手触摸一下,就会感到丝丝的温凉,可谓是沁人心脾。 在我的记忆中,春雨往往是短暂的。而这四月的春雨,却很有韧性与毅力,她持续地下着,下个不停。从早晨到中午,就没有停歇过,我担心着她的劳累与困顿。 或许天下久旱,必有甘霖。这春雨接连地下着,她穿越中午,临近黄昏。有了这样的春雨相伴,我自然也雅兴倍至。这世间,因为有爱,才会去赏。其实,赏春雨,恰如读一本丰厚的经典。 在万籁俱寂时分,春雨终于停止了她的步履。室外的地面上,迷离着一片水的世界,在天幕的映衬下,散射出晶莹的光芒。 这四月,潇潇的春雨吆,传递着我生命的佳讯。她开启了我久已闭锁的心窗,引领我跨过了久旱的山谷,抵达了一个新的人生境界……

如何写好写景抒情散文

《如何写好写景抒情散文》写作素养提升 第一部分内容:典例研习·技法提炼 【精彩研习】 片段一: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峻青《海滨仲夏夜》) 技巧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勤于观察,抓住特点。这段文字描写的景物都能真实地反映出地域、季节和时间特征。比如,海水、沙滩等,以及“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都反映了“海滨”的特征,“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是“仲夏”这一季节的特征,而“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则写出了“夜”的特征。 片段二: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

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谷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方纪《三峡之秋》) ... ... ... 如何写好写景抒情散文PPT,第二部分内容:范例鉴赏·亮点体悟 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

写景类文章阅读方法指导

第一讲写景类文章阅读写作方法指导 知识梳理: 一、写景类文章: 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四点: 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 写景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 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类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 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鸟的天堂》。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写景文章一般有以下几种顺序: 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 一是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者先总后分再总。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总起来说桂林山水美如画。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或者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五段就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国安邦”。 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课文《林海》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写景的散文带批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写景的散文带批注 篇一: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精选) 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 ——例文《春》《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赏析写景抒情类散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总结归纳语言赏析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学习多角度赏析语言。教学难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方法: 互评与自改相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相结合; 讲与练相结合;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同学朗读: “花开过,鸟飞远,水流逝,星隐没,雨飘洒,,静静坐在无人知晓的

角落,与自己的影子相依相守,看朝霞满天,看暮霭四合,看流行划过蓝色的苍穹,看落红化作春泥,把失败、喜悦、感悟盛满年轻的酒杯,让成长沉淀出几许香醇。” 美丽的话语,动人的意境,怎一个好字了得!只有用心去欣赏其中的滋味。 板书语言赏析 展示新《课程标准标》要求,新《课程标准》对语言赏析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今天我们就专门探讨写景抒情散文的语言赏析问题。出示幻灯课题 二、回顾课文,归纳整理。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是两篇文情并茂的借景抒情散文,朱自清的诗情画意,老舍的情有独钟无不流动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的语言中。 1、回顾原文,整体感知 《春》和《济南的冬天》借什么景,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 2、互评,修改,展示(展示预习作业中的问题): 老师从课文中选出了几个句子,同学们做了预习赏析,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请同学们集思广益,找出他的长处你来借鉴,发现他的不足帮他修改。小组讨论,其他小组补充。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吹在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word版本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 导

写景抒情散文写作指导 写景抒情散文是指融写景与抒情一体的散文。写景抒情,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这类散文所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不是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情景交融,呈现出“情由景生,景因情美”的和谐关系。 在尝试此类散文写作时,应注重以下两方面: 一、景物描写要传神 传神是指描写时不仅能够描绘出景物的特点,而且能给读者如在眼前的感觉。 1、善于观察,抓住特点。 善于观察,即用心体悟身边的景物,并在写作时抓住景物特征。对于景物的感受力是此类散文的写作基础。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的景物既在我们身边,又能挖掘出我们不曾发现的美。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自身构造因素的不同,不同的景物的形状、色彩、态势、光泽、声响等构造特征千差万别,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我们写景时一定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本质特征。正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读者看了原型图片之后会发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荷塘。如果没看《荷塘月色》,我们很可能日日从旁走过也不觉其美。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同时,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无不具有其独特之处。善于观察,才有所感,这是写作的前提;抓住特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之景,这是写作的要诀。三篇例文抓住校园、乡村、小城不同的特点写作。 2、层次分明。

确定了特点,还要按一定顺序描写。描绘景物时有主次、有先后之分,既能凸显细节之美,又给人和谐的整体感。写景的顺序要符合表达需要,特别是在描绘某一场景时,要注意动静结合,还要注意把笔下景物按某种顺序多层次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感受。如《荷塘月色》,作者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流水、月色、树影等景物,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摹写均非常细腻,但它们又不是割裂的,如写荷叶,然后是荷叶中的荷花,然后是风送来的花叶的清香,由风的吹动引出流水;写月色,既注重从上至下的流动,又注重从下至上的浮动,从而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可见,我们在描写景物时,可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彰显景物特点的细节工笔描绘,使其凸显出来,又不斩断与之相关的背景,将其融进去。例文片段《校园春景》《小城雨景》都很有层次。 3、融入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中“景”本身并无任何感情色彩可言,但它一经作者写入作品,便会带上作者的感情,不再是纯自然物了。融情于景,往往是作者在描写景物的同时,用抒情的笔调,直接或间接地抒发自己对景物的或褒或贬的感情。写景时要调动想象,把自己对景物的独特、真实的感受表露出来。写景时不妨选择一些带有主观感受的词语绘景,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的关于小煤屑路的描写:“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4、锤炼语言。

怎么教写景散文

怎么教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每个年级均有编排,从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到矛盾的《白杨礼赞》以及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写景散文的经典之作。这类散文,文质兼美,具有诗歌的韵味,丰富的想象力,细致的描摹,饱满的情思,意境悠远,余味无穷。学习这类的课文,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与设想是相通的,一致的,那是引领学生立足文本,在反复诵、品味中感受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情,感悟作者借助文字所表达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从而深入作者内心的情怀,到达作者精神的彼岸。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多彩四季”为主题,编排了《春》《三峡》《济南的冬天》《夏》四篇散文,文中描写的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本单元教学,本人在引领学生诵读“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的诗篇中开篇,在吟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诗句中作结,并在反思中获得以下发现: 一、对于同类体裁与主题的文章,可对教材进行整合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同类文的教学模式,化繁为简,充分发挥教材例子的作用,举一反三,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可触类旁通,达到课堂的高效。 根据本单元的主题、文章的内容特点及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与要求,本人在教学中首先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欣赏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2、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3、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的描述。再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赏析语言,体味感情为教学重点,并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的指导,使学生明确此类写景散文必须观察入微,想象丰富,热爱生活,融入自己的情感。 二、写景散文均可按照“景美——人美——情美”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设计。 为实现以上设定的教学目标,在学习本单元四篇文章的的过程中,本人是按照品味“景美——人美——情美”这样的顺序设计教学思路的,着重引领学生思考以下的问题:本文写了什么景?抓住景物什么特点来?如何来描写?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解决了这关键的几个问题,就能由表及里地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深入浅出地解读文本,不仅达成了教学目标,而且使得整个教学流程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如《夏》这篇课文,作者满怀对夏的浓烈和炽热的感情,抓住夏天热烈、急促、紧张的特点,不仅将夏的景色描写得瑰丽、神奇,而且把夏日里的人和他们从事劳作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由此,在教学中,本人先从作者的感觉入手,让学生在诵读中思考:作者感受到的夏天是什么样的?他描绘了哪几幅画面?你喜欢哪一幅图?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简要品析。 “热烈、紧张、急促”、“太阳烘烤、热风浮动、麦浪翻滚、瓜秧匍匐、农民劳作”学生在初次有感情朗读课文中很容易就抓住了作者对夏的感觉以及捕捉到作者描绘的热烈欢腾的夏日图景,这就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研读的过程中,本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或语句,从描写角度、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等方面对文本进行赏析,并为学生提供可以学习模范的赏析示例:“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挑”“举”“匍匐”是三个描写人的动作,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地让读者感受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瓜秧的腰肢抖动,把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以鲜明的例子引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美中感受“景美”,再顺势总结提升到品味“人美”的层次:作者不仅写了夏之景、夏之色、更突出了夏之人,前

如何高效阅读写景抒情言志 类文言文

如何高效阅读写景类文言文 读文指导 阅读写景类文言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古代写景类散文所写的内容,就每一篇文章而言,当然千差万别,五彩缤纷,但综合起来看,主要写的是人、事、景、物、情、理等六个方面。具体到某一篇文章,不可能六个方面都面面俱到,但仔细分析,任何一篇文章所写的都不外乎其中某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人物。写景散文也有人物,文章中,往往选取人物的两三个片段,描写他的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等,以此来表现主题。 2.事件。写景散文中,描写事件多不是完整地记叙事情的前因后果,而是截取其中的某一片段,来为表现主题服务。 3.景物。许多写景散文,总是剪取大自然中能够表现文章主题的景物,加以描写,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或寓理于景,借以抒情说理。 4.物象。有些写景散文,托物言志,作者着意描写某一物象的某一特点,借此表达思想观点,文中的物象特点与作者的思想主旨具有一致性。 5.感情。所有的写景类散文,都充满了作者的感情。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则借助人物、景物、物象或哲理来抒发感情,叫间接抒情。在这方面,作者主要通过“辞色”中的褒贬、冷暖来表达思想感情。阅读写景类散文,我们应从“辞色”即“褒贬冷暖”四个方面细加体会,把握作者的感情。 6.义理。很多写景散文,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某种思想,这也是作者写作的最终意图。有的文章表达得明白直接,有的文章付托于景物、物象之上,表达得含蓄蕴藉。前一种情况如《前赤壁赋》,后一种情况如《桃花源记》。

平时如何做文言文试题——文言文精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其根本在于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果把文言文中的字词理解透彻,做题就易如反掌了。 我们除了要积累学习过的教材上的知识,还要积累我们平时训练题目中学到的知识。“在训练中积累”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题时,不能抱有“为做题而做题”的错误思想,而要像学习课文一样来精读,来仔细梳理。

[名家写景抒情散文欣赏] 名家写景散文

[名家写景抒情散文欣赏] 名家写景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往往因形太散,而成为同学们阅读理解上的一块绊脚石,那么,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我们如何把握其神,即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名家写景抒情散文欣赏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名家写景抒情散文欣赏篇一: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作者:朱自清 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甡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干,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干支着。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便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这灯彩实在是最能钩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的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了。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这时我们已过了利涉桥,望见东关头了。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的;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从东关头转湾,不久就到大中桥。大中桥共有三个桥拱,都很阔大,俨然是三座门儿;使我们觉得我们的船和船里的我们,在桥下过去时,真是太无颜色了。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桥上两旁都是木壁的房子,中间应该有街路?这些房子都破旧了,多年烟熏的迹,遮没了当年的美丽。我想象秦淮河的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却只剩下一片黑沉沉!但是桥上造着房子,毕竟使我们多少可以想见往日的繁华;这也慰情聊胜无了。过了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