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

对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
对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

对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安徽省蚌埠市装甲兵学院仿真教研室1装甲兵学院研究生队2233050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由工业化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掌握多方面的信息知识与具备信息方面的能力已经是新军事变革

时期对现代军人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中,为实现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不断深入加强新的观念,不断深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加快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为建设信息化军队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提供人才支持,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作战、训练的需要。hj0.9mm〗【关键词】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未来的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先进的作战理论、高超的军事谋略和战法、先进的武器装备的综合较量。这就决定了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必须要具备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军事观念、军事理论水平和信息科技知识,具有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环境要求的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具有“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而且作战过程将会是非常艰苦、非常激烈、非常紧张。战争将涉及多维立休空间,既有传统的陆海空三维空间的交战,又有网络、电磁、太空、心理、情态、认知等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等全新领域的对抗,在作战中敌我战场界限模糊,没有前方后方、前沿纵深之分,各个作战空间之间既相

教育信息化对于人才培养的研究 .docx

教育信息化对于人才培养的研究 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本质是把青少年培养成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推动时代进步的创新型人才,少年强则国强,国强则民族强,教育是民族复兴的有力手段。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正式提 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许多国家也相继制定了本国 IT 在教育中的应用的计划,2012 年, 有学者国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2018 年,又发布了《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可见,教育信息化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 之路,也在其实施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第二,教育现代化有利于缩小不同地区间教育水平的差异,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目前,人才的培养 主要依靠学校教育,而东、西区域和乡镇间因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在教育水平上差异较 明显,教育信息化使得受教育者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第三,教育现代化更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它打破了大班额的限制,易于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小组协作学习。通过远程实时交互性的多媒体教学,受教育者可以 在线学习和讨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课程,定制适宜的计划,根据反馈调整学习,由此 生成动态的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受教育者在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不仅拓 展了知识面,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先进的技术还能虚拟现实,为受教育者提供全新的学习环境,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其学习热情。 二、教育信息化的现存问题 1.应用偏见,教育信息化手段单一 教师上课使用频率最高的信息技术就是 ppt,原因有四:第一,ppt 简单易操作。因为长期使用,教师已经能熟练运用 ppt 的常用功能,各大平台所上传的课件也是由 ppt 制成,教 师拿来备课时,只要在其模板下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稍作修改既可。第二,ppt 呈现了 课堂的完整流程和具体内容,对于教师的脱稿教学起到提示作用。第三,ppt 能涵盖书本上所 有的内容,学生们统一注视黑板方向,使得注意力更加集中,尤其对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低年级 学生来说。第四,ppt 中可插入图片、音频、视频等,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 ppt 有巨大的优点,但这单一的信息化手段起到的作用仍以展示为主,展示教学流程,展示课文内容,展示课外资源,展示的多为教师的思维过程,并没有形成新型的教学主体关系。 其实,交互式软件已出现多年,并且其功能也在不断延伸。比如鸿合白板,它不仅具备 ppt 的众多功能,还增加了灵活编辑、放大聚焦,存储回放、多样化游戏功能等,不仅活跃了课堂,还能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即便如此,教师却更加青睐 ppt,排斥新兴技术,导致自有学者与学生的信息化素养都难以提升。 2.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升,教育信息化未与课堂深度交融 部分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观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还停留在教育信息化就是添置计算机 和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层面上,没有研发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概念。在教育信息化 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是听从于领导的安排,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深入研究的意识,让 教育信息化停在表面。 3.信息化资源建设混乱,不能快又准地满足教学需求 教育部大力建设教育资源,形成了几大资源库和平台,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和“智慧教育云平台”;各大商业机构,如“百度文库”和“道客巴巴”,资源量也不容小觑;还有教 师自发通过各种平台上传的共享资源。整体上看,资源丰富,但一经搜索,就会发现问题:一, 重复建设,一份资源出现在各大平台。二,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常常要花许多时间才能找到适 合的精品。三,多以片段化呈现,缺乏系统性和交互性的资源。 三、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策略 信息化时代下的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全面又扎实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主动更新知识结构,擅长合作,拥有创造性、应变能力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及加工能

企业信息化以及人才培养论文

企业信息化以及人才培养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一些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国内公认的现代化发展途径。 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多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将融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 ●国内企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在有16000多家大型企业,仅有10%左右初步建设了信息化网络,70%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并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20%的企业只有少量的计算机,仅仅用于财务和字处理方面。在全国的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只有5%有一定的现代化手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薄弱也制约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据CCID 2000年的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B2B的交易额为2260亿美元,而与此相应的中国的B2B 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为767.7亿元人民币,中国占全球的份额仅为4.11%。通过对国内企业的调研,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项目所占的比重并不多。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信息化的应用没有得到普及 ●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发展至今,发达国家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无论从宏观经济、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大链条上的各方,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足以制胜的必要手段。 信息化带来的最为直观、也最有说服力的经济效果是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美国就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由于在上世纪80年代末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大规模和普遍的投入,美国90年代实现了被称为美国新经济的长达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90年代后期,的拉动约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来自信息化的拉动,超过其他任何行业的拉动作用。而在企业内部层面,涉及技术系统、制造系统、管理系统、基础技术等系统的建成,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决策、经营和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首先,从企业自身内部的来看整体规划:规划应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企业的每个层面上识别信息资源和获利机会,并借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但企业管理系统的规划涉及到很多方面和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因此规划宜粗不宜细, 远期规划确定企业管理系统建设的大方向, 近期目标可操作性要强。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要有机结合。[2]由于我们企业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尚未掌握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战略缺乏考虑,

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1、人才素质的基础是(c ) A、德 B、智 C、体 D、美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3、下面各项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有(D ) A、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 C、仍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D、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 4、人的本质属性是(B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5、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D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6、使人们自觉遵循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的有效途径是(B ) A、一切道德传统 B、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C、随心所欲地选择道德行为

D、靠国家强制力来维护道德原则规范 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C)。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D )所有。 A 刘母 B 刘父 C 幼儿园D刘迪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10、(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1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12、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A、性爱、理想和经济基础 B、性爱、理想和社会地位 C、性爱、理想和责任 D、性爱、理想和道德 13、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4、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B )处罚。 A.可以免除 B.应当减轻 C.可以减轻 D.应当从轻

基于视频的指挥调度系统-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基于视频的指挥调度系统 陈亮,彭栋琦,刘剑锋,张大钢,叶旭鸣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摘要: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如城市预警、交通、城市管理、安防监控,军事应用等领域,其特点为覆盖广、传输快、清晰度高等。本文以综述的形式,从系统特点、组成、功能以及关键技术方面介绍基于视频的指挥调度系统,从诸多方面描述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在应用研究中涉及的技术内容,最后从产品设计角度出发,描述几个底层设计需要面对的扩展性问题,为指挥调度系统的应用概括一个可行方案,更方便地为调度指挥提供丰富的即时信息,提高应对速度,为辅助决策提供帮助。 关键词: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图像智能分析;稳定性;安全性 0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应急指挥调度手段和方式,使得指挥调度更方便、快捷、灵活,性能更可靠、稳定、安全,其应用范围更广泛,如预警、交通、城市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军事应用等等。采用高效宽带网和视频监控系统,有效的解决了覆盖面狭小、传输速度慢以及清晰度低等问题。在指挥调度系统中引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对指挥员指挥调度辅助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和可靠的手段。 在军事应用中,指挥调度是衡量军队作战指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军事训练中重要的环节。视频信息因为其直观、具体、更具准确性等优点,给指挥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正确指挥带来了积极的效果。随着军队光纤通信和宽带网的建设,提供了建立军队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的条件,运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视频图像技术,通过创新使指挥调度系统发生质的飞跃。在机械化军事训练向信息化军事训练转变的背景下,视频指挥调度系统的出现将对信息化军事训练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指挥调度系统对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视频监控,还需要基于有效的交互机制来解决各种出现的问题,即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把通常的视频监控进行功能扩展和技术优化,实现对意外或事故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和应急处置。 1系统特点 (1)基于高速网络技术和软交换技术,网络互连简单可靠、成本低,满足视频指挥调度的需求,并且能与传统的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网管系统互联。 (2)具有视频监控功能,指挥调度的现场图像实时传送,根据不同的带宽采用不同的压缩方式。 (3)具有视频会议功能,各方可视双向通话。 (4)指挥调度全过程的数字化存储,系统存储指挥调度的视、音频及数据信息,作为以后资料备用。 (5)对不同的用户根据其级别提供不同的指挥调度权限,进行有效的信息交互,以及对某些场景的控制功能,合理分配资源。 2系统组成 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是综合视频信息平台,不仅具备可视化指挥调度功能,还具备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图像智能分析、视频报警联动等多种视频应用功能。其子功能模块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关系如图1所示。各模块依赖于综合管理控制平台,即相对独立,又可有机结合,其中综合管理控制平台和视频指挥调度模块是系统的基础。

推进军事训练转变必须坚持走科技兴训之路

推进军事训练转变必须坚持走科技兴训之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战斗力生成模式。我们要坚持走科技兴训之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军事训练的推动作用,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科技练兵新途径和新方法,推动军事训练又快又好发展。 科技练兵的实质,就是尊重科学、运用科学,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军事训练的发展。坚持和深化科技练兵已成为军事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演变,科学技术起着十分关键的主导作用。人类军事发展史表明,历史上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都在军事领域引发新的军事变革,从而带动新型军事知识体系及能力结构的形成,提高武器装备的效能及人员的素质,提供高效的教育训练手段,促进新的体制的产生,最终形成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标志的新的战斗力生成模式。 目前,我军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处在全面发展的起始阶段,军事技术总体水平还不高,训练中运用信息化手段还不够,战斗力生成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因此,只有坚持科技兴训,努力增大军事训练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才能尽快实现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根本转变。 坚持走科技兴训之路,关键是要学科技、用科技。通过不断增大军事训练的科技含量,提高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益。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特定要求,突出高科技知识和现代军事知识的学习,科学确定新知识、新技能的训练内容。要把高科技知识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深入持久地抓下去,使高科技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适应科技创新和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的趋势,强化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吸收人类创造的最新知识和成果。要把学习高科技知识与研究现代战争、解决军事斗争准备问题和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增强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官兵科技素质和军事素养。 坚持走科技兴训之路,要突出新装备训练。新装备训练是战斗力新的增长点。要充分认清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充分认清新装备对作战方式带来的深刻影响,加强对新装备操纵使用、战斗编组形式、作战指挥方式和战法的研练。不仅要练好掌握运用新装备的本领,还要完善新装备“编、训、管、修、供”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推进武器装备实战能力的整体跃升。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挖掘老装备的潜力,下功夫研究如何通过训练实现新老装备有机结合,实现高、中、低技术合理搭配,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装备的整体效能。 坚持走科技兴训之路,要努力运用好现代化训练方法和手段。加强训练基地建设,创建逼真的信息化战场环境,发挥训练基地的综合效益,使基地化训练成为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整体作战能力的重要方式。要加快发展模拟器材,加强模拟训练对实装训练的辅助和支持作用,使实装训练与模拟训练紧密结合。要推进网络化建设,特别是要开发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训练功能,依托网络扎实有效地开展训练,以推动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

XXXXX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初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信息化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水平,提升信息化工作管理能力,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通过实施本办法,建立日常化、规范化的信息化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旨在提高信息化人员工作能力,强化信息化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全市信息化工作水平,为推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XXXXX及所属各县(区)局(公司)、营销中心和物流分公司。 第四条由信息中心负责全市信息化人员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二章要求和职责 第一条信息化人员包括XXxx信息中心人员, 各县(区)局(公司)、营销中心和物流分公司系统管理员。 第二条各县(区)局(公司)、营销中心和物流分公司系统管理员必需报XXxx信息中心备案。 第三条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下一级信息工作接受上一级信息工作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第四条信息化人员职责如下: (一)拟定网络安全、信息系统操作的相关管理制度; (二)负责本单位网络系统的安全措施与保障策略,信息系统软硬件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根据本单位信息化工作需求情况,拟订信息化设备、设施的采购计划和预算,报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四)负责计算机软硬件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 (五)组织实施本单位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工作; (六)值班期间负责机房的安全及数据备份工作; (七)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人才培养 第五条培训种类和内容: (一)岗位培训。岗位培训是对在职员工进行岗位知识、专业技能、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的培训,丰富和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水平,使员工掌握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等。 (二)专业培训。专业培训是对员工就某一专题进行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能力,掌握行业新动态、新知识、新技能等。 (三)管理培训。管理培训是对员工就信息化管理知识进行的培训,促使员工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充分了解行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提高预测、决策、组

高素质军事人才——保证“打得赢”之本

高素质军事人才——保证“打得赢”之本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决定》提出了“打得赢”和“不变质”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要“造就大批既懂政治又懂军事,既懂指挥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是中央军委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作出的重要决策。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对于“打得赢”的重要意义。 一、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储备——抢占“打得赢”的制高点 战争是物质力量之间的对抗,更是人才之间的较量,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在未来战场上获得胜利。 第一,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历来为军事家所重视。我国著名军事家孙子曰:“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就是说,出兵打仗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存亡,而军队的命运则掌握在主将的手中。前苏联军事家伏龙芝说:“指挥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而且要具有丰富的政治和经济知识,因为现在这些知识已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没有这些知识就不可能出色地指挥部队”。被称为“美国军事心理学之父”的耶尔克斯,在他的一份报告中写到:“在人类的文明史中,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人的大脑而不是肌肉;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适当地组织和运用脑力资源对于战争的胜利如此重要。”由于当代高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与以往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语了。当年,钱学森毅然从国外归来时,美国军界曾惊呼:“他可是值两个机械化师的呀!"“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壮大了国威军威,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建军的重要思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以培养能统兵打仗并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战略目标,以德才兼备为根本标准,以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为基本途径,建设一支能够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起支柱作用的宏大军事人才队伍。邓小平强调,我军培养的军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素质,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战争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必须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能力,成为适应军队自身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双重需要的人才。为此,要以实现我军现代化为战略目标,以“四化”为育才模式,以院校培养和部队训练为主要途径,建设一支能够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和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过硬军事人才队伍。近年来,军委江主席多次指出:“人才是兴军之本”、“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人才是确保“打得

新形势下信息化作战体系支撑数字化特种兵训练

体系支撑精兵夺要 ——新形势下信息化作战体系支撑数字化特种兵训练 摘要:当今世界, 特种作战分队强调以少胜多、以奇制胜、以快制胜, 他们积极充当大军行动的“先头兵”, 具有常规部队不可替代的作用。特种作战已成为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在近期战争中举足轻重,尤其是在信息化作战体系支撑下的特种作战。很多国家充分认识数字化特种兵在新形势下信息化作战中的重要作用, 也更加重视特种作战分队和数字化特种兵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特种作战分队建设, 培养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体系支撑的数字化特种作战人才, 也是我军当务之急, 也是我军在新军事变革中特种作战分队的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作战体系支撑特种作战训练数字化士兵装备 引言:作战战场已从平面空间扩展到了陆、海、空、天、电磁等多维空间,而数字化特种兵的背后,则是无数支援保障力量在感知战场态势、实时共享战场信息、准确协调战场行动、同步遂行作战任务。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网状的结构,将各种作战要素、作战单元、作战系统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感知战场态势、实时共享战场信息、准确协调战场行动、同步遂行作战任务。 一、现代战争中作战体系内容 (一)数字化装备及系统体系 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战场认知系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系统等“四大系统”为支撑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整

体较量。“四大系统”作为主导和支配信息化战场的重要力量,是信息化战场战斗力的源泉和争夺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之所在。 1.战场“眼睛”——认知系统 战场认知系统,是对各种军事情报信息获取装备和系统的总称。它由分布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各种预警侦察设备和系统,如侦察卫星、预警卫星、侦察飞机、电子侦察船、雷达、声纳等组成。战场认知系统作为信息化战场的“眼睛”,突破了传统侦察手段的时空局限性,基本具备了全方位、立体化、全天时、全天候的探测能力和高速自动化处理能力,对于夺取战场信息优势,赢得战争主动权至关重要。目前,为适应信息化战场对军事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的需要,战场认知系统正呈现出综合化、网络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2.战场“神经”——网络通信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使高科技战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大立体、全纵深、高强度的特点。作战行动将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层空间以及电磁频谱领域昼夜不断地进行。战场信息系统成为连接战场、指挥中心、作战部队、武器平台等各要素的“纽带”,是指挥作战的“神经”网络,是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的“桥梁”。 3.战场“大脑”——指挥控制系统 所谓战场指挥控制系统,主要是指战场信息系统及其各级作战指挥机构等。战场信息系统(外军称C4I系统)是一种集获取、传输、处理、分发、利用和对抗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军用电子系统,主要由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综合电子战等分系统组成。信息化战场上,传统的指挥手段已经难以实时精确地探测、收集、处理和传输各类繁杂的信息流,必须依赖先进的战场指挥控制系统才能实施有效的指挥。战场指挥控制系统作为战场“大脑”,既是维系军队整体作战能力的神经中枢,又是提高战斗力的“倍增器”,它支配和主导着信息化战场所有决策、指挥活动,发挥着“最佳战场调度”、“最佳战场指挥”和“最佳战场控制”等突出作用。

加强新形势下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新形势下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武 雯1 王 硕2 1.边防学院边境管控教研室 2.西安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学系 摘 要:本文从新形势下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出发,针对当前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 人才队伍 人才是兴军之本,也是制胜之本。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对官兵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军事人才的信息知识、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必须牢固确立“部队建设向信息化推进,育才就要向信息化聚焦”的理念,把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来抓,努力解决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努力营造浓厚氛围。 一、信息化人才的内涵 信息化人才这一概念,是伴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演变而逐步形成并提出的。关于什么是信息化人才,目前有很多不同程度的定义。广义上来讲,信息化人才是指树立信息化理念、掌握信息化基本理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特别是信息化素质、特别是相关岗位职责的新型军事人才。从狭义上来讲,信息化人才是指在军队相关信息化岗位上工作,具有专业信息化知识和素质能力的人才。综合看来,信息化人才是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的特殊人才群体,是新型军事人才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具有一般军事人才“共性素质”和信息化素养“个性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 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显薄弱。信息基础设施是保障军事信息传输、处理、安全防护和综合管控的各种软、硬件设施的总称,是信息资源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也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只有建立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人才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自身的水平才能得以不断地提高。随着军事信息化建设的展开,在很多基层部队,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不同规模的实施。尽管如此,有些基层部队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及后期维护方面仍存在不少困难,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仍显薄弱,难以满足部队信息化人才的发展需求。 2.部队官兵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信息素养指的是人能够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能力。作为信息化人才,信息素养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素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在工作岗位和学习生活中,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及时地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多数部队官兵了解一定的信息化战争知识,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能够一定程度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但准确率和有效率有限,在已有信息基础上的创新能力较弱。(2)一部分部队官兵的信息素养水平较高,能够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有些部队官兵的信息素养水平较低,甚至缺乏基本的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可见信息素养水平存在的差异之大。 3.自主学习意识亟待加强。基层部队工作任务多压力重,要想胜任工作,学习就始终不能放松,这也是信息化人才能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自主学习意识是自身进行不断发展,提高个人综合水平的不竭动力。自主学习意识能够促进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获取最新动态信息,扩充理论知识,增强工作能力,进而实现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的目的。目前,一些基层部队官兵的自主学习意识较为淡薄,缺乏足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岗位危机感的强弱,因为一定的危机感会激发个人的学习动力,以此来满足岗位需要。 4.数据资源难以真正共享。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军队信息网络建设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绝大部分基层部队均实现了军队网络进军营,可以在一定范围地登陆各类网站查找所需资源,但是作为数据存储量巨大的文献数据库在有些部队还都没有开通。因此要是想查找所需的资料信息,仅通过杂志、报纸和网页,了解当前动态趋势方式较为有限,主动查询信息更为困难,难以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三、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同时,充分考虑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与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特殊要求,制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相关机制,扭住关键环节,积极主动作为,为信息化人才成长、施展才干创造良好条件,切实做到信息化人才科学配置,资源高效使用,全力打造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1.建立培训机制,强化能力素质。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和教导队的教育功能,将部队官兵按年龄、级别以及信息技能水平划分层次,再根据划分的层次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设置教育学习班,结合相关信息素养培训,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为出发点,优化部队官兵的知识结构,使其能力素质得到强化。 2.吸纳地方人才,定期调整交流。根据信息化建设需求,力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选拔吸纳信息技术人才,更新信息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观念,拓宽渠道,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快速形成能力。可在征接新兵、选拔士官时,注重接收一批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或者在信息行业经历丰富的社会青年入伍,并充实到基层部队。与此同时,要调配使用信息化人才。依据信息化建设实际,由基层部队提出需求,可在一定范围内调配使用,赴部队任职或者代职,使人才得以定期调整交流,以满足信息化人才缺口。 3.建立评估机制,实现数据监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过程的监控和效果的评定需要建立动态评估机制。依据相关理论制定信息化人才标准,在各级建立信息化人才动态评估机制,完善信息化人才的考评指标体系,创新信息化人才考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化人才水平进行定期评定,并对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情况进行数据监管。正确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实现需求与培养目标的最佳结合,推动信息化人才培育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4.深挖教育资源,搭建网络平台。创建并完善数据库平台,为部队官兵提供大量可查询的信息;同时积极创建网络教育平台,利用网络课堂的形式,广泛开展网上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院校与基层部队的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人才的成长以及自身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良等:《对边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报.2013.3 [2]黄保民等:《边防信息化人才培养举措》[J].信息化建设研究.2011.2 [3]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军队信息化建设概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4]许为飞:《对信息化条件下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的思考》[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8. 2014年?10月?上期经营管理者 学 术 理 论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145

浅析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于金保

浅析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于金保 发表时间:2017-03-22T11:17:29.4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作者:于金保 [导读] 摘要: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保障,决定着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培养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人才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施工企业的必修课。 广东省长大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20 摘要: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保障,决定着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培养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人才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施工企业的必修课。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人才的现状,结合作者的信息化实践,从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信息化人才选、育、用、留四个培养体系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砥石。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打破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不断探索与创新,大胆尝试信息化建设为其带来的红利。信息化人才是随着信息化建设发展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的人才群体,是高度复合型的人才,信息化人才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要素。 一、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人才状况 信息化人才在建筑施工行业属于边缘人才,施工企业对信息化人才培养重视程度远低于其他专业,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化人才缺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缺少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成为制约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懂信息技术、精业务、善管理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速度和质量的关键要素,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在中施企协2014年关于“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最难突破的瓶颈”的调查问卷中显示,56%的企业选择人才“人才匮乏”,排在了第一位,这足以揭示出信息化人才对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应引起重视。 为解决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紧缺的现象,快速培养信息化人才。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应构建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应结合自身情况,学习同行业的经验与教训。信息化人才培养应采用自主与合作培养的模式,把信息化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化战略的核心部分,并贯穿到企业战略中。 (一)内部培养为主,外部为辅 信息化人才要立足自身,从企业内部培养,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筛选合适的后备人才,建立自身的信息化人才梯队,并使其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得到锻炼。利用企业内部专家,定期对信息化人才进行培训,交流提高其业务水平;鼓励信息化人才经常参加行业信息化的研讨会、交流会,学习行业先进经验,把握行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开拓视野;借助校企合作关系,对于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委托高校深化培养,帮助搭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掌握企业管理必备知识,使其战略性、全局性意识提高。 (二)内、外招聘相结合,人才合理流动 通过信息化人才梯队的建设基本上可以满足施工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信息化人才以企业内部招聘为主,从内部招聘优秀的人才,逐步培养。内部招聘可以给员工更多的晋升空间,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于技术开发人才可以适当从外部猎取,以解决短时间信息化人才紧缺。随着信息化人才培养体制的完善,信息化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对于晋升空间有限的人才,可以内部转岗流动。 三、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 如何为施工企业培养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必须实施一套完善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这套培养体系应该是贯穿于信息化人才的全生命周期,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涉及信息化人才选育用留四个方面。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招聘体系 1、内部甄选。CIO、实施推广人才采取内部选拔的方式,这类人才要求对公司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管理业务精通;可以从公司各业务信息系统关键用户中选拔优秀的人才配备到信息化人才队伍中;可以从信息化人才储备库中甄选出表现突出的人才充实到信息化人才队伍;可以从各类业务精英中物色合适的信息化人才。内部甄选的信息化人才,对企业比较熟悉,通晓管理业务,掌握企业业务运作流程,对企业管理创新与变革可以提出一些前瞻性建议,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离职率。 2、高校招聘。对于实施应用、网络运维人才、技术开发人才,每年从高校招聘一定数量信息技术相关类应届毕业生, 并配置到各施工现场学习各类业务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作为信息化人才储备,同时也变为企业信息化人才内部招聘的来源。也许这些人员会爱上其他业务,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可以最大限度发起他们的潜能。 3、外部猎聘。适时适量从外部引进一些信息化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外部招聘的信息化人才可以给施工企业带来新的思想与理念,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与变革,加快企业发展。与软件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对于一些优秀的技术开发人才施工企业可以猎为己有;可以通过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专家的推荐和具有同行业信息化工作经验的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应聘,获得优秀的信息化人才。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育人体系 1、建立信息化人才岗位轮换机制。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岗位轮换不仅仅是信息部门内部的岗位轮换,还应是信息化建设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岗位轮换,帮助员工找到最合适的发展方向。纵观,施工企业的各级领导,哪一个不是通过“岗位轮换”获得全面业务能力,岗位轮换对信息人才培养来讲是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岗位轮换也可以提高信息化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优秀人才的离职事件的发生。岗位轮换可以使信息化人才的视野上升到战略高度,从整体上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公司的战略高度融合。施工企业信息化人才不能只满足于掌握单项专长,必须是多面手、“全能工”。信息化人才应轮换做不同的工作,以取得多种技能,同时也挖掘了各职位最合适的人才,同时,信息化人才岗位轮换配合施工企业人力长期规划并储备了信息化人才。 2、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育才体系。建立信息化人才多种培养途径,通过外部培训,和内部培养,施工企业的信息化人必须是全方位的综合性人才,他们不但要通晓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材设备管理等业务知识,还应掌握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协调等技能。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利用大学的优秀师资,凭借他们雄厚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优势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人才讲授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多向行业信息化先进企业学习,经常参加行业交流会、讨论

论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培养

论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培养 军事人才良好的信息素质是把握信息化战争主动权、尽快生成战斗力的关键。我们既要把迅速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作为时不我待的重要任务,更应把提升新型军事人才信息素质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标签:军事人才;信息素质;培养 信息化战争中,一切军事活动都将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军事人才作为整个网络上的一个个节点,其良好的信息素质是把握信息化战争主动权、尽快生成战斗力的关键。我们既要把迅速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作为时不我待的重要任务,更应把提升新型军事人才信息素质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一、军事人才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夫斯基于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质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素质的内涵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目前,国内学者对信息素质概念的认识已基本统一,即认为,信息素质就是在信息化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机构的作用下,社会个体成员所应该具有的比较稳定的信息特质,是一种明显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基本素质。它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军队建设跨越的双重历史任务,不能单纯地把军事人才的信息素质与一般国民信息素质简单等同,也不能仅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信息素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演变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后发式跨越,既要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编制体制、作战理论与信息化相适应,更主要是培养大批能驾驭信息化战争的军事人才。军人信息素质,既要考虑军事人才的科技特征,又要考虑它的文化内涵,同时必须考虑到我军的特殊性和军事斗争活动的对抗性。因此,军人信息素质,是指军人适应信息时代需要,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应对信息战争等方面所应具备的修养与能力。 一是要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质的基础。首先,军事人才要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载体形式,信息的特点,信息传播的规律,信息存储的方式,信息管理系统和机构,网络、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信息支持系统等新的信息技术和概念有所了解,能正确认识现代信息环境。其次,要在学习中具备对信息的批判反应模式,能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区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防范和拒绝那些污染信息,有很强的对负面信息的觉察能力和虚拟环境下的自我防护意识。二是要具备突出的信息技术能力。首先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多数工作、训练都要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如军事办公自动化、文档处理、后勤自动化、参谋自动化作业等,这就要求军事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e12336521.html,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初探 作者:张仲祥 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2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进行的新的战略定位 与全面部署,本文主要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思路及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为军队在开拓军事训练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提供新的方向和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军民融合军事训练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也为我们在军事训练领域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即信息化军事训练领域的建设,必须坚持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从设计规划、训练管理、研发合作、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谋划、配置与产出,从而不断的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军事训练的整体水平。 结合训练实际,拓宽融合领域 技术共享 信息化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据美国军事专家估计,未来信息化作战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有70%-80%来自民用信息技术,只有20%-30%完全来自军用信息技术,民用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领先国防科技工业约2代-3代(约7年)[1]。因此,我军应当充分利用地方民用技术发展节奏快、市场推动效率高的特点,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地方企业及科研院所在军事信息化领域的转移与应用,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军队训练日益变化发展的新需要。要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和方式,引进吸收先进的民用技术成果,对于可以直接加以应用的民用信息化训练装备,要根据军事训练的特殊需求进行加密、加固,加快信息化军事训练的发展速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战斗力转化。 资源共建 当前我军在信息化设施及训练场地方面的建设日益蓬勃发展,但依旧滞后于地方建设的发展速度,因此应当大力提倡在军事机关、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协作领导下,整合军队、武警、公安、民兵及地方信息部门等各方资源和力量,按照联合设计、多方投入、共同使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互惠互利的联合建设,如可以考虑建设军民依存度高的信息化设施

2021年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研究

摘要 欧阳光明(2021.03.07) 信息化人才是企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培养不同层次的信息化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化人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明确信息化人才应有的素质,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信息化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文章分析了企业信息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培养信息化人才的必要性,我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论述了提高我国企业信息化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需要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人才;人才培养;素质;问题与对策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 Hu Ming-peng (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 isoneoftheindispensable resourceintheenterprise, andtrainpersonnelofdifferent levels ofinformationon the new requirementsoftheknowledge economyera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ersonneleducation. We must be clearinformation technologypersonnelshould havethe quality, thedevelopmentand implementationofthescience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human resourcesdevelopmentandmanagement strategiesto promotetheprocessofbuild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Thearticle analyzestheenterpriseinformation technologypersonnelshould possess the quality, theneedfortraining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alent, andthe status quoof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personnel trainingandthe main problems, and finally discussestheneed to be takento improve thecapacity and qualityofChina'sEnterprise Information Personnel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personnel Information;personnel training;quali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