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猪的类型品种及其利用

第二章 猪的类型品种及其利用
第二章 猪的类型品种及其利用

第二章猪的类型品种及其利用

第一节猪的经济类型

发展养猪业,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猪种类型和高产品种。所以类型和品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一类型中有很多个品种,同一个品种又会有不同的类型,如瘦肉型猪有长白、大白、三江白等;约克夏猪包括有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划分猪类型的标准很多,有依据培育程度的,分为原始、过渡和培育品种;有依据来源或产地的,分为中国和国外猪种;依据经济成熟性的早晚的,分为早熟、晚熟和中熟品种;使用最多的是根据经济用途来划分的,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三种。

一.瘦肉型

瘦肉型猪胴体瘦肉多,瘦肉率在55%以上,6—7肋背膘厚1.5—3.0厘米。外形的共同特点是:中躯长、四肢高、前后肢间距宽、头颈较轻、腿臀丰满、整体呈“流线型”,体长大于胸围15厘米以上。瘦肉型猪一般性成熟和体成熟较晚,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特别是蛋白质水平,能有效地将饲料蛋白转化为瘦肉,利用率较高。由于将饲料转化为瘦肉的效率是转化为脂肪的2.5—2.6倍,所以这类猪生长快,饲料效率高,如一般180日龄就能长到90公斤以上,料肉比3比1左右。

瘦肉型猪由于背膘薄、皮薄毛稀,故较脂肪型猪耐热,耐寒性差,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敏感性强,适应性差,有时会发生应激反应,出现应激综合征,致使肉质变差,如PSE肉或DFD肉等,这是长期选育背膘薄、生长快、体形长的负面效果。

这种类型的猪较多,如引进品种:长白、大白、杜洛克等;我国培育品种:三江白、湖北白、广西白、浙江中白猪等。

供港瘦肉型猪标准:是以精肉率来计算的,良种猪:精肉率25%以上,相当于胴体瘦肉率55—56%;特良种:精肉率27%以上,相当于56—57%的瘦肉率。(精肉率是猪四条腿的瘦肉(包括背最长肌)占宰前活重的比例。)

由于瘦肉较受消费者欢迎(肥肉中胆固醇含量比瘦肉高39%);经济效益高(瘦肉价格高,瘦肉型猪生长快,周转快,饲料效率高),故商品猪生产主要饲养的是瘦肉型猪。

二.脂肪型

这类猪的胴体脂肪多,瘦肉少,脂肪占胴体比例为40—50%,6—7肋骨背膘厚5—6厘米以上。外形特点是:体躯宽、深、短、矮、头颈重而多肉、体长胸围相等或相差2—3厘米。脂肪型猪一般被毛稀,体

质细致,生长慢、饲料报酬低(因脂肪生长耗能多)。我国很多地方型猪都属脂肪型猪,如华南型猪:两广小耳花猪(32%瘦肉率、肥肉+板油占胴体52.69%、9—10个月才长到80—85公斤)、海南猪等;培育的脂肪型猪有赣州白猪。

现在已不再培育脂肪型猪。

三.兼用型

这类型猪的胴体肉脂比例介于脂肪型和瘦肉型之间,瘦肉和脂肪的例大致相同。外形上也介于两者之间,体长一般大雨胸围5厘米,背膘厚3—4厘米左右。我国培育的很多品种都是肉脂或脂肉兼用型猪,如北京黑猪、新金猪、上海白猪、哈尔滨白猪、吉林花猪、新淮猪等;国外猪种如苏联大白猪、中约克夏等。

经济类型实质上反映了猪的生长发育类型,它是可遗传的又是可改变的,比如:胴体和外形上的差异要受到饲养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如肥育方式---直线肥育,控制屠宰时间),所以生产中要注意饲养条件,以发挥不同经济类型猪的性能。

第二节中国地方优良猪种

一、我国地方猪种的分类

(一)华北型

1.地理分布

分布最广,主要在淮河、秦岭以北,包括东北、华北、内蒙、新疆、宁夏,以及甘肃、陕西、湖北、安微、江苏等五省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及青海的西宁、四川的广元附近的小部分地区。

在这一分布地区内,一般气候比较干燥,寒冷,饲料条件不如华南、华中丰富,饲养较粗放,多采用放牧或放牧加舍饲,青粗饲料占的比例较大。

2.特点

体质健壮、骨骼发达(气候干燥、日光充足、土壤中钙磷含量高,放牧能成分运动等原因造成)。外形上表现为:体躯高大、四肢粗壮、背腰狭窄、大腿不够充实、头较平直、嘴筒长、耳较大、额间多纵行皱纹、毛粗密、冬季生绒毛、毛色多数为全黑。

性成熟早(3、4月龄),公母猪4月龄配种,胎产12头以上,乳头8对左右,母猪护仔性强,仔猪育成率高。但增重慢,养一年才能出栏,瘦肉率45%,肉昧较好。

3.代表猪种

东北民猪、八眉猪(甘肃)、河套大耳猪(内蒙)、莱芜猪(山东)

等。

(二)华南型

1.地理分布

云南的西南和南部边缘,广西和广东的偏南大部分地区及福建东南角,海南和台湾各地。

这一带饲料丰富(亚热带、雨量多、气温不是最高、夏季长、一年三熟),尤以青绿多汁饲料最多,养猪条件较好。(叶菜类、根茎瓜类、水生、牧草等)。

2.特点

早熟、母猪多在3—4月龄发情,6月龄体重30公斤以上即可配种,8—9头/窝,乳头5--6对,繁殖力较华北型低。胴体易肥,一般膘厚4—6厘米,厚的可达8厘米以上。

外形特征:体躯较短、矮、宽、圆、肥,皮薄毛稀、鬃毛短少。毛色多为黑或黑白花,背腰宽阔,腹多下垂,臀丰满,四肢开阔,粗短多肉,头较小,面侧稍凹,额有横行皱纹,耳小上竖或向两侧平伸。3.代表猪种

两广小耳花猪(广东小耳黑背猪、广西陆川猪)、粤东黑猪、蓝塘猪(板岭猪场保种)、滇南小耳猪(云南)、槐猪(福建)、海南猪(或文昌猪)。

(三)华中型猪

1.地理分布

长江和珠江之间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湖南、江西和浙江南部以及福建广东广西北部,安徽、湖北、贵州也有分布。

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条件好,各种饲料丰富,但多汁饲料不如华南多,总的饲料条件较好。

2.特点

华中型猪的体形和生产性能基本与华南型猪相似,区别是体格要稍大于华南猪,背腰多下凹,腹大下垂,耳较华南猪大、下垂,毛色多为黑白花。乳头6—7对,10—12头/胎,生长快,肉质细致。3.代表猪种

金华猪(浙江)、大花白猪(广东、板岭猪场保种)、宁乡猪(湖南)等。

(四)江海型

1.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汉水和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平原(既江浙一带),这一地区处于交通便利的下游和沿海一带,故有江海型之称。

2.特点

是由华北型和华中型猪选育而成的,故江海型猪又称华北华中过

渡型,这一类型的猪互相在外形和生产性能上差异较大(因杂交而成)。

外形表现:头大小适中、额宽、皱纹深、多呈菱形、耳长大下垂、背腰宽、平直或稍凹陷、腹大、骨骼粗壮、皮厚松软有皱褶。毛黑色或有少量白斑。

最突出的特点是高繁殖力,据测定,1977一1981年2862窝3胎以上母猪的资料显示,平均15.85头/窝,比西方猪多3—4头/窝(《国外畜牧科技》97、4、P35),平均都在13头/窝以上,乳头8对,体脂沉积力强,增重较快,70%的屠宰率。

3.代表猪种

太湖猪(江苏、浙江。包括梅山、二花脸、枫泾)、安康(陕西)、虹桥(浙江)、姜曲海(江苏)等。

(五)西南型

1.地理分布

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及湘鄂的西部。该地区地形复杂,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及盆地纵横交错。以稻麦为主,青绿饲料不如华南华中地区。

2,特点

头大、腿粗短、额部多有旋毛和横行皱纹,毛色全黑和“六白”居多(四肢、尾尖、额部),也有少数黑白花和红毛的。8—10头/窝,乳头6—7对,屠宰率低。

3.代表猪种

内江和荣昌(四川)、乌金猪(包括贵州的柯乐、威宁,云南的大河,四川的凉山猪等)、关岭猪(贵州)等。

(六)高原型

1.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甘肃的甘南、四川的阿坝、甘孜、木里,云南的迪庆。

这一地区高寒、辐射强、植被稀疏,作物生长期短,农业不发达,饲料来源少,所以该地区的猪主要靠终年放牧。

2.特点

小型晚熟种。头狭长、呈锥形、嘴尖、耳小竖立、体形紧凑(因放牧奔走)、背窄微弓、腹紧臀斜、蹄小坚实、反应灵敏,善于奔跑,皮肤厚,被毛密、鬃毛发达、丛生绒毛。毛色多为黑或黑灰色。5—6头/窝,乳头5对以上(性能低),生长慢(2岁肉猪56公斤)、屠宰率低,胴体瘦肉多(46%)。(因善奔跑,体内脂肪积存少)

3.代表猪种

藏猪(青藏高原)、合作猪(甘肃)、迪庆藏猪(云南)。

二.我国地方猪的种质特性

1.繁殖力强

2.抗逆性强

①抗寒耐热。

②耐粗饲。

③耐饥饿。

④适应高海拔。

3.肉质较好

4.生长缓慢,胴体多脂

三.开发利用和保种

1.在杂交繁育中可作母本使用,效果较好。

2.要开发地方猪的抗寒力、对高海拔的适应能力。

3.可利用地方猪来改善商品猪的肉质。(作母本)

4.开发利用地方猪的特殊基因。

如矮小基因(微型基因);由于猪在解剖、生理上与人类最接近,可以作为实验动物来使用.

5.地方猪要注意保种。

第三节我国近代培育猪种

我国自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养猪生产实践,经验收合格的新品种新品系猪有38个。它们均是使用引进猪种与我国地方猪种杂交培育而成的,分别引用的品种有:中约克夏、大白、巴克夏、杜洛克、长白、波中、切斯特白和泰姆沃斯等。

1972--1982年间,验收的猪种有15个,如哈尔滨白猪、新淮猪、上海白猪、东北花猪、浙江中白猪、温州白猪、新金猪、伊犁白猪、新疆白猪、北京黑猪、汉中白猪、宁夏黑猪、赣州白猪、沂蒙黑猪和福州黑猪。

1983—1990年间,验收的有23个猪种,如三江白猪、湖北白猪、甘肃白猪、湘白I系猪、内蒙古白猪新品系、昌维白猪(Ι)系、广西白猪、芦白猪、山西瘦肉型猪SD—I系、北京花猪I系,泛农花猪、沂蒙黑猪新品系、皖北猪、乌兰哈达猪、定县猪新品系、广花猪、

山西汉洁甘肃关中吉林宁安内蒙古黑猪等。

一.分类

1.白色品种

它们是以白毛色引进猪种为父本,与我国地方猪杂交培育而成的,这些国外猪种有苏联大白猪、长白猪、中约克夏猪等。属于白色的培育猪种有17个,如三江白猪、湖北白猪、上海白猪、新淮猪等

白毛色猪种。

2.黑色猪种

这类型猪是以巴克夏为父本培育而成的(英国、毛色黑色,有“六白”特征)。这类型猪毛色主要是黑色,少数有“六白”毛色特征,如新金猪、乌兰哈达猪、定县猪、内蒙古黑猪、吉林和宁安黑猪。这类型猪约有15个。

3.黑白花品种

这类型猪分别采用了克米洛夫、巴克夏和苏联大白猪。包括6个猪种,如山西瘦肉型猪SD-Ι系、泛农花猪、北京花猪Ι系、吉林花猪、黑花猪、沈花猪等。

二.品种简介

(—).三江白猪

l.产地

产于黑龙江的三江平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盛产麦类、大豆、玉米等作物,饲料资源十分丰富,尤其豆饼类饲料(瘦肉猪需要的蛋白质饲料)。这一带气候寒冷,冬季时间长,年均气温2℃(-41℃—35℃),所以三江白猪较耐寒冷。1973年开始培育,以长白猪和东北民猪为亲本经正反交,得一代杂种母猪,再与长白公猪回交,回交后择优组成零世代基础群,由此经五、六个世代的横交和选择,于1983年通过鉴定的,是我国第一个瘦肉型猪种。

2.特征特性

具瘦肉型猪体形结构,体型似长白猪,毛色全白、头轻嘴直、耳下垂前倾、背腰宽平、腿臀丰满、四肢粗壮、蹄结实、乳头7对,排列整齐。仔猪50日龄(断乳)个体重13.94千克(1160头计算),6月龄重84.22kg。母猪4月龄发情,种猪8月龄配种,10头以上,60天(断乳)窝重160kg,肥猪180日龄体重可达90kg以上,瘦肉率58%,肉色鲜红,吸水力强。

3.杂交效果

作为杂交母本利用效果较好,无论与国内和国外品种杂交都有较好的效果。

(二)湖北白猪

1.产地

湖北武汉市,产区是江南粮区,饲料充足。由华中农大和湖北省农科所于1973年培育,利用长白和大白猪与本地通城猪杂交育成。该品种工分五个品系,Ⅰ、Ⅱ、Ⅲ系繁殖力高、适应性好,Ⅳ、V系瘦肉率高,1986年通过鉴定。

2.特征特性

被毛全白、耳前倾稍下垂、中躯长、腿臀丰满、肢蹄结实、有效乳头7对以上,体形外貌一致。

4月龄体重50kg以上,6月龄可达82kg以上,成年公猪250—300kg,母猪200—250kg,繁殖力高的I、II、Ⅲ系其产仔数第一和第二胎分别可达10.87和12.85头,而Ⅳ、V系为9.92和ll.48头。瘦肉率I、II、Ⅲ系约为58.03%,IV、V系为62.37%。

3.杂交效果

在产仔数、育成数、日增重、料肉比、瘦肉率等方面,与引进品种杂交效果较好,其中与杜洛克杂交效果最好,汉普夏次之,长白又次之。

三、利用

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由于发展肉用型猪是养猪业的总趋势,我国培育猪种利用的基本途径是选择最优的杂交组合和建立完整的繁育体系,目的是生产优质的商品猪,以及维持和巩固品种的质量。

目前多数是用我国培育猪种做母本与引进猪种杂交来生产商品肉猪,各地有不同的杂交利用组合,效果较好。

第四节引入我省的国外优良猪种

一、品种介绍

(一)长白猪(landrace)

1.产地

原产于丹麦,原名兰德瑞斯,因其体形长,毛色全白,故在我国称其为长白猪。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瘦肉型猪种。它的培育是从1887年开始的,由英国大白猪与丹麦本地猪种杂交,经过几十年选育而成为著名的瘦肉型猪种。我国1964年首次从瑞典引入,饲养在三个地方,其中包括当时的广东农业厅种猪场。后来又先后由德国、荷兰、法国、丹麦及英国等地引入多批。

2.外貌特征

头小颈短、嘴筒直长、耳大前顿(耳根软)、颈肩部较轻、体躯特别长(因其脊椎骨或肋骨比其它猪种多2条,其它猪为14—15条)、体长与胸围之比为10∶8.5,后躯特别丰满、背腰平直稍呈拱形、皮薄、腹线平直不松弛、被毛白色有光泽。

3.生产性能

产仔数约11头,初生重1.4kg,60日龄体重可达18kg,175天肉猪体重可达90kg以上,公母猪体重在130和120kg以上即可配种。日增重在700g以上,料肉比为2.5—3∶1,膘厚2.1—2.8cm,瘦

肉率可达63—64.5%。

无论二元和三元充杂交效果非常好,这是公认的。

在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的第三届种猪拍卖会上,经广东省种猪测定中心测定的4头长白猪其30—90kg校正日增重为967g,平均饲料报酬2.46∶1。

4.优缺点

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母猪产仔数较多、奶水足;不足之处,体质弱、抗逆性差等,新长白这方面已有很大改善;肉质欠佳,氟烷阳性率仅次于皮特兰。

(二)杜格克(Duroc)

1.产地

美国,是当今又一个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已广布于世界各地。1860年育成。主要亲本是三个红毛猪品种:泽西红毛猪、红毛杜洛克、红毛巴克夏。原来是脂肪型,后来改良成瘦肉型。1872年建立品种标准,原称杜洛克泽西(Duroc Jersey),现简称杜洛克猪。我国是在197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送给中国第一对纯种杜洛克猪,1978年,广东又引进一批,之后在全国各地都有此猪的分布。2.外貌特征

全身被毛棕红色,色泽深浅不一,腹部浅。耳中等大、耳根稍立、耳尖下垂,颜面微凹、嘴筒短、体高而身较长、体躯宽深、肌肉丰满(尤后躯)、背呈弓形、四肢粗壮结实、蹄黑色直立。

3.生产性能

成年公母猪体重分别为340—450kg和300一390kg,153日龄可长到的90kg。产仔数平均为9-10头,繁殖力稍低,但母性好、温和,肥育期平均日增重可达700g以上,料肉比2.5∶1,背膘2.0cm左右,瘦肉率60%以上,屠宰率72%--74%。肉质方面,氟烷阳性率最低。

杂交效果非常好,能大幅度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且肉质良好,少见PSE肉(杜洛克猪肉的肌间脂肪含量为美系3.66%)。在我国各地的商品猪生产中主要用做终端父本。

4.优缺点

体质强健、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肉质好,但繁殖性能不如长白大白高,故通常用做父本(因母本要求繁殖力高)。

(三)大白猪(Large Yorkshire)

1.产地

英国北部地区,1852年确定为品种。后来分化出大、中、小三个类型,分别称大白、中白、小白猪,分别是瘦肉型、兼用型和脂肪型。我国于1900年引入中白,大白猪是在1936—1938年首次引进的,目前分布于全国最多的是大白猪。在欧洲被称为是”全能品种”。

2.外貌特征

全身白色、耳稍大直立、头长直、体格大、体型匀称呈长方形、背腰长略呈拱形、四肢高、腹线平。

3.生产性能

成年公母猪体重可达300-370kg和250-330kg,肥育期日增重700g以上,料肉比较高为2.28∶1以下,膘厚1.77——2.69cm,瘦肉率60%以上。繁殖力较高,11—13头/胎,初生重1.4kg。杂交利用效果非常好,因其产仔数较高,泌乳性能好,哺育率高,在商品猪生产中用它做母本的较多。

4.优缺点

繁殖力强,产仔数多,生长快、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缺点是后备猪发情不明显,初配受胎率较低,肉质性状一般。

(四)施格猪(斯格、Seghers)

1.产地

比利时,属瘦肉型猪种。主要是由比利时长白、英系荷系法系德系丹系长白等专门化品系,经杂交而合成的,是一个合成系或称杂优猪。

我国于198l、1982年从比利时引进两批祖代种猪868头,饲养在广东深圳的光明农场,现在广东的长江公司、广南等猪场,都有饲养施格猪,在内地的湖北、黑龙江、辽宁、福建、北京等均有饲养。2.外貌特征

与长白猪极为相似,后腿和臀部的肌肉特别发达,四肢较长白猪粗短、嘴筒不如长白猪的长直、父系种猪呈双脊背,后腿和臀部肌肉特别发达,呈圆球形。

3.生长性能

生长迅速,10周龄体重可达27kg,170一180日龄可长到90一100kg。日重700g以上,饲料报酬2.5~3∶1,初产和经产母猪产仔数分别为8.7和10.2头,屠宰率可达77.22%,膘厚2.3cm,瘦肉率60%以上(高的可达69%)。

在深圳光明农场,施格猪配套系在1998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命名为“光明猪配套系”,父系和母系由两个专门化品系组成,父系是杜洛克,母系是斯格母系猪,由它们生产的杜斯商品猪性能非常好,经广东省种猪测定中心测定,30—90kg期间平均日增重880g,活体膘厚l.67cm,饲料报酬2.547,胴体瘦肉率69.38%(30头),肌肉含脂量4.27%。

4.优缺点

瘦肉率高、适应性强、耐高温高湿、后躯丰满、繁殖性能好,商品猪适合香港市场的需要。施格猪引入初期,肌肉发达的父系猪易患

应激综合症(患猪肌肉僵直、皮肤发绀、呼吸困难、心脏衰竭而突然死亡),致使商品猪肉质较差(PSE肉),这是遗传造成的(含有氟烷基因)。后来经过选育和风土训化,已基本克服了应激综合征这一缺点。引入广东省的且数量较多的国外猪种,就是上述的四个猪种。其它还有一些较优秀的国外瘦肉型猪,在广东数量较少,不做重点介绍,如汉普夏(美国)、皮特兰(比利时)、迪卡(美国、合成系)等。

二、种质特征

1.生长速度快

2.屠宰率、胴体瘦肉率高

3.肉质较差

三、利用途径

在我国猪的杂交繁育体系中,引进的国外猪种一般用做父本,也有做母本的(如在杜长大这种杂交组合中,大白猪用做母本),有二元、三元杂交效果均较好。

国家标准GB_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国家标准GB/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代码1011经济类型内资国有全资说明资金主要来源于内地的经济组织。 全部资产(资金)归国家所有,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含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和联营中的国有联营)和国家和政党机关。 全部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不含有限责任、股份合作和联营中的集体联营)。 以合作制为基础,由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两个及以上相同或不同的经济类型的经济组织,按自愿、平等、互利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非公司型经济组织。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经济组织。 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赢利性经济组织。 以上未包括的内资经济类型。 1213集体全资股份合作1415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有其他内资港澳台投资资本(资金)部分(达国家规定比例以上)或全部来源于港澳台的经济组织。

内地和港澳台合资内地和港澳台合作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经济组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按合资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经济组织。 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经济组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按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经济组织。 港澳台独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内地由港澳台地区独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经济组织。 港澳台投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外经贸部依法批准设立,其中港澳台投资者的股股份有限公本占公司注册资本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司其他港澳台投资国外投资中外合作以上未包括的港、澳、台投资经济组织。 资本(资金)部分(达到国家规定比例以上)或全部来源于国外的经济组织。 国外法人或个人与内地经济组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按合资合同规定比例投资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经济组织。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按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经济组织。 外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内地由外国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经济组织。 国外投资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外经贸部依法批准设立,其中外资的股本占公司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国外投资其他以上未包括的国外投资的经济组织。 以上未包括的经济组织。 注: ①卫生行业经济类型仅采用GB/T12402前两位代码;②卫生行业暂不使用代码

第二章-猪的品种

《养猪学》教案第二章猪的品种 第二章猪的品种 内容:主要介绍猪的品种分类方法及各类猪的代表品种,国内外主要品种的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杂交利用等知识。 目的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及图片等观看、熟悉猪的分类方法,了解掌握国内外主要品种的外貌特征和生产特点,以及各主要品种的 杂交利用的性能等。 重难点:①国内所饲养的主要品种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 ②国内外优良品种的杂交组合。 学时与教法:本章总计为5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学时,实验为2学时,观看品种的图片和幻灯片。 思考题: 1、猪的品种分类有哪些方法,其各类代表品种有哪些? 2、简述引进的主要品种的外貌特征、生产性能? 3、怎样选择商品肉猪生产的杂交模式?我国肉猪生产主要有哪些杂 交模式,

《养猪学》教案第二章猪的品种 第二章猪的品种 第一节猪的品种及其分类 一、品种概念:猪的品种概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是通过人工选育产生的具有经济价值和育种价值的家畜类群。 2、具有相对稳定的在一定条件下能巩固地遗传下去的各种特性。 3、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同一品种的猪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来源、外形、性能和生 物学特征。 4、具有完整的品种结构,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品种的内部结构是指:品种 内具有的品系、品族、亲缘群等,不同的类群。 5、拥有足够的数量:根据全国猪种协作组规定,作为一个品种需要有纯种母猪1000 头以上,符合育种指标要求的应在70%以上的繁殖母猪,种公猪具有50头以上。 猪种是养猪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品种好坏可直接影响养猪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它对自然条件有一定的依附关系,并随着社会历史和经济的变化而消长存亡。据统计全世界家猪品种约300多个、这些现代家猪品种都是由野猪(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经世界各国人民长期饲养驯化而来,并形成适应世界各地的生长条件的不同品种,猪的品种分类就是根据来源相近、性状和生物特性相同等进行分类。 二、猪的品种分类 (一)按自然农业区域分类: 这种分类法主要用于我国地方猪种的分类,该方法于1960年在《中国养猪学》上由作者提出,1979年《中国猪种》编写组肯定了这个分类方法并在83-85年出版的《中国猪品种》中,采用该法(并把作者提出的过渡型改为江海型)把我国现有的地方猪种分归六大类型。具体为: 1、华北型(5个)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内蒙、甘肃、新疆、宁夏、以及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四省的北部地区和山东、四川、青海小部分地区。这一区域内一般气候较寒冷、干燥饲养粗放,因而使猪的体质健壮、体躯高大、四肢粗壮、背腰狭窄、额间多皱纹,为适应严寒的自然条件,皮厚多皱、毛粗密、鬃毛发达、毛色多为金黑,繁殖力强(12头∕窝以上)生长增量较慢(12个月达100kg左右)。主要包括的猪种有东北民猪(东北)、黄淮海黑猪(河北等)、汉江黑猪(陕西)、沂蒙黑猪(山东)、八眉猪(甘肃)等。 2、华南型(9个)主要分布在南岭与珠江流域以南,包括云南的西南和南部边缘,广西、广东偏南的大部分地区及福建的东南和台湾省。这一区域位于亚热带,雨水充足,饲料丰富且多以表绿多汁饲料和富含糖分的精料喂猪,从而形成这类猪体躯较短、矮、宽园、皮薄毛稀、鬃毛较少,毛色多为黑色或黑白花、体质疏松腹下重、背腰宽 1

经济组织的类型

经济组织的类型 国有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经济类型。二、翻体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类型。三、私,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类型。 四、个体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经济类型。五、联,经济。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或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的一种经济类型。六、股份创经济。指全部注册资本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东形式投资开办企业而形成的经济类型。七、外商投资经济。指的是外国投资者根据我国有关涉外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中国境内开办企业形成的经济类型。八、港、澳、台投资经济。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乡照有关沙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开办企业而形成的经济类型。 古代会计阶段 文明古国如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与希腊都曾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后来,欧洲庄园的管家需要就其管理成效向庄园主汇报。 我国《周礼》中有会计官职的设置,如“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 元代就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意思就是“原有的+新得到的=拿走的+还剩下的”。 巴比伦人民精于组织管理,设置“专门记录官”。 埃及首先出现了“内部控制思想”。 印度与希腊出现铸币,并记录在账簿中。 近代会计 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人们称我为“会计之父”,但是我并不是复式簿记的发明人,这是许多人的智慧结晶。我只是在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而已。 ——卢卡-帕乔利<-- #EndEditable --> 复式簿记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随后传播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又传入德国、英国、法国等 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 1.折旧的思想 在工业革命出现以前,耐用的长期资产往往比较少,商人们一般都是将耐用财产在报废时一次性冲销,或者将耐用财产当作存货(未销售的商品),继而在年终通过盘存估价增减业主权益。但是随着长期资产的日益增多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正确地确定盈亏,因此长期资产应该在其经济寿命期内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分摊,“折旧”概念便应运而生了。2.划分资本与收益 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投资者与经营者日益分离并更加关心投入资本的报酬。因此,必须将业主的投资与投资报酬收益进行严格的区分,使得会计人员必须严格区分

各省市经济类型聚类分析

各省市经济类型分析 SY0906611 陆启超 摘要 判别分析(Discriminate)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是进行统计分类的两种常用方法,本文利用这两种方法对于全国几个省市的按经济类和经济状况进行分类,并制定一定的分类规则(即判别函数),以便对于新加的样品能够按照这些规则进行很快的分类。 一个省市的经济类型和地区生产总值、三种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占的比重等因素相关。本文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全国各省市以上各方面200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对各省市经济类型的分类结果,并通过验证三个特殊省份的经济类型,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分析结果反映了这些省市的经济类型和经济特点。关键字: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经济类型MATLAB 引言 中国经济在总体上发展迅速,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各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经济类型呈现出巨大差异。英国经济统计学家,从若干国家经济统计数据中证明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就业结构亦将发生相应变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S.Kuznetz又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分析》中指出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引起产值结构的变化。 1聚类分析方法简介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从一批样品的多个观测指标变量中,定义能度量样品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在此基础上求出各个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的度量值,按

相似程度的大小,将样品逐一归类,关系密切的聚集到一个小的分类单位,关系疏远的聚集到一个大的分类单位,直到所有的样品都聚集完毕,把不同类型一一划分出来,形成一个亲疏关系谱系图,用以更加直观的显示分类对象的差异和联系。聚类分析的原则是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差异很大。 根据分类对象不同,聚类分析分为样本聚类和变量聚类,即统计学上的Q 型聚类和R型聚类。常见的聚类分析方法有快速样本聚类和分层聚类。 快速样本聚类的前提是要已知将要聚成的类数,这样在使用这种聚类法的过程中能够很快的将观测量分到各类中去。 分层聚类方法根据聚类过程不同分为凝聚法和分解法。分解法,就是在聚类开始的时候,把所有个体都视为属于一个大类,然后根据距离和相似性逐层分解,直到参与聚类的每个个体自成一类为止;而凝聚法刚好相反,它是在一开始把参与聚类的每个个体视为一类,根据两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性逐步合并,直到合并成一个大类为止。 1.1直接聚类法 先把各个分类对象单独视为一类,然后根据距离最小的原则,依次选出一对分类对象,并成新类。如果其中一个分类对象已归于一类,则把另一个也归入该类;如果一对分类对象正好属于已归的两类,则把这两类并为一类。每次归并,都划去该对象所在的列与列序相同的行。经过没m-1次就可以把全部分类对象归类,这样就可以根据归并的先后顺序作出聚类谱系图。 1.2最短距离聚类法 最短距离聚类法在原来的m×m矩阵的非对角元素中找出,把分类对象Gp 和Gq归并为新类Gr,然后按计算公式计算原来原来各类与新类之间的距离,这样就得到一个新的m-1阶的距离矩阵;再从新矩阵中选出最小者dij,把Gi和Gj归并成新类;再计算各类与新类的距离,这样一直下去,知道各分类对象被归为一类。

猪的种类

大白猪 大白猪又叫做“大约克猪”。原产于英国,特称为“英国大白猪”。输入苏联后,经过长期风土驯化和培育,成为“苏联大白猪”。后者的体躯比前者结实、粗壮,四肢强健有力,适于放牧。十八世纪于英国育成。约克夏猪是猪的一个著名品种。原产于英国约克郡(Yorkshire,英格兰东北部的一个旧郡,一九七四年分割为North 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当地猪与中国猪等杂交育成。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有大、中、小三种,分别称为“大白猪”、“中白猪”和“小白猪”。大白猪属腌肉型,为全世界分布最广的猪种。体长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猪两百至三百五十公斤。繁殖力强,每胎产仔十到十二头。小白猪早熟易肥,属脂肪型。中白猪体型介于两者之间,属肉用型。中国饲养大白猪较多。 长白猪 是“兰德瑞斯(Landrace)猪”在中国的通称。著名腌肉型猪品种。原产于丹麦。由当地猪与大白猪杂交育成。全身白色。体驱特长,呈流线型。头狭长、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大腿丰满,四肢较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每胎产仔十一至十二头。成年公猪体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猪三百公斤左右。要求有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遍布于世界各国。 汉普夏猪 汉普夏母猪是著名肉用型猪品种。十九世纪初期由英国汉普夏(Hampshire,一译汉普郡)输往美国后,在肯塔基州(Kentucky)经杂交选育而成。毛色黑,肩颈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长而直,正竖立。体躯较长,肌肉发达。成年公猪体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猪两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产仔八头。母性强。屠体品质高,瘦肉比例大。 波中猪 为猪的著名品种。原产于美国。由中国猪、俄国猪、英国猪等杂交而成。原属脂肪型,已培育为肉用型。全身黑色,有六白的特征。鼻面直,耳半下垂。体型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九十至四百五十公斤,母猪三百至四百公斤。早熟易肥,屠体品质优良;但繁殖力较弱,每胎性仔八头左右。 马身猪 马身猪马身猪原产于中国.山西,体型较大,耳大、下垂超过鼻端,嘴筒长直,背腰平直狭窄,臀部倾斜,四肢坚实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乳头7~10对。可分为“大马身猪”(大)、“二马身猪”(中)和“钵盂猪”(小)三型。虽生长速度较慢,但胴体瘦肉率较高。 家猪的品种 家猪贝尔茨维尔一号猪及贝尔茨维尔二号猪(肉用)均在美国育成贝尔茨维尔一号猪为黑色,二号猪为红色均肉用伯克夏猪(肉用)英国、日本、澳洲、新西兰、南美洲体型中等,多为黑色在各地分别培育以供鲜肉或腌肉用切斯特白猪(脂肪用)在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县育成体型大,白色,肤浅粉红色,性温和,母猪多育杜罗克猪或杜罗克泽西猪(脂肪用)北美及南美身长中等,体长,黑色1/2泽西杜猪1/2杜罗克汉普夏猪(肉用)美国品种体重中等,体长,黑色活泼、机灵、适于放牧饲养赫里福德猪(脂肪用)约1900年在美国育成体型中等,浅红至深红色脂肪用北欧猪(肉用)北欧、中欧及美国体型中等,白色有多个品种,供制腌肉用马里兰一号猪(肉用)一1941年在美国育成体型中等,黑色带白斑约60%北欧猪,40%伯克夏猪明尼苏达一

纯种猪的品种

猪的品种 1 (一)纯种猪 1.长白猪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已引入多年,由于其体躯较长,被毛全白,通常称长白猪。长白猪具有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等优点,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长白猪被毛全白,皮肤可有少量暗斑;头小清秀,颜面平直,耳向前轻耷;体躯较长,前窄后宽呈流线型,背腰微弓,腹部平直,臀部丰满,肌肉发达,体质结实,有效乳头6对以上。初产母猪产仔9.0-10.0头,经产母猪产仔11.0-12.0头。肥育猪生后165-180日龄体重达100千克,饲料转化率2.8-3.0,胴体瘦肉率63-65%。长白猪在杂交中多作第一父本或母本利用。 2. 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已引入多年,由于其体型大,被毛全白,亦称大白猪。大约克夏猪具有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色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大约克夏猪体型高大,被毛全白,皮肤有少量暗斑;头颈较长,面宽微凹,耳向前直立;体躯长,背腰平直或微弓,腹线平,胸宽深,后躯宽长丰满,有效乳头6对以上。初产母猪产仔9.5-10.5头,经产母猪产仔11-12.5头,肥育猪生后160-175日龄体重达100千克,饲料转化率2.7-3.0,胴体瘦肉率62-64%。大约克夏猪在杂交中多作第一父本或母本利用。 3. 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已引入多年。杜洛克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胴体品质好、适应性强等优点。杜洛克猪皮毛棕红色,少数为浅棕色至深棕色不一,体侧或腹下有少量小暗斑点;头部较小,脸面微凹,耳中等大小,耳尖部前耷;体躯宽深,背呈弓形,四肢粗壮,蹄壳黑色,腿臀肌肉发达丰满,有效乳头6对以上。初产母猪产仔8.0-9.0头,经产母猪产仔10.0-11.0头。肥育猪生后165-175日龄体重达100千克,饲料转化率2.8-3.0,胴体瘦肉率63-65%。杜洛克猪在杂交中多作终端父本利用。 4.军牧1号白猪 军牧1号白猪是以三江白猪为母本、斯格猪为父本,采用杂交合成和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军牧1号白猪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培育,1999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委员会审定,并经农业部批准。军牧1号白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抗逆适应性强等优点。军牧1号白猪被毛全白,头大小适中,耳中等大,前倾或微立,嘴直,中等长;体形较大,体躯较长,四肢粗壮,背腰平直,腿臀丰满突出,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有效乳头6对以上。初产母猪产仔9.4头,经产母猪产仔11.3头。肥育猪生后170日龄体重达90千克,饲料转化率3.02,胴体瘦肉率62.43%。军牧1号白猪在杂交中多作为母本利用。 5.辽宁黑猪 辽宁黑猪产于辽宁省瓦房店市、海城市、昌图县和丹东市,分复县黑猪、昌图黑猪、南台黑猪和丹东黑猪四个类群,统称辽宁黑猪。辽宁黑猪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较高、肉质好等优点。辽宁黑猪被毛全黑,体型中等或偏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耳大下垂,嘴稍长,颜面直或略凹;单脊,背腰较平直,臀稍倾斜,后躯较丰满,尾粗长,四肢较高,肢蹄坚实,乳头7对以上。初产母猪产仔9.0-10.0头,

最全猪的品种(品种)讲解

第一章猪的品种(品种) 我国猪种资源丰富,根据来源可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3大类型。根据猪胴体瘦肉含量又可分为脂肪型、肉脂型和瘦肉型品种。多数地方猪种属于脂肪型品种,多数培育猪种属于肉脂型品种,多数引入猪种属于瘦肉型品种。 现阶段多数规模化猪场都采用引进品种,所以本章仅就常见瘦肉型猪品种作一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品种,使其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大白猪(原名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是英国在18世纪育成的,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引入中国后经过多年驯化,已经有了较好的适应性。其主要优点是生产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仔数多,胴体瘦肉率高。目前引入我国的有英系、法系、加系、美系等大约克猪种。大约克猪种在杂交利用上主要用作母本,长白猪作父本生产长×大或大×长二元杂交母猪,作为规模化猪场的基础母本。在农村也可用大约克作父本与地方母猪进行杂交,生产二元商品猪。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在57%以上。 二、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其主要优点是产仔多,生长发育快,节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对营养要求较高。我国在1964年开始从瑞典第一批引进长白猪,后陆续从英国、法国、比利时和丹麦引进。因此在我国长白猪有英系、法系、比利时系、新丹系等品系。在养猪生产中,用长白猪作为三元杂交(杜×长×大)猪的第一父本或第一母本。即常用长白猪作父本,大约克猪作母本生产长×大二元杂种母猪。在现有的长白猪各品系中,法系、新丹系和台系的杂交后代生产速度快、饮料报酬高,比利时系后代体型较好,瘦肉率高,但增重较新丹系、法系和台系缓慢。 三、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原产美国新泽西州。因为皮毛棕红俗称“红毛猪”。目前引入我国的主要有美系、匈系、台系等猪种。现已遍布全国。其主要特点:体质健壮、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质较好。是我国“八五”国家养猪攻关课题筛选出的最优杂交组合的最优终端父本。在现阶段规模化猪场多将其作为三元杂交猪(杜×长×大)终端父本或二元

猪种六大类型

表 3.1 二花脸猪与其他四个中国地方猪种产仔数的对比 Table 3.1 The litter size between erhualian and other several pig breeds 品种二花脸 猪 米猪黑猪枫泾猪梅山猪藏猪 五指山 猪 巴马香 猪 陆川 猪 平均初 产仔数 /头 12.83 10.39 6.13 7.00 4-6 平均经 产仔数 /头 16.38 13.69 8.80 9.44 8-12 品种南昌野 猪 河套大 耳猪 莱芜猪民猪内江猪荣昌猪长白猪大白猪 杜洛 克猪 平均初 产仔数 /头 12.83 10.39 6.13 11 10 平均经 产仔数 /头 16.38 13.69 8.80 13 8-12 内江猪是中国猪的地方品种。品种起源[编辑] 原产四川内江地区,分布甚广。 品种特征[编辑] 头大嘴筒短,耳中等大而下垂,面多深皱纹,几遮两眼,额皮中部隆起成块状,俗称盖碗。肩广背宽,四肢强健,被毛黑色,鬃毛粗长。成熟早,适应力强。 生产性能[编辑] 每胎平均产仔10头,母猪性温顺,母性强。肥育猪6月龄体重可达90千克,胴体瘦肉率可达37%左右,肉质良好。对炎热、寒冷和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均能适应。以此猪为父本与其他地方猪杂交,杂种后代日增重提高15%~20%。以杜洛克猪等为父本,杂种后裔的胴体瘦肉率增加,皮肤变薄,日增重也明显提高。 2.1 民猪分布于天气较寒冷的东北三省及河北省、内蒙 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所以民猪的抗寒能力是很强的。民猪 还具有体质强壮、繁殖能力强、脂肪沉积能力强、耐粗饲、肉 质好等优点。根据测定,在-28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民猪在 室内12 min 内不表现颤抖现象;在-15 ℃环境温度下,能正 常地产仔和哺育。民猪的产仔数多,母猪头胎产仔数在11 头,四胎以上产仔数在13 头以上。哈白猪、新金猪、东北花 猪和三江猪是民猪分别与约克夏、巴克夏、苏白、克米洛夫 和长白猪杂交培育而成的。

项目一猪品种识别

项目一猪品种识别 教学目标:能对猪的常见品种的优劣作出评价、能结合当地选择适宜饲养猪品种、会选择杂交商品猪的父本、母本、会利用优良瘦肉型公猪与本地猪进行三元杂交、能用杂种猪进行商品猪生产,并选择适合的杂交杂交组合。 教学重点:能对猪的常见品种的优劣作出评价。 教学难点:能结合当地选择适宜饲养猪品种、会选择杂交商品猪的父本、母本、会利用优良瘦肉型公猪与本地猪进行三元杂交、能用杂种猪进行商品猪生产,并选择适合的杂交杂交组合。 教学过程:一、猪常见品种评介与选择:饲养牲猪,品种是基础,品种好坏直接关系到猪的生长快慢、饲料报酬高低、生产成本多少,而且关系到肉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一)国外引进优良品种 优点: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耗料低,经济效益高; 缺点:繁殖力较地方品种低,性成熟晚,肉质较地方品种差。 1、长白猪: 原产产丹麦,是 世界著名瘦肉型 品种。原名半德 瑞斯,因其又长

又白,在我国称之谓长白猪。 该猪全身白色,头小肩轻,耳大前伸或下垂。嘴筒长直,身腰长,比一般猪多长出1-2对肋骨,后躯发达,肌肉丰满。体型呈楔形。乳头7-8对。生长快,生后180d能长到90kg。饲料转换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达63%-65%。此猪不而寒,适应性较差,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 长白猪在杂交利用中是优秀的父本猪。 2、约克夏猪:也称英国大白猪。全身白色, 头颈较长,颜面微凹,耳中等大小、较薄、直立、前倾。体躯较长,肌肉发达。也是典型的瘦肉型 猪。大白猪瘦肉率达66%以上, 其生产性能与长白猪相近。但其 体质各适应性、繁殖力等较长白

猪稍强。外销生产中多做杂交的母本,销生产是很好的父本。 3、汉普夏猪:原产美国。是全身黑色,沿前肢和户部围绕一条“白带”。嘴筒较长直,耳直立,弓背,体躯较长。肌肉发达,长得较快,饲料转换率较高,胴体瘦肉率为好的杂交父本猪。 4、杜洛克猪:原产美国。全身红毛。色泽从金黄色到棕红色深浅不一。头较清秀,耳稍直立,耳尖前管理工作本躯长面宽深,弓背。腿臂肌肉发达、丰满,四肢较粗壮。性情温顺,较耐寒,适应性相对较强。生长较快,生产性能与汉普夏相近。本不尽理想,而在三元杂交中做终端父本表现良好。 (二)地方优良品种 优点:繁殖力高,早熟易肥,肉质好; 缺点: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耗料高,经济效益低。 1、猪:是中国猪的地方品种。又称两头乌。产于东阳、义乌、等地。体型中等,耳下垂,颈 短粗,背微凹,臀倾斜、 蹄质坚实。全身被毛中间白, 头颈、臀尾黑。以早熟易 肥、皮薄骨细、肉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标准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统计、分析报表采用国家统计局、工商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的标准对企业经济类型进行分类。 1.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 2.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3.股份合作企业:指以合作制为基础,由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4.联营企业: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 5.有限责任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6.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7.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8.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的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9.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与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或提供条件设立、分配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10.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在内地由港澳台地区投资者全额投资设立的企业。 11.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外经贸部依法批准设立,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达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港、澳、台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属于内资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1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指外国企业或外国人与中国内地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投资设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的企业。

大白猪的品种介绍

大白猪的品种介绍 大白猪又称为大约克夏,原产于英国,在五、六十年代引入我国,曾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过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大白猪生产性能优秀,在引进猪种中被称为“万能猪种”。 大白猪又称为大约克夏,原产于英国。由于大白猪体型大,繁殖能力强,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以及适应性强,世界各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饲养,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由于大白猪在世界的分布广泛,各国家根据各自的需要展开选育,在总体保留大白猪特点的同时,又各具一定特色,同样,国内通常就称其为系大白猪,如英系、法系、瑞系、美系、加(加拿大)系等,国内一些人熟知的苏联大白猪就是前苏联利用大约克夏猪,经过长期的风土驯化选育的优秀猪种,在五、六十年代引入我国,曾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过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年从国外(主要是从加拿大,也包括其他国家)引进的大白猪中,有的种猪背肌及后躯肌肉非常发达,受到偏爱,国内有双肌臀大白猪的称呼。 由于配套系猪技术的运用,大白猪又分化为父系及母系两个类型,前者突出健美的外貌和产肉性能,后者突出母系特征,窝均总产仔数偏高,但这两种类型也可互相转变,通过系统的选育就可以达到目的。 大白猪全身被毛白色,但额角部偶见小暗斑(并非在小、中猪阶段就出现暗斑),耳大小适中直立,嘴平直,面部平或稍凹,头中等大小,下颌偶见下垂,胸宽,背腰平直,腹部发育良好但不下垂,腿臀部肌肉发达,四肢粗壮结实,整体显示长方体型。 大白猪的生产性能优秀:窝均产仔猪数通常都可以在10头以上,100千克体重时背膘通常不超过20毫米,大白猪生长速度快,通常可以在生后150天~155天达到100千克出栏体重,胴体瘦肉率通常都可以达到65%。 不仅纯种大白猪生产性能优秀,当用来与其他几乎任何猪种杂交时,无论是作为父本还是母本,(如大长、长大)都有良好的性能表现,还可以用来做引进猪种的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也多可以用来与地方猪杂交,纯种大白猪与纯种黑毛色地方猪杂交,由于一代杂交后代的毛色是白色而受到欢迎,在引进猪种中,大白猪被称为万能猪种。 附:国家组织的由专家、企业家等组成的种猪标准起草小组对大白猪标准的意见 国家组织的由专家、企业家等组成的种猪标准起草小组,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大白猪的标准提出以下意见,并建议将该意见作为大白猪种猪质量评定(销售)的标准。意见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ceo娱乐城https://www.360docs.net/doc/e12485633.html, 20801865

三、中国地方猪品种

中国地方猪品种 中国拥有地方猪品种64个,为世界之首。包括东北民猪、西北八眉猪、两广小花猪、海南猪、滇南小耳猪、香猪、浙江金华猪、太湖猪、姜曲海猪、乌金猪、荣昌猪、藏猪等。培育品种有20多个,包括北京黑猪、上海白猪、伊犁白猪、赣州白猪、汉中白猪、三江白猪、新金猪、北京花猪等。以下择要介绍: (1)藏猪 1、产地 藏猪,是藏区古老的原始品种,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3500米的半山地带,系高原放牧猪种,终年随牛、羊混群或单群放牧,长期生活在交通闭塞、气候严寒、四季不分的高寒山区。以野果(青杠籽等)和植物根茎等为食。 2、特点 体小,嘴筒长、直呈锥形,额面窄,额部皱纹少,耳小直立、或向前平伸,体躯较短,胸较狭,背腰平直或微弯,腹线较平,后躯较前驱高,臀部倾斜,四肢紧凑结实,蹄质坚实直立,鬃毛长而密,每头可产鬃93~250克,被毛黑色居多,部分初生仔猪有棕黄色纵行条纹。终年放牧生长缓慢,成年母猪体重41千克,公猪体重36千克,头胎产仔4~5头,三胎以上6~7头。肥育期日增重为173克,48千克左右屠宰率为66.6%,膘厚3厘米,眼肌面积16.8平方厘米,瘦肉率为52.5%。 3、食用性 藏猪生活于高寒山区中,以无污染、自然生长的食物为食,基本上属野生生活。具有皮薄、胴体瘦肉率高、肌肉纤维特细、肉质细嫩、野味较浓、适口性极好等特点。 4、图片 (2)东北民猪 1、产地与特点 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种类型。目前除少数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2、品种特征 全身被毛为黑色。体质强健,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背腰较平、单脊,乳头7对以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

企业经济类型分类 我国按照新的标准划分经济类型。新的标准将我国经济成份划分为9种类型。 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举办的企业,也包括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不再核拨经费或核拨部分经费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性活动的社会团体,以及上述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举办的企业。 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公民集体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包括城乡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所有按国家法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所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 联营经济 联营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的一种经济类型。联营经济只包括具备法人条件的紧密型联营企业。 股份制经济

是指全部注册资本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投资举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股份制经济主要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组织形式。全民、集体、联营、私营企业等经济组织虽以股份制形式经营,但不以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的,仍按原有所有制性质划归经济类型。 外商投资经济 外商投资经济是指国外投资者根据我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大陆境内开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外商投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3种形式。 港澳台投资经济 是指港、澳、台地区投资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大陆举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港、澳、台投资经济参照外商投资经济,可分为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3种形式。 其它经济 是指以上8种类型之外的其他经济类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可能会出现新的经济形式,或遇到不易划清的,可列入其他经济类型

世界主要猪品种的概况及其育种进展综述

世界主要猪品种的概况及其育种进展综述 王文雯,马玉鑫,李海涛,李少斌,王建华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730070) E-mail:hongyexin-831128@https://www.360docs.net/doc/e12485633.html, 摘要:本文概述了世界养猪现状和世界主要猪品种状况,并从产地分布、生产性能、开发利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十个主要猪品种,最后对育种进展作了简要概括。关键词:猪品种生产性能开发利用育种进展 0 引言 在农业中,养猪生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养猪业的发展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标志着市场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又有了新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对原有品种的保存和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利用优良品种进行杂交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以达到选育新品种的目的。因此了解世界猪品种概况及其进展显得尤为重要。 1 世界养猪现状及发展规律趋势 猪肉是世界人民生活中的主要肉食品,因而养猪业能够蓬勃发展是理所当然的。2001年世界养猪存栏数为92752.21万头,比1982年76381.3万头,增加16370.91万头。[1]2003年世界各国猪存栏量为952899.7千头,尤其是我国为470010.0千头。[2]我国养猪业历史悠久,具有许多特色猪种资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9年我国生猪存栏4.291亿头,屠宰5.094亿头,猪肉产量3985万吨,分别占全世界的47.01%、44.74%和45.07%,均居世界之首。[3]近几年在猪种的资源开发利用,猪种的遗传育种与繁殖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以后养猪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因此,今后养猪业发展趋势会上升。据有人估计,近50年来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2010年末生猪存栏数将达到6393万头,比2002年末的5890万头增加了503万头。 2 世界猪品种 2.1 世界猪品种概况 世界猪的品种,文献报道过的共约300个,其中我国猪品种153个约占全世界的一半。[4]育成品种主要产于欧美两洲,特别是英国、美国、丹麦、苏联等国的猪种,数量较多,历史较久,影响较大。但目前,在国际上分布广而影响较大的只有十多个品种,其中又以长白猪、约克夏、汉普夏、杜洛克、皮特兰、拉康白等几个品种较为突出。[5]在亚洲,各国有不少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地方猪种。尤其是我国,我国拥有地方猪品种64个,为世界之首,包括东北民猪、香猪、太湖猪、金华猪、莆田黑猪、西北八眉猪、荣昌猪、藏猪等。澳非两洲,养猪数量不多,猪的品种则大部分有欧美国家输入。 目前,世界猪品种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存在着两种倾向。发达国家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蛋白质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在家畜育种方面,一直把高瘦肉率和高生长速度作为选种的主要目标,高产品种或专门化品系大量涌现,应用人工授精进行大规模杂交改良,致使原有地方品种迅速减少。发展中国家,虽有较丰富的猪种资源,但由于保种不当和盲目引进外来品种杂交,也造成原有品种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这两种倾向都导致世界性的品种资源危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分析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分析 电子商务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的商业活动、非盈利业务、综合服务活动的总和。电商是企业服务平台的一部分,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政府(B2G)、企业对消费者(B2C)。随着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国内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转型升级,利用电商可驱动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电商在企业中的应用,具有交易快、环节少、库存压力小等显著优势,可带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种微观行为必然会引发宏观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电子商务本质 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企业与其它企业、消费者或政府之间的商务活动,企业在新经济中仍是核心,从根本上讲,电商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以新型企业为动力,由发达国家主导,产生的一场对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革。电商以“商务活动电子化”为表征,是“技术”和“商务”的结合,故其本质是“一种变革”和“一种结果”。电商是对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革,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网络经济模式重在“零距离”、“零库存”,故企业应用电商时,应重在把握网络经济规律,注重对经营及管理的创新和突破。电商也是工业社会现代化高度发展的结果,生产专业化、信息系统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等因素,为基于网络、面向世界、开放性电商提供了可能性。 二、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从经济类型看,企业可分为国有、三资及民营三类,企业经济类型不同,电子商务的应用方式和程度也不同,本组就管理、技术及运作三方面,分析了電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1.管理方面。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企业电商的经营理念及管理参与等因素,对决定企业是否应用电商发挥着重要作用。现状如下:多数高管相信电商可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忽略重新设计企业商务

经济类型和行业属性分类及代码gb12402

附2:经济类型和行业属性分类及代码GB12402 经济类型代码 经济类型代码经济类型名称经济类型代码经济类型名称 100 内资175 个体经营 110 国有全资179 其他私有 120 集体全资190 其他内资 130 股份合作200 港澳台投资 140 联营210 内地和港澳台合资 141 国有联营220 内地和港澳台合作 142 集体联营230 港澳台独资 143 国有与集体联营240 港澳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49 其他联营290 其他港澳台投资 150 有限责任(公司)300 国外投资 151 国有独资(公司)310 中外合资 159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320 中外合作 160 股份有限(公司)330 外资 170 私有340 国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71 私有独资390 其他国外投资 172 私有合伙400 境外机构 173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900 其他 174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属性分类及代码 行业属性代码行业属性名称行业属性代码行业属性名称 0101 农业0651 铁路运输业 0102 林业0652 道路运输业 0103 畜牧业0653 城市公共交通业 0104 渔业0654 水上运输业 0105 农、林、牧、渔服务业0655 航空运输业 02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656 管道运输业 02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657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02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658 仓储业 02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659 邮政业 0210 非金属矿采选业0760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0211 其他采矿业0761 计算机服务业 0313 农副食品加工业0762 软件业 0314 食品制造业0863 批发业 0315 饮料制造业0865 零售业 0316 烟草制品业0966 住宿业 0317 纺织业0967 餐饮业 03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68 银行业 03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069 证券业 032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070 保险业 0321 家具制造业1071 其他金融活动 0322 造纸及纸制品业1172 房地产业 03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273 租赁业 03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274 商务服务业 032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375 研究与试验发展 03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76 专业技术服务业 0327 医药制造业1377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0328 化学纤维制造业1378 地质勘查业 0329 橡胶制品业1479 水利管理业 0330 塑料制品业1480 环境管理业 03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481 公共设施管理业 03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82 居民服务业 03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83 其他服务业 0334 金属制品业1684 教育 0335 通用设备制造业1785 卫生 0336 专用设备制造业1786 社会保障业 03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787 社会福利业 03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888 新闻出版业 03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业1889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03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890 文化艺术业

陆川猪品种简介

陆川猪品种简介 陆川猪,因原产与广西东南部的陆川县而得名,现主要分布于玉林、钦州、梧州等地,有陆川猪、公馆猪、杨梅猪、太平猪等不同品群。早在明朝万历已卯(1579)年编纂的《陆川县志》中已有关于陆川猪的记载。目前,有关陆川猪的资料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翻译成4种文字。1973年中国农科院在广东顺德召开的中国猪种育种会议,确定陆川猪为中国地方优良品种。2000年被农业部第130号公告陆川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陆川县良种猪场被确定为国家级陆川猪品种资源保护场。 陆川猪是全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母猪具有成熟早、产仔多、母性好的特点;其肉皮薄、肉嫩、脆而不腻;其畜产品可加工脆皮乳猪、香肠、无皮五花腊肉等。炸猪排、白切猪脚、脆皮扣等在宾宴上不可缺少的菜肴。陆川猪是陆川的县宝。陆川猪苗先后销往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越南。 体型特点 陆川猪体型特点为体躯矮,短,肥,宽。头较短小,耳小而薄向外平伸,额有横行皱纹,背腰宽而下

陆川猪猪肉 凹,腹大下垂,臀短倾斜,四肢粗短多卧系,乳头多为6对。全身被毛稀短,毛色为黑白花。除头、背、腰、臀部为黑色外,肩甲、腹部与四肢均为白色。背腰宽广凹下,腹大常拖地、毛色呈一致性黑白花。陆川猪体小、早熟易肥。肉质好、营养丰富。母猪母性好,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力稳定,杂交优势明显。产仔数11头左右,初生重0.6千克,2月龄断奶重9.6千克。屠宰适期为8月龄,体重70千克左右,屠宰率为69%。成年公猪体重87千克,母猪79千克左右。 饲养繁殖 陆川猪属脂肪型猪种,其体型特点是圆、短、宽、矮。皮肤丢色呈一致性的黑白花;头、耳、背、腰、臀及尾为黑色,其余部位为白色,在黑白交界处有一条4~5厘米白毛黑皮的“晕”。陆川猪皮薄、被毛短、细、稀疏,头较短小。嘴中等长,面微凹或平直,额较宽有横纹或菱形纹,耳小向外平伸,胸深,背腰宽、凹陷、腹大拖地,臀短多倾斜,尾粗大,后腿有皱槽,四股粗短,多卧系,乳头6~7对。陆川猪是中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其主要优点为早熟易肥,皮薄肉嫩、肉质味道好,耐粗饲、容易饲养,母猪繁殖力高,平均窝产仔12头以上,而且母性好,猪遗传力稳定,但也有其缺点,主要是体躯矮小,背腰过凹陷,腹大拖地、臀部不够丰满,生长速度慢,饲养报酬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