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规划说明(抗震防灾)

1-2、规划说明(抗震防灾)
1-2、规划说明(抗震防灾)

第1章城市概况

1.1、城市性质及规模

1.1.1、城市性质

宁夏中西部中心城市,沿黄城市带南部中心,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水电基地,以发展旅游、商贸业为主导的滨河生态旅游城市。

1.1.2、城市规模

2008年中心城城市总人口14.6万人,建成区面积22.70平方公里;依《中卫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5年)》预测2012年中心城城市人口达到21万人,建成区面积24.78平方公里;2025达到45.0万人,建成区面积51.75平方公里。

1.2、概况

中卫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生态旅游与交通水电枢纽城市,精细化工与新材料工业基地,同时又是驰名中外的枸杞、硒砂瓜、马铃薯之乡。地处宁、蒙、甘交界地带,东临吴忠市、南接固原市、北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西与甘肃省景泰县接壤,市域范围界于东经104°17'—106°10',北纬36°06'—37°50' 之间。全市辖沙坡头区(原中卫县)、中宁县、海原县,共计20个镇、20个乡、33个居委会和443个村委会,市域总面积17391.3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底,市域总人口114.17万人,人口密度66人/平方公里。

中卫历史悠久,得黄河之利,依大漠、山第之险,被誉为“左联宁夏、右通庄浪、东阻大河、西据沙山,后接贺兰之固,前有大河之险”的边陲要路。

市域北部卫宁川区属黄河冲积平原,西北部为腾格里沙漠边缘,其余均属黄土丘陵山地、台地。总体上分为沙漠、黄河冲积平原、山地、台地、坡地。川区平原较为平坦,山区起伏较大,沙漠为链状沙。市区地势开阔

平坦,地面无切割,海拨在1223米—1233米之间,均向黄河倾斜,地面坡度在0.5‰—2.5‰之间。

中卫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地处内陆,靠近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兼沙漠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寒漫长、夏少酷暑、雨雪稀少、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4℃,年平均降水量188.4毫米。

中卫境内共有黄河及其支流长流水、清水河三条主要河流。黄河沿市域西北侧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境内流程约182公里,距市区约2公里,年平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平均过境水量328.14亿立方米。

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明永乐元年置宁夏中卫,清雍正二年改称中卫县,属宁夏府,1933年分中卫、中宁两县。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宁夏省裁撤并入甘肃省,中卫属银川专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中卫县隶属之。1998年,银南地区撤地设市,中卫隶属吴忠市。2003年中卫撤县改设地级市。

中卫卫宁川区平原是中国枸杞之乡,盛产的枸杞远销海内外,又是宁夏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以蔬菜、瓜果、马铃薯、豆类、油料等为主,形成了粮食、肉蛋、蔬菜、瓜果等农业支柱产业。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造纸、酿酒、冶金化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主要工业产品为原煤、酒、机制纸、水泥、铁合金、电解铝、碳化硅、电石、金属镁、石膏板、染料中间体等。经过多年发展,以沙坡头旅游区为龙头,中卫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并形成一定规模,同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截止2008年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1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亿元;第二承业增加值49.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4.4亿元。

中卫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联系西北与华北地区的第三大铁路交通

枢纽,也是欧亚大通道“东西进出”的必经之地。包兰、甘武、宝中铁路和正在建设的中太银铁路均在中卫交汇,连通京包线、宝成线、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太原、呼和浩特、西安、郑州、乌鲁木齐、兰州、西宁11个省会城市。京藏、中营、中郝、中固、中盐5条高速公路和109国道、101、201、202省道4条公路干线穿境而过,铁路大桥和公路大桥贯通黄河南北。纵横阡陌的交通网络,是新疆、河西走廊通往东部地区最便捷的内陆通道,也是承东启西、拓北展南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香山机场的建设,更加奠定了中卫作为西北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目前已经初步建成涵盖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网络。

1.3、城市防灾能力

根据现场勘察调研情况表明,中卫市城市抗御地震灾害能力薄弱,存在问题校多。据推测:目前我国大陆已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时期,西部地区是发生强震的主体,特别是青藏块体的不断升高产生侧向挤压力,致使周缘地带可能发生7级强震,甚至8级大震,2008年汶川地震已带来警示。中卫市正处于青藏块体东北边缘附近,市域内展布着:天景山—香山--孟家湾--甘塘断裂带;中卫北山—烟筒山西麓断裂带;烟筒山东麓断裂带;牛首山西麓断裂带;沿南、西华山北麓——六盘山东麓长达240公里的海原活动断裂带等5条断裂带;未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大,但就中卫市目前情况看,城市抗御地震灾害能力薄弱,存在问题很多,主要环节有:

1、局部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影响建(构)筑物的稳固。

2、旧城区人口、房屋密集,街道狭窄,可能成为重灾区。

3、建成区内次生灾害源多。

4、部分生命线工程未达到《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的要求,即重点抗震的生命线工程应按设防烈度(中卫市为8度)提高1度(即9

度)采取抗震措施。

5、市民缺乏思想准备和抗震防灾常识。一是近年来中卫小震不断,大家习以为常,思想麻痹;二是对发生强震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又缺少必要的防震保身、自救互救常识,临震时会惊慌失措,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6、抗震防灾指挥系统不健全。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灾害预警、灾情信息收集、指挥布署、社会动员等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投入不足;人员编制紧缺。

7、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不高。

1.4、地震对城市的影响及历史危害程度

中卫市中心城区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北端,南部有海原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北有烟筒山西麓断裂、牛首山西麓断裂带等,这些活动断裂均具有独特的应力积累条件和孕震的地质构造环境。尤其已探明,位于中心城区南侧30公里内的1条东西向全新世活动断层,具备大震发生的构造背景和深部环境。目前我国地震活动又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期,据专家预测,2006~2020年,我国大陆可能发生10次左右7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可能超过7.5级,强震主体在大陆西部地区,而中卫市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旦突遇强震,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由于多组地质构造相复合,中卫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中强地震,又多遭邻近地区强地震波及破坏,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据记载,境内曾发生8级以上特大地震1次(我区共2次),7级以上地震2次,6级以上地震3次,其中1920年海原8.5级特大地震造成23万人死亡,灾害震惊世界;1709年中卫发生7.5级地震,死亡二千余人。

第2章总则

2.1、规划目的

为提高中卫市防灾应急能力,促进城市建设与应急减灾能力的协调发展,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卫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特制定本规划。

2.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为:三团一区(核心、迎水、柔远组团和外围生态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1.5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

2.3、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计划一致,规划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5年。

2.4、规划目标

规划至2025年,在规划范围内完成16个市级、13个区级和46个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满足规划区内100%人口的避难需求,并在本规划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城市应急通道的建设和维护,形成完整的应急交通体系;在规划范围内建立完善的市、区、社区三级应急避难网络;从容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宜昌市预防和抵御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加强。

2.5、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3、《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意见》(中国地震局)

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

5、《中卫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

6、《中卫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卫政发〔2004〕59号)

7、《中卫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0-2025年)》

8、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

2.6、指导思想

1、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立足于抗防。力争早做准备,常备不懈,有备无患,力求在灾害来临前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工作和措施,从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按照“平灾结合”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依靠先进的科技水平及社会防范措施,加快建立和健全全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市整体防灾抗毁和救助能力,确保城市安全。

第3章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

3.1、应急

应急是指破坏性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应急事件发生前所做的各种防御和减轻灾害的准备以及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应急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3.2、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和爆炸、火灾、毒气泄漏以及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等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安置的安全场所。

3.3、应急避难场所用地

可利用作为避难场所的用地主要指公园(不包括动物园和公园内的文物古迹保护区域)、绿地(指除公园以外的街头绿地、防护绿地以及其他块

状带状绿地)、广场、体育场(体育场地及学校操场)以及室内公共的场、

馆、所等。

3.4、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要求

1、安全性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应避开断裂带、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

发地段;应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空旷且地势较高易于排水,适于搭建帐篷

的地形;应选择在有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放射性物储放地、高压

输变电线路等设施对人身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之外;应选择在高层建

筑物、高耸构筑物垮塌范围距离之外;选择室内公共的场、所、馆作为应

急场所或应急避难场所配套设施的用房,应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并在

地震发生后依照国标GB18208.2-2001进行建筑物的安全鉴定,鉴定合格后

方可启用。

2、可通达性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应有两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道路。

3、面积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场址有效面积宜大于2000m2,人均居住面积应大于1.5 m2。

3.5、有效面积

有效面积是指扣除场地内水域面积、大于7°的陡坡面积、文物古迹保

护占地面积和建(构)筑物倒塌影响面积之外的面积。

3.6、应急避难场所用地分类

可利用作为避难场所的用地一般分为紧急避难场所用地和长期(固定)

避难场所用地。

1、紧急避难场所用地

紧急避难场所用地主要是指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受影响建筑物附近的面

积规模相对小的空地,包括小公园绿地、小花园(游园)、小广场(小健身活

动场)等。这些用地和设施一般能够起到发生地震等突发灾害时,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具有提供用地周围若干个邻近建筑中受灾居民临时和紧急避难使用的功能。也可以认为它是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用地。但在实际中它却又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最快、最直接地接受受灾市民,最能够减少灾后人员伤亡的用地。紧急避难场所用地对于受灾市民应急疏散避难,直接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来说最为重要。

2、固定避难场所用地

固定避难场所用地主要指相对于紧急避难场所用地来说面积规模较大的市级、区级公园绿地,各类体育场等,规模再大些的还包括城区边缘地带的空地、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等,主要用于安排居住区(社区)、街道办事处和区级政府等管理范围内的居民相对较长时间的使用。此类避难场所用地既可以为一个居住区或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受灾市民使用,也可为多个居住区服务。避难用地面积越大,离居住区、建成区越远,相对就越安全,越有利和方便于灾后政府集中救助工作。

3.7、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类型

根据应急避难场所场址用地的不同功能和性质,将其建设类型分为公园型、体育场型(包括体育场、学校操场和室内场馆所)、广场型和小绿地型等四类。

3.8、应急避难场所等级划分

本次规划将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市级、区级和社区级三个级别进行规划布局。

1、市级应急避难场所:为长期(固定)避难场所,占地面积不小5公顷(宜大于1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不小于9.0㎡, 服务半径为5-6 km。具备综合设施配置,能够满足人员长时间避难的需求,一般可安置避难受助人员30天以上。

2、区级防灾应急避难场所:为短期(固定)避难场所,占地面积不小于2公顷,人均占地面积不小于4.0㎡,服务半径为2-3km(该半径是根据灾害发生后人步行1小时的距离为2-3km来设定),具备一般设施配置,可以安置避难受助人员10—30天(含30天)时间。

3、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为紧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不小于2000平米,用于紧急疏散居民,人均有效面积不小于2.0㎡,服务半径为500m(该半径是根据灾害发生后人步行10分钟的距离为500m来设定的),具备基本设施配置,可以安置避难受助人员10天以内。

3.9、应急避难场所的启用

1、按照平灾结合的原则所建立的应急避难场所,在遇有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等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时方可使用,平时完全服务于本身原有的功能。

2、应急避难场所在启用时,是无条件征用的。

3、解除启用命令后,灾民应无条件撤出。

4、启用应急避难场所后,难民不得随意破坏场地内原有设施。

第4章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资源状况分析

4.1、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总量

本次规划对规划范围内各类避难场所用地进行了分类统计,共有74处(其中现状31处,规划43处)用地可作为避难场所进行建设,其总有效面积为1793m2,人均39.8m2/人。具体见下表。

规划区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汇总表

注:现状人口以16万人计,规划以45万人计。

4.2、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资源分布

1、核心组团

核心组团避难场所用地资源共有37处,其中现状26处,规划11处,总有效面积1171万m2,规划人口25.0万人,人均46.8m2/人。

2、迎水组团

迎水组团避难场所用地资源共有22处,其中现状3处,规划19处,总有效面积508万m2,规划人口10.0万人,人均50.8m2/人。

3、柔远组团

柔远组团避难场所用地资源共有16处,其中现状2处,规划18处,总有效面积114万m2,规划人口10万人,人均11.4m2/人。

4.3、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资源状况分析

1、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总量大。规划区内各类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总量为1793.0万平方米,其中现状为690.5万平方米,占总量的38.5%,规划为1102.5万平方米,占总量的61.5%。由于规划的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在进行应急避难场所规划选址时,应优先选择现状用地资源;在进行城市开发建设时,应严格依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要求,保证公园、绿地、广场、学校和体育场馆等设施的建设能够保质保量,以确保有足够的用地资源来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2、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资源分布不均。从各组团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资源占有量来看,核心组团最多,为1171万平方米,占总量的65.3%,柔远组团最少,为114万平方米,占规划区总量的6.35%;从人均占有量来看,迎水组团最大,为50.8平方米/人,为规划区人均指标的128%,柔远组团最少,为11.4平方米/人,为规划区人均指标的28.6%。在进行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时,对于人均指标较少的柔远组团,应该优先考虑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

3、公园及其它绿地类用地资源占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总量比重较大(公园和其它绿地类用地资源面积为1716万平方米,占总量的95.0%),而公园特别是其它绿地现状供水、供电等设施较少,在进行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时,应重视和加强此类用地避难场所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

第5章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

5.1、布局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利益为准绳,充分考虑居民居住环境和建筑情况,以及附近可用作避难场所用地的实际条件,努力为其创造必要的应急疏散场所。

安全性原则。应急避难场所的布置,应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核放射物品存放处以及可能发生各类地质灾害的地区。

就近布置原则。应急避难场所应就近安排,保证市民在突发公共事件来临时能够迅速到达。

因地制宜原则。应急避难场所布局选点应充分利用现有和规划的开敞空间。

快速通畅原则。应急避难场所应建设多条与之连接的应急通道。应急通道应畅通无阻,保障避难市民快速、无阻的到达。

多灾种利用原则。应急避难场所选取,应以多灾种均可使用为原则,不应仅适用于某一类突发公共事件或特定灾种。

5.2、应急避难场所总量

本次共规划74个应急避难场所,其中市级应急避难场所16个,区级应急避难场所13个,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46个。

规划避难场所汇总表

注:表中应容纳人数是指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数,是必须全部安置的人数;可容纳人数是指规划的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安置的人数。可容纳人数应不小于应容纳人数。

5.3、应急避难场所分组团布局规划

1、核心组团

核心组团规划避难场所37个,其中市级、区级和社区级避难场所分别为9个、5个和23个,总面积1171万m2,规划人口25.0万人,人均场所面积46.8m2/人。

2、迎水组团

伍家岗组团规划避难场所22个,其中市级、区级和社区级避难场所分别为4个、5个和13个,总有效面积508万m2,规划人口10.0万人,人均50.8m2/人。

3、柔远组团

点军组团规划避难场所个16,其中市级、区级和社区级避难场所分别为3个、3个和10个,总面积114万m2,规划人口10万人,人均场所面积11.4m2/人。

第6章应急避难场所配建设施规划

6.1、配建设施分类

应急避难场所配建设施可以分为基本设施、一般设施和综合设施三类。

基本设施:是指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而应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屋、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和应急标志等。

一般设施:是指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应增设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设施等。

综合设施:是指为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在已有的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应增设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应急功能介绍设施等。

本次规划中的市级、区级和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的配建设施分别按综合设施、一般设施和基本设施进行相应配置。

6.2、基本设施配置

基本设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棚宿区设施:帐篷、简易活动房等临时用房。应急棚宿区应进行分区,每个分区不应超过1000m2,间距大于2米。

2、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临时或固定的用于紧急处置的医疗救护车(站)和卫生防疫设施。

3、应急供水设施:可选择设置供水管网,供水车、蓄水池、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供水设施,并配置净水设施。每100人至少设置1个水龙头,每250人应至少设置1处饮水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达到GB5749-2006规定的要求。

4、应急供电设施:多路电网供电系统或太阳能供电系统或可移动发电机。供发电设施应具备防触电、防雷击保护措施。

5、应急排污系统:排放管线、简易污水处理设施。排污系统应与市政管网相连接或设立独立排污系统。

6、应急厕所:暗坑式厕所或移动式厕所。应急厕所之间的距离应小于100米,且位于应急避难场所下风向设置,距离篷宿区30-50米。

7、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可移动的垃圾、废弃物分类储运设施。应急垃圾储运设施距离应急篷宿区应大于5米,且应位于下风向设置。

8、应急通道:篷宿区周边和场所内要按防火和卫生防疫要求设置通道。

9、应急标志:避难场所标志、人员疏导标志和应急避难功能分区标志。

6.3、一般设施配置

一般设施配置应在基本设施配置的基础上增加以下设施。

1、应急消防设施:灭火工具或器材。

2、应急物资储备设施:根据避难场所容纳的人数和生活时间,在应急避难场所内火周边设置储备应急生活物资的设施。应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内火周边的饭店、商店、超市、药店、仓库等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场所周边的应急物资储备设施与应急避难场所的距离应小于500米。

3、应急指挥管理设施:广播、图像监控、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等设施。广播系统应覆盖整个应急避场所,图像监控应覆盖应急篷宿区和场所内的道路。

6.4、综合设施配置

综合设施配置应在基本设施和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设施配置。

1、应急停车场:在避难场所附近设置应急车辆停车场。

2、应急停机坪:应急避难场所内或周边应设置供直升机起降的停机坪。

应急停机坪地面应平坦、硬质,且周围无高大建构筑物,保障直升机有升空平行安全空间。

3、应急洗浴设施:结合经济厕所设置,增加洗浴功能或设立可移动式洗浴设施。

4、应急通风设施:通风条件有限的室内避难场所应增设通风设施。

5、功能介绍设施:功能介绍图版、触摸屏、电子显示屏。

第7章应急避难疏散通道规划

7.1、应急避难疏散通道分类

本次规划将避难疏散通道分为城市级、区级和社区级三类。

1、城市级

城市级避难疏散通道主要用于联络灾区与非灾区、城市局部区域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各防灾分区、主要防救灾指挥中心、大型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医疗救护中心等防救据点。主要利用城市对外交通干道(如高速公路),以陆上对外交通干道为主,保证有效宽度不小于15米,水上及空中通道为辅。

2、区级

区级应急通道用于城市内部救援及疏散。通道的宽度必须满足大型救援设备通行及救援、疏散活动的进行,并应保证有效宽度不小于7米。

3、社区级(“绿色生命轴”)

在城市级、区级避难疏散通道系统所分割的城市网格内,利用部分主次干道及主要支路构建社区级避难疏散通道。除人群聚集程度太低或区域面积较小的网格外,由城市级与区级或区级与区级应急通道构成的网格区域内,应保证至少形成“一纵一横”的“绿色生命轴”,其最小宽度不低于4米。“绿色生命轴”从轴线两侧方向吸纳避难市民,并保证避难市民进入以后则可获得救助,且沿轴行进可达到防灾应急避难场所。

7.2、应急避难疏散通道规划

1、城市级应急避难疏散通道:规划将高速公路、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及组团间联系道路作为城市级应急避难疏散通道,共计10条,总长度110公里。

2、区级应急避难疏散通道:规划将部分主次干道作为区级应急避难疏散通道,共计 9条,总长度60公里。

3、社区级应急避难疏散通道:规划将部分次干道及城市支路作为社区级应急避难疏散通道,共计30条,总长度90公里。

7.3、应急避难疏散通道网络规划

应急避难疏散通道网络由陆上通道、空中通道和水路通道构成。

陆上通道:陆上通道是整个应急通道网络的核心,分别以城市级、区级、社区级(“绿色生命轴”)应急避难疏散通道为基础形成连通网络。

空中通道:航空通道是陆上通道的重要补充,是整个应急通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卫香山机场和市级防灾应急避难场所所拥有的直升机起降地点为基础,城市开敞空间为依托,构成空中应急网络。

水路通道:利用黄河水道,以城市周边各主要码头、作业区为基点,构成水路应急网络。

第8章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求

8.1、用地面积(有效面积)

市级应急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5公顷(宜大于10公顷),区级防灾应急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2公顷,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用地面积不小于2000平米。

8.2、人均用地面积(有效面积)

市级应急避难场所人均用地面积不小于9.0㎡,区级防灾应急避难场所人均占用地面积不小于4.0㎡,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人均用地面积不小于2.0㎡。

8.3、服务半径

市级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5-6 km,区级防灾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2-3km(该半径是根据灾害发生后人步行1小时的距离为2-3km来设定),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500m(该半径是根据灾害发生后人步

行10分钟的距离为500m来设定的)。

8.4、配套建设要求

市级、区级和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的配建设施分别按综合设施、一般设施和基本设施进行相应建设。

8.5、对避难场所周围建筑的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周围的建筑要采用抗震防震、防火耐火材料和构造,并且考虑建筑的倒塌范围,根据历史地震房屋倒塌情况分析,一般建筑物倒塌范围的测算方法为:砖石混合结构、预制楼板房屋为1/2H—1H;砖石混合结构、现浇板房屋为1/2H;砖承重墙体房屋为1/3H—1/2H,其中H为建筑檐口至地面的高度。

8.6、对避难场所疏散通道的要求

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2条以上疏散通道;市、区级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4条以上疏散通道(要安排在不同方向上)。城市级应急避难疏散通道应保证有效宽度不小于15米,区级应急通道应保证有效宽度不小于7米,社区级避难疏散通道其最小有效宽度不低于4米。

8.7、对避难场所的所有权人、管理人(单位)的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单位)要按照本规划要求安排所需设施(备)、应急物资,划定各类功能区,并且设置标志牌。避难场所的所有权人等要经常对避难场所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完好,以保证其在发生灾害时能够有效利用。已确定为避难场所用地的,不论是何类何等,在灾害发生时,有关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单位)均应无偿对受灾群众开放。

8.8、应急避难场所标志与标注规划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选用中国地震局推荐的北京市地方标志,分为避难场所图形符号、组合标志、场内道路指示标志和场所周边指示标志等四大类,共计34个图形符号和标志。

1、应急避难场所图形符号15个,分别为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物资供应、紧急出口、应急供电、应急指挥、应急厕所、应急棚宿区、方向、应急供水、应急水井、出口、应急医疗救护、入口、应急停机坪和应急灭火器。

2、应急避难场所组合标志2个,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分横向和竖向)。

3、应急避难场所内道路指示标志10个,分别是应急供电、应急指挥、应急棚宿区、应急厕所、应急水井、应急供水、应急停机坪、应急医疗救护、应急物资供应和应急灭火器。

4、应急避难场所周边指示标志7个,分别是应急避难场所道路指示标志、应急避难场所方向、距离道路指示标志(右转、横向)、应急避难场所方向、距离道路指示标志(右转、竖向)、应急避难场所方向、距离横向道路指示标志(直行、横向)、应急避难场所方向、距离竖向道路指示标志(直行、竖向)、应急避难场所出口道路指示标志(竖向)和应急避难场所出口道路指示标志(横向)。

人防工程和抗震防灾规划资料清单

人防工程和抗震防灾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目录 人防办 (2) 地震局 (2) 住建局 (2) 规划局 (6) 市统计局 (7) 市国土资源局 (7) 市政公用事业部门 (7) ●燃气 (7) ●水务 (10) ●供电 (14) ●交通 (18) ●通讯(联通、移动、电信公司) (25) 卫生局 (26) 园林局 (28) 粮食局 (29) 安全生产监督局 (30) 公安局 (32) 消防支队 (33) 教育局 (34) 文化局 (36) 应急办 (37) 档案局和城市建设档案馆 (37) 中石油、中石化公司 (37) 各区及街道或乡镇政府 (38)

人防办 1、防空资料 (1)防空袭预案 (2)人防指挥组织体系;战时各个部门的功能分配。 (3)现有人防工程建设情况,包括建设时间、位置、功能、面积、建设单位等文字资料。 (4)现有人防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情况。 (5)现有城市的重要目标及其战时防护措施预案等。 (5)本级及上级政府的人防建设主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等。 2、原有的人防规划的文字资料,含图纸和文字部分资料。 3、每年的人防工程建设量及其报批、建设情况。 4、其他人防相关的专题研究资料。 以上所需资料最好为电子版文档和数据。 地震局 1、地震应急资料 (1)地震应急预案; (2)城市地震应急指挥、组织体系及其职能划分; (3)城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概况,应急通信、应急供电、应急给水等基础设施图纸; (4)城市地震应急系统的现状、发展计划、发展规划。 (5)城市应急物资点、应急医疗救援点、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规模、服务半径、责任主体等概况。 2、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地震、地质和场地环境资料: (1)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 地震地质构造图及相关资料;断层分布及其走向、规模、地质特性和活动性评价、可能发生地震地表破裂的位置及危险范围等资料;历史震害和地震活动性及震情背景的资料;地震观测资料。 (2)城市地震动小区划、工程抗震土地利用、抗震设防区划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成果资料及图件;重要工程或企业地震基本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复核;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及有关图件和技术资料;活断层探测项目报告及图件和资料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分区(如无,则需其它地质调查)的图件及说明、技术报告。 以上所需资料最好为电子版文档和数据。 住建局 1、提供城市抗震薄弱区(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城区等)房屋情况及改造规划,逐个提供其位置、规模、分布图件、改造情况等,并填写表5; 2、提供历年来城市抗震加固工作情况; 3、提供城市已有、抗震设防区划的文本、说明和基础研究报告,图件; 4、在城建档案、施工图审查、勘察设计等部门和单位现场收集既有及在/报建建筑物的勘察、设计、竣工资料; 5、规划区内工程地质勘察总体成果图、工程地质分区图,及其说明和技术报告; 5、协调提供市政工程资料,具体要求见市政相关部门要求;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标准。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本次修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 1. 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应急场所建筑设防类别,有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适当扩大,有3条; 3. 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电信建筑中的乙类建筑,从8、9度设防区扩大到7度区或6、7度区,有8条; 4. 新增明确本标准是最低要求的强制性条文和信息中心类建筑的设防类别规定各1条; 5. 对抗震设防类别的内涵和一些条款的文字表达作了改进,有10条。 本次修订共有26条。约占2004年版总条款数(100条款)的1/4。本征求意见稿中,带方框的文字为拟删除的内容,下划线为拟新增的内容,条号涂黄色的为拟新增强制性条文。 1.0.2 确定其抗震设防分类。 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修订说明] 本条拟新增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二点:其一,所有建筑工程均应确定其设防分类。其二,本标准的规定是最低的要求,有条件的建设单位、业主可以提高设防要求,例如按更高的抗震设防类别设计,或按照设计规范采用隔震、消能减震等新技术,使房屋遭遇强烈地震影响时损坏程度有所减轻。 此外,既有建筑工程的设防分类,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防震减灾规划一般可包括哪几个部分

防震减灾规划一般可包括哪几个部分 防震减灾规划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准备抢险救灾所需的条件和物资; 2、大力宣传地震科学知识和自救互救办法; 3、安排好危险地带或危险建筑物内人员和设备的撤离; 4、建立报警系统,实施通讯保障; 5、加强交通和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6、成立救灾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防震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方式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 防震减灾包含各个方面,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

地震,俗称地动。它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 地球时时刻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地球的运动变化产生许多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力。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地下的岩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当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岩层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或原有断层处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岩层断裂之处就是震源,岩层断裂所产生的振动就是地震。 地球上90%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造成的,这类地震称之为构造地震。此外,火山爆发可造成火山地震;洞穴坍塌可造成塌陷地震;水库蓄水可造成水库地震;人工爆破也可造成人工爆破地震,由于这些类型的地震数量少、能量小,形成的破坏程度也小,因此,我们要预防的主要是构造地震。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宽带网络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 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 要求第15部分:低速无线个 域网(WPAN)媒体访问控制和 物理层规范 GB/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 息交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媒体 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GB/T26229-2010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 息交换无线高速率超宽带媒体 访问控制和物理层接口规范 GB/T26230-2010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 络总体技术要求 GB/T28508-2012 广播电视网广播电视光缆干线同步数字体 系(SDH)传输接口技术规范 GB/T17881-1999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城市用地分类代码CJJ46-9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 范 CJJ100-2004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 元数据标准 CJJ/T144-2010地名信息交换格式GB/T 28226-2011 建筑物基础数据库建设电子档案元数据标准CJJ/T187-2012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15-2007城市遥感信息应用技术规范CJJ/T151-2010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 系审核指南 GB/T28450-201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 理评估要求 GB/T28453-2012信息安全技术引入可信第三方 的实体鉴别及接入架构规范 GB/T28455-2012 城乡规划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 标准 GB50137-20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年版) GB50180-9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第十讲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教案资料

第十讲xx抗震防灾规划 1.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自然环境、灾害区划和城市地位,确定城市各项防灾标准,合理确定各项防灾设施的等级、规模;科学布局各项防灾措施;充分考虑防灾设施与城市常用设施的有机结合,制定防灾设施的统筹建设、综合利用、防护管理对策与措施。 2.城市防灾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潮汛)工程、抗震工程、防袭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1)xx消防工程系统 城市消防工程系统有消防站(队)、消防给水管网、消火栓等设施。消防工程系统的功能是日常防范火灾、及时发现与迅速扑灭各种火灾,避免或减少火灾损失。 (2)城市防洪(潮、汛)工程系统 城市防洪(潮、汛)工程系统有防洪(潮、汛)堤、截洪沟、泄洪沟、分洪闸、防洪闸、排涝泵站等设施。城市防洪工程系统的功能是采用避、拦、堵、截、导等各种方法,抗御洪水和潮汛的侵袭,排除城区涝渍,保护城市安全。 (3)xx抗震工程系统 城市抗震系统主要在于加强建筑物、构筑物等抗震强度、合理布置避灾疏散场地和道路。 (4)城市人民防空袭工程系统(简称人防工程系统) 城市人防工程系统由防空袭指挥中心、专业防空设施、防空掩体工事、地下建筑、地下通道以及战时所需的地下仓库、水厂、变电站、医院等设施。平战结合,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商场、娱乐设施、地铁等均可属人防工程设

施范畴。有关人防工程设施在确保其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城市日常活动使用。城市人防工程系统的功能是提供战时市民防御空袭、核战争的安全空间和物资供应。 (5)xx救灾生命线系统 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由城市急救中心、疏运通道以及给水、供电、通讯等设施组成。城市救灾生命线系统的功能是在发生各种城市灾害时,提供医疗救护、运输以及供水、电、通讯调度等物质条件。 抗震设防地区:指地震烈度为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和今后有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 抗震设防区划:根据一个城市内不同地区(段)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历史地震的区别,反映其地震作用强度和震害分布差异,在综合考虑城市不同地区(段)功能和工程结构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地区的设防烈度和设计动参数。 生命线工程:指对城市功能、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有重大影响的供电、供水、供热、交通、通讯枢纽、医疗卫生、消防等工程系统。 次生灾害:指地震时由于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等破坏或地表的变化(如滑坡、地裂、错动、喷砂等)而引起的二次或三次灾害。诸如因地震引起的水灾、火灾、爆炸、海啸、有毒物质的扩散、放射物质的逸散、疫病蔓延等。 一、xx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内容 1.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 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在抗震设防地区内的城市和大型工矿企业都必须编制。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大型工矿企业抗震防灾规划由企业组织编制,并纳入企业发展规划。2.抗震防灾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纲要;

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最新)

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为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稳步提升全市防震减灾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X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以来的防震减灾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防震减灾管理和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1.防震减灾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机构和工作队伍进一步健全,防震减灾管理进一步规范。 2.地震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建成X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在建X 地震台,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2.8级。 3.震灾预防工作不断加强。地震、发改、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部门齐抓共管,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重大建设工程和城镇新建建设工程抗震能力增强,农村民居不设防的状况开始改变。地震、教育、科技、民政等部门持续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示范创建工作,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逐步增强。

4.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坚持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和疏散演练,强化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培训,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和社会公众应急避险意识得到提升。 同时,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1.地震监测与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地震定位精度不高,全市地震前兆信息捕捉能力不强,没有建成覆盖全市的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地震预警还是空白。 2.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有待增强。城镇老旧建筑、基础设施和大部分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较差,部分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仍然淡薄。地震小区划、活断层探测、震害预测等地震安全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3.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应急避难场所功能等有待提升。 4.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有待完善。防震减灾工作责任部门的权责不够明晰,合力不强。部分县区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是全面完成《国家防震减灾规划(X-X年)》目标任务,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防震减灾事业面临新要求、新任务,也面临潜在风险。 1.面临潜在地震危险。我市位于X,境内发育有多条地质断裂,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我市地震具有震源浅、烈度偏高的特点,且远震、大震也可能对我市造成影响或破坏。此外,市内X等大型水库的建设和各矿山的开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第四章城市安全规划 一、城市安全规划及其与综合防灾规划的不同 城市安全规划是通过对城市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为最大化地降低突发事件对城市的不利影响,而对城市用地、设施以及人类活动进行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安排。 综合防灾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之一,历来有之。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内容,两者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相似,都是为预防、应对灾害,保障城市安全而编制的规划。但研究对象上,综合防灾规划,主要强调单灾种的综合,主要考虑抗震防灾、防洪、消防、人防四部分,而对于其他灾害,如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考虑较少。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相比来说研究的范围更广,不仅研究各种灾害,还将风险评估、应急管理、防灾空间的建立等诸多与城市安全相关的因素纳入进来,因而更加凸显其规划的综合性、科学性、全程化和圈层化。随着人们对灾害预防、预警、应急、风险评估的日益重视,综合防灾规划逐渐将这些内容纳入进来,因此,综合防灾规划与公共安全规划的界线也逐渐模糊,致使很多研究编制部门将综合防灾规划与公共安全规划统称为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发展概况 我国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从社会学、管理学的角度居多,在城市规划层面尚处在探索阶段。 受科技部委托,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下,共同完成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应急预案编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这应该是在SARS 之后,国家首次对公共安全规划领域的探索,为公共安全规划的编制开拓了道路。所编制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编制指南》,为我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随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也出台了他们对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研究成果——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框架研究(建设部2006 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公共安全的现状与问题,还研究了日本、美国、台湾地区等国内外城市的公共安全及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情况,提出了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的编制方法与程序。但由于没有跳出综合防灾的框框,编制方法与传统的综合防

防震减灾2020年工作总结

防震减灾2020年工作总结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 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下面是找总结网 整理的防震减灾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2020年度乡防震减灾工作总结 2020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对应急工作安排和部署,乡党委、政府高度 重视,切实做好应急预案修订、应急物质储备,强化应急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应急值 班值守,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现将XX乡2020年度应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地质灾害的 等突发事件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我乡成立了XX乡公共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赵英康同志担任,乡长余昌明同志任副组长,班 子成员、驻乡机关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工作办公室, 李萌昊同志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各项日常工作。 二、完善应急预案、方案修订 为全面提高我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全乡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 促进全乡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乡党委召开班子会专题讨论,修订了XX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各类应急预案,让各项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并将方案 分发到班子成员,明确职责和任务。 三、严明纪律,认真做好值班制度 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值班交接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通报预警信息,科学合理调度,保障汛期安全。及时主动搜集掌握汛情、灾 情动态,加强沟通衔接,及时准确上报汛情灾情信息。遇有暴雨洪水、地震等发生重 大情况的,及时报告,保证所有通信设施畅通无阻,值班值守人员随时在岗,值班记 录健全。 四、强化应急保障能力措施建设 1、应急通讯保障

(完整版)攀枝花市防震减灾规划

一、总论 《攀枝花市防震减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修正)》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参照《四川省防震减灾规划》制定的我市防震减灾战略性规划,是确定21世纪前20年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本《规划》是我市各级政府全面统一部署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总框架。 攀枝花市是地震灾害的多发区,周边地区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对我市经常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多年来,攀枝花市被全国、全省列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为此,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对于加强我市防震减灾工作,促进我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经济腾飞,保障社会稳定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规划》由各级政府分阶组组织实施。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坚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和“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定不移地走综合防御的防震减灾道路。 (二)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坚持发挥各级政府的领导作用,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协调配合,依法防震减灾。 (三)按照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以及攀枝花市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要求,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保障全市的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四)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切实增加投入,努力提高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五)根据我国、我省未来十年防震减灾目标,结合我市及邻区地震活动趋势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发展我市防

关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及其有关问题

关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及其有关问题 一、编制概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编制和实施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意义 1、防止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 2、贯彻建设部和国务院等法规的重要体现; 3、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重要内容; 4、是城市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 三、《城市抗震防灾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117号简介 (一)与以往五个有关规定的主要不同点。 (二)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1、编制程序 2、编制模式 3、编制内容 4、审批 (三)抗震防灾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1、管理 2、实施 3、修订 四、几点建议 1、扩大多灾种的综合防灾 2、由综合防灾向城市安全发展 3、逐步开展村镇和区域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 4、加强城市抗震防灾技术研究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及其有关问题 一、概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和实施是我部一项重要的工作,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规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一项专业规划。我部自1981年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试点以来,截至2001年底的统计,全国近2520多个抗震设防区的县、市(包括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市和268个地级市所辖区、县、市)已有近1600多个县、市完成了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有的已在实施。其中完成比较好的有:山东省的124个设防区的县、市已完成111个,占90%;安徽省73个县、市完成了58个,占83%;其他,如江苏、云南、陕西、新疆、河北、河南等省,完成的也比较好,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完成的抗震防灾规划都是早期,很不完善。不少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得到实施,在城市建设、规划、工程建设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陕西西安,安徽的合肥,云南的昆明,河南的安阳等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在城市建设、规划、工程建设中都起到了指导作用。在已发生过地震的城市起到了减轻地震灾害的作用,如新疆的柯坪地震、伽师地震,内蒙的包头地震,云南的丽江地震,河北的张北地震在地震发生后,按防灾规划的要求,指导抗震救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96年5月3日的内蒙古包头6.4级强震,震中仅离包头市10公里,震中烈度8度强,由于包头市完成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这次地震仅死亡28人,伤403人。地震发生后,包头市委、市政府按包头市抗震防灾规划实施了救灾方案,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采取了紧急避难和抢险救灾等措施,使救灾工作顺利进行,人民生活很快的恢复了正常。 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里不展开讲) 1、和城市总体规划结合的不够好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专业规划,多数内容都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但不少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的不好,甚至在规划区范围、年限和重要内容等方面都不一致。 2、编制的时间过长,有的长达几年 由于受到试点的影响,比较重视震害预测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技术性强的工作,耗费的时间过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重点不突出,不结合城市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多数抗震防灾规划都未反映出城市的特点和实际,对不属于防灾的内容过多(本应是各职能部门的正常工作范围),特别是生命线系统的防灾规划。 4、基础资料滞后,特别是城市建设方面的数据。 5、发展的不平衡,直辖市编制迟缓,90年代初编制快,90年代末一直到现在编制缓慢。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17号部长令)至今已三年多了也只有福建省泉州和厦门的试点。 6、震害预测问题突出。 近年来震害预测的方法基本上没有发展,工程的震害预测过去以群体为主,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1 (一)发展成就 1 (二)主要问题 5 (三)面临形势 6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8 (三)规划指标8 三、主要任务10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10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11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12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13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14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15 四、保障措施15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15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16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17

序言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内容涵盖城乡防灾规划、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乡加固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安排防灾减灾工作的依据。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总结防御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经过全系统共同努力,成功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一)发展成就 1、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城乡规划法》和《防震减灾法》相继出台或修订,规定城乡规划应符合防灾减灾的需求,并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工程抗震加固等方面的要求。汶川地震发生后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原则,并对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等内容作了全面规定。《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设系统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有效指导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工作。各地通过制订有关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强化了工程抗灾设防管理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 2、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颁布实施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编制了《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集》,完成了《镇(乡)村防灾规划标准》的审查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组织编制了《地震灾后建筑鉴定与加固技术指南》,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 3、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监管取得进展 “十一五”期间,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抗震和结构安全已成为重要监管内容。一是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中增加了关于超限大跨空间结构审查的有关内容,并对奥运工程、世博工程等进行专项审查,确保了其抗震安全。二是推动各地实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制度。三是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管,出台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图集》、《全国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示例》等技术性文件。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国家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关要求,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国发〔1998〕13号)相衔接,制订本规划。规划期为2006—2020年,以“十一五”期间为重点。 一、我国防震减灾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但20世纪全球大陆35%的7.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2 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我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体制,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

展。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投资建设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包括地震前兆、测震和强震动三大台网;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应急指挥和地震信息服务三大系统以及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建成后,前兆、测震、强震台站的密度将分别达到每万平方公里0.42个、0.88个和1.2个,监测设备数字化率达到95%,20个城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得到初步评估。地震速报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地震监测震级下限从4.5级改善到3.0级。地震预报水平进一步提升,强震动观测能力和活断层探测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震害防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地震应急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地震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防震减灾能力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基础依然薄弱,科技实力有待提升,地震观测所获得的信息量远未满足需求,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尚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报;全社会防御地震灾害能力明显不足,农村基本不设防,多数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灾害潜在风险很高,防震减灾教育滞后,公众防震减灾素质不高,6.0级及以上级地震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灾害预警、指挥部署、社会动员和信息收集发布等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投入总体不足,缺乏对企业及个人等社会资金的引导,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投入渠道单一问题。

城市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规划指标研究

城市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规划指标研究 张瑶齐凯王强 【摘要】公园绿地是重要的避难场所之一,近些年各地编制了防灾规划和多种防灾标准,但在当前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园绿地的改造仍缺乏防灾设计。本文通过研究公园避灾减灾规划要素,借鉴控规中对控制指标的方式,将改造公园设计与城市规划选址布局、抗震、消防规范要求相结合,建立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指标体系,加强改造公园的防灾设计,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提高公园绿地的防灾性能,减少防灾设施的专项投入。 【关键词】应急避难;改造公园绿地;防灾规划指标 1.前言 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人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同时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空间载体,在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作为应急避难场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防灾研究起步较晚,多数已建的公园绿地缺乏防灾设计,公园绿地的防灾减灾功能并不能充分发挥。 近些年灾害频仍,为了提高防灾效率,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防灾标准,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计》(GB21734-2008)、江苏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意见征求稿)……许多城市编制了防灾专项规划,如北京市中心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纲要2005~2020、西安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09-2020) 在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市容整治中,公园绿地的提升工程比比皆是。然而除了响应国际号召、专门的防灾公园改造和建设,大批量的一般公园改造仅作为市容改善的举措,并没有融入防灾设计。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应急避难场地,控规和防灾专项规划中给予的指标控制并不充分,导致了防灾规划操作性差,与实际建设脱节。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本文借鉴控规中对控制指标的方式,将公园设计与规划选址布局、抗震、消防要求相结合,建立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指标体系,指导公园改造的设计、评审、

2017年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2017年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2017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计划范文2017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计划范文1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上级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全镇工作大局,着力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全面提升全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现制订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我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全镇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二、重点工作1、进一步加大震灾预防力度依法加大对一般工程、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重大次生灾害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力度。 经常性开展城乡民居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专项检查,保证地震安全制度的全面落实。 2、进一步提升科普宣传水平组织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充分抓住科普宣传月、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宣传教育活动。 巩固、完善科谱示范村创建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要大力开

展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并积极探索创建活动的新路子。 3、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能力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和三网一员建设,规范地震宏观观测点管理,对各宏观点反映的宏观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查核实,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 4、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依法指导学校、医院、企业、村、社区等单位做好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扩面或修订工作。 对重点单位要加强地震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监督。 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处置地震灾害能力。 5、搞好自身建设,不断适应防震减灾工作新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系统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强化责任追究和责任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廉洁高效、办事公正、服务优秀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认真执行好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成员单位沟通与联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2017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计划范文2 为提高XX村村民与企业员工防震减灾安全意识,加强XX村生产生活地震安全环境建设,XX村委在市地震局的业务指导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通过扎实开展防震减灾相关工作,全面提升XX村防震减灾安全保障水平。 根据相关工作要求,结合XX村实际,制定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一、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Standard for urban planning on earthquake resistance and hazardous prevention GB 50413-200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7年1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628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13-2007,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5、3.0.1、 3.0.2 (1)、 3.0.4、 3.0.6、4.1.4、 4.2.2、 4.2.3、5.2.6 (1、 2、 3)、 6.2.1、 6.2.2、 7.1.2、8.2.6、 8.2.7、8.2.8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7年4月13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2~2003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由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会同有关的规划、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和试点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二十多年来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了当前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规划、设计、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7号20031101实行)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2003-09-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7号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已于2003年7月1日经第11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 部长汪光焘 二○○三年九月十九日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提高城市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减轻地震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与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的地区)。 第三条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 城市总体规划与防震减灾规划应当相互协调。 第四条城市抗震规划的编制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综合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并监督实施。 第六条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对城市抗震防灾有关的城市建设、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土层分布及地震活动性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有关单位应当依法为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必需的资料。 第七条编制和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符合有关的标准和技术,应当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第八条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应当达到下列基本目标: (一)当遭受多遇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正常;

【精品】2020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共80题)

1.地震前可发生哪些宏观现象? 答:可发生的宏观现象有地声、地光、喷油、喷气、地气味、地气雾、地下水异常、井孔变形、动物行为异常、植物异常、气象异常等。 2.地震之前穴居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答:穴居动物如鼠、蛇、蚯蚓等.其异常表现为冬眠期间大量出洞,有的冻死在地面,活动规律反常;有的成群结队、携幼搬迁;有的惊叫、惊慌、烦燥;有的反应迟钝、呆痴、不怕人等。 3.地震之前哪些飞行动物有异常反应? 答:鸽、观赏鸟类、家禽、雉等均有异常反应。表现为惊飞、惊叫、不进巢(窝架等)、不进食、鸡活动频繁、乱闹、乱叫、像有黄鼠狼侵扰一样;鸟类则撞笼、改变栖息方式、或呆滞无神。

4.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哪一天? 答: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5.我国农村防震减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答:(1)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材料的构成;(2)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代替传统的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3)加强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使防震减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 6.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答: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 7.什么是地震对策? 答:地震对策是人类旨在减轻地震自然灾害、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战略战术。 8.我国2006-2020年的保障措施是?

答:1)、加强法制建设。2)、健全防震减灾管理体制。3)、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4)、提高科技支撑能力。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9.全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由谁提出,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10.抗震防灾对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生命线系统防灾措施、生产(科研、教学)系统防灾措施、防止地震直接灾害措施、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措施、防止地震人为灾害措施、避震疏散、震前应急准备、震时自救互救和震后抢险救灾等方面的内容。 11.地震前兆异常分几大类? 答:可归为10大类,分别是: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重力、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异常。

防震减灾计划安排

2013-2014学年井沟学区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与安排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安全防护工作,提高广大师生防震减灾自我防护能力,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减轻地震灾害。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与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普及防震减灾知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工作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知识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临夏县防震减灾样板学校。 二、重点工作: 1、完善防震减灾普及教育的硬件设施。 (1)重新布置防震减灾专用教室。使防震减灾陈列室在全校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使用效应。 (2)总结历年来的防震减灾工作,制作灯箱宣传画廊。 (3)制作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展板。 (4)继续开辟学校防震减灾宣传窗口。 2、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救护能力。 (1)我校地理教研组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继续探讨有关防震减灾知识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注重积累,完善校本课程。 (2)继续在五年级开设防震减灾拓展课。

(3)下半年争取在小学部分年级也开设防灾减灾及救护知识拓展课。(4)继续做好纪念“5.12”和“7·28”宣传活动,兴趣小组成员通过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向社 区和社会辐射。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6)利用周会课及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注重“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 (7)继续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征文活动,结合民防知识整合安全紧急疏散演练工作。 3、依托周围社会资源积极开展联动工作: (1)组织本校兴趣小组学生去实地考察防震知识,了解救护知识,以探究小报的形式橱窗展示进行交流、评奖。 (2)结合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在学校相关年级对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普及、 (3)利用暑期新生培训专题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熟悉我校的防震减灾特色工作。 (4)邀请专家到学校给部分年级学生作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防震减灾知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并把知识带回家庭。 (5)与其他县同类学校进行联动研讨活动,不断提高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年度每月工作具体安排: 1、一、二月: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宣传。

学校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学校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2020年07月20日 17:00:48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气象灾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防震减灾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学校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一) 为开创**区防震减灾工作新局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xx]54号文及市地震局《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要点》的精神,并结合本区实际情况,拟订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建设 拟召开区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领导成员会议,通报区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情况及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计划,根据汶川地震启示,修改、完善区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并借助联席会议平台,进一步推动区域防震减灾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区地震应急体系

1、举办有关委、办、局和街道的地震应急培训班,根据汶川地震反思,指导各、委、办、局和街道(镇)修订和完善地震应急分预案。 2、汲取汶川地震教训,与区教育局联手,分批举办学校地震应急培训班,指导区属中学制定防震减灾应急疏散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3、指导有关街道和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在灾害发生时,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通过演练和培训,逐步在各社区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区地震志愿者队伍。 三、建立区震害防御体系 1、为适应区域的发展,进一步开展区房屋、建筑物抗震设防基本情况的调研,逐步建立**区抗震设防工作数据库。 2、充分发挥各单位防震减灾联席会议联络员作用,逐步建立平时地震前兆信息预报网和震时灾情、民情、社情速报网。 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