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模拟题一

刑法模拟题一
刑法模拟题一

刑法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20分/20题)

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危害行为的形式

C.犯罪对象的特点

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2、我国刑法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 C )

A.并罚原则

B.吸收原则 C.折衷原则 D.限制加重原则

3、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 C )

A.表面联系

B.一般联系

C.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D.普遍联系

4、下述人员不得假释的有( B )。

A.危害国家安全罪犯

B.累犯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

5、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B )

A.属地原则B.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C.保护原则D.属人原则

6、简单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侵犯( D )。

A.一个法律条文

B.一个特定的人

C.一种具体物

D.一种具体社会关系

7、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他人巨额财产,( D )。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处罚

C.可以减轻处罚

D.不负刑事责任

8、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时之久。刘某的行为构成( B )

A.刑讯逼供罪 B.故意伤害罪 C.非法拘禁罪 D.暴力逼证罪

9、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B )。

周岁周岁周岁周岁

10、缓刑考验期限从( C )之日起计算。

A.羁押

B. 判决宣告

C.判决执行

D.判决确定

11、我国刑法理论上把犯罪故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 B )

A.有预见的故意与无预见的故意

B.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C.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

D.明确的故意与不明确的故意

12、盗窃罪属于( C )。

A.故意和过失犯罪

B.过失犯罪

C.只是故意犯罪

D.故意或过失犯罪

13、行贿罪所谋取的利益必须是( C )。

A.正当利益

B.物质利益

C.不正当利益

D. 利益即可

1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保险金提供条件的,应当以( )定罪处罚。( B )

A.伪证罪 B.保险诈骗罪

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D.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15、某邮政局工作人员于某,一次偶然发现一封破损的信件中央有100元人民币,

于是他将人币取出,而将信毁掉。此后,他为了窃取财物,毁掉他人信件、包裹

等百余封(次),获取财物共约2万多元。对于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C )

A.其行为已构成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罪,鉴于其有取得财物的行为,所以,应以私自

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罪从重处罚

B.其行为已构成了侵犯通信自由罪,从中取得财物是从重处罚的条件

C.应依照盗窃罪定罪从重处罚

D.鉴于其有窃取财物的事实,应依照贪污罪从重处罚

16、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A )

A.二分一

B. 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D.四分之一

17、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了危害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B )。

A.直接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 间接故意

18、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C.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19、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当作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 ( A )

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C.破坏交通设施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20、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 A )

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

C.过失杀人

D.不构成犯罪

二、多项选择题(20分/10题)

1、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所采用的原则,包含了以下( ABCD )内容。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2、被告人吴某系某国有煤矿供销科长,月工资1200余元,爱人在农村,两个孩

子在身边上学,家境困难,经常申请补助。但一次吴某家被盗,破案后查明罪犯

盗得其现金20多万元,名贵香烟30多条、“茅台”等名酒20多瓶、金项链2

条。吴某涉嫌经济犯罪被捕,吴某供述上述财物均是受贿所得,但查证属实的受

贿物品仅有30000多元,吴某的行为构成( AD )

A.受贿罪

B.职务侵占罪

C.贪污罪

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3、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 ABCD )

A.不法侵害已经完结

B.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

C.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D.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

4、甲、乙、丙三人协商要给丁一点教训,揍丁一顿。到丁家后,丙在门外放风,甲、乙进屋教训丁,结果因丁反抗而将丁当场打死,对此案处理正确的是( AC )

A甲、乙、丙共同犯有故意伤害罪B甲、乙、丙共同犯有故意杀人罪

C甲、乙犯有故意杀人罪 D丙犯有故意伤害罪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对象有( AC )

A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B 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C 主刑为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 罪刑严重的累犯

6、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正确的说法是(BD )

A.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B.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7、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制度包括( ABCD )

A.累犯

B.立功

C.减刑

D.自首

8、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其停止犯罪的情况是( AC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9、根据刑法规定,适用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有:(BCD )。

A.中止犯

B.教唆未遂的教唆犯

C.犯罪以后自首的

D.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

10、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丙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甲构成盗窃罪

C.乙构成抢劫罪

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三、名词解释(20分/5题)

1、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2、洗钱罪: 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以提供资金帐户、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通过转帐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以及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行为。

3、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方较小的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4、结果加重犯: 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的一个犯罪行为在已经满足一个基本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因而法律规定加重其刑的犯罪形态。

5、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是刑法的最基本原则之一,他是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罪名确定后应给予什么样的刑事处罚,这些处罚怎样适用等都应在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不应由法官自行裁量,换句话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四、简答题(20分/4题)

1、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是什么?

2、简述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的区别。

3、简述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4、简述一般累犯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五、论述题(10分/1题)

《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试从概念、特征即犯罪构成(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量刑(刑种和刑度)方面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六、案例分析题(10分/1题)

王某在14周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7000余元。14岁生日那天,王某邀请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王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000余元。第二天王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车站候车的3人撞倒,二死一伤。王某不但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当日下午,王某将汽车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后被抓获。

问:根据刑法的规定,王某的责任如何处理?

刑法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20分/20题)

1、甲和乙将某林场已经采伐下来的木料用车偷运走,木料价值6000元,甲和乙销赃后各得款3000元,两人的行为是( C )。

A.共同销赃罪

B.共同盗伐林木罪

C.共同盗窃罪

D.共同盗窃罪和共同销赃罪

2、自首后在一审结束前又翻供的,( A )。

A.不能按照自首处理

B.仍然按照自首处理

C. 酌情予以减轻处罚

D. 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3、假释考验期限,从()起计算。( B )

A.判决宣告之日

B.假释之日

C.判决确定之日

D. 判决执行之日

4、某甲盗窃了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余元,交予朋友某乙帮助销售。某乙明知是甲盗窃的赃物,而将摩托车卖给了不知情的某丙。某乙的行为是( C )

A. 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主犯

B. 不构成犯罪

C. 独立构成犯罪

D. 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从犯

5、甲在树丛中向乙射击,连开两枪未射中乙,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甲的行为属于( C )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数罪

6、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B )。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吸收犯

D.异种数罪

7、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 C )

A.甲某犯罪后自动投案,被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来被公安机关机关抓获,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B.甲某伙同他人盗掘古墓葬被抓获归案。在羁押审查期间,甲某主动交代司法机关未掌握的单独一次盗掘古墓葬的犯罪事实。

C.甲某犯罪后自动投案,被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在被公安机关通缉期间,甲某又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

D.甲某因犯盗窃罪被逮捕审查,期间,甲某还交待了和自己一同盗窃的共犯乙某,并带领公安人员到乙某家中,将乙某抓获。

8、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隐藏地点。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张某的行为属于( B )。

A.立功表现

B.自首

C.坦白

D.不能视为自首

9、王某一晚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醉,神志模糊,躺倒在马路边,旁边放一只拎包。王某遂对围观的慌称该男子为其朋友,扶该男子到偏僻无人之处,拿走其拎包(内有现金1000元),离该男子而去,该男子没有反抗,王某的行为构成( B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10、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且未过追诉时效。对张某的处理应该是( C )

A.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对后罪处以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C.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D.撤销缓刑,将前罪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减去缓刑考验期处理

11、甲参与赌博,输给乙数万元,输光后,要抢回这笔钱。乙为了防止钱被抢走,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属于( D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自救行为

D.故意犯罪

12、某甲捏造某乙(某机关干部)受贿20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某甲的行为属于( B )。

A.诬告陷害罪

B.诽谤罪

C.侮辱罪

D.报复陷害罪

13、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为( D )

A. 诬告陷害罪

B. 强迫职工劳动罪

C. 非法搜查罪

D. 侮辱罪

14、罚金的适用方式是( A )

A.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B.只能附加适用

C.只能独立适用 D.只能并科适用

15、甲、乙二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

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则甲的行为如何定性(B)

A.过失爆炸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意外事件

D.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16、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某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甲、乙的行为所侵犯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D )

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

B.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

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

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17、某甲家中一只箱子和若干财物被盗,箱子当时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里面的东西原封未动。某甲认为是窃贼所藏,日后必然来取。就产生了报复窃贼的念头。把箱中物品取出,装入一个拉发的爆炸装置,放到原处。后来,一个清洁工清除垃圾时发现了箱子,打开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某甲的行为( D )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属于假象的防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构成爆炸罪

18、甲为杀死乙,向乙家投炸弹,造成乙死亡,房屋炸毁,甲的行为属于( A )

A.想象竞合犯

B.实质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

19、刘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刑罚执行3年后,又发现判决前其还有放火罪,

应判有期徒刑7年,刘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可能是( C )。

年年年年

20、吴某犯了情节严重的“招摇撞骗罪”。应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吴某行为的刑事追诉期限应当是( B )。

年年年年

二、多项选择题(20分/10题)

1、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ABC )。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

C.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

2、下列行为中不以犯罪论处的有:( AD )

A.拐卖已满14岁的男童,

B.非以出卖牟利为目的,拐骗不满14岁的儿童脱离家庭或监护人

C.盗卖婴、幼儿的

D.为男女婚姻当介绍人,借机收受财物的

3、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错误观点是(ACD )

A.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B.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4、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适用作了严格的限制,主要表现有( ABD )

A .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 B. 限制死刑的适用对象

C.经济犯罪不适用死刑

D.规定有死刑核准程序

5、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之处包括( AD )

A.目的相同

B.行为的对象相同

C.危害来源相同

D. 前提相同

6、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甲和乙属于( BD )。

A.必要共犯

B.任意共犯

C.简单共犯

D.复杂共犯

7、纳税人王某(某一小型国有公司承包者)缴纳税款50万元后,采取假报出口等欺骗方法,

骗取国家税款达90多万元,则王某构成( AD )

A. 偷税罪

B. 诈骗罪

C. 贪污罪

D.骗取出口退税罪

8、黄某、王某二人从境外走私人境假币150余万元。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黄某、王某手持铁棍、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携带假币逃走。对黄某、王某的行为应以( )犯罪论处。( AC )

A.走私假币罪B.运输假币罪

C.妨害公务罪D.故意伤害罪

9、处断的一罪包括( BCD )

A.结果加重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10、下列情形中,依法可适用假释的有( BC )

A.甲被判处拘役,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B.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C.丙被判处无期徒刑,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D.丁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中身患重病,需住院治疗

三、名词解释(20分/5题)

1、犯罪故意: 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

2、连续犯: 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数次实施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

3、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4、犯罪预备: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预备行为。

5、缓刑:缓刑,不是刑罚的种类,只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制度,他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管制除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服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四、简答题(20分/4题)

1、正当防卫的成立应具备哪些条件?

2、简述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抢劫罪?

3、简述成立犯罪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应具备的条件

4、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各有什么特征?

五、论述题(10分/1题)

试述我国刑罚的目的。

六、案例分析题(10分/1题)

某甲,26岁,1999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2002年刑满释放。甲服刑前曾借给乙2000元钱。刑满出狱后,甲多次找乙索要,但乙以种种借口不予归还。2005年某日,甲再次到乙家索要欠款,乙不仅拒绝还款,并对甲进行辱骂。甲恼怒之下冲上去与乙撕扯在一起,撕打中,乙被甲绊倒,头部撞在桌角上,当即休克。甲见此情景后慌忙离开乙家,但想到自己2000元钱未讨回,于是又返回乙家,从乙家床头柜中翻出18000元现金后携款离去。乙妻回家后,见乙已死亡且家中凌乱,即以抢劫罪报案。后甲被抓获。

试分析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本案的法定量刑情节。

刑法模拟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20分/20题)

1、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A )。

A.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B.客观行为和主观心理之间的因果关系

C.客观方面要件与主观方面要件之间的联系

D.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2、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构成( A )。

A.贪污罪 B.受贿罪 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私分国有资产罪

3、叶某以普通食品原料生产“药品”,销售金额达10万余元。经检验,该“药品”根本没有药效,纯粹是小型食品。叶某的行为构成( C )

A.诈骗罪 B.生产、销售劣药罪C.生产、销售假药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4、对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 B )核准。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大

D. 公安部

5、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而创造条件,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是( B )

A.犯罪未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6、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定对象有(B)

A. 火车,汽车,电车,拖拉机

B.船只,航空器,火车,汽车,电车

C. 电车,船只,航空器,火车轨道

D. 汽车,电车,船只,摩托车

7、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A )

A.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B.遵守监规 C.没有故意犯罪 D.接受劳动改造

8、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同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B )

A.以强奸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B.以强奸罪加重处理

C.数罪并罚

D.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处断

9、我国刑法学普遍公认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 )

A.行为

B.因果关系

C.法益

D.犯罪构成

10、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款的( )以上且偷税总额在( )元以上的,构成偷税罪。( D )

A.10% 5000 B.20% 1万 C.20% 2万 D. 10% 1万

11、下列犯罪中,( B )的犯罪对象是该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A.投毒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

C.盗窃罪

D.破坏集体生产罪

12、甲同( D )共同故意实施盗窃行为构成共同盗窃犯罪。

A. 年满14周岁的丁

B.患有精神病的丙

C.完全呆傻的戊

D.已经年满16周岁的乙

13、行为人在组织、领导或者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后又具体实施杀人、绑架、爆炸等犯罪行为的,应当( B )

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从重处罚 B.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C.从一重处断 D.以故意杀人、绑架或爆炸罪从重处罚

14、某甲是一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

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B )

A.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 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15、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 D )

A. 甲某因犯盗窃罪被逮捕审查,期间,甲某还交待了和自己一同盗窃的共犯乙某,并带领公安人员到乙某家中,将乙某抓获。

B.甲某伙同他人盗掘古墓葬被抓获归案。在羁押审查期间,甲某主动交代司法机关未掌握的单独一次盗掘古墓葬的犯罪事实。

C.甲某犯罪后自动投案,被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来被公安机关机关抓获,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D.甲某犯罪后自动投案,被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在被公安机关通缉期间,甲某又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

16、伪证罪的主体是(B )

A.国家工作人员

B.特定案件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C.任何公民

D.司法工作人员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B)

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18、王某不满上司刘某对其扣发工资的决定,将刘某值夜班所在的门市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达2万余元。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 C )

A.故意杀人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C.放火罪D.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

19、王某与李某素有仇怨,一日,李某拦住王某,百般辱骂,王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李某,

李某逃跑,王某紧追。李某从屠户徐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王某不敢再追,李某用

言辞激王某,王某又追。待王某追近时,李某用杀猪刀捅了王某一刀,导致王某心

脏破裂而死。李某的行为属于( C )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故意杀人

D. 防卫过当

20、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刑法在空间适用效力问题上采取了( D )。A.保护管辖原则 B. 普遍管辖原则 C. 属地管辖原则 D. 属人管辖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20分/10题)

1、下列行为中以贪污罪论处的情况有( AD )

A.国家工作人员涂某在一次对外交往中收受外宾名贵礼物,应交公而不交公,占为已有的

B.王某辞去公职承包了一家小型国有企业,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的财产占为己有

C.邱某作为邮电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私开信件,盗窃财物

D.李某是学校的校长,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学校财物

2、盗窃罪与侵占罪的主要区别是( ABD )

A.犯罪对象不同B.侵犯的客体不同

C.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3、秦某系某国有公司财务会计,其利用职务之便,先后近10余次将公司财务中

用于职工生活补助费用15万多元,私自拿出用于自己的赌博活动,最终几乎全

部输掉。案发后,挪用的款项仅被追回1500余元,其余部分秦某无力偿还,致

使公司职工民愤极大,秦某的行为( A C)

A.构成挪用公款罪

B.构成赌博罪

C.构成贪污罪

D.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4、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包括( BD )

A. 公安部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 最高人民法院

5、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 BC )。

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B.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 C.李弟不构成犯罪 D、李弟构成犯罪

6、国家工作人员是指( ABCD )。

A.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D.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7、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_________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ABCD )

A. 故意杀人罪

B. 贩卖毒品罪

C.抢劫罪

D. 放火罪

8、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前罪和后罪实行数罪并罚( ABCD )。

A.再犯故意犯罪 B.再犯过失犯罪 C.发现遗漏了其他故意犯罪 D.发现遗漏了其他过失犯罪

9、下列可以属于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的有( ABC )

A.电力、煤气

B.明知是非法并机的移动电话而使用

C.盗用他人长途电话帐号

D.重要技术成果

10、减刑的对象包括( ABCD )。

A.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

B.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

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D.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三、名词解释(20分/5题)

1、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2、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刑法执行制度。

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4、缓刑:缓刑,不是刑罚的种类,只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制度,他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管制除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服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5、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四、简答题(20分/4题)

1、简述犯罪集团的成立条件

2、简述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异同。

3、共同犯罪成立须具备哪些要件?

4、刑法对追诉时效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五、论述题(10分/1题)

试述累犯与再犯的异同。

六、案例分析题(10分/1题)

2000年7月某日,被告人王某、李某、张某在某公园售票处商定,由李某负责望风,王某、张某混入购票的人群行窃。后王某、张某挤入购票人群,王某窃得一游客钱包(内有人民币200余元),欲逃离现场时,被发现。民警胡某与几名群众即上前抓捕王某、张某。王某向东逃离200余米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刺破胡某主动脉,致胡某因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王某逃走。张某向西逃离100余米后,被群众抓获。李某则乘乱逃走。后王某、李某均被抓获。

问:(1)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同犯罪?

(2)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刑法模拟题一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20分/4题)

1、答题要点:

(1)直接客体不同,后者只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前者除财物所有权外,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2)客体方面不同,前者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后者是乘人不备,公然夺走公私财物。

(3)法定刑不同,前者法定刑比后者重。

2、简述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的区别。

答题要点: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虽然同属犯罪故意,但是这两种故意形式还存在着重要的区别: (1)在意识因素方面,行为人对危害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确定性认识有所不同。直接故意既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也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间接故意只能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不能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

(2)在意志因素方面,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抱着希望发生的态度,间接故意表现为放任的态度。间接故意虽然不是积极、主动的追求危害结果,但也丝毫没有采取措施来防止结果的发生。

(3)从这两种故意发生的情况看,直接故意直接存在于追求危害结果的犯罪行为之中,因此,具有直接追求性的特点。间接故意则必须以追求其他某种目的的行为为前提,因此,具有伴随性的特点。

(4)从认定的要求来看,直接故意的认定不要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认定必须要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3、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有:

答题要点: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旅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4、答题要点:

一般累犯,也称普通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

(1)前罪与后罪必须是故意的犯罪。

(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

五、论述题(10分/1题)

答题要点:

本条是关于绑架罪罪状和法定刑的规定。绑架罪的罪状是叙明罪状。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或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绑架罪的构成特征:

(1)侵犯客体是简单客体,为他人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绑架他人或者偷盗婴幼儿的行为。所谓绑架,是指用暴力、胁迫、麻醉或者其他强制性手段将他人劫持,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偷盗婴幼儿,是指采取不为婴幼儿父母、监护人、保姆等看护人知晓的秘密方式偷盗不满1周岁的婴儿或者1周岁以上6周岁以下的幼儿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即以勒索财物或者劫持他人作为人质为目的。

绑架罪的法定量刑幅度有两个。基本犯的量刑幅度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此时为相对确定的法定刑。加重构成的量刑幅度为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此时为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绑架罪的财产刑的适用方式都是并处。

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是指过失致被绑架人死亡或者致被绑架人自杀。杀害被绑架人,是指故意杀死被绑架人。犯绑架罪而故意杀死被绑架人的特殊构成中,行为人的行为除具有绑架罪的基本犯罪构成外,还具备故意杀人罪的基本犯罪构成的全部构成要件,所以这一绑架罪的特殊犯罪构成,属于一个犯罪的犯罪构成包容其他犯罪之犯罪构成的情形。

六、案例分析题(10分/1题)

答题要点:

(1)王某对不满14周岁以前的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2)王某对14周岁生日当日的抢劫行为也不负刑事责任。

(3)王某对盗窃吉普车和交通肇事的行为也不负刑事责任。

(4)当然,王某实施一系列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并不意味着对其可以放任不管,根据刑法的规定,应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模拟题二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20分/4题)

1、答题要点:

(1)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而为;(2)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3)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4)针对正在进行的犯罪。

2、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答题要点:

(1)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犯罪行为。

(2)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

(3)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3、成立犯罪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应具备三个条件:

答题要点: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不作为的前提。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保护的客体和对象。

4、答题要点:

(1)其认识因素上的特征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其意志因素的特征表现为,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危害行为,是轻信凭借一定的条件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五、论述题(10分/1题)

答题要点:

刑罚目的是指国家对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在于预防犯罪。

论述:预防犯罪包括两个方面:

(1)特殊预防,即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并说明如何达此目的。

(2)一般预防,即通过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以警戒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并说明如何达此目的。

两种预防的关系,是互有联系相辅相成的,不能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否则就不可能全面达到刑罚目的。

六、案例分析题(10分/1题)

答题要点:

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理由是:甲仅因逃债之事与乙撕扯扭打,意外造成乙死亡,属于意外事件。但其先行行为导致乙倒地休克,使乙的生命权利处于危险状态,其具有作为义务,对其作为义务不予履行,导致乙死亡,属于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甲并不是有意将乙撞倒其休克而取材,而是在乙死亡后,乘机到乙家中翻走现金18000元,属于秘密盗窃取乙的财物,符合盗窃罪的构成特征。亦即,甲没有使用暴力或者胁迫等手段窃取乙的财物,而是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乙的财物,构成盗窃罪而不构成抢窃罪。甲构成累犯,理由是:1999年甲犯的是故意犯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2002刑满释放后不满5年,于2005年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盗窃罪,符合累犯的特征。对于甲,应以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且应当从重处罚。

刑法模拟题三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20分/4题)

1、答题要点:

根据刑法第26条第2款的规定,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了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据此,犯罪集团的成立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三人以上。

(2)犯罪集团成立的目的在于实施犯罪。

(3)犯罪人所共同建立的组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4)犯罪分子之间相互纠合体现出一定的组织性。

2、答题要点:

不同点(1)犯罪客体不同。

(2)犯罪主体不同。

相同点:主观上都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客观上都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必备内容。

3、答题要点:

(1)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2)必须具有共同发犯罪行为;(3)各共犯主观上须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4、答题要点:

我国刑法对追诉时效作了如下规定: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究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五、论述题(10分/1题)

答题要点:

累犯与再犯的含义。相同:都是两次或两次以上实施了犯罪行为。不同:(1)累犯前罪与后罪必须是故意犯罪;而再犯前后罪没有此种限制。(2)累犯必须以前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和后罪应受一定的刑罚处罚为成立条件;而再犯前后罪没有此种限制。(3)累犯所犯后罪,必须是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的法定期限内实施;而再犯的前后两罪之间并无时间方面的限制。

六、案例分析题(10分/1题)

答题要点:

王某、李某、张某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

王某构成抢劫罪。

(0150)《刑法总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0150)《刑法总论》网上作业题答案1:2010年春季第1批次 2:2010年春季第2批次 3:2010年春季第3批次 4:2010年春季第4批次 5:2010年春季第5批次 6:2010年春季第6批次 1:[多选题] 3.关于刑法的解释,一下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刑法第9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此为立法解释 B:1997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委司法解释 C:全国高教自考委员会指定教材《刑法学》对简介故意的解释为学理解释 D:全国人大法工委对刑法的修订提出的建议稿委立法解释 参考答案:ABCD 2:[多选题] 2.特别刑法包括() A:单行刑法 B:附属刑法 C:刑法修正案 D:刑法典 参考答案:ABCD 3:[多选题] 1.刑法中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 A:法律 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 C: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D: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

参考答案:ABCD 4:[论述题]简述刑法的机能。 参考答案: 刑法的机能也就是刑法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可以分为本体论机能与价值论机能:从本体论的角度,可以分为促进机能和限制机能。 促进机能又被称为规律机能,它包括评价机能和意思决定机能。所谓评价机能就是依据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对特定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和法律判断。所谓意思决定机能就是通过刑法预先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向公民发出保护法益的命令,从而要求公民自我抑制犯罪意思,不去犯罪。从目的论的角度,刑法具有保护社会(又称为法益保护机能)和保障人权两种机能。刑法本身所具有的促进机能,是为了实现刑法对社会的保护;而限制机能,就是保障人权所必须的. 5:[单选题]5.我国刑法的基本任务是用刑罚同()斗争。 A:一切违纪违规行为 B:一切违法行为 C:一切犯罪行为 D: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 参考答案:C 刑法的机能也就是刑法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可以分为本体论机能与价值论机能:从本体论的角度,可以分为促进机能和限制机能。 促进机能又被称为规律机能,它包括评价机能和意思决定机能。所谓评价机能就是依据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对特定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和法律判断。所谓意思决定机能就是通过刑法预先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向公民发出保护法益的命令,从而要求公民自我抑制犯罪意思,不去犯罪。从目的论的角度,刑法具有保护社会(又称为法益保护机能)和保障人权两种机能。刑法本身所具有的促进机能,是为了实现刑法对社会的保护;而限制机能,就是保障人权所必须的. 6:[单选题] 4.至2006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发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 A: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B:一个单行刑法和六个修正案 C: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D:两个单行刑法和六个修正案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基础模拟题十一及参考答案(卷二)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 基础模拟题十一及参考答案(卷二) 1、1998年,甲购买高压汽枪一支,改制成能发射小口径子弹的枪支后,与50发子弹一起藏匿家中。2002年5月,甲怀疑其妻与单位负责人乙有不正当两性关系,打电话将乙叫到家中质问。因乙否认有此事,甲取出私藏的改制枪支和子弹,返回客厅向乙的头部开枪射击,致乙开放性颅脑损伤而死亡。甲见乙死在自己家中,心中害怕。甲妻回家后,甲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和乙妻打电话,谎称来家中借枪,自己摆弄枪支时走火受伤。甲的朋友和乙妻来到甲家后,甲与他们一起将乙送往医院抢救。之后,甲与其他人一起来到公安机关报称,乙在自己家中摆弄枪支走火致死。在公安机关做了枪痕、枪支鉴定,证明乙的枪弹伤不能自己形成后,甲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请根据案情回答: 下列关于本案犯罪形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甲随他人将乙送往医院抢救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b.犯罪中止要求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甲的行为虽然符合犯罪中止的其他条件,但由于未能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不构成犯罪中止 c.甲将乙送往医院的行为表明其已经自动放弃犯罪,构成犯罪中止 d.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参考:d 2、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甲的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经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参考:c 3、下列哪些行为成立犯罪中止( ) a.甲放火之后,在独立燃烧之前,喊了一声"救火啊!",随后立即离开了现场,后被群众扑灭 b.乙对仇人王某猛砍10刀后离开现场。1小时后,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 c.丙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将一块巨石搬上铁轨,但在火车即将到来之前,丙由于害怕被处罚,于是,又将石头搬开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96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96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 1.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A.强奸致人死亡的 B.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C.抢劫致人死亡的 D.拐卖妇女,造成被拐卖妇女死亡的 ACD项中致人死亡的,都是结果加重犯,升格法定刑处罚。根据《刑法》第247条的规定,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B项正确。 2.甲从事校车业务,负责接送蓝天幼儿园的小朋友上下学。甲驾驶的车辆额定载客16人,但是在蓝天幼儿园开亲子运动会时,甲驾驶校车接送了40位小朋友和家长到幼儿园,严重超过额定载客人数。甲的行为构成( )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危险驾驶罪√ C.交通肇事罪 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构成危险驾驶罪。甲从事校车业务,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成立危险驾驶罪,B项正确。 3.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自《刑法修正案(九)》实施以来,从事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现象大幅减少。这一变化反映了刑法的( ) A.规制机能√ B.保护机能 C.保障机能 D.威慑机能 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能产生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刑法具有规制机能、保护机能和保障机能。规制机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制或者约束的机能,其方式是对犯罪规定刑罚,向国民显示该行为为法律所不容许,或者要求国民不要实施类似行为,从而避免犯罪。本题中,刑法扩大了危险驾驶罪的行为类型,将从事客运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向国民显示该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从而降低人们从事该行为的概率。本题体现了刑法的规制机能,A项正确。 4.犯罪既遂的判定标准是( ) A.结果说 B.目的说 C.动机说 D.构成要件说√ 理论上关于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不一,有结果说、目的说、构成要件说。通说采取构成要件说。构成要件说认为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完全具备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犯罪行为没有完全具备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属于犯罪未遂。D项正确。 5.《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该条规定了故意杀人罪的( ) A.修正的犯罪构成 B.标准的犯罪构成√ C.派生的犯罪构成 D.加重的犯罪构成

刑法模拟试题A卷(下)

刑法模拟试题卷(下) 一.单项选择(分) .刑法第条第款规定:"有前款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本法第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对这一条款的规定属于( ) .空白罪状 .空白罪状 .叙明罪状 .简单罪状 .刑法第条规定:"违反森林管理法规定,滥伐森林或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刑法这一规定属于( ) .空白罪状 .空白罪状 .叙明罪状 .简单罪状 .张某多次召集他人商量,意图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民族团结.但由于其中一人向国家安全机关自首,张某等人未及实施具体的行为即被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 .分裂国家罪既遂 .分裂国家罪未遂 .背叛国家罪 .煽动分裂国家罪 .甲是电器维修工,负有维修车间电器设备的任务.在其当班的时间,发现电器设备受损,有引起火灾的危险,但由于对领导不满,故意不予维修,以至引起火灾.对甲应以( )处罚. .放火罪 .失火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玩忽职守罪 .王某因多次恋爱失败,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想自杀.年月日这一天王某独自躲在自己家中放火焚烧自己的房屋,因王某住在城市的老区,木结构的房子都连接在一起,因被邻居及时发现,将火扑灭.王某的行为属于( ) .故意毁坏财物罪 .放火罪 .失火罪 .非罪 .某冷库工人因对领导有意见,为报复泄愤,在库内冻鸡上偷撒了许多剧毒农药,造成多吨冻鸡报废,损失余万元. .投放有毒物质罪 .破坏生产经营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 .报复陷害罪 .张某用工业酒精兑制假白酒进行出售,造成多人死伤.张某的行为构成( ) 投放有毒物质罪 .故意杀人罪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交应交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构成(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偷税罪 .骗取出口退税罪 .非法经营罪 .下列可以成为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 ) .盗窃罪的赃款 .容留介绍他人卖淫所得的赃款 .贩卖毒品所得的赃款 .出售假币所得的赃款 .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了保险金按( )处罚. .故意杀人罪 .保险诈骗罪 .从一重罪处罚 .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并罚 .易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后盗窃了元人民币,对其应处以( ) .非法侵入住宅罪 .盗窃罪 .数罪并罚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对于死者要求而协助其实现自杀的情况应构成( ) .故意杀人罪 .帮助自杀罪 .故意杀人罪的从犯 .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儿的,构成( ) .偷盗婴儿罪 .绑架罪 .绑架勒索罪 .拐卖儿童罪 .丁某与史某到国有林场,将林场已经采伐但未来得及运出的木料用车偷运走,木料价值元,丁,史得赃款元,丁,史的行为是( ) .共同盗窃罪 .共同盗伐林木罪 .共同投机倒把罪 .共同盗窃罪和共同销赃罪 .甲进入乙的菜地偷了两个大白菜,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 .抢劫罪 .故意伤害罪 .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 .陈某持刀闯入王某家,威逼王某把元钱两日内交到陈某家,否则就把王某家全家人都杀掉.陈某走后,王即到公安局控告了,陈某的行为属于( ) .抢劫罪既遂 .抢劫罪未遂 .敲诈勒索罪既遂 .敲诈勒索罪未遂 .妨害公务罪的方法有( )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2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2

课程 刑法总论 专业 年级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分考 试方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危害行为的形式 C.犯罪对象的特点 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2.以下是所有犯罪均需要的构成要件(D ) A 故意 B 犯罪目的 C 精神智力完全正常 D 主观具有罪过

3.在下列说明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中,属于所有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是( A ) 。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 D.危害行为和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4.甲在15周岁时盗窃他人2万元人民币,但在其17周岁时案件被侦破,对甲应( D )。 A按盗窃罪从轻处罚B按盗窃罪减轻处罚 C构成盗窃罪但免除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 5、对于单位犯罪,我国刑法规定( A )。 A以双罚制为主,以单罚制为辅B以单罚制为主,双罚制为辅 C一律实行双罚制D一律实行单罚制 6、.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故意杀人的,( D )。 A构成故意犯罪但应当从轻处罚B构成过失犯罪 C不构成犯罪D构成犯罪,与普通人犯罪一样处罚7.甲带邻居家5岁的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小孩遇到危险,甲(会游泳)怕连累自己未救,致使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中的义务来源是( D )。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业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8、.按《刑法》规定,以下不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D )。 A.犯罪的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 B.犯罪的预备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C.犯罪实行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 D.行驶在外国的我国国际列车上的犯罪 9.以下判断正确的是(c ) A《刑法》第14、15条规定的结果是物质实害结果 B故意犯罪均要有结果才是既遂 C司法实践需认定危害行为与结果是否有因果关系的结果指物质性结果 D过失犯罪的结果均是物质实害结果 10、周某14岁生日那天,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庆贺生日。饭后约晚上10点回家途中,周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装有数千元钱的包抢走。周某( c )。 A.构成抢劫罪B.如被害人重伤则构成犯罪 C.不构成犯罪D.构成犯罪,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11.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d )? 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来不及停车的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刑法分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

刑法分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3) (1/1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侵占罪 B.职务侵占罪 C.诈骗罪 D.信用卡诈骗罪 下一题 (2/1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魏某是上市公司某科技研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采用隐瞒事实的方式,为明显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单位提供担保,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对魏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B.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C.受贿罪 D.滥用职权罪 上一题下一题 (3/1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湖南重工有限公司,通过向湖南衡阳农村商业银行出具虚假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谎报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等数据,虚构贷款用途,骗取银行贷款1000万元。对该单位应以下列哪一犯罪论处?______ A.骗取贷款罪 B.诈骗罪 C.伪造公文罪 D.合同诈骗罪 上一题下一题 (4/1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曾某是某公司的法定代理人,曾某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在该公司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的情况下,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假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巨额资金的,归个人使用。对曾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集资诈骗罪 B.非法经营罪 C.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D.不构成犯罪 上一题下一题 (5/1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他人又杀害被绑架人的,应按下列哪一选项处理?______ A.绑架罪

《刑法》模拟题一

《刑法》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1. 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D )。 A. 聚众淫乱罪 B. 组织淫秽表演罪 C. 寻衅滋事罪 D. 无罪 2 下列哪个选项所列人员可以成为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主体?(A )。 A.乡政府办公室秘书B.大学校长C.电视台主持人D.国有公司经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可以不予追究的是( A )。 A. 法定最高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 B. 法定最低刑3年以下 C. 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D. 法定最高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4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但恰好这架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对陆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D )。 A.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未遂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 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D.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 5.以下犯罪行为的主体哪一种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 )。 A.玩忽职守罪B.帮助犯罪分了逃避处罚罪 C.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6.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B ) A. 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B. 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C. 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 D. 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7.行为人以谋利为目的,意欲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但由于交通工具简陋不具备必要的安全条件,导致被运送人多人重伤,死亡的后果,对该行为应如何认定?(B )。 A.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严重情节 B.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界与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重伤罪并罚 C.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择一重罪处罚 D.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并罚 8 .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A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9.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D )。 A、目标的错误认识 B、手段的错误认识 C、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 D、行为误差 10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C ) 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B、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 11.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C )。A、只能独立适用B、只能附加适用 C、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D、只能并科适 12.我国刑法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A、并罚原则B、吸收原则 C、限制加重原则 D、折中原则 D 13.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属于犯罪构成必不可少的要件即必要要件是(C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刑法+(四)模拟题

[模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刑法 (四) B型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选项在前,题干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考生只需为每一道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特性黏度 [B].动力黏度 [C].运动黏度 [D].相对黏度 [E].溶剂黏度 第1题: 以Kt计算_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2题: 以Ktρ?10 6计算_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3题: 以 lnηr/C计算_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第4题: 以η/η0计算_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A].Pa?s [B].mm2/s [C].[η] [D].α] [E].ntD 第5题: 折光率_______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第6题: 动力黏度_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第7题: 运动黏度_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8题: 比旋度_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A].钠光D线 [B].日光 [C].旋转式黏度计 [D].第二法 [E].第三法 第9题: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测不易粉碎固体药品熔点的方法_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第10题: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测定凡士林及其类似物质熔点的方法_______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第11题: 阿培折光计测定药物折光率时的光源_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12题: 测定动力黏度所用的仪器_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A].运动黏度(mm2/s)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刑法总论专业法学年级2013 级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正确的是( c ): A.不明知所犯罪客观要件内容就不构成故意犯罪 B.错把乙当甲杀害是犯罪对象认识错误 C.错将100克面粉当毒品海洛因贩卖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 D.非法拘禁他人两天后出于良心发现自动中止放出被害人构成犯罪中止 2.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B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 D )情况成立共同犯罪。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和共同行为的的同时犯 C.共同过失行为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4.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 C.构成抢夺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5.甲出于盗窃枪支的故意,窃得一军人的手枪一支,随后藏于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B )。 A.结合犯 B.牵连犯 C.连续犯 D.想象竞合犯 6.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

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C ) A.刑事拘留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B.刑事拘留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7.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D ) A.甲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B.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的,应当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C.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同时又发现漏罪的,应当先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实行"先并后减";再对新罪与前一并罚后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实行"先减后并" D."先减后并"在一般情况下使犯罪人受到的实际处罚比"先并后减"轻 8.关于累犯,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B ) 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之内又犯罪。甲成立累犯 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 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满,期满六年后又犯故意杀人罪。甲成立累犯 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9.甲女因抢劫杀人被逮捕,羁押期间不慎摔伤流产。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诉。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 A.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B.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被强制流产 D.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在审判时摔伤流产 10.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 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 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 D.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但判前先行关押时间不算在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悉乙家的丙为自己能盗窃成功标别墅图。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

2019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6

2019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6 11、张某正在追击逃跑的窃贼时,猛然被人拉住。张某因为事急 并没有回头看,则误认为是窃贼的同伙,便使用砖头猛砸过去,并将 对方砸到在地造成重伤,结束后才发现,被砸的是自己的邻居。原来 邻居是来叫自己,要帮自己的。则某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项? A.意外事件 B.过失犯罪 C.正当防卫 D.假想防卫 准确答案:B,D 12、适用紧急避险的情形有哪些? A.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 B.动物的侵袭 C.精神病人的侵害 D.自然灾害的侵袭 准确答案:A,B,C,D 13、一货轮在海上航行,突起大风,并收到强台风警报,当时靠 岸避风已无可能。而气象台预报,台风中心正要经过货轮航行的海域,为使货轮和船员的生命免遭损害,船长下令抛去部分货物(价值3万元),以减轻货轮的负载。但当台风刚刚接近该货轮航线海域时,突改 方向,并未殃及货轮安全。对船长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紧急避险

B.假想避险 C.避险不适时 D.事前避险 准确答案:C,D 14、下列选项中哪些行为不属于紧急避险 A.在逃犯开车冲向闹市时,警察开枪将其打死 B.轮船失事,船长迅速乘救生艇率先逃生 C.甲唆使自己豢养的狼狗咬乙,乙顺手操起地上木棍打死狼狗 D.轮船刚驶离港口,遭遇暴风,船长为避免轮船倾覆,下令把船上货物抛入海中 准确答案:A,B,C 15、朱甲和朱乙两兄弟因谈论家中债务问题发生口角。朱甲从床下拿出一把杀牛刀,向朱乙连砍两刀。朱乙躲过。朱甲仍举刀追砍朱乙,朱乙面临危险,退至东屋山墙下,顺手拾起一根3尺长,2公分粗的铁管,当朱甲举刀逼近时,遂用铁管对准朱甲的头部连击两下,将朱甲****在地,造成朱甲颅内出血,抢救无效,次日死亡。关于本案的下列表述哪些是不准确的? A.朱乙属于紧急避险 R.朱乙属于行使无过当防卫权 C.朱乙属于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 D.朱甲、朱乙属于互殴,朱乙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准确答案:A,C,D

山大函授刑法总论模拟题答案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A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论理解释 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D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孙某1985 年5 月生1998 年6 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 余元1999 年8 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 余元2001 年10 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孙某应对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 B、抢劫和绑架行为 C、盗窃和绑架行为 D、绑架行为 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B 。 A、结果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 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B 。 A、犯罪预备 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A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7、A 不满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 B、侦查的时候 C、起诉的时候 D、审判的时候 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 年执行4 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 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 年以上15 年以下 B、5 年以上15 年以下 C、5 年以上11 年以下 D、6 年以上 11 年以下 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 B、未成年人犯罪 C、立功 D、犯罪动机 10、防卫过当是指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 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 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BCD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 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 2、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BCD 。 、危害行为、犯罪的时间、犯罪地点、犯罪方法、 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形式CD 。 、故意形式、过失形式、作为形式、不作为形式、 4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ACD 。 、法定的义务、道义上的义务、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5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AB 。 、犯罪时空上不同、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犯罪的结果不同、犯罪的行为不同、 6根据共同犯罪主观要件的原理下列ABCD 不构成共同犯罪。 、缺乏意思联络的同时犯罪、同时实施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D、一方故意另一方过失而构成的犯罪、 7 避险不适时的情况有AD 。 、事前避险、假想的避险、事中避险、事后避险

刑法分论模拟卷_答案

《刑法分论》模拟卷答案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成电路着火,使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2万余元。被告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A )。 A、失火罪 B、破坏生产经营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3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要乙退回2.5万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伤害罪的犯罪预备 B、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中止 C、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未遂 D、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既遂 3、甲晚上见一老人提一公文包(内有现金2万元)独自行走,就冲上前去,夺走就跑,因夺包时用力过猛,将老师带倒在地摔成重伤。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A、抢劫罪 B、抢夺罪 C、过失重伤罪 D、抢夺罪和过失重伤罪 4、下列行为中应当按照盗窃罪定罪处罚的是()。 A、甲窃取一份绝密级的高考试卷,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B、乙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移动电话入网,并使用该移动电话,给电信部门造成3万元的话费损失 C、丙拣到一张他人的信用卡,然后持卡消费3万元 D、丁窃取他人在公共网络上的帐号使用,造成他人3万元的损失 5、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李某与无业人员张某勾结,由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同张某共同骗取本单位的数额巨大的财物。对上述行为应当认定为()。 A、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B、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诈骗罪 C、李某和张某共同构成贪污罪 D、张某和李某共同构成诈骗罪 6、张某与李某约定,在李某窃取了财物后,为李某窝藏脏物。张某窝赃的行为,构成()。 A、窝藏罪 B、窝藏、包庇罪 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盗窃罪的共犯 7、安某经常虐待其10岁的继女刘某,某日,安又因琐事痛打刘某,刘有反抗,

刑事诉讼法模拟考试题解析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刑事诉讼法》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A] 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B] 惩罚犯罪 [C] 保护人民 [D] 维护国家的统一 2、批准逮捕的权力应当由下列哪个机关行使()。 [A] 人民检察院 [B] 人民法院 [C] 公安机关 [D] 监察机关 3、下列哪个机关没有侦查权()。 [A] 检察机关 [B] 审判机关 [C] 国安部门 [D] 公安机关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三者的关系不应该是()。 [A] 分工负责 [B] 互相配合 [C] 互相制约 [D] 互相干扰 5、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由()立案侦查。 [A] 国家纪律监察部门 [B] 人民检察院 [C] 人民代表大会 [D] 公安部门 6、下列证据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A] 凶杀案现场的血迹 [B] 沾满被害人血迹的匕首 [C] 路人甲的证言 [D] 被告人承认犯罪的供述 7、下列哪个案件应该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A] 张三盗窃1000元 [B] 王五抢劫案 [C] 李四杀人可能被判处死刑 [D] 某甲某乙互殴致一方轻伤 8、下列哪项是审判人员赵某的法定回避理由()。 [A] 赵某是犯罪嫌疑人李某的邻居 [B] 赵某之妻和犯罪嫌疑人李某是同事 [C] 赵某曾担任该案的侦查人员 [D] 赵某五年前曾和犯罪嫌疑人李某一起吃饭 9、下列哪项不属于辩护律师的权力()。 [A] 同犯罪嫌疑人通信 [B] 会见犯罪嫌疑人 [C] 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 [D] 要求公安机关立即将犯罪嫌疑人保释 10、形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不包括哪个()。

2006年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2006年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本卷共7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犯罪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 A.死刑立即执行 B.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无期徒刑 D.有期徒刑15年 2.王某花8000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10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 B.强奸罪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D.拐卖妇女罪 3.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可以从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刑法》第345条第2款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这属于()。 A.空白罪状 B.引证罪状 C.叙明罪状 D.简单罪状 5.犯罪嫌疑人甲盗窃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了自己和同犯罪人乙共同犯盗窃罪的事实,那么甲的行为构成()。 A.一般自首 B.特别自首 C.坦白 D.立功 6.甲、乙、丙在一起闲谈。乙说:“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办法出来就是了。”丙听后便于当天如此这般,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乙的行为构成()。 A.不犯罪 B.从犯 C.教唆犯 D.主犯 7.以下属于减刑的是()。 A.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执行期确有悔改,减为有期徒刑20年 B.乙被判处罚金5000元,因其经济困难,法院将其罚金减为2000元 C.因丙的主刑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20年,法院将剥夺其政治权利的期限减为10年 D.丁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8.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反遭流氓袭击,王某立即进行反击。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殴斗。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成员,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属于()。 A.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B.过失致人重伤 C.正当防卫 D.假想的防卫,应按过失致人重伤论处 9.下列不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的有()。

(完整版)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论理解释 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 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 B、抢劫和绑架行为 C、盗窃和绑架行为 D、绑架行为 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 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 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 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 B、侦查的时候 C、起诉的时候 D、审判的时候 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 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 B、5年以上15年以下 C、5年以上11年以下 D、6年以上11年以下 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 B、未成年人犯罪 C、立功 D、犯罪动机 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 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 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BCD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 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 2、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BCD)。 A、危害行为B、犯罪的时间C、犯罪地点D、犯罪方法 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形式:(CD)。 A、故意形式B、过失形式C、作为形式D、不作为形式 4、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ACD)。 A、法定的义务 B、道义上的义务 C、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 D、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AB 5、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 A、犯罪时空上不同B、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C、犯罪的结果不同D、犯罪的行为不同 6、根据共同犯罪主观要件的原理,下列(ABCD)不构成共同犯罪。 A、缺乏意思联络的同时犯罪 B、同时实施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 C、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 D、一方故意,另一方过失而构成的犯罪 7、避险不适时的情况有(AD)。 A、事前避险B、假想的避险C、事中避险D、事后避险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含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轮船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对乙某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B.对乙某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C.对乙某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D.对乙某杀人案,我国没有管辖权 2.关于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B.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 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 C.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 辖为辅的原则 D.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3.甲因与别人一直保持通奸关系而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甲的行为() A.属于故意犯罪 B.犯罪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意外事件 4.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5.甲(15岁)在网吧里借打乙的手机,打完后发现乙没有在意,就将该价值5000元的手机悄悄拿走;后甲故伎重演,在准备拿走丙的手机时被丙识破,于是甲将丙打得口鼻流血,

刑法大纲模拟题

2016年大纲刑法新增考点及其模拟题 一、第十章“刑法种类”中,新增第三节“非刑罚处罚措施”,其下包括1个考点“职业禁止”。 【关联法条】 第三十七条【非刑罚处罚措施】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之一【职业禁止】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三年至五年。 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 【模拟题】 1.下列哪些选项说法错误? A.对犯罪分子判处主刑或者附加刑之后,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同时决定适用非刑罚处罚措施 B.责令赔偿损失,以被害人提起民事诉讼为前提,如果被害人没有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得主动判处犯罪人赔偿损失 C.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被判处管制的,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禁止其在刑罚执行期间从事相关职业 D.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有禁止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该规定,情节严重的,可能成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二、第十二章第二节“假释制度”中,新增考点“假释的程序”。 【关联法条】 第八十二条【假释的程序】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第七十九条【减刑程序】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模拟题】 2. 对于犯罪分子的____,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____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裁定予以____。非经法定程序不得____。关于以上空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只应填“减刑”,不能填“假释” B.只应填“假释”,不能填“减刑” C.既可以均填“减刑”,也可以均填“假释” D.既不能均填“减刑”,也不能均填“假释” 三、第十六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节“普通罪名”中:(1)修改考点“帮助恐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