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参考文献

说明:

本书目所列文献供中国语言文学系文科基地班、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秘书系秘书专业,新闻传播系各专业等不同教学要求的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时选择使用。要求学生读的书以及阅读的具体要求,由任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确定。教师在指定学生阅读时,可根据汉语研究的最新成果增补一些书名。

本书目亦将根据学科的发展定期进行修订。

一、教材

1.选用教材

新编现代汉语(xx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推荐阅读教材

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xx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阅读材料(自编)苏州大学文学院印

3.其他相关材料:

xx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关于xx文字的三个国家标准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关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的研究论文

二、阅读书目

1.第一学期阅读书目(绪论、语音、文字、词汇部分)

现代汉语方言(xx)xx教育出版社

汉语方言概要(xx等)语文出版社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

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语文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xx)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苏培成)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词汇(xx)北京大学出版社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刘照雄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普通话训练指导(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江苏人民出版社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用手册(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大学出版社

2.第二学期阅读书目(语法、修辞部分)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xx等)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吕叔湘)商务印书馆

xx语文论集(xx)商务印书馆

汉语口语语法(xx)商务印书馆

语法讲义(xx)商务印书馆

语法答问(xx)商务印书馆

汉语复句研究(xx)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陆俭明、马真)北京大学出版社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与现代汉语有关的三种)

xx株卷xx教育出版社

xx煊卷xx教育出版社

xx卷xx教育出版社

语法研究录(xx)商务印书馆

语法研究xx(xx株编)商务印书馆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张伯江、方梅)江西教育出版社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袁毓林)北京大学出版社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张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不对称和标记论(xx煊)xx教育出版社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北京大学出版社修辞学发凡(xx)xx世纪出版集团

语用学教程(xx)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语法学史稿(xx)xx教育出版社

汉语语法丛书(10种)(存目)商务印书馆

xx(xx)1898

国文法草创(xx)1922

国文法之研究(金兆梓)1922

新著国语文法(xx)1924

高等国文法(xx达)1929

xx文法革新论丛(xx等)

xx文法论(xx)1942

xx文法要略(xx)1942

xx现代语法(xx)1943

汉语语法论(xx)1948

三、主要期刊

xx语文

当代语言学(国外语言学)

方言

语言文字应用

语文研究

语言教学与研究

语言研究1943

语文建设

四、主要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

(1998)商务印书馆

xx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xx修)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

语言文字规范手册(1997年重排本)语文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五、语料

由于学校地处广东,学生大多为南方人,使用的方言主要有客家话、粤语和闽南话。为增加对普通话的语感,提倡学生阅读一些语言比较典范的当代文艺作品,如老舍、曹禺、邓友梅、陈建功、王朔等人的作品;阅读中央报刊上语言比较规范的文章;多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

在阅读或听广播时,注意把普通话同自己的方言进行比较,以便掌握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中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超详细

超详细中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2、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67. 2.专著类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

绪论 关键概念 1、民间文学 答:概括地说,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对于该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 其次,民间文学是民众的创作。 第三,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2、民间文艺学 答:从文艺属性着眼研究民间文学,就是一种文艺学的研究。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就是民间文艺学。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这个说法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民间文学作品,另一种含义就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也就是“民间文学学”或“民间文学之学”。所谓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第二种含义,即“民间文学之学”,也就是民间文艺学。 3、民俗 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4、语言民俗 答: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 5、民间 答:什么是“民间”,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是近年来被中外民俗学者普遍关注,并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 在西方民俗学史上,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的“民”的概念在外延上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广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一下一段演变轨迹:民是以承载着“大众古俗”的乡民为主的民众——乡民和野蛮人——乡下人和流入城里的乡下人和他们的后代——任何人组成的任何群体,只要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并有自己的传统。 在我国,民“民”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大体上可总结为是这样一个过程:与贵族、圣贤相对的“平民”或“民众”,重点指下层平民——“人民”或“劳动人民”,是与“反动统治者”、“剥削阶级”相对的一个群体,是以农民、工人等直接生产者为主的并富于革命性的阶级群体——打破很长时期以来关于“民”的阶级论,重要的民俗,在一个民族里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它不仅仅限于哪一个阶级。 6、田野调查法 答:这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就是指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它是社会调查的一种。 7、采风 答:就是用一天到几天的时间到民间去采集民间文学作品,称为“采风”。 8、历史追溯法 答:就是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 9、共时比较法 答:就是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 答:从根本上说,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又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这就是它的双重属性。 (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 民间文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

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与译文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 On the so-called "inventory control", many people will interpret it as a "storage management", which is actually a big distortion. The traditional narrow view, mainly for warehouse inventory control of materials for inventory, data processing, storage, distribution, etc.,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corros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means, to make the custody of the physical inventory to maintain optimum purposes. This is just a form of inventory control, or can be defined as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How, then,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control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in particular operating cash flow by optimizing the entir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es (DSCM), a reasonable set of ERP control strategy, and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ols, tools to achieved in ensuring the timely delivery of the premise,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inventory levels, reducing inventory and obsolescence, the risk of devaluation. In this sense,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o achieve financial goals is just a means to control the entire inventory or just a necessary p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mai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broad inventory control is th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whole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Why until now man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inventory control, limited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 can not be ignored: First, our enterprise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inventory control. Especially those who benefit relatively good business, as long as there is money on the few people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inventory turnover. Inventory control is simply interpreted as warehouse management, unless the time to spend money, it may have been to see the inventory problem, and see the results are often very simple procurement to buy more, or did not do warehouse departments . Second, ERP misleading. Invoicing software is simple audacity to call it ERP, companies on their so-called ERP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inventory, inventory control, seems to rely on their small software can get. Even as SAP, BAAN ERP world, the field of

现代汉语词典

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下简称《现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一部工具书,具有极广的流传面和极高的权威性。它所收纳的词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汉语的词汇构成与概貌。但是,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为灵活的一个部分,它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作为一部收词具有全面性、选择性,编纂具有规范性的语文性辞典,《现汉》在规范词汇的同时,必须呈现出不断的变化,与时代和环境相契合,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使用语言文字。音译外来词作为其中一大板块,对整部词典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西方民族接触的增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汉语借用外来词呈现出新趋势”。①《现汉》作为目前影响最大的、读者覆盖面最广的、享有最高声誉的中型汉语语文词典,它在收录音译外来词方面的规范性、实用性和时代性不容置疑。尽管外来词问题早已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迄今也有了不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比较重要的论文有刘中富先生的《关于<现代汉语词典>收释外来词的几个问题》和许建中先生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音译外来词》,以及孙国秀的《05版<现代汉语词典>与02版<现代汉语词典>外来词对比分析》,针对5版的音译外来词问题的论著并不多见。 但是,对5版《现汉》中的音译外来词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和促进现代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规范化,进一步了解其收释外来词的基本原则,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使其在收释音译外来词方面更加趋于完善。为此我们对比了《现汉》第5版(下简称5版)与第4版(指《现汉》2002年增补版,下简称4版),以计量的方式从词条、释义、词源的增删和修改的角度探讨了《现汉》在音译外来词方面的修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本文研究的区域是《现汉》的第4、第5两个版本的A—Z部,“音译的外来语一般附注外文,如:【沙发】…[英sofa];【蒙太奇】…[法montage]。“英、法”等字,表示语别。【鶆】…[新拉Rhea],“新拉”表示是新拉丁文。从我国少数民族来的词只附注民族名称,如【萨其马】条附注[满]”。 ②本文所分析统计的外来词为词典中有标记的,即词条末附注语源的词条,得出的计量结果:5版共增加词条35个,删减词条25个,修改词条136个,另外还有“爱克斯射线”、“白金汉宫”、“贝塔粒子”、“伽马射线”、“互联网”、“来复枪”、“米制”、“拍档”、“檀越”等9个词条在4版中未标注语源,但在5版中进行了标注,以及“分贝”和“胲”两个词条在4版中标注了语源,但在5版中未进行标注。 一﹑词条的增减 ①韩淑红、吴远庆:《现代汉语词典》一、五版外来词语源对比考察[J].语文学刊.2008,第1期,第104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凡例第6页。

word中插入参考文献方法及标准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应用方法 利用word插入参考文献 写论文要有参考文献,但是每次写论文,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参考文献的插入。虽然以前知道word有很强大的插入参考文献的功能,也转载过别人写的经验总结,但是没有实际用过,现在用到了,把暂时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小结一下,没遇到的就等以后再小结吧!希望能给大家节省一些时间。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以后也按照这个方法,不管是在该参考文学的前面还是后面插入,word都会自动更新编号,你就不用再自己一个一个改编号了。 2.给插入的参考文献加中括号。 用word自动插入的参考文献是没有中括号的,参考文献全部写好后要是一个一个加中括号太麻烦。用什么方法呢?按“编辑/查找",在查找栏中输入"^e",再替换为:"[^&]"。(交叉引用时插入的第N(N>2)次上标并不能被替换,此时查找栏中应输入"^#"(代表“特殊格式”中的“任意数字”),另外,“格式”选项还应选择“字体-上标”)(上述查找方法只能查找到由“交叉引用”产生的上标,第一次插入的上标还是得用"^e"才能查找)这时不管是文章中还是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都加上了中括号。我用过了!很好用。 3.给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去除上标标志 你会发现正文和尾注中参考文献都是上标的形式,正文的上标是你想要的,但是尾注中不是你想要的。修改方式和谱图word一样,选中编号,按快捷键"ctrl+shift+=”即可。也可以选中,右击,字体,效果中上标项的勾去掉。(新建“字符”样式即可)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2003版: 参考文献有几页,你会发现每页的参考文献前面都有一条横线,且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怎么删除?进入普通视图。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2007版: 1. 先“视图”? “普通视图”; 2. 进入“引用”?“脚注”?“显示备注”; 3. 窗口下面出现了“尾注”,点击下拉菜单“所有尾注”那里; 4. 选“尾注分隔符”,删掉那个横线;

英语毕业论文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

英语毕业论文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采用APA格式及规。 一、文中夹注格式 英语学位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方法、言论必须注明出处,注明出处时使用括号夹注的方法(一般不使用脚注或者尾注),且一般应在正文后面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关于夹注,采用APA格式。 (一)引用整篇文献的观点 引用整篇文献(即全书或全文)观点时有两种情况: 1.作者的姓氏在正文中没有出现,如: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Taylor, 1990). 2. 作者的姓氏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如: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1990). 3. 如果作者的姓氏和文献出版年份均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按APA的规不需使用括号夹注,如: In a 1990 article,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4. 在英文撰写的论文中引用中文著作或者期刊,括号夹注中只需用汉语拼音标明作者的姓氏,不得使用汉字,如:(Zhang, 2005) (二)引用文献中具体观点或文字 引用文献中某一具体观点或文字时必须注明该观点或者该段文字出现的页码出版年份,没有页码是文献引用不规的表现。 1.引用一位作者的文献 (1)引用容在一页,如: Emily Bronte “expressed increasing hostility for the world of human relationships, whether sexual or social” (Taylor, 1988:11). (2)引用容在多页上,如: Newmark (1988:39-40) notes three characteristically expressive text-types: (a) serious imaginative literature (e.g. lyrical poetry); (b) authoritative statements (political speeches and documents, statutes and legal documents, philosophical and academic works by acknowledged authorities); (c) autobiography, essays,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when these are personal effusions).

现代汉语词典词语汇总

现代汉语词典词语汇总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难读难写词语汇总1-300页【柯老师整理】1. 吖嗪ü qín是含有一个或几个氮原子的不饱和六节杂环化合物的总称。 2. 阿訇āhōng 今为清真寺经堂大学或经学院“穿衣”毕业,具有较高宗教学识的宗教人员的通称。 3. 腌臜ā za 是一种地方口语,意为不干净,肮脏的意思。用以形容环境、物件等的杂乱不堪、恶臭不洁净等。后引申可用为形容行为、动作等的龌龊,有悖道德良知的层面;也用于心理不爽快等的形容抒发。 4. 哀矜üij?n哀怜;怜悯 5. 娭毑üi jit 1、祖母;2、尊称老年妇女。 6. 欸乃ǎinǎi1.象声词。摇橹声。2.象声词。棹歌,划船时歌唱之声。 7. 嗳气ài qì指气从胃中上逆。胃出而作声,多见于饱食之后。 8. 嗳酸ǎi suün胃酸从胃里涌到嘴里,指吐酸水。 9.

僾尼ài ní部分哈尼族人的自称。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0叆叇àidài 指浓云遮日。11. 安厝ün cu?停放灵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正式安葬。12氨纶ün lún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13媕娿ün y亦作\媕阿\。亦作\媕妸\。亦作\媕婀\。不能决定的样子。14鹌鹑是雉科中体形较小的一种。野生鹌鹑尾短翅长而尖,上体有黑色和棕色斑相间杂,具有浅黄色羽干纹,下体灰白色,颊和喉部赤褐色,嘴沿灰色,谢淡黄色。15鮟鱇ün küng,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水域。我国有黄鮟鱇和黑1 鮟鱇两种,黄鮟鱇分布于黄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东海和南海。16鞍韂ün chàn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17吧嗒büdü象声词,表示一种双音的声响18疤瘌bü la也叫疤拉,伤口或疮平复以后留下的痕迹:疮疤。19拔擢bázhu?:提拔、挑选

参考文献引用技巧

参考文献引用技巧 一、利用文献管理软件直接引用 常用的中文引文管理软件有NoteExpress、E-Learning(中国知网在线学习中心),英文引文管理软件有Endnote、Mendeley(免费)。这一块大家自己查找对应的软件教程就好,不再赘述。 二、在线直接引用 (一)中国知网的直接引用 1.勾选文献前的复选框 2.选择文献上方导航栏内的“导出/参考文献” 3.勾选“文献管理中心_导出”页面指定文献复选框 4.选择“文献管理中心_导出”上方导航栏内的“导出/参考文献” 5.在“文献管理中心-文献输出”选择“复制到剪切板”(或右键直接复制) 6.粘贴到对应的参考文献序号处得到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参考引文 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林鹏,陈严. CDIO在中国(上)[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3:24-40. (二)谷歌学术的直接引用 1.选择文献右下角的“引用” 2.右键直接复制对应格式的参考文献

GB/T 7714: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MLA:全称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即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APA:APA格式指的就是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出版的《美国心理协会刊物准则》中规定的引文格式 说明:谷歌学术所引参考文献格式中作者英文名经常出错,需要核对。 3.粘贴到对应的参考文献序号处得到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参考引文(以国标为例)康全礼, 陆小华, 熊光晶. 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8, 31(4):15-18. 【说明】谷歌学术英文作者姓名经常出错,粘贴后需要核对一下原文。 (三)百度学术的直接引用 1.选择文献右方的“引用” 2.右键直接复制对应格式的参考文献 格式说明同上 3.粘贴到对应的参考文献序号处得到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参考引文(以国标为例) 康全礼, 陆小华, 熊光晶. 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8, 31(4):15-18. 【去除末尾DIO“DOI:10.3969/j.issn.1672-8874.2008.04.004.”】

论文参考文献英文字母意义

J——期刊文章 N——报纸文章 M——专著 更多请看下面: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A——文章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 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现代汉语词典汇总1-887

《现代汉语词典》男女称谓词(1——877页) 1-147李艳花 阿飞(方言:着奇装异服,举止轻狂,行为不端的青少年)、阿公(方言)、阿婆、阿姨、娭毑(祖母)、暗娼、媪、吧女、妭(貌美的女子)、爸爸、白面书生、白马王子、败家子半边天、半老徐娘、伴娘、伴郎、保姆、鸨母、婢女、嬖妾、表侄、表侄女、婊子、伯伯、伯公、伯婆、伯祖、伯祖母、伯父、伯母、才女、才子、侧室、产妇、产婆、娼妇、娼妓、长舌妇 148-294张利君 臣、臣子、陈世美、大婶儿、哥哥、父亲、师傅、丞相、重孙、重孙女、丑婆子、处男、处女、村姑、打工妹、打工仔、大伯子、大伯、大哥、大姑子、大姐、大舅子、大老婆、大龄(父亲)大人、大嫂、大少爷、大叔、大爷、大姨、大姨子、大丈夫、单身汉、当家的、当家人、道姑、的哥、的姐、嫡母、嫡子、弟弟、弟妇、弟妹、弟媳、弟兄、弟子、嫡姒、第一夫人、第三者。 295-441王婧 男性: 爹、丁(成年男子)、东床(指女婿)、东宫(借指太子)、独生子、独子、儿子、儿郎、儿男、儿孙、夫君、父(三声,指老年男子)、父亲、父兄、高祖父、哥哥 女性: 独生女、蛾眉(指美人)、儿媳妇、二房、二婚头(指再嫁的妇女)、

二奶、发妻(第一次娶的妻子)、妃嫔、妃子、风尘女子、夫人、福晋、妇女、妇人、富婆、高祖母、歌女、格格 442-588王文佳 男性: 公爵、公侯、王公大臣、公公、诸公、公爹(方言词,公公)、公公、公子、公子哥儿、公子王孙、贡生、姑父、姑舅、姑姥爷、姑爷、姑爷爷、姑丈、雇佣兵、寡人、官兵、官差、官家、官爵、官吏、官人、鳏夫、管家、光杆儿、贵子(敬辞,称人的儿子)、男子、汉子、好汉、好好先生、和尚、哼哈二将、后爹、后生、胡匪、虎贲(古代指勇士)、虎将、花和尚(指不守戒规的和尚)、花花公子、宦官、皇储、皇太子、皇子、黄帝 女性: 公主、宫娥、宫女、孤孀、姑母、姑姑、姑姥姥、姑妈、姑母、姑奶奶、姑娘、姑娘儿、姑婆、姑嫂、姑子、寡妇、寡母、观世音、观音、观音大士、管家婆、闺蜜、贵妃、贵人、国色、悍妇、红娘、红颜、红妆、皇后、后宫、后妈、后母、后娘、狐狸精、校花、花魁(妓女)、花旦、花瓶(比喻长得好看被当做摆设的女子)、皇后、皇太后、黄花女儿、黄毛丫头、回头人(指再嫁的寡妇) 589-738贾燕京 男性: 活阎王、火居道士、伙伴、伙房、伙计、祸首、继父、继任、继嗣、继子、奸臣、奸徒、奸雄、奸贼、姐夫、姐丈、酒鬼、酒囊饭袋、开

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方法

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方法 来源:医学论文发表——达晋医学编译 参考文献如何引用才正确?达晋医学编译认为准确引用参考文献是让审稿人及读者理解文章的前提之一。尤其是陈述事实或介绍某个方法时所列举的参考文献一定要直接。尤其是后者,比如我们提到某个检测技术的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定要将最初的参考文献引用在内,并对后续的改进方法进行列举。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 一、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忠实于原文 参考文献,即是对该文献的借鉴和参考,我们要在保留原文献的理论中进行借鉴,作者无权更改原作者的本意,只需向读者介绍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作者可以对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发表看法,但不能肆意更改,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要想忠实于原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之前仔细阅读原文,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尽量不要转引,以免以讹传讹,损害原作者、读者,还有自己。 二、应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三、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比如,一篇研究论文只有很少的研究结果,却在讨论中引用大量文献来进行解释和假设,这样不太好。不过,有些杂志对文献数量有限制。最好奉行“少而精”的原则。 四、尽量选用较新的文献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篇 英文及其它语种的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参照以下标准执行。 期刊论文 Bolinger, D. 1965. The atomization of word meaning [J]. Language 41 (4): 555-573. 朱永生,2006,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83-90。 论文集论文 Bybee, J. 1994. The grammaticization of zero: Asymmetries in tense and aspect systems [A]. In W. Pagliuca (ed.).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35-254. 文秋芳,2003a,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 [A]。载文秋芳、王立非(编),《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55-259。 网上文献 Jiang, Yan. 2000. The Tao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An Elementary textbook on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OL]. (accessed 30/04/2006). 王岳川,2004,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OL], (2005年11月18日读取)。 专著 Bloomfield, L. 1933. Language [M]. New York: Holt. 吕叔湘、朱德熙,1952,《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译著 Nedjalkov, V. P. (ed.). 1983/1988. Typology of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trans. Bernard Comri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赵元任,1968/1980,《中国话的文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丁邦新译。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编著/论文集

参考书丨名校文学类考研经验之最全参考用书

参考书丨名校文学类考研经验之最全参考用书 很多人都问我有关文学考研的参考书问题。大多数中文重点院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现在都已经没有指定参考书了。不指定参考书可以让学校显得很霸气,你爱考不考,但这不是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不想因为参考书而限定考生的视野和思维。文学专业不同于其他报考专业,其书目繁杂多样,让人眼花缭乱。真正想要考上的同学,是不能受制于几本参考书目的,而需要结合其他更有学术分量的书籍,通过教材、作品、专著和论文各方面的融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才有可能最终拔得头筹,金榜题名。虽然不指定参考书,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以前的参考书以及最近年考题的变化,来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书目,不然复习就太盲目摸不着方向了。一般而言,在学术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目,都可以成为考研的参考书。针对武大而言,根据专业分类,介绍推荐基本书目。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一般名解(时有时无)、简答和论述各一题,分值在40分左右;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这部近60万字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

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与狭窄格局,拓宽了研究领域,在“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下,形成了学术品味浓厚的独异的特色。在结构布局上,全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三编,但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只作简约的交代,着重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这本书虽然也按文体分类,却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每章还附录了年表。在对重要作家的评论中,力避对作家生平的罗列和对作品情节冗长的复述,而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注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如第二章鲁迅(一),在评论鲁迅小说的结构模式与深邃意蕴时,特意标出“说不尽的鲁迅”一节,综合了近年来学界对“阿Q精神”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书中还把沈从文列为专章,表示了对这位构筑“湘西世界”,“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角色”的文化人的同情和理解。这些都是过去文学史著作所没有的或所省略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在80年代首版,当时作为“重写文学史”的代表作,是几个年轻人写成的,但在当时费尽周折才在上某出版社出版,其影响越来越大,后来经修订后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著作。2、《中国当代文学概论》(第三版),於可训著,武

英语优秀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英语优秀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作者:————————————————————————————————日期: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I.文内引用 (一)直接引用 1.引用中的省略 原始资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时,应给出作者、年份,并用带括号的数字标出页码。若有任何资料省略,使用英文时,应用3个省略号在句中标出(…),中文用6个(……);若两句间的资料省略,英文应用4个省略号标出(‥‥),中文用6个(……)。若要在直接引用插入自己的解释,应使用方括号[ ]。若在资料中有什么错误拼写、错误语法或标点错误会使读者糊涂,应在引用后立即插入[sic],中文用[原文如此]。下面是一些示例: 例一:The DSM IV defines the disorder [dysthymic] as being in a chronically depressed mood that occurs for "most of the day more days than not for at least two years (Criterion A) .... In children, the mood may be irritable rather than depressed, and the required minimum duration is only one year" (APA, 1994, p. 345). 例二:Issac (1995) states that bipolar disorder "is not only uncommon but may be the most diagnostic ent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imilar settings .... and may be the most common diagnosis in adolescents who are court-remanded to such settings" (p.275). 2.大段落引用 当中文引用超过160字时,不使用引号,而使用“块”的形式(引用起于新的一行,首行缩进4个空格,两端对齐,之后每行都缩进)。 当英文引用超过40字时,不使用引号,而使用“块”的形式(引用起于新的一行,首行缩进5个空格,左对齐,之后每行都缩进)。 Elkind (1978) states: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 文内夹注 1.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未出现在正文内,姓氏应标出,如: Human being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symbol-using animals” (Burke 1966: 3). This point has been argued before (Frye 2001: 178-85). 注意:句号在括号后面。 2.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出现在正文内的,夹注内不重复姓氏,如: Frye has argued this point elsewhere (2001: 178-85). 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 3.同一作者同一年内出版的多篇文献,在不同夹注的相同年份后加“a”、“b”等, 以示区别。加“a”、“b”等的依据是该作者同一年出版的文献在“参考文献”中 按出版月份排列的前后位置,即排在前面的加“a”,排在后面的加“b”,以此类 推。如: For example, when expressing an opinion a woman would probably say: Well, em, I think that golf is kind of boring, don’t you (Yule 1996a: 89). 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 4.夹注中包含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各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 Halliday stated (1985a, 1985b) that … 5.夹注中包含不同作者的多篇文献,各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 Foreign researchers (Halliday and Hasan 1985a, 1985b; Schiffrin 1987; Hubbard 1989) are among those who contribute greatly in this field. 6. 多位作者的一篇文献: Smythe and Jones (2001) found … … as has been shown (Smythe and Jones 2001) …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用Times New Roman。每一条目顶格, 如某一条目超过一行,从第二行起“悬挂缩进”2字符。参考文献中所有标点与符号均在英文状态下输入,标点符号后空一格。 参考文献条目排列顺序:英文文献、中文文献、网络文献。分别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文献前不用序号。 1)英文参考文献 (1)专著与编著 排列顺序为:作者姓、名、专著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如: Brinkley, Alan. The Unfinished Nation. New York: Knopf, 1993. 专著名中如果还包含其他著作或作品名,后者用斜体。 例如: Dunn, Richard J ed. Charlotte Bront?: Jane Eyre. New York: Norton, 1971. A.两个至三个作者 第一作者的姓在前,名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其余作者名在前,姓在后,中间无逗号;每个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作者的姓名前用“and”,后用句号。 例如: Rowe, Richard, and Larry Jeffus. The Essential Welder: Gas Metal Arc Welding Classroom Manual. Albany: Delmar, 2000. B. 三个以上作者 第一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中间加逗号)后接“et al.”,其他作者姓名省略。 例如: Randall, John et al.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C. 同一作者同一年出版的不同文献,参照下例: Widdowson, Henry G. EIL: Squaring the Circles. A Reply. London: Lomgman, 1998a. Widdowson, Henry G.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b. (2)论文集 参照下例: Thompson, Pett. “Modal Verbs in Academic Writing”. In Ben Kettlemann & Marko, Henry 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Doing Corpus Analysis. New York: Rodopi, 2002: 305-323. (3)百科全书等参考文献 参照下例: Fagan, Jeffrey. “Gangs and Drugs”.Encyclopedia of Drugs, Alcohol and Addictive Behavior. New York: Macmillan, 2001. (4)学术期刊论文 参照下例: Murphy, Karen. “Meaningful Connections: Using Technology in Primary Classrooms”. Young Children. 2003, (6): 12-18. (5)网络文献 参照下例: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URL” . . 2)中文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