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用中成药解析——益母草膏(OTC)

妇科常用中成药解析——益母草膏(OTC)
妇科常用中成药解析——益母草膏(OTC)

益母草膏(OTC)解析

药物成份:

益母草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量少。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克,一日1~2次。

阳性药:无

平性药:无

阴性药:益母草

君药:益母草

解析:

益母草: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阴性药,首先确定对治的是热证;其次,以活血化瘀为主,对治的是血瘀实证;益母草,为妇科圣药,最善活血化瘀,调经利水,有行瘀血而新血不伤,养新血而瘀血不滞之功效。

骨科常用中成药分析

骨科常用中成药分析 积水潭医院作为一个以骨科为重点的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较多,通过多年的使用经验,对我院骨科临床常用的中成药进行分析如下: 1、骨折用药: 常用中成药有回生第一丹、伤科接骨片、接骨七厘片、骨折挫伤胶囊等。 这四种药组成中都含有当归、血竭、土鳖虫、自然铜、乳香, 都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 回生第一丹、伤科接骨片含朱砂,有开窍醒神,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骨折后兼烦躁不眠者;回生第一丹中的麝香辛芳走窜,入十二经,引药力直达病所,接骨效果最好;另外麝香开窍散 回生第一丹 当归、血竭、土鳖虫、自然铜、乳香、麝香、朱砂。 伤科接骨片 三七、 土鳖虫、自然铜、红花、 乳香、没药、甜瓜子、冰片、朱砂、海星、鸡骨、马钱子 接骨七厘片 土鳖虫、 骨碎补、当归、血竭、乳香、没药、煅自然铜、酒大 黄、硼砂。 骨折挫伤胶囊 猪骨胶、土鳖虫、自然铜、血竭、红花、乳香、没药、炒黄瓜子、当归、大黄。 活血 化瘀,接 骨 止痛

瘀强,对外伤等引起的神志昏迷有较好的醒脑回苏效果,对骨折初期和中期都有较好的疗效;伤科接骨片中含三七、马钱子,又有较强的活血止痛效果,止痛力强。 与回生第一丹相比,伤科接骨片多了海星、鸡骨,接骨七厘片多了骨碎补,骨折挫伤胶囊多了猪骨胶,都可用于接骨续筋,所以更适用于骨折中期。而接骨七厘片、骨折挫伤胶囊组成中的大黄兼能通便,对于骨科手术后有便秘者能起到一定作用。 2、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用药: 常用中成药有七厘散、活血止痛胶囊、三七伤药片、三七胶囊等等。 这四种药都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治疗跌打损伤,外 伤瘀血,青肿疼痛等。 七厘散和三七胶囊还可用于外伤出血的止血。七厘散中有血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内分泌专科 调经祛痰汤 白术15g 苍术15g 当归12g 法半夏12g 茯苓10g 香附10g 川芎10g 海藻8g 陈皮8g 炮姜8g 附片6g 肉桂6g 丹参25g 莪术10g 闭经方Ⅰ号: (补气血) 熟地30g 白术30g 当归15g 白芍9g 生枣仁9g 沙参9g 丹皮6g 山药15g 人参6g 杜仲3g 柴胡3g 菟丝子12g 龙眼肉9g 紫河车粉12g 鹿角粉6g 闭经Ⅱ号 党参15g 黄芪15g 金银花12g 黄柏15g 黄岑15g 玄参15g 天花粉15g 益母草15g 红花12g 桃仁15g 香附12g 陈皮12g 旱莲草15g 柏子仁12g 甘草6g 杜仲12g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 消炎止血1方 白术15g 仙鹤草12g 阿胶10g 血余炭10g 白芨12g 党参15g 三七粉5g 炒蒲黄10g 茜草12g 甘草9g 消炎止血2方 党参20g 白术15g 阿胶18g 荆芥花10g 益母草15g 旱莲草15g 仙鹤草15g 三七粉30g 血余炭15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 生地榆30g 芡实12g 调经1方: (主治月经不调)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6g 丹参10g 泽兰叶10g 益母草30g 香附10g 小荷香10g 茯苓10g 调经2方: ( 主治痛经) 当归10g 赤芍10g 香附10g 广木香10g 乌药10g 元胡10g 刘寄奴10g 王不留行10g 怀牛夕10g 功血方1号 熟地20g 山萸肉15g 桑寄生12g 杜仲12g 海螵蛸25g 白芍25g 生牡蛎25g (另) 怀牛膝12g 地榆炭30g 侧柏叶30g 地骨皮15g 仙鹤草15g 旱莲草15g 甘草10g 功血方Ⅱ号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 方解

血府逐瘀汤 【方剂歌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方解】: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 愈。 【配方组成】: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 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本方加郁 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四物汤 【方剂歌诀】: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方解】: 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之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尤为多用。 【配方组成】: 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使用方法】: 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功效:补血调血。 【功效和作用】: 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临床应用】: 1.本方证兼见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芪以补血生气,可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活血祛瘀;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以湿养血脉;血虚有热加黄苓、丹皮、熟地易生地,以清热凉血;欲其行血,则以白芍易赤芍;欲其止血,则去川芎加入阿胶、棕榈炭等。? 2.血虚血滞痛经,而见月经血淡,经行不畅,少腹作痛,可加香附,延胡索以行气解郁调经止

妇科常用中成药

妇科常用中成药 龙血竭胶囊 血竭性平,味甘咸,无毒,入血分,归心、肝二经,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养血生血、消肿定痛、止血敛疮等功效,被誉为“活血圣药”。 【成份】龙血竭。辅料为硬脂酸镁、白炭黑。 【作用类别】本品为骨伤科软组织扭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三次;外用,取内容物适量,敷患处或用酒调敷患处。 艾附暖宫丸 【成份】艾叶(炭),香附(醋制),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 【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苦,辛。【功能主治】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 【适应症状】痛经。 【作用说明】主要有调节子宫平滑肌,抑菌等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蜜丸:一日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八珍益母丸

【处方组成】益母草,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熟地黄。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 【功能主治】补气血,调月经。用于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适应症状】月经不调。 【作用说明】主要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兴奋子宫等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田七痛经胶囊 通则不痛寒则温调虚则补之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浅灰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甘。【成份】三七、延胡索、小茴香、五灵脂、川芎、冰片、蒲黄、木香,辅料为二氧化硅。 【作用类别】本品为痛经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通调气血,止痛调经。用于经期腹痛及因寒所致的月经失调。 【用法用量】口服,经期或经前5天一次3~5粒,一日2~3次。【规格】每粒装0.4克 大黄庶虫丸 Dahuang Zhechong Wan

中医妇科方剂歌诀(修改稿)

附篇 妇科常用方剂歌诀 作为一名中医妇科医师,基本上要掌握妇科常用方剂50首。为了帮助学者掌握妇科方面的方剂,我们选编了50首较常用的方剂,其中不乏夏桂成验方。凡在妇科进修或学习者,均需背熟,以资考核,并为临床应用。为此把它编成歌诀,以备背诵,并增功用、主治、方义、简释,以供背诵时参考。 目录 1. 先期汤 27. 血府逐瘀汤 2. 奇效四物汤 28. 逐瘀止崩汤 3. 清经散 29. 加味失笑散 4. 清热固经汤 30. 琥珀散(附:脱膜散) > 5. 保阴煎 31. 折冲饮 6. 倒经汤 32. 脱花煎 7. 益肾通经汤 33. 红藤败酱散 8. 抑肝和胃饮 34. 苍附导痰丸 9. 橘皮竹茹汤35. 启宫丸 10. 羚羊角散36. 全生白术散 11. 清魂散37. 千金鲤鱼汤 12. 侧柏樗皮丸38. 完带汤 【 13. 易黄汤39. 健固汤 14. 清心滋肾汤40. 两地汤 15. 温经汤41. 胶艾汤 16. 温经摄血汤42. 滋肾生肝饮 17. 过期饮43. 滋水清肝饮 18. 补肾促排卵汤44. 二仙汤 19. 开郁种玉汤45. 定经汤 20. 加味乌药汤46. 调肝汤 ! 21. 紫苏饮47. 毓麟珠 22. 天仙藤散48. 泰山磐石散 23. 泽兰汤49. 保产无忧散

24. 免怀汤50. 通乳丹 25. 佛手散51. 下乳涌泉散 26. 生化汤 1. 先期汤《女科证治准绳》 先期汤中用胶艾,三黄香附知母良; ! 先期量多血热尝,凉血固经效力强。 功用:清热凉血固经。 主治:血热之月经先期量多。 方解:黄芩、黄柏、黄连、生地、知母清热凉营,当归、芍药、阿胶、甘草养血止血,香附调气,川芎调血,更加艾叶反佐,以免苦寒留瘀。 2. 奇效四物汤《校注妇人良方》 奇效方中用四物,胶艾黄芩共加入; 妇人崩中属血热,清热止血有奇功。 功用:清热养阴止血。 { 主治:治肝经虚热,血沸腾而崩久不止。 方解:四物汤养血,黄芩、阿胶清热养阴止血,艾叶反佐,用量宜小,以此配合,主要是清血中之火而达到止血之目的。 3. 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清经散中黄柏用,青蒿茯苓与白芍; 熟地丹皮地骨皮,先期量多服之宜。 功用:滋水清火。 主治:水火俱旺经行先期量多。 方解:丹皮、青蒿、黄柏清热凉血泻火,地骨皮、熟地清虚热而生水,白芍敛阴,茯苓渗水宁心,总使火泻而水不伤。 @ 4. 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 清经固经用栀芩,二地龟胶甘草需; 地榆棕藕及牡蛎,清热滋阴止血进。 功用:清热凉血,固经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崩症。 方解:该方系以李氏固经丸发展而来,方中生地、生藕节、生甘草、黄芩、焦山栀、地骨皮清热凉血,炙龟板、牡蛎、阿胶滋阴固经,陈棕炭、地榆固经止血。

常用中成药——止咳丸(OTC)阴阳解析

止咳丸(OTC)阴阳解析 处方: 川贝母4g、罂粟壳50g、防风40g、桔梗30g 、葶苈子20g 、紫苏子40g、法半夏(砂炒)20g、麻黄 20g、白前 20g、前胡 30g、紫苏叶 40g 、厚朴(姜炙) 50g、白果 18g 、桑叶 50g、黄芩(酒炙) 10g、硼砂 6g、南沙参 60g 、薄荷 50g、陈皮 70g 、枳壳(麸炒) 40g 、茯苓 70g。 功能主治: 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急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丸,一日2次。 阳性药:防风、紫苏子、法半夏、麻黄、白前、紫苏叶、厚朴、陈皮平性药:罂粟壳、桔梗、白果、茯苓 阴性药:川贝母、葶苈子、前胡、桑叶、黄芩、硼砂、南沙参、薄荷、枳壳 君药:紫苏子

解析: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紫苏子:辛,温。归肺、胃、大肠经。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温中开胃,宽肠润便。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白前:辛、苦,微温。归肺经。降气,消痰,止咳。 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罂粟壳:酸、涩,平。有小毒。归肺、大肠、肾经。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白果:甘、苦、涩,平。有小毒。归肺经。敛肺平喘,收涩止带。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妇科常用中成药解析——艾附暖宫丸(OTC)

艾附暖宫丸(OTC)解析 药物成份: 艾叶(炭)120g、香附(醋炙)240g、吴茱萸(制)80g、肉桂20g、当归120g、川芎80g、白芍(酒炒)80g、地黄40g、黄芪(蜜炙)80、续断60g。 功能主治: 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2~3次。 阳性药:艾叶、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黄芪、续断。 平性药:香附 阴性药:白芍、地黄。 君药:艾叶 解析:

艾叶: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降逆。 肉桂: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续断:苦、甘、辛,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阳性药物为主,首先确定对治的是寒证。其次,药物功效以温为主,对治主要为虚证。方剂中,艾叶、吴茱萸、肉桂,散寒止痛;川芎、黄芪、香附,理气行气;白芍、地黄、当归,养血活血;续断温补肝肾。整个方剂以散寒止痛为主,理气行气为辅,兼顾养血活血。

身体热性偏盛者慎用。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内分泌专科 调经祛痰汤 白术 15g 苍术 15g 当归 陈皮 8g 炮姜 8g 附片 6g 12g 法半夏 12g 茯苓 10g 香附 10g 川芎 肉桂 6g 丹参 25g 莪术 10g 10g 海藻 8g 闭经方I 号:(补气血) 熟地 30g 山药 15g 紫河车粉 15g 白芍 9g 生枣仁 9g 沙参 9g 人参 6g 杜仲 3g 柴胡 3g 菟丝子 12g 12g 鹿角粉 白术 30g 当归 龙眼肉 9g 6g 丹皮 6g 闭经n 号 党参 15g 天花粉 15g 益母草 旱莲草 15g 柏子仁 黄芪 15g 金银花 12g 黄柏 15g 红花 12g 桃仁 12g 甘草 6g 杜仲 15g 15g 12g 黄岑 香附 15g 玄参 12g 陈皮 15g 12g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 消炎止血 1 方 白术 15g 仙鹤草 12g 阿胶 10g 血余炭 党参 15g 三七粉 5g 炒蒲黄 10g 茜草 10g 12g 甘草 9g 白芨 12g 消炎止血 2 方 党参 20g 白术 15g 阿胶 18g 三七粉 生地榆 30g 血余炭 15g 煅龙骨 30g 芡实 12g 荆芥花 30g 煅牡蛎 30g 10g 益母草 15g 旱莲草 15g 仙鹤草 15g 方: (主治月经不调 ) 10g 赤芍 10g 荷香 10g 茯苓 10g 调经 1 当归 川芎 6g 丹参 10g 泽兰叶 10g 益母草 30g 香附 10g 小 调经 2 方: ( 主治痛经 ) 当归 10g 赤芍 10g 王不留行 10g 怀牛夕 香附 10g 10g 广木香 10g 乌药 10g 元胡 10g 刘寄奴 10g 功血方 1 号 熟地 (另) 15g 甘草 10g 20g 山萸肉 15g 桑寄生 怀牛膝 12g 地榆炭 12g 杜仲 30g 侧柏叶 12g 30g 海螵蛸 25g 白芍 25g 地骨皮 15g 仙鹤草 生牡蛎 15g 旱莲草 25g 功血方n 号

妇科常用中成药

第一节:调经剂 (一)活血行气调经剂 (1)大黄蛰虫丸:活血破瘀,通径消癥。瘀血内停所致癥瘕,闭经。 (2)益母草颗粒:活血通径。血瘀所致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绝。 (3)妇科十味片:养血疏肝,调经止痛。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4)七制香附丸:舒肝理气,养血调经。气滞血虚所致调经,月经量少,闭经 (二)补虚扶正调经剂 (1)安坤颗粒:滋阴清热,养血调经。阴虚血热所致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2)八珍益母丸:益气养血,活血调经。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 (3)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4)女金丸: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月经不调。(三)温经活血调经剂 (1)少腹逐瘀丸:温经活血,散寒止痛。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腹痛。(2)艾附暖宫丸:理气养血,暖宫调经。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月经不调,痛经。(四)固崩止血剂 (1)固经丸:滋阴清热,固经止带。阴虚血热所致月经先期。 (2)宫血宁胶囊:凉血止血,清热除湿,化瘀止痛。血热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产后或流产后宫缩不良及子宫功能性出血,以及慢性盆腔炎属湿热瘀结所致。(五)安坤除烦剂 (1)更年安片:滋阴清热,除烦安神。肾阴虚所致绝经前后诸证。 (2)坤宝丸:滋补肝肾,养血安神。肝肾阴虚所致绝经前后诸症。 第二节:止带剂 (一)健脾祛湿止带剂 (1)千金止带丸:健脾补肾,调经止带。脾肾两虚所致月经不调,带下病。 (二)清热祛湿止带剂 (1)白带丸:清热、除湿、止带。湿热下注所致带下病。 (2)妇科千金片:清热除湿,益气化瘀。湿热瘀阻所致带下病、腹痛。 (3)妇炎平胶囊: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杀虫止痒。湿热下注所致带下病,阴痒。(4)花红颗粒: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湿热瘀滞所致带下病、月经不调(5)消糜栓: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祛腐生肌。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 (6)保妇康栓:行气破瘀,生肌止痛。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第三节:产后康复剂 (一)化瘀生新剂 (1)生化丸:养血祛瘀。产后受寒,寒凝血瘀所致的产后病。 (2)产妇康颗粒:补气养血,祛瘀生新。气虚血瘀所致的产后耳聋不绝。 (二)调理通乳剂 (1)下乳涌泉散:舒肝养血,通乳。肝郁气滞所致产后乳汁不行,乳房胀硬作通、胸闷胁痛。 (2)通乳颗粒:益气养血,通络下乳。产后气血亏损,乳少,无乳,乳汁不通。 第四节:疗杂病剂 (一)活血消癥剂 (1)桂枝茯苓胶囊:活血化瘀消癥,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以及产后恶露不尽。

常用中成药解析——清肺化痰丸(OTC)

清肺化痰丸(OTC)解析 药物成份: 酒黄芩60g、苦杏仁60g、瓜蒌子60g、川贝母30g、胆南星(砂炒)30g、法半夏(砂炒)60g、陈皮60g、茯苓60g、麸炒枳壳60g、蜜麻黄30g、桔梗60g、白苏子30g、炒莱菔子30g、蜜款冬花30g、甘草30g。 功能主治: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袋(6克),一日2次。 阳性药:杏仁、法半夏、陈皮、蜜麻黄、白苏子、款冬花。 平性药:茯苓、桔梗、莱菔子、甘草。 阴性药:黄芩、瓜蒌子、川贝母、胆南星、枳壳。 君药:麻黄 解析: 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白苏子:辛,温。归肺、脾、大肠经。下气,消痰,润肺,宽肠。 款冬花:辛,温。归肺经。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莱菔子:辛、甘,平。归脾、胃、肺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瓜蒌子:甘,寒。归肺、胃、大肠经。清肺化痰,滑肠通便。 川贝母:苦、甘,微寒。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胆南星:性凉,味苦、微辛。归肺、肝、脾经。清性热化痰,息风定惊。 枳壳:苦、辛、酸,温。归经、脾、胃经。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妇科常用中成药解析——当归养血丸(OTC)

当归养血丸(OTC)解析 药物成份: 当归150g、白芍(炒)150g、地黄400g、炙黄芪150g、阿胶150g、牡丹皮100g、香附(制)150g、茯苓150g、杜仲(炒)200g、白术(炒)200g。 功能主治: 益气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提前、经血量少或量多、经期延长、肢体乏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克,一日3次。 阳性药:当归、炙黄芪、杜仲、白术。 平性药:香附、阿胶、茯苓。 阴性药:白芍、地黄、牡丹皮。 君药:当归 解析: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

便。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 杜仲: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阿胶:甘,平。归肺、肝、肾经。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胃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蒸。 阳性药效略大于阴性药效,首先确定对治的是寒热夹杂证。其次,药物功效以补益为主,对治主要为虚证。方剂中,当归、黄芪,补气养血;白芍、地黄、阿胶,养血滋阴;香附、牡丹皮,行气活血;白术、茯苓、杜仲,健脾补肾。整个方剂以养血行气为主,兼顾健脾补肾。身体寒热偏盛或实证者慎用。 当归养血丸与乌鸡白凤丸比较: 当归养血丸,养血行气为主,兼顾健脾补肾。症见血虚为主。

中医妇科学证型和常用方剂

中医妇科学方剂 一.月经病 1.月经先期 1.1.气虚证 1.1.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斟。 1.1.2肾气虚证:固阴煎 景岳书中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兼; 炙草菟丝五味子,益肾固冲调经先。 1.2血热证 1.2.1阳盛血热症:清经散 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 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1.2.2阴虚血热证: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 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1.2.3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 逍遥散中归苓芍,柴胡白术加甘草; 薄荷生姜加少许,丹栀解郁疗效好。 2.月经后期 2.1肾虚证:当归地黄饮 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 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2.2血虚证:大补元煎 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 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2.3血寒症 2.3.1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2.3.2实寒症: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 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滞效力彰。 2.4气滞证:乌药汤 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3月经先后无定期 3.1肝郁证:逍遥散 3.2肾虚证:固阴煎 3.3肝郁肾虚:定经汤 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 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期之好。 4月经过多 4.1气虚证:举元煎 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 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4.2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 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芍药续断行; 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4.3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失效蒲黄五灵同,祛瘀止痛建奇功。 5.月经过少 5.1肾虚证:归肾丸 景岳书中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 三补茯苓当归合,调经益肾治同源。 5.2血虚证:滋血汤 滋血汤中含四物,参芪茯苓山药入。 5.3血瘀证:桃红四物汤 5.4痰湿证:苍附导痰汤 仓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 川芎神曲枳壳当,痰浊经闭此方商。 6.经期延长 6.1气虚证: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 6.2血热证 6.2.1虚热证:两地汤 6.2.2湿热证:固经丸 固经丸用椿根皮,芩柏归芍香附依; 滋阴清热起沉疴,崩中漏下此方宜。 6.3血瘀证: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7经间期出血 7.1肾阴虚证:两地汤 7.2湿热证:清肝止琳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清肝止淋当归芍,生地丹柏大红枣; 黑豆牛膝香附配,亦可方中加阿胶。 7.3血瘀证:逐瘀止血汤 逐瘀止血生地黄,桃仁赤芍生大黄; 枳壳丹皮当归尾,龟板醋制共合方。 8崩漏 8.1脾虚证:固本止崩汤 固本止崩熟地归,参术黑姜与黄芪; 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解虚危。 8.2肾虚证 8.2.1肾气虚证: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加减苁蓉菟丝子,熟地当归覆盆子; 艾叶寄生枸杞子,固冲止血益肾气。

妇科常用经典方

中医药大学妇科内部协定方院密级 排卵不孕1号 当归12g 白芍10g 熟地15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2g 菟丝子10g 女贞子15g 排卵不孕2号 茯苓15g 半夏10g 陈皮10g 甘草10g 苍术12g 香附10g 胆南星10g 枳壳15g 生姜3片神曲15g 输卵管疏通1号 当归9g 川芎9g 白术9g 生地9g 熟地9g 桃红9g 红花9g 石菖蒲9g 路路通10g 败酱草30g 皂角刺10g 生茜草9g 海螵蛸10g 红藤15g 输卵管疏通2号 当归9g 川芎9g 生地9g 熟地9g 桃红9g 红花9g 石菖蒲9g 路路通10g 败酱草30g 生茜草9g 海螵蛸10g 肉丛蓉9g 菟丝子12g 输卵管疏通3号 柴胡9g 当归9g 白术9g 白芍9g 黄岑9g 制香12g 生茜草9g 败酱草15g 石菖蒲9g 路路通9g 输卵管疏通4号(外用) 透骨草30g 丹参30g 肉桂10g 红花10g 川芎10g 威灵仙20g 乳香20g 没药20g 当归20g 赤芍15g 不孕1号(促卵泡汤) 熟地15g 当归10g 炒白芍10g 枸杞子15g 兔丝子30g 制首乌15g 山芋肉10g 太子参15g 山药15g 鹿角胶10g 砂仁6g 不孕2号(促排卵汤) 仙灵牌15g 仙茅10g 兔丝子30g 肉苁蓉15g 枸杞子15g 熟地15g 当归10g 山药15g 丹参30g 鸡血藤15g 川断10g 泽兰叶10g 桂枝10g 不孕3号(促黄体汤) 仙灵牌15g 巴吉肉10g 兔丝子30g 枸杞子15g 杜仲10g 女贞子10g 旱莲草10g 莲子10g 当归10g 党参15g 山药15g 注: 不孕1~3号用法.月经来第5天开始. 1号6付. 2号4付. 3号10付. 子宫发育不全1号(幼稚子宫)促子宫发育1号 当归15g 玄参15g 白芍15g 白术15g 川芎15g 茯苓12g 熟地15g 黄芪20g 肉桂12g 党参15g 太子参15g 菟丝子12g 杜仲9g 紫不英12g 山茱萸12g 甘草6g 紫河车粉15g 鹿角胶12g 子宫发育不全2号 菟丝子20g 巴戟天10g 仙茅10g 淫羊霍10g 熟地30g 何首乌20g 阿胶10g 鹿角霜10g

Removed_中医执考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执考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1、一阴煎(《景岳全书》) 一阴煎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丹参膝草或杜仲滋阴清热保安康 由麦冬、芍药、生地、熟地、丹参、牛膝(一方有杜仲,无牛膝)、甘草七味药组成。滋阴清热。治肾水真阴虚损所致烦渴咽干,潮热不退, 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2、二黄三白散(《妇科玉尺》) 二黄三白香附芍黄连黄柏侧柏酌白术椿白白石脂清热利湿治带卓 由黄连、黄柏、香附、芍药、侧柏叶、白术、椿白皮、白石脂八味药组成。清热利湿。治带下赤白,甚或黄赤相兼,量多质粘稠、气臭秽、少 腹坠胀,**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等症。 3、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 人参麦冬散知芩生地竹茹草茯苓清热养阴安心神妊娠烦闷效验灵 由人参、麦冬、知母、黄芩、生地、竹茹、甘草、茯苓八味药组成。清热养阴,安神除烦。 治妊娠心中烦闷,坐卧不宁,午后潮热,手足心烦 热,口干咽燥,干咳无痰,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而滑等症。 4、八物汤(《济阴纲目》) 八物沁扣四物匡延胡川楝木香榔疏肝理气调经血经行肢肿服之康 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延胡索、木香、川楝子、槟榔八味药组成。疏肝理气。治经行肢体肿胀,脘闷胁胀,善叹息,苔薄白,脉弦细等 症。 5、大营煎(《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大营煎当归熟地桂草添杜仲牛膝枸杞子扶阳散寒有效验 由当归、熟地、肉桂、甘草、杜仲、牛膝、枸杞子七味药组成。养血温经、扶阳散寒。治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的经行延后,色淡量少,质 清稀,小腹作痛,腰酸无力,舌淡苔薄,脉沉延无力等症。

6、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下乳涌泉四物草山甲留行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桔柴胡青皮解郁好 由四物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加山甲、王不留行、白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柴胡、青皮、甘草共十四味药组成。疏肝解郁, 通络下乳。治产后乳汁分泌少。胸胁胀闷、情志抑郁,饮食不振、苔薄黄,脉弦细带数等。 7、内补丸(《女科切要》) 鹿茸菟丝内补丸芪桂苁蓉附紫菀潼白蒺藜桑螵蛸温肾培元止带专 由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肉桂、肉苁蓉、制附子、白蒺藜、紫菀、桑螵蛸十味药组成。温肾培元、固涩止带。治肾阳不足,带脉失约 ,妇女带下清冷,量多质稀,小腹冷,夜尿多,腰酸便溏,舌淡脉沉细等症。 8、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由泽泻、猪苓、茯苓、茵陈、赤芍、丹皮、车前子、黄柏、栀子、牛膝十味药组成。清热利湿止带。治湿热滞下焦,带下色黄如茶汁,或黄绿 如脓、臭秽难闻、阴痒或肿痛,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 9、天仙藤散(《妇人良方大全》) 天仙藤散用木瓜香附乌药柴苏加再加陈皮草生姜妊娠水肿气滞佳 由天仙藤、香附、陈皮、甘草、乌药、生姜、木瓜、紫苏叶八味药组成。理气行滞。治妊 娠气滞满及水肿等症。 10、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术香附天花粉疏肝解郁功效彰 由当归、白芍、茯苓、丹皮、白术、香附、天花粉七味药组成。疏肝解郁,养血解脾。治多年不孕、月经不调、经来腹痛或经行不畅,乳房胀 痛、精神抑郁、舌红苔薄、脉弦等症。 11、牛膝散(《济阴纲目》) 牛膝散用归芍桃桂心玄胡丹皮要再入木香行气滞逐下胞衣效能高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二考点试题:妇科常用中成药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二考点试题: 妇科常用中成药 更新。 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二考点试题:妇科常用中成药 2017.某女,40岁,少腹有包块2年,逐渐增大,3个月前闭经至今未行,伴见面色黯黑,潮热羸瘦,肌肤甲错,证属瘀血内停所致的癥瘕,经闭,治当活血破瘀,通经消癥,宜选用的成药是 A.女金丸 B.乌鸡白凤丸 C.大黄虫丸 D.七制香附丸 E.少腹逐瘀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大黄虫丸【功能】活血破瘀、通经消癓2015 A 益母草颗粒的功能是 A.活血止血 B.活血调经 C.活血行气 D.活血散寒 E.破血消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益母草颗粒【功能】活血调经。 补虚扶正调经安坤颗粒 滋阴清热、养血调经阴虚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症见月经期提前、经量较多、行经天数延长、经色红质稀、腰膝痠软、五心烦热;放节育环后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八珍益母丸益气养血、活血调经2011B,2010B气血两虚兼有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周期错后、行经量少、淋漓不净、精神不振、肢体乏力。 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2011B,2010B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痠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女金丸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提前、月经错后、月经量多、神疲乏力、经水淋漓不净、行经腹痛。 温经活血调经少腹逐瘀丸温经活血、散寒止痛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腹痛、症见行经后错、经行小腹冷痛、经血紫黯、有血块、产后小腹喜热、拒按。 艾附暖宫丸理气养血、暖宫调经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按、腰膝酸痛。 固崩止血固经丸滋阴清热、固经止带阴虚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症见经血量多、色紫黑;以及赤白带下。

2020《妇科常见疾病的中成药合理选用—月经病》答案

妇科常见疾病的中成药合理选用—月经病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妇科常见疾病的中成药合理选用—月经病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月经不调是指妇女月经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发生改变,月经期、量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其诊断要点是() A .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但经期基本正常 B .月经经期异常,月经周期正常而月经持续出血时间超过7天以上;或月经间期异常,两次正常月经中间少量出血,持续时间超过1-3天 C .月经经量异常,月经期间的出血量明显多于以往正常经量一半以上,或月经量较往常减少一半以上,或经期不足2天甚至点滴即净 D .以上都是 2 . (单选题)月经后期或先后无定期,量少,经色暗淡质稀;面色晦暗或有暗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尿频甚或失禁;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其治疗原则应为() A .健脾益气,摄血调经

B .补肾填精,养血调经 C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D .温经散寒,行血调经 3 . (单选题)月经先期,量多,或先后无定期,或经期延长,经色红或深红;口渴饮冷,尿黄便干;或颧赤潮热,手足心热,或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舌红,苔黄,脉数。治疗不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 .乌鸡白凤丸 B .宫血宁胶囊 C .四红丹 D .固经丸 4 . (单选题)月经周期逐渐延长,经血量少,色淡,渐至经闭不行;伴见面色萎黄,神疲肢倦,食欲不振,心悸气短,毛发不泽或早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疗不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 .驴胶补血颗粒 B .乌鸡白凤丸 C .妇科通经丸

D .鹿胎胶囊 5 . (单选题)经闭不行,小腹冷痛,得热则痛减,四肢欠温,舌紫黯,苔白,脉沉紧。其治疗原则应为() A .补中益气,养血调经 B .温肾益精,养血调经 C .活血行气,祛瘀通经 D .温经散寒,活血通经 6 . (单选题)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黯黑或有血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治疗不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 .宫血宁胶囊 B .温经丸 C .少腹逐瘀丸 D .妇科万应膏

常用中成药解析——清宁丸(处方药)

清宁丸(OTC)解析 药物成份: 大黄 600g、绿豆 25g 、车前草 25g、白术 (炒)25g 、黑豆 25g 、半夏 (制)25g 、香附 (醋制)25g 、桑叶 25g 、桃枝 5g 、牛乳 50g 、厚朴 (姜制)25g 、麦芽 25g 、陈皮 25g 、侧柏叶 25g。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通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晕耳鸣,目赤牙痛,腹中胀满,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一日1~2次。 阳性药:白术、半夏、厚朴、陈皮。 平性药:黑豆、香附、桃枝、麦芽、牛乳。 阴性药:大黄、绿豆、车前草、桑叶、侧柏叶。 君药:大黄 解析: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陈皮:味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黑豆:甘,平。归经:肾经、入脾经。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桃枝:苦,平。归心、肝经。活血通络,解毒杀虫。 牛乳:甘,平。归经:归心、肺、胃经。补血充液、填精补虚损、益肺胃长筋骨。 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 绿豆:甘,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消暑。 车前草: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清性热利尿,祛痰,性凉血,解毒。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侧柏叶: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妇科病最常用的7种养生中药

妇科病最常用的7种养生中药 女人天生爱美,然而受妇科病的困扰,严重了影响了美丽与健康。这是因为妇科病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容颜,使脸上长痘痘、肌肤暗淡无光等。人们往往采用中药治疗方法。下面介绍治妇科病最常用的7种养生中药。 一、当归 李时珍认为,当归是女人调血的要药。从我国南北朝开始,当归就被视为补血活血珍品。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极其重要。 当归的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二、枸杞子

是我国最早记载的一味妇科用药,可滋阴养血,益肝补肾,能明目润肤,乌发养颜。《重庆堂随笔》评价它:“专补心血,非他药所能及。”《中药大辞典》认为它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枸杞子的功效: 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三、黄芪 能够增强皮肤营养和皮肤的抗菌能力,防止皮肤老化,促进毛发生长,防止脱发。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叶酸等,具有全面营养作用。中医认为,它能够补中益气,对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有疗效。 黄芪的功效: 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四、白芍 《日华子本草》评价它:“治风补涝,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后诸疾。”《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对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有效果。 白芍的功效:

中医妇科学临床常用方剂

中医妇科学临床常用方剂 1、胶艾汤《金匮要略》: 胶艾汤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暖宫养血血行缓,胎漏崩中自可痊。 2、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下乳涌泉四物草,山甲留行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桔,柴胡青皮解郁好。 3、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4、通乳丹《傅青主女科》 产后乳汁点滴无,原因气血两虚乎。气血充足乳汁旺,衰弱乳汁必干枯。生乳丹中参芪通,当归麦冬苦桔梗。七孔猪蹄用两个,二剂乳汁如泉涌。 5、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山药萸,茯苓泽泻牡丹皮。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滋阴降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枸杞。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 6、一贯煎《柳州医话》: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泻肝气,阴虚胁痛次方良。 7、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龙胆栀芩酒伴炒,木桶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8、玉女煎 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9、桂枝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与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10、橘皮竹茹汤《金匮》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益,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11、济生肾气丸 肾气丸+车前子、牛膝。 肤膨腹肿痰如壅,气化水自行。 12、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 固本止崩熟地黄,参芪归术炮姜匡,益气固本并养血,脾虚崩漏服此方。 13、补肾固冲丸《中医学新编》 鹿角戟断菟丝仲,当归熟地杞胶从,参术枣气砂仁理,补肾固冲安胎中。 14、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15、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16、少腹逐瘀汤 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17、丹栀逍遥散《女科辑要》: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18、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 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胞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19、左归丸《景岳全书》: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20、右归丸《景岳全书》: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21、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22、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妊娠中期小腹痛,固肾安胎此方咨。 23、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山药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24、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炙草升柴当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25、固阴煎《景岳全书》: 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 26、保阴煎(《景岳全书》): 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山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27、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28、温经汤

妇科常见疾病的中成药合理选用—月经病答案

妇科常见疾病的中成药合理选用—月经病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月经不调是指妇女月经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发生改变,月经期、量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其诊断要点是() A .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但经期基本正常 B .月经经期异常,月经周期正常而月经持续出血时间超过7天以上;或月经间期异常,两次正常月经中间少量出血,持续时间超过1-3天 C .月经经量异常,月经期间的出血量明显多于以往正常经量一半以上,或月经量较往常减少一半以上,或经期不足2天甚至点滴即净 D .以上都是 2 . (单选题)月经后期或先后无定期,量少,经色暗淡质稀;面色晦暗或有暗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尿频甚或失禁;舌暗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其治疗原则应为() A .健脾益气,摄血调经 B .补肾填精,养血调经 C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D .温经散寒,行血调经

3 . (单选题)月经先期,量多,或先后无定期,或经期延长,经色红或深红;口渴饮冷,尿黄便干;或颧赤潮热,手足心热,或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舌红,苔黄,脉数。治疗不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 .乌鸡白凤丸 B .宫血宁胶囊 C .四红丹 D .固经丸 4 . (单选题)月经周期逐渐延长,经血量少,色淡,渐至经闭不行;伴见面色萎黄,神疲肢倦,食欲不振,心悸气短,毛发不泽或早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疗不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 .驴胶补血颗粒 B .乌鸡白凤丸 C .妇科通经丸 D .鹿胎胶囊 5 . (单选题)经闭不行,小腹冷痛,得热则痛减,四肢欠温,舌紫黯,苔白,脉沉紧。其治疗原则应为() A .补中益气,养血调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