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分析和思考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分析和思考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分析和思考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具有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重要作用。随着政府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对政府投资审计关注越来越高,认真履行好政府投资审计职责,保障审计质量,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努力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政府投资审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招投标审计。随着工程招标计价方式逐步由费率招标、工料单价招标向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招标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招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一是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描述不准确、不完整,缺项、漏项丢项,容易造成工程结算时产生较多的变更及纠纷,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某大型钢结构建筑在招标工程量清单中钢构件没有列入对防火涂料的描述,也没有单独列防火涂料的分项,在工程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防火涂料增项变更,涉及金额300多万元。清单工程量描述不准确、不完整是造成费用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审计中需要对招标标代理机构、工程量编制单位加强监督,通过审计及主管部门规范加强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特别是装修工程由于材料价格差异较大,工程量清单必须正确、完整、合理。二是投标文件不响应招标文件,在审计中发现一些投标文件工程

量清单分项、数量与招标文件不一致,随意删增减分项,修改工程量,仍通过评标委员会评审中标。如某农业设施项目,施工单位投标文件删除部分清单子目和修改工程量低价中标,在施工中,利润没有达到施工单位预期,提出了增加删减子项和增加投标修改减少工程量的变更。按照《清单规范》规定对于没有填人单价或合价的项目,其费用应视为已包括在工程量清单其他的项目的单价或合价中,按照《合同法解释》投标文件属于邀约,中标通知书属于承诺,视建设单位接受了一个不合理的邀约,按照合同解释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矛盾,应以投标文件为准。就会在结算审计中会造成极大的争议,而这种情况本应在评标的时候解决。在审计中应关注评标委员会是否到尽责,是否按评标办法认真履职,加强对评标委员会不负责行为的追究,建议主管单位加强评标人员素质的管理。理顺招投标计价过程。三是先开工后招标的结算。对于先开工后招标的工程结算,应确定投标文件的有效性,如某项目先开工后招标混凝土价格远远高出一般情况报价。通过收集招投标文件、评标报告、招标控制价和招标控制价的详细组成,发现招标控制价单价编制错误,虽然责任不在施工单位,但是存在先开工后招标的程序问题,报价是否有效是存疑的,通过审计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障建设资金安全有效。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浅谈政府绩效审计的中国模式 何滨(江苏省扬州市审计局) 2009年03月17日 <摘要>我国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其独特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本文通过回顾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并提出八点对策,以更好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服务。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制约因素模式 一、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发展 (一)绩效审计的定义 世界审计组织的审计准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审计。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又称3E审计,是经济审计、效率审计和效果审计的合称。 (二)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政府绩效审计对我国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绩效审计这个概念随着审计署的诞生被引进我国,前后发展不过二十余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不仅要求一切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而且要求必须经济有效的用之于民,否则政府仍要负责,同时为了促进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公共支出成倍增加,公营部门大批涌现,促使人们要求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的经济责任,所以,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这二十多年以来,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经取得了以下成就:在专项资金投资项目的审计方面逐步注入了绩效审计的内容,在外资投资领域,明确提出其审计目标是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二、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 我国的审计事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建设的,不可避免的带有传统观念的影响,绩效审计是近些年才被逐渐被人们提起的一个新兴的概念,这种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领域才会产生经济效益,而政府等非盈利性组织则没有效益可言,因而也就没必要进行绩效审计的传统观念深深制约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经济建设就无人来协调,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得以高效、健康地发展。事实上,政府职能部门等行政事业机构的活动就体现了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关于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共12页文档

关于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博士论文)(12.30) 【时间:2003年01月23日】【来源:】【字号:大中小】 20世纪40年代以后,政府审计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审计开始进入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存的现代审计发展阶段。目前,广泛开展绩效审计的国家不仅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典、挪威、荷兰等西方国家,一些亚洲国家的政府审计机关也开展了绩效审计,其中有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审计机关还总结出一些相对成熟的绩效审计方法和规律,例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和香港等。 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绩效审计在我国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广大研究人员和审计工作者开始关注和讨论绩效审计的有关问题。最近半年来,我在翻看本刊的来稿过程中发现,人们对绩效审计的认识还很模糊。本文只是谈谈我对绩效审计的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讨论。 一、绩效审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绩效审计也称3E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绩效审计的目的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促进资源的管理者或经营者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 同其他审计种类一样,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绩效审计起源于这样一种经济责任关系:政府作为受托方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和经营,在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对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公众负有不断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的责任。

20世纪40年代,绩效审计应运而生的原因有四: 1.凯恩斯革命使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1929一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认识到,以市场调节和自由经营为中心的马歇尔古典经济学说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于是,主张政府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凯思斯主义,由于能够有效地医治“真正的经济病症”,开始风靡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针对市场失灵,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 2.公众的民主意识增强,要求政府加强经济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 随着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的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公众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希望获得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效率和效果方面的信息,要求政府加强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经济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审计可以满足这种需求,从独立的第三者的角度向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或其代表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 3.政府机构的规模、费用和复杂性,使绩效审计成为必然 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机构也想方设法改善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政府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和控制活动不断增强,政府机构的开支也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授予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权利的公众及其代表无法直接了解政府管理公共资源的状况,对政府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更是无从评价,因此,由专业审计人员实施绩效审计,提供客观公正的反馈信息就成为必然。 4.传统财务审计与管理学科开始融合,为绩效审计的开展作了技术准备

浅析政府绩效审计风险及其控制与防范

姓名:邹伟 学号:1436021005 浅析政府绩效审计风险及其控制与防范 0前言 0.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政府绩效审计是指政府相关职能发展至某历史阶段而形成的相对产物,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其政府的职能也必定发生相关的变化,在审计工作中剧增的公共开支也必须考虑到想适应的审计政策和审计方法与其相适应。 审计风险问题是政府绩效审计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绩效审计的特殊性质包括他的保密性和涉及范围广泛性,导致这类问题审计的标准难以定义或者比较模糊,政府绩效审计的可靠性一致性的保证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十分的艰难。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其所包含的风险非常巨大,因此给国家审计人员和国家造成的损失也是重大的。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却远远落后于国际潮流,在我国长期的单一制的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一直相对落后,这也反过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成长。在新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注政府的审计报告,政府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要想在这个信息公开的时代得到公众的认可,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审计人员及时的转变态度,用一种更为积极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挑战,政府绩效审计的改革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通过浅析政府绩效审计的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由此制定相应的控制与防范措施,希望能够有利于我国政府绩效的研究,加强审计的责任感。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有关绩效审计的研究历史并不算很长,其中有关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内容也不算很全面。尽管世界范围内有不少有关绩效审计的研究文献,但是至今

为止绩效审计延伸的领域不管是实践操作范围还是学术研究方面都还比较有限,对于绩效审计风险的研究也未开展深入细致的探讨,从而导致了我国“绩效审计风险”研究的相对缺乏。当然,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对事物的认知都要从一个广泛认知,再到具体深入研究,再到总体概况的研究,如今,对于绩效审计风险的研究,虽然还只是一个广泛认知的状态,但是,全世界的学者们对于其还是有许多文献成果的。 刘骏(2011)在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主的分析中表明,其原因主要为:①审计相关制度的相对匮乏,没有可供遵循绩效准则,风险责任对象难以确定;②缺乏绩效审计指标体系;③在当前允许条件下,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④审计证据缺乏力度;⑤审计人员的素质具有局限性;⑥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的内容更加广大,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随着增大;⑦审计对象效益的滞后性。根据政府绩效审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包括:①优化审计部门设置及其人员结构安排,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②加强审计法规制度的建设,对于政府绩效审计措施的具体化;③运用合理的审计办法,建立沟通渠道,加强合理沟通;④完善指标体系,同时成立专家研究机制。 郝兰玉(2014)在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中对对绩效审计中的第三方即政府绩效审计的信息质量及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她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第三方信息进行研究。同时加上利益相关性原则,对第三方信息进行了科学分类和风险分析,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国外对第三放信息质量的研究,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在适合我国总体原则和具体措施。 0.2.2 国外研究现状 绩效审计的概念的历史并不是很长,美国是最早引入绩效审计概念的国家。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制定了“黄皮书”的审计准则,对绩效审计的实施和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这样,绩效审计的概念才较为广泛的认知,才在规范化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美国在绩效审计方面的表示,对于绩效审计的介绍主要为:绩效审计时政府为了客观的,系统的检查一系列经济活动,为了对政府单位,项目活动的成绩进行独立的评价,以便对后期经济活动和相关的决策单位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绩效审计包括经济,效率和项目审计。 与美国不同,英国在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的起步研究起步较晚。从1980

对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对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对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一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提高政府的廉洁自律水平。随着政府绩效管理程度的增强,政府对于重大财政项目的管理评价更为严格,主要从资金绩效结果来评价资金的利用效率,这对于不断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保障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含义 所谓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就是指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所带来的效益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审计工作。通过严格、真实的审计揭示出财政专项资金在决策上的失误、损失和效益低下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进行督促,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成为国家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规模越来越大,可用于分配、使用的财政资金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最大化地发挥财政资金特别是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政府提高对社会的管理能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有利于推动公共财政管理机制的完

善及发展。 (二)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国家财政资金是人民群众纳税的“血汗钱”,我国的财政方针一直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合理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反之,若是财政资金使用不恰当,就会造成资金流失,影响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财政专项资金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较大,开展绩效审计可以督促用款单位合理使用好专项资金,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三)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日益本文由收集整理健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已逐步成为创新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绩效审计,尤其是对一些重大资金项目的审计,能够真正揭示出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督促各用款单位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国家财政资金的作用。 三、目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起步时间晚、规范程度低 从我国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围绕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来进行,而对资金的使用绩效的审计却较少。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起步时间比较晚,而且还缺乏明确适用的绩效审计体系。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所需资料清单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需提供的资料清单 一、项目前期工作资料 1、项目建议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准文件(含立项批复文件);√ 3、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及批准文件;√ 4、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及建设用地批复文件、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或开工 报告及其批准文件)√; 5、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报告;√ 6、初步设计报告及批准文件(包含年度投资计划、资金下达批准文件);√ 7、施工图设计及预算批复文件(包含图纸审核报告);√ 8、招标代理委托合同,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重大材料或设备 采购等招投标文件、评标报告;√ 9、中标通知书;√ 10、工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质量检测、重大材料或设备采购等合 同书及其附属的廉政合同,投资合作协议;√ 11、各种管理制度(包含项目组织管理文件、项目法人成立文件、项目管 理办法等);√ 12、有关前期工作的其他资料。√ 二、工程监理资料√ 1、监理规划大纲; 2、监理实施细则; 3、监理工作报告(含监理日记、旁站监理记录、监理工作指令、监理月报、 监理例会会议纪要等); - 1 -

4、工程质量评定报告; 5、有关监理工作的其他资料。 三、工程施工资料√ 1、经监理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施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文件资料; 3、工程开工令、开工报告; 4、材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原材料采购清单及发票; 5、工程变更文件(含变更令、变更通知书、变更图纸等); 6、施工中有关各方往来文件及补充协议; 7、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工程质量评定、验收资料; 8、工程量现场签证表; 9、工程完工报告; 10、其他影响工程价款结算的资料。 四、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1、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竣工结算书(须签字盖章手续合法且完整);√ 2、建设单位结算书(有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出具的结算审核报告);※√ 3、工程竣工图纸(须有监理单位审核签章);※√ 4、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包含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报告,验收证明书等);√ 5、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6、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7、工程移交使用资料。 五、建设项目财务资料√ 1、审定的全部工程结算及汇总表(按工程项目一览表排序)与项目有关的会计账册、会计凭证、会计报表;※ 2、参与建设的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合同执行及款 项支付情况编制的“工程价款清理表”(表式如下): - 2 -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论文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政 府政务公开的趋势下,对政府绩效的评估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和现存问题,提出改善客观环境,完善法律法规,改革审计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期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 [论文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体现我国审计与国际审计的接轨,也体现我国审计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 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70年代。不同国家对绩效审计的称谓不尽相同,在英国,是指“货币价值审计”;在加拿大,是指“综合审计”;在澳大利亚,是指“效率审计”;在瑞典,是指“效益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

1986 年第12届国际会议上,建议以“绩效审计”统一名称。 国家审计署副署长刘家义根据我国的 国情把政府绩效审计表述为:“绩效审计,是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和人们认知的共同标準,对政府履行公共责任,配置、管理、利用经济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进行的审查、考量、分析和评价,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高效、持续地发展”。 二、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教育和引导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克服形式主义和浮 夸虚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提高政府执 行力和公信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充分听取群众对政府工

浅谈政府审计现状及问题对策

浅谈政府审计现状及问题对策 摘要:本文对政府审计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建议,以期对发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所启示。 关键词:政府审计现状对策 一、我国政府审计的现状及重要作用 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及其他公共机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运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审计。政府审计制度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巩固其政治统治和完善政治体制的重要机制。我国的政府审计在经济活动和行政权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审计职能已不能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因此处于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传统政府审计制度面临着各种特殊的严峻考验。政府审计的监督作用,是国家审计机关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政府审计监督对于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均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1)制约作用:揭露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经营行为;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揭露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2)促进作用:促进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内控制度建设和完善;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 二、我国政府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审计机关成立伊始就已经意识到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性,把政府绩效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内容,在1985年发布的《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和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及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中都先后提到要进行绩效审计。但从我国目前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情况看,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审计与绩效审计轻重不一 由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产生的时间比较早,理论上已比较成熟,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去指导审计实践,并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审计人员执行财务收支审计驾轻就熟;而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很不成熟,这就使得我国审计机关在分配审计资源时,偏重于财务收支审计。这种重财务收支审计、轻绩效审计的做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因为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公允、合法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前后期会计处理方法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发表审计意见。它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只能提供很粗的衡量尺度,不能提供其他情况,例如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垄断的产生等,这些情况却能使该单位在无效管理中盈利,而且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也无法从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中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获得了最大利润;另外,对于一些政府部门的特殊项目,例如对下岗人员提供帮助的项目、救助失学儿童的项目等,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则无法判断所提供帮助的质量和效果。然而绩效审计却可以对这些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供独立的评价。因此,重财务收支审计,轻绩效审计,使政府审计无法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严重制约了政府审计的发展。 2.我国政府审计的进展和“独立性”受制约 由于在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仍然采取行政型的隶属模式,审计报告向政府做报告后再向人大报告。这样的体制使审计往往受到各级政府“一把手”对审计的认识程度的影响,还有些问题会被政府隐瞒不报。目前,我国政府审计受同级政府的制约较大,即使在审计业务上规定了某些独立性,也往往因干部任免等受制于同级人民政府

经责审中的绩效审计思考

经责审中的绩效审计思考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审计理念的思考 绩效审计是效率审计、效果审计和经济审计的总称。经济责任审计是评价、鉴定和披露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是通过对干部任职期间所负责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 一、开展绩效审计的依据和要求。2009年6月22日财政部颁发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点是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2009年12月1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贵州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暂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职,201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其中的第十四至十八条,都明确规定将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单位预算执行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效益为主要内容,并要求关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也对开展绩效审计提出了要求:“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

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 二、开展经济责任绩效审计应的必要性 (一)引入绩效审计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更加科学、公正、全面。将被审计责任人所担负的政治责任、社会管理责任、经济管理责任、行政效能建设责任等均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外延,丰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加全面。 (二)引入绩效评价有利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随着公共受托责任观念的不断增强,公众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不只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上,他们更关心财政支出的效果。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只要存在公共财产的受托经济管理,受托人就必须对受托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及效益承担公共受托责任,而绩效评价正好满足了这方面内容。 (三)开展绩效审计有利于提高领导任职期间财政支出效率。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领导任职期间财政支出的绩效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有利于监督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对领导任职期间财政支出的控制,保障所有的财政支出合理高效,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从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四)引入绩效评价有利于干部监督的强化。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已不能适应当前干部监督的需要,特别是《领导干部问责规定》的出台,更要求我们从宏观政策方面,从经济活动的经济

投资额审计报告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土地评审报告格式—— ? 《工程结算审计报告》 ?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 《审计决定书》 ? 《跟踪审计阶段性报告》及《通报》 ? 《土地储备支出评审报告》及《审核意见》 《工程结算审核报告》 前言:审计依据、审计范围、方式和审计实施的起止时间、会计责任和管理责任。 一、基本情况 (一)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地点、内容、规模情况;可研、立项批复、概算情况;项目法人、资金来源情况;工程招投标情况;工程竣工验收情况;其他需要反映的基本情况。 (二)工程结算审核情况 送审金额、审定金额、核减金额,分别具体说明核减、核增的内容和原因。 二、审核评价意见 围绕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和重点内容,以审计结果为基础,逐一评价,主要表述审计结论。 【规范要求:1、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2、审计评价意见要与审计结论和审计发现的问题相统一,不能自相矛盾。3、审计评价用语要准确、适当,以写实为主。】 【参考内容:建设程序的执行、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造价控制、工程质量及交工验收等,其中造价控制是核心内容。】 三、审核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 (一)建设程序方面发现的问题 (二)造价管理方面发现的问题 (三)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发现的问题 (四)其他内部管理方面发现的问题 四、审核建议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项目结算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前言:审计依据、审计范围、方式和审计实施的起止时间、会计责任和管理责任。 一、基本情况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参考内容:建设地点、内容、规模情况;可研、立项批复、概算情况;项目法人、资金来源情况;招投标情况;工程实施、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及竣工交付验收情况;其他需要反映的基本情况。 (二)竣工决算审计情况 包括工程审计、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 【参考内容:1.工程结算审计情况及其结果; 2.建设项目投资完成和资产交付使用情况;3. 概(预)算执行情况;4.建设资金的到位、使用、结余及债权债务情况;5.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情况,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内容及其适用的绩效评价标准等。】 二、审计评价意见 围绕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和重点内容,以审计结果为基础,逐一评价,主要表述审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 现阶段,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质量、责任、绩效”,其总体目标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从当前企业审计的要求来看,质量和责任是企业审计的基础,绩效是企业审计的方向和目标。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绩效审计越来越被重视,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国有企业审计的内涵。 一、我国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意义 (一)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外部看,政府管理职能转变、资本市场发展、信用观念增强、经营者市场意识等问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内部看,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迫切需要提高管理水平。而通过绩效审计,可以从多层揭示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困难、风险、问题。 (二)受托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的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者作为委托人与作为代理人的企业管理者之间通过一种契约,建立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绩效审计,将信息反馈给委托人,使其可以直接监督代理人,促进受托经济的有效履行。 (三)完善审计职能的需要 审计具有经济陈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三个基本职能,多年来企业审计一直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主要审计内容,其经济评价的作用发挥并不充分。开展绩效审计,不仅延伸了审计的范围,拓宽了审计领域,而且在财务审计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进而审查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了审计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完善了审计的职能。 二、我国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是最早开展绩效审计的领域之一。审计署成立之初,在对国有企业开展财务审计的同时,就开展了一些绩效(也称经济效益)审计的试点。1983年审计署成立后提出的主

绩效审计思路和方法

绩效审计的思路和方法 绩效审计是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建立“务实、高效、公正、廉洁”政府的需要,是光明而宽阔的审计领域,准确理解和推行政府绩效审计,对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政府效能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绩效和政府绩效的概念 (一)绩效是“执行、履行、表现、成绩”的意思。从字面上看,绩效就是业绩与效率;从管理学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绩效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从社会学角度看,绩效是社会成员按社会分工所承担的职责。绩效分个人绩效、部门绩效、组织绩效三个层次;有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三个特征。实践中,对绩效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管理的重点和思路,有关绩效的理解有结果绩效观、行为绩效观、战略绩效观和能力绩效观;结果绩效观认为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行为绩效观认为绩效是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战略绩效观认为,对绩效的评价,要关注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两个方面。 (二)政府绩效是评判政府治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依据之一,是政府扣除成本后的透支或盈余,其原则是公共、公正、公平, 政府绩效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的概念,还包括政府成本、政府效

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就框架而言,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考察经济绩效利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信贷规模、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社会绩效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包括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幸福指数,基尼系数等;政治绩效经常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由国情决定,一般通过党和国家意志来体现,是政府绩效的中枢和核心,依法行政是政治绩效对政府的要求,且要求各部门、单位能将党和国家的政策贯彻好、执行好;地方政府绩效是对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等进行的分析和评价,是部门绩效的汇总,讲发展,就是要完成财政预算收入,争取项目资金。 二、绩效指标的设定原则 (一) 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指标本身的提取和指标目标值的设置。在一定的发展国策下,它源自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指标设计应有层次性,其设计要与发展导向相一致,使发展目标可同时满足社会,组织、个人;更要符合实际,从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角度看,有人曾提出了一个盈利性指标的设计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将指标相关于决策的九个作用(包括评估、检查、识别、最大化、最优化、改善、定量、监督、评价)与决策过程相联系,以确定指标内容,当然,这里理论的成分是多了些;总之,政府绩效指标的设计,要有利于全面考核、系统评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时所占有和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规定精编版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 规定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审计署关于印发《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的通知 审投发〔2006〕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厅(局),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 现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一月二十日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的审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各级政府为建设主体的投资项目。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含国债资金)投资项目;国家主权外债资金项目;使用各类专项建设资金项目;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政府投资项目。 第四条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依法对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或调查。 预算执行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包括检查建设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真实和合规,评价投资效益情况,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 第五条审计机关应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及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安排,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的原则,将拟审计的政府投资项目编入本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审计工作。 各级审计机关按照确定的审计管辖范围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应加强计划协调,避免重复监督。 第六条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应当在相关合同中列明:必须经审计机关审计后方可办理工程结算或竣工决算。 第七条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应确定项目法人单位或其授权委托进行建设管理的单位作为主要被审计单位,审计通知书只发送建设单位。同时应当在审计通知书中明确,实施审计中将对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单位进行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延伸审计发现相关单位存在问题需要做出处理处罚的,应当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补发审计通知书,在审计职权范围内进行处理处罚。 第八条审计机关对列入年度审计计划的竣工决算审计项目,在具备审计条件的情况下,一般应在审计通知书确定的审计实施日起3个月内出具审计报告。特殊情况下确需延长审计期限时,应报经审计计划下达机关批准。 第九条审计机关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遇有审计力量不足或者相关专业知识局限等情况时,可根据有关经费预算情况,聘请具有法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或者其他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审计机关应对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审计机关要及时制定或修改有关聘请专业人员的工作规范,切实加强对聘请人员审计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审计机关应切实提高工程价款结算审计质量,对审计发现的多计工程价款等问题,要责令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依法据实结算。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或者其他相关单位对审计结果有异议,可依照有关规定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提请行政复议。

最新整理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通过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微观审计和深入分析,揭露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损失、浪费、流失等重大问题,对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财政资金损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开展绩效审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审计机关开始逐渐重视绩效审计,国家审计署在《- 五年审计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并把绩效审计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充分说明了绩效审计已成为我国审计的重要内容。 (一)开展绩效审计是树立和落实xxx的需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xxx 的内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达到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不断保护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绩效审计是专职的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一定方式对被审计单位在组织经济活动中对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监督活动。通过绩效审计,评价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强化公共部门的经济责任和防止损失浪费;评价公共支出和资源的利用情况,找出影响公共支出效益的原因,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管理和控制系统,提高效益;揭露损失浪费、管理不善等现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开展绩效审计有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持。《审计法》第2条已明确规定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是审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审计机关积极探索和开展绩效审计,是全面履行法律赋予审计机关职责的需要。受托责任理论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国家政府部门不仅负有保证人民公有财产安全完整和合法使用社会资源的责任,而且还负有考核政府有效节约利用社会资源的责任即效益责任,履行得如何的责任,因此必须开展绩效审计。 (三)开展绩效审计有广泛急迫的社会需求。随着政府对经济管理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家的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公众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希望获得政府在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效率和效果方面的信息,要求政府加强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绩效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绩效审计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可以从独立的第三者的角度向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或其代表以及其它利害关系人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 (四)开展绩效审计有较好的经验基础和条件。国家审计机关建立以来,它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对效益的考评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为开展绩效审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国际上绩效审计的发展和绩效审计准则的发布为我们开展绩效审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各级审计机关采取多种措施储备和培养人才,使审计队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结构有了可喜的改善与提高。近几年来,政府财政部门加强了预算管理,开始科学合理的编制部门预算,为绩效审计的比较和评价提供了标准,这些都为开展绩效审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五)政府机构规模、费用和复杂性的增加要求开展绩效审计。政府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

关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发表时间:2018-12-14T17:15:24.7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作者:库晶[导读] 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政府绩效审计不仅能确保政府管理工作的严格性,还对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有着推动作用,是审计工作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深圳市大鹏新区审计中心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政府绩效审计不仅能确保政府管理工作的严格性,还对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有着推动作用,是审计工作发展中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主要从预算支出项目与机构两方面考虑,本研究先对审计范围简要阐明,随后结合我国政府管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就我国绩效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阻碍——审计项目确立难、评价标准不规范、审计队伍素养不足等,深 入探究其本质原因,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思考 前言:政府绩效审计是审计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良好的绩效审计工作对国家管理和经济的发展都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在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上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由于自身经验不足,理论研究落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仍存在较大的阻碍,因此,加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力度对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 1.1预算支出项目的审计范围 预算支出项目的审计范围包括项目的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与项目的管理有效性。项目的预期目标包括法律文件规定的法定目标、项目建议书和政府间合同、可行性研究设计的目标、专家推荐的目标、决策文件规定的目标等,其效果审计需关注已发生的理想结果是否可以归功于项目。在项目的管理有效性审计上,以工程建设为主的项目注重前期决策管理、工程建设管理、资金财务管理、后期营运管理等四大管理活动,以非工程建设为主的项目注重审查管理部门对项目实施单位的管理。 1.2对机构的审计范围 对机构的审计范围包括机构的管理目标实现、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益以及机构的管理控制有效性。机构的管理目标实现情况可以定性或者定量描述,如非法销售海鱼(吨)/全部海鱼销售(吨)*100%;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审计例如完成海鱼销售量(吨)/渔场占有土地面积(亩);机构的管理控制有效性的审计针对与目标有关的内部控制。 2.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难以科学确定审计项目 审计项目的确定具有复杂性。在绩效审计过程中,环境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对审计各方造成负面影响。被审方不同的价值取向会使得审计项目的确立存在一定困难,各方在法定目标的确定上存在不同的预期,要取得各方都认可的结果,前提是对审计目标有充分的认识,在确立审计程序时严格排除主观因素影响,以使评价结果更容易被被审机构认同。而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要做到审计结果无可争议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对被审机构或项目有深入的了解,进而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审计程序,采取恰当的评价方法。确定科学的审计项目,是我国政府开展绩效审计工作中尽量避免发生争议的重要前提。 2.2缺乏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的难以规范使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始终不完善,阻挠了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通常,绩效审计是对被审方的经济、效率、效果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经济性评价即在质量有保证的同时,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是否损耗最小;效率性评价即能否在单位成本最小的同时保证生产率最大,或在投入的数量、质量、及时性、成本一定时能否得到最大的产出;效果性评价即成果对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包括计划、预期、责任目标、历史水平、行业平均水平、行业技术规范、法律标准等,无法仅靠单一的标准实现,细化分解之后非常复杂,制定困难,且目前我国尚没有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导致审计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严重制约了我国绩效评价工作的推进。 2.3缺乏专业性强的审计人员 现阶段,我国政府的绩效审计理念有所转变,但由于起步较晚,审计工作的开展仍受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限制。审计队伍中缺少涉及多领域的专业性人才,采用的审计方法停留在固有阶段,没有创新,审计结论分析的准确性不足,综合性欠缺,拖慢了绩效审计工作高效开展的步伐。许多年来,我国的审计工作集中于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在单一的财务方面有较高的水平,但审计队伍中通晓工程技术、计算机、宏观经济等其他专业的人才数量有限,致使整体审计队伍结构不成熟,且审计人员知识面单一,审计方法陈旧,不熟悉现代的针对政府绩效的审计方法,对政府政策理解不足,理论基础薄弱,并普遍缺少综合分析能力,专业素养达不到政府绩效审计的需求,阻碍了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 解决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的对策 3.1合理选择审计程序方法 合理的审计程序方法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要对被审单位或事项有详细的了解,可以通过审阅、询问与调查法、现场观察法、座谈会、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取证,确定审计程序和评价标准时要坚持规范性,充分了解审计目标后,一方面根据其审计范围,遵循基本的绩效审计原则和指标体系,以保证达到各方都认同的审计评价基础;另一方面,在确立具体的审计程序与评价准则时,审计方与被审对象需要时刻进行沟通和协商,谨慎确定工作程序,确保各方对作为审计依据的项目有一致的理解,明确界定被审项目,避免日后审计实行过程中因评价方式或审计流程设计不当造成审计风险。绩效评价方法可以根据指标的不同采取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网络计划法、价值工程法、经济增加值评估法、平衡积分卡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有针对性地循序展开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以使各方对审计程序没有争议,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3.2建立有效的绩效审计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