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在哪里》教案_1
【模板】《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等基本情况。
2、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对居住地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难点: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小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我的家在这里
1、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家乡的图片。
师: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自己的家?同学们,大家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校上学,老师还不知道你们的家在哪里呢,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家在哪里?
2、出示小区大门照片,师:你们认识这个小区吗?这是汪老师的家,大家看,汪老师住在公园首府,坐落在黄士陵公园旁边,大门口就是徽公馆。公园首府归郭门社区管辖。小区的面积不是很大,一共有三十多栋楼。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小区内部是什么样。
师问: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总结:是啊,用数字告诉别人小区的楼房数量,可以让别人大致了解小区的规模。展示图片则能让别人直观地感受到小区里的环境。同学们,居住地的名称、位置、被辖街道、楼栋数、内部照片等资料的收集、介绍,能让别人对自己居住地有更多的了解。
3、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你也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居住地。(学生自由准备,然后上台介绍,其他同学耐心听讲。)
小班教案我的家在哪里
小班教案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标题:小班教案-我的家在哪里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描述自己的家庭住址。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 通过学习家庭住址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家庭的归属感。
教学资源:
1. 图片或卡片,上面标有不同的家庭住址。
2. 一张世界地图或城市地图。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的家庭住址,鼓励他们口头描述。
- 出示一张地图,指出学生所在的城市或国家,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2. 学习家庭住址(10分钟)
- 出示不同的家庭住址图片或卡片,向学生解释每个住址的含义。
- 通过示意图或实地示范,教导学生如何书写自己的家庭住址。
3. 练习(15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发一张地图和一些家庭住址卡片。
- 学生互相询问并回答关于住址的问题,例如:“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住址)。”
- 鼓励学生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住址,例如:“我家在(街道名)的(门牌号
码)。”
- 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 创作活动(15分钟)
- 要求学生用纸和颜色绘制自己家的简单图画。
- 鼓励学生在图画上标注家庭住址,并尽可能使用简单的词汇描述家的位置,例如:“我家在(街道名)的(门牌号码)。”
- 学生完成后,鼓励他们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5. 总结(5分钟)
-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内容,强调家庭住址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描述家庭住址的能力。
教学扩展:
1. 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学习家庭住址的数量和复杂度。
小班社会教案我的家在哪里
小班社会教案我的家在哪里
一、课程目标
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1-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2-2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初步掌握地图三要素。
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能力目标:能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用比例尺计算
图上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
教学难点:地图知识的运用三、教学准备
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地图;对自家周围环境的调查。
四、教学方法
情境式、活动式
五、教学过程
导入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了解自家周围的环境,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我们每个
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区里,家在社区中的位置,是我们了解与认
识社区的出发点。”引出社区概念。
从社区看我家
1.社区
根据同学们的讲述,感性讲解“什么叫社区”: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身份、相关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间──人类生活共同体。“社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每个社区有不同的位置和环境。请同学们打开你们带来的深圳地图,找找自己的家在哪里。”
进一步引导:“你是如何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的?”请同学们再看书上的图1-1和1-2,看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图1-1和图1-2的不同之处
那两幅图是不是一个社区呢?如果是一个地方,老师分别请一个同学扮演杜鹃,说说怎样从自家走到王朋家,再请一个同学扮演王朋,说说怎样从自家走到杜鹃家。
“同学们能听清楚这两位同学说的话吗?为什么听不懂?”
《我的家在这里》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1
《我的家在这里》(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第2条指出“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是本课的编写依据。
随着三年级儿童活动范围和视野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这是他们走出家庭和学校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游戏与学习场域。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了解社区与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不熟悉。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及功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居住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自己是社区一份子,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人要爱社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性探讨不深入,有意识地让他们通过探寻表面变化的原因,一步步认识和理解社区,感受社会进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两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提升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
《我的家在这里》优秀教学设计
《我的家在这里》优秀教学设计
《我的家在这里》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居住地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等根本情况。
2、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对居住地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学
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及讨论交流等方式,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社区或村庄对自
己成长的重要性。
3、有为村庄或小区尽责任的意识,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生活。
教学重点
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去认识和体会居住地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及讨论交流等方式,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社区或村
庄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运用儿歌,激发兴趣
1、出示文章《家》,〔单击〕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散文――家,请
你边看边想,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在哪里?“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
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请你留言。是的,白云的家在蓝天,小鸟的家在树林,鱼儿的家在小河,种子的家是泥土。
2、那么你的家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家在这里》〔单击〕。【设
计意图】一篇节奏感很强,也易于理解的散文,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到学习情境之中。
二、学习新课
〔一〕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1、你的家在哪里?那里都有什么?老师送给你们几个温馨提示:第一个问题,说清楚自己住在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哪个镇,哪个村〔或者哪个小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第二个问题,是你要把标志性建筑物等说清楚。连麦答复。
2、从同学们的答复中,可以看出你有多爱自己的家。我们继续来从图片中,
看看其中的标志性建筑物等包括什么吧!〔单击〕瞧!可以是一片农田,可以是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二单元5.2《我的家在这里》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5 《我的家在这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第2条指出“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体验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能做点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为社区尽责的意识。两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分享自己在社区里的成长足迹,认识和体会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引导他们关注社区存在的不足,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改进社区运行和发展,提升学生对社区的责任感。
学情分析:
随着三年级儿童活动范围和视野的不断扩大,他们的生活已经逐步从家庭与学校扩展到社区,这是他们走出家庭和学校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也是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之外的主要生活、游戏与学习场域。有目的地引导他们了解社区与自己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归属感。社区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不熟悉。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及功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居住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自己是社区一份子,在了解社区带来便利的同时,作为个体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对社会事务性探讨不深入,有意识地让他们通过探寻表面变化的原因,一步步认识和理解社区。通过引导儿童认识社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唤醒儿童的公民主体意识,通过参与实践,激活儿童的参与意识,点燃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
《你家在哪里》教案——163尤超男
第二课Getting to know you你是哪国人?
163 尤超男1班
一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初级上阶段)
二使用教材
《成长》第1册
三教学对象
初级上留学生,初中生(学完汉语语音,对声韵调的拼读已了解)
四课时
全课共四课时(每课时50分钟)
五本课教学内容与安排
本课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国籍”;第二部分是“问家乡”;第三部分是“问家在哪儿”。一二部分分别一个课时,第三部分包含了方位词,为两个课时。
六本课教学目标
(一)综合技能训练目标:
1. 学生能较准确与他人会话,会话内容包括名字、国籍、家乡、住址;
2. 学生能掌握此类会话的基本句式,并且能活学活用;
3. 学生能拼写本课关于国籍、国家与城市、方位的核心词汇,尽量做到笔画正确,合乎书写规范。
(二)言语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能熟练掌握名字、国籍、家乡和住址的简单介绍,能就“相互介绍”这一话题展开2-3个话轮的演练,能流利且正确地运用课本知识进行简短的会话。
六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我的家在这里 教案
5我的家在这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简单介绍给大家。
2.情感与态度
感受自己家的温暖,能自豪地有重点地介绍。
3.行为与习惯
通过自我介绍,了解家庭的快乐,增强幸福感和自豪感。
4.过程与方法
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难点
掌握与人交流、交往的基本原则。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小白的家)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白的家,我们看看这都是什么地方,你觉得哪里比较好玩?
朗读儿歌:我的家,在乡下,荷塘里,样鱼虾,前庭白鹅叫嘎嘎,后院搭棚种丝瓜。
小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
1.师:刚刚我们看了别的小朋友在自己家乡快乐的生活,现在我们来说说同
学们各自的家在哪里吧。
2.学生交流.
3.教师追问:你家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讲述出来,分享给大家听吗?
4.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感受进行交流、讲述。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家附近的、特殊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来尝试表述自己家的位置,增强表达能力。]
5.师:我们不仅喜欢这里,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家周围你比较熟悉的人吗?你知道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6.学生交流。
三、共同探讨
1.为什么大家要住在同一个村或者小区呢?
预设:
(1)因为大家可以-起学习,一起玩。
(2)因为大家可以互相照顾。
中班教案你的家在哪
中班教案你的家在哪
中班教案你的家在哪篇一:幼儿《家》教案
中班语言:《家》
教师:高菲菲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引导幼儿仿编儿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图片
活动过程
一、理解儿歌
1、提问幼儿知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幼儿自由发言
2、创设情景,今天老师在来学校的路上遇到了一些迷路的小动物,我把它们带来了,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它们的家在哪里?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对应小动物家的图片,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儿歌《家》
二、朗诵儿歌
1.教师用较慢的语速朗诵,强调重点。教师提问:这首儿歌的题目叫什么?你在儿歌里听到了什么?
2.教师边出示教具边朗诵。教师提问:你在儿歌里听到了什么呢?幼儿回答。
3.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把这首散文诗朗诵一遍好吗,会念的小朋友念重一点,不会念的小朋友念轻一点。
4.教师念前半部分,幼儿念后半部分。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们跟我合作来朗诵这首散文诗,我念前半部分,小朋友们念后半部分好吗?
三、集体创编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家》,现在我们要来创编一首新的儿歌,引导幼儿仿编儿歌。儿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家”,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密密的树林又可以是谁的家?(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对幼儿的仿编诗句进行组合,并把诗歌念给小朋友欣赏。
向艳音乐《你的家在哪里》教案新部编本反思2.doc12348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音乐教案《你的家在哪里》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在表达时不会自觉地用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特别是在叠词方面,有些孩子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提醒才会运用叠词。在仿编诗歌这一环节,很多孩子想得也非常好,如我的家在慈利、我的家在张家界等,但孩子在活动中表达得恨完整,本活动我把创编环节放在重点,时间占了很多,但是大部分幼儿都会自己创编,而且他们也比较感兴趣,特别是说到自己的家是,非常的兴奋,通过反复的联系歌曲,孩子们对这首歌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在叠词部分还要多加练习。
幼儿园中班《我的家在哪里》科普主题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我的家在哪里》
VR科普主题活动教案
重点领域:社会、语言
一、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所在的城市或乡镇名称,并能在地图上大概指出来。
2.了解自己家周边的标志性建筑物,能清晰地讲出自己家的地理位置。
3.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教学平板/手机;
2.小熊VR场景《我的家在哪里》;
3.AR挂图:XX省地图。
4.中国地图(自备)。
5.幼儿熟悉的歌曲。
(二)经验准备:
幼儿有基本的地理位置知识储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升入中班有一段时间了,还记得刚升
入中班的时候我们是怎么互相认识的吗?”(幼儿回答)
2.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学会了向别人介绍自己,交新朋友,小巴的班级里也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二)VR场景探索:我的家在哪里,了解家庭的地理位置,以及家附近的标志性建筑
1.教师打开小熊XX,引导幼儿进入VR故事场景
2.教师:“哦~原来小巴班里来的这个新朋友叫做小布呀呀,小朋友猜一猜小布来自哪里的呢?第一次见到幼儿园的小伙伴,他会怎么和他们打招呼呢?”(幼儿回答)
3.教师:“小布的家内蒙古大草原,小朋友,你知道内蒙古吗?你知道它在中国的什么位置吗?”(挑选个别幼儿回答,并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来)
4.教师:“小巴很喜欢这个新朋友,邀请小布去家里做客了,可是小布不知道小巴的家在哪里呀,怎么去呢?如果你是小巴,你会怎么告诉新朋友自己家在哪里呢?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吧。”(幼儿小组讨论后,邀请幼儿回答)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2.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等地理信息。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听、说、读、写句子“我的家乡在哪里”。
2.地理信息的了解和认知。
教学难点
1.地理信息的理解和归纳。
2.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
1.课件。
2.黑板、粉笔。
3.学生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询问学生“这是哪里?”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质疑“这是哪里?”。
学习(20分钟)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信息,并让学生
了解自己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等地理信息。
教师强调“家乡”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家乡在哪里”这个问题。
教师利用PPT展示“我的家乡在哪里”句子,让学生跟读并理解其句型结构。
巩固(15分钟)
教师出示家乡地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回答“我的家乡在哪里”,并
带有相关的地理信息。老师通过听学生回答的内容,对学生的水平进行检查和评估。
练习(2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口述、写作“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个问题,并且在自
己的回答中加上自己对家乡的描述和感受。
教师提供适当的向导和句式,如“我的家乡在______,它有______,我很喜欢______”等,引导学生完成写作。
总结(5分钟)
教师让学生交换的回答中,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然后再进行统计与总结,在回答完毕后做一次小测验,复习今天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完成写作“我的家乡在哪里”,并附上家乡的地图。
小班教案我的家你的家教案
小班教案我的家你的家教案
教案标题:小班教案-我的家,你的家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的概念,并能够表达自己家庭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不同家庭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 家庭的概念和特点。
2. 家庭成员的称谓。
3. 描述自己家庭的特点。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
2. 学生家庭照片(可要求学生提前准备)。
3. 班级家庭树(用于展示学生家庭成员的关系)。
4. 班级家庭相册(用于展示学生家庭照片)。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与学生一起观察和讨论不同类型的家庭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
主体活动:
1. 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
a. 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图片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正确的称谓。
b.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使用正确的称谓来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
2. 描述自己家庭的特点:
a. 学生家庭照片展示: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家庭的照片,并简单描述家庭成员和特点。
b. 班级家庭树制作:将学生家庭成员的关系制作成家庭树,展示在教室中。
c. 班级家庭相册制作:将学生家庭照片制作成相册,供学生观看和交流。
拓展活动:
1. 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家庭成员和特点,并展示给全班。
2. 绘画活动:学生绘制自己家的平面图,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家中的不同房间和物品。
3. 听故事活动:教师讲述关于不同类型家庭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结语: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5 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三年级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加对自己所生活地方的认同感、喜爱感。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加深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了解。
3、知识目标:认识、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景、物、人,了解村庄、社区的起源,初步认识居委会和村委会。
重点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景、物、人。
难点初步了解居委会和村委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马兰谣》
2、提问:小鸟的家,在哪里?小鱼的家,在哪里?
我们的家在哪里呢?
思考。视频导入。讲授新课1、小镜头:你的家,在哪里呢?你能用镜头为我
们展示一下你的家吗?
(1)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村庄,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
是片片庄稼和树林。
(2)我们小区很大,有二十多栋楼房。到了傍晚,很多人在小区中心花园聊天、散步。
2、我的快乐基地:在你生活的地方,一定有一个
你最喜欢的快乐基地,是哪里呢?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呢?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吧!(1)我最喜欢村后的小树林,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看蚂蚁、捉迷藏。
(2)我最喜欢小区里的儿童乐园,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玩耍。
3、小小分享会: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
我们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你都熟悉你生活的地方的哪些人和事呢?
4、比一比,谁更熟悉:
(1)你生活的地方的花草是谁在维护?通过镜头向同
学展示、介绍
自己生活的地
方。
分享。
分享。
认识、介绍自己
生活的地方。
介绍自己最喜欢
小班你的家在哪里教案
小班你的家在哪里教案
活动目标:
1、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能说出自己父母的姓名和典型特征。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歌声表达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动准备:
教师、幼儿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歌曲磁带、小熊胖胖手偶
活动流程:
一、谈话:老师知道小朋友唱歌唱得非常好听,所以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好吗?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师幼一起做动作演唱歌曲。
1、提问: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外“我们的家里还有谁?”
2、教师展示出自己的全家福并作介绍:
师:请小朋友找找张老师在哪里?
教师示范介绍全家福:我家有五口人,有爸爸、有妈妈、有姐姐还有我。、师:小朋友一定也想介绍自己的家人,现在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全家福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说说你家里有几口人、都有谁?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二、今天老师把小熊胖胖请来了,师:胖胖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吧!大家好!小朋友该怎么说呢?师:胖胖可厉害了,它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爸爸妈妈的名字还能说出他们的样子,还知道爸爸妈妈在哪上班呢?听?
胖胖:我也很想知道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做什么工作的?小朋友可以告诉我吗?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全家福到前面讲给大家听。对于讲的好的小朋友,可以和小熊胖胖亲亲抱抱。
小结:刚才小朋友非常棒的介绍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还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我们买很多好吃的东西和玩具,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他们,对吗?
三、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的时候,说的特别好,所以,老师把你们说的话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好吗?欣赏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家在哪里》教案
《你的家在哪里》教学活动设计
【案例背景】
依据课标精神,积极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学生这个最鲜活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对现有教材的合理利用,是使新课程课堂教学精彩迭出的关键。
【案例描述】
在上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之前,我就考虑着:怎样上第一堂课,才能尽快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不但让第一堂课要上好,也为以后的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打好基础。基于以上考虑,最后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
一、以“画‘家──学校’的路线图”来导入新课
同学们,欢迎大家进入江南中学学习,希望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老师能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为了更多、更快地了解同学们,过几天,老师想到同学们家里走走,同学们欢迎吗?(学生肯定会说“欢迎!”)可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家住哪里”呀!(估计学生会面露难色或嚷嚷着“老师你什么时候要来我家,我来接你好啦!”)要不这样,你们给老师画一幅“江南中学──我家”的路线图,老师看着你们画的路线图不就能顺利找到你们家吗?
二、以“学生路线图中的不足之处”引出“地图语言”的教学
学生画的路线图基本上达不到这两个要求:正确的方向,合适的比例尺(实际上也没法在课堂上随手标出来)。还有可能是学生在读自己的路线图时,只会说“朝这里走、转弯、再朝那里走”之类的话,我就可趁机引导学生懂得“掌握地图语言的重要性”,并进行“修改自己路线图”“修改明阳小区平面图”和“地图语言”的教学。
我又准备了《中国政区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哪些地图?我们能在什么样的地图上找到宁波,在什么样的地图上找到江南中学所在地──衙前村?”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地图语言”的学习。
三、小结“承上启下”
我准备了这样的课堂小结:“读地图也好,画地图也好,都不要忘了地图的‘语言’。具备三要素的地图才能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家在社区中的位置,才能知道家乡在祖国的正确位置,以及祖国在世界中的正确位置。”“正确的读图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承上,引出“社区”这一名词是为了启下。四、这样的作业需要学生的能力与协作精神
这堂课的作业是这样布置的:“同学们在自己的社区里生活了十多年,对周围的环境应该是很熟悉了吧,试着去画一幅‘社区平面图’,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画一幅‘江南中学平面图’。老师还知道现在有几个村庄被拆迁了(生接道:“是呀,
被拆迁了,村民们都搬到其他地方居住了”),我们要请从这几个村搬迁出来的同学为我们做一个社会调查,围绕‘拆迁户的感想’这一主题展开。其他同学也有任务:问问自己的父母,你现在居住的社区可以为你们提供哪些服务?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大家的调查结果。”
【案例反思】
1.教学目标确定后,寻找最佳途径尽量缩短新学生与新教材、新课程之间的距离,如何用足、用好教材,如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是我备课时反复思考的问题。作为农村学校的学生,他们对“明阳小区平面图”会比较陌生,因此应另行搭建“学习地图语言”这一知识点的桥梁,于是就想到了让学生画“家──学校”的路线图。用意有三:其一,学生熟悉“家──学校”的路线,这样一开始就能活跃课堂气氛;其二,作为一种技能,会画路线图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中会有“用武之地”;其三,与认识“明阳小区平面图”一样,通过画路线图,同样能过渡到“地图语言”的学习。学完了“地图语言”后,又让学生运用所学:如修改“明阳小区平面图”,阅读“中国政区图”,以及“修改自己的路线图”。另外,“画社区平面图或学校平面图”的作业,进一步训练学生运用地图语言的能力。最后布置的调查任务,既是本学科学法的训练与指导,又为下节课自然地引导学生形成“对社区的认同感”做好准备。
2.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新老师与新学生通过画路线图,很快熟悉起来,以往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的沉闷的气氛不见了。通过画画、说说、想想、议议,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也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今后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为生而教”取代了“为教而教”。无论是在--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还是在实际教学中注意运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平易近人的教态,“察生言、观生色”的教学技巧,都无不为了落实一个理念──“以生为本”。如果缺乏对学生的钻研,学生与教材就达不到有机融合,并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没有牢牢记住并合理运用“以生为本”的理念,课堂氛围的营造就无从谈起。一节最基础的以传授“地图语言”为主要目标的入门课,能上出“师生互动有效”的效果,正是新课程带来的全新感受,也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