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3讲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4讲
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2017·江苏扬州模拟)“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变革,一方面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另一方面则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
”符合这一特征的文艺作品是()解析:选B。
按照材料“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这一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浪漫主义,《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与题干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义作品,故B项正确;《石工》是库尔贝的现实主义作品,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向日葵》是印象画派代表作,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安徽合肥一模)瑞典文学院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表示,《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是读者了解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最好入口,“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
它将你带进普通人的世界,更弥足珍贵的是,用不了多少年,随着这些亲历者的离世,我们就更无法去了解这段历史了。
”下列著作与该作品创作风格相似的是()解析:选D。
根据材料“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
它将你带进普通人的世界”可知该作品为现实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故A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20世纪的苏联文学,故B项错误;《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故C项错误;《大卫·科波菲尔》是现实主义,故D项正确。
3.(2017·湖北武昌调研)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英国某文学家从写印度的故事和关于英国的诗歌转而写作儿童文学,后来又转向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
时人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说,“只有艺术家才能使成人读者对关于动物行为和机器的书读的津津有味。
”这一评价反映了当时() A.西方社会精神信仰面临危机B.进化论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会共鸣解析:选A。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5单元 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限时训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限时训练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限时训练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限时训练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5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时限时训练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衡阳联考)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讲述:维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从小就有抱负。
当他踏上社会后,才发现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他的正直、嫉恶如仇的个性,也不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他甚至还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无法自拔。
最后,社会遗弃了维特,而他在郁闷中产生了厌世的心理。
在威廉这位好友的劝告下,维特在绝望中自杀了。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理性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自由主义B[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存在于17-18世纪,歌德生活时间大致是19世纪初,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存在于19世纪初,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大量描述主人翁的内心世界,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是20世纪的文学流派,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自由主义是经济思想,不是文学流派,故D 项错误。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5单元 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单元过关训练 新人教版
第15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单元过关训练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康有为提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他强调“中学为体”以传承儒学,“西学为用”以西化儒学。
即用西学对儒家思想和制度进行变更以革新,主张中西文化可以而且应当交融汇通。
该思想(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B.和洋务派思想一致C.是维新变法的指导思想D.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就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相结合,与材料中“用西学对儒家思想和制度进行变更以革新,主张中西文化可以而且应当交融汇通”相符,故C项正确。
] 2.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六十年里,中国先后出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的主张虽有不同,但都( )A.极大地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B.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C.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D.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C[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都旨在借鉴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维护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地主阶级抵抗派旨在政治上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影响极为有限,故B项错误;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在主张学习西方,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故C项正确;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都反对政治制度变革,故D项错误。
]3.(2017·益阳调研)五四运动后,鼓吹新思潮的刊物有400多种。
新思潮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有各种各样被称为“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流派。
这时的情况是,“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之痛,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
这说明当时( )A.学生运动放弃游行示威方式,转向进行理论思想宣传B.进步学生抛弃不切实际的空想,走上了切实可行的道路C.新思潮庞大混杂而无主流思想D.进步人士开始放弃资产阶级思想,转而向往社会主义D[题干中“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并不能说明学生就此放弃了游行示威的方式,故A项错误;题干中“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之痛,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并不仅指学生,还包含其他阶层,故B项错误;题干中“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之痛,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说明五四之后的主流思想是社会主义,故C项错误;题干中“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说明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人士开始倾向社会主义,故D项正确。
2018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配套必修三 第十五单元 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 45分钟单元十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答案 1949~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单位:所) 年份 类别 普通中学 职业中学 普通高等学 校
1949
41
1957
249
1965
346
1978
2 699
1985
1990
2000
2008
1 607 1 620 2 736 2 693 116 123 183 294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2016· 洛阳一模)湖畔派是18~19世纪英国的一种诗歌流派。该流派在诗
歌题材上,主张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强调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
自然流露;在诗体方面,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口语,
发挥诗人的想象力。下列同湖畔派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3
11
16
40
62
61
221
608
1
答案Leabharlann 解析②伦敦的工业③莫奈以抽象的手法描绘伦敦
√
2 3
D.①②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2016· 永州一模)在纪实影片《帝国的毁灭》中有如下片段:秘书打错了 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
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对影片创作合理的解释是
答案 解析
字或做错了其他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
A.艺术作品一定要反映真实的历史
√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训练: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3讲含解析
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2017·北京昌平模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下面选项能够给他提供证据的是近代欧洲的科学()A.与近代民主制度相伴而生B.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C.论证了天赋人权的合理性D.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解析:选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强调了科学的巨大推动作用,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牛顿的力学体系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推动启蒙思想家探索社会的规律,因此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2.(2017·江苏盐城模拟)“由于他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
……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想开始盛行。
”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突出贡献是()A.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B.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C.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D.动摇了传统宗教信仰解析:选B。
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A项错误;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是对宗教思想的冲击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新认识,故B项正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故C项错误;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传统宗教信仰,故D项错误。
3.(2017·河南南阳模拟)18世纪牛顿学说通过法国自然科学家得到深化,启蒙思想家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就是把牛顿建立于近代物理学革命基础上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百科全书派的发展壮大B.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弘扬C.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提出D.自由主义成为时代潮流解析:选C。
题干显示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把牛顿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不是百科全书派的发展壮大,故A项错误;这种理性不能理解为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弘扬,故B项错误;理性可以理解为把权力分开,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故C项正确;这种理性不能代表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指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故D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化 含解析
【时空坐标】【线索引领】线索1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技发展,中国的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迅猛的发展,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农业、计算机与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线索2现代中国文艺和教育的发展:现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具有阶段性、多样性、人民性的鲜明特点;教育发展经历了奠基、动乱中的教育到新时期教育的复兴,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线索3工业革命前的科技发展: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牛顿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
线索4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与文化(1)科技领域: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的各类电器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达尔文的进化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文艺领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盛行;文学、美术、音乐和影视艺术取得辉煌成就。
线索5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1)科技领域:20世纪以来,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二战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发展、互联网的应用等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文艺领域:现代主义艺术兴起,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现代主义艺术成为主流。
第32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考纲要求]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考点一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两弹一星”(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核威胁。
(2)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3)成就①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②导弹: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5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过关训练人民版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5 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过关训练人民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
”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 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C[题干中“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体现出牛顿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思想,而非仅限于法国,故A项错误;牛顿力学产生于17、18世纪,而文艺复兴运动则是14—17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故B项错误;题干中“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体现出牛顿革命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故C项正确;宗教改革运动早于牛顿革命,故D项错误。
]2.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 )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C.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D.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确立,不是现代物理学,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与材料中的宇宙运行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说明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客观,故C项正确;D项属于现代科技的范畴,与材料中“中世纪以来”的时间不符,排除。
]3.“小合时宜,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
但其随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小服其言。
初叫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进化论冲击中西方宗教思想B.中国儒家思想传入西方C.启蒙思想推动中国教育变革D.西方宗教思想传入中国A[由“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可知主张是顺应时代才能长存,从“但其随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可知这一思想是与基督教不同的进化论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国儒家思想传入西方和中国教育的变革,故B、C两项错误;从“故各国儒士,均小服其言。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十五单元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课时作业29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新
课时作业29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总分85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45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
这“惊人”创举有 ( )①“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在1953~1957年“一五”计划之后,故应排除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
答案:A2.(2017·荆州高三质检)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
”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提供了可能,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7·江西省五校高三联考)1960年中科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
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
这一现象( ) A.反映了新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B.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C.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解析:材料无法体现科技突飞猛进,故A项错误;通过题干中的“中科院学部委员既有科学家也有工农大众”、“69项学部论文和报告中劳动模范占据了13项”这些信息可知,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少数劳动模范,并不是工农大众素养普遍提高,故C项错误;“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主要指人民拥有的“选举”“被选举”“参与国家决策”“监督国家机关”等权利,材料没有体现此信息,故D 项错误。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
第15单元 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 第31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教师用书新人教版疑出會牛桶发衷由黑体伯蛭甘学 人臭址入 浪楚主义丈警奁术出乐 建肄 bit 津亲理》 “極汽时代” 蜥古典主罠至虑1604 年 16H7+ 1765 + 1785+ 门糾 10()4+ 1別 5年 IB30+Avril■■ ■■ ■百■B!Bl r B ■■ ■ ■■'■ ft no ■]前9 年 19S64 1964年 旳砧年 1966^ 1970年197^4■ ‘ J 1 2 3 4 ,…,1 文艺复兴以后,近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
如物理 学方面,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量子论和相对论则构成了现 代物理学的基础;生物学方面,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使生物学走向了科 学的道路。
2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社会先后进入“蒸汽时代” “电气 时代”和信息时代。
3 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绘画、音乐作品诞生,这些作品或展 现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或鞭挞现实社会的丑恶,或宣泄人们的不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 生活,都是艺术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4 新中国成立后,科教文化事业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科教文 化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教文化事业遭遇挫折;改革开放后,中国努力追赶世界科技 发展的潮流,科教文化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隸 奏二? 蠶曉赛垦*法技第 发现电 现摹1R31 年现实至心t 学、妾术 澱咲 185(^F- 1 断9年 186 评 11566 年 187。
年 1895^Hi 2*£” * 占 "・ I・■ ■ I ■ ■■ P -现代王义美术上*丄危因斯迅 “仝辜監”电彩嶷提出广殳 电-L 时代 诞生 现 相对沦 19H 1916时 空坐 标实、法等这尔豆发義 国完成工农物神越瀝》苏联社翳主汉丈学繁荣毀霧生1927 年1929^- 1939^i.舊直本世济爆資X经机西子计算机 .出现、摇灌苏联解冻印踣技 乐凤康世界文学出现术发明1945 年1950 年 1969 年两碱术堂展普及 1990年2CE 年至令眈丸束朮革始 二界结三技开 第世战第科常次大面 二骆全琵第世战肆亚菲扭 民族解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舍主艾吋期“尢化克苹录”时期 规代化建进騎时応” _________ A ___________ 197呂年 1995年单元主 旨腹汽枫 发电机 产生"琨百"疔原子评人工合“丈革” “东力虹“丈程'十亠据“科掘兴载人航走聊星令針提出射成功成结扁开姑一专” x 结亲三中全国”战蟾得巨丸咸就人民撤育莫基牛跳爲诰射成功会召开第31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考点1|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发展N0.1识记一一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物理学的重大发展1 •经典力学一一奠基⑴背景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十五单元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课时作业29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新
课时作业29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总分85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45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
这“惊人”创举有 ( )①“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在1953~1957年“一五”计划之后,故应排除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
答案:A2.(2017·荆州高三质检)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
”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提供了可能,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7·江西省五校高三联考)1960年中科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
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
这一现象( ) A.反映了新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B.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C.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解析:材料无法体现科技突飞猛进,故A项错误;通过题干中的“中科院学部委员既有科学家也有工农大众”、“69项学部论文和报告中劳动模范占据了13项”这些信息可知,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少数劳动模范,并不是工农大众素养普遍提高,故C项错误;“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主要指人民拥有的“选举”“被选举”“参与国家决策”“监督国家机关”等权利,材料没有体现此信息,故D 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化 第33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课件
(2)影响 ①积极: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 的步伐; 促进了社会交往方式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工作、社会交往方式。 ②消极: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走出误区] 瓦特发明的是改良蒸汽机,而不是发明了蒸汽 机。蒸汽机的改良是由瓦特在早期蒸汽机的基础上完成的,不是 依靠某种先进科学理论,而是依靠经验改良而成,因此,蒸汽机 不是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的结果。
20 世纪初,德国物理学 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
标志
家爱因斯坦提出
普朗克 提出量子假说
(1) 爱 因 斯 坦 利 用 量 子
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 论成功解释光电效应
成就 相对论
(2) 玻尔 提出有关原
子的量子理论
(1)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 (1)使人类对微观世界 的基
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 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3)影响 ①工业生产:机器大工业工厂形成, 社会化大生产 逐渐形成。 ②城市进程: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成为工业国 家。 ③世界联系:蒸汽动力在 交通运输工具 上的应用,使得世界 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2.“电气时代” (1)条件:1831 年,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 现象,为发电机的 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2)进程 ①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促使电力成为新能源。 ② 长距离输变 电技术日趋成熟,电力被广泛应用。
[对点训练] 1.(2017·湖南张家界模拟)2015 年 12 月份美国杰夫·贝索斯的 “蓝色起源”私人空间公司准备开发可重复发射的运载火箭技
术。对该技术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
A.量子理论
B.经典力学
C.狭义相对论
D.广义相对论
解析:选 B。火箭运行原理是反冲和地球引力,故是经典力 学的应用,与量子论、相对论无关,B 项符合题意。
2018高考历史复习课时规范训练: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化-第32讲含解析
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2016·河南开封二模)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
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 )A.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解析:选A。
题中的关键信息是“1965年”。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是1964年,故A项正确;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2003年“神舟”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故B项错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是1970年,故C项错误;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始于1983年,故D项错误。
2.(2017·江苏苏州模拟)据新华社电:“‘神舟’6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解析:选C。
材料中“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强调了航天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能说明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国在世界航天业的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由“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可知,航天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国打破大国空间技术的垄断无关,故D项错误。
3.(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一位老工程师回忆“文革”时说:“由于当时批判反动学术权威,报章上连篇累牍地严厉指责各种管卡压和专制学阀作风,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以权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
”当时这种现象推动科技突破的成就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解析:选C。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60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课时作业人民版
60 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课时作业人民版一、选择题1.某学者回忆道:“鉴于当时④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
”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是为了( )A.加强国防力量B.提高国际地位C.建立科研体系D.服务生产发展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战备”“上天、入地、下海”等信息可知,中国当时的科研战略旨在发展军事工业,以加强国防力量,故A项正确。
材料并没有体现提高国际地位这一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科研战略主要涉及军事领域,不能说是建立科研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服务生产发展,故D项错误。
2.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
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答案:C 解析: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并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是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未涉及农业现代化问题,故A项错误;中国粮食产量提高并没有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故B项错误;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
3.“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
”该讲话( )A.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答案:D 解析:材料涉及科学领域和文艺领域。
“双百”方针即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故D项正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阐述科技的作用,故A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涉及科技、教育领域,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故C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专题整合提升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专题整合提升第一板块自主学习知识课——主干整合·知识再储备一大主题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发展历程。
两条主线近现代世界科技文化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三个角度近现代中外科技发展历程、近现代中外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教育。
一、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阶段(15-16世纪)(1)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为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2)标志:天文学领域的革命。
2.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世纪中期)(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2)标志: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
3.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1)原因:随着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标志:电磁学的新成就、道尔顿的原子论、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4.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标志:电的发明与应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二、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美术、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推动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
这一时期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2017·北京昌平模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下面选项能够给他提供证据的是近代欧洲的科学()A.与近代民主制度相伴而生B.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C.论证了天赋人权的合理性D.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解析:选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强调了科学的巨大推动作用,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牛顿的力学体系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推动启蒙思想家探索社会的规律,因此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
2.(2017·江苏盐城模拟)“由于他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
……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想开始盛行。
”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突出贡献是() A.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B.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C.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D.动摇了传统宗教信仰解析:选B。
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A项错误;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是对宗教思想的冲击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新认识,故B项正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故C项错误;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传统宗教信仰,故D项错误。
3.(2017·河南南阳模拟)18世纪牛顿学说通过法国自然科学家得到深化,启蒙思想家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就是把牛顿建立于近代物理学革命基础上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百科全书派的发展壮大B.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弘扬C.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提出D.自由主义成为时代潮流解析:选C。
题干显示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把牛顿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不是百科全书派的发展壮大,故A项错误;这种理性不能理解为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弘扬,故B项错误;理性可以理解为把权力分开,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故C项正确;这种理性不能代表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指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故D项错误。
4.(2017·江苏扬州模拟)“水平伸开的一块布是平坦的,而当你在布上放置一个铅球,布面就变得弯曲了,这时再放置一个小玻璃球在布上,它就会滚向中央的铅球。
同理,星球的质量使周围的时空弯曲,‘引力’实际上是一个时空被弯曲的现象。
”科普作家直观比喻的是()A.经典力学B.量子理论C.狭义相对论D.广义相对论解析:选D。
经典力学主张绝对时空观,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量子理论解释的是微观粒子现象,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按照狭义相对论而言,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质速关系),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描述为时空的一种几何属性(曲率),符合材料,故D项正确。
5.(2017·江苏苏州模拟)科学史上不乏富有传奇色彩又留下深刻启迪的故事。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了重物自由下落实验,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爱因斯坦设想孪生兄弟中的一个以光速作太空旅行后将会比未旅行的兄弟更年轻。
这些故事对我们的启迪是()A.科学发展以否定前人理论为前提B.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C.三人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D.物理学发展终于打破了神学桎梏解析:选B。
科学发展对前人理论有否定也有继承,故A项错误;科学理论是在对前人理论否定与继承,即批判中向前发展的,故B 项正确;伽利略、牛顿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基础,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打破神学桎梏无关,故D项错误。
6.(2017·湖南永州模拟)1902年,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提炼,居里夫妇从数吨残渣中分离出一分克氯化镭。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因恶性贫血症逝世于疗养院。
居里夫人在放射性理论上的成就()A.为创立相对论奠定了基础B.为提出量子假说创造了条件C.促进了原子能的开发应用D.推动了现代医学的重大发展解析:选D。
居里夫妇分离的氯化镭属于放射性物质,与相对论无关,故A项错误;也与量子假说无关,故B项错误;氯化镭不属于原子能开发应用的物质,故C项错误;氯化镭属于放射性物质,推动对人的皮肤的烧伤状况的研究,故D项正确。
7.(2017·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联考)据《科学简史》记载,“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霾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
出版的1 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
”“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被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主要是由于()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解析:选B。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是在16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着进化论的诞生,否定了神创说,故B项正确;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标志着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2017·北京朝阳模拟)右图源自生物学史上的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经典著作。
对该图隐含的信息理解准确的是()A.这种观点普遍流行于18世纪西欧B.体现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进化观C.肯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D.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解析:选B。
进化论观点流行于19世纪,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论体现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进化观,故B项正确;进化论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故C项错误;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9.“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这充分说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A.动力问题B.资金问题C.市场问题D.劳动力问题解析:选A。
蒸汽机问世之前,工厂的设置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使得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
10.(2017·四川宜宾模拟)下图反映了()A.近代科技研究方法形成B.“蒸汽时代”的终结C.科技结合推动文明发展D.实验促进科学进步解析:选C。
材料无法体现近代科技研究方法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电气时代,但不能说明蒸汽时代的终结,故B项错误;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创制奠定基础,发电机的创制为电缆和电车的发明奠定基础,三幅图的结合说明科技结合推动文明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实验促进科学进步,故D项错误。
11.(2017·河南许昌调研)“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基础。
”这则材料能够反映()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能源的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工业生产结构,故选C。
A、B、D三项说法错误。
12.观察下图,它最能反映()A.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B.国际互联网的扩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议C.数字化模拟技术和通讯手段的大飞跃D.环保和节能的意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解析:选A。
注意题干要求,能把四幅图反映出来的问题综合归纳概括才行。
B、C、D三项都是体现了某一幅图的内容,而没有全面归纳。
二、非选择题13.(2017·湖北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了国家整体性产业变迁,完成了经济史的重大转折,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始于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力时代,……类似于前两次工业革命,随着新技术创新在多产业显现并加速扩散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分散式生产等五大支柱,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比前两次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朱启贵《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转型选择》材料二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各主要工业部门。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19世纪中期、后期和20世纪中期、后期能源结构变化的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能源生产、消费有什么变化?从历史角度简要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得到的启示。
解析:第(1)问,据“实现了国家整体性产业变迁……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力时代”“新技术创新在多产业显现并加速扩散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并结合所学分别归纳列举。
第(2)问第一小问,据“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提示,结合所学概括趋势;第二小问,根据表中20世纪70年代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第(3)问第一小问,据“1990年”两条曲线的交叉得出;第二小问,据“1990年”并结合所学分析说明原因。
第(4)问,围绕社会持续进步的重要保障,能源领域同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合作,重视科学研究,推动新能源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谈启示。
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纺织、采煤、冶金、机器制造、铁路交通运输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石油工业、化工、汽车与飞机制造、钢铁、通讯等。
第三次工业革命:原子能、航空航天、信息工业、生物工程、新材料等。
(2)趋势:从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等向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等转变。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推动煤炭的开采和使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的开采和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技术得到发展,70年代的石油危机加快了核能、太阳能的利用。
(3)变化:能源消费超过能源生产。
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能源消费增加。
(4)①能源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的重要保障。
②能源领域要重视同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合作。
③要重视科学研究,推动新能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