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字学案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

高三

2010-10-28 08:54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

能力形成性训练学案

1、(2010年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有人说“都”、“惊”两字,准确生动,具有丰富的情感内蕴,请赏析之。(2分)

3、宿石邑山中(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意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赏析“飞”字的妙处。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炼字学案文档

炼字学案文档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一、学习目标:

1.探研古代诗歌炼字内容的特点和高考考查的方式、重点

2.总结古代诗歌炼字题的答题方法技巧

3.通过对应训练感受运用相关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二、炼字内容概述

炼字的基本内容: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外乎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1、炼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学案4 炼字和诗眼

学案4 炼字和诗眼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4.尾联使用了两个“醉”,有何含意?请简要赏析。(6分) 解析 本题要求赏析尾联中的两个“醉”字,先分别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各自 的含义,再综合两个字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效果等。诗歌大意是:初冬季节, 诗人与父老乡亲畅饮村酒,于是写下此诗记叙当时的情景。年成丰饶,家有余 粮,在一片喜悦气氛中,乡亲们招呼诗人一起饮酒。荞花盛开,像雪花般白茫 茫一片;豆荚未经霜打,却已经浓密、繁多。猎人收网归家,农人在水滨架起 鱼梁,这些描写使诗歌充满乡野情趣。第一个“醉”,结合“醉看四海何曾窄” 理解,“四海”指天下,“何曾窄”指天下辽阔。扣住“畅饮村酒而醉”“深 厚情谊”等关键词分析即可。第二个“醉”,结合“且复相扶醉夕阳”理解, “相扶”指乡亲们之间的情谊。扣住“陶醉于夕阳美景”“夕阳中与父老乡亲 再次畅饮”“欢快、闲适”等关键词分析即可。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2.本诗首联中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请找出来,并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解析 解答此题时,首先需要在首联中找出诗眼是“愁”。然后理解诗眼的含 义,最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诗眼的体现。这首诗主要是诗人登城的所见 所想。首联,叙述出游的地点、时间及感受。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 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的景象映入诗人 的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颔联,抒写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 带来了“杜陵秋”的信息。其中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 怀念之情。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 涌上心头。颈联,由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山河兴废难料,身 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令诗人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尾联写自己对“横槊赋 诗”往事的追忆和壮志难酬的悲哀痛苦。全诗以诗人之“愁”贯穿全篇,感情 激愤,思想沉痛,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

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

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诗词鉴赏水平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苦吟》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大家说得都没错。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2、何为炼字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高考常见题型:

1、诗中的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直接鉴赏

2、诗中某句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确定字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亮观点并比较鉴赏

三、炼字对象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木兰花》宋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诗词鉴赏炼字优秀教案

诗词鉴赏炼字优秀教案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教案

教学目标:1、归纳掌握古诗词鉴赏之炼字的方法。

2、通过练习,有效地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书题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常识介绍

1、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2、炼字应着重关注哪些词?

关注动词、关注修饰语(形容词、副词、颜色词),关注

特殊词(叠词、数量词)

3、“炼字”题的常见提问

“X”这个词用得好(很有表现力),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品味某句中X字的妙处

四、讲练结合,学生归纳炼字题的方法

1、新晴

北宋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思考:“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春风悄然而来的情景(1分),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1分)。

2、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思考: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3、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注:“蘼芜”是一种草)

思考:第二句中的“绿”用的新奇生动,请作简要分析。

中考语文 古诗鉴赏之炼字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语文 古诗鉴赏之炼字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古诗鉴赏之炼字

回顾古诗鉴赏之意象意境方法:(1)捕捉意象,把握特点(2)联系背景,发挥想象(3)体味意境,体会情感

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赏析,提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从整体把握诗歌情感。2、在练习、修正、总结的过程中熟练并掌握诗歌的炼字解题技巧。

二、学习过程:

1.炼字的一般规律:

(1)炼字多以炼动词、形容词为主

①五言炼第二、三或第五个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②七言炼第二、五或第七个字。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青峰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2)炼数量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支开(昨夜一支开)

(3)炼虚词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练习:找出下列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

1.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3.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

4.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5江碧鸟逾白,山清花欲燃。

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7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诗人炼字有什么好处?

(1)使刻画的意象更准确生动

(2) 使描摹的意境更富有韵味

(3) 使表达的情感更真切感人

3. 提问与解答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或某字可以换成另一个字吗?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及训练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及训练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及训练题

一、课前演练:

例:1《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2红杏枝头春意闹

3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

4僧敲月下门

5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二:炼字的常考语法: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

三:炼字的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有修辞要强调修辞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翻译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忍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诗眼

提问方式:

1、请找出诗歌的诗眼,并赏析

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1、构成全诗的线索、2、全诗的感情基调、3、全诗的思想。

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初中诗歌炼字题教案

初中诗歌炼字题教案

初中诗歌炼字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炼字的概念,认识到炼字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

3. 引导学生运用炼字的方法,创作出具有生动形象的诗歌。

二、教学内容:

1. 炼字的概念与作用

2. 炼字的方法与技巧

3. 诗歌欣赏与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掌握炼字的方法与技巧,能够独立地进行诗歌创作。

2. 难点: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敏锐感知力,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以一首优美的诗歌导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炼字的兴趣。

2. 讲解炼字的概念与作用:简要介绍炼字的意义,让学生明白炼字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3. 教授炼字的方法与技巧:

a. 选择形象生动的词语:让学生了解词语的内涵,学会挑选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b.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让学生学会运用

修辞丰富诗歌内容。

c. 注意字数与节奏: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美,注意字数与节奏的搭配。

4. 诗歌欣赏与分析:选取一些经典诗歌,让学生欣赏与分析,体会诗人如何运用炼字技巧

表达情感。

5. 创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炼字方法,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提高他们的

诗歌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炼字的兴趣。

2. 诗歌创作:评估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够运用炼字方法创作出具有生动形象的诗歌。

炼字优秀教案

炼字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

2、使学生掌握炼字题的解题要素及步骤,并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3、通过炼字题型的解题指导,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的某些方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无论题型怎么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从而突破诗歌鉴赏拿不到高分的困境。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炼字题的解题要素步骤及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难点:诗歌中关键字、句及情感主题的把握。

学生齐读、理解

导入: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是卢延让锤炼语言时的真实写照;“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对锤炼语言的一份感动;“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所以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炼字尤其重要。考纲也把这点列为重要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常见设问:

1.(2017.山东卷)“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二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2.(2016.天津卷)“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

这两个字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3.(2015.山东卷)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201

5.湖北卷)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5.(2014.湖北卷)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诗歌鉴赏炼字题型的切入点:

1、析字义(本义及活用)

2、描情景(代入诗句,再现画面)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炼句学案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炼句学案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炼句学案

高三语文组张明福 2014.12.12

“炼字题”是高考古诗鉴赏中常见的题型,也是十分符合中国古诗尺幅千里、惜墨如金、含蓄蕴藉的艺术特色的考查形式。

一.明确两种设题方式:

此类题一般有两种设题方式:

(1)此诗或此句或此两句中,“某字”或“某字和某字”历来为人称道,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此诗或此句或此两句中,哪一个字或哪两个字用得十分精妙,找出来并给合诗句简要赏析。

二.答炼字题永恒的两大原则:

(1)字不离句。任何一个汉字都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但一进入具体的语境中,则显示出高下来。所以,所谓某字用得好,是说某字在某句中作用发挥得好。

(2)联句分析。正因为字不离句,所以,在赏析某个字的妙,必须联系其所处的相应句子来分析。

三.锁定精妙字的三大技巧:

(1)此类字常是动词或形容词;

(2)此类字上下句的位置相同;

(3)此类字在诗句中文质兼美。如果美在句中,那主要是其表达效果好;如果美在全诗中,那它就可能成了“诗眼”。

四.答鉴赏题永恒的三大思路:

(1)形式上:对某一个或某两个字来说,所谓的“形式上”赏析,主要就是赏析它在特定的句子中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词类活用。

(2)内容上:内容指的就是思想与情感。或分析某字在某句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或进而分析某字(“诗眼”)在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3)效果上:正因为它是锤炼后的字,所以,某字才特别地具有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

五.炼字题一般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等。

炼字 教学设计

炼字 教学设计

炼字教学设计

教案名称:汉字炼写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增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细致性和耐心,并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汉字炼写技巧,提高汉字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常用汉字,并应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材、黑板、粉笔、挂图、字帖等。

2. 学生准备:纸、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美观的汉字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品味,让学生对汉字的美感有一定认识。

2. 概念讲解(10分钟)

解释汉字炼写的概念,即通过多次书写同一个字形来提高笔画的书写准确性和美

观度。

3. 汉字炼写技巧讲解(15分钟)

介绍汉字炼写的一些基本技巧,如用横竖撇捺的先后顺序书写、先写字母再书写其他部首、结合意义理解字形等等。

4. 模仿炼字(20分钟)

通过挂图和字帖等教具,由教师现场演示炼字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的炼字过程。

5. 练习(25分钟)

让学生分组相互练习炼写,每个组选择一个字进行炼写练习,教师在旁辅导纠正。同时,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个别困难。

6. 小结与反馈(10分钟)

让学生将自己练习的字作品展示给全班,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同时提醒学生日常学习中要重视汉字书写,勤加练习。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利用碑帖、名家字迹等资源进行汉字炼写实践,并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模仿。

2. 利用字帖进行炼字讲评,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汉字书写技巧。

炼字教学案

炼字教学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导学案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语言中的炼字。

2、把握词语表情达意的主要作用。

二、预习内容

1、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2、关于炼字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贾岛因为“推”“敲”而冲撞韩愈。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相传,北宋声誉蜚然的文学家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庭坚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

....”和“淡月梅花

....”后,要哥哥“中要加一字作…腰‟”,说出诗眼。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黄山谷认真地思索后,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苏东坡和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请同学们加以讨论。

小结:

课堂案

一、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语言中的炼字手法。

2、让学生明确高考诗歌鉴赏中对于“炼字”的考查方式。

3、让学生学会作答高考中诗歌鉴赏的“炼字”题型。

二、学习重难点

1、怎样鉴赏“炼字”。

蜀相炼字教案

蜀相炼字教案

蜀相炼字教案

教案标题:蜀相炼字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蜀相炼字的背景故事和意义。

2. 学习蜀相炼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3. 练习蜀相炼字的书写技巧和规范。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或投影仪。

2. 蜀相炼字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 笔、纸和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蜀相炼字的背景故事,解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

知识讲解:

2. 展示蜀相炼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并解释每个笔画的书写顺序和技巧。

3. 分步讲解蜀相炼字的书写规范,包括字形的平衡、笔画的粗细和连贯性等。示范演练:

4. 在黑板或白板上示范书写蜀相炼字的一个或多个例子,同时解释书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5. 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纠正他们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巩固练习:

6. 分发练习纸,让学生独立练习书写蜀相炼字。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分级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7.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提供互相评价和改进的机会。

拓展活动:

8. 邀请一位书法家或专业人士来班级进行蜀相炼字的示范和指导。

9.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书法展览或艺术馆,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艺术。

总结:

10.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蜀相炼字的重要性和学习书法的意义。

11. 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和欣赏蜀相炼字,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评估:

12. 收集学生的练习纸,评估他们的书写技巧和书法作品的质量。

13.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语言 炼字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语言  炼字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语言炼字

学习目标:

1.揣摩赏析所炼字妙处的方法。

2.规范诗歌鉴赏中炼字题目的答题步骤。

一、课前热身

1.填写名句,找出所填诗句中写得好的字,并说说“好”在何处。

绿杨烟外晓寒轻,。(宋祁《玉楼春》)

鸟宿池边树,。(贾岛《题李凝幽居》)

,宿鸟归飞急。(李白《菩萨蛮》)

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寻寻觅觅,。(李清照《声声慢》)

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江苏卷)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圞(luán):圆。

词的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3.(2006·辽宁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luò)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二、考点分析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语言类题目有三类:炼字、炼句和语言风格。重点考查炼字、炼句两类。

三、正题探究

1.命题揭秘

2013年各地高考卷:

【天津卷】12(1)“白苎②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福建卷】12(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炼字教案

炼字教案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①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唐】薛莹
轧轧弄寒机,功多力渐微。
惟忧机上锦,不称舞人衣。
试分析“寒”“微”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ຫໍສະໝຸດ Baidu上愁。玉阶空伫立,
(2007广东卷)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步骤一:(释含义)“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数。
步骤二:(描景象/摹情态)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
课题
诗歌专项训练—炼字(二)
备课人
薛丹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知识框架填空
一、炼字: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古往今来的诗家都非常重视炼字,有“诗眼”“词眼”之说。
1、位置上:一般指五言之中第三字,七言之中第五字,也有以第二字、第四字乃至末字为“眼”的。
2、词性上:其实“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不拘在腰在膝在足。动词、形容词等是古诗炼字的重要内容,其他一些词语如名词(意象名词、表颜色的词)、副词、数量词也常常耐人寻味。

诗歌鉴赏炼字炼句优秀教案

诗歌鉴赏炼字炼句优秀教案

诗歌鉴赏炼字炼句优秀教案

教案标题:诗歌鉴赏炼字炼句优秀教案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鉴赏诗歌。

3. 学生能够通过炼字炼句的活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

1. 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2. 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3. 炼字炼句的活动。

教学步骤:

引入:

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片,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探究:

1. 介绍诗歌的定义和特点,包括押韵、节奏、意象等。

2. 分析一首经典的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特点和美感。

3. 教授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如注重语言、情感和意境等。

实践:

1. 分发几首简短的诗歌给学生,让他们小组合作进行鉴赏,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并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解读和表达。

3. 进行炼字炼句的活动,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诗句,通过改变其中的字词

和语序,创作出自己的新句子。

总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炼字炼句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拓展:

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深入的鉴赏和解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2. 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中的学生表现。

2. 学生在炼字炼句活动中创作的新句子的质量和创意。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内容。

教学资源:

1. 自然景色图片。

2. 经典诗歌的选取。

古诗鉴赏炼字(教案)

古诗鉴赏炼字(教案)

古诗鉴赏·炼字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刘俊波

教学目的:

1、探讨古代诗人炼字的妙处

2、品味语言,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古代诗人炼字的作用

教学难点:品味古诗的语言

教学方法:悟导结合

教学工具: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俗”。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powerpoint1)

指名一人品味,说出二字的妙处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淡然

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位

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诗人对炼字感慨良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更是激动得“两句三年得,

一吟泪双流”。(powerpoint2)古代诗人为什么如此看重锤炼字词呢?今天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古人炼字的作用,以对我们准确地鉴赏诗歌有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教学案

一、解释概念:

何为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谴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

二、炼字的经典回顾: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

关于“推敲”的典故: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关于“一字师”的典故: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三、考查方向:

1. 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

3、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4. 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四、典型例题

1.炼字型。

(1)炼动词:诗歌是意象组合而成,而名词性的意象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通常就是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而锤炼动词,往往能起到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的效果。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问题: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答案】诗人在此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系,一个“带”字,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把老鹤拟人化,不仅写活了老鹤,而且也写活了钟声,从而使整首诗在动与静、听觉与视觉、实写与虚写几方面有机结合,耐人寻味。

【方法】①应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把握该词的含义。②联系该词描述的对象,从修辞、表现手法的角度切入。③赏析该词在营造诗词意境或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2)炼形容词:诗歌少不了绘景摹状,为生动形象的展现社会生活图景画面,让人们对声音、色彩、氛围、情境等有深刻的印象,自然少不了对形容词进行锤炼。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

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的目的。

【例题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辽宁卷)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问题: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处。

【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方法】①确定该词,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了何种手法。②展开联想和想象,以该字的含义为核心描述景象、再现情境或声音。③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注意】锤炼形容词,还要特别注意三点:①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叠词其表达效果而言,从修辞的角度,叠音词大多属于摹状,用以摹写人的情态、动作、心理,或者摹写事物的状态,或者用以描写物象的形态、声音、状貌等。从语言自身的特点上看,叠音词可以增强句子的韵律感,强化语言的表达效果。②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③表颜色的形容词。

2.一词领全诗型。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赏析”望”字的妙用。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本诗写作时,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已是垂暮之年,被贬弃崖州。

参考答案: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时看到崖州被群山峻岭包围的景象;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总结: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某字的妙用。

答题步骤:1、该词对表达感情、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上)2、该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形式上)。

规律总结:“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可见,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结合全诗的主旨、意境、情感来分析,遵循“语言──意象──意境──情感”的思路,并兼顾表现手法。对于比较类的,属开放性题,首先要明确观点,即哪个更好,然后作具体分析。对于诗眼型提问,也可以采用以下答题步骤。

答题要点:①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②体会该字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③分析该字传达的感情;④组织答案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如“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等。

答题步骤:(1)释含义,明技巧:结合表达技巧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描景象,点情境: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3)说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话作用:结构,效果评价。

注意:对于一些提问方式,需在答题步骤(1)前指出该字;或需在答题步骤(1)前下判断,即同意某个观点,或肯定某字“好”。

3.分析诗句型。

【例题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