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的写作技巧评析
宠儿的写作技巧评析
20 世纪,黑人文学已成为研究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的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 作家得主,托妮·莫里森为 20 世纪的美国文学竖起了又一 座里程碑。莫里森所有的作品都在向人们展示和挖掘黑人 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她精湛的写作技巧使她的作品拥 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使她成为成就卓著的小说家。《宠儿》 则恰好完全展现了莫里森的运用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宠 儿》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为她赢得了 1988 年的普 利策奖。小说中,莫 里 森 远 离 了 当 下 的 场 景,将 小 说 的 背 景 设置在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的“重建时期”,女黑奴塞丝只身一 人逃离种植园,在赶来抓她的奴隶主到达时,为了使孩子不 再遭受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十八 年后,女儿的鬼魂回来与赛丝纠缠,向赛丝索爱。《宠儿》中, 莫里森充分运用熟练的写作技巧呈现给我们一个既怪诞又 真实的故事,莫里森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恰如气氛地推动了小 说的发展,营造了悲凉的气氛,真实地反映了黑人的悲惨境 遇,引发人们思考,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震 撼力。
一、“闪回”的运用 闪回( Flashback) ,是一种用闪回的短暂形象来表现人物 精神活动、心理状态和情感起伏的一种艺术手法。它不同于 倒叙和回忆。倒 叙 或 回 忆 是 通 过 对 某 一 情 节、细 节 的 回 忆, 来交代事件、叙述故事。闪回,展现的时间比较短促,常常是 几个闪念像电影镜头一样在大脑中一闪而过。闪回的主要 作用,在于表现人物一瞬间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用看得 见的画面来表现人物看不见的内心变化和发展。但它必须 与人物此时此刻的行为、感受以及固有的思想、感情、性格相 联系,并符合人 物 或 情 节 的 逻 辑,具 有 它 的 特 定 性。闪 回 可 以表现人物性格,窥视人物的心灵奥秘,较一般回忆,能更直 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宠儿》的故事骇人听闻,非比寻常,因此莫里森也没用 常规的叙述来手法。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在不断的对往事 的回忆中逐渐走出杀婴事件的阴影的,因而,闪回贯穿整部 作品。一开始,赛 丝 回 忆 起 为 了 给 她 死 去 的 女 儿 刻 块 墓 碑,
小说《宠儿》文体特征
试析小说《宠儿》文体特征摘要:《宠儿》是美国黑人作家莫里森的代表作。
长期以来,已经有很多作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很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试从语音、语法和叙述结构等层面来研究《宠儿》的文体特色。
关键词:《宠儿》;文体特征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宠儿》作为莫里森的代表作,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小说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本文试从语音、语法和叙述结构三个方面来具体探讨作品的文体特点。
一、语音特点在《宠儿》写作中,莫里森特别注重语音层面的写作技巧,这一技巧主要体现在重复、拟声和格律上。
(一)重复1、行内重复:头韵。
头韵是两个以上的词的词首辅音相同,相当于汉语中的“双声”。
头韵在整篇小说的散文行文当中比比皆是。
2、行间重复:重复是对某个词语或句子成分或结构的重复。
重复能加强语气和渲染人物的感情。
(二)拟声《宠儿》的另一种修辞形式是拟声。
作家通过对外界真实、自然的声音的模拟,使语音的音韵与作品的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声觉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思维表象。
18年后再次见面的塞丝和保罗·d,他(她)们都已成为自由人,对保罗·d来说,能找到124号,最主要的是能找到在124号中住的塞丝,使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塞丝一直是他暗恋的女人,也是他的好友,因此见面时的兴奋溢于言表;同时保罗·d也为塞丝怀着身孕却能成功地出逃感到高兴。
莫里森用了“chuckle”一词表现了保罗·d的喜悦与对生活的向往。
可以说,莫里森以声觉形象来表现人物的心理,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在由拟声手段塑造的声觉形象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含义,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
(三)格律格律经常在英诗中出现,格律就是重音节与非重音节在诗歌中的组合形式。
莫里森在小说叙述中也注重重音与格律的密切关系。
她的小说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通常是短小的诗化叙述。
莫里森运用高雅文风,同时注重语音技巧,使读者不但感受到小说的形式之美,而且感受到它的节奏之美。
《宠儿》中的语相特征及语用功能赏析
《宠儿》中的语相特征及语用功能赏析《宠儿》是鲁迅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宠儿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假装道貌岸然、讲究权力欺压的陋习。
在《宠儿》中,鲁迅运用了特定的语相特征和语用功能,凸显了小说的讽刺意义。
首先,《宠儿》中的语相特征体现在对语言形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整篇小说以叙述性的语言为主,句式简练,段落短小,完整而有序地呈现了故事的发展进程。
鲁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其次,《宠儿》中的语相特征还表现在对口语化语言的运用上。
小说中许多角色的对话使用了当时流行的口语,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例如,“瞧,那人脖颈上有记;跪了,瘪瘪瘦瘦的,皮精蓝脚的;蹲了,肚皮紧似正中心的;望了,眼白暗黑,豆大瞳子”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普通民众的形象。
在语用功能方面,《宠儿》中的语言主要具有讽刺和批判的功能。
通过对主人公,宠儿的描写,鲁迅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权力滥用、道德沦丧的现象。
宠儿作为一个虚伪、自私、附庸风雅的人物,代表了一类喜欢奉承权贵、追逐权力的人。
他虚情假意地装作为他人着想,实则只顾自己的私利,虚伪的表现让人生厌。
通过对宠儿的描写,鲁迅借讽刺手法抨击了这种为了迎合权贵而放弃原则的人。
此外,《宠儿》中的语言还具有启示作用。
通过对宠儿的形象描写和周围人对他的态度,鲁迅警示读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为了迎合权贵而丧失自我。
小说通过描写宠儿最终遭受到的失败和唾弃,给人们以警醒,让人们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在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是否真正坚守自己的原则。
总之,《宠儿》中的语相特征和语用功能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有趣、诙谐幽默。
通过对宠儿形象的描写和对社会陋习的讽刺,鲁迅在小说中传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社会观点,挖掘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
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够体会到鲁迅独特的文学风格,还能在娱乐中获得对现实的启示。
评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及叙事话语
评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及叙事话语摘要:后现代主义以其反传统的叙事策略成为了二十世纪文学创作的主要体裁之一。
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被看作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名篇佳作。
本文从该小说的叙事手法和叙事话语角度,分别论述该作品的碎片式叙事模式,多重叙事视角以及该作品的哥特式叙事话语,布鲁斯音乐风格等,进而探讨了该作品的后现代特色及其艺术风格。
关键词:碎片式叙事模式多重叙事视角重现回布鲁斯音乐《宠儿》是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小说发表后,在美国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宠儿》不仅“深深根植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之中”,而且“在叙述手法的运用上,将黑人小说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小说中莫里森采用了碎片式叙事模式和多重叙事视角等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并通过哥特式的叙事话语和具有布鲁斯音乐风格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与神秘气氛的故事,从而使小说具有深刻的震撼力。
形成了作者独特的后现代风格,成为“表达后现代的另一种声音”。
1碎片式叙事模式和多重叙事视角莫里森在《宠儿》中没有像传统小说那样线性展开情节,而是采用碎片式叙事模式打破时空界限,把不同时间、地点组合交织在一起,在现在与过去之间自由穿梭。
在小说的开始,读者首先看到的是:一所整天闹鬼的房子——蓝石街124号。
就此展开的叙事支离破碎,时空不断错置。
与现实的故事交织在一起的是多种层次的过去:有作为历史回忆的贩奴船的故事,有在昔日农场“甜蜜之家”黑奴受到的种种磨难,有赛斯于逃亡途中生下丹芙的情景……这些过去的故事时而出现在人物的回忆中,时而出现在现实的故事里,仿佛成了正在发生的故事。
碎片式叙事模式还体现在对小说的中心事件——赛丝杀婴的叙述上。
小说第一章提到孩子的阴魂不散,为“割断脖子”怒气冲冲,但并未点出是谁割的。
第三章里赛丝向保罗介绍丹芙,说她命大,当初坐牢时,“耗子什么都咬,但就不碰她”。
评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及叙事话语
段 组 成一 个 完 整 的故 事 。” 莫里森在《 儿》 宠 中不 仅 采用 多 重 叙 事 视 角和 叙 事 声音 而且 在 一 段 文字 中出 现频 繁 的视 角转 换 ,跳 跃 式进 入 各 个 人 物 内心 世 界 : 宠 A 你 是 我 的 姐 姐/ 是 我 的 女 儿 , 是 我 的 面 孑 / 是 “ i d 你 你 L你 我 的 宠儿 ”[ 一 段 内心独 白 以丹 芙 的话 语 为 开端 , 着却 变成 3 1 这 接 了 一 句一 行 , 同诗 歌 一般 的文 字 。 一 部 分 成 为丹 芙 、 丝 、 如 这 赛 宠 儿 三 个女 人 同 时 在 自言 自语 , 在 交 叉对 话 。 渐 地谈 话 者 融合 也 渐 为 一 体 , 心独 白变 成 了深 层 次 的 心灵 交 换 。 内
中 图分 类 号 :I 0 1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6 2 1 7 ( 0 ) 2 0 4 — 2 17— 5 82 1 0— 0 2 0 1 剧 性 、 能 以各 个 角 度 反 照 叙述 者 的 思 想感 情 。 四 宠 儿 》 更 ”《 中的 主
《 儿》 宠 是二 十世 纪美 国黑 人 女作 家托 尼 ・ 里 森 的 代 表作 , 莫
2 哥 特 式叙 事 话 语和 布 鲁 斯 音 乐风 格
莫里森在《 儿》 宠 中没 有 像 传 统 小 说 那 样 线 性 展 开 情 节 , 而 是 采用 碎 片 式叙 事模 式 打 破 时空 界 限 , 不 同 时 间 、 点 组合 交 把 地
织 在一 起 , 在现 在 与 过 去之 间 自由 穿梭 。在 小 说 的开 始 , 者首 读 先 看 到 的是 : 所 整 天 闹 鬼 的房 子— — 蓝 石 街 14号 此 展 开 一 2 就
论《宠儿》多视角叙事的创作手法
作者: 鲜于静
作者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英语旅游文化系,北京,100000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36-38页
主题词: 《宠儿》;多视角;真实;模糊
摘要: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作家,她的<宠儿>被公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宠儿>写作手法别具一格,本文通过分析该小说多视角叙事的创作手法,来探讨其创作效果.小说中多视角叙事模式使故事的讲述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模糊性和重复性等特点.多视角叙事呈现的真实画面有力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和人物的心灵创伤,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再创造的广阔空间,解放了读者的审美意识,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小说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托妮莫里森《宠儿》分析解析
宠儿化作肉身
莫里森:“使其真实的目的在于使历史可能, 使记忆真实——如果有人走进你的家门,坐 在你桌边,你就不得不去思考,不管她们可 能是什么?”
宠儿的叙事功能
廖炳惠: “莫里森运用小说中被杀害的小孩的灵魂向 母亲质疑这种直接的叙事策略,使人置身于 暴力与种族歧视的机制下,观看人如何在行 为和抉择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伦理与道德责 任,并利用语言的反省,来加深我们对人的 限制,以及多种选择之可能性 深刻探讨。
莫里森的作品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因素。《所罗门之歌》 之歌中,派特拉平坦、没有肚脐眼的腹部;戴德一世的鬼魂; 奶娃与神话小说中寻宝人经历相似的自我发现之旅;取材于 黑奴传说的“飞回非洲的黑人”;《柏油娃儿》中来自非洲 的“柏油夫人”这些超现实因素及黑人传说和神话,为莫里 森的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和魔幻色彩。莫里森的语言吸取了 黑人口头文学的传统,看似简单却幽默,机智。那是经过精 雕细琢之后又不留痕迹的文学语言。她的作品还随处可见色 彩和音乐的意想,语言的美感更是得到了加强。 西方评论界普遍认为莫里森继承了拉尔夫· 埃利森和詹姆 斯· 鲍德温的黑人文学传统,她不仅熟悉黑人民间传说、希 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 ,而且也受益于西方古典文学的熏 陶。在创作手法上,她那简洁明快的手笔具有海明威的风格, 情节的神秘隐暗感又近似南方作家福克纳,当然还明显地受 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但莫里森更勇于探索和创新, 摒弃以往白人惯用的那种描述黑人的语言。
一、《宠儿》: 美国黑人历史的重写
LindaKrumholz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重新定义了美国历史。小说 中很明显具有历史的视角:莫里森通过非裔-美国奴 隶的行为和意识建构了历史,而不是通过白人主流 阶级的视角来建构历史。” “历史的方法论在《宠儿》中采用了另一种重要的 转变,即制造历史为作品中的人物、读者和作者形 成了一个治愈心灵创伤的过程。” ——《〈宠儿〉评论文集》107页
浅析莫里森《宠儿》的独特创作思想和技巧
《 宠儿》 告 诫 黑 人 根 据 自 己 的 标 准 而 不 是 白人 的 标 准 去 找 寻 失 去 的 爱 及 自我 。
关键词 : 托尼・ 莫 里森 ; 《 宠 儿》 ; 美国 黑人 文学 ; 乌托 邦理想 ; 现 代 主义 中 图分 类 号 : I 1 0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6 5 3 1( 2 0 1 4 )1 6 — 0 0 1 3 — 0 2 甜蜜 之家 ” , 体 现黑人 的 乌托邦 理想 , 它 《 宠儿 》是 1 9 9 3年 诺 贝尔文 学 奖获得 者一 非洲 裔美 国黑 隶 工作 的白人 家称 为“ 圣经 》 中的伊 甸 园 , 然而 , 正 是 在 这人 类 的乐 园 中 , 塞 丝 人 女作 家托 尼 ・ 莫里 森 的代表 作之一 。 曾荣 获美 国全 国书评 界 好 似 《 她 的背上 被 打 出了“ 智 慧 之树 ” 。同时 , 她 还通 过 奖提名 。后 又 获美 国全 国 图书 奖 、 1 9 8 8年普 利 策奖 以及 罗 伯 险些 送 了命 。 沛德 不 敢敲 塞丝 的 门及 保罗 ・ D五次 出逃 失败 等 细节 特・ 肯尼迪 奖 , 被认 为 是莫里 森 的最优 秀小 说 。《 宠儿 》 是莫 里 斯坦 普 ・ 森 的第五部 作 品 。 也 是莫 里森 小说 中创 作思 想最 为独 特 、 结 构 来讽 刺黑 人不 可 能实 现的 乌托邦 理想 。 最为 复杂 的一 部 。它打破 了传 统模 式 ,同一事 件不 是 以一 个 三、 《 宠J L ) 的现 代主 义特 征 人 或一个 声音 为 中心 . 而是 通过 多个 中心讲 述 的。在 多层 次 、 《 宠儿 》 貌 似一 个鬼 怪故 事 , 其实 不然 。鬼 魂 出现 , 是 魔 幻 现 实 主义 的表 现 ,故 事本 身是 现实 主义 的故 事 。现 代 主义 小 多文 化 的框架 中 , 故 事情 节扑 朔迷 离 , 时 空顺 序颠 倒错 位 , 事 说 与传 统 小说 的时 空框 架 不 同 , 否 定事 件 发展 的线性 因果 关 实 的叙述 与 虚构 的幻想 结合 , 历 史 的 回忆 与神话 镶嵌 , 阴 阳交 系 , 认 为 人 的内心 世界 不受 现实 与时 空 的束缚 , 有 一种 纯属 内 叉。 人 鬼合 一 。 作 者用夸 张 、 荒诞 及象 征等 写作方 法 , 打 破 了主 观和客 观世 界 的界限 , 成 功地再 现 了黑人 的生 活 与内心世 界 。 心世界 的 时 间和空 间 。这 部小 说 中的 时空结 构安 排正 是体 现 《 宠儿 》 以1 8 7 3年美 国 莫 里森 运 用 多线 条 、 泛 中心 的独特 创 作 技 巧为 《 宠儿》 织 了一 了这 种现 代 主义时 空概念 一不 连续 性 。 张 网。 俄 亥 俄州 辛辛 那提 小镇 的生 活为 背景 。那 一年 距离林 肯 总统 发表 废 除奴隶 制声 明 已经 9年 .距 离 故事 中的 杀婴事 件 已经 《 宠 儿》 的历 史重 现 8年 . 母 亲塞 丝 尽量 不 去记 忆 , 因 为 她 觉 得 只 有 这 样 才 《 宠儿》 是 一 部历 史 性小 说 , 通过 非 裔美 国人 民的 民 间文 过 去 1 是 安 全 的 。 遗 憾 的 是 , 她 的 脑 子 有 时 不 听安 排 。两个 儿子 多年 化传 说 , 运用 魔幻 现 实主义 手法 , 重 组历 史 , 让人 民通过 “ 再 回 前 已 逃 离 凶 宅 , 祖 母 贝 比 ・ 萨 格 斯 也 已 辞世 , 小 女 儿 丹 荚 离 奇 忆” 而 面对 历史 , 摆脱 精神 包袱 , 勇敢 地 面对 现实 生 活。 l 9岁 地 失去 了 听力 ,生活 在貌 似平 静 的麻 木 中 。不 愿 回忆往 事 的 的女 黑奴 塞丝 怀着 身孕逃 离奴 隶 主魔爪 ,来 到 了俄 亥俄 的辛 辛那 提 , 奴隶 主 寻踪 而至 。 为 了使儿 女不 再重 复 自己的 悲惨命 母 亲 和 无 法 听 到 真相 的女 儿 不 得不 面对 房 子 里 另 一 个 隐 身
托尼·莫里森《宠儿》艺术特色探析
托尼·莫里森《宠儿》艺术特色探析摘要托尼·莫里森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作家。
小说《宠儿》被公认为是莫里森的代表作,小说出版后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撰文来评论这部作品。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语言的隐喻性、叙事模糊性,以及非洲文化和《圣经》文化的结合三个方面来管窥这部作品,以期更好地挖掘这部经典之作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艺术特色隐喻模糊叙事非洲文化《圣经》文化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托尼·莫里森是非洲裔美国女作家,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作家。
自197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以来,托尼·莫里森共创作了九部长篇小说,其中第五部小说《宠儿》可以说是她的巅峰之作。
小说《宠儿》1987年出版后一周即列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三名,并获得美国全国图书评论奖提名,出版的第二年就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
1993年,莫里森凭借她构思独特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托尼·莫里森之所以能得到世界文坛的公认和青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作品常以女性的视角关注美国黑人女性的命运,进而转向关注美国黑人民族的种族命运。
莫里森以其锐利的笔触言说了美国黑人受奴役的历史,并以超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在历史上被压抑的种族在她的作品中发出来了自己的声音。
《宠儿》被公认为是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而这部小说的灵感则来源于莫里森在兰登书屋编辑《黑色之书》的时候看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黑色之书》是收集三百年来美国黑人为争取种族平等而进行斗争的大型史料总集。
在编辑过程中,莫里森为一个宁可杀死自己的孩子也不愿意孩子重复自己做奴隶的命运的黑人女奴所感动,于是,她围绕这一情节创作了小说《宠儿》,并且把黑奴弑子这一事件作为小说的中心事件。
在小说《宠儿》中,莫里森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刻画了一个叫塞丝的黑人女奴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面临即将追踪而至的奴隶主,为了不使儿女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刚刚会爬的幼女宠儿。
浅谈《宠儿》的空间叙事
结构 中的时间 因素 。2 o 世 纪的作 家钟爱 于切断 同时发生 的不 同行 动 和 情 节 , 中止 叙 述 的 时 间流
动 。从 而达 到 “ 并置” 。在 叙事 学研究 中,不 少批评 家都 对空 间 问 题有 过专 门的论 述 ,如 西莫 ・ 查特 曼的 做 事与话语》、米克 ・ 巴尔的 缎 事 学》、加布里 尔 ・ 佐 伦 的 徒 向叙 事空 间 理论》、亨
一 .
小 说 。其 中 ,于 1 9 8 7 年 在纽 约 出
版的 《 宠 儿》 ( B e l o v e d ) 是莫 里 森 创 作生涯 中赞 誉最 高 、最 为独特 的一部长篇 小说 。 1 9 8 8 年, 位 儿》 获普 利 策 奖( P u l i t z e r P r i M) 和肯 尼 迪 奖 ( K e n n dy e C e n t e r H o n o r s ) ,成 为莫里森 1 9 9 3 年荣获
一
托妮 ・ 莫 里森 ( T o n i Mo r r i —
s 0 n )是 当代美 国文学 界最伟大的 小 说家 之一 。她 于 1 9 9 3 年荣 获诺 贝尔文学 奖 ,成 为当今文学 史上
第 一 位获 此殊 荣 的 黑人 女作 家 ,
但 是 ,从叙 事学 的角度对这部 作 品的研究 还不足 ,本文将采用 加
布里 尔 ・ 佐 伦 认 为 ,这是 处 于重 构 的最 高层次 的空间 ,被视 为是 独立存 在的 ,独 立于世界 的时间 结 构 和 文 本 的顺 序安 排 。 地 志 的 空 间 ,即作 为静 态 实体 的 空间 , 它 可 以 是 一 系列 对 立 的 空 间 概 念 ( 如 里 与外 、村庄 和城 市) ,也可 以是人或物存在 的形式空 闯( 如神 界和人界 、现实与梦境) 。建构这
论《宠儿》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 — 。 o )控诉奴隶制对美国黑人身心所造成 的伤害和扭 曲, 美国黑人昔 日 r mmr , e y 揭示 的悲惨境遇 , 呼唤黑人共 同
关 注 自己 的未 来 。
关键词 : 莫里森 ; 宠儿》 后 现代叙事; 《 ; 多角度叙事; 碎片叙事
中 图分 类号 :I0 . 164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4 8 2 ( 0 OO — 0 0 0 1 7— 52 2 1 )4 0 1— 4
小说 开篇 ,叙述者就告诉读者 ,主人公塞丝
一
、
多角度叙事
14号的家闹鬼 , 2 社区人们都认为是两岁时被塞丝 杀死的宠儿回来复仇 了。 同时, 当年的奴隶保罗 ・ D
美国作家亨利 ・ 詹姆斯( er J e) H n m s认为 , ya 传 也抵达 了 14 , 2 号 希望与塞丝共同开始新 的生活。
高 娟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常州 2 3 0 代黑人女作 家托尼 ・ 莫里森在小说《 宠儿》 中使用 了多角度叙 事、 片叙事模 式等后现代主义创 碎
作 手法 ,形 成 了 自己独特 的后 现代叙 事风 格 。通 过分 析小 说 中多角 度叙 事 、碎 片叙 事模 式 、 重 现 回忆 ” “
第 l 6卷 4期 2 1 年第4 月 00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JANGS ACHERSUNI I U TE VERSTY I OFTECHNOLOGY
Vo. 6No4 11 , .
A r 2 0 D 一 Ol
论《 宠儿》 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塞 丝 的 回忆 是 与 闹鬼 事件 同步进 行 的 ,就 好像 是 点题 上 。在 塞 丝杀女 的 问题 上 , 人们一 直是 忌讳 谈
召唤应答——谈《宠儿》的叙事策略
活 水 平 下 降 。 与此 同 时 , 人 家 庭 和社 区 结 构 还 黑
面 临 着 解 体 的 威 胁 。 可 以说 , 某 种 程 度 上 , 在 历
史 与 现 实 的 偶 合 促 发 了作 者 对 这 段 历 史 的 艺 术
再 现 。如 果 说 作 品 的生 成 源 于 现 实 与 虚 构 之 间 的“ 唤 应 答 ”( al n ep n e , 么 细 读 文 召 cl a d rso s ) 那
第1 2卷 第 4期 21 0 0年 1 2月
南 京 邮 电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J Ju a o aj gU i r t o ot adT l o m nctn Sc l cec ) or l f ni n esy f s n e cm u i i s( oi i e n N n v i P s e ao aS n
Vo . 2 No 4 11 . De . 2 0 c 01
召
— —
唤
尤 蕾
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
谈《 宠儿》 的叙 事策略
( 南京邮电大学 外国语学 院, 江苏 南京
2 04 ) 10 6
摘
要: 美国作 家莫里森 的第 七部 小说 《 儿》 述 了南方 重建 时期 , 宠 讲 已成 为 自由人 的 黑奴 重
的征程 。无论 是在语 言运 用上还 是在 叙 事技 巧上 , 我们都 可以从《 儿》中看到 莫 里森 与黑人 本土 宠
文 化 的 契 合 点 , 本 民 族 的 文 化 意 识 更 是 植 入 了她 灵 魂 深 处 。 而
关键词 : 莫里森 ; 宠儿》 召唤应答 ; 《 ; 叙事策略 ; 美国黑人 文化 身份
论莫里森小说_宠儿_中塞丝的自爱
综合天地2009.07作家作品1993年,六十二岁的莫里森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黑人作家。
瑞典文学院对她的评价是“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
小说《宠儿》被公认为是莫里森最好的作品,该作品在1988年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并于2006年被《纽约时报》评为25年来最佳美国小说第一名。
《宠儿》小说中黑人女性塞丝最终得以重生,摆脱噩梦般的过去,根本原因是爱具有愈合伤痛、救赎一切的力量。
本文首先分析了奴隶制度下黑人自爱的缺失,进而阐述了塞丝自爱的四个阶段,认为黑人要自我救赎,自我解放,就必须唤醒自爱意识。
只有拥有自爱的人才会拥有完整的自我,自爱是黑人自我解放的根本出路。
一.自爱的缺失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自爱是“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
自爱和自尊是对自己的天赋权利的信任和捍卫,是人类寻求自我完善的表现,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美德。
只有自爱、自尊的人才能保持自己的生存和价值标准。
生活中一旦缺少这些品格,就不具有任何价值。
邪恶的奴隶制度对美国黑人造成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劫掠。
奴隶制度下的黑人备受压迫,一方面他们“被杀害、被打残、被抓获、被烧死、被拘禁、被鞭打、被驱赶、被蹂躏、被奸污、被欺骗”(197)的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奴隶主则可以随意地惩罚黑人,“任何一个白人,都能因为他脑子里突然闪过的一个什么念头,而夺走你的整个自我。
”(318)黑人们所饱受的不仅是这种身体上的虐待,他们还承受着自我异化的精神折磨。
“不止是奴役、杀戮、或者残害你,还要玷污你。
玷污得如此彻底,能让你都不可能再喜欢你自己。
玷污得如此彻底,能让你忘记了自己是谁,而且再也不能回想起来。
”(318)惨无人道的奴隶制严重的伤害了黑人们的身心,使他们因自我厌恶而备受煎熬。
哪怕这些奴隶重获自由之后,这种劫掠依然阴魂不散,困扰着他们的身心。
面对残酷的现状,莫里森并不只是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而是通过笔下人物贝比·萨格斯来宣讲黑人的救赎之道,即自爱。
论《宠儿》多视角叙事的创作手法
论《宠儿》多视角叙事的创作手法鲜于静(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英语旅游文化系,北京100000)摘要: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作家,她的《宠儿》被公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
《宠儿》写作手法别具一格,本文通过分析该小说多视角叙事的创作手法,来探讨其创作效果。
小说中多视角叙事模式使故事的讲述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模糊性和重复性等特点。
多视角叙事呈现的真实画面有力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和人物的心灵创伤.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解放了读者的审美意识,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小说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宠儿》多视角真实模糊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作家,她的《宠儿》被公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
在小说中,莫里森把笔触伸向奴隶制时期,以独特的创作手法挖掘_广那一段人们不愿提及但又时时影响着现在的历史。
《宠儿》写作手法别具一格,近年来一直是海内外学者评论的热点之一。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该小说多视角叙事的创作手法.来探讨其创作效果。
一、《宠儿》多视角叙事的特色莫里森摒弃r传统的单一叙述视角.代之以多霭叙事视角。
传统的小说家一般或用“伞能角度”亦即作家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角度来叙述.或用书中主人公自述的口吻来叙述。
发展到亨利·詹姆十与康拉德,他们认为“全能角度”难以使读者信服,便采用书中主人公之外的一个人物的眼睛来观察,通过他(或她)的话或思想来叙述。
福克纳又进了一步,分别从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的角度,让每一个人讲这方面的故事。
这种多角度的叙述方法是传统小说中少见的。
莫里森运用多视角叙事模式,真实、客观地展现了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
小说《宠儿》中多视角叙事模式使故事的讲述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模糊性和重复性等特点。
1.客观性和真实性小说中重要的事件不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声音一次性讲述。
而是由多人多次讲述。
视角的不断变化使风格不同、长短不一的片断最终拼出一幅完整而精彩的画面。
《宠儿》叙事特征及艺术效果
文学WEN XUE2017.04《宠儿》是美国当代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取材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通过一个黑奴家庭中三代女人的遭遇,揭露了蓄奴制度对黑人精神和肉体的摧残,即使是在废除黑奴制度后,也没能彻底消除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小说不仅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且其叙事手法在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加入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扑朔迷离、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
《宠儿》的创作灵感,源于作者在研究黑奴历史时偶然发现的一份美国南北战争之前的剪报,上面有一则报道: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在从肯塔基逃往辛辛那提后,为了反抗当时的《奴隶逃亡法》,用斧子砍断了自己孩子的喉管,并企图杀死其他黑人孩子。
玛格丽特被捕后,对自己的疯狂行为毫无悔意,而她作为牧师的婆婆当时就在旁边,既不制止,也不反对。
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争取自由,更为了孩子不受奴役,玛格丽特的行为在黑人看来是高尚的,但白人却认为太残忍。
将这样一件真实的事件作为小说素材,想要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最主要的就是要在叙事方式上有所创新。
因此,托尼·莫里森将后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以及侦探小说的叙事手法熔于一炉,创作了小说《宠儿》。
一、《宠儿》中的后现代主义叙事手法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在创作手法和表现内容方面具有反传统的倾向。
在表现内容方面,它不像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那样强调完整的叙事,而是通过一些碎片化的文学片段进行叙述,比如将几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情放在同一空间,因此故事内容常常具有矛盾性。
另外,后现代主义作品在情节安排上具有随意性和不连贯性。
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在《宠儿》中非常明显。
“宠儿”又被译作“宝贝儿”,从名字看,书中的主人公应当是一个备受珍惜的孩子,但实际上她不到两岁时就被母亲塞丝割断喉管而死,而她死后墓碑上刻着“宠儿”这个名字,这初看起来充满矛盾。
《宠儿》文化及文本互文性之浅析
《宠儿》文化及文本互文性之浅析摘要:互文性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不仅指文本和其他文本之间的指涉,还包括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即言语所存在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关联。
莫里森的名著《宠儿》在创作中成功地体现了文化和文本的互文性,使其成为一部扣人心弦之作。
关键词:互文性文本互文性小说《宠儿》一、互文性理论简述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了互文性理论。
这一概念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特瓦于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语言、文化的关联性。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作为一个学术术语大量出现在西方文论中,涉及多门学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切社科人文文本都存在互文关系。
互文当代互文性理论产生于后现代文本创作研究的背景之下,属于文学理论范畴。
因为正是米伊尔·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结构小说,对话主义和文学狂欢节的研究,为互文性理论提供了内涵。
巴赫金的研究者朱丽娅·克里斯特瓦(julia kristeva)在1966年首次使用了intertextuality 这个词(中文译成“互文性”),她在1967年又指出,互文性是“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已有和现有表述的易位”。
克里斯特瓦的定义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把文本看成语言的载体。
克里斯特瓦在总结巴赫金和巴特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的互文性理论更为深入地剖析了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及其他文本的联系。
互文性理论强调文学文本不能脱离其宏大的文化文本,所有的文学文本的背后都蕴涵着意识形态和阶级性等社会因素。
文学文本的效果往往与其所处的历史、社会及政治等文化文本或其他文学文本相互指涉。
克里斯特瓦提出的互文性不仅指文本和其他文本之间的“吸收和转化”,还包括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的关联。
所谓的文化文本就是指言语所存在的社会、历史环境。
因此,根据互文性理论,文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文化文本的意识形态中,是对社会、历史文本的摘取和反映。
《宠儿》中形散神不散的叙事手段及其艺术效果
惊人 故事 的过早 的判 断 。另外 , 个故事 荡气 回肠 , 整 在想 要叙 述 和逃 避叙述 之 间充满 张 力 。此 外 , 由于使
用 了这 种独特 的手段 , 如果 读者 想 了解 故 事 的梗 概就 必 须参 与 到 故 事 的构 建 中去 , 即读 者能 够 卷 到 主人 也
公 的亲 身体验 之 中 , 同时 与主人 公心贴 心地 体验 “ 回忆 ” 的痛苦 , 也就 是说 , 读者 能够 身 临其境 去领悟 那段 苦
然 , 种独特 的叙 事手段— —形 散神 不散 , 这 为实现 这一写作 目的起到 了积极 的作用 。 第 一次读 这部小 说 的时候 , 有一种 支离破 碎 , 杂乱无 章 的感觉 是 正常 的 。然而 , 阅读 困难并 不 是 由于 情 节本身 引起 的 , 而是 由于 超凡脱 俗 的叙 事方式 … 。
独特 的叙事 方式 小 说没有 线性 展开 的情节 , 没有统 一 的叙 事声 音 。这 就是这 种独 特 的叙 述方式 的特点 , 这种 方式 能突显
一
、
故事 的主题 。在小 说《 儿》 , 宠 中 女主人 公塞 丝 的经 验 , 是小 说 的主线 。然 而 , 有 一些其 他 故事 是 由不 同 的 也
收稿 日期 :0 91-8 20 .20
作者简介 : 薛泽芳 (9 4一) 女 , 18 , 山西临县人 , 助教 , 研究方 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62
涩 的历 史 时期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 现代 小说 中 , 整个 叙事 过程无 外 乎是叙 述者 与读 者之 间的一 次情 感挣 扎 。在叙述 过程 中 , 述者 总是 叙 尽力 驾驭并 影响读 者 , 而 , 然 读者仍 对作 者讲 述 的事 情 表示 怀 疑 。因此 , 者必 须做 的就 是把 读 者 卷 到情 节 作
《宠儿》主题与写作手法
摘要: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品《宠儿》呈现了美国黑人,尤其是美国黑人女性的悲惨生活,生动形象的叙述了黑人女性所受到的压迫和欺侮。
本论文试图分析《宠儿》的写作主题,剖析美国黑人女性在奴隶制下的肉体,精神和情感上的迫害。
这部伟大的小说史对黑人文化和创伤的记载,在黑人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奴隶制;主题;写作手法一《宠儿》介绍《宠儿》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这部小说是美国黑人历史的痛苦记忆,是非洲裔黑人受奴役与压迫的写照,表达了对因受奴役而死去的黑人的深切的哀悼,是对种族主义的警醒。
无数黑人在白人的世界中没有话语权,没有人权。
莫里森的《宠儿》发生于1873年辛辛那提城郊的蓝石路124号凶宅,当时奴隶制已经被废除了10年。
1855年,一个名为塞丝的怀有身孕的女黑奴独自一人从肯塔基州的“甜蜜之家”农庄逃亡到辛辛那提,投奔婆婆贝比萨格斯。
然而28天之后,奴隶主“学校老师”带人前来追赶,塞丝为了保护襁褓中的婴儿不再受到奴隶制的迫害,毅然杀害了自己的女儿,下葬时为这个婴儿取名为“宠儿”。
尽管塞丝认为自己的行为非常的残忍,但是想到自己的女儿受到奴隶制的残害就毛骨悚然,所以在这18年中她不断的挣扎,往事像梦魇一样无时无刻的都在折磨着塞丝,而且124号中都被幽怨的灵魂纠缠,充斥着婴儿的怨愤。
由于冤魂多年在家中肆虐,塞丝的两个儿子无法忍受离家出走,婆婆萨格斯精神崩溃最后死亡,小女儿丹芙变成了一个孤僻,少言寡语的女孩。
一天,“甜蜜之家”农庄的最后一个黑奴保罗d来访,打破了塞丝家的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为了赶走冤魂,在房间里乱砸,最终赶走了冤魂,并向塞丝保证要给她一种生活。
后来冤魂“宠儿”以一个少女的肉身来到这个家庭,去寻找家庭之爱。
为了占有塞丝的全部母爱,她引诱保罗d以此来将他赶出家门。
然而塞丝最终却无法满足“宠儿”所需要的爱,最终,已经成长的丹芙和黑人群众一起将宠儿赶出家门,他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论托尼_莫里森_宠儿_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借鉴与比较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文学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
自1972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之后,莫里森又相继创作了七部作品。
其中,《宠儿》是其第五部小说,这部作品在1987年出版,被公认为是莫里森最好的作品。
该作品为莫里森赢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和F·肯尼迪奖,为她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基础。
《宠儿》的背景是1873年的美国重建时期。
小说着重表现的是记忆和历史的力量。
在小说当中那些已经获得自由的奴隶们,过去已经成为他们现在生活的重负。
特别是女主人公塞丝,她竭尽全力想走出奴隶生活的记忆,然而那些记忆却附着在她那死去的女儿的魂灵上一直纠缠着她。
18年前,女主人公塞丝带着孩子逃出奴隶主的种植庄园,仅仅享受了28天的自由生活之后,奴隶主“学校老师”追踪而至,为了不使女儿沦为奴隶,她毅然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莫里森的这个故事取材于发生在玛格丽特·加纳身上的一个真实历史事件:她和塞丝一样从肯塔基州的奴隶主庄园逃出来,当猎奴者循踪而至俄亥俄州要抓住她时,她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再沦为奴隶,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宠儿》这部小说游离在虚幻的小说和真实的历史故事中间,通过对一个黑人家庭悲欢离合的记录,深刻地论述了奴隶制历史对美国黑人心理上的影响。
《宠儿》自出版以来,一直因其独特的故事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倍受国内外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莫里森在这部小说当中,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其中最引人注目便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是文学创作当中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
它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表示抽象的事物及意义。
象征不仅是对文学作品中一花一草,一丘一岭的感发,而且是通过这种感发来表达作者永恒的思想追求,要从有限的现象走向无限的丰富世界。
在《宠儿》这部作品中,各种象征意象遍布全文,相互呼应。
托妮莫里森《宠儿》分析解析
托妮莫里森《宠儿》分析解析
《宠儿》是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于1977年出版的小说,故事讲述了
一个关于种族歧视和暴力的悲惨故事。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展开,
通过主人公受害者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种族主义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本文
将从角色塑造、主题和故事结构等方面对《宠儿》进行分析解析。
总之,《宠儿》是一部具有强烈社会意义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深刻揭示了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通过席薇亚的艺术性叙述和文学
技巧,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她所受的苦难和痛苦,感受到她的坚强与勇敢。
本书构思巧妙,情节复杂,既有力地展示了一个个人的悲剧,又揭示了整
个社会中的不公和暴力。
这部小说让人们重新思考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的
问题,并引发了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出卖了自己 的 肉 体,与 雕 刻 匠 发 生 了 性 行 为。接 着,保 罗 ·D 出现在了 124 号。赛丝和保罗·D 他们两个在逃跑后都 遭受了很多苦难,再次碰面后,都不愿意提过去的事情,回忆 只会带给他们更多的痛苦。保罗·D 把他的记忆存放在烟 草盒里。赛丝则认为“没有什么比开始一天的辛苦劳作以抵 制对过去的回忆更好的事情了”。〔1〕但是两人曾在一起生活 很多年,有很 多 共 同 的 记 忆,因 此 不 可 避 免 地 会 想 到 过 去。 闪回帮助将事情的真相一步一步揭露出来。宠儿出现后,他 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情因此被揭示出来。在被“学 校教师”和他的侄子追上后,保罗·D 的嘴里被塞上了金属 马勒,并被上了镣铐,之后,他们把他卖到了另一个种植园。 他还曾因谋杀罪被关在监狱,与另外四十五个囚徒被锁链绑 在一起做 苦 工。赛 丝 的 经 历 更 加 不 寻 常,她 成 功 地 逃 离 了 “甜蜜之家”,在逃难途中生下丹芙,到达了已获自由的婆婆 家里。但她并非一直幸运,二十八天后,学校教师追了过来, 为了使孩子免受身为奴隶的困难,赛丝亲手割断了她第三个 孩子的喉咙。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凌乱的闪回揭示出的,一 次次的闪回,不完整的叙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重构故事 情节。
2012 年第 2 期
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总 80 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2 2012
General No. 80
《宠儿》的写作技巧评析
梁 艳1 宫金玲2
( 1、2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关键词: 《宠儿》; 写作技巧; 闪回; 象征; 非线性多角度叙事 中图分类号:I10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究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的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 作家得主,托妮·莫里森为 20 世纪的美国文学竖起了又一 座里程碑。莫里森所有的作品都在向人们展示和挖掘黑人 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她精湛的写作技巧使她的作品拥 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使她成为成就卓著的小说家。《宠儿》 则恰好完全展现了莫里森的运用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宠 儿》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为她赢得了 1988 年的普 利策奖。小说中,莫 里 森 远 离 了 当 下 的 场 景,将 小 说 的 背 景 设置在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的“重建时期”,女黑奴塞丝只身一 人逃离种植园,在赶来抓她的奴隶主到达时,为了使孩子不 再遭受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十八 年后,女儿的鬼魂回来与赛丝纠缠,向赛丝索爱。《宠儿》中, 莫里森充分运用熟练的写作技巧呈现给我们一个既怪诞又 真实的故事,莫里森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恰如气氛地推动了小 说的发展,营造了悲凉的气氛,真实地反映了黑人的悲惨境 遇,引发人们思考,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震 撼力。
收稿日期:2012 - 03 - 04 作者简介:梁艳( 1978 - ) ,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研究。
·29·
被揭露出来。莫里森通过一个又一个闪回不断向读者提供 线索,事件的真相被一步一步推进,作为旁观者的读者能够 发掘真相,接受这个恐怖事件,用心感受当事人内心的痛苦 和煎熬。
在大多数的小说中回忆的内容多是幸福欢乐的时光,但 是《宠儿》中,回忆过去会带来刺骨的伤痛,没有人愿意回忆, 想让他们讲述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则更是没有可能,他们更 愿意选择忘记。这是小说闪回看似凌乱的原因。事实上,所 有的闪回都是莫里森精心安排的,过去与现实被巧妙地糅合 在一起,看似不 着 痕 迹,实 则 匠 心 独 具。闪 回 凌 乱 的 另 一 个 原因则与小说非同寻常的故事情节有关。杀婴时间恐怖异 常,不易于读者接受,所以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一点 一点地透露出事情的真相。小说第一章提到,“婴儿被割断 喉咙的愤怒”〔1〕5,没有告知行凶者。第三章,赛丝告诉保罗 ·D 她带着丹芙坐了牢,“老鼠什么都咬,就是不咬她”〔1〕, 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被捕入狱,留下了一个悬念。在第九 章,奈尔逊说道: “难道你妈妈没有因谋杀而被关起来吗? 她 去的时候没有带着你吗?”〔1〕这可以帮助读者间接地判断出 赛丝是因为犯了谋杀罪而入狱。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远没
摘 要: 托妮·莫里森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作家得主,在运用传统文学形式手法的同时,又以自己独特的 方式进行创作。《宠儿》是莫里森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她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向人们讲述了一家人的一段不堪回首的生活。她在 这部作品中运用了闪回、象征、非线性多角度叙事等写作技巧,这些手法自然地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营造压抑与哀怨的气氛,并有效地 揭示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