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导学案2(教师)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2)通过分析和归纳,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3)通过思考和写作,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思考;(2)培养学生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理解;(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和作者简介:(1)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2)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写作风格。
2. 文章内容和观点:(1)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讨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
3. 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1)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练习,掌握这些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文章的主题;(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和问题。
2. 阅读和讨论:(1)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3)分享讨论结果,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3. 分析和归纳:(1)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练习,掌握这些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3)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中的表达能力,包括观点的清晰度和论证的逻辑性。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王何必曰利》的原文;2. 参考资料:关于文章背景和作者的介绍资料;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和分享学生的写作和讨论成果。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自我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work summary, self-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memorandum letter, speech spee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rogram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王何必曰利》教案《王何必曰利》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的关键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王何必曰利》全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 思考讨论: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3. 解析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思考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思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程度。
2. 课文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思考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明确程度和逻辑性。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王何必曰利》的文本。
2. 参考资料: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案例。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案例分析:引入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文中的观点。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文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观点。
2. 课前预习: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做好课堂准备。
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思考。
八、教学活动1. 课堂提问: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 了解《王何必曰利》的作者和背景;2. 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3. 理解作者对“利”的态度,并能够分析文中的议论和论证;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3. 分析文中的论证和论点。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复杂的议论和观点;2. 熟练运用论证的方法和技巧;3. 完成写作任务时,能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
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为于谦。
文章主要探讨了“利”的问题,通过引用历史和文学名篇,分析了利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教学策略本文的主旨和情感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落以及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理解文意。
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文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论证的方法和技巧;2. 问题导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拓展视野;3. 讨论法:通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4. 课堂展示法:通过学生的课堂展示,让学生灵活运用文学知识和技巧,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利”的含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你们觉得‘利’对人有什么作用吗?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怎样理解‘利’?”二、阅读1. 指导学生逐段学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2. 请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议论和论证;3.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三、讲解1. 讲解作者背景和语言特点;2. 讲解论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讲解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四、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利”的优缺点,以及它与道德、情感和文化的关系;2. 全班讨论:让学生在全班讨论中,发表自己对“利”议题的看法和意见。
先秦诸子选读2.2王何必曰利 导学案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和首尾呼应的结构。
2、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领会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知识链接】1、《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1)富有气势。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的风格特征。
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2、写作背景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
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弱肉强食、混乱动荡;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
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宋牼.将之楚()然而不王.者()孳孳..为善者()蹠.之徒也()利与善之间.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上下交.征利()苟.为后义而先利()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愿闻其指.()然而..不亡者()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利与善之间.也()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3、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苟为后.义而先.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不远.千里而来()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臣者怀利以事.其君()然而不王.者()4、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先生将何之未之有也孟子遇于石丘先生之志则大矣。
5、结合注释,翻译以下重点语句(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译文:(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2020高中语文 2.2王何必曰利教案
2.2 王何必曰利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3、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名句默写: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餍:“大厌”满足。
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
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去:摆脱,抛开。
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1、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
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
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先带领学生回顾《烛之武退秦师》,在解读宋牼将之楚中孟子的政治主张。
1、翻译原文解读各别语句。
2、全方面把握该文分析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王何必曰利”的?明确:从正反两方面来得出结论的:反面: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二语文《王何必曰利》(2) 导学案
年级:高二编写人:韩建文审核人:编制时间:2013-3-21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宋《王何必曰利》1【新知导学】1、kēng、jiàn、zī、zhí、wàng 2、有以:有用来……的手段交互:相互取得家:卿大夫的采地食邑分:差别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徒:类间:差别,区别餍满足【合作探究】1、王何必曰利:施行“仁义”(论点)利不可言,言利会误国:先利后义,弑其君,不夺不餍【当堂检测】1【答案】B(A.叟:sǒu;C.说:shuì;D.间:jiàn)2、【答案】C(餍:满足。
)3、【答案】A(A项与例句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B项,助词,而、已、矣三个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C项,连词,表并列关系。
D项,连词,表转折关系。
)4、【答案】C(C项与例句是宾语前置句。
A项是疑问句;B项是判断句;D项既是省略句,又是状语后置句。
)5【答案】A(“绝对不要考虑利”说法错误。
按孟子的观点,他是强调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王何必曰利》2【新知导学】构兵交战罢:使……停止遇:投合,契合指意向事:侍奉去:背离然而:这样却【合作探究】君臣、父子、兄弟抛弃利益,怀有仁义来交往,会日渐昌盛。
【当堂检测】1、【答案】A(B身:自己;C.去:去掉;D.怀:怀有)2、【答案】BD(BD都当“用”讲;A用来;C连词“来”)3、【答案】BD(BD死人遗留下来的A遗弃;C丢失,损失)4、【答案】B(例句与B都当“这样”讲;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表示答应,是的;D正确)5、【答案】C(A弟子:B白白地;题干与C都是“类”的意思;D空)6、【答案】C(C项中“孟子说理喜欢开门见山”是对的,可后半部分“这正是孟子的主张不被很多国君接纳的原因”是错误的,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内容,而不是形式,是孟子的重仁义轻利的主张不合时宜。
)。
王何必曰利 教案(第二课时)
请以“自私”或“文明与小节”为话题,运用正反对比法写一段话,阐述你的观点,字数300字。
教
后
反
思
审核人签字:樊洁2014年3月12日
中心发言人
王智斌
难点
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具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Hale Waihona Puke 教法引导点拨学法合作探究
个人主页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义与利的关系实质上是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正义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孟子提倡义,反对利,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义”为先,追求社会正义,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政治原则,反对见利忘义、放弃仁义去追求物质利益。
学会辩证看问题。义利兼得。
四、教学小结: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物质文明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令人遗憾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设却未能取得相应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丑恶现象,如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等。究其原因,是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了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个人享乐至上,于是一切向钱看,贪求物欲的满足,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孟子义利观中倡导的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原则,对于扭转现阶段我国社会上价值观念的混乱局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反对金钱至上、坑蒙拐骗、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等不良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孟子主张君子应该追求道德和仁义,而不是仅仅追求利益。
1.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第二章:文章主旨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
2.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孟子认为君子应该追求道德和仁义,而不是仅仅追求利益。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孟子通过举例和比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学派的思想进行对比。
2.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使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第三章:文章结构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篇章布局。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逻辑顺序。
3.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篇章布局:文章分为引言、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部分又分为几个段落。
3.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逻辑顺序。
使用图表展示法,展示文章的结构和篇章布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顺序。
第四章:文章论证方法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论证过程和逻辑关系。
4.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孟子在文章中使用了举例、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论证过程和逻辑关系:孟子通过举例和比喻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对比其他学派的思想来强调自己的主张。
王何必曰利 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教案标题:王何必曰利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王船山的思想,特别是他关于利的观点;2. 分析和评价王船山的利观点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对于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教案内容:1. 导入:通过引用王船山的名言或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于利的思考和兴趣;2. 概念讲解:解释利的概念,并介绍王船山的利观点,包括利他、利己、利国和利天;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王船山的利观点展开讨论,讨论其优点和缺点,以及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4. 辩论活动:组织一场辩论,让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辩论王船山的利观点是否符合道德和伦理原则;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政府官员、企业家、普通市民等,讨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应用王船山的利观点;6. 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并评价王船山的利观点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教案实施步骤:1. 导入:通过引用王船山的名言或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于利的思考和兴趣。
可以使用王船山的名言:“何必曰利,取之有道”;2. 概念讲解:解释利的概念,并介绍王船山的利观点,包括利他、利己、利国和利天。
可以通过故事、例子或图表等方式进行讲解;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王船山的利观点展开讨论,讨论其优点和缺点,以及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可以提供相关的问题或讨论指导;4. 辩论活动:组织一场辩论,让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辩论王船山的利观点是否符合道德和伦理原则。
可以提供辩论的主题和论据,以及时间限制;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政府官员、企业家、普通市民等,讨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应用王船山的利观点。
可以提供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指导;6. 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并评价王船山的利观点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可以进行小结讲解和学生自主评价。
教案评估:1. 分组讨论和辩论活动中的学生表现和参与度;2. 角色扮演中的学生表现和思考能力;3. 学生对于王船山的利观点的理解和评价;4. 学生对于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2 教学内容简介《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找出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主旨和核心思想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文章解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2 教学内容详细解析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听讲中的反应,评估学生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论据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小组讨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观点进行讨论。
提供一些讨论的问题和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总结与反思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4.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王何必曰利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
《王何必曰利》教学设计五河二中陈静教学目标:探究孟子义利观。
教学重点: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
教学难点: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人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二、作者生平1.作者资料(可参考以下资料)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
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性善论”和“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哲学思想。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孟母是一个善于教子的母亲,“孟母三迁”、“孟母对织”的故事家喻户晓。
(孟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
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又变得十分贪玩。
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否则将会像那块麻布一样变成一团废物。
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学有所成。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2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二课时,着重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讨论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2.认真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过程与方法: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1.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2.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预习案一、复习巩固:一)给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叟()庶()人万乘()弑()其君不夺不餍()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2.苟为后义而先利3.吾闻秦、楚构兵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5.愿闻其指6.然而不亡者7.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三)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古之人不余欺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彼且奚适也D.石之铿然有声者四)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①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②原文: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③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复习巩固有也。
何必曰利?二、课前预习:1.找出第一则选文的中心论点?2.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3.课文一二则选文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义利观?【我的疑问】整体感知探究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1.孟子在选文(一)(二)中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述。
2. 列举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与孟子的义利观背道而驰的现象,就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会造成的社会弊端谈谈自己的看法。
【探究指导】注意探究总结方法规律。
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组长做好总结提升,形成小组意见,再在班内交流。
王何必曰利2
高二语文《王何必曰利》导学案2编写:刘慧萍使用日期:班级: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重点1、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素材积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骆宾王好名而立异,立异则身危。
——林逋利益使一些人目盲,使另一些人眼明。
——拉罗什夫科【法】我们的欲望,把长虹绚烂的色彩,借给了只不过是云雾的人生。
——泰戈尔【印度】当功名心认为伟大和荣誉只在于获得新的知识,而抛弃使人贪婪的不纯洁动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幸福。
——圣西门【法】功名心对于伟大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可能是一种刺激,但多半是一种障碍。
——斯大林【前苏联】一、自主学习1、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1)万乘之国______________ (2)先生将何之______________(3)则苗渤然兴之矣______________ (4)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______________ (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 (6)而良人未之知也______________ (7)之祭者,乞其余______________ (8)此其为餍足之道也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中“兵”的用法。
(1)非我也,兵也______________ (2)兵连祸结______________(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______________(4)草木皆兵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中“胜”的用法。
(1)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3)此之谓战胜于朝廷___________(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______(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______________答案:1、(1)助词,相当于“的”。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
《王何必曰利》教案适用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王何必曰利》的基本内容,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观念。
让学生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感受其人格魅力。
1.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2.1 教学内容讲解《王何必曰利》原文,分析其中的核心思想。
探讨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案例分析。
2.2 课时安排共计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原文,阐述核心思想。
案例分析法:联系现实生活,分析道德观念。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网络平台:教案、课件等资源,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
4.2 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王何必曰利》的试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论语》原著及相关注释本。
5.2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论文、著作、案例等。
5.3 网络资源:儒家思想相关网站、论坛、博客等。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王何必曰利》的教学工作,希望对学生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短视频介绍孔子及其弟子,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儒家思想?”引导学生思考。
6.2 讲解原文逐句讲解《王何必曰利》原文,解释关键词语。
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6.3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运用儒家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其道德判断力。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的主旨和背景。
2. 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主旨和背景介绍。
2. 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分析。
3. 针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和思考。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 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4. 应用与拓展: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思考和写作。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写作法: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思考和写作。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王何必曰利》原文。
2. 参考资料:相关背景资料和学术文章。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2 教学材料1. 文章文本: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2. 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研究。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的表现。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4.2 教学反馈1. 课堂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进行反馈和指导。
2. 写作作业: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1. 第一课时: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学生自读文章。
2. 第二课时:讲解文章的重要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讨论和思考。
3. 第三课时: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写作。
5.2 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25分钟介绍背景和作者,25分钟学生自读文章。
2. 第二课时:20分钟讲解观点和论证方法,25分钟讨论和思考。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王何必曰利》主备人:任世前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2.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3.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及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预习案一、学生诵读课文,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1、宋将之楚()2、然而不王者()3、孳孳为善者()4、蹠之徒也()5、利与善之间也()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不远千里而来2、亦将有以利吾国乎3、上下交征利4、苟为后义而先利5、未有义而后其君者6、吾闻秦、楚构兵7、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8、愿闻其指9、然而不亡者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11、孳孳为善者 12、舜之徒也13、利与善之间也三、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先生将何之2、未之有也3、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4、孟子遇于石丘四、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2、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探究案1、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2、孟子数落宋的目的是什么?3、孟子认为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4、孟子说:“何必曰利”,那么过多的强调利益会带来哪些危害?试用文中语句回答。
5、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王何必曰利》训练案主备人:任世前班级:组别:姓名: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叟(shǒu) 庶(shù)人千乘(shènɡ) B.说(shuō)而罢之遗(yí)其亲宋(kēng) C.构(ɡòu)兵不餍(yàn) 然而不王(wànɡ) D孳孳(zī) 蹠(zhí) 利与善之间(jiān)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交(互相)征利弑(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其君不夺不餍(满足)B.罢(停止)之愿闻其指(意旨) 利吾身(身体)C.先生之号(所用的提法) 事(侍奉)其君去(离开)仁义D.相接(交往) 怀(怀中)仁义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B.何以利吾国?C.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
《王何必曰利》教案
《王何必曰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王何必曰利》这篇文章;(2)能够分析并解读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通过写作和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对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认识;(3)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的关注和担当。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介绍《王何必曰利》的作者、时代背景、文章主题等,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2. 文章内容解读: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内容,解释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观点。
3. 文章思想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分析并解读文章中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道德伦理和人生价值问题。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文章中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解读,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反馈。
4. 写作与表达: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文章理解与解读: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和重点句子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与表达: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的表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写作与表达:评价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包括内容的准确性、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的清晰性等。
人教版选修《王何必曰利》导学案设计(教师)
王何必曰利(教师)【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2.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2.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3.讨论对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导入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史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两眼只盯着财利的人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不择手段追逐财利的人,不仅会伤害他人,而且会伤害自己;如果人人利字当头,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沦为冷冰冰的金钱交易。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利”和“义”呢?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知识链接】1.《孟子》特征《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1)富有气势。
孟子为人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文章不仅从逻辑上说理,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咄咄逼人,磅礴而来。
(2)长于譬喻。
孟子在论辩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浩然之气。
这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2.写作背景“王何必曰利”是《孟子·梁惠王》中的一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何必曰利》导学案(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课时为第二课时,着重领悟孟子的仁义思想,讨论孟子仁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2.认真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规范书写,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2.分析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2.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1.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2.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预习案一、素材积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骆宾王好名而立异,立异则身危。
——林逋利益使一些人目盲,使另一些人眼明。
——拉罗什夫科【法】我们的欲望,把长虹绚烂的色彩,借给了只不过是云雾的人生。
——泰戈尔【印度】当功名心认为伟大和荣誉只在于获得新的知识,而抛弃使人贪婪的不纯洁动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幸福。
——圣西门【法】功名心对于伟大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可能是一种刺激,但多半是一种障碍。
——斯大林【前苏联】二、知识链接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卫灵公》)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明确: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
“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义以为质”,质就是质干、根基的意思。
孟子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离娄上》)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
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
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
三、课前预习知人论世初读课文(一)学习选文第一则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明确:“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明确:正反对比论证(1)亮出观点(2)A、“后义先利”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犯上(3)B、“先义后利”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忠君(4)首尾呼应,突出立场——义先于利3.总结:《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学习选文第二则1.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提出“先生之号则不可”的看法。
2.探讨选文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反面:人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
正面:用仁义来大动人结论:何必曰利3.总结: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逐利与行义的不同结果:逐利能使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兄弟割袍则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则家将不家,君臣成仇就会国将不国;行义能使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自然也就称霸天下。
【我的疑问】探究案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
人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研读剖析】1.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弊端?谈谈你的看法。
并讨论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探究指导】注意探究总结方法规律。
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组长做好总结提升,形成小组意见,再在班内交流。
点拨:唯利是图会使人丧失对道义的关怀,不体恤关爱他人,损人利己,危害社会。
例如:贩毒,走私等2.探讨:“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是如何理解的?提示: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
(非标准答案)总结:行为本身是否合乎仁义,乃是行为主体判定某事当行不当行的唯一根据,至于其结果的利与不利,则不仅不应计较,而且不应考虑,甚至可以说不求。
可以说,仁义所在,利亦往,不利亦往,勇往直前,万死不辞。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三、课文小结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
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检测案延伸思考(一)《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
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
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3.“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主要把“仁”看作是人心理上一种应有的的道德品性,而“义”,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
(二)《孟子》一书中“利”字共出现38次。
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3.“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相当于我们现在通用的“利益”。
(三)孟子的“义利观”1.孟子是否要人们完全不考虑“利”,放弃“利”呢?请说说你对孟子的义利观的理解。
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
对于生存着和需要生存着的人来说,有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他认识到人活着就有需求,人的需求是开放的,而且一些需求必须不断地得到满足。
仍未解决的问题一定写下来,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因而当政者要顺着民众的需求,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公孙丑》)“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梁惠王上》)其次,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
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务必加强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梁惠王上》)2.义利观义利并重、以义为先的政治观合乎礼义、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人生观纵观《孟子》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它洋溢着孟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渝的救世情怀:以民为本,以义为本,崇古尚贤,崇义尚道,自承先圣,身任天下。
正因为那个变革性、过渡性时代的礼乐崩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孟子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高举仁义的思想大旗四处游说,奔走呼号。
表达了渴望丰衣足食,渴望安居乐业,渴望和平、统一、稳定的心声。
奠定了中国儒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磨失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3.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4.孟子的“义利观”,到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在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由此可见,利对人的诱惑是十分巨大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并且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多指的是“权力”和“金钱”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
对这样的人而言,孔子、孟子的话,无疑是一味“清醒剂”。
孟夫子的“义利观”对我们今天公民的道德规范建设,也很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