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翻译学_问题与展望_龙绍赟

合集下载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20年述评_1993_2012_宋庆伟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20年述评_1993_2012_宋庆伟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3No.2[基金项目]本文是上海市科委课题“英汉双语平行句对应语料库建设”(编号:08dz1501100)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秦洪武教授的悉心指点,谨致谢忱![收稿日期]2013-02-20[作者简介]宋庆伟,厦门大学博士生,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料库翻译学、双语词典编纂与翻译;匡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吴建平,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与双语词典学。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20年述评(1993—2012)宋庆伟(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匡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61)吴建平(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 )1993-2012年外语核心期刊中关于语料库翻译学的学术论文为样本,从翻译语言特征、译者风格和应用研究等六个方面对国内近20年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历史进行钩沉,梳理其主要研究脉络和现状,总结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成就、问题与趋势,以期能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全景式的概况。

作者认为,当前研究还存在诸如研究内容与视角比较狭窄,跨学科性研究不足,定量研究层次不高和语料库(特别是口译语料库)建设和研究相对滞后等问题,亟待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翻译共性;译者风格;口译[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3)02-0025-061引言近几年,语料库翻译学随着语料库语言学和描写翻译理论的发展和融合迅速成长起来。

从发展历程来看,她还非常年轻,从1993年Mona Baker 发表语料库翻译学的开山之作《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启示和应用》至2012年,刚刚走过了短短的20年。

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几乎与国外同步,肇始于1993年,代表作为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与机器翻译》一文。

浅谈语料库语言学在的应用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浅谈语料库语言学在的应用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浅谈语料库语言学在的应用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语料库语言学是基于大量真实的语言资料,从调查语言信息的分布频率入手来研究语言在现实使用中的规律和模式。

自20世纪中后期,电脑被大量使用在语料的存储上,兴起了专门针对大规模储存于计算机里的语料库所进行的研究,自此语料库语言学进入了现代语料库语言学时期。

由于电脑语料库容量大、语料真实、检索快捷,它在现代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有学者为制定基础汉字字表开始建立文本语料库;70年代末以来,汉语现代文学作品语料库(1979年)、现代汉语语料库(1983年)等机器可读语料库开始建设。

90年代后,以《人民日报》光盘数据库、北大语料库为代表的大型汉语语料库日益发展,语料库成为研究中文信息处理的基本语言资源。

在英语语料库建设方面,杨惠中教授80年代主持建成的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语料库(JDEST),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同类语料库,也是国内最大最完备的英语语料库之一。

1996年广州外国语学院开始建立中国学生交际英语语料库。

此外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桂诗春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杨惠中教授牵头开发的“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于1999年建成,该语料库广泛收集了包括我国中学生、大学生在内的一百多万词的各种书面语资料,并对所有的语料进行语法标注和言语失误标注,对研究中国学习者的英语特点具有开创性意义。

二、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趋势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总是以语料库的建设为基础的。

没有语料库的建设,语料库语言学所进行的研究只能是纸上谈兵。

近十多年来,国内语料库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建设的语料库有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平行语料库、特殊英语语料库、汉语语料库四种类型。

(一)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其中包括书面语和口语。

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设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100万词次;上海交通大学建设的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COLSEC,5万词次;香港科技大学建设的香港科技大学学习者语料库HKUST Learner Corpus;南京大学建设的中国英语专业语料库CEMC,148万词次;南京大学建设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SECCL,100万词次;华中科技大学建设的硕士写作语料库MWC,12万词次。

语料库翻译学课题与进展

语料库翻译学课题与进展

语料库翻译学课题与进展一、本文概述《语料库翻译学课题与进展》一文旨在全面梳理和探讨语料库翻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语料库规模的日益扩大,语料库翻译学在语言学和应用翻译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首先介绍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及其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影响,接着重点分析了当前语料库翻译学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语料库建设、翻译共性研究、机器翻译与语料库翻译学的结合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评述了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的最新进展,如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多语种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等。

文章对语料库翻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语料库翻译学的主要课题语料库翻译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课题丰富多样,涵盖了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和翻译技术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语料库翻译学的主要课题:翻译等价与语料库研究:此课题旨在通过语料库分析,探究不同语言之间翻译等价的实现方式。

通过对大量平行语料的分析,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翻译等价的内在规律。

翻译普遍性与语料库研究:此课题关注的是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和模式。

通过对大量翻译语料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翻译过程中常见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等,从而揭示翻译的普遍性特征。

翻译风格与语料库研究:此课题主要研究翻译作品的风格特征。

通过对语料库中的翻译作品进行风格分析,可以揭示不同翻译家或翻译流派在翻译过程中的风格差异,为翻译风格的定量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语料库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已成为语料库翻译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此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语料库提高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探索机器翻译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语料库翻译学也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资源和手段。

此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推动翻译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用语料库研究翻译的问题及局限性分析

用语料库研究翻译的问题及局限性分析

用语料库研究翻译的问题及局限性分析谢盛良【摘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范式已成为翻译研究的有效途径并蓬勃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毕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局限性.文章从其研究方法、语料库的建立、软件开发、翻译教学方面对语料库翻译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提出了某些建议,希望得到人们的关注并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和局限性,以探索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语料库翻译研究更健康地发展.【期刊名称】《惠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1)004【总页数】4页(P70-73)【关键词】语料库;翻译研究:问题;局限性【作者】谢盛良【作者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商务学院,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迅猛发展及其与翻译研究的结合,用语料库研究翻译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继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语料库翻译学。

用语料库研究翻译在方法上属于实证研究,它是以数据为驱动,以概率统计为手段,以双语真实材料为对象,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的全新研究范式。

[1]其方法形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先进的。

然而,结合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毕竟只有十多年的历史。

当前语料库翻译研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局限性,它们制约着语料库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如不加以重视,足以形成语料库翻译研究发展的瓶颈。

鉴于此,笔者拟从其研究方法、语料库建立、软件开发、翻译教学方面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语料库翻译研究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研究范式,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但此方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语料库的使用将会推动翻译研究注重探讨翻译语言的整体特征而忽视翻译个性。

如Malmkjaer曾指出语料库的运用可能使翻译理论家过分关注翻译共性而忽略翻译中的难题,甚至将翻译中的难题当作次要问题处理。

[2]而翻译的个性和翻译中的难题是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规律不可避免的问题。

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兼评《语料库翻译研究理论 发现和应用》

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兼评《语料库翻译研究理论 发现和应用》

其次,明确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这种策 略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原文中的隐含意义或暗示在译文中被明 确表达出来,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含义。这种明确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 度上增加了译文的冗余性,但同时也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
此外,规范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我们也 发现了这种现象。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原文中的语言习惯或修辞手法被规范化, 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目标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这种规范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 度上削弱了原文的个性和风格,但同时也使得译文更加地道、自然。
在撰写正文部分,胡开宝教授运用平实准确的语言,逐步引入语料库翻译学 的各个概念和研究方法。他不仅介绍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理 论基础,还详细阐述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翻译语料库的建立与应用等核 心内容。与此他还从实践角度出发,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语料库翻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4、跨文化交流: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语料库进行分析,可以了解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参考内容
随着语言学和翻译学的不断发展,语料库翻译研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 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以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揭示 翻译的普遍特征和规律。其中,Maeve是一个备受的人物,她的作品既具有独特 的风格,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最后,整齐化和集中化也是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策略。在Maeve的翻译作品中, 我们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原文中的信息结构或语言表达方 式被整齐化和集中化,使得译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加鲜明。这种整齐化和集中 化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译文的难度,但同时也提高了译文的文学性和 艺术性。

语料库口译研究:问题与前景

语料库口译研究:问题与前景
2 0 1 0 ) 及 中国大 学 生英 汉汉 英 口笔译 语 料库P A C C E L ( 文 秋 芳& 王 金铨 , 2 0 0 8 ) 等。 这 些 语料 库 中有 的还 在 继续扩容如E P I C 、 C E C I C, 有 的 则 刚 刚 起 步 如
自2 0 世 纪8 O 年 代 末 以来 , 口译研 究 开 始与 认 知
心理学 、 神 经 语 言 学等 其 它 学科 结 合 起 来 , 研 究主
题开始多样化并逐步转向实证 , 口译研究的跨学科 转 向兴 起 。 9 0 年代之后 , 随着 研 究 视 野 的 进 一 步扩 大, 基 于 语料 库 的 口译 研 究作 为 这种 跨 学科 实 证研
F O N C o r l T 。 在 创 建这 些 语 料库 的过程 中 , 研 究 者 也在 阐述 口译 语 料库 建 设
发轫 以来在语料库建设 、 口译语 言特征、 译 员风格 、 口译过程 、 口译教 学及 译员培训方面取得 了重要进展 , 与此同
时, 当前 语 料 库 口译 研 究也 存 在 一 定 的 问题 和 局 限性 , 主要 包括 技 术 上 的 问题 和研 究 方 法 上 的 局 限 。 需要 指 出的
引 了学者 对 于 口译 本质 、 口译 过程 的探索 。 实 际上 , 口译研 究 的发 展历 史 并不 长 , 只 有短 短 几 十年 的时 间, 但 在 这 短 短 几 十 年 间 却 经 历 了研 究 范 式 的转 变: 由规 定 性 向描述 性 转 变 。 这 种 转 变 在 很 大程 度 上得益于发端于2 0 世纪9 0 年 代 的语 料 库 翻 译研 究 ( 见B a k e r 1 9 9 3 ) , 基 于语 料库 的 口译研 究开 启 了 口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

详细描述
翻译错误分析研究通常包括对翻译文本进行 对比分析、错误标注和分类,以及解释错误 产生的原因和对译文质量的影响。此外,该 研究还涉及对不同类型翻译错误的分布和频 率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发现翻译过程中的普 遍问题和难点。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翻译教
育、培训和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风格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质量评估研究
总结词
口译质量评估是语料库翻译学的新兴研究领域,通过对 口译语料库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口译员的 翻译质量和工作表现,为提高口译教学和评估水平提供 有益的指导。
详细描述
口译质量评估研究通常采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对口译语料库进行录音转写、标注、分析和评估, 以客观地评价口译员的翻译质量和工作表现。该研究可 以采用自动化评估和人工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口 译语料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 实现对口译质量的全面评估和准确评价。这些研究成果 可以为口译教学、培训和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
2023-11-06
contents
目录
• 语料库翻译学概述 • 语料库的建立与使用 • 翻译理论与研究 • 语料库翻译学的实践与应用 • 语料库翻译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语料库翻译学案例分析
01
语料库翻译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语料库翻译学是以语料库为基础,对翻译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学科。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翻译文本,研 究翻译规律、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 和跨文化交流的加速,翻译需求不断 增加,语料库翻译学得到了进一步的 发展和应用。在这个时期,研究者们 开始将语料库方法应用于翻译研究, 通过对大量翻译文本的分析和比较, 探讨翻译规律和策略。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评《语料库翻译学》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评《语料库翻译学》

张㊀莉(防灾科技学院)语料库翻译学理论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ona Baker教授提出来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经历了几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可喜进步,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译学研究范式㊂语料库翻译学将量化研究方法引入到了翻译学研究之中,依据大量语料考察与数据统计优势观察到大量肉眼无法发现的翻译现象㊂语料库翻译学是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把翻译文本语言特征的描写,同翻译文本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进行了有机的融合㊂语料库语言学这种基础资源被广泛应用于词典编纂和语言教学研究等方面,它是经验主义语言研究方法的主要资源㊂语料库根据研究的目的㊁用途㊁语种㊁语料采集单位等进行划分具有多种类型,语料库的发展经历了传统语料库时期和现代语料库时期两个阶段,其中,现代语料库时期又可分为以Chomsky理论为导向阶段㊁第一代到第三代语料库等四个阶段㊂语料库翻译研究是语料库语言学的一门新学科分支,该学科研究包括译学研究语料库建设㊁翻译语言特征㊁译者风格㊁翻译规范㊁翻译实践㊁翻译教学和口译等方面的研究㊂语料库翻译研究被引进我国之后取得了飞速发展,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㊂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胡开宝等人合著的‘语料库翻译学“一书,对语科库翻译学理论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㊂作者在阐明语科库翻译学的内涵与意义基础之上,分析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㊁研究总体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具体研究了翻译汉语语言特征㊁翻译规范和译者风格㊁翻译策略与技巧㊁翻译教学与翻译认知等问题㊂该书具有语言表述深入浅出㊁理论分析透彻㊁个案研究鲜明㊁条例清晰㊁结构合理等特点,适用于从事翻译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者参考使用㊂作者在书中首先阐述了语料库翻译学的学科属性㊁特征㊁研究领域和研究意义,以及语料库翻译学与描写性译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之间的关系问题㊂对翻译语言特征㊁发展趋势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如翻译汉语词汇特征㊁具体词类㊁句法及结构特征㊁搭配及语义韵特征等㊂还对翻译与原创新闻语料库进行了对比研究,阐述了 被 字句的语义趋向与语义韵,对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的主题词㊁搭配㊁名物化应用和被动语态应用等进行了研究㊂其次,对翻译规范和译者风格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㊂具体阐述了翻译规范研究的发展趋势㊁研究路径与步骤等问题;对语料库‘欧美名家短篇小说“进行了汉译规范研究;述评了语料库的周瘦鹃译本翻译规范研究,以及理论框架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问题研究;还对语料库译者风格的界定㊁内涵㊁特征㊁取得的进展㊁存在的问题㊁主要内容与路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㊂第三,对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了研究㊂研究了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情态隐喻汉译㊁语料库的‘碧奴“人物形象的再现与重构㊁政治语篇口笔译中级差资源跨语际重构等问题㊂第四,关于语料库与译者培养,在分析研究现状基础上探索了语料库翻译教学在语篇和语用层面的应用,阐述了用语料库辅助翻译具有篇章功能的衔接词㊁口译中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及翻译对策㊂论述了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建设问题,如翻译教学语料库的建库目的与组成㊁翻译教学语料库语料收录的原则㊁翻译教学专用语料库的标注等问题;还探究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与翻译教学平台开发问题,积极构建了语料库翻译教学体系,对语料库翻译教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㊂第五,对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进行了深入研究㊂重点论述了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共性㊁相互关系和相互融合等问题㊂最后,对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㊂回顾了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深入研究了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问题㊁翻译语言特征㊁译者风格㊁翻译规范㊁翻译教学和口译研究;回顾了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阐述了国內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进展㊁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㊂‘语料库翻译学“一书详细探究了语科库翻译学理论,体现了当今国内外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㊂通过探索与审视国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发展新趋势,可以发现在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过程研究与产品研究相结合㊁双语转向三语或多语㊁研究视角转向多元㊂通过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研究还可发现,语料库翻译学从早期语言学视角发展到以认知与文化㊁政治学与叙事学等视角,从而使该学科研究视角呈多元发展趋势㊂作者认为,我国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要积极借鉴国际语料库翻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实现某些研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㊂我国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动力来源于Mona Baker教授发表的‘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一文,同时,国内学者开始对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㊂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近十年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与人文社科领域,尤其文学类和文学典籍研究占据着主导地位,政治与范式研究也开始进入研究者视野㊂文献数据库的数据表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主题非常突出,主流文学语料库研究深受国情和政策影响,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文学类研究占主体,而理论创新从未间断,综述类研究比重较大,政治与范式研究初见端倪㊂当前我国语料库翻译学发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语料库创建标准和编码不统一㊁软件开发速度跟不上语料库研究快速发展㊁语料库版权与专利问题㊁大型语料库创建问题等㊂我国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语料库的标准化建设㊁跨学科融合㊁软件开发㊁研究转向和大型语料库的国际化建设等方面㊂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英汉翻译基础金课建设(JK202043);防灾科技学院翻译教学团队建设(JT201605)书评人简介:张㊀莉,女,副教授,硕士㊂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语料库翻译㊂。

语料库口译研究_问题与前景_潘峰

语料库口译研究_问题与前景_潘峰

1.引言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比书面翻译更为复杂的一种言语介入行为,其不仅牵涉到讲话人、译员、以及所针对的听众,还牵涉到口译情景、语境、主观因素等众多变量。

口译行为的特殊性吸引了学者对于口译本质、口译过程的探索。

实际上,口译研究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但在这短短几十年间却经历了研究范式的转变:由规定性向描述性转变。

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语料库翻译研究(见Baker1993),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开启了口译研究的全新范式,并在过去的十来年间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业已成为当代口译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试图在总结国内外语料库口译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当代语料库口译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局限,并在厘清其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其未来发展前景。

2.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回顾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口译研究开始与认知心理学、神经语言学等其它学科结合起来,研究主题开始多样化并逐步转向实证,口译研究的跨学科转向兴起。

90年代之后,随着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扩大,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作为这种跨学科实证研究的典型代表之一开始崭露头角。

M a r i a m Shlesinger(1998)首先探讨了应用语料库方法研究口译的意义及其存在的困难等问题,她指出“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不仅在本质上为口译研究而且为翻译研究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了一个可行且富有启示的工具”。

自Shlesinger之后,学术界对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口译语料库创建、口译语言特征、口译过程、译员培训及口译教学等方面。

2.1口译语料库创建的研究口译语料库是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国内外已有几个较具规模的口译语料库在建或已建成,包括欧洲议会口译语料库EPIC (Bendazzoli&Sandrelli,2005)、日英同声传译语料库(CIAIR)(Tohyama,2004)、DIRSI(Bendazzoli,2012)、FOOTIE(Sandrelli,2012)、CorIT(Falbo,2012)、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CECIC(胡开宝&陶庆,2010)及中国大学生英汉汉英口笔译语料库PACCEL (文秋芳&王金铨,2008)等。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研讨五语料库翻译学1. 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2.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4. 什么是翻译共性?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传统译学研究,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实践、机器翻译和口译等领域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题。

这些课题具体为: 1) 意象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变形,2) 文学风格的再现与重构,3)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4) 译者风格,5) 文学作品空白和未定性的翻译,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7) 误译和漏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史研究利用历时性平行语料库对名家译作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应用、翻译风格和翻译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

目前,翻译史研究大多将翻译家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现实,满足于翻译事实的罗列,对于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关注不够。

事实上,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

此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行为,受特定规范的制约。

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

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可以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另外,该领域的研究还通过提取语料库的篇头信息,对于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

这些信息包括出版商、出版时间、作品主题、译者姓名和性别等内容。

应当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史均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写,重视还原语境方法( contextualization) 的应用。

这些共性为语料库在翻译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作为空间。

以上研究均属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机器翻译研究都是应用层面的研究。

前者侧重于探讨语料库在翻译评估、翻译教材编写和翻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后者主要关注双语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等问题。

语料库的_代表性_问题及其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建设的启示

语料库的_代表性_问题及其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建设的启示

2007年第5期总第105期外语研究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2007,№5Serial№105语料库的“代表性”问题及其对英汉翻译语料库建设的启示李德俊(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摘 要:“代表性”的问题关乎语料库建设的全局。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外在翻译语料库建设中有关“代表性”的讨论,接着指出,在当前理论研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英汉翻译语料库的建设应依照“翻译原型”的观点,以搭建翻译语料库“核心的核心”为起点,在进一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语料库的扩充。

关键词:代表性;翻译语料库;翻译原型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242(2007)05-0066-04 语料库语言学和语料库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和研究手段,有人称其为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两阵对垒的天平上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顾曰国1998:1)。

20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科技大学的语言工程系在英国科学院的资助下开始进行翻译语料库的研究,并于199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翻译语料库TEC (Translational English Corp us)。

主持创建该语料库的Mona Baker教授认为:收集有大量源语和译语语料的翻译语料库,在语料库研究方法的驱动下会揭示翻译的普遍性(Baker1993:233-250)。

Lavio sa(1998)认为这一预言性观点引起了翻译学者和语言学家的广泛重视,一种全新的、系统的研究翻译的方法因此应运而生。

自第一个翻译语料库①诞生以来,目前国外已(初步)建成的此类语料库有英挪、英法、英意、英德、英葡等语言的翻译语料库,此外还有一些正在建设之中,例如曼彻斯特科技大学的Carmen Dayrell博士在Mona Baker的指导下正在筹建的英语西班牙语翻译语料库。

在这些翻译语料库的建设中,语言学家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经过讨论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也有一些仍需进一步探讨,其中不少热点论题涉及翻译语料库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是建立任何形式的翻译语料库都无法回避的,对我们建设英汉翻译语料库具有重要意义。

语料库与翻译教学:潜力与制约

语料库与翻译教学:潜力与制约

语料库与翻译教学:潜力与制约李勇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外语料库翻译教学的相关研究,探讨了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的结合与发展历程。

通过对语料库的类型和使用范围进行划分,本文分析了下列几个方面:语料库类型与翻译教学、语料库建库过程、语料库课堂运用与语料库分析学生作业等,并指出语料库与翻译教学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

通过该分析本文指出, 近十多年来,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与实践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 主要表现在忽视实证性研究,缺乏连贯系统性研究,在课程计划与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仍存在空白,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教学; 描述性翻译研究Corpus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teaching abroad and at the same time,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research.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ypes and functions of corpus, several component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 including types of corpus as applied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compilation of corpus for teaching purpose and classroom use,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student translation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teaching has made much progress in the past decad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and these include: (1) Failure to recognize empirical research; (2) lacking of consistent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3) The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re yet to develop.Key Words: corpus;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一、语料库与翻译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翻译界经历了一场浩瀚的文化转向,新的理论层出不穷,新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得到运用。

国内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核心期刊24年文献的统计分析

国内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核心期刊24年文献的统计分析

2、研究主题分布:通过对文献的仔细分析,我们发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不 等式的性质研究、证明方法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其中, 应用研究文献的比例逐年上升,表明基本不等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逐渐得 到重视。
3、研究方法分布:统计分析发现,数学分析、代数方法、概率论等方法在基 本不等式的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实际应用的扩展,数值计算、优化理 论等应用数学方法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3、研究成果的发布和交流方面,国内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国内 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如《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外国语》等。此外, 学术会议也是研究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如中国语言学会、中国外语教学研究 会等组织的相关学术会议。同时,网络平台也逐渐成为研究成果发布和交流的 重要渠道,如学术论坛、博客等。
因此,我们需要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性, 以推动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标题:高中基本不等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文献 的统计分析
一、引言
在数学领域,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不仅在数学理论和 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基本不等式的研 究历程中,涵盖了对不等式性质的探讨、证明方法的创新以及实际应用的扩展 等多个方面。对于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中关于基本不等式的文献进行统计分 析,可以了解这一主题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2、成本管理研究: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重要领域之一,国内学者研究了企 业成本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提出了多种成本管理方法和技术。
3、预算管理与控制研究: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营管理目标 的重要手段,国内学者对预算管理的方法、技术、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内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建构与研究现状及展望

国内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建构与研究现状及展望

3、促进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需要加强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国际同行进行合作研究,共享资源和技术成果,可以促进语言研究的深入 发展;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方法论,丰富和完善我国 的研究体系。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语言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2、翻译研究
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量英汉翻译文本的 分析,研究者可以探讨翻译的规律和技巧,评价翻译质量,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 供有益参考。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对翻译中的语 义转换、文化传递等方面的研究。
四、展望未来
1、提升研究深度与广度
随着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深度和广度的 提升。研究者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如跨文化交际、语言政策与规划等;同 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心理学、社会学等,以推动语言研究 的全面发展。
2、加强技术应用与创新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技术 应用和创新将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者可以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如自然语 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提高语料分析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性;还可以通过数据挖 掘和可视化技术,直观展示语言规律和现象。这将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 战。
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真实语料为基础,以教师 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真实的翻 译语料,引导学生发现翻译的规律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具体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阶段:教师需要收集大量的英汉双语对照的文本,构建一个适合教 学的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同时,还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语料作为教学材料。

《语料库翻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料库翻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料库翻译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一、课程说明1、课程编码:0130502012152、学分:2学时:343、课程类别:指定选修课4、开课学院:翻译学院5、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翻译教学与研究中的语料库技术与语料库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语料库翻译学的缘起、语料库的创建与检索软件,语料库翻译研究的范式等。

6、预备知识:语言学与翻译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英汉对比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7、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程学习,能够使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进行语言对比、翻译批评、译者风格分析以及翻译规范等领域的研究。

8、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方法:论文写作、课堂汇报和讨论相结合。

组成及占分比例:论文写作60%,课堂汇报和讨论40%。

9、教材与参考书:教材: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参考书目:Olohan, M. Introducing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Routledge. 2004.Granger, S. et al.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Rodopi. 2003.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绪论(学时:4 )第一节语料库语言学缘起与发展第二节相关概念及语料库类型第三节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第二章语料库的建设与常用软件(学时:14 )第一节翻译研究语料库的种类第二节国内外重要语料库介绍第三节语料库的研制与加工第四节语料库常用软件及应用第五节语料库数据提取与数据分析第三章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与应用(学时:16 )第一节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第二节译者风格研究第三节翻译规范研究第四节口译研究第五节口译研究第六节翻译与语言演变历时研究第七节语料库与语言比较研究第八节语料库与翻译教学。

双语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现状与展望

双语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现状与展望

双语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现状与展望叶艳;宋军【摘要】The exploration of semantic prosodies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attitudinal meaning, semantic preference, and pragmatic inclination conveyed by the text. Researches on semantic prosody in China mostly center on monolingual corpuses while bilingual⁃based study of semantic prosody has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Corpus⁃based studies of semantic prosody in translation are still not well developed. This paper intends to summarize the focal points of researches on semantic prosody in bilingual interface from 2005 to 2015 in the Chinese academia,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and offers some helpful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语义韵的确定有助于了解文本传递的态度意义、语义倾向、语用倾向。

对于语义韵的研究多见于单语语料库中,双语界面下的语义韵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语料库的语义韵翻译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文章梳理总结了国内2005至2015近10年间双语界面下语义韵研究的重点,指出目前双语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视角较窄、深度尚浅的现状,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展望

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展望

使 得 对于 语 言学 的 研究 又 基于 现 实
,
学科 相 结合 的 趋势 及翻译学等

如语 言 教学
政治 学

社会学
索 不够

从 这 一 点 来看
语料 库 语言 学 对于 语 言
最 先 与 语 料 库 相 结 合 并 且 研 究数 量
,


结语
,
学 研究 方法 的 影 响要胜于 它 对语 言 学理 论 研究 的 影 响


二 十 世 纪 中后 期 出

语语 料 库研 究 为主 料库
,
但 国 内已 经 建 立 了 多 个汉 语 语
,
专 业相 关 的专 用 语料 库
现 了一 个新 兴 的学 科 即 语 料 库语 言 学
语 料库 是指
其 中的 大多 数 是基 于 文本 建 立的

基 于 口语
语 料 库 语 言 学 跨 学 科 研究 将 进 一 步 增 强
;
发 展 展望

,
包 括通 用 语料 库


专 用 语料 库

平 行 语料 库

包 含更 多 的材 料
如 声音
,

图片
和视 频 等

同时
,
可 比语 料库 随 着 人类 进 入 科 技 时 代
,
学 习 者 语料 库
,
语 料 库主 要 还是 以 英
也 会有 多维 度 的语 料库 专 门行 业

即 不 同领域 的语 料库
认知语
技 能 够 发 现 语 料 之 间存 在 的 规 律
库 的建 立只 存 在小 型 的研 究 中不 给 你不 成 规模 和体 系

语料库翻译学发展现状及转向

语料库翻译学发展现状及转向

语料库翻译学发展现状及转向
魏淑遐; 李淑琴
【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23)004
【摘要】语料库翻译学经历了30年的发展,在理论探讨、翻译共性研究、翻译文体研究、翻译教学研究等主要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待拓展。

目前,语料库翻译学正发生着理论思路与研究方法的转向:不再止步于量化统计和笼统概括,而是提倡结合文本内、外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质性解释;不再单纯以平行语料库或类比语料库为基础进行研究,而是提倡两者相结合。

【总页数】6页(P856-861)
【作者】魏淑遐; 李淑琴
【作者单位】国立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 361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语料库翻译学发展现状及转向 [J], 魏淑遐;李淑琴;
2.语料库翻译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显化——《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述评 [J], 邢杰;杨慧
3.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评《语料库翻译学》 [J], 张莉
4.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评《生态翻译学理论应用研究》
[J], 许晖
5.语料库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评《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 [J], 王峰;花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料库翻译学讲习班语料库翻译学概论课件

语料库翻译学讲习班语料库翻译学概论课件
提供翻译对比和分析
语料库可以提供不同版本的翻译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翻译风格 的差异,提高对翻译评价和鉴赏的能力。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实践研究
1 2
探究翻译普遍规律
通过分析大量语料,可以总结出翻译中的普遍规 律和趋势,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发现特殊译法和技巧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实践研究有助于发现一些特殊 的译法和技巧,丰富翻译方法和策略。
发展历程
早期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普及,学者们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技 术进行翻译研究。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的不断发展,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更 加深入和广泛,逐渐成为翻译学领域 的重要分支。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语 料库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学 者开始关注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
下的意义和用法。
社会学视角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基于语料 库的翻译研究可以探究社会因素 对翻译的影响,以及翻译在社会
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心理学视角
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基于语料 库的翻译研究可以探究译者的认 知过程和心理活动,以及译者在
翻译过程中的决策和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领域与方向
研究领域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翻 译语言特征、翻译过程、翻译方 法、翻译教学等方面。
研究方向
目前,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语言 研究、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对 比研究、翻译教学研究等。
02
语料库的构建与使用
Chapter
语料库的分类
01
通用语料库
收集各种领域和语境 下的语言数据,用于 语言学研究和自然语 言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社会科学2012.12244语料库翻译学:问题与展望■龙绍眖语料库翻译学在汲取语料库语言学、描写性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营养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颠覆了传统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拓展和深化了翻译学研究的外延和内涵。

然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也存在内容上的缺陷。

因此,未来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应紧密结合翻译学的跨学科属性,构建并完善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发挥其方法优势,突破自身的缺陷,实现其发展预期。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跨学科属性;代表性;应用文体;深度与广度[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2)12-0244-05龙绍眖(1969—),男,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

(江西南昌330022)20世纪以来,描写性译学悄然兴起,语料库语言学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Mona Baker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相继将语料库应用于翻译学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译学研究范式———语料库翻译学。

语料库翻译学注重实证研究,强调数据统计与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主张从大量翻译事实或现象出发,在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来阐明翻译本质、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及翻译活动的制衡因素,有效地弥补了定性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语料库翻译学已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并发展为翻译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学科。

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技术层面、研究方法、研究广度和深度等层面还有很多不足,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

一、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概况语料库翻译学,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系统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等内容的研究。

[1]语料库翻译学最早由Mona Baker于1996年正式提出[2],Tymoczko将该领域的研究命名为“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3]语料库翻译学是语料库语言学和描写性译学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

Sara Laviosa认为: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结合形成了“一种连贯的、全面而丰富的研究范式。

该范式涉及翻译理论、描写和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业已成为当代描写性译学研究的新范式”。

[4]相应的,语料库翻译学具有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特征,即语料库方法的运用与注重描写与实证。

[1]语料库翻译学已成为语料库翻译学区别于传统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

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应属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不同于以学者直觉和内省为依据的传统译学研究,语料库翻译学是一种全新的翻译学研究范式和独立的翻译学分支学科,论证关于翻译本质或翻译现象的理论假设的相关证据,只能直接取材于众多翻译语料或双语语料等的分析。

然而,语料库翻译学和传统译学研究都同样需要研究翻译本质、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和翻译教学等。

所以,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为: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翻译语言特征、译者风格、翻译规范、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和口译等领域。

迄今为止,语料库翻译学已有19年的历史,在确立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范式、研究内容之后,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其研究内容不断拓展、深化。

总体而言,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研究范式奠定时期(1993—1998)和迅速发展时期(1999—至今)[1]。

1993—1998年,以Mona Baker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为代表的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学者相继建设翻译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开展基于语料库的译学研究,阐述语料库在译学研究中应用的意义、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内容,从而最终确定了语料库翻译学这一全新的研究范式及其学科地位。

1998年,Meta发表了题为“The Corpus-based Approach:A New Paradigm in Translation Studies”的专栏系列文章,主要探讨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同时涉及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语言特征和翻译规范等课题的实证研究以及翻译教学研究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课题。

文章不仅阐明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意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以及所面临的困难等理论问题,而且还通过具体实证研究,介绍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具体研究层面,从而宣告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范式的最终形成。

1999年以来,语料库翻译学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一方面,一批作为语料库翻译学研究重要平台的平行语料库、可比语料库和翻译语料库相继建成,一大批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论著先后发表、出版。

另一方面,语料库翻译学专题学术会议多次召开,学者们深入探讨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近13年来欧美等国已建成的译学研究语料库共有120多个。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起步较晚。

1999年,国内第一篇语料库翻译学文章问世后,[5]国内学界陆续利用语料库从事翻译学相关研究。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发展也分为两个时期,即语料库翻译学引介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2005至今)。

[1]1999—2004年,一些学者介绍了国外译学研究语料库的类型和具体应用[6],国外翻译共性和译者风格研究[7]。

在快速发展时期,一些学者开展语料库翻译学的原创研究,研究译自英语的翻译汉语语言特征[8],分析翻译共性假说对英汉翻译的适用性[9]和汉英或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设[10]。

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数和学术会议的召开次数也越来越多。

与国外相比,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尚显稚嫩,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译学研究语料库为数不多。

二、语料库翻译学对译学研究的意义语料库翻译学在汲取语料库语言学、描写性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营养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颠覆了传统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拓展和深化了翻译学研究的外延和内涵。

(一)语料库翻译学对于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语料库翻译学促使译学研究方法的重大变革。

首先,语料库技术让翻译研究走向更为客观、全面成为可能。

建立在数量庞大的翻译语料或双语语料分析基础上的翻译事实或翻译现象的描写,避免了研究结论主观、片面。

其次,语料库技术有利于对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做出更为科学、全面的归纳。

在翻译研究中引入定量研究方法,可以基于数据统计分析来翻译事实或翻译现象,有效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深化译学具体课题的研究。

一方面,语料库翻译学在描写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上虽然继承了描写性译学的衣钵,但在所分析的语言材料规模、描写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更胜一筹。

另一方面,语料库翻译学是引入定量研究的为数不多的翻译学分支学科,实现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以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等方法的有机结合。

(二)语料库翻译学对于译学研究内容的扩展与深化语料库方法的应用使得语料库翻译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深化了传统译学领域的研究,语料库翻译学获得了独立的翻译学分支学科地位。

利用语料库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数量庞大的翻译语料或双语语料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分析,归纳出翻译语言特征。

正是由于语料库在译学研究中的应用,翻译语言特语料库翻译学:问题与展望245江西社会科学2012.12246征研究才逐渐走上译学研究的历史舞台。

同时,语料库能实现语境共现的自动呈现、自动检索和相关数据的自动统计等功能,为翻译语言搭配和译者风格研究提供了客观便利的条件,并使搭配研究和作家、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发展为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

语料库翻译学凭借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技术优势,探讨不同语言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转换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方便。

同时,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平台和翻译教学平台的建设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从而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研究等领域变成研究事实提供可能。

三、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

但不容忽略的是,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技术层面、研究方法、研究广度和深度等层面仍然面临一些不足之处。

(一)技术层面上的局限首先,国内外语料库的数量和种类不能有效满足研究需求。

语料库的建设除了要求较高的技术难度,同时往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些平行语料库未能实现资源共享,严重阻碍其发展。

目前,国内建成的用于翻译研究的平行语料库数量不多,主要有北京外国语大学通用汉语对应语料库、燕山大学的《红楼梦》中英文平行语料库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和汉英会议口译平行语料库。

同时,所收语料主要为文学语料,很少涉及政经、法律、商务和新闻等。

此外,目前建成的译学研究语料库时间跨度和语言对(language pair )数量比较有限,使我们很难把握以前某个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和其他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以,利用这些平行语料库所取得的研究结论普适性不够,客观性和科学性也不够理想。

其次,语料库所能提供的语境无法充分,同时收录语料的代表性不够理想。

启用词语索引(concordance )功能所提供的语境比较有限,只是由检索词与一定数量共现词组成的短语或语句层面的语言语境,语篇语境关联不大,不能显示同一段落或篇章中词汇之间的照应或粘连关系。

因而,语篇层面语境分析难以实现。

因为这一缺陷,人们很难采用语料库方法分析翻译语言的语篇特征。

至于语用语境、文化语境等分析就更难以实现。

语料库翻译学所面临的语料代表性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双语平行语料库通常只收录一种目的语文本,代表性显然不够。

另一方面,通用平行语料库和许多专题语料库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语料样本,所选取的语料只占实际翻译文本很小比例,代表性受限。

此外,通用平行语料库需要收录各种体裁或题材的语料,由于所占比例的确定通常依据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料的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语料库翻译学主要采用的语料库方法和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具有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缺陷:(1)禁锢了翻译实践的创造性。

建立在大量语料描写和分析基础上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译者往往将这些描写和分析当成翻译实践中不敢轻易突破的规范,翻译的创造性故而受到影响。

(2)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内省或演绎等方法的应用。

语料库方法的应用只能提供丰富的翻译实例或双语对应实例以及相关数据,回答了“什么”、“如何”,但不能提供关于翻译现象或翻译本质的解释,回答“为什么”这个任何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

(3)易使研究沦为数字游戏。

建立在大量语料的描写和分析的基础上的语料库翻译学易让人迷信数字,一味强调量化研究,使得具体课题的研究内容往往会淹没于一大堆数据之中,甚至沦为数字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