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点大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诗歌朗诵、古语经典、作文大全、诗歌鉴赏、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knowledge points,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reflection, poetry recitation, classical Chinese, essay collection, poetry appreciation, lesson plan collection,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从例文中提炼出两条习作方法。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习作例文与习作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例文与习作(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习作例文的结构特点与表达方式,学会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积极表达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习作例文: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例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体裁。
2. 习作练习:指导学生进行命题作文或自由作文,要求结构清晰、语言流畅、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写出有深度、有个性的作文。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作文纸、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现象,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 新授:讲解习作例文,分析其结构、表达方式及优点。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例文的看法和理解。
4. 写作指导:针对学生写作中的常见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习作例文分析:列出例文的主要结构、表达方式和亮点。
2. 写作技巧总结:总结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3. 作文题目:板书布置的作文题目。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一篇命题作文,要求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 选做题: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如日记、读后感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次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2.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此教案旨在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并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通过导入、新授、讨论交流、写作指导、课堂练习、作品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备课教案(第三单元)小结:一件事情中不同的阶段,情感会有很多变化。
(2)以《别了,语文课》为例:与前两篇课文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可以通过几个事例表达一种情感。
3.试着在本子上画出自己选定的那件事的情感变化图。
4.画好之后,上台展示。
说说自己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师小结:融情于事)二、“借”助课文学方法(一)锁定重点,回忆心情,尝试先写1.请大家回忆事件中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用“△”在心情变化图中标出。
2.在本子上把这部分写下来。
提示:综合运用各种情感表达方式,尝试把情感融入事物,景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中。
3.展示一个同学的片段,共同评价。
(1)读语段,猜测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2)说说哪里表达出这种情感。
(3)说说还有哪些不足。
教师小结存在的问题:只是简单直白表达自己的情感,事件的描写多为概述,有一些动作、语言等描写,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具体、自然。
4.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二)阅读例段,学习方法,修改片段1.再读学过课文中的语段,在比较中学习方法。
(1)学习“直接抒情”。
①出示: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思考:从这个句子中能读出怎样的情感?明显吗?②出示: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思考: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直接抒情”。
③找找本单元中还有哪些课文也有这样的表达。
(2)学习“融情描写”。
①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思考:这个句子哪里表现出“惊惶”?②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思考: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融情描写”。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教案教学设计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三单元
总(8)课时
课题
习作例文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书中习作例文,总结写文来自抒发真实情感的方法。2.体会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3.选择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表达当时的情感。
(2)集体交流: “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变化:由厌恶到喜欢)
(3)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种变化的?
①用具体事例突出变化。
“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
“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
4.背诵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及难点
联系书中习作例文,总结文章抒发真实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学习例文《别了,语文课》
1.默读例文《别了,语文课》,关注文章旁的批注,边读边思考:“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1)生默读课文,做好批注;
②以“老阳儿”为贯穿全文情感的线索,表达出母爱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阳光,给人温暖与光明。
5.总结:看,感情原来可以这样表达。当我们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之中,看似平淡的叙述流露出的是柔软绵长、感人至深的真情实感。
三、分层作业
A优等生: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去。
B中等生:积累相关阅读方法。
C潜能生:积累好词佳句。
①母亲把太阳叠进被窝帮“我”御寒;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能通过课文学习,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能把自己的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单元任务群目标】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朗读并背诵《匆匆》。
4.能联系课文内容,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1.能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2.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方法写几句话。
3.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4.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
5.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1.推荐阅读:《春》(朱自清)拓展型学习任务群2.实践活动:(1)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表达真情实感时,能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
【单元任务群设计】8.匆匆【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感受汉语文字的美。
语言运用: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思维能力:能抓住关键内容,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审美创造:注重情感朗读,感受散文之美。
【课前解析】《匆匆》篇幅短小、构思新巧,作者匠心独运地以发问句式为纽带联结全篇,一步紧似一步地展露内心的思绪,以细腻的文笔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
关注课文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习作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阅读重点要放在学习直接抒情的写作方法上。
本文的1、4自然段,在表达情感的方法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通过一连串的问句,流露出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感慨。
2、3段,从不同的角度写时光是如何匆匆而过的,表达作者深深的惋惜、无奈、遗憾之情。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体会来学习并掌握直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关注词语:本文的词语运用也非常有特点,课文中出现的叠词,如:头涔涔、泪潸潸、赤裸裸、茫茫然;白白、默默、斜斜、匆匆、渐渐、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这些词语准确生动的呈现出时间过去的迅速,学习词语的运用也是本单元习作能力形成的重要方面。
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例文》精品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例文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教学重点】了解表达情感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文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设计意图:学生回忆表达情感的方法,便于更好地学习例文。
二、例文《别了,语文课》。
默读课文。
说说“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1.一开始:不喜欢上语文课。
不能学语文,心里难过——痛语文课上:(噙着泪——擦拭着泪水——呜咽——泪水模糊了眼睛——心里非常难过) 告别语文课:“我”热泪盈眶。
2.课文通过几个具体事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1)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鼓励“我”,“我”却哭了。
(2)同学们给“我”的纪念册留言。
(3)告别语文课,老师留言,同学送书,“我”热泪盈眶。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通过三个事例来表达感情。
三、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
1.题目是“阳光的两种用法”,阳光有哪两种用法?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阳光的两种用法。
①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②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
2.文中塑造了两位母亲的形象,通读全文,想一想,她们各自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共同之处呢?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预设:勤俭、朴实、有智慧和温暖的心。
3.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有智慧和温暖的心。
通过两件事来表达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两件事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两个例文,更进一步了解了表达情感的方法,我们可以仿照这些例文,把感情渗透到习作中去。
【板书设计】(一)《别了,语文课》通过三个事例表达情感:1.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鼓励“我”,“我”却哭了。
2.同学们给“我”的纪念册留言。
3.告别语文课,老师留言,同学送书,“我”热泪盈眶。
(二)《阳光的两种用法》①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②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人教部编版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本篇习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真情自然流露在文章中的作用,前面学过的一篇习作例文《别了,国语课》就是真情流露的典范。
对于真情,我们要用真心去体会,用语言去描摹,用技巧去渲染,用构思去完善。
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是生活中的细节,认为家庭活动太平常,以至不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情,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枯燥乏味。
因此要“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真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真情”作为此课的教学重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唤醒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达到情不自禁、跃跃欲试的状态。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明白真情自然流露在文章中的作用。
2.激发学生倾吐内心情感的欲望。
3.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使文章能够达到真情自然流露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1.联系自身的现实生活,回忆往事,寻找感情涌动的瞬间。
2.介绍抒发情感的几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内心独白、细节描述等,指导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倾吐内心真实情感。
重点了解和学习写作的方法,引导训练,从而掌握技巧。
难点体会方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教师:一些感人的文章和片段(多媒体)。
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过程进行回忆。
2课时第一课时1.让学生明白真情流露在文章中的作用。
2.激发学生倾吐内心情感的欲望。
重点了解和学习写作的方法。
难点引导训练,从而掌握技巧。
一、导入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东西莫过于真实的情感,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情打动人,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真的”涵义的呢?1.真人真事。
2.亲身经历。
3.符合客观实际的事等。
二、感受真情,师生互谈1.师: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的作文也就是他的生活”,可见在现实生活中,流露真情非常重要,下面请大家仔细阅读2篇习作例文,看一看作家是用什么方法让我们为之动容的呢?2.快速默读例文,然后相互讨论。
3.学生说,教师总结:(1)精描细绘见真情(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等)。
(2)万事求实见真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优秀教案设计
习作三《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
由“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构成。
整单元的学习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方法,结合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本次习作要求也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这是习作最基本的要求,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有真情有真意,这是为人真诚的体现,所以本次习作既是教学生习作,也是教学生做人。
根据教材提供的十个词语,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唤起丰富生活体验,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目标:1.能选择印象深刻的情感,并把内容写具体。
2.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和同学交流习作,能自评、互评习作。
教学重难点:1.能把印象深刻的感受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能把变化也写清楚。
2.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有办法让风看得见吗?你一定会说这太简单了,一年级时我就会了。
飘扬的国旗、斜斜的雨丝、摇摆的柳枝、飞翔的蒲公英……是的,借助有形的物就可以表现出无形的风。
那你有办法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吗?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借助“洗手、吃饭、默默”时,生动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内心的遗憾和焦灼也跃然纸上。
所以,情感的表达是可以通过文字来传递的。
2.谈话导入本单元的交流平台有一句话:“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我们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就可以让无形的情感变得具体,让它可看、可触、可感。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今天的习作,我们就把这些情感体验用语言让它变得看得见。
这节课我们将沿着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写法指导三个环节来进行。
二、回顾课文探究方法(一)审题立意1.观察情绪图,体会人的积极和消极两种情绪。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策略 1.词语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蒸
融”可以结合课文描述的情景来理解。 2.阅读理解 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课文的语言中体
板块二 品读好句悟文采 学习第 3 自然段。 1.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第 3 自然段,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课件播放轻音 乐,教师配乐朗读) 2.学生听完之后思考: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 感人?(课件出示:第 3 自然段) 预设 1:因为作者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如吃饭、睡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 凡小事,又是每个人都有的真实经历,所以会让我们产生共鸣。 预设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像 人一般伶伶俐俐地跨过;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让我们跟作者一样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叹。 3.朗读指导。 (1)自由读,配乐指名读,齐读,朗诵。 (2)读出作者的惋惜、无奈之情。 4.仿照课文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对“时间之流”的感受写下来。 5.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 到渠成。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③对话交流: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 ④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⑤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⑦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教师可范读) ⑧指导背诵第 1、2 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既加强了对学生读书的指 导,又让学生走进了文本。通过读、找、圈、议、悟,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 表达的情感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优秀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优秀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别了,语文课》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能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学习收获和其他同学进展交流。
2.认真聆听其他同学对于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交流。
3.能用几句话描写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真聆听其他同学对于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交流。
教学难点:能用几句话描写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
1.回忆课文,说说从课文中的发现。
师:同学们,回忆《匆匆》《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它们分别讲了什么?2.学生讲述从课文中的发现。
教学预设:《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设问,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可惜和感慨,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一样的感受。
《那个星期天》中,有一段表达了“我”“挨光阴”:“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3.学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进展交流。
老师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自己的发现。
(1)把情感融入详细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表达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2)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4.课件展示抒发情感的精彩片段。
《我的老师》片段: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
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拟。
直接抒情的局部: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在表达中流露感情的局部: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
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拟。
5.老师总结在文章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好处。
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让读者感动,就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案(阳光的两种用法)
第三单元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 教案
教学版块(课题)
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
课时
40分钟
教学
目标
默读例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阳光的两种用法》,体会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以及例文用具体的事例和围绕一条主线表达情感的表达方法。学习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
核心素养目标
2.表达方法。课文中的“阳光”既是温暖的,也是光明的;既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1)作者把母爱的温攀和智慧,融入具体的人、事、录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比如,母亲晒被子为孩子取暖的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温馨的爱。
(2)作者把心中感觉到的母爱的温攀和智慧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毕大妈用光晒水,作者感叹“溶解糖的水变甜,溶解盐的水变咸,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直接赞美了毕大妈勤俭持家的聪明和智慧。
(2)标清段落序号, 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读不准的字、词语或句子,及时请教同桌或者老师。
(3)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和同学交流。
1.思想感情。课文以“阳光”为线索,主要通过母亲用阳光晒被子为孩子们取暖和毕大妈用阳光晤水为孩子们洗澡两件事的记叙,表现了贫穷人家在面对艰苦日子时勤俭持家、热爱家人、聪明睿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特级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一侧的旁批,进一步了解表达方式。
2.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从独白、景物、事情以及线索等方面综合了解情感抒发的方式,进一步感知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阅读批注,进一步了解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习习作例文和旁批,进一步归纳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运用方法。
难点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情感,并采用合适的表达情感的方法。
突破方法修改习作,了解自己运用写作方法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运用写作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对比法、点拨法。
学法表格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会阅读习作例文一侧的旁批,进一步了解表达方式。
2.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从独白、景物、事情以及线索等方面综合了解情感抒发的方式,进一步感知写作方法。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诗人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光,我们或许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地,近观流水,我们豪情万丈。
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对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从习作例文中进一步感知习作方法。
二、研读课文1. 默读课文,在《别了,语文课》一课中,“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有怎样的变化?教师点拨:对于语文课,“我”由开始的“厌恶”到后来的“喜爱”,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
2. 从“我”的这些心理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点拨:结合一些海外华侨不忘学习中文的事例,谈自己的感受。
3. 朗读课文,在《阳光的两种用法》一课中,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教师点拨:母亲创造了阳光的第二种用法,其实是告诉我们母亲就是我们生命里那束不可或缺的阳光,母爱是我们幸福的来源。
三、例文引路,感知写法1. 对照课文和批注,阅读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表格。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
板书
让真情自然流露
精描细绘见真情
万事求实显真情
直抒胸臆见真情
巧妙地安排结构
第一人称描写叙述
一、回顾单元所学,明确习作主题。
1.同学们读得那么自信,奖励大家玩个游戏吧,比比谁能鹤立鸡群。出示比赛规则:老师将出现4道题目,答对第一题半立状,答对第二题站立状,答对第三题站立一手上举。答对第四题站立一手举起一脚后伸做鹤立鸡群。
2.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体会了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1)《匆匆》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抒发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
(2)《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股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表现了“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前一篇课文侧重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后一篇课文侧重把情感融人具体的人、事、景物中。
(3)昨天的语文课我们还欣赏了学生习作的范例。看着PPT你能回忆起来吗?
(4)巧妙地安排结构。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手法,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第一人称描写叙述。运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结尾:再次抒发情感,注意和主题及开头相呼应。
四、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三、指导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
1.六年的小学习作你对开头一定很有方法?你想到什么?用上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关于“真情”的排比句,引出一件往事。(也可以用开门见山、声音法、情景描写、回忆法等开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课件)
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
同学们对照评价要求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吧!
事例要恰当 内容要具体 如果情感有变化,能把情感的变化写清楚; 如果能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环境、物中更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件
课后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
呜咽. (yè yàn) 相叙. (xù shù)
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 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 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 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同学们思考一下,自己 的习作中是否也可以加上些 内心独白呢?加在哪里比较 合适呢?
《别了,语文课》中“我”的情感变化
(2)“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这句 话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 A ) A.“我”不忍心离开老师和同学,不舍得离开祖 国,抒发了“我”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B. 老师和同学送“我”礼物,“我”很高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件
课后练习
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对吗?对的打“√”,错的请
改正过来。
③热泪( 盈)眶
④( 胡 )思( 乱 )想
1. 望着这片熟悉的土地,他激动得_③____。
2.“上课时不要_④____,要_②____地听讲才行呀!”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四、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____爸__爸__说__,__他__正__为__那__件__事__操__心___。___________ 2. 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改为陈述句) ______没__人__知__道__我__心__里__的__痛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暑假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习作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内容分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内容分析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单元,以“让真情自然流露”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情感,并学会通过文字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情感。
这一设计不仅彰显了语文教育的情感性和人文性,还凸显了其实践性特点,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真挚流露情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生活。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旨在引导学生真实体验并自然表达情感。
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应能深刻感受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变化,捕捉生活中触动人心的细微之处,并借助文字将这些情感真实、生动地展现。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本单元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
首先,通过范文引路,如《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以及习作例文,让学生感受真情流露的魅力;其次,通过具体写作指导,如“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具体内容和描写手法来展现人物情感;最后,通过实践写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提升写作能力。
此外,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引导他们通过观察生活、体验情感,捕捉感人细节,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同时,通过写作实践,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学会用文字传达情感。
本单元还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实践性,通过一系列写作任务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写作技巧,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种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习作单元,“让真情自然流露”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对学生六年语文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也是对他们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的全面提升。
同时,该单元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总结,也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单元“让真情自然流露”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还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优秀设计
习作例文教材分析:《别了,语文课》讲了“我”因全家移民和张先生给“我”一本书后,“我”对语文课的态度由“厌恶”变成“喜爱”,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并决心自修语文的事情。
本文把“我”对语文的不舍之情始终贯穿于叙事之中。
无论是与父亲的对话,还是老师、同学的留言和送书,都饱含着“我”对祖国、对母语的不舍之情。
《阳光的两种用法》以老阳儿为线索,描写了“母亲用阳光晒被子”“毕大妈用阳光晒水”的“阳光的两种用法”。
作者以情带文,写出了阳光带给自己童年的幸福回忆,表达了对阳光的喜爱和对母亲、毕大妈这样人的赞美。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与本单元类似的体例,且在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对本单元要求掌握的写作方法有所了解,所以,理解起来并不难。
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进一步巩固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和直抒胸臆的写法,为后面的习作打下基础。
教学建议:1.先让学生总结前面两篇课文运用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哪些,然后快速浏览习作例文,发现习作例文与前面两篇课文的相似之处。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赏析例文的写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阅读习作例文,读懂习作例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习作例文,结合批注,加深理解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和直抒、间接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陈小允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祖国、对语文的不舍之情。
2.感受母亲和毕大妈的生活智慧,体会作者对阳光的喜爱和对母亲、毕大妈这样人的赞美。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阅读习作例文,结合批注,加深理解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和直抒、间接抒情的写法。
难点1.感受陈小允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祖国、对语文的不舍之情。
2.感受母亲和毕大妈的生活智慧,体会作者对阳光的喜爱和对母亲、毕大妈这样人的赞美。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能有条理地写下来。
2.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也能把变化写清楚。
3.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1.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能把变化也写清楚。
2.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也能把变化写清楚。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聊天导入师:刚刚你们站在教室外面的心情是什么?生:紧张,因为跟平时上课不一样,有很多老师来听课。
师:还有吗?生:很期待,因为这是全新的课堂,是全新的老师,所以我很期待。
师:你呢?生:我很兴奋,因为我想在这堂课上流露我的真情实感,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
师:很好,刚刚你们抒发都是自己的?生:真情实感师:对了,我也说说我的情感体验。
师:当我迈进到罗江实验小学那一瞬间,我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
因为我听到一个男老师带领全校师生经典诵读,那声音富有磁性,诵读的内容是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学校虽小,但是特别有文化底蕴。
师:中午我和叶老师在这里小憩了一会儿,醒来的时候,身上有一张柔柔的,软软的围巾盖在我们的身上,当我抬望眼,看到的金校长那温柔的眼神,我知道是金校长送来的温情。
下午第一节,一个杯子从后排递过来,当我打开看时,咖啡的香味弥漫出来,热气腾腾的,一股暖流溢满了我的心间。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带反思-第3单元-习作例文-统编新教材
1.能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学习收获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认真聆听其他同学对于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交流。
3.能用几句话描写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说说从课文中的发现。
师:同学们,回顾《匆匆》《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它们分别讲了什么?2.学生讲述从课文中的发现。
教学预设:《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设问,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那个星期天》中,有一段叙述了“我”“挨时光”:“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3.学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进行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自己的发现。
(1)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2)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4.课件展示抒发情感的精彩片段。
《我的老师》片段: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
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直接抒情的部分: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在叙述中流露感情的部分: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
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5.教师总结在文章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好处。
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让读者感动,就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抒情,就需要运用一些表达情感的方法,或直接抒情,或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
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文章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生动。
二、学习“初试身手”。
1.创设情境:临时抽查课文背诵,询问被抽查的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心情。
(担心、害怕;窃喜、开心。
)2.师: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例文
《别了,语文课》讲了“我”因全家移民和张先生给“我”一本书后,“我”对语文课的态度由“厌恶”变成“喜爱”,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并决心自修语文的事情。
本文把“我”对语文的不舍之情始终贯穿于叙事之中。
无论是与父亲的对话,还是老师、同学的留言和送书,都饱含着“我”对祖国、对母语的不舍之情。
《阳光的两种用法》以老阳儿为线索,描写了“母亲用阳光晒被子”“毕大妈用阳光晒水”的“阳光的两种用法”。
作者以情带文,写出了阳光带给自己童年的幸福回忆,表达了对阳光的喜爱和对母亲、毕大妈这样人的赞美。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与本单元类似的体例,且在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对本单元要求掌握的写作方法有所了解,所以,理解起来并不难。
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进一步巩固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和直抒胸臆的写法,为后面的习作打下基础。
1.先让学生总结前面两篇课文运用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哪些,然后快速浏览习作例文,发现习作例文与前面两篇课文的相似之处。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赏析例文的写法。
【知识与技能】
阅读习作例文,读懂习作例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结合批注,加深理解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和直抒、间接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陈小允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祖国、对语文的不舍之情。
2.感受母亲和毕大妈的生活智慧,体会作者对阳光的喜爱和对母亲、毕大妈这样人的赞美。
重点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结合批注,加深理解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和直抒、间接抒情的写法。
难点
1.感受陈小允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祖国、对语文的不舍之情。
2.感受母亲和毕大妈的生活智慧,体会作者对阳光的喜爱和对母亲、毕大妈这样人的赞美。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
一、回顾与复习
1.《匆匆》采用了大量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对自己虚度光阴的懊悔,《那个星期天》采用了融情于景的方式,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失落和绝望。
2.这两篇课文的作者在写作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上,都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波澜。
)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习作例文,继续体会表达情感的方式。
二、学习《别了,语文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语文课,每天都学语文,每天都在说语文、用语文,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那么,语文究竟代表着什么,它究竟有多么重要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即将要离开祖国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的语文情结。
2.齐读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例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陈小允对语文课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陈小允起初非常讨厌语文课,后来在移民前喜欢上了语
文课。
因为张先生送给他一本书和得知要移民到中美洲无法再学习语文了。
(三)细读例文,品析感悟
1.自读自悟,找出能够表现陈小允对语文课的喜爱和眷恋之情的语句。
2.引导学生找到第1~9自然段的相关语句,体会陈小允对语文课的喜爱和眷恋。
3.师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指出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1)“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
”这句话通过写“我”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表现了“我”不想下课的心情,反映了“我”对语文课态度的转变。
(2)品读放学后一幕,找到“我”与爸爸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思考:听了爸爸的话后,“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我听后吓了一跳。
”“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
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
”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对语文课的喜爱和眷恋。
)
(3)文中列举“我”通过努力,最近一次默书一个字也没错的例子来表现“我”对语文课的喜爱和眷恋。
4.在陈小允喜爱上语文课的时候,他却要离开了。
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会有何感受(不舍、难过)请同学们默读第10~14自然段,画出描写他心理活动的语句,并在旁边的空白处作批注。
5.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张先生做了什么,同学们做了什么“我”想了什么(师生交流,加深感悟:文章通过选择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两件事,突出了离别的感伤气氛和“我”对老师、同学、祖国的不舍。
)
(四)课堂小结,明确写法
1.例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事例来表达“我”对语文的不舍和眷恋
引导学生理解:(1)和爸爸谈话后,“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温习教过的课文;(2)“我”默书得一百分;(3)老师给“我”留言和同学送书。
2.课文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法来表达这种情感
(1)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中,如与爸爸的对话,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等事件中,对“我”动作、语言的描写。
(2)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直接表达“我”对语文的不舍。
如“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接受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
三、按照这节课的学习方法,自学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讨论解决例文后面的问题
别了,语文课⎩⎪⎨⎪⎧⎭
⎪⎬⎪⎫与爸爸的对话默书得一百分
老师留言、同学送书 喜爱、眷恋
本单元的习作例文有两篇,即《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
这两篇课文作为例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和运用内心独白等直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一篇例文的教学上。
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各部分意思,分析课文主要是怎样来表达情感的,以突破教学重点。
最后,要求学生以学习《别了,语文课》的方法来学习第二篇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
如果学习例文后能接着写作文,效果应该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