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实习六-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Where are older rocks exposed at the surface? Younger Rocks
Geologic Map and Cross Section
作
业
绘制暮云岭图中A——B 绘制暮云岭图中A——B地质剖面
平面示意图
剖面示意图
褶曲转折端存在次一级褶曲示意图
m点
褶 皱 构 造 剖 面 图 不一致的调整
要尖灭了
校正前
校正后
褶皱转折端形态恢复
●
15° 15°
●
Ⅱ●
Ⅱ′
●
Breached (Eroded) Folds & Age of Rocks. Superposition: Youngest on Top
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步骤
1、分析图区褶皱特征及地形,注意是否有次级褶皱? 分析图区褶皱特征及地形,注意是否有次级褶皱? 次级褶皱 如果有次级褶皱,在剖面图上应反映出来. 如果有次级褶皱,在剖面图上应反映出来. 2、选定剖面位置并绘在地质图上. 选定剖面位置并绘在地质图上. 剖面位置并绘在地质图上 3、绘制地形剖面. 绘制地形剖面. 4、在剖面线上和地形剖面上用铅笔标出背斜(∧) ,向斜 在剖面线上和地形剖面上用铅笔标出背斜( 的轴迹位置,对于剖面附近可能隐伏的次级褶皱 可能隐伏的次级褶皱的 (V)的轴迹位置,对于剖面附近可能隐伏的次级褶皱的 轴迹应延伸至剖面上来 应延伸至剖面上来. 轴迹应延伸至剖面上来. 绘出并恢复褶皱形态:注意“等厚” 相似” 5、绘出并恢复褶皱形态:注意“等厚”和“相似”原则 6、按剖面规格加以整饰
实习九(作褶皱断层区图切剖面)
一、实习目 (1)初步掌握阅读褶皱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区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初步掌握阅读褶皱断层地区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1)初步掌握阅读褶皱断层地区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2)学会认识和分析褶皱的形态、组合特征及形成时代; (2)学会认识和分析褶皱的形态、组合特征及形成时代; 学会认识和分析褶皱的形态 (3)掌握绘制褶皱断层地区图切剖面图的方法 掌握绘制褶皱断层地区图切剖面图的方法。 (3)掌握绘制褶皱断层地区图切剖面图的方法。
5.绘出褶皱形态 .
(5)褶皱同一翼的相邻岩层的倾角相差较大, (5)褶皱同一翼的相邻岩层的倾角相差较大,上下岩层又是整合 褶皱同一翼的相邻岩层的倾角相差较大 接触关系,这可能是岩层倾角局部变陡或变缓的表现, 接触关系,这可能是岩层倾角局部变陡或变缓的表现,可按两翼 同一岩层厚度基本不变的前提, 同一岩层厚度基本不变的前提,在地表处的岩层倾角可按所测量 值绘,向深处则加以适当修正,使之逐渐与产状协调一致( 17); 值绘,向深处则加以适当修正,使之逐渐与产状协调一致(图17);
二、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褶皱构造图切剖面有两种:一种是铅直剖面, 褶皱构造图切剖面有两种:一种是铅直剖面,一 般横切褶皱延伸方向,这是常用的剖面图。 般横切褶皱延伸方向,这是常用的剖面图。 另一种是垂直于褶皱枢纽的剖面, 另一种是垂直于褶皱枢纽的剖面,称为横截面图 或正交剖面图。 或正交剖面图。这种横截面图能比较真实地反映褶皱 在剖面上的形态。 在剖面上的形态。横截面图通常是在比例尺较大的地 质图上绘制。 质图上绘制。皱横截面图是在垂直于褶皱枢纽的截面 上投影而成的。 上投影而成的。 一张反映褶皱构造形态出霹较完整、 一张反映褶皱构造形态出霹较完整、标明有枢纽 产状的良好的地质图是绘制横截面图的基础。 产状的良好的地质图是绘制横截面图的基础。
实习7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
50
D3 上泥盆统砂岩
八、绘制褶皱区图切地质剖面图
3. 绘制地形剖面线 4. 投影地质界线。 5. 整饰图件,完成
地质剖面图。
田坝地1形00地m质图
51 48 1000
A C1
T2
T3
49
C2 900 C1
D3 C2
C1
800
B
70
600 P1
C2
J1
72
48
700
800 T2
P1 50
50
田坝
P1
P2
20
P3 21
T1
刘家沟 37
59 51
58
高台地质图 1∶20000
T2
8
T1 28
P3 高台
P2
蒋家湾 J1 5
A
P3
P2 39 P1
P1
35
B
T1 34
30 T2
五、在地质图上判断褶皱轴面特点
两条基本原则:
(1)如果褶皱两翼的倾角基本相等,则轴面近直
立(倒转的等斜褶皱例外);
(2)如果褶皱两翼的倾角相差较大,则轴面倾向
(2)背斜两翼倾向相背,向斜两翼倾向相对。倒 转褶皱两翼的倾向相同。
刘家沟地质图 1∶20000
P1 18
P2
20
P3 21
T1
刘家沟 37
P3
P2 39 P1
A
59 51
58
P1 B
高台地质图 1∶20000
T2
8
T1 28
高台 P2
35
P3
T1 34
蒋家湾 J1 5
30 T2
四、在地质图上判断褶皱枢纽特点
06褶皱地区剖面图
读褶皱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一、目的学会从地质图上认识褶皱的分布特征,学会作褶皱区地质剖面图,并用文字描述褶皱。
二、内容(一)读褶皱区地质图1.本区地形地貌特征:图区范围,东西长XX公里,南北宽XX公里。
面积为XX平方公里。
区内主要村镇为北部的北庄与南东角的李家村。
图区中部地形相对较高,其最高峰为暮云岭海拔大于450米,南北地形相对较低,其最低点海拔小于150米,相对高差约300米,属于低山丘陵区。
区内水系主要为北部的细水与南部的东流水,总体走向约为北东65度,流向由西向东。
区内山系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分布于区内中部广大地区,海拔高度多大于200米,山谷多为南东、北西向展布。
2.图区地层发育特点:区内区内发育地层为Q4、J3、J2、P2、P1、C3、C2、C1、S1、O2地层。
根据地质图及地层产状特点,S1与C1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P1与J2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C3 与J1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Q4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各老地层之上。
地层分布特点:Q4主要分布于细水、东流水两侧低洼地带。
J3分布于图区的北西角,倾向约为315度,倾角24度。
J2分布于图区的北西部与南部倾向X度,倾角X度。
其他(略)。
3.图区褶皱构造特征:区内褶皱构造发育,褶皱总体展布方向(轴线走向)为NE45°。
由北西至南东依次分布有北庄向斜、暮云岭背斜、青岩顶向斜(倒转向斜)等。
各褶皱的要素(略)。
(二)绘制褶皱区剖面图1.剖面线的选择:选择区内垂直于主要褶皱的轴线延伸方向(构造线方向)。
2.地形曲线的绘制(同前)特别注意微地形的影响。
3.投影地质界线(同前),一定要准确。
4.Q4界线的处理与下伏地层界线的勾绘。
5.先绘制不整合面以上的地层与褶皱核部的地层,在绘制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和褶皱翼部的地层。
特别注意褶皱两翼的次级变化。
6.褶皱轴面产状的确定(见书)与剖面深部褶皱转折端位置的确定。
7.褶皱翼部地层产状不一致时,地层界线的勾绘(利用等厚原则)。
褶皱断层实习
奇峰—雨峰纵向逆断层:位于奇峰和
雨峰之东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延出图 外,图内全长18Km。断层产状为: 320°∠20°— 30° 。上盘为组成奇峰—雨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 层,下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个不 完整的向斜。上盘的石炭系各统地层逆冲于下二叠 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距约800米。断层 走向与褶皱轴一致,因此为纵向逆断层。断层中部 为两个较晚的期的横向断层错断。断层形成时代: 晚三叠世(T3)—早白垩世(K1)之前。三条断层 呈叠瓦式。
实习九:读断层—褶皱地 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一、目的要求 (一)读断层发育区地质图及描述断 层 (二)编制断层—褶皱发育区地质图 的剖面图
二、断层发育区地质特征的概略分析
分析出露的地层,建立地层层序;判断不整合时 代;研究新老地层分布及产状;确定区内褶皱形 态及轴向以及断层发育状况。
1 断层面产状确定? 2 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确定?
(1)走向断层? (2)横向断层?
3 断距的测定? 4 断层时代确定? 5 断层的描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断层描述
断层描述内容 1 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 2 位置、通过的主要地点、延伸方向及程度 3 断层面产状 4 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 5 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的错开特征 6 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 7 断层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断层形成时代
实习二读褶皱区地质图和编制褶皱区剖面图
• 1、掌握分析褶皱区地质图的方法。 • 2、在地质图中认识和分析褶皱形态、
组合特征及形成时代。 • 3、掌握编制褶皱区地质剖面的方法。
本次作业描述内容
1、地形地貌 (1)图内地形(1)各时代地层的分布特征及产状; (2)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3、褶皱描述
分析褶皱基本特征
6、翼间角和褶皱紧闭程度:根据两翼的倾角可估算出翼间角的大小。 7、轴迹:褶皱各岩层的倾伏端或扬起端的连线。 8、平面形态:同一岩层长宽之比。 9、褶皱组合:根据图内所有背、向斜排列规律判断。 10、褶皱形成时代:根据角度不整合判断。 11、褶皱描述:包括褶皱名称、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和翼部地 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轴面产状、枢纽产状、位态分类、次 级褶皱特征、褶皱与周围其他构造的关系、褶皱形成时代。
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轴面直立 两翼倾角不等——轴面倾斜 背斜的轴面与缓翼倾向一致 向斜的轴面与陡翼倾向一致
分析褶皱基本特征
4、确定枢纽产状:根据两翼地层的地质界线或核部宽窄变 化判断
两翼平行延伸——枢纽水平 两翼交汇或呈弧形弯曲——枢纽倾伏 背斜枢纽倾伏方向为倾伏端 向斜枢纽倾伏方向为扬起端 5、转折端形态:在图中褶皱倾伏端或扬起端的轮廓大致反 映转折端形态。
编制褶皱剖面的注意事项
1、剖面切过不整合面时,先画不整合面以上的地层和构造。 2、剖面切过褶皱时,先画核部,逐次向翼部进行,并画出次级褶皱。 3、褶皱同一翼的岩层倾角相差较大、且为整合接触时,按照同一岩层 厚度基本相等的原则绘制。 4、褶皱转折端的剖面形态应与图中转折端的平面形态一致。
两翼交汇或呈弧形弯曲——枢纽倾伏 1、区分背、向斜:可根据地层新老关系。 组合特征及形成时代。 1、区分背、向斜:可根据地层新老关系。 (1)图内地形总的分布特征; 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轴面直立 两翼平行延伸——枢纽水平 背斜枢纽倾伏方向为倾伏端 3、判断轴面产状:根据两翼的产状判断。 1、掌握分析褶皱区地质图的方法。 向斜枢纽倾伏方向为扬起端 背斜的轴面与缓翼倾向一致 两翼倾角不等——轴面倾斜 背斜的轴面与缓翼倾向一致 7、轴迹:褶皱各岩层的倾伏端或扬起端的连线。 组合特征及形成时代。 1、区分背、向斜:可根据地层新老关系。 1、区分背、向斜:可根据地层新老关系。 背斜的轴面与缓翼倾向一致 背斜的轴面与缓翼倾向一致 2、剖面切过褶皱时,先画核部,逐次向翼部进行,并画出次级褶皱。 (1)图内地形总的分布特征; (1)图内地形总的分布特征; 2、确定两翼产状:可从地质图中直接读出或求出。 两翼倾角不等——轴面倾斜 8、平面形态:同一岩层长宽之比。 两翼交汇或呈弧形弯曲——枢纽倾伏 1、区分背、向斜:可根据地层新老关系。 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轴面直立 4、确定枢纽产状:根据两翼地层的地质界线或核部宽窄变化判断
构造地质实训6绘制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
实训6 绘制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
3.铅直剖面的绘制步骤
(1)分析图区地形和褶皱特征; (2)选定剖面位置; (3)绘制地形剖面 ; (4)在剖面线上和地形剖面上用铅笔标出背斜和Leabharlann 斜的位置; (5)绘出褶皱形态。
实训6 绘制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
实训6 绘制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
4.作业
构造地质学
实训六、绘制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
实训6 绘制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
1.目的要求
初步掌握在褶皱区地质图上切制剖面图的 方法。
实训6 绘制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
2.图切剖面图类型
地质剖面图是反映地质构造的基本图件,褶皱构 造图切剖面图有两种:一种是铅直剖面,一种是正交 剖面。 ➢ 铅直剖面一般横切褶皱延伸方向,这是常用的剖 面图,它适用于在各种比例尺地质图上反映褶皱与图 面垂直面上的褶皱特征; ➢ 正交剖面是垂直于枢纽的横截剖面图,能比较真 实地反映褶皱在剖面上的形态。
实习6 读褶皱区地质图和编制褶皱区剖面图(2)
2021/4/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10
青岩顶向斜
青岩顶向斜褶皱,位于暮云岭南侧的青岩顶及其附近,呈NE-
SW向延伸(约50°)。宽约1000 m,长约2500 m,长宽之比约为
2.5∶1,为短轴向斜褶皱。核部为上二叠统(P2)硅质页岩,两 翼由内向外依次为下二叠统(P1)灰岩、上石炭统(C3)砂岩和中 石炭统(C2)灰岩。
2021/4/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5
暮云岭地区地形地质图
A
C
E
B
D
τ
τ
A
S1 S1
B 三、分析褶皱特征:A.青岩顶向斜,B.暮云岭背斜,C.向斜,D.向斜,E.背斜。
共同特征:轴面向南东陡倾斜,枢纽倾伏角较小,均为短轴褶皱。
2021/4/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6
暮云岭地区地形地质图
A
S1 S1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11
学生作业样例
A
B
2021/4/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12
投
影
地
形
暮
线
2021/4/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13
投影地形线
暮
2021/4/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14
投
影
地
层
分
界
暮
线
2021/4/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15
投影地层分界线
暮
2021/4/2
构造地质学—郝建民主讲
3
暮云岭地区地形地质图
A
S1 S1
B
一、分析地形地貌:山脉走向为近东西向,与地层走向(NE)呈斜交关系,本区最高点为青岩顶 (海拔为400米)。图中南、北各有一条河,水流方向自西向东。
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
200
25 400
350 70
P2
300 250
150 P1
200
85
C2
Q
C2 300
75
C1 50 C2
东
C2 50
C1 150
250
150 Q
J2
20 200
B
30
C2 C1
48
70
流
李家村
S1 J2
150
C2
51
S1
88
O3
75 水
21
Q
65
Q S1
图例
Q 第四系砂、砾石
J3 上侏罗统粉砂岩
间过程的所有标P2 记
P3
P2
P2 砂岩
尖峰地形地质图上A—B地质剖面图
A—B地质剖面图
海拔(m) A
200
尖峰
海拔(m)
E
B 200
150 K
100 T2 50
T1
P3
0
P2
P3
T2 T1
150 100 P3 P2 50 0
150 100 50
150 100 50
填充岩性花纹符号时注意:如尖峰果地同区地一形套地质岩图层的倾角
实习4 读褶皱地区地质图 并作地质剖面图
一、实验目的 读褶皱发育区地质图,描述褶皱,理解褶皱要素的概念,
认识褶皱形态。 二、实验要求
(1)初步掌握分析褶皱地区地质图的方法和步骤; (2)学会在地质图上分析褶皱的形态和描述褶皱; (3)学会绘制褶皱横剖面图。 三、实验用具
地质图、绘图工具。
四、实验内容
T3
T2
T1
74
35 尖峰
褶皱构造实习报告
摘要: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了解褶皱构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
通过对褶皱构造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对地质构造的认识,为今后从事地质工作打下基础。
一、实习目的1. 了解褶皱构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2. 提高野外观察和分析能力;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山脉三、实习内容1. 野外实地考察(1)观察褶皱构造的形态:在实习地点,我们首先观察了褶皱构造的形态,包括背斜和向斜。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背斜顶部岩层较老,向斜顶部岩层较新,这符合褶皱构造的基本特征。
(2)分析褶皱构造的成因:根据野外观察,我们认为该褶皱构造可能是由区域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
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背斜和向斜。
(3)研究褶皱构造的分布规律:通过对褶皱构造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褶皱构造呈带状分布,这与区域构造应力方向密切相关。
2. 室内分析(1)岩石样品采集: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我们采集了不同层位的岩石样品,以便进行室内分析。
(2)岩石样品鉴定:通过对岩石样品的观察、实验分析,我们鉴定了岩石类型、成因等特征。
(3)绘制褶皱构造剖面图: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结果,我们绘制了褶皱构造剖面图,展示了褶皱构造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
四、实习体会和收获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褶皱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野外观察和分析褶皱构造的方法。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深入了解了地质构造的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地质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实习总结本次褶皱构造实习,使我对地质构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野外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0实习8-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2014 - 03
在投地质界线点和画褶皱构造时应注意下几点:
①剖面切过不整合面和第四系时,先画不整合面以上的地层和构造,然后再画不整 合以下地质界线。其画法:在地质图上把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分界线按其延伸趋势
延至剖面线上相交于某点,将此点投影于不整合面得一交点,从此点绘出不整合以
下地层的界线和构造。 ②剖面线切过断层时,先画断层,然后再画断层两侧的地层和构造。 ③绘制褶皱时,应该从褶皱核部开始,然后再画两翼,并注意表现出次级褶皱。
C
P
T
J
K
J
T
P C h1 h 2
K C P h2 h1 T J
T
P h1
C h2
校正前
要尖灭了
校正后
根据同一岩层厚度不变校正两翼岩层的产状
褶皱转折端形态恢复
绘制褶皱 转折端深 部位置的 方法
●
15°
●
Ⅱ●
●
Ⅱ′
如果轴面直立或近于直立的褶皱转折端,先作平行枢纽方向的纵向剖面,求出 剖面线处核部地层枢纽的深度,然后结合两翼枢纽位置绘出转折端。 一般情况下,转折端的深部位置可以根据两翼产状和褶皱形态作合理推测。
构造地质学实习
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一、目的要求
学会在褶皱区地质图上绘制图切剖面图
二、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步骤
1、分析图区褶皱特征及地形,注意是否有次级褶皱?
如果有次级褶皱,在剖面图上应反映出来.
2、选定剖面位置并绘在地质图上. 3、绘制地形剖面. 4、在剖面线上和地形剖面上用铅笔标出背斜(∧) ,向斜 (V)的轴迹位置,对于剖面附近可能隐伏的次级褶皱的 轴迹线应延伸至剖面上来. 5、绘出并恢复褶皱转折端形态:注意“等厚”和“相似” 原则;转折端深部位置绘制方法。 6、按剖面规格加以整饰
实习六、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2021/8/5
2
4、在剖面线上和地形剖面上标出背 斜(∧) ,向斜(V)的位置,对于 剖面附近可能隐伏的次级褶皱的轴迹 应延伸至剖面上来。
5、绘出并恢复褶皱形态。
2021/8/5
3
两翼同一岩层产状不一致的调整
2021/8/5
4
No Image
2021/8/5
5
作业:
过AB切制一条褶皱构造剖面图。
2021/8/5
6
实习六、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 选择剖面线
• 标出剖面线所经过的褶皱位置
• 绘制地形剖面
• 绘制褶皱形态
2021/8/5
1
绘制褶皱地区剖面 图步骤:
1、分析图区褶皱特 征及地形,注意是 否有次级褶皱?如 果有次级褶皱,在 剖面图上应反映出 来; 2、选定剖面位置并 绘在地质图上; 3、绘制地形剖面;
实习五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
C1
东
C2
Q 50
200
20 0
150
50
0 25
流
李家村
150
水 21
J2C2C1 150J220C2S1 J2 B
地层产状
70 倒转地层产状
1.在地质图上识别褶皱的存在
高台地质图
① 地层沿某一方
1∶20000
39 41
T2 T1
8
向重复,需要排除
由于断层造成的地 层重复; ② 地层的倾向相 反或相对
蒋家湾
28
J1
5
38
高台 P2
P3
30
P1
35 34
T1 T2
地质图上地层产状表示方法
倾角 倾向线
(注意:没有 “ ”)
39
倒转地层的 倾向线
P3
50
(2)标注地层时代、地层产状、剖面方位、图名、 P 页岩 比例尺、图例、特征地形地物、责任表,擦去中 P P 间过程的所有标记 P P 砂岩
100
T1
灰岩
150
2
150
3
2
3
2
尖峰地形地质图上 —B地质剖面图 A—BA 地质剖面图
海拔(m) A 200 150 K 100 T2 T1 50 0 尖峰 T2 P3 P2 P3 T1 P3 海拔(m) E B 200 150 100 P2 50 0
刘家沟地质图
1∶20000
39
高台地质图
1∶20000
T2 T1
P1
18
8
20
41
蒋家湾
28
P2 P3
21
J1
5
刘家沟
实验六 褶皱地质图读取及剖面图绘制
图例;责任表;
六、作业
1、分析暮云岭地区地质图中的褶皱形态特征 及形成时代。 2、对图内一褶皱进行文字描述。 3、绘制暮云岭地形地质图A-B剖面。
2)确定两翼产状:
(1)两翼产状可从地质图上直接读出; (2)在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上,两翼 产状也可根据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关系求出; (3)根据地层出露宽度,定性对比两翼倾 角的大小。
3)倒转翼的确定:
4)判断轴面产状:
(1)若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相等,表示轴 面直立。
(2)两翼倾向、倾角基本相同,则轴面产状 与两翼产状基本一致(等倾褶皱);
五、实验内容 一、读褶皱区地质图 1、褶皱读取步骤 地层分布是否对称重复
识别背斜和向斜
分析褶皱形态和组合特征
褶皱两翼、轴 面和枢纽产状
雁行式、穹盆构 造、侏罗山式、 阿尔卑斯式
2、对单个褶皱形态的认识和分析
1)区分背斜和向斜: 根据地层的对称重复及地层新老关系区分 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中间老,两侧新; 向斜:岩层中间新,两侧老;
原则:从大到小,从主到析区内背斜、向斜之后,按轴迹排 列规律和剖面上褶皱组合特征,确定褶皱组合类 型:平行线列褶皱、雁列褶皱或其他类型褶皱。
3、确定褶皱形成时代 根据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来确定
二、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1、分析图区地形和褶皱特征:次级褶皱 2、选定剖面位置:剖面线应标绘在地质图上 3、绘制地形剖面:注意河流的画法 4、在剖面线上和地形剖面上用铅笔标出背斜 (∧)和向斜(∨)的位置。
6)转折端形态的认识:
在地形较平坦的 地质图上,轴面直立 或陡倾斜的倾伏褶皱 倾伏端的轮廓大致反 映褶皱在剖面上的转 折端的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3-26
《构造地质学》-李强
4
3.绘制地形剖面
4. 标记构造位臵
在剖面线上和地形剖面上用铅笔标出背斜和
向斜的位臵,对于剖面附近可能隐伏延展到剖面
切过处的次级摺皱,应将其轴迹线延到与剖面线 相交,也在剖面线和地形剖面上标出相应位臵。
2008-3-26
《构造地质学》-李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2008-3-26
地质类专业基础课
构造地质学
2008-3-26 《构造地质学》-李强 1
实习六 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一、实习目的
学会在褶皱地区地质图上绘制图切
剖面的方法
2008-3-26
《构造地质学》-李强
2
二、方法说明
1.铅直剖面:适用于各种比例尺地质图
2.正交剖面:适用于变形强、枢纽倾伏角
较大的复杂褶皱区
2008-3-26
《构造地质学》-李强
6
5.绘出褶皱形态:
将剖面线切过的地层界线的交点和褶皱 (包括 次级褶皱)的转折端位臵均投影到地形剖面上。在 绘褶皱构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剖面切过不整合界线时,应先画不整合面以上 的地层和构造,然后再画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和构 造。被不整合面所掩盖的地质界线和构造,可顺其 延伸趋势延至剖面线上,再将该点投影到不整合面, 从此点绘出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界线和构造。
2008-3-26
《构造地质学》-李强
9
5.整饰图件:
圆滑曲线
填充岩性
完成图例
编写表格
2008-3-26
《构造地质学》-李强
10
(二)褶皱横截面图的绘制方法
略
2008-3-26
《构造地质学》-李强
11
三、作业
(3)绘制暮云岭地形地质图(附图6)A-B剖面
2008-3-26
《构造地质学》-李强
12
2008-3-26
《构造地质学》-李强
8
(5)褶皱同一翼的相邻岩层的倾角相差较大,上下岩 层又是整合接触关系,这是岩层倾角局部变陡或 变缓造成,可按两翼同一岩层厚度基本不变前提 将岩层倾角在地表处可按所测数值绘,向深处则 加以适当修正,使之逐渐与主要产状协调一致。 (6)恢复褶皱转折端形态时,轴面直立或近于直立的 褶皱转折端的形态与它在平面上的倾伏端露头形 态大致相似。在绘转折端时也可根据枢纽倾伏角 作纵向切面,求到所作剖面处核部地层枢纽的深 度,然后结合该层两翼倾角及枢纽位臵绘成圆弧
《构造地质学》-李强
3
(一) 褶皱地区铅直剖面图的绘制 1.分析图区地形和褶皱特征 注意地层界线的弯曲是与岩层产状和地形的 影响有关还是与次级褶皱有关,如是次级褶皱 在剖面上应反映出来。 2.选定剖面位臵 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褶皱轴迹延伸方向,且 能通过全区主要褶皱构造。将选定的剖面线标绘 在地质图上。
2008-3-26
《构造地质学》-李强
7
(2) 剖面切过断层时,先画断层,然后再画断层两侧 的地层和构造。 (3) 绘褶皱构造应先从褶皱核部地层界线开始,逐次 绘出两翼,并要注意表现出次级褶皱。 (4) 剖面线与地层走向斜交时,应将地层倾角换算成 剖面方向上的视倾角画出剖面。如剖面切过的地 点无岩层产状数值,可按同一翼最邻近的产状数 据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