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化学计算题的几种分析法

合集下载

试论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几种常用解法

试论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几种常用解法

试论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几种常用解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化学计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谈一谈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几种常用的解法。

一、代数法此法要求把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结合在比例式或代数式方程中进行计算。

常用的有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法。

例1:多少克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在氯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氯化氢通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可得到2.87g沉淀?解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HCl+AgNO3=AgCl↓+HNO3从题意看出,反应物锌与最终生成的氯化银的关系为:Zn→2AgCl。

设需x g锌Zn→2AgCl? 65 287x 2.8765∶287=x∶2.87二、差量法利用差量法解题做为解题的突破口,关键是寻求差量与某些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差量法解题所用的数学知识是等比定律,主要运用它的两种衍生形式,即:例2:把CO的气流通过加热a gCuO,CuO部分被还原,称得固体物质总质量为b g,同时生成CO2的质量为dg。

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用数学式表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设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CuO + CO = Cu + CO2→O80 ? 64(x+32)80-64dg (a-b)g(x+32)∶d=16∶(a-b)三、守恒法守恒法解题,就是选择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守恒,或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守恒作为解题依据进行解题的方法。

例3 有金属Cu和CuO的混合物共6g,用H2完全还原后,得到Cu共5.2g,则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析:化学方程式:CuO + H2 = Cu + H2O固体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为6g-5.2g=0.8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混合物中的CuO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0.8g,故原混合物中CuO的质量为:0.8g x 16/80=4g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为:6g-4g=2g,四、规律法各类计算题都有解题的规律,掌握了解题规律,就可以根据韪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抓住解题的关键,从而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

一版 例析解化学平衡计算题的常用方法 罗功举 3.27

一版  例析解化学平衡计算题的常用方法 罗功举 3.27

例析解化学平衡计算题的常用方法湖北罗功举化学平衡计算涉及化学平衡知识、气体有关内容、计算技巧方法等,是学科内重要的综合知识点之一,常见题型包括求反应物转化率、产物的产率、平衡时各组分的量或分数、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或密度之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

下面主要从解题方法方面展开阐述,供参考。

一、极限法:此法适合于计算某物质的取值范围、比较判断两个平衡是否为等效平衡等。

解题时,可以将反应物或生成物按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的物质的某一量,再结合题意进行比较判断。

例1在温度、容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起始时,c(X2)=0.1mol·L–1,c(Y2)=0.3mol·L–1,c(Z)=0.2mol·L–1,发生可逆反应:X(g)+3Y2(g)2Z(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2能正确的是()A.c(X2)=0.15mol·L–1,c(Y2)=0.45mol·L–1B.c(X2)=0.2mol·L–1,c(Y2)=0.6mol·L–1C.c(X2)=0.24mol·L–1,c(Y2)=0.24mol·L–1D.c(X2)=0.15mol·L–1,c(Y2)=0.15mol·L–1分析:按极限转化思想,将X2、Y2的量全部往右转化,得Z的量浓度的极大值为0.4mol·L–1;将Z的量全部往左转化,得X、Y2的量浓度的极大值分别为0.2mol·L–1、0.6mol·L2–1。

根据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的特点,知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应界于上述取值范围内;但要注意排除D选项,D选项中X2的量浓度比原来大,而Y2的量浓度比原来小,这与化学反应规律显然是矛盾的。

答案A二、差量法:适合于反应前后整个体系或某物质的量上发生变化的问题。

运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在于从给出的数据中找出发生反应时,各物质的相关量(n、P、V)间的关系,统一转化为△n来计算。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作为一门重要的理科科目,化学在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计算题是学生们最常接触到的题型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化学计算题,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1. 摩尔质量计算法任何一个元素或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只与它的分子量或原子量有关,因此,可以用元素或化合物摩尔质量计算分子、离子、原子等问题。

计算公式:n(物质的摩尔数)=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2. 摩尔占比计算法摩尔占比是指一个分子中某个元素的摩尔数与该分子中所有元素摩尔数总和之比。

求解这种计算题时,必须先求出化学式中各元素的数量,然后再计算摩尔占比。

计算公式:某元素的摩尔占比=该元素的摩尔数÷分子中所有元素的摩尔数总和×100%3. 摩尔浓度计算法摩尔浓度是指一个体系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

在该计算中,需先求出摩尔数,然后再算出溶液体积。

计算公式:C(溶液的摩尔浓度)=溶质摩尔数÷溶液体积(L)4. 用比化学式求出分子式的计算法比化学式是指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数的比,求出比化学式即可推断出化合物的分子式。

计算公式:分子式= n(最简整数倍的原子数)×比化学式5. 化学计量法化学计量法是指通过实验探究,确定元素化合的准确数量关系的方程式。

其中,摩尔比等于化学计量数。

计算公式:化学计量数=元素的摩尔比÷最小的摩尔数6. 工业制备量计算法工业制备量是指在某一生产过程中,制备特定化学物质的最终产品量。

在该计算中,需考虑到有机合成过程中的需要损耗、产率等因素。

计算公式:制备量=原料摩尔数×反应摩尔比×产率7. 反应的质量计算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的质量与终产物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通过反应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质量计算式=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化学计量数8. 等效质量计算法等效质量是指化学物质与特定反应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化学计算常用的方法

化学计算常用的方法
2
• 【例 1】两种金属混合物共 15 g ,投入足 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得11.2 L H2(标准状况 ),则原混合物组成中肯定不能为下列的 BD ( ) • A.Mg、Ag B.Zn、Cu • C.Al、Zn D.Mg、Al 解析 此题可用平均摩尔电子质量 ( 提 供1mole-所需的质量)法求解。15 g金属混合物 可提供1mole-,其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15。选 项中金属Mg、Al、Zn的摩尔电子质量分别为 12 、 9 、 32 5 。若有不能和盐酸反应的金属, 则其摩尔电子质量可视为无限大。故本题答 3 案为B、D。
• 1.差量法是根据题中的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 量求解的方法。 • 2.差量法是把化学变化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物 理量的增量或减量放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作 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各对应量成正比求解。 • 3.差量可以是物质的量的差,对固体、液体 而言,差量可以是质量差、粒子个数差;对气 体,差量还可以是同温、同压下的体积差。
26
解析 图中三条线的前半部分——斜 • 线的斜率大小反映了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A 最快,B最慢)。后半部分——水平线的高低 反应了当等质量金属反应完全时,产生H2的 多少。当三种金属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原子 质量越小,产生H2越多,所以活动顺序为: B<C<A;相对原子质量顺序为:C>B>A, 即为氯化物摩尔质量顺序。
解析 2H2+O2 = 2H2O;H2+Cl2 = 2HCl 三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即n(H2)= 2n(O2) +n(Cl2) 观察选项,只有C符合。
20
点燃
点燃
• 六、讨论法 • 1.讨论法的主要特点是:物质的变化因 条件的不同有多种可能性,或变化的结果有 多种可能性,或条件和结果均不确定,必须 在一定范围内加以确定,为此要通过全面分 析,一一加以研究。 • 2.主要讨论的题型有:①讨论反应发生 的过程;②讨论反应物是否过量;③讨论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和取值范围。

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差量法 平均值法 极限法 估算法 代入法 关系式法

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差量法 平均值法 极限法 估算法 代入法 关系式法

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限法估算法代入法关系式法化学计算题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比较头痛的一类题目,也是他们在测验和考试中最难得分的一类题目,能选用最合适的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解决计算题,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选用合适的方法解计算题,不但可以缩短解题的时间,还有助于减小计算过程中的运算量,尽可能地降低运算过程中出错的机会.例如下题,有两种不同的解法,相比之下,不难看出选取合适方法的重要性:[例1]3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与5.12克铜片反应,当铜片全部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气体2.24升(S.T.P),则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A.9mol/LB.8mol/LC.5mol/LD.10mol/L解法一:因为题目中无指明硝酸是浓或稀,所以产物不能确定,根据铜与硝酸反应的两个方程式:(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可以设参与反应(1)的Cu为xmol,则反应生成的NO气体为2/3xmol,反应消耗的硝酸为8/3xmol,再设参与反应(2)的Cu为ymol,则反应生成的NO2气体为2ymol,反应消耗的硝酸为4ymol,从而可以列出方程组:(x+y)*64=5.12,[(2/3)x+2y]*22.4=2.24,求得x=0.045mol,y=0.035mol,则所耗硝酸为8/3x+4y=0.26mol,其浓度为(0.26/0.03)mol/L,在8-9之间,只能选A.解法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铜片只与硝酸完全反应生成Cu2+,则产物应为硝酸铜,且其物质的量与原来的铜片一样,均为5.12/64=0.08摩,从产物的化学式Cu(NO3)2可以看出,参与复分解反应提供NO3-的HNO3有2*0.08=0.16摩;而反应的气态产物,无论是NO还是NO2,每一个分子都含有一个N原子,则气体分子总数就相当于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的摩尔数,所以每消耗一摩HNO3都产生22.4L气体(可以是NO或NO2甚至是两者的混合物),现有气体2.24L,即有0.1摩HNO3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故所耗硝酸为0.16+0.1=0.26摩,其浓度为(0.26/0.03)mol/L,在8-9之间,只能选A.从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看出,本题是选择题,只要求出结果便可,不论方式及解题规范,而此题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否熟练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第二种方法运用了守恒法,所以运算量要少得多,也不需要先将化学方程式列出,配平,从而大大缩短了解题时间,更避免了因不知按哪一个方程式来求硝酸所导致的恐慌.再看下题:[例2]在一个6升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X(气)和2升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气)+3Y(气) 2Q(气)+nR(气)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A.3B.4C.5D.6解法一:抓住“X浓度减少1/3”,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等于体积比,可分别列出各物质的始态,变量和终态:4X 3Y 2Q nR始态3L 2L 0 0变量-1/3*3L=1L -3/4*1L=3/4L +2/4*1L=1/2L +n/4*1L=n/4L终态3-1=2L 2-3/4==5/4L 0+1/2=1/2L 0+n/4=n/4L由以上关系式可知,平衡后(终态)混和气体的体积为(2+5/4+1/2+n/4)L即(15+n)/4L,按题意"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即(15+n)/4-5=5*5%,求得n=6.解法二:选用差量法,按题意"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按题意"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即混和气体的体积增加了(2+3)*5%=0.25L,根据方程式,4X+3Y只能生成2Q+nR,即每4体积X反应,总体积改变量为(2+n)-(4+3)=n-5,现有1/3*3L=1L的X反应,即总体积改变量为1L*[(n-5)/4]=0.25L,从而求出n=6.解法三:抓住"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得出反应由X+Y开始时,平衡必定先向右移,生成了Q和R之后,压强增大,说明正反应肯定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则反应方程式中X与Y 的系数之和必小于Q与R的系数之和,所以4+3<2+n,得出n>5,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中n=6符合要求,为应选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化学平衡的内容.解法一是遵循化学平衡规律,按步就班的规范做法,虽然肯定能算出正确答案,但没有把握住"选择题,不问过程,只要结果"的特点,当作一道计算题来做,普通学生也起码要用5分钟完成,花的时间较多.解法二运用了差量法,以含n的体积变量(差量)来建立等式,冉峡斓豱算出了的值,但还是未能充分利用选择题的"选择"特点,用时要1分钟左右.解法三对平衡移动与体积变化的关系理解透彻,不用半分钟就可得出唯一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在计算过程中针对题目特点选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往往有助于减少运算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及出错的机会,达到快速,准确解题的效果,而运用较多的解题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商余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解答有机物(尤其是烃类)知道分子量后求出其分子式的一类题目.对于烃类,由于烷烃通式为C n 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烷烃基通式为C n H2n+1,分子量为14n+1,烯烃及环烷烃通式为C n H2n,分子量为14n,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 n H2n-1,分子量为14n-1,炔烃及二烯烃通式为C n 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 n H2n-3,分子量为14n-3,所以可以将已知有机物的分子量减去含氧官能团的式量后,差值除以14(烃类直接除14),则最大的商为含碳的原子数(即n值),余数代入上述分子量通式,符合的就是其所属的类别.[例3]某直链一元醇14克能与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0.2克氢气,则此醇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A.6个 B.7个 C.8个 D.9个由于一元醇只含一个-OH,每mol醇只能转换出1/2molH2,由生成0.2克H2推断出14克醇应有0.2mol,所以其摩尔质量为72克/摩,分子量为72,扣除羟基式量17后,剩余55,除以14,最大商为3,余为13,不合理,应取商为4,余为-1,代入分子量通式,应为4个碳的烯烃基或环烷基,结合"直链",从而推断其同分异构体数目为6个.2.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换言之,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例4]将两种金属单质混合物13g,加到足量稀硫酸中,共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这两种金属可能是A.Zn和FeB.Al和ZnC.Al和MgD.Mg和Cu将混合物当作一种金属来看,因为是足量稀硫酸,13克金属全部反应生成的11.2L(0.5摩尔)气体全部是氢气,也就是说,这种金属每放出1摩尔氢气需26克,如果全部是+2价的金属,其平均原子量为26,则组成混合物的+2价金属,其原子量一个大于26,一个小于26.代入选项,在置换出氢气的反应中,显+2价的有Zn,原子量为65,Fe原子量为56,Mg原子量为24,但对于Al,由于在反应中显+3价,要置换出1mol氢气,只要18克Al便够,可看作+2价时其原子量为27/(3/2)=18,同样假如有+1价的Na参与反应时,将它看作+2价时其原子量为23*2=46,对于Cu,因为它不能置换出H2,所以可看作原子量为无穷大,从而得到A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大于26,C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小于26,所以A,C都不符合要求,B中Al的原子量比26小,Zn比26大,D中Mg原子量比26小,Cu原子量比26大,故B,D为应选答案.3.极限法.极限法与平均值法刚好相反,这种方法也适合定性或定量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将混合物看作是只含其中一种组分A,即其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为100%(极大)时,另一组分B对应的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就为0%(极小),可以求出此组分A 的某个物理量的值N1,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B不含A时的同一物理量的值N2,而混合物的这个物理量N平是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A,B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即N1<N平<N2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例5]4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2.00克样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够HNO3后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如下列四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A.3.06gB.3.36gC.3.66gD.3.96本题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l和KBr,可以有无限多种组成方式,则求出的数据也有多种可能性,要验证数据是否合理,必须将四个选项代入,看是否有解,也就相当于要做四题的计算题,所花时间非常多.使用极限法,设2.00克全部为KCl,根据KCl-AgCl,每74.5克KCl可生成143.5克AgCl,则可得沉淀为(2.00/74.5)*143.5=3.852克,为最大值,同样可求得当混合物全部为KBr时,每119克的KBr可得沉淀188克,所以应得沉淀为(2.00/119)*188=3.160克,为最小值,则介于两者之间的数值就符合要求,故只能选B和C.4.估算法.化学题尤其是选择题中所涉及的计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学知识,而不是运算技能,所以当中的计算的量应当是较小的,通常都不需计出确切值,可结合题目中的条件对运算结果的数值进行估计,符合要求的便可选取.[例6]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0C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温度(0C) 0 10 20 30 40溶解度(克/100克水) 11.5 15.1 19.4 24.4 37.6A.0-100CB.10-200CC.20-300CD.30-400C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结晶与溶质溶解度及溶液饱和度的关系.溶液析出晶体,意味着溶液的浓度超出了当前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浓度,根据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溶解度+100克水)]*100%=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如果将各个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代入,比较其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与22%的大小,可得出结果,但运算量太大,不符合选择题的特点.从表上可知,该盐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可以反过来将22%的溶液当成某温度时的饱和溶液,只要温度低于该温度,就会析出晶体.代入[溶解度/(溶解度+100克水)]*100%=22%,可得:溶解度*78=100*22,即溶解度=2200/78,除法运算麻烦,运用估算,应介于25与30之间,此溶解度只能在30-400C中,故选D.5.差量法.对于在反应过程中有涉及物质的量,浓度,微粒个数,体积,质量等差量变化的一个具体的反应,运用差量变化的数值有助于快捷准确地建立定量关系,从而排除干扰,迅速解题,甚至于一些因条件不足而无法解决的题目也迎刃而解.[例7]在1升浓度为C摩/升的弱酸HA溶液中,HA,H+和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C摩,则HA 的电离度是A.n*100%B.(n/2)*100%C.(n-1)*100%D.n%根据电离度的概念,只需求出已电离的HA的物质的量,然后将这个值与HA的总量(1升*C 摩/升=C摩)相除,其百分数就是HA的电离度.要求已电离的HA的物质的量,可根据HA H++A-,由于原有弱酸为1升*C摩/升=C摩,设电离度为X,则电离出的HA的物质的量为XC摩,即电离出的H+和A-也分别为CXmol,溶液中未电离的HA就为(C-CX)mol,所以HA,H+,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C-CX)+CX+CX]摩,即(C+CX)摩=nC摩,从而可得出1+X=n,所以X的值为n-1,取百分数故选C.本题中涉及的微粒数较易混淆,采用差量法有助于迅速解题:根据HA的电离式,每一个HA电离后生成一个H+和一个A-,即微粒数增大一,现在微粒数由原来的C摩变为nC摩,增大了(n-1)*C摩,立即可知有(n-1)*C摩HA发生电离,则电离度为(n-1)C摩/C摩=n-1,更快地选出C项答案.6.代入法.将所有选项可某个特殊物质逐一代入原题来求出正确结果,这原本是解选择题中最无奈时才采用的方法,但只要恰当地结合题目所给条件,缩窄要代入的范围,也可以运用代入的方法迅速解题.[例8]某种烷烃11克完全燃烧,需标准状况下氧气28L,这种烷烃的分子式是A.C5H12B.C4H10C.C3H8D.C2H6因为是烷烃,组成为C n H2n+2,分子量为14n+2,即每14n+2克烃完全燃烧生成n摩CO2和(n+1)摩H2O,便要耗去n+(n+1)/2即3n/2+1/2摩O2,现有烷烃11克,氧气为28/22.4=5/4摩,其比值为44:5,将选项中的四个n值代入(14n+2):[3n/2+1/2],不需解方程便可迅速得知n=3为应选答案.7.关系式法.对于多步反应,可根据各种的关系(主要是化学方程式,守恒等),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量与题目给出物质的数量之间建立定量关系,从而免除了涉及中间过程的大量运算,不但节约了运算时间,还避免了运算出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例9]一定量的铁粉和9克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克水,求加入的铁粉质量为A.14gB.42gC.56gD.28g因为题目中无指明铁粉的量,所以铁粉可能是过量,也可能是不足,则与硫粉反应后,加入过量盐酸时生成的气体就有多种可能:或者只有H2S(铁全部转变为FeS2),或者是既有H2S又有H2(铁除了生成FeS2外还有剩余),所以只凭硫粉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不易建立方程求解.根据各步反应的定量关系,列出关系式:(1)Fe--FeS(铁守恒)--H2S(硫守恒)--H2O(氢守恒),(2)Fe--H2(化学方程式)--H2O(氢定恒),从而得知,无论铁参与了哪一个反应,每1个铁都最终生成了1个H2O,所以迅速得出铁的物质的量就是水的物质的量,根本与硫无关,所以应有铁为9/18=0.5摩,即28克.8.比较法.已知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根据题目的要求去计算相关的量例如同分异构体,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结构,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比等,经常要用到结构比较法,其关键是要对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了解透彻,将相关的官能团的位置,性质熟练掌握,代入对应的条件中进行确定.CH3[例10]分子式为C12H12的烃,结构式为,若萘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CH3同分异构体,则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A.9种B.10种C.11种D.12种本题是求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需考虑官能团异构和碳链异构,只求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如按通常做法,将四个溴原子逐个代入萘环上的氢的位置,便可数出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但由于数量多,结构比较十分困难,很易错数,漏数.抓住题目所给条件--二溴代物有9种,分析所给有机物峁固氐?不难看出,萘环上只有六个氢原子可以被溴取代,也就是说,每取代四个氢原子,就肯定剩下两个氢原子未取代,根据"二溴代物有9种"这一提示,即萘环上只取两个氢原子的不同组合有9种,即意味着取四个氢原子进行取代的不同组合就有9种,所以根本不需逐个代,迅速推知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就有9种.9.残基法.这是求解有机物分子结构简式或结构式中最常用的方法.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算出后,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要最后确定其结构,可先将已知的官能团包括烃基的式量或所含原子数扣除,剩下的式量或原子数就是属于残余的基团,再讨论其可能构成便快捷得多.[例11]某有机物5.6克完全燃烧后生成6.72L(S.T.P下)二氧化碳和3.6克水,该有机物的蒸气对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是2,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如果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并且此有机物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混合后加热产生红色沉淀,试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因为该有机物的蒸气对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为2,所以其分子量是CO的2倍,即56,而5.6克有机物就是0.1摩,完全燃烧生成6.72L(S.T.P)CO2为0.3摩,3.6克水为0.2摩,故分子式中含3个碳,4个氢,则每摩分子中含氧为56-3*12-4*1=16克,分子式中只有1个氧,从而确定分子式是C3H4O.根据该有机物能发生斐林反应,证明其中有-CHO,从C3H4O中扣除-CHO,残基为-C2H3,能使溴水褪色,则有不饱和键,按其组成,只可能为-CH=CH2,所以该有机物结构就为H2C=CH-CHO.10.守恒法.物质在参加反应时,化合价升降的总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各物质中所含的每一种原子的总数,各种微粒所带的电荷总和等等,都必须守恒.所以守恒是解计算题时建立等量关系的依据,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它方法中同时使用,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例12]已知某强氧化剂[RO(OH)2]+能被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如果还原含2.4*10-3mol[RO(OH)2]+的溶液到低价态,需12mL0.2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那么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A.+3B.+2C.+1D.-1因为在[RO(OH)2]-中,R的化合价为+3价,它被亚硫酸钠还原的同时,亚硫酸钠被氧化只能得硫酸钠,硫的化合价升高了2价,根据2.4*10-3mol[RO(OH)2]-与12ml*0.2mol/L=0.0024mol的亚硫酸钠完全反应,亚硫酸钠共升0.0024*2=0.0048价,则依照升降价守恒,2.4*10-3mol[RO(OH)2]-共降也是0.0048价,所以每mol[RO(OH)2]-降了2价,R原为+3价,必须降为+1价,故不需配平方程式可直接选C.11.规律法.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3]1200C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和,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式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不可能是A.1B.2C.3D.4本题是有机物燃烧规律应用的典型,由于烃的类别不确定,氧是否过量又未知,如果单纯将含碳由1至4的各种烃的分子式代入燃烧方程,运算量大而且未必将所有可能性都找得出.应用有机物的燃烧通式,设该烃为C X H Y,其完全燃烧方程式为:C X H Y+(X+Y/4)O2==XCO2+Y/2H2O,因为反应前后温度都是1200C,所以H2O为气态,要计体积,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就相当于摩尔比,则无论O2是否过量,每1体积C X H Y只与X+Y/4体积O2反应,生成X体积CO2和Y/2体积水蒸气,体积变量肯定为1-Y/4,只与分子式中氢原子数量有关.按题意,由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即1-Y/4=0,立刻得到分子式为C X H4,此时再将四个选项中的碳原子数目代入,CH4为甲烷,C2H4为乙烯,C3H4为丙炔,只有C4H4不可能.12.排除法.选择型计算题最主要的特点是,四个选项中肯定有正确答案,只要将不正确的答案剔除,剩余的便是应选答案.利用这一点,针对数据的特殊性,可运用将不可能的数据排除的方法,不直接求解而得到正确选项,尤其是单选题,这一方法更加有效.[例14]取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三种溶液,分别通入氯气,反应都完全时,三种溶液所消耗氯气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同,则KI,Na2S,FeBr2三种溶液的摩尔浓度之比是A.1:1:2B.1:2:3C.6:3:2D.2:1:3本题当然可用将氯气与各物质反应的关系式写出,按照氯气用量相等得到各物质摩尔数,从而求出其浓度之比的方法来解,但要进行一定量的运算,没有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殊性.根据四个选项中KI和FeBr2的比例或Na2S和FeBr2的比例均不相同这一特点,只要求出其中一个比值,已经可得出正确选项.因KI与Cl2反应产物为I2,即两反应物mol比为2:1,FeBr2与Cl2反应产物为Fe3+和Br2,即两反应物mol比为2:3,可化简为2/3:1,当Cl2用量相同时,则KI与FeBr2之比为2:(2/3)即3:1,A,B,D中比例不符合,予以排除,只有C为应选项.如果取Na2S与FeBr2来算,同理也可得出相同结果.本题还可进一步加快解题速度,抓住KI,Na2S,FeBr2三者结构特点--等量物质与Cl2反应时,FeBr2需耗最多Cl2.换言之,当Cl2的量相等时,参与反应的FeBr2的量最少,所以等体积的溶液中,其浓度最小,在四个选项中,也只有C符合要求,为应选答案.13.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是专门用来计算溶液浓缩及稀释,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混合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混合物中某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等的一种常用方法,其使用方法为:组分A的物理量a 差量c-b平均物理量c(质量,浓度,体积,质量分数等)组分B的物理量b 差量a-c则混合物中所含A和B的比值为(c-b):(a-c),至于浓缩,可看作是原溶液A中减少了质量分数为0%的水B,而稀释则是增加了质量分数为100%的溶质B,得到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例15]有A克15%的NaNO3溶液,欲使其质量分数变为30%,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溶剂的1/2B.蒸发掉A/2克的溶剂C.加入3A/14克NaNO3D.加入3A/20克NaNO3根据十字交叉法,溶液由15%变为30%差量为15%,增大溶液质量分数可有两个方法:(1)加入溶质,要使100%的NaNO3变为30%,差量为70%,所以加入的质量与原溶液质量之比为15:70,即要3A/14克.(2)蒸发减少溶剂,要使0%的溶剂变为30%,差量为30%,所以蒸发的溶剂的质量与原溶液质量之比为15%:30%,即要蒸发A/2克.如果设未知数来求解本题,需要做两次计算题,则所花时间要多得多.14.拆分法.将题目所提供的数值或物质的结构,化学式进行适当分拆,成为相互关联的几个部分,可以便于建立等量关系或进行比较,将运算简化.这种方法最适用于有机物的结构比较(与残基法相似),同一物质参与多种反应,以及关于化学平衡或讨论型的计算题.[例16]将各为0.3214摩的下列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最少的是A.甲酸 B.甲醛 C.乙醛 D.甲酸甲酯这是关于有机物的燃烧耗氧量的计算,因为是等摩尔的物质,完全可用燃烧通式求出每一个选项耗氧的摩尔数,但本题只需要定量比较各个物质耗氧量的多少,不用求出确切值,故此可应用拆分法:甲酸结构简式为HCOOH,可拆为H2O+CO,燃烧时办只有CO耗氧,甲醛为HCHO,可拆为H2O+C,比甲酸少了一个O,则等摩尔燃烧过程中生成相同数量的CO2和H2O 时,耗多一个O.同理可将乙醛CH3CHO拆为H2O+C2H2,比甲酸多一个CH2,少一个O,耗氧量必定大于甲酸,甲酸甲酯HCOOCH3拆为2H2O+C2,比乙醛少了H2,耗氧量必定少,所以可知等量物质燃烧时乙醛耗氧最多.当然,解题方法并不仅局限于以上14种,还有各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经验方法,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在众多的方法中,无论使用哪一种,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抓住题目中的明确提示,例如差值,守恒关系,反应规律,选项的数字特点,结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并结合通式,化学方程式,定义式,关系式等,确定应选的方法.二.使用各种解题方法时,一定要将相关的量的关系搞清楚,尤其是差量,守恒,关系式等不要弄错,也不能凭空捏造,以免适得其反,弄巧反拙.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后盾,解题时应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入手,在分析题目条件上找方法,一时未能找到巧解方法,先从最基本方法求解,按步就班,再从中发掘速算方法.四.在解题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多种解题方法结合一齐同时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例17]有一块铁铝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足量K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使之完全变成红色粉末,经称量,发现该红色粉末和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则合金中铝的含量为A.70%B.52.4%C.47.6%D.30%本题是求混合金属的组成,只有一个"红色粉末与原合金质量相等"的条件,用普通方法不能迅速解题.根据化学方程式,因为铝经两步处理后已在过滤时除去,可用铁守恒建立关系式:Fe--FeCl2--Fe(OH)2--Fe(OH)3--(1/2)Fe2O3,再由质量相等的条件,得合金中铝+铁的质量=氧化铁的质量=铁+氧的质量,从而可知,铝的含量相当于氧化铁中氧的含量,根据质量分数的公式,可求出其含量为:[(3*16)/(2*56+3*16)]*100%=30%.解题中同时运用了关系式法,公式法,守恒法等.综上所述,"时间就是分数,效率就是成绩",要想解题过程迅速准确,必须针对题目的特点,选取最有效的解题方法,甚至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减少运算量,增强运算准确率的效果,从而取得更多的主动权,才能在测试中获取更佳的成绩.。

化学计算题的几种常见解法.

化学计算题的几种常见解法.

化学计算题的几种常见解法、差量法例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 的质量是多少克?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把30mL 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例5、给45 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 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1、8 克2、7 : 5 3、11.2 克4、8 : 7、7 : 23 5、28.89%练习 1 、将盛有12 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 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M1,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 4.4 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 CO 2 与原混合气体中 CO 2的质量比?练习4、CO 和CO 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 质量为 22 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 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练习6、在CuCl 2和Fe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 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 CuCl 2与FeCl 3物质的量之比为( )(高一试题)3: 2 C 7:AnH 2O ,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 q 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为(、平均值法例题: 1、一块质量为 4 克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 0.2 克氢气。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一、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 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 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

它可以是气体的体积差、物质的量差、质量差、 浓度 差、溶解度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 1】把 22.4g 铁片投入到 500gCuSO 4 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 洗涤、 干燥后称其 质量为 22.8g ,计算(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解析“充分反应”是指 CuSO 4 中 Cu 2+ 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 FeSO 4 溶液, 不能轻 率地认为 22.8g 就是 Cu ! (若 Fe 完全反应,析出铜为 25.6g), 也不能认为 22.8-22.4=0.4g 就是铜。

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 56gFe ,就析出 64g 铜,使铁片质量增加 8g(64-56=8) ,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 8g ,就意味着溶解 56gFe 、生成 64gCu ,即“差 量” 8 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 (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

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 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

设:生成 Cu x g , FeSO 4 y gFe+CuSO 4 =FeSO 4+Cu 质量增加 56 152 64 64-56=8y x 22.8-22.4=0.4故析出铜 3.2 克铁片质量增加 0.4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的质量必减轻 0.4g ,为 500-0.4=499.6g 。

【巩固练习】将 N 2和 H 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26%,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 1∶______。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 比。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十种解题技巧(含经典例题解析)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十种解题技巧(含经典例题解析)

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几个不变”,即:(1)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元素种类不变(3)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与方法:㈠、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㈡、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例 1.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解:㈢、守恒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原子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例 1.某不纯的烧碱(Na2CO3 )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 、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75%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多少克?解:㈣、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通过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就符合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过多计算,准确而快捷地选到正确答案。

例 1.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A. MgOB. Na2OC. CO2D. SO2解:㈤、规律法: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化学计算题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一、摩尔计算摩尔计算是化学计算题中最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

它是基于摩尔的概念进行的。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是定量关系的基础,通过计算物质的摩尔数量,可以推算出其他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具体的解题步骤为:1.根据题意,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计算已知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3.根据反应方程式,确定已知物质与未知物质的摩尔比;4.根据计算公式,求解未知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例如,计算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浓度。

已知硫酸铜的质量为10g,溶液的体积为100mL,溶液的摩尔质量为160g/mol。

解题步骤如下:1.写出反应方程式:CuSO4 + H2O -> CuSO4•5H2O2.计算硫酸铜的摩尔质量:160g/mol * (10g / 160g/mol) = 10mol3.根据反应方程式,硫酸铜与溶液中的氨水的摩尔比为1:1;4.根据计算公式,计算溶液中硫酸铜的浓度:10mol / (100mL / 1000) L = 100mol/L。

二、溶液计算溶液计算是指根据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其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解题步骤主要包括:1.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溶液浓度,计算出溶质的摩尔浓度;2.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溶液体积,计算出溶质的摩尔数或质量;3.根据计算公式,求解未知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例如,计算50mL浓度为0.2mol/L的氨水溶液中氨水的质量。

解题步骤如下:1.计算氨水的摩尔浓度:0.2mol/L * (50mL / 1000)L = 0.01mol2.根据氨水的摩尔质量(17g/mol),计算氨水的质量:0.01mol *17g/mol = 0.17g三、气体计算气体计算主要涉及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著名的道尔顿定律的应用。

解题步骤如下:1.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气体的物理量,计算出气体的摩尔数;2.根据气体的摩尔数和其他已知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未知条件;3.根据道尔顿定律,计算混合气体的摩尔数或分压;4.根据计算公式,求解未知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8种)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8种)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8种)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A.3.2gB.4.4gC.5.6gD.6.4g[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可能是()(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A.锂B.钠C.钾D.铷[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三、守恒法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将5.21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mol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

应填:+2。

(得失电子守恒)四、差量法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

其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等。

差量法的实质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

它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应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

高中化学14种基本计算题解法化学计算题是中同学在化学学习中比较头痛的一类题目,也是同学们在测验和考试中最难得分的一类题,能选用最合适的(方法)精确而快速地解决计算题,对于提高学习成果,增加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解题方法有哪些呢?今日给同学(总结)了以下14种!1.商余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解答有机物(尤其是烃类)知道分子量后求出其分子式的一类题目。

对于烃类,由于烷烃通式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烷烃基通式为CnH2n+1,分子量为14n+1,烯烃及环烷烃通式为CnH2n,分子量为14n,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nH2n-1,分子量为14n-1,炔烃及二烯烃通式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nH2n-3,分子量为14n-3,所以可以将已知有机物的分子量减去含氧官能团的式量后,差值除以14(烃类直接除14),则最大的商为含碳的原子数(即n值),余数代入上述分子量通式,符合的就是其所属的类别。

[例1]某直链一元醇14克能与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0.2克氢气,则此醇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A、6个B、7个C、8个D、9个由于一元醇只含一个-OH,每mol醇只能转换出molH2,由生成0.2克H2推断出14克醇应有0.2mol,所以其摩尔质量为72克/摩,分子量为72,扣除羟基式量17后,剩余55,除以14,最大商为3,余为13,不合理,应取商为4,余为-1,代入分子量通式,应为4个碳的烯烃基或环烷基,结合“直链”,从而推断其同分异构体数目为6个.、2.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依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必需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换言之,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确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推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化学计算题巧解十法及混合物中各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技巧

化学计算题巧解十法及混合物中各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技巧

化学计算题巧解十法一、 关系式法关系式法主要用于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有的关系,建立起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式,然后进行计算,这样能够省去中间过程,快速而准确。

例一、今有13g 锌,把它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放出的氢气可以跟多少克纯度为80℅的氯酸钾完全分解放出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此题如果用常规方法需要几步计算:①根据13g 锌求生成氢气的质量,②根据氢气的质量求氧气的质量③根据氧气的质量求KClO 3的质量,这种解法步骤多计算量大,费时费力,但如果用下述方法则极为简便。

解:设需纯度为80℅的KClO 3的质量为X2KClO 32↑ 2H 2+O 2=====2H 2O Zn+H 24=ZnSO 4+H 2↑依上述方程式可得:2KCLO 3~3O 2~6H 2~6Zn 可知:KCLO 3 ~ 3Zn122.5 3*65 80%x 13g解得:x=10.2g用关系式发解题,首先要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调整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关联的各个化学方程式中的有关物质的计量数相等,进而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再找出关系量进行计算.二.差量法差量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建立解题关系式的方法,其基本解题思路是:将过程中某始态量与终态量之差值跟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相应量列成比例关系,然后求解。

这种方法不受混合物中其他不参加反应物质的影响。

差量的范围可以是“物质的质量差、相对分子质量差、相对原子质量差"。

例2、将H 2缓慢通入盛有20gCuO 的试管中,加热使其反应,过一会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余固体质量为19.2g ,求生成铜的质量?解 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 CuO+H 2==Cu+H 2O 固体质量减少 80 64 16X 20—19.2=0.8 64:X=16:0。

8 X=3.2(g )差量法的运用范围较广,当遇到反应前后质量发生增减的混合物,可抓住质量变化的原因,运用差量法计算.3、守恒法守恒法主要包括质量守恒、原子数目守恒、元素种类守恒、电荷守恒等.其基本解题思路是根据问题的始终态之间的某种守恒关系求解.这是一种整体思维方式上的应用.例3、在CO 和CO 2的混合物中,含氧元素64%,将该气体5g 通入足量的灼热CuO 中,充分反应后,气体再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多少?解、混合物中碳元素全部转化到CaCO 3中,根据元素质量守恒,生成物CaCO 3中C 元素与原混合物中所含C 元素质量相等。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计算题是中考化学考试的一个难点,主要分布在选择题24或25题和最后一个大题。

选择题中的计算一般是技巧型的计算题,一般可以用守恒法、极限、平均值法、差量法、假设数据法来解答。

以下,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中考化学史红梅老师一一介绍:1、中考化学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中考化学极限、平均值法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中考化学差量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中考化学假设数据法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中考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1、中考化学文字叙述型计算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2023九年级化学竞赛计算题解题方法解析

2023九年级化学竞赛计算题解题方法解析

2023九年级化学竞赛计算题解题方法解析【知识点、例题】一、差量法差量法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一,它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或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等)的变化,利用差量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量一样,受反应体系的控制,与其他量一样有正比例的关系来解题。

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在一个反应中可能找到多个化学量的差值,差量法的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解题指导例题1: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16.14g,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33.14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的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8.5% B.50% C.52.8% D.82.5%【思路点拨】该反应及两个反应:NaCl + AgNO3→ AgCl↓ + NaNO3,NaBr + AgNO3→ AgBr↓ + NaNO3。

即NaCl → AgCl NaCl → AgBr中的银元素替换成了钠元素,因此沉淀相比原混合物的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相比钠元素的增重部分。

设Na元素的质量为aNa → Ag △m23 108 108-23=85A 33.14g-16.14g=17g23 a =10817解得a=4.6g 所以Na% =4.616.14×100% = 28.5%【答案】A例题2: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想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为。

【思路点拨】本题因硫酸足量,故铁和镁全参加反应:Fe + H2SO4→ H2↑ + FeSO4 , Mg + H2SO4→ H2↑ + FeSO4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影响天平两端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加入的金属和生成的氢气。

分别敬爱如铁和镁后,只有当天平两端增加的质量相同时,天平才仍能保持平衡。

(完整版)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完整版)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完整版)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计算题是中考化学考试的一个难点,主要分布在选择题24或25题和最后一个大题。

选择题中的计算一般是技巧型的计算题,一般可以用守恒法、极限、平均值法、差量法、假设数据法来解答。

以下,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中考化学史红梅老师一一介绍:1、中考化学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中考化学极限、平均值法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中考化学差量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中考化学假设数据法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中考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1、中考化学文字叙述型计算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五种方法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五种方法

初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五种方法,这里着重介绍重要的三种。

第一讲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莫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例2、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A、28B、60C、32D、14122-116)/(44-32)=(122-114)/(44-M(气体))解之得,M(气体)=28。

故答案为(A)例1 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

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

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

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

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例5、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1 8克 2 7∶5 3 11。

2克 4 8∶7 7∶23 5 28。

89%练习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

5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

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

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离子电荷守恒法
例1 在NaCl、MgCl2和MgSO4三种盐组成的混合溶液 中,若Na+为0.1 mol、Mg2+为0.25 mol、Cl—为0.2 mol,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例2 在硝酸根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的Cu(NO3)2 和AgNO3混和溶液100mL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 分振荡后过滤,沉淀干燥后,称量为24.8克。将 此沉淀置于稀盐酸后,无气体产生;滤液中先滴加 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后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到 沉淀完全,过滤、加热、干燥、得CuO为4克。求 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
例3 有一块铝铁合金,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再用过 量的Na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 干燥、灼烧,完全变成红色粉末,经称量红色粉末 和合金的质量相等,求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例4 用1L 1mol/LNaOH溶液有吸收0.8mol的CO2, 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
例4: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质 量相等的烧杯,均分别注入60ml 2mol·L-1 的盐酸,然后按下列量将金属置于烧杯中,完 全反应后,天平保持平衡的是 ( A D ) A.左盘放置0.05molNa,右盘放置0.05molMg B.左盘放置0.2molNa,右盘放置0.2molMg C.左盘放置0.5gK,右盘放置0.5gCa D.左盘放置0.O5molK,右盘放置0.05molCa
质量守恒法
例1 1500C时,碳酸铵完全分解产生气态混合物,其 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A 96倍 B 48倍 CFra bibliotek12倍 D 32倍
例2 在一定条件下,气体A可分解为气体B和气体C , 其分解方程式为2A====B+3C 。若已知所得B和C 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42.5。求气体A的相 对分子质量。 例3 1摩尔氧气在放电后有30%转化为臭氧,则放电 后所得的混和气体对H2相对密度为 ( ) A 16 B 17.8 C 18.4 D 35.6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5 将铜粉和炭粉 的混合物放在坩埚 里灼烧 .使它们各 自 完全氧化后 ,固体质量
无变化 ,求原 固体混合 物 中炭粉 的质量分
数.
分 析 :N C 3 a O 与盐 酸反应 产生 的 C 2 O
的量与操作顺序有密切 的关系 . ( )向盐 酸中滴 加 N 2 O 时:N C 3 1 aC 3 a O
原样 品中 S 2 i 的质量分数为 : O
1 0 =3 5 ,选 C 0% 7.% .
解 ,当剩余固体质量为原试样 质量一半时 ,
碳酸氢钙的分解率为 (
( A)5 % 0 ( )9 . % C 27
×


( )7 % B 5 ( D) 10 . 0%
3 条 件 变换 分析 法
于 10 l 0 m 浓度为 1 o L的 H s 4 ml / 2O 溶液 中,
所得溶液 中剩余硫酸需加 n K H才能完全 gO 中和,然后将溶液蒸干,可得固体 ( 不含结 晶水 )的质量为 ( ) . 利用终态求解法 :分析反应方程式 ,最 终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为 K S 4 2 0 ,其物质的
( 2 或 H s与 H )的物质的量与 F 的物 Hs 2 2 e
质的量有关 而与硫 无关 ,则利用 终态分析
法 ,简化计算过程 .
F + 2HC 一 气 体 e l
5 6 2 2 4 2.
例 2 有 8 N 2 2 a0 g a ,N 2 ,N E O , 0 a 3 C NO a H混合物与 20 质量分数为 3 6 %的 0g .5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蒸干溶液最终得到固体 质量 ( ) .
( )l . g B 55
。 . .
7. 6 5

Y Y=3 0 4L. .2
X=0. 7 1 2 mo .
( A)8 g
2 无 数 据发散 法
( )1 .g C 17
( )无法计算 D
无数据条件 的习题要对题中化学反应进
此题 中四种 物质均可 与盐酸反应 生成 N C 溶液 ,有些同学被混合物 的总质量为 a1
维普资讯
20 年第 2 06 期
河北理科教学研 究
问题讨论
浅谈解化 学计算题 的几种分 析法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袁丽捐 1 10 100
化学计算是化学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计
算题千变万化 , 学生疲于训练 ,感觉无章可
8 这一条件所 累,感到 因无法 知道 四种物 g
量等于原 H s 4 2 0 的物质 的量 . 以有 : 所
n KS 4 ( 2 0 )=n( S 4 =0 1 H2 0 ) . L×1 o L= ml / 0 1 l . m ( 2 0 )=0 1 l 7 g mo . mo,‘ . KS4 .mo ×14 / l
= 1 4g. 7.
分析 :初看题 中原试样 的质量和已分解 的试样质量均不知 . 但分析 c H O ) 分 a( C 32 解的方程式前后质量变化可知 :
C HC 3 2 a( 0 )
12 6
对于有些化学反应 ,当反应条件变化时 进行的反应有所不同 , 至不反应 ,在计算 甚 中要进行考虑 . 例 1 在 1ml . 1 o 0 0 m VL的纯碱溶 液 0 中,不断搅拌并 逐滴 加入 0 2 l .5 o L .m 0 m l 0 / 的盐酸 ,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 C 2 O 的体积为 ( ) ( A)1 3 4 .4 ml
分析 : 本题涉及的反应过程有
F +S e e =F S ①
FS H 1 e1 2 十 e +2 C =F C +H S 2 F + H 1 F C2 2 e 2 C = e 1+H 十
② ③
若s 过量,发生①②反应 ,著铁过量发生① ②③ 反 应 .由上 述 化 学 方 程 式 可 知气 体
例 1 在空气 中放置一段时 间的 K H O 固 体, 经 分 析 知 其 中 含 水 口 %, 含
热使之充分反应后 , 使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与 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 :( )标况下可以生 求 1
成气体多少升?( )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 2
多少 ?
Kc 3%,其余为 K H,取此样品 mg 2O b O 溶
质质量各 为多少 而无从 下手 ,因此错选 为
D.
循 ,但只要我们抓住化学反应的实质 ,找出
问题的突破 口,无论如何复杂的计算都会化 繁为简 .
1 终态 分析 法 对 于有些 反应 涉及 的反应 物 和反应 过程
正确方法 :把握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 成 N C 这一条件 a1
+ H I 2 aI 2 C 2 2 C = N C +H 0+ O 十; ( )向 N 2 O 中滴加 H I 2 aC 3 C 时:
HC — l 3 5 6. 2 0×3 6 % o .5

. .

Na l C
5 5 8.
较多的问题 ,只需考虑反应的最终结果 ,不
拘泥于细枝末节,借助守恒思维 , 往往使问
题简化 .
=1 .g 17 ,
选 C.
例3 将 4 g硫粉与 75 g 粉混合加 . 铁 6
( )0.7 ml C 62 ( )2 2 m B .4 l ( )0 . D m1
CC 3 a 0
10 0
剩余 固体 质量 大于 c H O ) 质量 的一 a( C 32
半 , 明隐含 了 C C 3的部 分分解 ,所 以 说 aO C H O ) 分解率为 10 a( C 32 0 %,选 D .
行分析 ,找到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 系,运用 推理创造条件解决问题 .

2 ・ 9
维普资讯
2 0 年第 2 06 期
河北理科教 学研 究
问题讨论
例 4 纯净的碳酸氢钙试样在高温下分
品中 SO 和 C C 3 i2 a O 的物质 的量相等 ,所 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