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

合集下载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自身 的 知识 和 技 能 。教 师怎 样 才 能在
有 限的课 堂教学 时间 内实现 这一 目 标 , 高教 学 质 量 呢 ?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提


进 行 如 下 的 情 景 设 置 : 多 数 同学 都 大 知 道 我 国 北 方 广 大 地 区属 于 北 方 方 信 息 。也 有 部 分 同 学 认 为 . 图太 费 看
转 变 : 一 方 面 应 当 实 现 由重 “ 果 ” 另 结 向重“ 程” 过 的转 变 。教 师 可 能拥 有 很 多 经 典 的 教 育 方 法 , 可 以 忘 我 地 工 也 作 ,但 对 差 异 明 显 的 每 一 个 学 生 而
言 , 些 不 一定 都 有 效 。因此 , 师 只 这 教 是 学 生 发 展 的 促 进 者 和 引 导 者 , 不 而
知识 和 技 能 的 培养 。课 堂 教 学 的 目的
之 一 就 在 于 将 书 本 知 识 转 化 为 学 生

间进 行 多 向信 息 的交 互 传 递 , 师 生 而
教学
学 生 的 视 觉 关 系 也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作用 。黑 白暗 房 对 于 手工 的制 作 调 整
二 、准 确 把握 学 生 的地 理 现 实 , 高学 习兴 趣 提
新 课 程 标 准 的要 求 首 先 提 出 了
生 问 的 民 主 与平 等 。合 作 学 习是 新 课
标 中着 力 倡 导 的一 种 新 的 学 习方 式 , 它 主要 是 指 教 学 中 师 生 之 间 、 生 之 学
方 面 。 当 实 现 由重 “ ” 重 “ ” 应 教 向 学 的
研究者。高中地理教师素养的高低是
地 理 课 程 改 革 能 否 成 功 的关 键 所 在 。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下面就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知识和能力融合度不够:新课标要求将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融合到一起,但实际上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对地理能力的培养并不足够。

2.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地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但目前一些地理教材的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反映最新的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

3.缺乏实践性教学: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实验和实地考察的能力,然而现有的教学中缺乏相关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不足。

4.课堂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对策建议
1.强化地理能力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强调知识和能力的融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加强实践环节:在地理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如实地考察、地图绘制、实验操作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5.培养地理素养: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即了解地理知识、关注地理问题、热爱地球家园、维护地球环境、参与地理实践等。

三、结语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少,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就一定能够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各地的地理教师能够以此为借鉴,不断完善地理教学,培养更多懂地理、爱地理的学生。

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探索研究

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探索研究
罗 辉 , 何 娟
80 0 ) 30 0 ( 疆 生 产建 设 兵 团农 十二 师 高 级 中学 , 新 乌鲁 木 齐

要 : 程标准的提 出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 实验的 实施 为地理教 学提 出了新 目标、 新课 新要 求. 案例教
学法从 真正意义上 实现 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本、 以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
2 0矩 01
赣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u a fGa n n N r lU iest o r lo n a oma n vri n y
No 3 .
第 三期

Jn .0 0 u e2 1
中学 理 科教 学研 究 ・
高 中地 理新 课 程 案 例 教 学 探 索 研 究
出发 ,教师创 设新情 景 , 出新 问题 , 学生 运用获 得 的知识 与能力 解决 问题 . 提 让 ] 2 地 理案 例教学 主要环 节及 注意 的 问题
地理案例化教学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 ( 准备贴近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案例. 兴趣是 ) “
最好 的老师 ” 通 过一些 最贴 近学 生的实 际生 活 或社 会 热点 的案例 为 出发 点 展 开教 学 , 而 激 发学 生学 习 , 进 地理 的兴趣 ; ) ( 自由发言讨 论 , 2 培养综 合 能力 . 堂上 学生 对 案例 可 以进行 激 烈 的讨 论 ,争论 分 析 ,自由畅 课
的 问题 ; 结合 问卷调查结果 ,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进行 了数据 统计 和教 学分析 , 明案例教 学的教学模式 可以调 动 对 说 学生的主动性 , 达到较好 的教 学效 果. 关键词 : 中地理 ; 高 新课改 ; 案例教 学; 问卷调查 ; 教学效果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复习提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

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

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
. 2 地理教 师是 有效地理 教 学的沟通 者 、 促进 者 地 理教 师作 为信息 的传 播 者 不 仅 要 呈 现 地 理 信 地在学 习 中发现 问题 , 出问题 , 索解 决 问题 的途 径 提 探 和方法 , 从而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问题教学方法
问题” 为主线展开教学 , 引 息 ,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对地理信息进行认知 ’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 编码 , 达到理解程度 , 这样的行为结果主要依靠教师 导学生在探讨 中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 , 获取 的问题 教学行 为 。 地理 教 师要创设 地理 问题情境 ( 案 新知识, 培养创新能力。 例教 学 法 较 为适 用 ) , 过 思 维 引 导 、 通 口头 提 问 和 对 ( 1 提出问题。在教学中, ) 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难 答 来 引 导 学 生 理 解 新 的课 程 内 容 和 地 理 教 材 信 息 。 易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决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还 在这 个对 答 问题 的过 程 中 ,教 师扮 演 着 沟通 者 和促 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二“ 中国的 进 者 的 角 色 ,教 师对 学 生 的 信 息 理 解 进 行 矫 正 、 补 可持续发展实践” 教学中, 采取教师设疑学生来回答的 充, 使学生易于接受 ; 而在此过程 中 , 师生 间沟通 的 模式 , 提出了以下几个 问题 : 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 多样性 ( 优美而抑扬顿挫 的语 言 、 肢体动作和表情 、 展的道路? 举例说明中国在人 口、 资源 、 环境 、 发展存在 眼神、 交互媒体及活动方式等 ) 、 民主性 、 和谐性 , 对 哪些问题? 怎么样解决? 中国怎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地理信息传输的实效性 、地理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起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国走可持 着保 障 作 用 。 续发展战略的意义。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提 二、 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问要面向班级全体学生 ; 要有一定难度 , 使学生“ 跳一 ( 一)重视培养学生对身边环境的思考能力 跳, 摘桃子”要选准角度 ;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等。 ;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初探摘要: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存在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要直观,要善于欣赏学生的优点,激发兴趣,注重实效,使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地理概念直观为宜欣赏学生注重实效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存在着相应的难度,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更需要老师的帮助,需要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起促进作用。

因此,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总结和探究,调节上课方法,有效促进教学。

一、注重地理概念的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首先是从地理概念人手的。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

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掌握和记忆的难度大。

这就需要老师很大的帮助,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对一些很抽象的概念吗,可带领学生到学校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

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观察校园里的,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香樟树、山茶树、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进行比较,得出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性质,有光泽,呈椭圆形,并且终年常绿。

“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的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再让学生自己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是常绿而不是阔叶树。

这样,学生对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地理中涉及的概念、名词,为理解课本内容打下基础。

二、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地理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的直观性。

因为学生对于抽象的内容总是很难理解和掌握。

我们可以使地图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具体感知与抽象相结合,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良好条件,降低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课程教学 >>142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沈 见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摘要: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新课程标准得以全面的落实和推进,对于学生学科思维和素养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为例,全方位解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并深度的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开发教学资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身心轻松的掌握地理课程的特色,更好的助力学生,引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密切关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为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和概念,做好铺垫。

关键词: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各个层面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全新的教学内容,能够促使一线教育者积极的改进教学思维,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结合起来,并进行有机的统一,促使学生理解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得以全面的提升,真正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找到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确保学生深深地陷入到课程的研究和分析之中,从而为学生的不断成长和进步,铺设一条正确的道路。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征,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为行动指南,不断地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漏洞,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学生携手攻克难关,全面发展学生的地理素质,从而为高中地理学科的可持续运行奠定基础。

下面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背景,就如何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如下阐述和说明。

一、创新自主模式,发展学生的主动能力一直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上,忽略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进步,其动手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尤为被动,不敢越雷池一步,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领域,理解知识的能力浮于表面,一旦面对没有接触过的问题,往往就不能成功的找到突破口,这样的教学状况,长此以往下去,将不利于新课程标准的推进,更无法切实有效的改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质量更不能得到提升。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传统的地理教学更注重以“灌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这种方式虽然能有效地帮助大家进行理论学习,却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而地理本质上是更贴近实践性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当今社会,教师想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就势必增加教学中的实践部分,以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这样还能使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就此,笔者认为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利用新型教育方式,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改进。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想在课程中穿插部分实践教学,可以从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这一方面着手。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会更多地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学计划中所规划的课程开展形式,往往也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以“灌输”的方式将知识传达给学生。

这样的方式虽然能达到传达课程内容的目的,却无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思维,更不要提培养其自身的实践能力了。

因此,教师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程中的主体,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堂上自身的存在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进而促进其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的意愿。

以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中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人口的数量变化”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章节的课程教学时,往往会应用地理图表的方式进行直观对比教学,即通过图表的形式,将人口变化的数量以及趋势进行完整表达。

若根据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会将一幅图表进行板书绘制,随后直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程主题的讲述,这样的方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其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更好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列出图表后指导大家对图像相关的比例、标注、图注等元素进行自主探究,并在了解其含义后再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如人数不同类型的图表和相关试题等,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二、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想在新课改背景下,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先树立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只有当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时,才愿意主动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探索,才有可能养成核心学习能力。

新课标下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探究

新课标下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探究


。 I j 鬟

簿
童 戮

j ≯ |
论 基础 。
二、 改 变 教育 理 念 注 重 师生 间 互动 以往 的教 育 理 念 , 就 是单 纯 的 传授 知 识 。教 师 拿 着课 本 , 照本 宣科 . 学生死记硬背 , 应 对 考 试 所 以 . 以往 教 师 只要 手 中有 一 本 书, 便 可 以相 对 轻松 地完 成 教 学任 务 。 而现 在 , 在 课 堂教 学 中 . 教材 内容 只 占 5 0 %. 师 生互 动 的新 内容约 占 4 O %. 另外 1 0 %为 学 生创 造 生 成 的 内容 。 也就 是 说 , 教 师要 想 再像 以前 那 样 , 以 自己为 主题 . 照 本 宣科 .便 不会 适 应这 个 时 代 .同样 坑害 了一 批 又一 批 祖 国 的花 朵。 所 以。 作 为地 理 教 师 , 就必 须改 变 教育 理 念 , 与 时俱 进 , 活 到老 、 学到老 . 提 高 自身 的 综合 能力 . 创造 新 的教 学 方 法 , 从 而适 应 新 课
①课堂提问、 讨 论 发 言要 求 有 记 录 , 一段 时 期 内要 确 保 每位 学
生都 有 在课 堂上 充 分 展示 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 无 论 结果 如何 。
程。
老 式 教学 . 都 是 要 以教 师 为 主体 . 学生 只负 责 将教 师 所 传授 的 知 识记 得 倒 背如 流 便可 。 然而 。 这种 教 学方 式 与学 习方 式 已经无 法 适 应新 课 程 的要 求 .教 师 若 要想 以这 种方 式 培 养 出一 个 个 高 素质 人才 , 只 等 于是 痴人 说 梦 。例 如 , 讲 高 中地 理 中《 大 气 环 境保 护 》 这 课 的全 球 变 暖 、 臭 氧 层 破坏 与保 护 、 酸雨 危 害 及 防治 时 , 教 师先 要 求 学 生分 组 . 进行 对 我们 生 活 中可 以产 生 温 暖 的现 象 进行 讨 论 . 然 后 教 师再 通过 生 动 有趣 的漫 画进 行 讲 解 .最 后 教 师要 求 学 生试 着 讲 出解 决 的措 施 三、 新 课 改 下 的教学 方 法 探 索 1 . 创 造开 放 的教 学 环境 传 统 的 地理 教 学教 室是 唯 一 的教 学 场所 .而 开 放式 教 学 打破 了教 学 场地 的限制 , 从 课 堂 上走 出去 , 通 过 课外 营地 、 博物馆、 名 胜 古 迹 的 游览 等 方法 开 辟 第二 课 堂 .再 通 过 教师 的课 前 主动 设 疑 到 学 生 分 组研 讨 . 以一 个 个 开放 性 的问 答 . 让 高 中生 真 正 地体 现 到 地 理 开 放 式教 学 带来 的 优 势 .并 在 开放 式 教 学 中 .自动 学会 独 立 思 考、 学 会 团 队协 作 、 学会 自主 学 习 。 2 . 教 学 内容 紧 密联 系 生活 高 中地 理 的知 识 很 多都 有 现 实生 活 的 原 型 .如 果 简单 地 陈 列 知 识 而 不 和实 际生 活 相联 系 . 势 必 会 造 成高 中生 学 习时 的 枯燥 . 并 且 记 忆 不深 . 为 了记忆 而 记忆 高 中地 理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需 要 重 视 生 活 中地 理 常 识 的 应 用. 让 学 生 主动 地 去 收集 生 活 中与 高 中 地理 相 关 的 信息 . 并 将 这 些 收集 来 的 信 息 与 新 课 程 结 合 在 一 起 . 将“ 死 的教 材 ” 变为“ 活 的 知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摘要: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比较注重实践和应用环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各种假期时间,创造各种条件,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创造性教学策略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学好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学科能力,必须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和创设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新型教学形式。

一、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意义(一)落实新课改确立的新理念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等,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落实这些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能更好地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二)激发地理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接、广泛地接触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直接感知地理现象、地理事物。

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领域,会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比较稳定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例如,在城市中学进行的“学校附近某街道交叉路口交通流量的调查”活动,可以使学生对习以为常、天天熟视的交通问题引起注意,在完成实地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因果分析,可以让学生切身体验、正确把握影响城市交通的主要因素,在活动中认识地理学习的价值,提升地理学习兴趣,主动学习。

(三)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地理环境,培养学生从关注家乡开始,养成关注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的意识与思维习惯,亲临现场观察、了解地理环境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及其在人类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直接感受并体验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不断积累和深化这种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关于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

关于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

关于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摘要: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在地理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相互结合,是新的高中地理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理念。

创设地理课堂情景教学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研究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情境教学对地理教育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情境教学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以前地理是理科),许多文科学生在学习地理中有许多的困惑和难题。

在新的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了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地理教学相结合,改变地理学习方法,注重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与实际应用更加贴切的知识,使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联系地理知识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主能力,使学生明确学习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尤为重要。

一、情境教学的主要过程1.让学生树立主动参与地理教学的理念在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新课标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际探索,把理论知识充分与实际结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措施,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精神。

学生树立主动参与地理实践的意识,对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不应再按照传统把地理知识讲到、讲清、完成教学要求为最终目的;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不应盲目地模仿教师的做法、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

教师必须采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使学生融入地理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更多的学生才会更愿意去学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研究摘要:在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改革下,有效教学是新课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

有效教学是指由教师主动发起并能够加快学生基础知识的增长和促进其基本能力整体发展的所有教学活动,采取恰当的基本措施,注重学生成长的细节,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方法。

本文简单的阐述了在新课标的改革下,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是实施高效率、高质量课堂的根本条件和主要保障。

由此可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标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方向。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高中地理有效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146-01新课标改革的目的是改变往日死板的记忆和背诵方法,除去题海战的机械训练方式,改观被迫接受学习的现象,提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整体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上,使学生收获信息,锻炼和全面提高其各种能力,并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最终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更大的进步。

有效教学就是教师为了管理、强化评价、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结果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教学活动[1]。

然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已经成为进行新课标改革的主要解决问题。

1 基本的有效教学措施教师想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就要全方面提升自身独特的吸引力和发挥更好的业务水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课堂的气氛和教学方式,自觉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有效收获。

因此,教师在进行有效教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1 提高素质,增强个人魅力俗话说:“为人师表很重要[2]。

”教师要从素质、性格品质等方面提升自己,要在善于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情绪的同时赋予他们更多的学习热情,坚决不能一脸冷漠无情地对待学生;要敢于想象,丰富教学语言和方法,刺激学生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反对一成不变、乏味的教学;要有组织的能力,有效的动员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避免学生形成草率和散漫习惯。

新课标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新课标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新课标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概述在新课标中,研究性研究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式,强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它与传统的被动接受性研究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高中地理研究性研究活动展开,旨在探究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性研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探究高中地理研究性研究活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2、通过研究性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性研究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教学、课堂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高中地理研究性研究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五)研究成果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高中地理研究性研究活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2、通过实验教学和课堂观察,探究高中地理研究性研究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3、研究性研究活动对学生的研究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提高,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效果的探究和分析。

4、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发表,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研究性研究是一种研究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地理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中学地理课堂中进行“研究性研究”过程与方法的研究,推动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地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探索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探索
良好 效 果 是 明 显 的
应 注 重 学 生 活 动 的设 计 、 重 学 生 能 力 的 培 养 ,同 时 着 眼 于 学 生 注 的 发 展 . 学 生 进 行 文 化 和 人 格 的 引导 , 对 因此 , 们 的 方 案 设 计 要 我 渗 透 品 德 教 育 , 发 学 生 思 考 并促 成行 动 。 引
教 育教 学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探索
郭 圣安9 0 ) 陕 1 40
摘 要 : 课 标 高 中地 理 教 学 的 有 效探 索 , 学 以 学 生 为主 体 , 新 教 教 师 为主 导 : 师要 以 新 教 材 为 载 体 落 实课 改 新 理 念 : 堂 教 学 教 课 目标 把 握 三 个 方 面 : 效教 学 应 重 视 “ 前 预 习 ” “ 堂 学 习” 有 课 和 课 ; 教 学 以提 高能 力 为根 本 ; 彻课 程 标 准 , 贯 重视 问题 探 究 , 开展 课 外 实践 活 动 : 师 应 将 重视 备 “ 案 ” “ 学 ”应 用 “ 案 导航 ” 教 学 和 导 : 学 的
六 、 彻 课 程 标 准 、 念 , 视 对 地 理 问题 的探 究 , 展 课 外 贯 理 重 开
地 理 实 践 活 动
关 键 词 :新课 标 新 改 革 主 体 主 导 自主 学 习 讨 论 探 究 地理 实践 讲授 学案 学 案 导航 课 堂结 构 设 计 提 高 能 力 有 效
探 索
2o 0 7年 7月 陕 西 省 全 面开 始 了 高 中 新 课 程 的 改 革 。 面对 高 中新 课 程 改 革 , 们是 抱 着 小 心 谨慎 的 态 度做 这个 工作 的 。 高 中 我 课 改 对 我们 的教 学 工 作 带 来 了挑 战 ,使 我 们 不 得 不 重 新 审 视 、 认 真 研 究 这个 问题 。三 年 来 我 们 置 身 于 新 课 改 , 我们 在 困 惑 中 寻找 方 向 , 传 统 中寻 找 突 破 … … 同 首 三 年 来 的新 课 改 工 作 , 们 取 在 我 得 了 满 意 的成 绩 和 良好 的 效 果 . 此 将 我 们 在 地 理 科 新 课 改 工 作 就 过 程 中 的一 些 有 效 探 索 总 结一 下 。 教 学 活动 要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师 为主 导 教 教 学 活 动 要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师 为 主 导 , 断 培 养 学 生 的 自 教 不 觉学 习. 极思考 . 积 自我 完 善 的学 习 习惯 凡 是 学 生 能 够 自 己 阅 读、 自己思 考 、 自己动 手 的 , 就毫 不犹 豫 地 把 时 间还 给学 生让 他 们 自主来 完成 。我 们 应 积极 推 广 “ 生 自主 学 习 、 论 探 究 、 生 动 学 讨 学 手 操 作 重 于讲 授 ” 的新 教 学 原 则 。 什 么是 教 师 的 “ 授 ” 无 论 什 么 样 的 “ 授 ”都 要 落 实 到 学 是 明 显 的 讲 ? 讲 , 生的“ ” , 对“ 授”我们教师要深刻反思 , 讲授什 么 , 学 上 面 讲 , 该 不 “ 案 导 航 ”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益 的一 项 基 本 举 措 , 制 高 质 学 是 编 学 成 完 学 该 讲 授什 么 ?讲 授 多 少 ?讲 授 到 什 么程 度 。好 教 师 最重 要 的能 力 量 的 “ 案 导 航 ” 为 教 师 教 学 设 计 的 一 项 基 本 功 , 成 “ 案 导 在 于调 动 、 织 、 调 学生 的学 习 。 组 协 航 ” 为 学 生 自主学 习活 动 的 一 项 基 本 内 容 。 成 有效 教 学 有 时 需 要 教 师 “ 为而 教 ”不 应 过 多 的 干扰 学 生 自 无 . 教 师在 编制 “ 案 导 航 ” , 将 课 堂 结 构 设 计 为 四 个 课 堂 段 学 时 是 主 学 习 的时 间和 空 间 。“ 要 提供 足够 的时 间与 适 当 的 帮 助 ,5 只 9% 落 。第 一 段 落 是 “ 首 自主填 空 ” 课 8分 钟 左 右 , 此 过 程 中学 生 必 在 记 学 的 的 学 生 能 够 自 主学 习一 门 学 科 , 达 到 高 水 平 的 掌 握 ” 是 布 卢 须 出声 阅读 课 文 内 容 、 忆 并 完 成 “ 案 导 航 ” 随 堂 基 础 填 空 , 并 这 姆 学 习理 论 的基 本 精 神 。 教 师要 监 督 学 生 的完 成 情 况 :第 二 段 落 是 “ 堂 笔 答 简 答 题 ” 0 随 1 分 钟 左 右 . 此 过 程 中学 生 必 须 出 声 阅读 、 忆 并 完 成 “ 案 导 在 记 学 二 、 师 要 以新 教 材 为 载 体 落 实 课 改新 理 念 教 课 改不 是 单 纯 的更 换 教 材 , 材 是 落 实 新 理 念 的载 体 ,但 教 航 ” 随 堂 笔答 简答 题 , 师 要 监 督 学 生 的完 成 情 况 ; 三段 落 是 教 的 教 第 学 不必 拘 泥 于 教 材 。要 以 课 堂 为空 间 , 又 不局 限于 课 堂 。教 材 “ 拨 重 点 和难 点 ”1 但 点 7分 钟 左 右 , 此 过 程 中教 师 要 在 学 生 思 考 、 在 是 学科 知 识 的 载 体 , 科 教 学 需 要 系 统 性 , 材需 要教 学化 , 材 学 生 讨 论 、 生 互 动 的 基 础 上 . 拨 导 引 学 生 完 成 “ 案 导 航 ” 学 教 教 师 点 学 的 要 为教 学 服 务 。 多数 教 材 都 不 是 为某 一 层 次 的学 生特 定 的 , 因此 随 堂点 拨 提 高题 ; 四段 落 是 “ 堂 巩 固 ”0分 钟 左 右 , 此 过 程 第 课 l 在 要 判 完 老师 如 何 使 用 教 材直 接 影 响到 教 学 效 果 。 效 使用 教材 的关 键 在 中教 师 又 设 计 了一 些 典 型 的 测 试 题 , 学生 迅 速 选 择 、 断 、 成 有 当堂 检测 , 馈 矫 正 。 后 再 布 置 l 反 然 O分 钟 的课 外作 业 题 。 就 于创 造 性 地 使 用 。 在 教学 中需 要对 教材 内 容 进行 适 当 的调 整 , 合 问答 , 理 的 取 舍 , 性 化 的 开 发 . 整 和 取 舍 的 唯 一 根 据 是 学 生 的 学 习 叫课 前 课 后 一 小 时 学 好 一 节 地 理 课 。 个 调 应 用 “ 案 导航 ” 学 的教 学 策 略 是 正 确 的 。通 过 学 生 预 习和 质 需 求 。 即根 据 教 材选 择 适 宜 的教 学 内容 。 三 、 堂教 学 目标 的 制 定 应 把 握 以 下三 个 方 面 课 疑 . 步 完 成 了 学 习 目标 . 师 再 做 适 当 点 拨 、 导 , 变 了课 堂 初 教 引 改 () 学 目标 应 涵 盖 知 识 与 技 能 、 程 与 方 法 、 感 态 度 与 价 以讲 代 学 的 做 法 , 生 自主 学 习 探究 的 时 间大 大 增 加 , 大 量 的 1 教 过 情 学 把 时 间 和 机会 还 给 了学 生 。 “ 案 导 航 ” 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学 习 习 学 对 值 观 三 个 维 度 的要 求 。 () 程 标准 是 制 定 教 学 目标 的根 本 依 据 , 是 不 能 把 课 程 标 惯 是 非 常有 帮助 的 , 学 生 “ 2课 但 将 听课 ” 改变 为 “ 课 ” 做 ,传 统 课 堂 上 有 准 中的 “ 程 内容 标 准 ” 同于 教 学 目标 。 课 等 很 多 学 生 只 听 、 写 、 记 、 思 考 . 期 下 去 就 不 写 不 学 了 , 分 不 不 不 长 部 学 转 () 学 目标 的制 定 应 体 现 层 次 性 和 渐 进 性 .既 不 能 降 低 要 学 生 成 为课 堂 的瞌 睡 族 。 “ 案 导 航 ” 变 了教 师 的 课 堂 教 学 观 3教 求, 更不 能 一 步 定 位 到 高 考 。 念 , 生 学 习的 参 与 度 大 大提 高 , 生 要 不 停 的 阅 读 、 考 、 忆 、 学 学 思 记 课 教 培 四 、 效 教 学 应 该 更 加 重 视 “ 前 预 习” “ 堂 学 习 ” 而 不 书 写 , 堂 上 学 生多 做 、 师 少 做 ; 养 了 良好 的 学 习 习惯 和探 究 有 课 和 课 。 是“ 课后 复 习” 精 神 。 高 了课 堂教 学 效 果 , 高 了学 科 学 习成 绩 。 提 提 教 学 的 中心 应 该 前 移 而 不 是 后 置 , 大 量 机 械 、 复 的 复 习 让 重 回 首 三 年 来 的 新 课 改 工 作 ,我 们 对 新 课 标 进 行 了深 刻 的研 取 代 了 学 生 自主 的预 习和 质 疑 , 教 学 上 的 本 末倒 置 。 是 我认 为 , 有 究 、 课 改 进行 了 很 多 实 践 , 别 是 新 课 改 “ 堂 结 构 设 计 ” 课 对 特 课 将 效 教 学 应更 加重 视 “ 习 ” 而 不 是 “ 习 ” 预 . 复 。教 师 要 指 导 学 生 学 会 堂 分 为 四个 段 落 , 变 了课 堂 教 学 氛 嗣 , 变 了传 统 课 堂 的 结 构 。 改 改 预 习 。 预 习 是 对 新 的 学 习 内 容 的 自主 探 究 . 主 动 学 习 的 体 现 。 是 以上 是 我 自 己的 一 些 粗 浅感 悟 . 出来 希望 与 同仁 们 一 道 探讨 。 写 学 生 的 预 习 , 师 应 作 必要 的指 导 : 教 明确 预 习任 务 、 标要 求 。 课 五 、 学 以 学 生 定 教 法 , 考 核 定 内 容 , 训 练 为 主线 , 思 教 以 以 以 维 为 核 心 。 提 高 能 力 为 根本 以 在 教 学 中要 研 究 学 生 的 认 知 起 点 、 力 水 平 、 点 、 点 , 能 难 疑 要 考 虑 学 生 的 可接 受 性 , 学 生 的 学 习 设 计 教 学 、 练 方 案 ; 案 还 为 训 方

新课程改革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新课程改革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137神州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探讨安丽影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指出,高中地理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 需要。

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 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中学地理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任务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与能力的教育。

在近两年多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在新课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时不够的现象。

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许多学校采用按学期安排课程的模式,每周2学时,一个学期两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

而以自然地理为主的必修模块1知识难度大且内容繁多,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思考活动时间,空间较少,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存在困难。

湘教版教材更适合学生阅读与合作学习,但也只适用于程度好的学生。

我们学校的文科普班学生大部分基础都很差,自学和阅读能力也很低,更不用谈读图分析能力了。

所以如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以学生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话,就会出现一堂课完不成一半的教学任务,很多老师也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也让很多老师感到困惑;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习题多以老教材为主体,导致教学过程中总是怕学生听不懂,将老教材的内容以及各种版本的教材进行叠加,加大课堂的容量,这也是导致课堂完不成教学任务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题海战术。

为了应对高考,各位教师不辞辛苦,四处找题,力不少出,学生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尤其是普班的学生更是效果甚微,有的干脆就不做了。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探索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探索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要求高中地理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基于学科素养教学,依据课程标准,遵循评价体系,由此形成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致性发的教学模式。

各版本教材的编排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如何根据教材特点,结合课标要求展开教学改革值得广大教师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全新的要求。

新课改提出地理教学需要以学生地理素养作为核心,在新课程新教材的浪潮下,对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更新自己的观念,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一、地理教学的改革背景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7年底,新课程标准印发出版,并且在2018年秋季学期执行。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分别对考试、命题与招生等工作提出了要求。

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

创设多维命题模型,考试情境分为与学生联系密切、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

[1]重视问题式教学,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

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

加强地理实践,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去观察、行动和思考,强化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系。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开放空间。

改变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针对性、即时性、互动性。

地理必修一在经典自然地理基础上,适当扩充了地理科学科普性内容(地球历史、土壤、植被等),整体设计以气、水、土、地、生五要素为主,旨在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环境,突出地理实践力及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一、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单纯的传授知识。

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应对考试。

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教育理念,转变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学习,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真正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

在现在的教学体制中,班级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良莠不齐,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敏捷,积极发言,自信、乐观、积极进取,更能在地理课堂上展现自我。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时,可以播放《汶川大地震》纪实片段,从地震灾情、抢险、救援、赈灾几个大层面,点面线体“四位一体”结合,配以音乐与声情并茂的解说,营造浓郁的氛围。

相信学生看完片段后不少人已经泪流满面,在这种情况下导入课程,相信学生能大大地激发自身的爱国情怀,进而再教学生地震的逃生技能,相信这样的课程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创设情境。

例如,在教学“世界自然带分布规律”时,师生共绘“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边讲边引导读图,设疑问难:①低纬度或高纬度地区为何纬度地带性明显?②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为何在南半球相同纬度没有分布?属何种分布规律?③中纬地区为何经度地带性明显?④热带雨林带为何在大陆东岸向高纬延伸?[1]教师在设问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鼓励并引导学生多看书、多构思、多画图,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
哪 几 个 方 面?
定 的局 限 性 , 也就 是 说 它 的 决 议并 没 有 强 有 力 的 法 律 上 的
强制 限制力。所以尽 管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 安南表示 以美国 为首的武装打击伊拉克 的战争 的合法性“ 值得怀疑 ” 也尽管 ,
俄 罗 斯 、 国 、 国 、 国等 国 际 大 国 坚 决 反 对 美 国绕 开 联 合 法 德 中 国 对伊 动 武 , 美 国仍 然 悍 然 发动 了对 伊拉 克 的侵 略 战 争 。 但
例如 ,0 4年 9月 1日是俄 罗斯 学校开 学的 日子。 当天 20
上 午 9时 3 O分左 右 , 罗 斯 南 部 北奥 塞 梯 共和 国 别 斯 兰市 的 俄

法、 俄 、 德、 日等 多个国家效仿。
联 合 国 是一 个 由 主权 国 家组 成 的 国 际组 织 。 虽 然 自联 合 国 成 立 以来 , 平 解 决 国 际 间 的争 端 ,禁 止 使 用 武 力 ” 和 “ 已经 成 为现 代 国际 法 中 一项 强 行 法 规 则 , 作 为一 个 国 际组 织 , 有 但 它
拉 克 的 美 式 民 主 、 值 观 的 改 造 ; 且 还 可 以 通 过 控 制 欧 亚 价 而

创设问题情境是上好高中地理课的基础与前提
所列 问题情境 是核 心, 是上好一堂地理课 的关键 。因此,
课 堂 对 所 列 问 题 情 境 有 着 极 高 的 要 求 ,它 必须 具 备 以下 几 个
陆” 之称 。气候 类 型 以 热 带气 候 为 主 , 主要 有 热 带 雨 林 气候 、 热 带草 原 气候 和 热 带 沙漠 气 候 。 上 述 三 种 热 带气 候 在 世 界 同纬 度地 区 也 有 分 布 ,如 热 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新课程改革已随着一系列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教材的编写走进了学校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多地规范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限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

为了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很有必要。

笔者在这里粗浅谈几点这几年在新课程教学工作中的认识和建议。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问题,让学生思考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要任务,教师是课堂的主体,结果是学生只是像机器一样在记忆,复现课本内容。

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抹杀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沉闷,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果差。

所以改变这种现状尤为重要。

学启于思,而思源于疑。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频频向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意识地启发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向老师发问。

要发挥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就要求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变传统的“师传-生受”过程为以问题为纽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引导发现过程,给他们问题,让他们思考。

二、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因材施教对于好学生,上课的提问和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当加大难度。

对于学习困难生,教师要努力使他们转化为成绩优异的学生。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能够进入我们实验中学的学生,以前在初中的班级里,大都是佼佼者,可由于到了重点中学,“强中更有强中手”。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初中的地理课属于非统考科目,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造成学生的基础特别差,有个别学生就出现了厌学的情绪。

面对后进生,我们要主动地接近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在同学面前多表扬他们,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并且注重发展他们其他方面的特长。

教师上课的提问要简单,课下可以给他们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并且要求其他学生要和后进生搞好关系,千万不可因为成绩不好而轻视他们。

另外,教师抽空给他们耐心地补习初中的课,特别是地球运动的知识,教材内容的讲解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校园教学实践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
李清翠
(齐河县第一中学,山东德州251100)
摘要: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一堂课的精彩与否,课堂导入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

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富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时效性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本文以“棉花微专题”一课为案例,对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导入;合作探究
2016年的9月27日,笔者有幸参加了潍坊市一轮地理 研讨会,与会时,听了高密市第一中学的于书芳老师的“农 业的区位选择”一课,在授课时,于老师以棉花为切人点,讲解农业的区位,当时听课时,感觉眼前一亮,竟可以以一 种农作物贯穿整个授课过程,实现娜目的〇2017年暑期研 修时,笔者观看了临沂19中的王德元老师的“棉花微专题”一课,算是与棉花的二次相遇,故此笔者起了此名—
—“又 见棉花”,再见时,感觉又不同。

那么,如此的课堂设计为 何会吸引人的眼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又有哪些环节需要 注意?本文以“棉花微专题”一课为案例,对高中地理课堂 教学进行探究。

—、课堂导入
1975年,认为:课堂导人是一节课的开始,通 过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 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明确学习任务,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 系,进行轻松愉快的学习。

鞠益臻2012年在《教学实践》第10期发表了《地理新课导入方法初探》一文,文中系统 阐述了复习导人、故事导人、图片导人、歌曲导人、诗歌导 人及地图六种导人方法的运用。

王老师的“棉花微专题”这 节课,运用了诗歌和视频导入方法。

简单展示现代诗人张志 真的《咏棉花》,学生很清楚讲的是棉花,无需多言,学生 明白这节课和棉花有关,再通过观看《航拍中国》中介绍新 疆棉花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角—
—棉花。

棉花是一种重 要的农作物,是高考中的重点。

一堂课的精彩与否,课堂导 入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若导人效果不佳,无法调动学生的 兴趣点与积极性,谈不上为一堂好课。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具有良好时效性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 运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 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1.合作探究的意义
(1)增强合作与竞争意识
合作探究是高中常见的探究模式。

组内成员在整合答案 过程中增加了合作意识,通过打分等激励政策展示小组成果 时,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会被调动。

(2)增强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
合作探究是针对于学生个体独立学习而言的。

学生在交 流、整合答案的过程本就是相互交流的过程,此过程毫无疑 问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

2.合作探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小组构建
作为高中地理课堂中常见的小组探究模式,小组构建直 接关系到探究的效果。

首先,每个小组的总体实力应相差不 大;其次,组内成员之间应分阶组建,一般分为A、B、C三档,从而起到互助作用。

问题难易不同,展示问题的成员不同,争取做到顾及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

(2)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的设置是一堂课的灵魂,也决定着一堂课的成 败。

有一堂课令笔者印象深刻,那是校讲课比赛,笔者讲的 是“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节,当时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及补给类型判断。

这个问题设置 得相当失败,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地理读图能力较弱,在授 课过程中出现卡壳现象。

因此,基于学生学情的探究问题才 女了■的问
王老师的“棉花微专题”这堂课设计的问题就非常好:三大产棉区自然条件的主要优势及劣势,经典案例的探究分 析,应对以某种农作物的生长特征、生产加工为材料的题目 的策略。

问题的设计基于高三学生已具备区位分析的能力,且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由棉花升华到其他农作物,问题设计 巧妙。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思维过程
第一,“棉花微专题”这堂课的出发点是学生,突出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设置的难易来源于学生,抛出来的所 有问题也由学生自己解决,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了学 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过程重于结果。

在授课过程中,王老师几次强调,想问题的思路比得出来的结果更为重要,为此学生在回答问 题时,要将分析思路一并说出。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我相信 这种思维已经渗透到王老师的课堂中。

对于一个学科来讲,学科思维尤为重要,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培养,这便需要教师 懂得用学科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方能得出教 师想要的规范的学科术语。

一节课,之所以上出来效果不同,关键在于教师对课堂 授课环节的把控。

教师要多思考、多琢磨,立足于学生,体 现学科特色,努力向一位有思维深度的好教师迈进。

参考文献:
鞠益溱.地理新课导入方法初探[J].地理教学,2012, 8 (10 ): 151.
• 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