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现象结合图像计算

合集下载

氧化铜和稀盐酸方程式反应现象

氧化铜和稀盐酸方程式反应现象

氧化铜和稀盐酸方程式反应现象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 + 2HCl → CuCl2 + H2O。

这是一种酸碱反应,其中氧化铜是碱性氧化物,而盐酸是一种强酸。

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氧化铜中的氧原子会与盐酸中的氢原子结合,形成水分子。

同时,氧化铜中的铜离子会与盐酸中的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铜。

这个反应的现象是,当氧化铜和稀盐酸混合在一起时,会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

这是因为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时,会产生氯气气体和水分子。

氯气气体会在溶液中形成气泡,而水分子则会与氧化铜反应形成白色沉淀。

这个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它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因此会沉淀到溶液底部。

这个反应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的描述,因为它涉及到了酸碱反应和气体的产生。

酸碱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它涉及到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盐酸是酸,而氧化铜是碱,它们之间的反应产生了氯化铜和水分子。

同时,这个反应还产生了氯气气体,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产生现象。

因此,这个反应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的描述,它涉及到了化学反应中的两个重要方面:酸碱反应和气体的产生。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是一种酸碱反应,它产生了氯化铜、水分子和氯气气体。

这个反应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的描述,它涉及到了化学反应中的两个重要方面:酸碱反应和气体的产生。

【化学知识点】水和无水硫酸铜反应的现象

【化学知识点】水和无水硫酸铜反应的现象

【化学知识点】水和无水硫酸铜反应的现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为蓝色。

会有蓝色晶体析出,因为无水硫酸铜会与水结合成硫酸铜晶体,使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所以有更多的晶体析出,但是一般不会吸干。

方程式:CuSO₄+5H₂O=CuSO₄•5H₂O。

一、用途无水硫酸铜(胆矾经过加热脱水处理后的白色粉末),化学式CuSO4,一遇水变蓝,通常实验用作证明有无水分存在。

无水硫酸铜在化学工业中用来制取其它铜盐的重要原料。

主要用于船底防污漆原料,干燥剂,催化剂等方面。

无水硫酸铜也用于制取波尔多液(一种农药,这种农药主要靠铜离子的毒性杀害虫),主要利用CuSO₄+Ca(OH)₂(少量)=Cu(OH)₂↓+CaSO₄中生成的Cu(OH)₂沉淀进而形成悬浊液,这样使农药更易吸附在叶片上达到药效持久的目的。

二、制备硫酸铜溶液浓缩结晶,可得到五水硫酸铜蓝色晶体,相对密度为2.284。

无水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45℃时失去二分子结晶水,110℃时失去四分子结晶水,15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

无水物也易吸水转变为蓝色五水硫酸铜。

常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

将无水硫酸铜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

胆矾是天然的含水硫酸铜,是分布很广的一种硫酸盐矿物。

它是铜的硫化物被氧分解后形成的次生矿物。

胆矾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也经常出现在矿井的巷道内壁和支柱上,这是由矿井中的水结晶而成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专题08 复分解反应计算——决胜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原卷版)

专题08 复分解反应计算——决胜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全揭秘(原卷版)

专题08 复分解反应计算【考点1】二氧化碳制备【例1-1】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________仪器相同(填字母编号)。

(2)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

(3)用乙装置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

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变式1-1】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某同学采用如下实验装置来研究。

(1)装置B 用来干燥气体,B 中所盛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

(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下列情况会使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偏小的有()A.实验开始时A,B 装置以及导气管内残留有少量空气B.进入C 装置的气体中还混有少量HCl 气体C.气体通过C 装置速度过快,CO2来不及被NaOH 溶液全部吸收D.实验结束时,各装置内还残留有少量CO2气体(3)实验中取5 克矿石样品,将20 克稀盐酸平均分成4 次注入,测量并记录每次充分反应后装置C 的质量(如下表),求出该矿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变式1-2】为了探究石灰石的纯度(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称取20g石灰石样品等分为4份(编号为①②③④)每份样品分别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2)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将编号③所得溶液过滤,取滤液,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求m的值是多少?【考点2】酸碱反应【例2-1】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计算与应用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计算与应用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计算与应用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计算是物理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描述了在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也被称为反应热或热变化。

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性质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反应热计算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与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一、反应热计算的基本原理反应热计算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这一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可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系统的热量变化来确定。

反应热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ΔH = q/m其中,ΔH表示反应热,q表示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m表示反应物的摩尔数。

反应热的单位通常是焦耳/摩尔(J/mol)或千焦/摩尔(kJ/mol)。

二、反应热计算的应用1. 确定反应类型反应热的正负值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反应类型。

当反应热为正值时,表示反应是吸热反应,即在反应中吸收了能量;当反应热为负值时,表示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在反应中释放了能量。

2. 评估燃烧热反应热计算可以用于评估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许多化学燃料,如煤、油和天然气等,会在燃烧过程中释放能量。

通过测量燃料的反应热,可以确定其单位质量或摩尔质量所释放的能量。

3. 预测反应热反应热计算还可以用于预测尚未进行实验的反应的热量变化。

通过已知反应的热量变化和已知反应物的摩尔数,可以推断出其他反应的热量变化。

这对于研究新材料的合成和化学工艺的改进非常有用。

三、反应热计算的案例分析1. 燃烧反应的反应热计算以甲烷燃烧反应为例,根据反应方程式CH4 + 2O2 → CO2 + 2H2O,我们可以计算反应热。

根据实验数据,甲烷燃烧反应释放的热量为-802.5 kJ/mol。

这意味着每摩尔甲烷在燃烧过程中释放了802.5千焦的热量。

2. 反应热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反应热与温度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当温度升高时,放热反应的反应热减小,吸热反应的反应热增加。

根据这一关系,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的温度变化来估计其反应热。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图像

高考化学:化学平衡图像

量 变
Ⅰ C2H6(g) C2H4(g)+ H2(g) ΔH1=136 kJ·mol−1 Ⅱ C2H6(g)+CO2(g) C2H4(g)+H2O(g)+CO(g) ΔH2=177 kJ·mol−1 Ⅲ C2H6(g)+2CO2(g) 4CO(g)+3H2(g) ΔH3
化、Ⅳ CO2(g)+H2(g) CO(g)+H2O(g) ΔH4=41 kJ·mol−1 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1)。
A
转 化
B
E

CD
0
T
3、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 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过程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在下列反应中:A2(g)+B2(g)
能 量 变 化 、 物 质 变 化
反应速率大小(Ea)比较、(正)催 化剂对反应速率(反应历程)的影响
➢ 放热反应为什么需要点燃或加热?
反应的进行需要最初的反应动力? — 活化能
点燃 C + O2 === CO2
点燃 2H2 + O2 === 2H2O
加热 Fe + S === FeS
反应物的能量总和
2AB
(g)(正反应放热)当其达到平衡时,在下图的
曲线中,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曲线是( D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 D ①⑤
3、速率-压强(温度)图
符合下图的反应为( B )
A.H2(g) +I2(g) 2HI(g)
B.3NO2(g)+H2O(l) 2HNO3(l)+NO(g)

高考化学 碳酸钠、碳酸氢钠及氢氧化铝的图像

高考化学 碳酸钠、碳酸氢钠及氢氧化铝的图像

离 OA Al3++3OH-=== 4OH-+Al3+===AlO- 2
子 段 Al(OH)3↓
+2H2O
方 AB Al(OH)3+OH-=== 3AlO- 2 +Al3++6H2O
程 段 AlO-2 +2H2O
===4Al(OH)3↓

考点二 有关Al(OH)3的图像分析与计算
2.偏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
考点二 有关Al(OH)3的图像分析与计算
5.向含 MgCl2、AlCl3、盐酸、NH4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 入 NaOH 溶液至过量
图像
离子方程式
OA 段
H++OH-===H2O
(4) 若 V(Oa)<V(ab)( 即 Oa 段 消 耗 盐 酸 的 体 积 小 于 ab 段 消 耗 盐 酸 的体积)
溶 液 中 的 溶 质 为 Na2CO3 和 NaHCO3
考点一 有关Na2CO3、NaHCO3的图像分析
综合训练
考点一 有关Na2CO3、NaHCO3的图像分析 1.向一定量的 K2CO3 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
()
A.M 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①和③ B.M 中有两种溶质的有②和④ C.②图显示 M 中 c(NaHCO3)<c(Na2CO3) D.④图显示 M 中的溶质为 NaOH 和 Na2CO3
考点一 有关Na2CO3、NaHCO3的图像分析 3.向 100 mL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HCO

3
===CO2↑

H2O
可知,
n(CO23(-1))=加(4入5-3255)mmLL×1盐0-酸3 L时·m,L-产1×生1 mColO·L2-1的=0体.02积m为ol,(标故准OA状段

碳酸钠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碳酸钠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图像分析一、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过程分析1.Na2CO3与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CO2↑+H2O。

由于NaHCO3跟HCl反应一步完成,所以NaHCO3跟HCl 反应比Na2CO3跟HCl反应放出CO2的。

2.①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2HCl+Na2CO3===2NaCl+CO2↑+H2O现象: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

②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HCl+Na2CO3===NaCl+NaHCO3HCl+NaHCO3===NaCl+CO2↑+H2O现象:刚开始无气泡产生,盐酸滴加到一定量后,有气泡产生。

结论:二、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基本图像1、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1所示Array图像分析:反应原理:,ab段 HCO3-+H+===H2O+CO2↑。

2.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像分析:从O点开始即产生CO2气体。

反应原理:HCO3-+H+===H2O+CO2↑。

3.向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3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ab段 HCO3-+H+===H2O+CO2↑。

反应原理:,ab段 HCO3-+H+===H2O+CO2↑。

典例分析[思路分析] 盐酸应先与NaOH反应,再与Na2CO3反应,注意盐酸与Na2CO3反应的过程。

[解析] 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当滴入0.1 L稀盐酸时,二者恰好反应完全。

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应,先发生反应: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滴入0.1 L稀盐酸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分析图象可知C项正确。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检测卷(含答案解析)(12)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检测卷(含答案解析)(12)

一、选择题1.(0分)[ID:137496]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葡萄酒中添加微量二氧化硫作抗氧化剂,使酒保持良好品质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物C.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D.酸雨是指pH<7的降水,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造成2.(0分)[ID:137491]乙烯的结构简式是A.C2H4B.CH2=CH2C.CH2CH2D.3.(0分)[ID:137482]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内为杂质,以下对应操作能达到除杂目的是A.乙醇(水):分液B.乙烷(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洗气C.乙烷(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氢气D.己烷(溴):加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分液4.(0分)[ID:137467]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甲烷和乙烷B.乙烷和乙烯C.溴苯和硝基苯D.葡萄糖和果糖5.(0分)[ID:137466]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紫色(已知I3I2+I-)I2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B 向3mL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HI溶液,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I-的还原性比Fe2+的强C 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D将SO2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A.A B.B C.C D.D6.(0分)[ID:13746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生石灰,蒸馏C鉴别苯和环己烷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分层及颜色差异D分离苯和溴苯加水后分液A.A B.B C.C D.D7.(0分)[ID:137446]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乙烯聚合B.石油裂化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8.(0分)[ID:13743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丙烯的实验式:CH2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聚丙烯链节的结构简式:-CH2-CH2-CH2-9.(0分)[ID:13743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NH3B.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2SO4C.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10.(0分)[ID:137430]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无色溶液中:CH3CH2OH、Cr2O2-7、K+、SO2-4B.c(Ca2+)=0.1mol·L-1的溶液中:NH+4、SO2-3、Cl-、Br-C.含大量HCO-3的溶液中:C6H5O-、CO2-3、Br-、K+D.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NH+4、CO2-3、Cl-11.(0分)[ID:137417]下列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分液漏斗分离四氯化碳与水B.用硝酸银溶液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C.用溴水区别乙烯与甲烷D.用浓硫酸干燥NH312.(0分)[ID:137404]75%乙醇消毒液、乙醚(C2H5OC2H5)、84消毒液、过氧乙酸(CH3COOOH)等均可用于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环境消毒。

铝三角”的图像分析及计算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

铝三角”的图像分析及计算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

“铝三角”的图像分析及计算一、氢氧化铝沉淀的图象分析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像操作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性铝盐溶液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无沉淀(有但即溶)→出现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图像离子方程式A→B:Al3++3OH-===Al(OH)3↓B→D:Al(OH)3+OH-===AlO-2+2H2OA→B:Al3++4OH-===AlO-2+2H2OB→C:Al3++3AlO-2+6H2O===4Al(OH)3↓2、偏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操作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无沉淀→出现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图像离子方程式A→B:AlO-2+H++H2O===Al(OH)3↓B→D:Al(OH)3+3H+===Al3++3H2OA→B:4H++AlO-2===Al3++2H2OB→C:Al3++3AlO-2+6H2O===4Al(OH)3↓3、可溶性铝盐溶液与弱碱(氨水)溶液反应的图像、偏铝酸盐溶液与弱酸(CO2)反应的图像操作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或NaAlO2溶液至过量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图像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Al3++3AlO-2+6H2O===4Al(OH)3↓AlO-2+CO2+2H2O===Al(OH)3↓+HCO-34、可溶性铝盐、镁盐混合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像操作往等物质的量的AlCl3、Mg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向MgCl2、AlCl3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即将Mg、Al溶于过量盐酸所得的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量增多,最后沉淀部分溶解先无沉淀,后出现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量增多,最后沉淀部分溶解图像离子方程式O→A:Al3++3OH-===Al(OH)3↓Mg2++2OH-===Mg(OH)2↓A→B:Al(OH)3+OH-===AlO-2+2H2OO→A:H++OH-===H2OA→B:Al3++3OH-===Al(OH)3↓Mg2++2OH-===Mg(OH)2↓A→B:Al(OH)3+OH-===AlO-2+2H2O5、含不同阳离子的混合盐(或复盐)与碱的反应(1)向含MgCl2、AlCl3、盐酸、NH4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图像离子方程式O→A:H++OH-===H2OA→B:Al3++3OH-===Al(OH)3↓,Mg2++2OH-===Mg(OH)2↓B→C:NH+4+OH-===NH3·H2OC→D:Al(OH)3+OH-===AlO-2+2H2O(2)把Ba(OH)2溶液逐滴加入到明矾溶液中至过量图像离子方程式O→A:2KAl(SO4)2+3Ba(OH)2===2Al(OH)3↓+3BaSO4↓+K2SO4 A→B:2Al(OH)3+K2SO4+Ba(OH)2===BaSO4↓+2KAlO2+4H2O二、常见题型类型一图像认识1、向含有盐酸的AlCl3 溶液中慢慢滴入NaOH 溶液,生成沉淀W(g)与所加NaOH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2、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①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C.③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D.④线表示Al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3、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图像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图像A 向MgCl2、AlCl3溶液中(各1 mol),逐滴加入NaOH溶液B 向HCl、MgCl2、AlCl3、NH4Cl溶液中(各1 mol),逐滴加入NaOH溶液C 向NaOH、NaAlO2溶液中(各1 mol),逐滴加入HCl溶液D 向NaOH、Na2CO3混合溶液中(各1 mol)滴加稀盐酸类型二有关图像的计算1、向30mL1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mol·L-1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3mL B.7.5mL C.15mL D.17.5mL2、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图所示,原溶液中Cl-与SO2-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3 B.2∶3 C.6∶1 D.3∶13、向混有一定量盐酸的硫酸铝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的NaOH 溶液,所生成沉淀W g 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V( mL)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c(Cl-)、c(Al3+)、c(Mg2+)之比为 ()A.1:3:1 B.1:2:1 C.1:1:2 D.1:1 :1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2-3、SO2-4、NO-3中的几种。

铝盐与偏铝酸盐相关反应图像

铝盐与偏铝酸盐相关反应图像

铝盐与偏铝酸盐相关反应图像铝盐与偏铝酸盐相关反应图像1、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过量现象:离⼦⽅程式:作图: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随NH3·H2O 的物质的量变化图像。

2、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现象:离⼦⽅程式:作图: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随NaOH的物质的量变化图像。

3、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过量现象:离⼦⽅程式:作图: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随AlCl3的物质的量变化图像。

4、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过量现象:离⼦⽅程式:作图: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随HCl的物质的量变化图像。

5、盐酸中滴加偏铝酸钠溶液⾄过量现象:离⼦⽅程式:作图: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随NaAlO2的物质的量变化图像。

6、偏铝酸钠溶液中通⼊CO2⾄过量现象:离⼦⽅程式:作图: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随CO2的物质的量变化图像。

典例尝试【例1】下列各组反应中能得到Al(OH)3的是()A.Al2O3加到热⽔中B.向NaAlO2溶液中加⼊过量盐酸C. 将钠投⼊到NaAlO2溶液中D.向AlCl3溶液中滴⼏滴NaOH溶液【例2】向50ml 1mol/L 的硫酸铝溶液中加⼊100ml KOH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3.9g沉淀,则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A. 1 mol/LB. 3 mol/LC. 1.5 mol/LD. 3.5 mol/L优化训练【练习1】有⼀透明溶液,可能含有Al3+、Fe3+、K+、NH4+、Mg2+和Cu2+等离⼦中的⼀种或⼏种。

现加⼊Na2O2粉末只有⽆⾊⽆味的⽓体放出,同时析出⽩⾊沉淀。

加⼊Na2O2粉末的量与⽣成沉淀的量之间的关系可⽤如右图表⽰。

试推断:(1)原溶液中⼀定含有。

(2)⼀定不含有。

(3)可能含有。

(4)为了进⼀步确定原溶液中可能有的离⼦,应增加的实验操作为。

【练习2】向20ml某物质的量浓度AlCl3溶液中滴⼊2 mol/L NaOH溶液时,得到Al(OH)3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表⽰的意义是。

证明淀粉与银氨溶液反应现象

证明淀粉与银氨溶液反应现象

证明淀粉与银氨溶液反应现象
1.取一小量淀粉粉末,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淀粉浆。

2. 取一小量银氨溶液,滴加到淀粉浆中,搅拌均匀。

3. 观察淀粉浆的变化。

实验结果:
当银氨溶液与淀粉浆接触时,淀粉浆会立即变成蓝色或黑色。

这是因为银氨离子与淀粉分子结合形成蓝色或黑色沉淀,从而发生反应。

实验原理:
银氨溶液中的银离子可以与淀粉分子中的羟基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发生反应。

这种络合物的形成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Ag(NH3)2]+ + Starch → [Ag(NH3)2+Starch]n
其中,[Ag(NH3)2]+代表银氨离子,Starch代表淀粉分子,[Ag(NH3)2+Starch]n代表银氨离子和淀粉分子所结合形成的络合物。

- 1 -。

第一节拓展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图像总结课件及其有关计算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拓展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图像总结课件及其有关计算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反馈练习
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 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 使其恰好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A )
A.54.5% B.40% C.36% D.33.3%
Hale Waihona Puke 解析:根据CO2、H2O与固体Na2O2反应后, 固体增重的质量即为CO、H2的 质量,可得混合气体中m(O2) =16.5 g−7.5 g= 9.0 g,
向碳酸钠溶液中 刚开始没有气泡,
CO32−+H+
逐滴滴加稀盐酸 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HCO3−+H+
HCO3− H2O+CO2↑
向稀盐酸中逐滴 立刻产生气泡
滴加碳酸钠溶液
CO32−+2H+ H2O+CO2↑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图像总结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图像总结
1、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的 关系如下所示:
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反应的实质是:Ca2++CO32﹣=CaCO3↓;Ba2++CO32﹣=BaCO3↓,
(2)①根据曲线图,同周期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故Mg元素电负性值的最小范围0.9~
1.5; 【解析】
固体会增重。
有关过氧化钠增重的计算
有关过氧化钠增重的计算
【例题1】将a g CO、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
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___a__g。

高考化学两性金属Zn和Be与Al(OH)3有关图像分析与计算专题复习与训练

高考化学两性金属Zn和Be与Al(OH)3有关图像分析与计算专题复习与训练

两性金属Zn和Be与Al(OH)3有关图像分析与计算专题复习与训练考点1两性金属Zn和Be知识拓展与梳理强化训练1、铝、铍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B.因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eCl2是离子化合物C.常温下Na2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OD.常温下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是BeCl2解析铝、铍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e(OH)2与Al(OH)3性质相似,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A正确;某些共价化合物水溶液的导电性也较强,B错误;Na2BeO2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Na2BeO2,C错误;常温下BeCl2溶液的pH<7,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是BeO,D错误。

答案A案例2制备2、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但是Al(OH)3不溶于氨水,而Zn(OH)2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回答下列问题:(1)单质铝溶于NaOH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锌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可以鉴别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l2(SO4)3和NaOH ②Al2(SO4)3和氨水③ZnSO4和NaOH ④ZnSO4和氨水(4)写出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与蛋白质反应现象

浓硫酸与蛋白质反应现象

浓硫酸与蛋白质反应现象
浓硫酸与蛋白质反应是一种酸性水解反应。

当浓硫酸与蛋白质接触时,硫酸分子中的羟基离子将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形成硫酸酯和氨。

此过程中,硫酸酯会与蛋白质中的其他氨基酸相互作用,导致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完全改变。

这种反应是一种极端的破坏性反应,因为它能够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三级和四级结构,甚至能够将蛋白质分子分解成其组成氨基酸的单元。

因此,浓硫酸与蛋白质反应被广泛用于分析和检测蛋白质分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浓硫酸与蛋白质反应并不是选择性反应,它会破坏所有类型的蛋白质。

此外,由于浓硫酸是一种极其强酸,它也可能对实验人员造成危险,因此在进行该反应时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高中化学】考试常考的反应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考试常考的反应计算公式

【高中化学】考试常考的反应计算公式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Ca(OH)2+CO2=CaCO3↓+H2O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Mg+O2=2MgO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2H2O=2H2↑+O2↑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CaO+H2O=Ca(OH)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图解抗原抗体反应类型和原理

图解抗原抗体反应类型和原理
最具特异性(必须供氢体和受氢体互补才能实现氢键的结 合)
四、疏水作用力(疏水键)
• 概念:两个疏水基团在水溶液中相互接触时,由 于对水分子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
• 抗原决定簇与抗体上 的结合点靠近,互相间 正、负极性消失,亲水 层立即失去。
• 结合力最强,约占总 结合力的50%。
三、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一、抗原抗体的亲和力和亲合力
* 亲和力(affinity):是抗体分 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相应的抗原 决定簇之间的相适应而结合的强度, 是抗原与抗体间固有的结合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是可逆的反应,在平衡时其
亲和常数(K):
K值越大⇨抗体的亲和力越高⇨与抗原结合越牢固
亲合力(avidity):是指一个抗体分子 与整个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与抗 体结合价直接相关。另外也与亲和力强 弱有关。
• 结合力的大小与两个相 互作用基团的极化程度的 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 距离的7次方成反比。 • 作用大小取决于二者分 子空间构型的互补性
• 作用力最小
三、氢键结合力
• 概念:供氢体上的氢原子与受氢体原子间的引力。 • 供氢体:-COOH、-NH2和-OH • 受氢体:氧、氮
氢键结合力与供氢体和受氢体之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
后代(postzone)抗原过量时称为。
四、阶段性
第一阶段: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 性结合阶段
特点:反应快 第二阶段:反应可见阶段
特点:反应时间较长
第三节 抗原抗体反应影响因素
一、反应物自身因素 *抗原:理化特性、Ag决定簇数量和种类。 *抗体: 1、来源(如:R型抗体 > H型抗体) 2、特异性与亲和力(如:单克隆抗体) 3、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盐酸)/g
图像计算
1. 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共100 g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10% 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若氯化铜在原混合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13.5%。

求:
(1)原混合溶液中HCl 的质量分数。

(2)C 点的坐标(x1,y1)为多少?
2、小张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 的变质程度”。

他先称取13.3g 的NaOH 样品(杂质为Na 2CO 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 2的质量测定Na 2CO 3的质量。

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 的变质程度。

通过实验他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 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请你根据小张的实验结果通过计算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求实验过程中与NaOH 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

(3)、根据“与NaOH 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对照图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Fe 和CuSO4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生成Cu 的同时有气泡产生.为了进一步研究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8.5g Fe 粉放入一定量的CuSO4中,反应完成后,滤出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为
9.2g .
②将9.2g 固体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消耗盐酸50.0g ,根据实验绘制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见图.求:
(1)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与稀盐酸反应的Fe 的质量.
(2)与CuSO4反应的Fe 的质量.
(3)与CuSO4反应的Fe 的质量及与盐酸反应的Fe 的质量之和______8.5g(选填“>”、“<”或“=”).对此结果作出你的解释______.
4.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

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

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像。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 (选填“盐”或“碱”)。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克。

3)图像中的a点数值是。

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5)通过计算说明,图像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5.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
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
(2)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6. 小思同学为测定小苏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小苏打样品10.0克,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定小苏打样品只由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组成,碳酸氢钠和盐酸发生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向20克待测稀盐酸中逐滴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
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像如右图。

(1)在步骤一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写出两种)
(2)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请结合右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
果精确到0.01%)
(3)在往稀盐酸中逐渐滴人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
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7.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整个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离子个数不变(填离子符号).
(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3)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8.某班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到碱厂参观,该厂主要产品之一是纯碱。

参观结束,同学们带回一些化
验室里废弃的纯碱样品,来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

取样品12 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计
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2)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9.(2011.湛江市)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5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

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已知:BaCl2+Na2CO3=BaCO3↓+2NaCl 请计算:
(1)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g,需要Na2CO3固体 g。

(2)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10.有一包白色粉末由Na2CO3和CaCl2组成。

溶于水产生白色沉淀,现向此悬浊液中逐滴加入7.3%的盐酸,发现沉淀的质量(Y轴)与加入盐酸的质量(X轴)有如下图示关系。

求:⑴沉淀物质量M ;
⑵这包白色粉末中Na2CO3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