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城市规划馆建筑设计浅析
基于岭南地标建筑符号的文化创意设计探究
2021-05基于岭南地标建筑符号的文化创意设计探究
◊马文镰张南岭
摘要:文章以岭南文化为研究背景,从岭南地标建筑切入,通过分析岭南地标建筑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将岭南地标建筑中的外形、精神内涵以及色彩与装饰等元素符号进行概括与提炼,结合现代文化创意设计方法,融入岭南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核,探讨岭南地标建筑元素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可行性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岭南文化;地标建筑;文化创意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0年度课题(2020GZGJ208)研究成果。
地标建筑可以通过其特定造型,唤起人们对当地的文化记忆,哪怕只是衍生于文化创意设计中特定的形象,也可以联想到整个文化系统。在产品创意设计中,让岭南建筑文化内涵融人日常使用的文化创意产品,可使大众以一种更加轻松、有趣的方式解读岭南地域文化内涵。岭南建筑与文化创意产业深人结合,无论出于对地域历史文化研究的考虑,还是出于岭南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相对系统地梳理岭南建筑文化渊源及其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在传承与发扬岭南文化、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启发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岭南地标建筑的形成与文化符号分析
(一)岭南建筑的由来及发展
从发展历程上看,岭南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时期的建筑各具特色,亦有其代表。岭南建筑的兴起,归因于中国建筑实践的迅速发展,以及广东地区各式新建筑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岭南建筑也逐渐为人所了解叫然而,从文化层面上讲,岭南建筑承载的岭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及宽广的地理范围,该文化系统总体呈包容及多元趋势,既具有传统儒家文化特质,又具有较质朴的民族文化气息,还较早受近代传人的西方文化影响,以一种兼容并蓄的姿态立于文化之林。
图书馆、博物馆建筑设计探析
图书馆、博物馆建筑设计探析
摘要:恩平市图书馆、博物馆新建项目位于恩城鳌峰山东麓电视大学西侧本
项目规划用地19016.12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15134.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540.88平方米,计容面积12696平方米。其中博物馆3层,建筑面积4489.4
平方米,图书馆5层,建筑面积8206.6平方米,地下辅助用房844.88平方米和
室外水系景观6500平方米。以遵循项目的在地区域各项规划为前提,本着节约
土地和节能环保的原则,在满足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图书馆、博物馆以及
室外景观设施。
关键词:岭南文化和谐空间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一、设计背景:
改善服务环境力促文化惠民
据悉,恩平市博物馆目前暂时设置在恩城街道沿江路8号的“大钟楼”。
“大钟楼”原先是恩平县公立图书馆,是恩平第一间图书馆。因该馆楼顶装有一
个大钟,故人们习惯称之为“大钟楼”。“大钟楼”于1929年3月动工兴建,
翌年底竣工。多年来,“大钟楼”功能几经易用,如今为恩平市博物馆办公大楼。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大楼,于2012年10月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恩平市博物馆每年在一楼展览厅举办多种形式的免费展览活动,受到广大
市民的热烈欢迎。
恩平市图书馆由原来的“大钟楼”迁址到旁边的大楼,其后,该栋大楼被评
定为危楼,于2018年被拆除。目前,恩平市图书馆临时设置在好景花园路青云
公园内。该馆藏书3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3万册,电子版图书11万册。据了解,由于临时场馆面积太小,上架图书不多,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随着恩平市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恩平市图
岭南地区景观要素对建筑架空层热舒
floor PET value, and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ir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mean radiation temperature to decrease the PET markedly and to improve the thermal comfort of overhead floor. Increasing tree size (HW), the leaf area density (LAD) and aspect ratio of trees (ART) could increase relative humidity and decrease mean radiation temperature, and improve the thermal comfort of the overhead floor. Therefore, selecting reasonable underlying surface material and increasing tree size, leaf area density or aspect ratio of trees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PET value and improve the thermal comfort of the overhead flo or.
浅议岭南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浅议岭南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摘要:本文在归纳岭南特色的基础上,探讨岭南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尊重自然山水自然格局、设计多元化、人性化的开敞空间、建筑轻巧通透等。
关键词:岭南特色、城市空间、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岭南特色概述
1.1 岭南的定义
(1)岭南的地域属性
岭南之概念具有多种含义,有作为地区名、道名或者唐方镇名等的含义。本文所指的岭南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特指中国南方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2)岭南的文化属性
“岭南”区别于作为我国六大行政区之一的华南地区的概念(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南海诸岛),也区别于作为经济圈来被认识的珠江三角洲的概念。岭南的本质更多是一种文化社会范畴,包括以岭南文化作为核心文化内涵而存在的。因此可以涵括以广府文化为底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潮汕文化为底蕴的潮汕地区,以客家文化为底蕴的梅州等岭南地域范围内的地区等等。
何谓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是岭南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一种感性自然的原生型文化、一种包容性的移民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世俗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
岭南文化可概述为八大特征: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务实性、享乐性、直观性。这些基本特性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岭南文化的本质和特色。
1.2 岭南建筑
岭南建筑常指岭南派的建筑和园林,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渐形成的,人们把这支极具岭南地方特色的建筑流派称
浅析岭南园林与建筑对现代住区的影_省略_以深圳万科第五园和广州清华坊为例_万黎萍
1岭南建筑的发展
广东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常受台风袭击。因此传统的建筑在解决通风、隔热、防风、防雨、防潮等方面都极具特色。
岭南建筑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明清时期的书院、祠堂建筑;第二阶段是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简屋和商业骑楼建筑;第三阶段是西洋建筑的传入,中外建筑师将中西建筑融合起来;第四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建筑技术融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岭南建筑逐渐进入现代建筑的发展阶段,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建筑新风格。涌现出以佘畯南、莫伯治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中青岭南派建筑大师。
广东的岭南建筑有许多代表作。清晖园、余荫山房、陈家祠、西关大屋、商业骑楼建筑等都充分表现岭南城市的风貌。而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广州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诸如泮溪酒家、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等一大批园林宾馆和酒店,它们都是现代岭南建筑的优秀作品。
2以清晖园为代表的岭南园林建筑
岭南建筑的文化特色,是建筑与岭南园林的有机结合,建筑有轻巧通透的体形,富有岭南传统文化的韵味。
清晖园,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其建筑艺术颇高,蔚为壮观。庭园曲径回廊,景趣盎然。园内幽深清空,布局紧凑,步移景换。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秀朴素。园内有大量装饰性和欣赏性的陶瓷、灰塑、木雕、玻璃。园内妙联佳句俯仰可拾,名人雅士音韵盈漾,艺术精品比比皆是,令人流连忘返。园林的艺术处理,颇具匠心。园内叠石假山,曲水流觞。银杏千秋,百龄龙眼,玉堂春瑞,沙柳飘扬。闲步曲桥喜看鲤鱼碧波嬉戏,徐行花径,好赏绿树时花扑面。时而庭园内传出袅袅弦歌,听一曲粤韵,令人心清耳悦,如醉如痴。
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现状及特色研究——以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建筑设计为例
6 g 坊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第46卷第8期2020年8月
Vol.46, No. 8August, 2020
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现状及特色研究
----以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建筑设计为例
李维佳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510900)
摘 要:岭南传统建筑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有的建 筑设计手法体现了岭南文化特色。在当前城市化逐渐加快
的过程中地域文化日渐衰微,传统建筑文化的消失促使建筑
设计从注重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展转变为文化特色和内涵的
提升。本文以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传统建筑为例,通过文献
整理和实地调研,从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元素组合、风格造 型和细部处理等建筑技术层面对该区域传统建筑的文化特
色和内涵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分析其在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 创新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可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手法在 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上进行改造和创新的设计方法,以便更好
地传承岭南建筑及其文化特色。
关键词: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特色;荔枝湾;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 - 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 4011( 2020)08 - 0027 - 03
DOI :10. 3969/j. issn. 1672 - 4011. 2020. 08. 014
1研究背景
岭南传统建筑文化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给地方民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感知记忆,情绪认知和 思维方式。然而,随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域文化的
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建筑特色逐渐隐退,建筑 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⑴。广州荔枝
基于地域性的岭南城市设计策略
[ 4 ]李盈
2 0 0 8
.
浅谈城市肌理发展 [ 西建筑 J ]山
3 () 4 5 44 5 -5
[ 王玉 广州市琶 洲一 一 员村 地 区城 市设计 5 】
【 J 】规戈师 ,2 0 ,2 () 6 3 l J 0 8 49: —8 7
[ 6 ]唐孝祥 广州西关骑楼建筑的文化特色及
摘要: 地域性是一个城市在 自然环境和在历史条件发展时期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特征 。在快
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的地域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 城市发展千篇一律 。本文从城市设计
的地域性 出发.探讨地域性城市设计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望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在城市设 计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地域特色 并且能够为当地居民创造适于地方生活方式的生活环境 。
规划与设计
P ANN NG A L I ND D SI E GN
文章 编号 :0 9 60 (020 — 02 0 10 - 0 02 1)8 0 7— 4 中图分类号 : U 8 文献标 识码 : T 94 A
作者简介: 蔡仕谦. 博士.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副主任; 曾辉 鹏 , 研究生硕士, 02 B毕业于广州大学建筑 与城市 规划学院建筑设计与城市设 计 2 1年6
具 .加上珠江口外有众多岛屿和 多条 出 海水道 ,因此 .广'在优化城市环境方 J t 、 l
岭南新天地的设计理念是
岭南新天地的设计理念是
岭南新天地的设计理念。
岭南新天地是一座位于广州市中心的现代化综合体,它融合了商务办公、购物
娱乐、酒店住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新地标。而其设计理念更是为人们所称道,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对于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关怀。
岭南新天地的设计理念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它将岭南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充分展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建筑外观采用了岭南传统建筑的元素,如琉璃瓦、雕梁画栋等,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使得整体建筑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
其次,岭南新天地在空间设计上追求开放与包容。建筑内部采用了大面积的玻
璃幕墙,使得室内外空间相互贯通,让自然光线充分照射到室内,营造出明亮开阔的空间感。同时,室内的设计也注重人们的舒适体验,采用了现代简约的装饰风格,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舒适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此外,岭南新天地还注重绿色环保理念。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采用了环
保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在建筑周围种植了大量的绿植,打造了一个绿意盎然的城市绿洲,让人们在购物娱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总的来说,岭南新天地的设计理念是将传统与现代、开放与包容、绿色与环保
相结合,为城市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可能。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对于城市发展的思考和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关怀,成为了广州这座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岭南建筑设计特色与地域性体现
岭南建筑设计特色与地域性体现
摘要:岭南建筑与中华传统建筑一脉相承,是黄河中下游古代中原建筑的重要分支。岭南建筑在延续中原传统建筑形制和建筑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形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岭南当地的自然资源,创造出独特的岭南建筑风格,表现出独有的地域性特色,反映了岭南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本文主要分析了岭南建筑设计特色与地域性体现。
关键词: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地域性
1、岭南建筑的风格
岭南建筑的风格受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地势及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岭南地区的传统建筑表现出了其不同的地方特性,由此可见,地域文化是影响岭南建筑发展的关键。
岭南建筑风格总体概括有三大部分:(1)与自然融为一体;岭南地区的地势比较复杂、气候潮湿,建筑在设计时都会充分利用山、水等大自然环境,顺应环境优势而建造,让建筑的整体与自然充分融合为一体。让人有身临其境、感悟万千的大自然的归属感和亲切感。(2)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岭南建筑在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同时,还注重与周边建筑环境的整体性,不同建筑群体相互呼应、统一和映衬。(3)兼收并蓄的开放建筑风格;岭南地区的建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并加以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岭南当代建筑风格,因此,在岭南地区有很多中西合璧风格的园林、建筑。岭南建筑对于创新非常重视,当今时代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让岭南建筑深受影响,形成很多新的花样,如板式建筑带形窗,高层平顶加裙房等都是岭南建筑风格创新的重要典型。
2、岭南地域特色
岭南地处中华大地南部,以南岭山脉为界与中国广阔土地间隔开来,倚南岭而面南海,自古就为闷热潮湿之地。岭南也因远离中原大地,建筑设计上较少受
基于地域性的岭南城市设计策略
文章编号:1009-6000(2012)08-0072-04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蔡仕谦,博士,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副主任;
曾辉鹏,研究生硕士,2012年6月毕业于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
方向。
基于地域性的岭南城市设计策略
The Strategy of Urban Design under the Lingnan Region
蔡仕谦 曾辉鹏
CAI Shi-qian ZENG Hui-peng
摘要:
地域性是一个城市在自然环境和在历史条件发展时期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特征。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的地域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城市发展千篇一律。本文从城市设计的地域性出发,探讨地域性城市设计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望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地域特色,并且能够为当地居民创造适于地方生活方式的生活环境。关键词:
发展策略;地域性;城市设计;岭南地区
Abstract:Regionalism is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 that differs from other cities through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eriod. The regionalism of city has not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which causes sameness of city development during rapid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urban regionalism, explores desig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hoping to have a better design during urbanization and providing a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for citizens.
岭南文化及建筑的传承和发展——石排镇本地居住中心规划设计
岭 南 文化 及 建 筑 的 传 承 和 发 展
石 排 镇 本 地 居 住 中 心 规 划 设 计
口 磨 艺捷
岭 南 古为 百越 之 地 .北 靠五 岭 .南 临 南海 .西 连 云贵 ,东
接 福 建 。 解 放 后 , 由 于 行 政 区 划 的 变 动 ,现 在 提 及 到 “ 南 ” 岭
燕 岭 霞 生 绿 如 玉
千 年 古 堤 万 里 凝
变而 成 的客 家 民 系 ,为岭 南 文化 两 大 民系 之一 。 文化 的 内在仍
为儒 家思 想 .外 在 表现 却 充分 体现 了远 儒 文化特 征 .以世 俗 民 间活 动 为主 。 由于 气候 温 和 ,适 于户 外 活动 .所 以大 多数 文化 活 动 于户 外 举 行 。石 排镇 最 负盛 名 的醒 狮 文化 、康 王诞 均 为省
展 开 来 , 起 点 于 石 横 大 道 的 主 入 口 , 向 东 延 伸 , 串 联 起 居
个省 级 文物保 护 单位 和 四个 市 级 文物保 护 单位 。 以国家 级文 物 保 护 单位 塘 尾 明清 古村 落 为代 表 ,突 出体 现 了石 排镇 的 传统 建
筑特点。
住 、 公 建 、教 育 板 块 岭 南 风 情 建 筑 及 小 品 点 缀 其 间 ,仿 若
地标建筑符号文化创意设计研究
地标建筑符号文化创意设计研究
摘要:伴随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量不断增加,人们的物质需求、精神追求都在逐步提升,因此建筑设计也面临着非常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如
果可以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文化符号,对于建筑行业、文化建设领域发展都会具有
重要意义。岭南文化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文化特质独特,当代设计由此获得
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本文以其为背景,针对地标建筑元素用于文化创意设计的相
关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标建筑;建筑符号;文化创意;建筑设计
文化符号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文化符号为方式传播文化,很大
程度上为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延续提供了载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
经济、科技等领域均获得了很大进步与发展,城市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一定程
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此时建筑需求快速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建筑行业
自然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建筑俨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特殊的
符号,深刻反映出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当下,文化创意产品与建筑的融合
已经成为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记忆,同时也联系到
了整个文化传统,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以岭南建筑为切入点,将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对其创新设计及应用进行分析。
1.岭南文化符号
人类社会、人类精神,甚至于生个人类世界,都可以被标识,特别
民族下的文化符号必然依托于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存活下来,它承载了人们的文化
心理,并且发展为一种共识。多数岭南文化符号来自于广东各民族聚落的民风、
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文化遗产,甚至于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原型之中,均可窥见其身影,还包括自然与文化遗产相结合的特殊形式。从广义层面来说,
地上景观与地下建筑空间的融合——广州岭南广场设计竞赛方案设计
地上景观与地下建筑空间的融合——广州岭南广场设计竞赛
方案设计
概要:在现代城市设计中,位于重要节点的大型城市空间设计越来越多,而且愈发的重要和
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下轨道和市政交通、大量人员的集散、相应的配套服务和
商业设施,与既有建筑的衔接,地域特色的体现和文化传承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地上景
观和地下建筑空间的融合。本文以参加广州岭南广场设计竞赛,取得第二名的的方案设计为例,探讨重要大型城市空间设计中的方法和心得,同时诠释新时代背景下建筑文化中的岭南
特色。
关键词:岭南广场地上景观地下建筑空间地域特色文化传承
项目背景
岭南广场项目用地位于广州塔以南,新港中路以北,两侧分别为规划中的广场东路和广场西路。比邻新建的广州美术馆、科学馆、博物馆三大场馆和赤岗塔公园,北向广州塔,南接TIT创
业园,双塔路和赤岗涌从场地中横穿而过。同时规划有未来的地铁十二号线、十九号线和apm线在此交汇,具备文化旅游、展览展示、交通集散、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
根据广州新中轴线南段的重要地位,融入广州岭南文化特色,满足市民游客观光、休闲、参与、体验、互动、集散的功能,与北边的花城广场呼应互补,携手“三馆一场”共同为城市注
入更多新时代的活力与创意。
2015年底至2016年初广州市举行了岭南广场项目的设计竞赛,本文介绍方案取得方案设计
竞赛的第二名。
设计构思
本设计以“花枝锦绣、春驻岭南”为概念,作为已有中轴线的延续,又作为南段中轴的起点,
绿色的城市中轴宛如“花枝”般不断发展,不断开拓,不断生长,被串联起的一个个城市标志
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
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摘要】
本文主要对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岭南传统民居的历史背景,探讨了其建筑特点,着重讲解了空间布局规划和居住功能。接着探究了岭南传统民居的文化意义,探讨了其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在总结了岭南传统民居空间布局特征的传承与发展,并提出了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岭南传统民居、空间布局特征、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空间布局规划、居住功能、文化意义、传承与发展、现代建筑设计、未来研究方向、岭南文化
1. 引言
1.1 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
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一直是建筑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不断追求,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岭南地区是我国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其民居建筑既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又体现了岭南地区独特的建筑特色。
在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中,经常可以看到合院、天井、过厅等设计元素。这些设计不仅体现了岭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体现了他们对居住环境的精心设计和布局。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更是在追求居住环境美学的同时展现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对岭南传统民居空间布局特征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岭南地区的建筑文化,还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传承和发展岭南地区的建筑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筑设计思考(3篇)
绿色建筑设计思考(3篇)
第一篇:绿色生态办公建筑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恶化,同时我国城镇化
发展迅速,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国家提倡绿色发展,建筑行业
朝着绿色生态方向发展,建筑设计过程中,从规划到落地都要贯彻绿
色发展的思路。广东岭南地区属于东亚季风区南部,全年气温较高,
雨季分明,季风特征明显,因此本文探讨岭南地区的绿色办公建筑设
计方法,结合岭南地域特征,探索适合该地区的绿色办公建筑方式,
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岭南地区;办公建筑;绿色通廊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恶化,城市发展问题越来越严重,交通拥堵;城市更新,新旧建筑交替,建筑发展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因此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趋势。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
迅速发展,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国家提倡绿色发展,相关产业朝
着绿色生态方向发展,建筑从规划到落地都要贯彻绿色发展的思路,
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广东岭南地区属于东亚季风区南部,全年气温
较高,雨季分明,季风特征明显,因此本文探讨岭南地区的绿色办公
建筑设计方法,结合岭南地域特征,探索适合该地区的绿色办公建筑
方式,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岭南地区地域特征
广东岭南地区属于东亚季风区南部,具有热带及亚热带季风海洋
性气候特征,北回归线横穿岭南中部,常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明显。岭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风向随着季节性变化,夏季以东南风
为主,冬季以北风为主;雨季明显,初春开始持续下雨,一直到夏季,雨水充沛,四季常青;太阳辐射量大,日照时间长,特别是夏季,持
广交会与现代岭南建筑
[ UED ] 115 | 10 | 2018
Canton Fair and modern Lingnan Architecture 广交会与现代岭南建筑
文_庄少庞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兰欣宁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商贸城市,《汉书· 地理志》载:“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番禺,其一都会也”,“香犀花海、宝货充盈”。明清海禁,经中亚入京城和经大洋入广州是进入这个东方帝国的主要通道。1757年,乾隆皇帝划定广州为唯一外贸口岸,史称“一口通商”,十三行成为清政府指定垄断外贸的“半官半商”机构。至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时止,广州独揽中国外贸达85年。屈大均《广东新语》载:“洋船争出是官商……银钱堆满十三行。”在1850年的世界城市经济十强排名中,广州列第四位,直到1875年,广州尚在世界第七的位置上。[1]
文化公园入口处鸟瞰
为广州而设计 DEsign for gUangzhoU
广交会成为广州建筑的发展机遇
先声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政务院副总理陈云领导有关部门在经济领域有计划地召开县、省、大区三级土产交流会和物资交流展览会以打开国内市场,活跃城乡经济。1951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于同年10月在穗举办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会址选在日本侵华时轰炸广州造成的西堤灾区。10月14日,广州解放两周年纪念日,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开幕;12月4日,大会结束,成交额为11 831亿元(旧币);截至年底,共接待参观人次达153万人,盛况空前。从荒凉的西堤废墟到建成遍植四季时花、绿草茵茵的展览交流大会场址,仅仅历时4个月。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的成功举办是“在经济战线上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是“富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历史事件”[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地区城市规划馆建筑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6-07-29T14:26:26.6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9期作者:邓彩岚
[导读] 城市规划馆是城市的文化建筑设施,立足于服务大众,能让大众更为直观有效地了解该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其它建筑有着很大不同之处。
清远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摘要:城市规划馆是城市的文化建筑设施,立足于服务大众,能让大众更为直观有效地了解该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其它建筑有着很大不同之处。同时每一座城市的规划馆都极具有针对性及代表性。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馆的特征及建筑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岭南建筑风格;城市规划馆;建筑设计;空间设计
一、岭南建筑的风格
岭南建筑的风格受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地势及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岭南地区的传统建筑表现出了其不同的地方特性,由此可见,地域文化是影响岭南建筑发展的关键。
岭南建筑风格总体概括有三大部分:(1)与自然融为一体;岭南地区的地势比较复杂、气候潮湿,建筑在设计时都会充分利用山、水等大自然环境,顺应环境优势而建造,让建筑的整体与自然充分融合为一体。让人有身临其境、感悟万千的大自然的归属感和亲切感。(2)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岭南建筑在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同时,还注重与周边建筑环境的整体性,不同建筑群体相互呼应、统一和映衬。(3)兼收并蓄的开放建筑风格;岭南地区的建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并加以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岭南当代建筑风格,因此,在岭南地区有很多中西合璧风格的园林、建筑,如开平立园,便是在岭南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了《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特点进行设计的,而联芳楼,则是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来设计建造的一座建筑。
岭南建筑对于创新非常重视,当今时代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让岭南建筑深受影响,形成很多新的花样,如板式建筑带形窗,高层平顶加裙房等都是岭南建筑风格创新的重要典型。
二、规划馆在城市中的定位、意义
城市规划馆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对大众开放、宣传城市文化、了解城市经济、城市风貌、城市建设等发展历程的平台,不仅是“城市的市民广场”,更是城市的形象大使,以优雅的气质、优良的品格、独具魅力的形象展示着城市特有的风采。现今我国规划馆的发展已有十几载的历程,但是好的规划馆作品并不多。很多城市规划馆过于片面追求声光电及各种高科技设备,并应用不符合本地特征的材料强加于空间,缺失了本地的文化铺垫,明显存在认识误区。城市规划馆建筑应当遵循城市历史根源,传承语言形态和文化底蕴,用独特的语言来展示其城市风貌、经济、艺术价值的意义。
三、岭南地区城市规划馆建筑设计
(1)选址设计
选址是城市规划馆建筑设计的第一步,决定着规划馆建设的成败,虽然选址并没有固定模式,但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合理的位置,具体原则有:(1)均衡性原则,在城市发展中,盲目单一向外膨胀是不可取的,根据功能侧重点的不同,合理划分城市区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会体现出多中心。(2)中心性原则,此原则适用于中心发散状或网格状城市中,在此种城市中,通常会有一个主要中心区域,其辐射吸引能力是最强的,将其选为城市规划展示,可以保证规划馆作用充分发挥。如清远城市规划馆的选址,选址位于清远市中心城区燕湖新城中心文化公园西北角,清远大道以南,青联路以东,大燕湖西北侧,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厚,建成后将与周边的图书馆、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共同形成燕湖新城中心区的文化公园。见图1
图1 效果图
(2)设计理念---北江荟萃岭南院落
清远多山水,北江自清远穿流而过,因此规划馆建筑设计原型采自峡山之石,经北江之水冲刷雕琢成两部分,石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刻录着时间,寓意着清远具有的悠久历史;水则象征着源头、传承,凝结着清远精神,寓意着清远灿烂的北江文化;用北江之水冲刷峡山之石便形成了本建筑最大的造型特点,分开的两部分功能独立,中间形成丰富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苏东坡有“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名句,建筑主体犹如磐石被碧水切开,引向大燕湖岸,形成山水相融之态。然后追溯岭南聚落文化意向,设计时尝试将岭南园林渗透到建筑中,建筑体量化整为零,通过类似传统岭南建筑小体量叠加的组合方式,营造出一个尺度怡人,开放,多元的城市博览建筑。并在建筑首层局部架空,形成骑楼,营造出舒适的参展流线体验,同时能够适应岭南地区夏日炎热多雨的气候。
(3)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就是指展示陈列区、办公区等以外的公众经过、停留的区域,其空间设计主要包括交通空间设计和服务空间设计两部分,其中,在交通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独立交通空间、组合交通空间与走道、楼梯等设计,保证公众参观的有序性,并加以艺术性、趣味性和装饰性设计,增强交通空间给公众的舒适感。在服务空间设计中,需要从便利性角度出发,根据公众的各种需求,设置独立的附属于交通
空间的服务空间,让公众得以休息,缓解疲劳。
清远市规划馆建筑空间意境取自大山之势,层级迭起,高低错落,空间变幻犹如中国传统山水画般诗情画意,虚实相生;置于“山”之高处,便可望尽大燕湖之美景。为秉承岭南聚落通透、错落、开放的布局理念,通过将建筑中央公共空间完全架空、开放,和大燕湖形成对流,打通城市与景观界面,营造出开敞、通透的全天候活动公共空间(图2),同时采用底层局部架空与空中园林的设计手法,富有层次的自然景观与建筑相互渗透,用以改善建筑的通风、遮阳与隔热等热工性能,同时创造了舒适的室外环境。
(4)流线设计
建筑内公共流线设计需相互联系又彼此分隔,使不同的流线不相互交叉干扰,同时需考虑展区、洽谈区、休闲区、互动区等区域最佳位置和通道宽度,使馆内公众参观者拥有便捷的观展流线,也确保馆内工作人员的正常服务工作。流线设计可以分为对外部分和对内部分两类,具体有:首先,在对外部分流线设计中,一是门厅,应尽量简洁流畅、具有明确导向且人流交叉重复要少,兼顾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门厅附近需设有咨询台、休息等候空间以及存包处等。二是进厅,根据情况,选择走廊式、过厅式或前厅式流线方式,要与展示陈列室直接相邻,空间宽敞,便于出入。三是展示陈列厅,空间比重要足够大,从参观顺序性、可选择性与系统性方面进行设计。四是观众服务设施,在门厅、过厅位置,设置公众需求的各种服务设施,以满足公众需求。对于大中型城市规划馆,每层展示区都应设置卫生间、休息平台。其次,在对内部分流线设计中,一是内部入口,通常要远离公众入口,将人流、物流分开,物流通道宽度要足够,保证展示物品能够顺利进出;二是行政办公用房,要与内部入口靠近,方便外来人员办事联系以及内部员工工作服务流动,并要与储藏区、展示陈列区联系方便,以便于工作的良好开展。清远规划馆首层局部架空,形成骑楼,营造出舒适的参展流线体验,半地下层为行政办公层,后勤入口基本集中在建筑西侧,而一层公众主入口位于建筑北侧,相互之间互不干扰,建筑东侧更有外部楼梯可直达顶层,方便公众参展以及欣赏园区美景。
(5)立面遮阳设计
不同的设计元素符号决定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岭南的建筑风格里边,充分表现出理性、质朴的特点,规划馆的立面采用双层建筑表皮做法,将外遮阳构件与岭南地域文化的传统符号结合在一起,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肌理,同时具有很好的遮阳效果,在双层表皮之间的空间能形成很好的拔风效应,带走建筑表皮的预热,降低室内的空调能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馆的作用越来越加显著,建设符合城市自身特色的规划馆,已经成为城市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对城市规划馆设计的研究,了解设计要点,做好选址、空间、流线、立面等方面的设计,提高城市规划馆建筑设计与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娜仁,王芙亭.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浅析[J].艺术科技,2015,(4).
[2]陈函易澎,于欣波,王晓冰.城市规划展览馆设计发展浅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5).
[3]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孙浩著:公共空间设计[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5]李璐:城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22)
[6]陈泽泓.岭南建筑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