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例题分析(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5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文言文阅读5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后赤壁赋(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霜露既.降既:既然B. 履.巉岩,披蒙茸履:登上C.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适:恰好D. 掠予舟而西.也西:向西飞去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今者.薄暮\此三者.,吾遗恨也B. 以.待子不时之需\还军霸上,以.待将军来C. 听其所止而休焉.。
\盘盘焉.,囷囷焉D. 揖予而.言\弃甲曳兵而.走12. 和“将归于临皋”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 秋以为期。
B. 惟尔马首是瞻。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检测卷(含解析)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文言文分析综合1、分析综合(选择题每题3分,满分:27分时间:6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杨信民,名诚,浙江新昌人。
乡举入国学。
宣德时,除工科给事中。
母忧归。
营葬土石必躬舁数百步,曰:“吾葬吾母,而专役他人,吾不安也。
”服阕,改刑科。
寻以王直荐,擢广东左参议。
清操绝俗,尝行田野,访利弊为更置。
性刚负气,按察使郭智不法,信民劾之下狱。
黄翰代智,信民复发其奸。
已,又劾佥事韦广,广遂讦信民,因与翰俱被逮。
军民哗然,诣阙下乞留信民。
诏复信民官,而翰、广鞫实,除名。
景帝监国,于谦荐之,命守备白羊口。
会广东贼黄萧养围广州急,岭南人乞信民,乃以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
士民闻而相庆曰:“杨公来矣。
”时广州被围久,将士战辄败,禁民出入,樵采绝,而乡民避贼来者拒不纳,多为贼所害,民益愁苦归贼。
信民至,开城门,发仓廪,刻木锲给民,得出入。
贼见木锲曰,“此杨公所给也”,不敢伤。
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
信民益厉甲兵,多方招抚,降者日至。
乃使使持檄入贼营,谕以恩信。
萧养曰:“得杨公一言,死不恨。
”克日请见。
信民单车诣之,隔濠与语。
贼党望见,欢曰:“果杨公也。
”争罗拜,有泣下者。
贼以大鱼献,信民受之不疑。
萧养且降,而都督董兴大军至,贼忽中变。
夜有大星陨城外,七日而信民暴疾卒。
时景泰元年三月乙卯也。
军民聚哭,城中皆缟素。
贼闻之,亦泣曰:“杨公死,吾属无归路矣。
”未几,兴平贼,所过村聚多杀掠。
民仰天号曰:“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讣闻,赐葬祭,录其子玖为国子生。
广东民赴京请建祠,许之。
成化中,赐谥恭惠。
久之,从选人卢从愿请,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
(节选自《明史·杨信民传》,有删改)1.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杨信民深受军民拥戴的一组是( )①诣阙下乞留信民②避贼者悉收保,民若更生③得杨公一言,死不恨④城中皆缟素⑤杨公在,岂使吾曹至是⑥命有司岁以其忌日祭焉A.①③⑥ B.②③⑤C.①④⑤ 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阅读并理解浅易的文言文同步例题(有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语文试题
阅读并理解浅易的文言文同步例题(有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语文试题-中国教育资源网阅读并理解浅易的文言文同步例题(有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部分所列“理解”的4个考点和“分析综合”的3个考点(详见第10单元“考纲阐释”),主要是针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
在高考中,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考查,一般按照理解题、分析综合题、翻译题(湖北卷还有断句题)的顺序排列。
为了与高考卷试题的顺序对应,我们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内容作了切分和整合,编写为三个单元:第11单元重点突破“理解”,第12单元重点突破“分析综合”,第13单元重点突破“古文翻译”。
相关考点在对应的单元落实。
“理解”能力层级所列的4个考点,本单元涉及三个: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常见文言实词”,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般会单独命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考查理解和辨析文言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的考查常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辨析同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特指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对这两个方面的考查,一般在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中落实。
分析近几年高考湖北卷的试题可以发现,这三个考点是高考较为稳定的考查内容。
其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翻译题的形式呈现;对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考查一般会糅和在翻译题和断句题中;对词类活用现象的考查除了会出现在翻译题和断句题中,偶尔也会出现在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选择题中。
一、(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21分)廉希宪事略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维吾尔”)氏。
分析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测试题(有解析2015高考语文一轮)
分析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测试题(有解析2015高考语文一轮)分析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测试题(有解析2015高考语文一轮)[共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8分)庾季才,字叔弈,新野人也。
季才幼颖悟,八岁诵《尚书》,十二通《易》,好占玄象,居丧以孝闻。
梁湘东王绎引授外兵参军。
西台建,累迁中书郎,领太史,封宜昌县伯。
季才固辞太史,梁元帝曰:“汉司马迁历世居掌,魏高堂隆犹领此职,卿何惮焉!”帝亦颇明星历,谓曰:“朕犹虑祸起萧墙。
”季才曰:“秦将入郢,陛下宜留重臣,作镇荆陕,还都以避其患。
”帝初然之,后与吏部尚书宗懔等议,乃止。
俄而江陵覆灭。
周文帝一见,深加优礼,令参掌太史,曰:“卿宜尽诚事孤,当以富贵相答。
”初,荆覆亡,衣冠士人,多没为贱。
季才散所赐物,购求亲故。
周文问:“何能若此?”季才曰:“郢都覆败,君信有罪,缙绅何咎,皆为贱隶?诚窃哀之,故赎购耳。
”周文乃悟曰:“微君,遂失天下之望。
”因出令,免梁俘为奴婢者数千口。
后宇文护执政,问以天道征祥,对曰:“顷上台有变,不利宰辅,公宜归政天子,请老私门。
”护沈吟久之,曰:“吾本意如此,但辞未获免。
”自是渐疏。
及护夷灭,阅其书记,有假托符命,妄造异端者,皆诛。
唯得季才两纸,盛言纬候,宜免政归权。
帝谓少宗伯斛斯征曰:“季才甚得人臣之礼。
”因赐粟帛,迁太史中大夫。
开皇元年,授通直散骑常侍。
帝将迁都,夜与高颎、苏威二人定议。
季才旦奏:“臣仰观玄象,俯察图记,龟兆允袭,必有迁都。
且汉营此城,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愿为迁徙计。
”帝愕然,谓颎等曰:“是何神也!”遂发诏施行。
赐季才绢布及进爵为公。
谓曰:“朕自今已后,信有天道。
”于是令季才与其子质撰《垂象》《地形》等志。
谓曰:“天道秘奥,推测多途,执见不同,不欲令外人干预此事,故令公父子共为之。
”及书成奏之,赐米帛甚优。
九年,出为均州刺史。
时议以季才术艺精通,有诏还委旧任。
以年老,频求去职,优旨每不许。
核按钮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第3部分 第13单元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翻译1
18单元检测·第13单元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翻译(1)][共64分见其容色枯槁,有死人气,皆缓履以出。
都少卿穆) (21分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5题。
一、吾为此铭,瞑去“乞伊考墓铭,铭成,语少卿曰:,字景鸣,南城人。
博学,好古文,务为玘罗今其所传《圭峰稿》者,大抵皆树巅”四五度矣。
粟入国学。
丘浚为祭酒,奇奥。
年四十困诸生,输.死去之所得也。
)卮言》(“若选自明代王世贞撰《艺苑·固请不已,浚骂之曰:议南人不得留北监。
玘的一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1.不正确惟中秘书未读识几字,倔强乃尔!”玘仰对曰:“...浚姑留之,他日试以文,乃大惊异。
成化末,”耳。
)项是 (3分)(输粟入国学输:缴纳 A.授编修。
领京闱乡试第一。
明年举进士,选庶吉士,.益肆力古文,每有作,或据高树,或闭坐一室,瞑尚:崇尚节义 B.尤尚.玘亦厚自负。
目隐度,形容灰槁。
自此文益奇,表正:表率C.大臣表正百僚..言当优容以尤尚节义。
台谏救刘逊尽下狱,玘.致仕:交还官职.遂引疾致仕归 D..全国体。
中官李广死,遗一籍,具识大臣贿交者。
) .C (表正:动词,作为仪表、法式。
1百“上言曰:大臣表正帝怒,命言官指名劾奏。
玘..全都直接表明罗玘崇尚节2.下列各组语句中,然天下及四裔皆仰望之,僚,今若此,固宜置重典。
) 分)( 义的一组是 (3言官未见籍记,启远人慢朝廷心。
一旦指名暴其恶,固宜置重典①玘固请不已②凭臆而论,安辨玉石?一经攻摘,且玷终身。
臣请④玘③且请削门生之籍避之深山庶不为朝廷羞,使引疾退,降敕密谕,或斥以他事,⑤驰书守臣约讨贼⑥瞑去四五度矣寿宁侯托肺”而仕路亦清。
李梦阳下狱,言:“玘.①③⑥B A.①②④.③④⑤ C.②⑤⑥ D帝深纳”腑,当有以保全之。
梦阳不保,为侯累。
①是丘浚提出“南人不得留北监”时罗(2.D 焉。
秩满,进侍读。
玘坚持要求留北监;②是按常理论事;⑥是表现他正德初,迁南京太常少卿。
2015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理解与分析
2015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理解与分析文言文一直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更是备受考生关注。
本文将对201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进行理解与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文言文考试。
一、理解真题在进行真题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201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进行深入理解。
这道题目涉及到什么文本?文本大意是什么?作者传递了什么信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核心要点。
201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选取了《杂事》这篇文本。
该文以一种随笔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在平凡生活中所见所闻。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揭示出平凡事物中的哲理与价值。
二、分析真题在理解了真题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对真题中的语言、结构、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
这些分析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启示。
首先,我们要考察文章的语言使用。
一般而言,文言文的语言较为古雅,使用了许多具有特殊含义的词汇和结构。
对于考生而言,理解这些古语句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要关注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决定了信息的组织方式和层次结构。
通过分析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
此外,修辞手法也是文章分析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夸张、比喻、反问等等。
通过分析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意和感染力。
三、答题技巧在应对文言文真题时,除了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首先,要注重字句的翻译。
在答题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句子和生僻的词汇可能会成为考生的难点。
因此,要注重对字句的准确理解和翻译,避免在理解上出现偏差。
其次,要注重段落的梳理。
文言文的特点之一是段落的重要性。
通过梳理段落,将文本中的核心信息提炼出来,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最后,要注重选项的分析。
在选择题中,往往会有一些干扰项,考生需要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准确找出答案。
四、总结通过对201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理解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文言文的深厚内涵和表达方式。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分解
2015考点11 文言文阅读一、(2015·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选A。
阅读并分析浅易的文言文例题解析(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阅读并分析浅易的文言文例题解析(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层级列出了三个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考生着眼于文本的具体内容,在理解原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筛选并提取文中的相关信息。
命题者要求考生筛选的信息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等。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
“内容要点”或者是人物的言行举止、功德事迹,或者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倾向,或者是某个事件的发展过程,或者是文章的论点、论据等。
“中心意思”可以是全文思想内容的概括,也可以是文章某一部分表达的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着眼于文本体现出的思想倾向,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在文中显示的(记叙类文本)或者揭示的(论述类文本)观点、情感态度和思想倾向,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近几年高考湖北卷呈现出以下特点:所选阅读材料来源广泛,类型多样,形式新颖;题型稳定,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干扰项设计巧妙;综合性强,三个考点常常结合在一起考查。
一、(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8分) 家有名士[注] 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
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
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
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
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
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
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
”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
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专题检测卷(含解析)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文言文翻译(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董仲舒,广川人也。
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今上即位,为江都相。
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
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
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
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直。
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
董仲舒以弘为从谀。
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
”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
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
至卒,终不治产业,以脩学著书为事。
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
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
褚大至梁相。
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
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
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1)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阅读并理解浅易的文言文同步例题(有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
阅读并理解浅易的文言文同步例题(有答案2015高考语文一轮)《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部分所列“理解”的4个考点和“分析综合”的3个考点(详见第10单元“考纲阐释”),主要是针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
在高考中,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考查,一般按照理解题、分析综合题、翻译题(湖北卷还有断句题)的顺序排列。
为了与高考卷试题的顺序对应,我们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内容作了切分和整合,编写为三个单元:第11单元重点突破“理解”,第12单元重点突破“分析综合”,第13单元重点突破“古文翻译”。
相关考点在对应的单元落实。
“理解”能力层级所列的4个考点,本单元涉及三个: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常见文言实词”,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般会单独命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考查理解和辨析文言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的考查常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辨析同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特指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对这两个方面的考查,一般在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中落实。
分析近几年高考湖北卷的试题可以发现,这三个考点是高考较为稳定的考查内容。
其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翻译题的形式呈现;对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考查一般会糅和在翻译题和断句题中;对词类活用现象的考查除了会出现在翻译题和断句题中,偶尔也会出现在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选择题中。
一、(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21分)廉希宪事略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维吾尔”)氏。
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于燕,适其父孝懿公廉访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儿必大吾门,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
2015高考一二卷文言文、鉴赏、小阅读详解
2015全国卷一 100张一、小阅读1、【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根据选文第2段:“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可见,宋代信用形式的新特点是多种形式并存,并不能得出这几种信用形式产生于宋代的结论。
另外,根据本段中“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可知,其他形式不一定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故A“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的表述不合文意。
B根据选文第2段“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可知,该项的表述正确。
C由选文第2段关于质、押的介绍,以及“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可知,该项的表述正确。
D由选文第2段末关于赊买赊卖的介绍可知,本项表述正确。
【答案】A2、【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由选文第1段和第3段中“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可知,该项符合原文意思。
B错解文意。
由选文第3段开头对宋代新型纸质信用工具的产生背景的介绍可知,选项中有关发行目的的表述正确,但“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与选文中“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明显不符。
C符合原文意思,根据选文第3段关于茶引、盐引的介绍可知。
D由选文第3段“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可知。
【答案】B3、【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能力。
A前半部分关于质库、解库的性质的理解和分析正确,这从选文第2段关于质、押的介绍可知;后半部分“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的说法乍看起来在原文中缺乏依据,但是联系下文“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知,质、押两种形式唐代就有,因而经营质、押的机构质库、解库在唐代也就产生了。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4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文言文阅读4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也。
太祖平幽州,召为司空军谋掾。
初丧乱时,礼与母相失,同郡马台求得礼母,礼推家财尽以与台。
台后坐法当死,礼私导令逾狱自首,既而曰:“臣无逃亡之义。
”径诣刺奸主簿温恢。
恢嘉之,具白太祖,各减死一等。
后除河间郡丞,稍迁荥阳都尉。
鲁山中贼数百人,保固险阻,为民作害;乃徙礼为鲁相。
礼至官,出俸谷,发吏民,募首级,招纳降附,使还为间,应时平泰。
历山阳、平原、平昌、琅邪太守。
从大司马曹休征吴于夹石,礼谏以为不可深入,不从而败。
迁阳平太守,入为尚书。
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和,天下少谷。
礼固争,罢役,诏曰:“敬纳谠言①,促遣民作。
”时李惠监作,复奏留一月,有所成讫。
礼径至作所,不复重奏,称诏罢民,帝奇其意而不责也。
帝猎于大石山,虎趋乘舆,礼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
明帝临崩之时,以曹爽为大将军,宜得良佐,于床下受遗诏,拜礼大将军长史,加散骑常侍。
礼亮直不挠,爽弗便也,以为扬州刺史,加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
吴大将全琮帅数万众来侵寇,时州兵休使,在者无几。
礼躬勒卫兵御之,战于芍陂,自旦及暮,将士死伤过半。
礼犯蹈白刃,马被数创,手秉枹鼓,奋不顾身,贼众乃退。
诏书慰劳,赐绢七百匹。
礼为死事者设祀哭临,哀号发心,皆以绢付亡者家,无以入身。
时匈奴王刘靖部众强盛,而鲜卑数寇边,乃以礼为并州刺史,加振武将军,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
往见太傅司马宣王,有忿色而无言。
宣王曰:“卿得并州,少邪?今当远别,何不欢也!”礼曰:“礼虽不德,岂以官位往事为意邪?本谓明公齐踪伊、吕,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
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
”因涕泣横流。
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爽诛后,入为司隶校尉,凡临七郡五州,皆有威信。
迁司空,封大利亭侯,邑一百户。
嘉平二年薨,谥曰景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孙礼传》)[注]①谠言:正直的言论。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一、(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
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
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长老惊异。
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
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
暇即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
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
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
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
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
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赋诗。
去几,谢病归。
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
盖纪实云。
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贴,亦昔人玩龙团,饮廷墨之意也。
温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岙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
”其雅揉如此。
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请碑传集》,有删节) 4.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坐终日 晏:平静。
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 居:积储 C.不接当事 当事:权要 D.必合古人矩度 矩度:气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皙次其别号也 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 吾其还也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予辈皆为赋诗 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为武置酒设乐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新题检测:专题06 文言文阅读 2 Word版含解析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新题检测:专题06 文言文阅读2(解析版)1、(15届广东佛山南海区高三摸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小题。
裴邃字深明,河东闻喜人。
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
梁天监初,除后军谘议参军。
邃求边境自效,以为庐江太守。
五年,征邵阳洲,魏人为长桥断淮以济.,邃筑垒逼桥,每战辄克,于是密作没突舰。
会甚雨,淮水暴溢,邃乘舰径造.桥侧,进击,大破之。
迁广陵太守,与乡人共入魏武庙,因论帝王功业。
其妻甥王篆之密启梁武帝云:“裴邃多大言,有不臣迹。
”由是左迁始安太守。
邃志立功边陲,不愿闲远,乃致书□吕僧珍曰:“昔阮咸、颜延有二始①之叹,吾才不逮古人,今为三始,非其愿也,将如之何!”后为竟陵太守,开置屯田,公私便之。
再迁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复开创屯田数千顷,仓廪盈实,省息边运,人吏获安。
乃相率饷绢千余匹,邃从容曰:“汝等不应尔,吾又不可逆.。
”纳其二匹而已。
普通二年,义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入魏,魏军来援。
邃深入魏境,出其不意。
魏所署义州刺史封寿据檀公岘,邃击破之,遂围其城。
寿请降,义州平。
四年,大军北侵,以邃督征讨诸军事,先袭寿阳,攻其郛,斩门而入,一日战九合。
为后军蔡秀成失道不至,邃□援绝拔还。
于是邃复整兵,收集士卒。
明年,略地至汝、颍间,□在回应。
魏寿阳守将长孙承业、河间王元琛出城挑战,邃临淮叹曰:“今日不破河间,方为谢玄所笑。
”乃为四甄②以待之。
令直阁将军李祖怜伪遁以引承业,承业等悉众追之,四甄竞发,魏众大败。
承业奔走,闭门不敢复出。
在军疾笃.,命众军守备送丧还合肥寻卒赠侍中左卫将军进爵为侯谥曰烈。
邃沉深有思略,为政宽明,能得士心,居身方正,有威重。
将吏惮之,少敢犯法。
及卒,淮、肥间莫不流涕。
(选自《南史·列传第四十八》,有删节)【注】①二始:指晋始平太守阮咸与南朝宋始安太守颜延之,二人皆负时望而遭忌。
②四甄:指埋伏左右的四支军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人为长桥断淮以济.济:渡河B、邃乘舰径造.桥侧造:建造C、吾又不可逆.逆:推却D、在军疾笃.笃:严重【小题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邃志立功边陲,不愿闲远,乃致书□吕僧珍曰②为后军蔡秀成失道不至,邃□援绝拔还③明年,略地至汝、颍间,□在回应A、①于②则③所B、①之②以③因C、①之②则③因D、①于②以③所【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命众军守备送丧/还合肥/寻卒/赠侍中左卫将军/进爵为侯/谥曰烈B、命众军守备/送丧还合肥/寻卒/赠侍中左卫将军/进爵/为侯谥曰烈C、命众军守备/送丧还合肥/寻卒/赠侍中左卫将军/进爵为侯/谥曰烈D、命众军守备送丧/还合肥/寻卒/赠侍中左卫将军/进爵/为侯谥曰烈【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裴邃年少会写文章,当官后自己要求到边境去效力,担任庐江太守。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Ⅱ)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黑龙江教育·中学2015.9【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感训,幼儿卓荤;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阕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
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
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201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全面点评
201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全面点评201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展示他们在文言文写作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对201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进行全面点评,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题目,并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路。
首先,这篇文言文真题的题目是非常开放的,没有特定的话题限制,这给了同学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但同时也要求同学们拥有对文言文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便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文言文表达技巧:文言文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同学们需要熟悉这些特点,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可以通过背诵经典的文言文文章,学习其中的表达技巧和结构,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语法和词汇运用:文言文要求严谨的语法和丰富的词汇。
同学们需要注意使用正确的句式和词汇,以保证自己的文章表达准确、流畅。
3. 文章结构:文言文写作同样需要具备合理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同学们应该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逻辑,使文章的结构紧凑,层次清晰。
4. 主题和论证:在写作中,同学们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并针对主题进行论证。
论证时可以通过举例、引用经典文献或时事评论等方式,支撑自己的观点。
5. 合理运用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同学们可以适当地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在点评这篇文言文真题时,需要考虑到以上几个方面。
同学们可以结合具体的题目和知识点来进行分析。
通过对题目的理解,同学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思考,并在写作中体现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总的来说,201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是一次难得的练习机会,同学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备考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写作水平。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5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综合点评
2015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综合点评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底蕴。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尤其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非常重要。
以下是对201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的综合点评,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言文考试。
第一篇文言文:题目:《三国演义》曹操论英雄文言文课文题材:古代历史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评价文言文课文特点:大量使用比喻、夸张、夹叙夹议等修辞手法这篇文言文来自《三国演义》,是其中的一段曹操论英雄的对话。
文章以曹操的口吻对英雄进行评价,通过大量使用夸张的手法和比喻,凸显曹操的智慧和胆识。
对于考生来说,阅读理解这样的名篇是提高自己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途径。
在应对这篇文言文时,首先要理解文中的古词古句的意义,比如“典韦、许褚,皆虎臣也”就是说典韦和许褚都是虎臣,形容他们勇猛无敌。
其次,要理解曹操对于英雄的评价,注意诗句中的夸张手法和比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 英雄不问出处,寒门不负英才也。
”这是说曹操用心思考,思考的结果是英雄不问出身,寒门出身的人也可以成为英才。
通过细读和理解这篇文言文,考生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准确性和敏感度。
第二篇文言文:题目:《红楼梦》黛玉神魂颠倒文言文课文题材: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文言文课文特点:表达了人物复杂的情感和心境这篇文言文选自《红楼梦》,是黛玉神魂颠倒的描写。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情感丰富复杂,经常陷入自我矛盾和痛苦之中。
在这篇文言文中,黛玉被描述为神魂颠倒,她的内心世界变得混乱不堪。
对于考生来说,理解这篇文言文需要注意文中对黛玉情感变化的描写,如“神魂颠倒,情不能自禁”、“彷徨乡国,恍若隔世”等,这些句子都表达了黛玉的心境和情感变化。
在阅读理解时,考生应该通过细读文中的句子和描写,准确理解黛玉的神魂颠倒和内心的痛苦,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篇文言文的含义。
第三篇文言文:题目:《论语》孔子论学文言文课文题材:古代哲学文献中的人生哲学思考文言文课文特点:论述人生哲学问题,思考人生道德准则这篇文言文来自《论语》,是孔子论学的一段对话。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文言文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乞人张氏传清·刘大樾楚之南,天地之气,不钟于人而钟于石;流沙之西,天地之气,不钟于人而钟于鸿雁;近世以来,天地之气,不钟于士大夫,而钟于穷饿行乞之人。
合肥张美之,家在域北八十里之元潭。
有女年十五,而同邑马彦章来赘。
张氏年二十八,而父母皆已死,生二女亦死。
其舅马青芝妻早死,有三子、二女。
三子彦章为长,彦章年四十余又死。
彦章死而青芝之二子皆幼,赖张氏以养;其二女赖张氏以嫁。
其后,合肥岁连不登。
张氏奉其舅青芝及二叔南走池州乞食,而二叔又皆死。
张氏复奉其舅自池州之桐城,依左氏之庑下,乞食、挑野菜以养。
当是时,桐之民有欲娶张氏者,而张氏以其舅老穷无归,相依至死,不忍去,青芝死,而张氏年早已六十余,犹间至余家行乞也。
古者妇事舅姑①,鸡初鸣而盥漱,其礼旷千载不行矣。
然吾以为民秉之彝②,不尽绝于人心。
缙绅大夫之家必有隆礼守义善事其舅姑,与孝子之事父母无异者,而往往求之不可得。
夫缙绅者,衣食奉养之物备具也;然勃谿诟谇③,禁之而不止.穷饿至于行乞,苟可以依人而得食,不能禁其改适也;然至死不去,而养其舅以终身,岂非其天性之笃挚有过人哉?惜乎,其为女子且穷而行乞也!设使斯人为丈夫而登于朝堂,则其于君父人伦之间,出其至性,必有建树非常者。
夫天地之气不能无所钟也。
明之亡也,金陵之乞人闻之而赴水以死。
丈夫不能,而女子能之;富贵者不能,而乞人能之,亦可慨也夫!(选自《明清八大家文选》,有删改)【注】①舅姑:公婆。
②彝:法度,规则。
③勃谿诟谇:争吵、辱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钟于人而钟于石钟:聚集B.合肥岁连不登登:丰收C.犹间至余家行乞也间:断晰续续D.不能禁其改适也适:适当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依左氏之庑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桐之民有欲娶张氏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不尽绝于人心乃设九宾礼于庭D.则其于君父人伦之间则或咎其欲出者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以一组排比句,由天地灵秀之气,引出人间浩然之气,从而点出文章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例题分析(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层级列有一个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个考点考查的是对文中的句子意思的理解
和翻译,实质是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等基础能力的综合考查。
《考试说明》正文虽没有对文言文的“断句”提出要求,但是在“题型示例”中有断句的题例,而且近几年湖北省语文高考试卷中也有断句题出现。
其实,断句的能力,也是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因此,我们将“断句”与“翻译”视为一个考点,也列入本单元。
鉴于高考对浅易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基于对文本的整
体理解,本单元特地设置了“文言文的整体阅读”一节,结合典型题例,讲解整体阅读的方法,用“相关链接”的形式列在本单元“考点梳理”之后,作为“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一部分的总结。
一、(2011•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9分) 谏成帝营陵寝疏 [西汉]刘向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①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
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棺椁之作,自黄帝始。
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
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
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
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
十有余年,越人发之。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
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
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
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
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
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 【注】①〔锢〕用金属溶液填塞空隙。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离:遭受 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迫卒:急促 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物故:死亡 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顾:回头〖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考查“通假字”“一词多义”。
题中“迫卒”“物故”较为生僻,考生须联系上文句来推断其意义。
A.离:“离……祸”与“被……灾”是一组对仗句,“离”与“被”对应,用作动词,是“遭受”的意思,“离”通“罹”,可从“离骚”中的“离”迁移。
B.迫卒:“期日”指约定的时间,即修陵墓的工期,因此“迫卒”解释为“急促”正确,“卒”通“猝”。
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是说饥谨带来的后果,“流离”指流落他乡,“物故”解释为“死亡”有道理。
D.顾:“顾”引导的“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跟上句“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的做法截然相反,语意转折,因此,这里的“顾”用作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反而”〔(如“顾不如蜀鄙
之僧哉?”(《为学》)〕,解释为动词“回头”于文不通。
答案:D。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3分)( ) A.棺椁之作,自黄帝始下锢三泉,上崇山坟 B.以北山石为椁积土为山,发民坟墓 C.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D.
始营初陵,其制约小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筛选信息的指向是“分别写薄葬和厚葬”,即要求选项的上句写“薄葬”,下句写“厚葬”。
A.上句写棺
椁之葬的来历,不是写薄葬;B.上句写孝文皇帝对厚葬的理解,不是写薄葬;D.下句是对厚葬、薄葬不同结果的评议,不是写厚葬。
C.
上句写黄帝和尧的薄葬,下句写秦始皇的厚葬,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C。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
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B.吴王阖闾违背礼制,实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坟高耸,陪葬丰厚。
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陵墓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坏,可悲可叹。
C.文、武、周公、秦穆公,为长久计,实行薄葬,他们都是道德高尚的智者;那些奢靡厚葬的人,实际上都是无德寡知者。
D.王侯丧葬之事,关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俭则吉,奢则凶。
因此,作者在文末劝说成帝弘扬古帝先人的美德,简俭薄葬,不要效法暴秦乱君。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归纳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的要点。
张释之运用对比的手法,比较陵墓中
“有”“无”“可欲”(有没有让人想要的东西)的不同结果,强调陵墓中“无可欲”的好处,联系全文可知,张释之这段话是强调薄葬会使墓葬安全,永远无忧,侧重点并非“王陵被人觊觎”,所以A项归纳要点有误。
答案:A。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4分) (2)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3分) (3)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3分)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译出大意即可得分,要注意到句子中的关键词及特殊句式。
(1)衣:名词用作动词,覆盖,掩盖。
封:起坟堆,起山坟。
树:名词用作动词,栽树,种树,植树,即“作标记”的意思。
易:改换。
厚衣之以薪:介词结构后置句式,即“以薪厚衣之”。
葬之中野:省略句,即“葬之(于)中野”。
(2)亡:丢失。
凿:孔,孔穴。
(3)去:除去,抛弃。
则:名词,准则,榜样。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