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合集下载

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下期期末联考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青铜礼器九鼎八簋(gui)是周天子至高无上地位的象征,但近年在河南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出土了9件螭纹铜鼎和8件窃曲纹铜簋。九鼎八簋的出土表明当时

A.宗法观念逐渐崩溃

B.分封制遭到了破坏

C.青铜工艺日益成熟

D.中央集权有待强化

2.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贵族开始走上逐利之路,即素以仁义为重的孔子之徒亦有弃名而从利者,农民也从土地上游离出来,加入商人队伍。材料表明

A.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

B.商人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C.社会变革新兴阶级崛起

D.官府垄断商业局面被打破

3.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市场上均陈列有来自各地的珍奇物品,如北海的走马吠犬,南海的羽翮、齿革(犀牛皮)、曾青、丹干(朱砂),东海的紫绢、鱼盐,西海的皮革、文旄等等不胜枚举。这说明当时

A.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B.商业繁荣物资交流广泛

C.全国性的中心市场已正式形成

D.手工业的区域分工明显

4.据《九章算术》及有关考古资料记载,秦汉的不同历史时期牛价分别1800钱、2500钱、3000钱、3700钱不等,有时甚至出现“牛一头,万五千”的现象,而当时的主要粮食——粟的价格基本维持在一石20钱的水平。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

B.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C.生产力有了较大的进步

D.先进生产方式传播受阻

5.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行政】湖北省行政区划调方案

【行政】湖北省行政区划调方案

【关键字】行政

湖北省行政区划调方案

篇一:民国至今湖北省行政区划调整大全

民国时期湖北行政区划(1911——1949)

1912年

1月裁撤武昌,汉阳,黄州,襄阳,安陆,郧阳,宜昌,荆州,施南九府。废兴国州,沔阳州,蕲州,随州,荆州直隶州(直隶州是省直辖),均州,归州改为兴国县,沔阳县,蕲春县,随县,荆门县,均县,秭归县。夏口厅,鹤峰直隶厅改为夏口县,鹤峰县。

1913年

1月江夏县改名为武昌县。

3月设置鄂东、鄂北、鄂西3道。

5月武昌县改名为寿昌县。

1914年

1月寿昌,兴国,长乐三县改名为鄂城县,阳新县,五峰县。

6月鄂东,鄂北,鄂西三道改名为江汉道,襄阳道,荆南道。

1920年

12月设汉口特别区市政局。

1921年

8月裁撤荆南道。分置荆宜道和施鹤道。其中荆宜道,由原荆南道的宜昌、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都、长阳、兴山、巴东、五峰、秭归13县,以及襄阳道的荆门、当阳、远安3县合置,治宜昌县;施鹤道,由原荆南道的恩施、宣恩、建始、利川、来凤、咸丰、鹤

峰7县置,治恩施县。

1922年

光化县驻地由光化城迁至老河口。

1926年

10月设汉口市。

12月设武昌市。

1927年(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湖北省行政区划调方案)

1月国民政府将武昌、汉口、汉阳3镇合组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武汉。

4月16日汉口、武昌2市合并改置武汉特别市。本月湖北省政府正式成立。

是年黄安成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湖北省废道。

1929年

1月武汉特别市降为武汉市(省辖市)。

4月27日复置为武汉特别市,直属中央,辖区为汉口、汉阳,武昌划为湖北省辖。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卷)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卷)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闫烈宏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周代分封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地方诸侯分权共同管理国家,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分封制下依靠宗法血缘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等级关系分明,郡县制下郡守县令都有皇帝直接任免,没有严格等级关系,都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因此周代到秦国墓葬的变化反映的是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转向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政治的政治变迁。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而非经济发展;B项表述错在混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天子间分权体制;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程朱理学。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在两宋时期统治者依然以传统孔孟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朱熹的理学(新儒学)被称为伪学,因为相对于孔孟之道,理学增添了许多新思想如‚理为万物本源和三纲五常‛,没有被两宋统治者接受直到明朝时期才成为官方统治思想。A项与此题无关,B项不是原因,明太祖删掉《孟子》中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的史实相矛盾,因此明代时期的官方思想的儒学已不再是原来的孔孟之道;D项中心学没有成为官方哲学。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B卷(word版含解析)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B卷(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

B卷滚动提升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分析殷墟1004号大墓出土的两件方鼎(如图)时指出:来源不同的多类神兽融合成混合性的造型,取代了单一独特的崇拜对象,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这说明

A.中国的原始文化星罗棋布

B.B.各地接受商王族信仰崇拜

C.商朝已形成统治地方力量

D.D.蕴含着大一统的权力模式

2.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据此可知分封制中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3.西周青铜器以礼器为主,纹饰以重环纹、波带纹、窃曲纹较为流行,种类不多,风格简洁朴素。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用途转向实用化,纹饰以抽象的几何纹为主,并出现宴乐、射猎、战争等装饰题材,呈现多样化的风格。这种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尚武风气成为主流

B.青铜纹饰趋向生活化

C.政治秩序出现变革

D.审美观念趋于感性化

4.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刺史的职能范围以六条为标准,第一条是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皆是针对地方二千石官吏。汉武帝的这一措施

A.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

B.维护了思想上的统一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卷)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Ⅰ卷)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闫烈宏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周代分封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地方诸侯分权共同管理国家,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分封制下依靠宗法血缘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等级关系分明,郡县制下郡守县令都有皇帝直接任免,没有严格等级关系,都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因此周代到秦国墓葬的变化反映的是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转向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政治的政治变迁。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而非经济发展;B项表述错在混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天子间分权体制;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程朱理学。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在两宋时期统治者依然以传统孔孟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朱熹的理学(新儒学)被称为伪学,因为相对于孔孟之道,理学增添了许多新思想如“理为万物本源和三纲五常”,没有被两宋统治者接受直到明朝时期才成为官方统治思想。A项与此题--------------------------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以下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简表:

1. 封地制度时期(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 封国:例如齐、楚、秦等国家,由君主封建贵族拥有。

- 郡县:郡是封国下设的行政区域,县是郡下设的行政区域。

2. 县制度时期(秦汉至五代十国时期)

- 郡、县制度:以县为基层行政单位,多以县为界进行行政区划。

3. 府制度时期(唐宋至元朝)

- 府:相当于地级行政单位,设在重要城市,代表中央政权。

- 州:设在府下,相当于州级行政单位,辖若干县。

- 县:基层行政单位。

4. 省制度时期(明朝至清朝)

- 省:较大的行政区域,下设府州县。

- 府、州、县:类似于府制度时期。

请注意,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朝代有所变

化,上述简表仅提供了一个概览,具体情况可能因时代而异。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解析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周代分封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地方诸侯分权共同管理国家,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分封制下依靠宗法血缘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等级关系分明,郡县制下郡守县令都有皇帝直接任免,没有严格等级关系,都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因此周代到秦国墓葬的变化反映的是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转向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政治的政治变迁。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而非经济发展;B项表述错在混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天子间分权体制;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程朱理学。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在两宋时期统治者依然以传统孔孟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朱熹的理学(新儒学)被称为伪学,因为相对于孔孟之道,理学增添了许多新思想如“理为万物本源和三纲五常”,没有被两宋统治者接受直到明朝时期才成为官方统治思想。A项与此题无关,B项不是原因,明太祖删掉《孟子》中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的史实相矛盾,因此明代

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台州市十校联盟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试题

历史

2021.11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秦律的认识。下表反映了秦代()

A.国家法律条文严酷

B.行政管理制度严密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

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经历了汉朝郡、县两级制,魏晋时州、郡、县三级制,宋朝路、州(府)和县三级制,清朝省、府、县三级制的演变调整,其主要原因是()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

3.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一年一任,两位执政官拥有同等权力,具有协议性质,彼此具有否决权。每逢危机发生时,两位执政官通过协商或抽签决定其中一人作为独裁官,全权处理危机事件。这体现出罗马政体特征有()

①任期制②选举制③权力制衡④贵族共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创建的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时间轴,①处应填()

A.东罗马帝国灭亡

B.封君封臣制确立

C.罗马帝国建立

D.法国三级会议召开

5.下图是近代英国中央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掌握英国最高行政实权的是()

A.上议院

B.下议院

C.国王

D.内阁与首相

6.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民国初期党派林立反映出()

A.不同社会阶层严重对立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划分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划分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划分

(实用版)

目录

一、引言

二、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

1.周朝的分封制

2.秦汉的郡县制

3.三国南北朝的州郡县制

4.隋唐的州县制

5.元代的行省制

6.明清的省道府县制

三、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影响因素

1.国力

2.政治权力架构

3.自然地理条件

4.民族和人口分布

四、结论

正文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划分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周朝的分封制,直至明清的省道府县制。在不同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划分与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的统治与管理。

周朝实行分封制,地方行政区划由各个封建邦国组成,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随着历史的发展,秦汉时期实行郡

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和县。郡县制有效地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为地方提供了一定的自治权。

三国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为州郡县制。州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州郡县制也使得地方行政更加灵活。隋唐时期实行州县制,地方行政区划进一步简化,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元代实行行省制,这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行省制的设立,使得地方行政区划更加稳定,同时也为后世的省道府县制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为省道府县制,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受到了国力、政治权力架构、自然地理条件和民族人口分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划分与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的统治与管理。

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word版,含答案)

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2.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

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学习目标]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b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b

一、“六王毕,四海一”

1.统一六国

(1)概况:公元前230 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

(2)意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开拓疆土

(1)概况

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

南方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在岭南置郡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2)意义: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历史认识]

秦结束了战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现象,也是秦始皇主要的历史功绩,为以后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海内为郡县

1.演变

(1)起源: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推广:秦统一后,秦始皇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内容

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

县隶属于郡

3.特征: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易混易错]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实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否定,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分封制下官位世袭,独立性强,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任命,听命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

三、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完整word版)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中国地理

第一讲 中国地理概况

我国的疆域和地形

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1)填图:在右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4)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5)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 5.行政区划

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地势

1.特征⎩

⎪⎨⎪⎧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

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对此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

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前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代朝廷将地方的行政、司法、财政、军事诸权都收归中央,结果是既终结了以往地方长期割据的历史,又开创了地方无力抵御外敌的局面。材料意在强调

A.宋初集权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分割地方权力背离了时代潮流

C.宋廷特别重视维护地方秩序

D.宋代中央集权体制具有两面性

2.下表所示是1914年北京政府农商部颁布的部分法规条例。

上述法规条例的颁行

A.表明北京政府放弃传统的抑商政策

B.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C.为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环境

D.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勃兴

3.亚历山大东征波斯帝国时,深知自己的优势在陆军,而海军与波斯海军相比宛如“用一支小舰队去碰一支大得多的舰队”,所以“只要把沿海波军基地都占领,也就等于打垮了他们的舰队。因为他们那些舰艇将无处招募补充兵员。而且事实上亚洲再也没有他们的海港了”。这反映了亚历山大

A.军事谋略周密得当

B.试图全面掌控波斯帝国

C.敢于正面挑战强敌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 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 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考点】孔子创办私学、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

【解析】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C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与之无关。D项和材料中的教育关联不大。

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考点】郡县制、州郡县三级制、省道府县四级制等地方性质制度、三省六部制

【解析】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运作,选官用人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项D项材料与经济关联不大;正确答案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制度设置上越来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加强。

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考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传统农业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应该是发展;D项与材料无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来,很多农户专门进行某项生产,反映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汉朝地方行政区划

汉朝地方行政区划

汉朝地方行政区划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

中国古代人文地理与地域划分

中国古代人文地理与地域划分

中国古代人文地理与地域划分中国是一个广袤的土地,自古以来就分为不同的地域,每个地

域都有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特点。中国古代的人文地理主要包括地

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分布、文化传承等方面,而古代的地域

划分也与此密不可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的人文地

理与地域划分。

一、中国古代人文地理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多山盘地、河流纵横的国家,自然环境多样。北方

平原广袤,适合农业生产;南方地势崎岖,热带气候使得农作物

种类繁多。这些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中国古代地方特色的发展,历

史上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地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域包括:中原、关中、江南、四川和辽东等。

1. 中原

中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粮食生产,这

也是中原的一大特色。同时,中原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先后成

为封建王朝的中心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产生了许多在中国

史书上出现的名人和文化遗产,如孔庙、道教名山嵩山、嶽山等。

2. 关中

关中位于中原西北部,是大西北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历史上

的重要地区。这个地方地势平坦,环境适宜,粮食物资富足。历

史上秦朝的崛起就起源于此,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政治、经济、

文化的中心之一。

3. 江南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以水乡而著称,水资源是其重要的特色。江

南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和养殖基地。并且,江南是中国文化的又一重要发源地,兽面壶、红釉陶、金钩银线

文等独著的艺术风格都是江南地区文化的代表性特征。

4. 四川

四川地区地势崎岖,山川壮丽,自然景观优美,气候湿润,适合农业生产,是中国的粮仓之一。四川地区历史上曾是蜀汉王朝的发源地,是文化、政治、经济的重要中心。蜀绣、川剧等文化表现形式也成为了四川地区的代表性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

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思想上巩固了统一和认同意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⑵消极:①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②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地方行政权力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宋明两代最为明显。)③过度限制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

4. 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1)变动表现: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

(2)不变表现:中央对地方层层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