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鲁滨逊的漂流经历,培养学生勇敢、坚韧、乐观、自强的品质,激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作者与背景:《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一部冒险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
2. 故事梗概:鲁滨逊因船难被困荒岛,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荒岛上生存了28年,最终成功获救返回英国。
3. 人物形象:鲁滨逊是一个勇敢、坚韧、乐观、自强不息的人物,他在荒岛上克服了种种困难,展现出了人类顽强的生存意志。
4. 主题思想:作品通过鲁滨逊的漂流经历,展现了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以及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勇敢、坚韧、乐观、自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视频资料。
2. 学具:学生自备《鲁滨逊漂流记》的书籍,用于课堂阅读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感受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4. 课堂发言:每组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发言,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2. 内容:作者与背景、故事梗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要求不少于500字,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以下是一份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2. 学习“夸张”这种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 了解并积累不同类型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积累量。
4. 能够仿照例句,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写”的方式进行仿写。
5. 了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特点。
6. 积累有关春天的民俗谚语。
二、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积累不同类型的成语。
2. 能够仿照例句,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写”的方式进行仿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内容,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交流一下学习心得。
2. 引入课题:语文园地一。
(二)交流平台1. 小组讨论: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课文内容、写作方法、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交流。
2.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教师总结: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还学会了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词句段运用1. 学习“夸张”这种修辞手法。
(1)出示例句,让学生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都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3)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形象、更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4)教师总结:夸张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表达效果。
2. 仿写句子。
(1)出示例句,让学生仿照例句,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写”的方式进行仿写。
(2)学生独立完成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展示优秀作品。
(四)日积月累1. 出示成语,学生认读。
2. 理解成语的意思,教师适当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公开课教学设计
1. 感受丰富的语言表达。
2. 交流本单元课文写法,体味详略得当的好处。
3. 掌握行楷的书写技巧,提高书写速度。
4. 了解不同地区的习俗,体味节日习俗中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5. 积累古诗《长歌行》。
重点交流详略得当的好处。
突破方法通过交流分析本单元课文,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
难点了解不同地区的习俗,体味节日习俗中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突破方法联系生活情境,从身边的习俗开始,感受习俗的特点。
教法讲授法、对话法、点拨法。
学法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索法。
多媒体课件、行楷书法作品、学生课前搜集与习俗有关的诗词。
建议2 课时。
1. 感受丰富的语言表达。
2. 交流本单元课文写法,体味详略得当的好处。
3. 了解不同地区的习俗,体味节日习俗中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1. 师: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想想《北京的春节》一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日子则是一笔带过)2.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详写的那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习俗,可以说是北京人过春节的小高潮,所以要详写。
其他日子没有这么特殊,所以略写)3.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重点突出,表达清晰)4. 师:本单元的其他课文是否也是如此呢?5. 小结:我们在阅读文章时,通过分析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就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同样,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如此。
(一)体味句子特点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份,说说发现了什么。
2. 学生交流。
(第一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表示“全部”的意思;第二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表示“拿了第一”)3. 读一读加点的词语。
4.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去表达。
这不仅体现了一种语言转换能力,也能不重复用词,让语言表达更丰富)5. 练一练。
(1)师:你们能说出表示“多”的意思的词吗?(不可计数、数以万计、数不胜数、多如牛毛……)(2)师:你们能用这些词写句子吗?(二)体味习俗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习俗及寓意,指名读。
语文园地一(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语文园地一(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内容本课为《语文园地一》,选自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旨在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内容包括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词语辨析、句子仿写等,涵盖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理解并运用新学的词语,能够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1. 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六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尚需提高,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背诵是教学的重点。
2. 词语的运用与辨析:正确使用新学词语,并能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辨析,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诗文背景、现代文阅读材料等。
- 词语卡片:用于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记忆新学词语。
- 学生手册:用于记录学习笔记和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生字词,分析古诗文与现代文,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朗读、仿写、讨论等活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巩固: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给予反馈。
5. 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强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课重点,包括生字词、古诗文、现代文阅读要点等。
作业设计1. 词语练习:要求学生用新学的词语造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2. 古诗文默写:布置古诗文默写作业,巩固记忆。
3. 阅读理解: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参与度如何,以及如何改进教学策略等,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的园地里收获满满。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主备:六年级语文教研组上课时间:年月日总第课时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备栏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2.揣摩优美的句子,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3.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和同学交流。
4.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5.有感情地朗读《长歌行》,并能背诵。
【教学重难点】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读一读,找规律。
你读了小朋友的话,你收获了什么?中国各地的习俗还有很多。
如在瓷器绘画,玉器上雕刻雕刻红色的蝙蝠,寓意洪福齐天。
除夕守岁时,屋外点起篝火,火越旺越好,寓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过年燃放爆竹,寓意除旧迎新。
过年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
三、书写提示1.观察下面的字,再照着写一写,看看自己的书写速度是不是有所提高。
你观察后,你收获了什么?给出的一段话是行楷,笔画之间有连带,笔画流畅、活泼。
练字的时候一是要练眼,即认真读帖。
二是要练脑或说练心。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把示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
2.我拓展,我积累。
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地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
”读帖是基础,要仔细观察字在方格中的高低位置、笔画的连贯映带、疏密和长短等,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对字形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比较,大致相同的字合成一类,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日积月累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反思)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交流学习本组课文中运用的抓特点,分主次,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
2.了解不同习俗的各种寓意,并恰当运用于生活中。
3.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体会近义词的妙用。
4.学习书法,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组课文中运用的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会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民俗风情我知道”接龙游戏:教师先说一个地方风俗,学生顺势接下去,在谁那里停,就算谁输。
2.刚才的游戏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现在我们再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一下不同的民俗风情,并把我们在这个单元中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
二、交流平台(一)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理一理,为下一步交流做准备。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进行总结。
1.《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2.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不是随意为之。
3.读文章和写文章都要分清主次。
(二)小组交流,将自己的发现和收获结合课文内容表达出来。
1.你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是从哪篇课文中了解到的?例:我从《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知道了老北京人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腊八这天要煮腊八粥,泡腊八蒜。
那时的物资不像现在这样丰富,春节孩子们最好的零食是“杂拌儿”,玩的也不是现在的电子产品、电动玩具,而是爆竹、风筝、空竹、口琴等。
例:我从《腊八粥》一文中了解到熬煮腊八粥要很长时间,在腊八节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隆重的事。
例:我从《古诗三首》中了解到古人过中秋节和寒食节的习俗,跟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不同。
例:《藏戏》一文给我们讲了藏戏的形成和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它没有舞台,戴着面具演出,通过面具的颜色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2.作者是如何表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线索,串起人们过春节的各种热闹而隆重的活动。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一、教学目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部分。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了解相关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语文园地》,我们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1. 知识与技能: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语文园地》,探索第二单元的魅力。
你们准备好跟我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了吗?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我们要像认识新朋友一样,记住这些字词的模样,了解它们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自如。
学习文本中的精彩句式和表达方式。
通过反复朗读和感悟,学会如何把这些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深入理解课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这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都有很大帮助。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情境,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体验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用文字去记录我们的成长故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
例如如何准确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如何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等。
我们将通过小组讨论、老师讲解等方式,共同攻克这些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如情境导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也会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习效果。
2. 过程与方法:我们先要研读课本中的“语文园地”内容让同学们先自主预习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不理解的地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备课活页
一、复习上节课,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介绍过的民俗活动。
2. 回忆上节课介绍民俗活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
二、请学生根据上节课所了解的民俗活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民俗活动,编写写作提纲。
1.鼓励学生编写提纲。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中国不同特点的传统民俗,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粽子节,有为驱逐年兽、祈求平安的春节,还有浪漫的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七夕……这些啊,都是我们国家文化宝库中整体的文化结晶,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那么今天呢,你们就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写写自己经历过的民俗活动,可以写你自己包粽子的经历,也可以写过春节的时候的感受……家乡的风俗有很多,请大家注意选取材料,详略得当。所以,大家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习作提纲。
师:中国的民俗,在世界也是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中国不仅仅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别致多样的民俗活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被人们代代相传。而且这些习俗背后还有很多传说,很多美好的传说,直到现在,仍深受大家的欢迎。
2、结合ppt图片简要介绍以下传统民俗:
♦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端阳节,也就是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秀香囊等,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了让屈原能够安息,不受鱼类的打扰,人们就想出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4、表达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后,派代表到全班面前进行展示,对于一种或者两种感兴趣的民俗活动进行介绍,要求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并且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教师点评并且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的介绍,详略以及介绍方式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学习如何明白哪里需要具体介绍,哪里需要简单说说。同时在学生的介绍中了解更多的民俗特色。(板书:详略得当→)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熟读并背诵《长歌行》,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交流收集到的风俗资料和学到的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长歌行》,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词句段运用通过收集课外资料,交流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通过书写提示,了解行书的字体特点,再照着写一写,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3.日积月累“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长歌行》这首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意。
▶教学准备1.查阅、收集风俗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交流平台”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归纳。
课件出示: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4.作者在写北京的春节时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1.学习分清文章主次、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2.了解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
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4.学写一段文字,提高书写速度。
5.诵读古诗词,积累优美词句。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说一说每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交流)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让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2.交流《北京的春节》,课文重点写了什么?(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为什么这么写?(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3.交流学习心得。
①《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
其中八儿等粥写得详细,一家人喝粥写得简略。
八儿等粥之所以写得详细,是因为通过八儿母子的对话以及八儿渴望吃粥的心理描写,更能表现出腊八粥的色香味美,及一家人温馨美好、其乐融融的氛围。
而对一家人吃粥这件事,作者别出心裁地用简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家人吃饱后的情景,对表现腊八粥的美味,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
②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清楚。
要做到详略得当,首先应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哪些次要内容,然后主要内容详细写,次要内容则要简略。
③写人的文章,首先确定好想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围绕中心选材,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详写。
4.小结: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一点,而次要内容则写得简略一些。
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展示:学生自由读后交流:“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都是“全部”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填写完整。
青青(),()待日晞。
()布德泽,万物()。
常恐(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老大徒伤悲!我还知道这首诗中描写好好学习的诗句是:二、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抄写下来,一句或者两句。
三、抄写一首劝诫人们惜时奋进的古诗。
【参考答案】一、园中葵朝露阳春生光辉秋节至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三、《杂诗》(节选)陶渊明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游子吟/(唐)孟郊课题:《游子吟》——感受母爱教材版本: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东风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背景和课程简介: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更堪为其中三绝,千百年来光耀人间,滋润并哺育着华夏代代儿女。
我所任教的华北油田东风小学,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为把学校打造成书香型校园,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游子吟》就是国学经典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中的一篇,通过《游子吟》的学习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内容分析:《游子吟》唐代诗人孟郊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
诗人只选取了一个看似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场景: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衣。
通过对母亲缝衣的细节和缘由,通过对母亲的神态、动作以及内心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人人皆知的伟大母爱。
学生情况分析:我所教授的是新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学生们的学前知识储备差异大。
有的孩子学前基础好,在入学前已经大量的识字和阅读,对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对语文的了解不多,字词理解力相对较差。
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本课教学,设计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自制的精美课件,吸引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各个教学环节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古诗精练的语言,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文的内容,感受伟大的母爱。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交流 , 感受《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并运用到写作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交流汇报的方法, 交流总结书写技巧。
3.情感与价值积累和珍惜时间有关的古诗, 感受时间易逝。
【教学重点】通过交流 , 感受《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并运用到写作中。
【教学难点】积累和珍惜时间有关的古诗, 感受时间易逝。
【教学准备】1.通过上网、课外阅读等方式 , 积累珍惜时间的古诗。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 , 我们学习完《北京的春节》这一课,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 想一想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二、交流写作手法1.教师提问 : 作者是怎样使过春节这一独特习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2.学生交流。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过春节。
二是有详有略 , 对于过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 , 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 , 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悬灯结彩的元宵节 , 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教师总结。
学习《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 并将这种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三、感悟习俗 , 积累写作1.读下面的句子 , 注意加点的部分 ,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 , 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 有的都是纱灯。
.....(2)全校运动会上 , 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 , 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 , 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 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2.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 ?3.教师出示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 :;过年的时候吃鱼 :;建筑上雕刻蝙蝠 :。
4.师: 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5.学生交流汇报。
四、拓展积累了解更多的习俗, 把好词好句积累到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导入新课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共设了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指导学生无论是读文章还是写作都要分清主次。
在习作的时候,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词句段运用”旨在让学生了解一些习俗及其寓意,并学会在习作时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为习作增色。
“书写提示”则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书写速度。
“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长歌行》。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多角度了解了中国的一些民风民俗。
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科和内容的整合,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上。
古诗《长歌行》是一首劝诫我们珍惜时间,努力奋发向上的诗,要在理解的基础进行背诵。
1.交流平台: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交流读文章和习作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2.词句段运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对比阅读中,体会一个意思用不同词语表达的妙处。
3.书写提示:指导学生先按自己平时写字的方法写教材上的书写内容,再照着书写模板写一写,对比两次的书写速度。
4.日积月累:先理解诗歌大意,再结合图画,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课外书和请教长辈,了解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2.体会词语表达的妙处,平时养成多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3.拓展课文内容,感知本单元课文表达节日习俗的方法和特点,继续增加对古诗词的积累。
【过程与方法】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我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重点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难点拓展课文内容,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继续增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民风民俗的资料。
2课时第一课时1.交流通过阅读课外书或向长辈了解到的节日风俗,特别是一些寓意吉祥的习俗,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总结交流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2.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教学重点总结交流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具准备课件资源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师:同学们,谁还记得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呢?出示: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1)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2)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结合本单元学习过的课文和“交流平台”的内容,思考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学完之后,相信你们对本单元的课文也会有更深的理解。
师:咱们来个快速抢答,谁来说一说本单元的课文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预设1:《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让人印象深刻。
预设2 :《腊八粥》对八儿等粥的过程进行了详写,而全家人喝粥的部分则略写,突出了腊八粥的香甜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
预设3 :《藏戏》介绍藏戏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的部分详写,其他方面,比如舞台唱腔、剧情等都是略写,突出了藏戏的特点。
师总结: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所以在写作时,表达主要内容的部分要写得具体一些,其他内容则写得简略一些。
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二、词句段运用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1.课件出示课本词句段运用部分的内容。
师: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上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什么意思?预设;(1)全部。
(2)取得第一。
2.师:请同学们把加点的词都换成一样的词语,然后再来读一读,你更喜欢哪种表达方式?预设:我更喜欢课本上的表达方式。
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不仅可以构成排比句,还能避免用词的重复和单调,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并能在习作中做到详略得当。
2.学习如何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3.了解生活中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4.了解行楷的一些常识,提高书写水平。
5.背诵古诗《长歌行》,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掌握阅读的方法,能分清文章的主次。
2.积累生活中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3.理解《长歌行》的主要意思,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课时安排2课时1.学会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学习如何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3.了解生活中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1.学会在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学会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避免语言重复。
一、交流平台1.教师提示阅读方法,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阅读是我们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
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因此,我们不仅要做一个爱阅读的人,而且要做一个善于阅读的人。
怎样才算善于阅读呢?那就是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今天,我们要交流的内容——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以课文《北京的春节》为例,教导方法。
(1)课文的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预设: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和教学实际来进行。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北京的春节》一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些习俗。
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九结束,老舍先生截取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来写老北京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即使重点写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那几天,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
(2)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呢?预设:讨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区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选编了5篇课文,分别是《春日》、《江南春》、《泊船瓜洲》、《春晓》和《惠崇春江晓景》。
这些课文都是古代诗人描写春天的诗歌,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生僻词汇和古诗词的特殊用法,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印象,引出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查找生僻词汇的意思。
3.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释生僻词汇和古诗词的特殊用法。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课堂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六年级语文老师应该提高六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善。
每个六年级语文老师都要知道如何写六年级语文教案,它能够让老师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六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下面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六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教学目标:认识目标学会9个生字,掌握“枯萎”、“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等词语。
理解课文深刻的句子和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
情意目标懂得人应该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蕴含意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自学生字词,掌握音、形、义。
理清课文的层次,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略)第二课时一、复习,用中积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种树的话都明白吗?齐读。
2、情境,加深理解种树人的一番话。
现在我就是本文的作者,你们就是种树人,我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满意的答复吗?A、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后悔吗?(不后悔。
我之所以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一定量的水,是让它们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才能长成百年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枯萎了也没什么后悔的。
)B、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
如果按时给树苗浇水,浇一定量的水,结果会怎样?二、主动探究,悟道理。
1、种树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中有数;似乎懒懒散散,实则从从容容。
种树人的用心良苦没有白费,现在读课文最后三节。
2、探究:“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我”从种树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3、着重理解:“不止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交流并总结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语文要素】2.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4.认识并临摹行书,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5.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教学重难点]1.交流并总结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2.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并总结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重点)2.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一、交流平台:总结交流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自由交流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1)提问: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2)学生在班内自由交流。
预设:了解了很多民俗风情;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民俗中的人情美;能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到了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2.阅读“交流平台”,交流有哪些新的收获。
(1)自读“交流平台”,交流有哪些新的收获。
(2)回顾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思考: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3.先回忆再交流:本单元其他课文内容的主次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课件出示:我在读《×××》一课时,发现……写得详细,而……写得简略,这让我读懂了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是……教师围绕“分清主次促阅读”来适时地帮助学生总结。
4.引导学生交流:本单元的习作,你选择了哪些内容,是如何安排详略的?教师围绕“详略得当助表达”来帮助学生提出建议。
5.教师借助以下图示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读分清楚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写安排好详略/把自己习作的中心表达清楚二、词句段运用: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一)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1.学生自读句子,指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引导学生用短语或词语来概括句义,如“灯的种类多”“比赛取得好成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3.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和同学交流。
4.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5.有感情地朗读《长歌行》,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的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且学习运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民俗主题.
师:中国的人口众多,民族文化更是各有特色,斑斓多姿,在悠久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熠熠闪光,给人类留下了宝贵而难得的精神文化!而民俗活动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感受它们的异彩纷呈,体会人类智慧的结晶,体验民俗活动带来的独特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语文园地。
(板书:语文园地)
二、请学生朗读《北京的春节》,回答以下的问题:(板书:交流
平台:《北京的春节》)
1.这篇文章有几个段落?(11)
2.通过观察(字数比较),有什么发现?(有的段落字数多,有的少,还有中间几段字数差不多。
)
3.哪几个部分,作者写得比较仔细?哪几个部分作者只是简单几句话?
4.作者为什么不把每个段落都写的一样多?有详有略的写法,作者想突出表达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详有略是为了突出重点,主要是想介绍北京过春节的独特习俗。
这样写可以让重点突出,但是简要的介绍也让文章更加立体全面,详略得当让整个文章有韵感,更有美感。
)(板书:详略得当)
5.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内容?(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和场景。
)
三、揣摩优美词句,体会字词的有趣。
(板书:词句段运用)
1.请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的句子,体会画线词语。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2.请学生来说说不同的词语在同一句子里的意思。
3.想一想,在句子中用不同的字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巧妙之处。
(可
以避免重复,让文章更有文采和趣味。
)(板书:用不同的字表达相同的意思)
4.动脑子和同学比比,谁还能想出类似用法的句子?想想它可以被用在哪里?(作文)
举例:班上的调皮鬼又闹笑话了,淘气包率先没绷住,笑得是前俯后仰,班长也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连班上最文静的小书虫都情不自禁地嘴巴一抿,险些笑出声来。
教师总结:原来这些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意思相近,是一组近义词。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以用哦,一定会让你的作文读起来更加有趣!
四、了解民俗寓意和民俗活动。
(板书:民俗寓意和民俗活动)
师:我们生活里有很多的民俗,民俗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人们为了有个好的寓意,通常会给这些民俗活动取一个说法,比如说课本中的过年的时候吃年糕,这是人们想要万事如意年年高,这样类似的说法就是民俗活动的寓意。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其他有寓意的民俗,比如说冬至的时候吃饺子,是寓意耳朵不受冻。
春节的时候贴对联,是寓意辞旧迎新、驱邪保平安。
春节前倒贴福字,是寓意福气已到……
师:那你还知道其他民俗活动和吉祥寓意吗?
(比如说傣族泼水,寓意去除污秽,迎接美好)
(比如,元宵节吃汤圆,寓意合家团圆)
请和同学交流交流,并且完成课本中的题目。
请学生来说说自己
的答案,和大家交流。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万事足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事事顺
五、教师布置作业。
尝试背诵《长歌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介绍过的民俗活动。
2. 回忆上节课介绍民俗活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
二、临摹句子,感受汉字的魅力。
(板书:书写提示:提升书写速度)
教师提醒学生用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进行书写,一笔一画认真照着写。
鼓励学生自己在本子上,写一遍,看看写字速度、和字体有没有新的变化。
教师可巡回指导,同时将写得又好又快的作品挑选出来,供大家学习。
颁发奖品,并交流讨论提高书写速度的技巧。
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这位名人的话,想想其中的意思,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三、朗读并背诵《长歌行》(板书:日积月累《长歌行》)
(1)请学生快速诵读《长歌行》,体会其中意思。
(2)教师简要介绍诗歌意思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教师:
【诗歌意思】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诗歌讲解】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板书:时光易逝奋发向上)
四、鼓励学生以剧目表演的方式,体验《长歌行》的情景和人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