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视频:不一样的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活动一: 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 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进一步研究发现: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这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性质极其相似。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
用电器
导 线
导 线
电 源
课外延伸:
1、油罐车为什么会有一条尾巴?
2、避雷针怎样避雷?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 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 物体带电呢?
视频: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玻璃棒 橡胶棒
梳子 尺子
气球
丝绸
毛皮
探究活动:摩擦起电
实验材料: 玻璃棒、橡胶棒、梳子、尺子、气球、丝绸、毛皮、纸屑
实验建议: 1、任意选择2种物体,快速摩擦。 2、用它们分别去接近纸屑,观察现象。 3、注意尽量不要用手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4、每个实验最好做2-3次。 发现: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有些不是很明显) 规定: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科学小实验
实验材料: 塑料梳子、碎纸片、头发 实验步骤: 1、手拿塑料梳子靠近碎纸片,观察现象。 2、梳子在头发上梳几下,再接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3、把刚梳过头发的梳子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四年级科学下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年级科学下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新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多见的静电现象,来认识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静止不动的话,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

本课一共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梳过干涸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涸头发的梳子再去接近头发,这些生活中多见的静电现象,能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存在。接下来交流学生知道的静电现象。使学生们感受到静电存在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体自身在内的生物体和非生物体。

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由于学生尚不具备原子结构的知识,教材中以资料的形式呈现,对静电的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教材到这里其实是完成了从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原始认识到对静电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过程。

教材接下来通过两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的推理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活动一: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将两个充气气球分别系在约1米长的线绳上,并让它们紧挨着挂起来。用头发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第三部分:初步认识电流

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发展对电荷的认识,也是后面学习电流的基础。教材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如果让电荷持续地流动起来就会产生电流,“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而要使电荷持续地流动必须有供电荷流动的通道——电路,和为电荷持续流动提供动力的电源。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体验静电现象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塑料尺子接近碎纸屑和头发观察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静电现象在干燥的冬季脱下毛衣时听到噼啪声音闪电冬季摘掉毛线帽头发会竖起来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头发会竖起来干燥的天气摸金属有被电击的感觉产生静电现象的原因不一样的电荷不一样的电荷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物质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质带电呢
• A.人对电不敏感 B.物体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C.物体带电量少
• 6.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两个气球会( A )
• A.相互排斥 B.相互吸引 C.不动
竖起来
干燥的天气摸 金属有被电击
的感觉
产生静电现象的原因
不一样的电荷
不一样的电荷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物质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质带电呢?
物质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量相同时,二者相互抵消
观察摩擦物体之间的现象,两种电荷之间是如何作用的呢?
• 实验一: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 实验二:羊毛制品摩擦过的两个充气气球接触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体验静电现象
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塑料尺子)接近碎纸屑和头发,观察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类在 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四下科学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下科学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防止 静电力的不良后果 电视机的荧屏表面容易吸 附灰尘,使图像的清晰度 和亮度下降。 混纺衣服上常出现不易拍 掉的灰尘。 印刷厂里,纸页之间因静 电而粘合,给印刷带来不 便。 制药厂时,因静电吸引尘 埃,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纯 度。

静电火花引起的危害 医院手术台上,静电火花 会引起麻醉剂爆炸。 煤矿里,静电火花会引起 瓦斯爆炸。 在航开工业里,静电放电 会干扰航天器的运行,甚 至会造成火箭和卫星的发 射失败。 在石化工业里,因静电放 电引起的事故屡见不鲜。

练习


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 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 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 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梳子慢慢接近 纸屑,梳子会吸引纸屑、;摘下羊毛织成的帽子, 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制品摩擦气球的一 个侧面,将气球这个侧面靠近头发,气球会吸引 头发;这叫静电现象。 【注: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上 不同的电荷, 异种电相互吸引。】
哪两种物体摩擦 摩擦后,能吸引碎纸屑吗?
玻璃棒 + 丝绸
橡胶棒 + 毛皮 气球 + 毛皮 尺子 +
不一样的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梳理后的头发带负电荷

电子

梳 过 头 发 的 梳 子 带 负 电 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 有时相互排斥,即当两个物体带不同 电荷时就相互吸引,当两个物体带相 同电荷时就相互排斥。
新知探究
• 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 体带上静电。
新知探究
• 电荷持续地流动会产生电流的条件? 一是要有动力; 二是要有电路。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 通路。
拓展延伸
(2)小明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发现电视机的屏幕上总是有很多 的灰尘,这是什么原因呢?
电视的构造原理造成的,电视在工作过程 中电子击打在屏幕背后荧光累的材料上显 示出不同色彩,造成屏幕带有静电。静电 对空气中的灰尘粒子具有强吸附作用
课堂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 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 物体相互吸引,并且电荷流动起来会产生电流。
第一单元

1.1 生活中静电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新课导入
• 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 发生。
• 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又会有什么现象发 生。
怎样解释这两种现象呢?
• 体验静电现象
新知探究
这就是静电现象!
新知探究
• 请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静电现象?
摘帽子
触摸金属球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全册)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全册)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概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物质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物体带上静电。

6.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电流就是电荷的运动。

7.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

8.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9.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屋顶的一根金属物起避雷作用。

10.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11.静电一般不伤人。

12.在干燥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把手,会有被电击的感觉。

二.简答题

13.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就不显示带电了。

14.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

答:正负电荷数量相同,相互抵消,所以物体就不显示带电了

15.安全用电常识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触电?

答:1.不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以及电源。

2.及时更换旧电线,保护好绝缘体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公开课教案

一.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静电现象,并探索其产生

的原因和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静电的产生、传播和消失,以及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探究

问题。他们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现象产生好奇和兴趣,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静电现象,知道静电的产生、传播和消失。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

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静电的产生原因和机制。

2.静电的传播和消失方式。

3.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静电现象。

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探究静电现象。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联系生活法:将静电现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认识静电在生活

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尺、毛皮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静电现象。

2.呈现(10分钟)

科学(四下)如何消除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科学(四下)如何消除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如何消除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避免穿化纤衣服。勤换衣服,最好穿全棉内衣。勤洗澡虽然可以有效的减少身体上的静电积聚,但注意冬天澡洗多了对皮肤不好,有条件的可冲淋浴15分钟以内。

2、冬天尽量减少看电视、开冰箱、电脑等家用电器的时间。看完电视后最好洗一下脸、手,导除静电。

3、居室内种植一些有利于消除静电的植物。如水仙。养鱼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居室内静电的积聚。

4、定期使用加湿器,保证居室内湿度适宜。也可以洒些水。

5、发现头发无法梳理时,将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静电消除之后,便可以将头发梳理服帖了。

6、脱衣服、触摸门把手、水龙头的时候先摸一下墙壁,开门前先洗手,可消除静电危害。

7、装饰家居时尽量不要使用化纤地毯、饰品、塑料制品等小件。

8、女性尽量选择保湿的化妆品,减少静电的积聚。

9、有暖气的房子,可在暖气下放置一盆水,用一条旧毛巾(或吸水好的布),一头放在水里,一头搭在暖气上,这样一昼夜可以向屋里蒸发大约三升水。如果每个暖气都这样做,整个房间就会感到湿润宜人。

10、为了减少因静电引起的电击,注意避免直接触碰铁门、铁把手等,需要时可先用钥匙接触铁器,然后再用手接触,可有效减少静电危害。

11、有车的朋友,如遇特殊情况需用塑料桶向车内加油时,注意在加油站绝对不可以向塑料桶直接加油,应加在铁桶内,选离加油机5米外转注入塑料容器内。(当然了,这一点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会提醒您的!)

12、手机也会产生一定的静电危害,建议打手机的时间不要过长,不需要24小时开机的,晚上睡觉时最好关机,并且将手机放置在远离头部至少1米的地方。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课件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课件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比如摩擦)时, 就容易使一个物体上的电荷转移到另外一个 物体上,物体表面的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 物体就显示出了电性。
摩擦起电的原因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 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玻璃棒 橡胶棒
梳子 尺
气球
丝绸 毛皮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存在于一切物质中。
为什么通常物体不显示带电呢?












+
+
温馨提示
1.手拿住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部位,快速摩擦; 2.不要再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3、物体挂在黑色部位,一个一个完成; 4.先预测,后实验 ,及时记录 。
排斥 排斥
发 现 : 同不 种同 电种 荷电 相荷 互相 排互 斥吸






+
吸?引
用电器


线
线
电源
通过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其他方式产生的静电现象
为什么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 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 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四年级下册科学素材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素材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

第一课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生活中有许多静电现象,比如:打雷、干燥寒冷的天气,手碰及金属把手,会有被电击的感觉等现象。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与非生物。

3、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两种。

4、物体中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物体就不显示带电了。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正负电荷数量不同,使物体带电。

5、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电源(动力);电路。

7、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第二课时点亮小灯泡

1、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处连接点组成。

2、电流方向:从电池正极出发,流过用电器,会到电池负极。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小灯泡才会发光。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电流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这种现象叫断路。

(电池结构)

5、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发热发烫,小灯泡不仅不发光,电池也会被损坏。

第三课时 简单电路

1、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如下图

2、一个简单电路需要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3、电路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家里照明电路通常用并联的方式连接的。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明显区别: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无影响。

第四课时 电

路出故障了 1、电路出故障

了,可以用电路检或

测器来检测电路中的故障2、2、电路检测器: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 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 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 不到物体带电呢?
6
视频: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7
玻璃棒 橡胶棒
梳子 尺子
气球
丝绸
毛皮 8
探究活动:摩擦起电
实验材料:
玻璃棒、橡胶棒、梳子、尺子、气球、丝绸、毛 皮、纸屑 实验建议: 1、任意选择2种物体,快速摩擦。 2、用它们分别去接近纸屑,观察现象。 3、注意尽量不要用手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4、每个实验最好做2-3次。
12
活动二:
13
进一步研究发现: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 这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性质极其相似。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
14
用电器


线
线
电源
15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 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 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 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
电路:由电源、
用电器、导线、
电器元件等连
接而成的电流
通路。
16
17
课外延伸: 1、油罐车为什么会有一条尾巴? 2、避雷针怎样避雷?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教科版】四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教科版】四年级下册
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以减轻静电 影响。
避雷小知识

雷暴来临时留在室内比处于室外安全;留在有
防雷设施的室内比无防雷设施的室内安全;站立于
屋顶最不安全。

雷暴来临时当你处于空旷的田野或开阔地带时,
应尽快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如果当时找不到
躲避的地方,切记:处于低矮的地方比突出的高地
更安全。不能在山顶、山脊、田埂、土堆上行走或
闪电的放电电流极大, 会使建筑物遭受到严重的损 失,这就是雷击,为了避免 雷击,人们设计了避雷针。
尖端放电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体 上的静电荷总是分布在表面上,一 般来说是分布不均匀的,导体尖端 的电荷特别密集,所以尖端附近空 气中的电场特别强,使得空气中残 存的少量离子加速运动。这些高速 运动的离子撞击气体分子,使更多 的分子电离,这时空气成为导体, 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现象。
避雷针:
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装在 建筑物的顶端,用粗导线与埋在 地下的金属板相连,以保持与大 地的良好接触。当带电云层接近 时,大地中的异种电荷被吸引到 避雷针的尖端,并由于尖端放电 而释放到空气中,与云层中的电 荷中和,达到避雷的目的。
闪电也有积极的意义.闪电 产生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氮和氧 化合,随雨水降至地面形成硝酸 盐。这些硝酸盐是天然的氮肥。 闪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能保 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量紫外 线伤害。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件

科学百度文库实验
实验材料: 塑料梳子(塑料笔壳)、 碎纸片
实验步骤: 1、手拿塑料梳子靠近碎纸片,观察现象。 2、梳子在头发上梳几下,再接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3、把刚梳过头发的梳子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看到了什么?谁能解释一下?
一、体验静电现象
一、体验静电现象
一、体验静电现象
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怒发冲冠”。
三、让电荷流动起来
四、学以致用
1、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 把手,经常会有被 电击 的感觉;脱下毛衣时, 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 料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 梳子慢慢接近纸屑, 梳子会吸引纸屑 、; 摘下羊毛织成的帽子, 帽子会吸引头发 ; 用一块羊毛制品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 这个侧面靠近头发, 气球会吸引头发 ;这 叫 静电现象 。 【注: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上 不同的电 荷,异种电相互吸引。】
四、学以致用
2、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 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这 时 两个气球互相排斥 ,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 上了 相同的电荷(—) ,同种电互相排斥。 3、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 近时会有下图三种情况:
从中我们发现: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 相吸引。
五、小小课堂总结师
我学会了…

科学实验记录单《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科学实验记录单《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科学实验记录单《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实验名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实验目的:

2.理解静电的形成原因以及基本原理;

3.探究静电的应用。

实验器材:

1.毛巾/羊毛布;

2.塑料/橡胶梳子;

3.塑料/玻璃棒;

4.电灯泡;

5.皮毛/纺织品衣物;

6.塑料/橡胶球;

7.阳光光源/电磁炉等辐射热源;

8.金属接地线。

实验步骤:

步骤1:毛巾产生静电

1.拿起毛巾并用力搓动几下;

2.在一个干燥的环境中,将毛巾放在桌面上;

3.用手轻轻接触毛巾,观察是否有静电放电现象;

步骤2:塑料/橡胶梳子产生静电

1.使用塑料/橡胶梳子梳理头发,保证头发干燥;

2.向梳子慢慢靠近金属接地线,观察是否有静电放电现象;

3.将结果记录下来。

步骤3:塑料/玻璃棒产生静电

1.用塑料/玻璃棒轻轻擦拭羊毛布或塑料薄膜;

2.将带有静电的棒子靠近金属接地线,观察是否有静电放电现象;

3.将结果记录下来。

步骤4:静电驱使电灯泡发光

1.打开电灯泡,观察是否正常工作;

2.使用塑料/橡胶梳子梳理头发,产生静电;

3.小心地用静电带到的手指靠近未插入的灯泡底座中的金属片,观察是否能够通过静电点亮灯泡;

4.将结果记录下来。

步骤5:纺织品衣物产生静电

1.取一件皮毛/纺织品衣物;

2.摩擦衣物使其产生静电;

3.将带有静电的衣物靠近金属接地线,观察是否有静电放电现象;

步骤6:静电球的互动

1.插上静电球的电源;

2.将静电球的表面与手或其他物体靠近,观察是否能产生静电放电现象;

3.将结果记录下来。

步骤7:热空气电离产生静电

1.打开阳光光源/电磁炉等辐射热源,使其变热;

3.进行注意观察并记录结果。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新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来认识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静止不动的话,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基础。

二、设计理念: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是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科学文化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以教师的引导带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辅之以小组合作交流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等,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为教学辅助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活动全面、全程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以及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科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运用科学的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强化,这样让学生更加明白。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体验静电现象,初步了解对静电现象的科学解释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师表演魔术:同学们喜欢表演魔术吗?下面老师邀请两位同学和我一起表演一个小魔术好吗?

四级下册科学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四级下册科学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实验报告单
组 记录人
年月日
实验内容
我看到的实验现象
1、将一条吹塑纸的底端与绸缎 摩擦,另一条的底端源自文库塑料纸摩擦, 然后将摩擦过的两端相互靠近。
为什么通常物体不显示带电?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1、同时摩擦两条吹塑纸底端, 摩擦的次数尽量多。
2、同时把两条吹塑纸底端摩擦 过的那一面相互靠近。
3、填写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实验报告单
组 记录人 实验内容
年月日 我看到的实验现象
1、将一条吹塑纸的底端与绸缎 摩擦,另一条的底端与塑料纸摩擦, 然后将摩擦过的两端相互靠近。
相互吸引
2、将两条吹塑纸的底端同时 与绸缎摩擦,然后将摩擦过的两端 相互靠近。
相互排斥
结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 中的静电现象,那么静电在我 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相互排斥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科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讨
摩擦起电的原理
研讨
进一步实验,我们发现带静电气球相互靠近时 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小结
让电荷流动起来——电流
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电路:由电源、 用电器、导线等 电器元件连接而 成的电流通路。
导入
电 关于 ,你知道些什么?
静电: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导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脱毛衣,听到噼啪声响,看到小火花 接触门把手或水龙头,有时会被触电 与别人握手,感觉到指尖好象被针刺 早上起床梳头,头发常会飘起来……
导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导入
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
导入
闪电——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探索
探究活动: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材料:塑料尺、碎纸屑、头发
实验步骤: 1.拿塑料尺靠近碎纸片,观察有无现象。 2.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 擦若干下。 3.再把塑料尺靠近碎纸屑, 观察现象。
探索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研讨
探究活动:闹别扭的气球夫妇
在木尺下悬挂两个气球,相互紧挨着 用毛皮分别摩擦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避雷针怎样避雷?
拓展
拓展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关于静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静电只存在于非生物中,如梳子、气球等 B静电只存在于生物中 C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人体也带有静电
2.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
但是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 C)
A静电不是电 B静电很微弱,人类感觉不到 C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拓展
3.电路是指由( )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 流通路。 A电源、开关、导线 B电源、用电器、导线 C电源、用电器、开关
此题有问题——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 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辅助设备 四大部分组成。辅助设备包括各种开关。
拓展
实践应用——
1.油罐车为什么会有一条尾巴?
拓展
判断:下列现象是不是静电现象
(×)1.干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 )2.下雨前看见天空打雷和闪电 (×)3.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 )4.冬天脱毛衣时看见火花并听到噼啪声 (√ )5.塑料尺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屑 (×)6.通电后电视机播放节目 (√ )7.梳头时,塑料梳子与头发互相吸引
拓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