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实验报告
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可见,膜的孔径大小和膜表面的化学性质将分别起着不同的截留作用。
反渗透是一种依靠外界压力使溶剂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渗透的膜分离过程,其基本机理为Sourirajan 在Gibbs 吸附方程基础上提出的优先吸附-毛细孔流动机理,而后又按此机理发展为定量的表面力-孔流动模型(详见教材)。
3.膜性能的表征一般而言,膜组件的性能可用截留率(R )、透过液通量(J )和溶质浓缩倍数(N )来表示。
100R =⨯0P 0c -c%c (12—1) 式中, R -截流率;0c -原料液的浓度,kmol/m 3;P c -透过液的浓度,kmol/m 3。
对于不同溶质成分,在膜的正常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下,截留率不尽相同,因此这也是工业上选择膜组件的基本参数之一。
()2P V S tJ L m h =⋅⋅ (12—2)式中, J -透过液通量,L/(m 2⋅h)P V -透过液的体积,L ;S -膜面积,m 2;t -分离时间,h 。
其中,t V Q p=,即透过液的体积流量,在把透过液作为产品侧的某些膜分离过程中(如污水净化、海水淡化等),该值用来表征膜组件的工作能力。
一般膜组件出厂,均有纯水通量这个参数,即用日常自来水(显然钙离子、镁离子等成为溶质成分)通过膜组件而得出的透过液通量。
PRc c N =(12—3) 式中, N —溶质浓缩倍数;Rc -浓缩液的浓度,kmol/m 3; -透过液的浓度,kmol/m 3。
该值比较了浓缩液和透过液的分离程度,在某些以获取浓缩液为产品的膜分离过程中(如大分子提纯、生物酶浓缩等),是重要的表征参数。
三、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均为科研用膜,透过液通量和最大工作压力均低于工业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实验中不可将膜组件在超压状态下工作。
主要工艺参数如表1-1Pc膜组件膜材料膜面积/m2最大工作压力/Mpa 纳滤(NF)芳香聚纤胺0.4 0.7反渗透(RO) 芳香聚纤胺0.4 0.7表1-1膜分离装置主要工艺参数反渗透可分离分子量为100级别的离子,学生实验常取0.5%浓度的硫酸钠水溶液为料液,浓度分析采用电导率仪,即分别取各样品测取电导率值,然后比较相对数值即可(也可根据实验前做得的浓度-电导率值标准曲线获取浓度值)。
反渗透制备纯水原理
反渗透制备纯水原理嘿,咱聊聊反渗透制备纯水这神奇事儿吧!反渗透,听着就挺高大上,其实原理也不难理解。
就好比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一方是要进入的水,另一方是要阻挡杂质的膜。
水在自然状态下,各种杂质都混在里面,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捣乱。
这时候,反渗透膜就出场了,它就像一个严格的老师,只让干净的水分子通过,把那些捣乱的杂质统统拦住。
反渗透膜是啥呢?它可神奇了!就像一个超级细密的筛子,不过这个筛子可厉害啦,只让小小的水分子钻过去,那些比水分子大的杂质,啥离子啦、有机物啦,统统都过不去。
这就好比在一个拥挤的人群中,只有身材苗条的人能挤过一个窄窄的通道,胖一点的都被挡住了。
难道你不想有这么一个厉害的筛子来帮你得到纯净的水吗?那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水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向反渗透膜靠近。
这压力就像一个大力士在后面推着水走,让水不得不努力通过反渗透膜。
如果没有这个压力,水就懒洋洋的,不愿意动,杂质也就跟着混进来了。
难道你能容忍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得到的不纯净的水吗?当水通过反渗透膜后,就变得纯净无比啦!就像一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这纯净的水可以用在各种地方,比如实验室里做实验,那可不能有一点杂质,不然实验结果就不准确了。
或者在电子厂,生产芯片的时候,也需要超纯净的水,不然芯片就会有瑕疵。
这就像给一辆豪车加最好的油,才能让它跑得又快又稳。
难道你不希望在需要纯净的水的时候,有反渗透这个好办法吗?在一些地方,水特别脏,有很多有害物质。
这时候反渗透就更重要了,它能把那些对人体有害的东西都挡住,让我们喝到放心的水。
就像一个勇敢的卫士,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难道你不想有这样一个卫士来保护你吗?总之,反渗透制备纯水是个超棒的方法。
它能让我们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得到纯净的水,满足我们的不同需求。
让我们好好利用这个方法,享受纯净之水带来的好处吧!。
反渗透实验报告
实验10 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实验化33 宋来武2003012004同组实验者:马静玉熊磊王硕指导教师:王保国1技术背景反渗透是自然渗透过程相反的膜分离过程,它是通过半透膜来完成的,在浓溶液一侧施加比自然渗透压更高的压力,迫使浓溶液中的溶剂反向透过膜,流过向稀溶液一侧,从而分离提纯。
渗透压属于溶液的性质之一,与膜材料无关。
与其他的膜相似,反渗透膜具有膜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为:①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分离系数较大,和其他方法相比能耗较低;②操作温度在室温左右;③分离装置简单,操作容易,控制及维修简单。
关于渗透和反渗透的示意图如图1:图1 渗透和反渗透的示意图2实验内容本实验采用“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流程。
通过预处理的原水能有效地保证RO膜组件长期正常工作。
主要流程如图2:图2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说明:[1] 石英砂过滤作用:滤除较大的颗粒泥砂,悬浮物等各种机械杂质; [2] 活性碳过滤作用:将砂滤去除不掉的余氯及有机物截留; [3] 精密过滤和保安过滤:两者是完全相同的两套设备,但是安装在后者的过滤芯过滤精度大于前者,分别为1020m m μμ和;[4] 一级RO :包括两个不锈钢压力容器,共装入两个反渗透组件;浓水一部分经浓水调节阀排放,一部分经计量计单向阀疏导主机入口,重新进行处理(即回流)。
实验过程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操作压力对分离效率的影响:通过测定反渗透过程压差与渗透流速的关系,确定反渗透膜的渗透系数。
(2)反渗透过程的操作方式对动力消耗的影响:测定一级、二级的离子脱除率和水回收率与动力消耗的关系,确定合适级联方式和操作条件。
3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1.实验数据表1 一级实验原始数据表2 二级实验原始数据2.实验数据处理(1)反渗透膜渗透系数的确定在本实验中,可认为反渗透过程压差和渗透流速的关系为:01()Q K A P =⋅⋅∆-∏+∏,其中,P ∆为操作压差,0∏为原水的渗透压,1∏为透过水的渗透压。
膜分离实验报告
膜分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不同膜分离工艺的原理、设备及流程。
2.掌握RO、NF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二、实验原理1.反渗透(RO)反渗透膜的孔径在0.1-1nm之间。
反渗透技术是利用高压液体的高压作用,克服渗透膜的渗透压,使溶液中水分子逆方向渗透过渗透膜到达离子浓度较低的一端,从而达到去除溶液中大部分离子的目的。
为了防止被截留下来的其他离子越积越多而堵塞RO膜,往往采用动态的方法来进行反渗透,即在进行反渗透的同时,利用一股液体流连续冲刷膜表面的截留物,以保持反渗透膜表面始终具有良好的通透性。
因此,反渗透设备的出水有两股,一股为透过液(淡水),一股为截留液(浓水)。
溶液进行实验,用在线电导仪测定进水、“淡水”和实验采用NaCl、MgSO4“浓水”的电导率变化,表示反渗透膜的处理效果。
图1 反渗透(RO)示意图2.纳滤(NF)纳滤膜的孔径范围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
纳滤技术是从反渗透中派生出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是超低压反渗透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分支。
一般认为,纳滤膜存在纳米级的细孔,可以截留95%的最小分子约为1nm的物质。
纳滤膜的特点在于:较低的渗透压和较高的膜通透性,因此,可以节能;通过纳滤膜的渗透作用,可以去除多价的离子,保留部分低价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离子。
为了防止被截留下来的其他离子越积越多而堵塞NF膜,同样采用动态的方法来进行纳滤,即在进行纳滤的同时,利用一股液体流连续冲刷膜表面的截留物,以保持纳滤膜表面始终具有良好的通透性。
因此,纳滤设备的出水也有两股,一股为透过液(淡水),一股为截留液(浓水)。
实验采用NaCl、MgSO溶液进行实验,用在线电导仪测定进水、“淡水”和4“浓水”的电导率变化,表示纳滤膜的处理效果。
同时将纳滤和反渗透对一价和二价离子的截留效果进行比较,可以知道纳滤膜出水中保留了比反渗透出水中更多的有益矿物离子。
三、实验流程与设备整套膜分离装置的四个单元共同安装在一个支架上,由微滤单元和反渗透单元组成设备的1/2,超滤单元和纳滤单元组成设备另外的1/2。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反渗透膜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
2.掌握反渗透膜的组成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3.通过实验,了解反渗透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优点。
二、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包括:反渗透膜分离装置、超纯水制备设备、PH计、计时器、天平、移液管、量筒、实验用水、电导率计等。
三、实验原理反渗透膜是由多层薄膜复合而成,具有微孔结构,可使水分子透过,而截留其中的微小杂质和病原菌等物质,从而实现水的纯化。
在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时,首先要将原水通过机械过滤器等装置除去较大的悬浮颗粒物和粗大的杂物,然后由加压泵将原水压入反渗透膜分离器中,靠分离膜对浓缩水进行截留和去除。
经过反渗透膜的过滤,就可以得到高纯水。
四、实验操作1.准备工作(1)检查并确认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2)将反渗透膜分离装置竖放于实验台上,并插上电源。
(3)将清洁后的实验用水放入水箱内,并将水箱置于实验台下方平台上。
(4)确保反渗透膜分离器滤芯已清洗干净,各连接管路已连接牢固。
(5)开启水泵,排出风管内的气体,压缩空气排除干净。
2.实验操作(1)通过机械过滤器等装置处理掉原水中较大的悬浮颗粒和杂物。
(2)将原水通过电动加压泵压入反渗透膜装置。
(3)待反渗透膜分离器排出的浓缩液为淡紫色时,关闭仪器电源,取出所制备的高纯水做PH值和电导率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根据需要,可将所制备的高纯水进行二次及三次甚至更多次处理,以获得更高纯度的水。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水,对于实验、工业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实验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然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实验用水的处理,将水质保持在清洁的状态,才能获得较高纯度的水。
反渗透制高纯水实验
如图(a)所示,半透膜将纯水与咸水分开,水分子将从纯水一侧通过膜向咸水一侧透过,结果使咸水一侧的液位上升,直到某一高度,即渗透过程。
图(b)所示,当渗透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半透膜两侧存在一定的水位差或压力差,此为制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N。
图(c)所示,当咸水一侧施加的压力P大于该溶液的渗透压N,可迫使渗透反响,实现反渗透过程。
压力为0.70MPa,Jw=V2)
绘制不同压力P-膜通量Jw的关系曲线:
由曲线图可以看出,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大,膜通量增大,透过液流量增大。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
如上图所示,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大,膜通量也随之增大,两者呈线性关系,透过液电阻随膜通量的增加而减小,这个趋势是错误的。出现这种错误,可能的原因是:
(2)膜通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膜面积的透过物量Jw表示。
Jw=V/(S×t)
V是膜的透过液体积,S是膜的有效面积,t是运行时间,2521型反渗透膜的计算面积是1.1×0.5=0.55m2。
压力为0.30MPa,Jw=V/(S×t)=10.00/0.55=18.18mL/(s*m2);同理:
压力为0.50MPa,Jw=V/(S×t)=15.60/0.55=28.36mL/(s*m2)
2、反渗透膜组件受污染后有哪些特性?
答:如果预处理不当或不够,会发生结垢和污染现象。反渗透膜组件结垢和污染不但使产水水质恶化,产水率下降、系统降压增大、能耗增加,如不及时清洗还会对膜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缩短膜寿命,严重时必须提前更换膜元件。
3.操作步骤:
1、开启房间自然水总阀。
2、接通自来水。
3、开泵。
4、系统稳定约20分钟,出口水质基本稳定(出水电阻率电导率不低于5MΩ·cm),记录纯水电阻值,同时记录浓缩液、透过液流量,计算回收率;
反渗透膜分离提纯
反渗透膜分离提纯反渗透膜(Reverse Osmosis, RO)是一种分离技术,利用半透膜来分离水中的溶质和溶剂。
这种技术常被用于水处理、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以下是反渗透膜分离提纯的一般步骤:1.预处理:在进入反渗透膜系统之前,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步骤,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有机物和微生物。
这可以通过预过滤、加药物处理、混凝、沉淀等方法来实现。
2.压力推动:水通过反渗透膜时,需要施加高压,以克服渗透过程中的阻力。
通常使用泵来提供足够的压力,使水通过半透膜,而溶质被阻挡在膜的一侧。
3.半透膜选择:选择合适的反渗透膜是关键的一步。
膜的孔径大小和材料特性将影响其对溶质的阻挡效果。
不同的应用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反渗透膜。
4.分离过程:当水被推动通过反渗透膜时,膜会阻挡大多数的溶质,包括离子、有机物、微生物等。
纯净水则通过膜孔径,形成产水。
5.浓缩液处理:被阻挡在反渗透膜一侧的浓缩液(浓水)中包含了被分离出的溶质。
这部分液体需要进行处理,可以通过再次循环利用、排放或者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6.监测和控制:在反渗透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水质和膜的性能,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进行调整,以提高系统效率。
7.消毒:为防止反渗透系统中的生物污染,通常需要在系统中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或者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操作。
8.定期维护:反渗透系统需要定期的维护,包括清洗、更换膜元件、检查泵和阀门等,以确保系统长时间的高效运行。
反渗透膜分离提纯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
实验10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实验
实验10 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实验实验人:韦冰心 2005011835 同组人:聂晶琦 张吉松 夏凌风 实验日期:2008年12月15日 实验地点:工物馆1021. 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反渗透膜分离基本原理,了解主要设备构成、操作方法,学习过程耦合中的处理准则。
2) 学习化工过程的级联原理与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学习化工集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几种技术进行有效交叉与组合,可以达到各取所长、发挥优势、完成高度纯化与分离目标。
2. 实验原理将一张人工合成的半透膜固定在容器中,半透膜的一侧加入纯水,另一侧加入盐水,会发现纯水自动向盐水一侧渗透,盐水侧的页面逐渐升高到某个平衡位置,此时的两个液面差形成的压差称作渗透压。
当盐水侧施加压力大于溶液的渗透压时,会发现盐水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向纯水侧渗透,而盐水中的各种离子被截留。
利用这种现象可以脱出溶液中的各种离子,进行水的净化。
人工合成的半透膜并不能100%截留离子,总是在一定的分离效率下工作,通过多级分离才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图1 渗透和反渗透的示意图本实验采用北京地区自来水作为原水,其基本物理化学指标如下: 矿化度:200~500mg/L总硬度:1.5~3mmol/L pH=7.0~8.0要求经过两级反渗透处理后,水质达到以下指标: 电导率小于10 /(25)s cm C μ︒,pH=6.6~7.4,COD<0.53. 实验流程本实验采用“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流程。
预处理为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精密过滤器+保安过滤器。
通过预处理的原水能有效地保证RO 膜组件长期正常工作。
主要流程如图:图2 反渗透实验装置流程图系统流程说明:石英砂过滤作用:滤除较大的颗粒泥砂,悬浮物等各种机械杂质; 活性碳过滤作用:将砂滤去除不掉的余氯及有机物截留;精密过滤和保安过滤:两者是完全相同的两套设备,但是安装在后者的过滤芯过滤精度大于前者,分别为1020m m μμ和;一级RO :包括两个不锈钢压力容器,共装入两个反渗透组件;浓水一部分经浓水调节阀排放,一部分经计量计单向阀疏导主机入口,重新进行处理(即回流)。
膜分离的实验报告
膜分离的实验报告1. 引言膜分离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组分通过膜进行分离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工、生物工程、环保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膜分离技术研究某种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效果,并探究影响膜分离效果的因素。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 膜分离装置:包括膜分离膜、膜分离模块等。
- 混合物:包含A、B两种组分的溶液。
2.2 实验方法1. 将混合物注入膜分离装置中,并施加适当的压力。
2. 收集透过膜的溶液,并分别用适当的方法对溶液中的A、B两种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3. 改变压力、膜材料等条件,多次进行实验,探究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多次实验,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膜分离效果。
下表为部分实验结果:实验次数压力(MPa) A组分透过量(mg) B组分透过量(mg)1 1 10 202 1.5 15 183 2 18 154 1 8 255 2 16 17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压力对膜分离效果有影响,压力越大,组分透过量越大。
但压力过大也可能导致膜的破损或堵塞,影响膜的使用寿命。
另外,由于不同组分的性质不同,可能对膜具有不同的透过性,从而导致透过量的差异。
4.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膜分离的实际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压力可以提高膜分离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过高的压力可能会损坏膜的结构,影响使用寿命。
此外,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也会影响膜的透过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膜材料也是膜分离的关键因素。
5.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膜分离技术的应用,探究了膜分离效果和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压力下,膜分离可以有效地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由于膜分离涉及到膜的选择和应用条件的调整,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膜材料的选择和操作条件的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对膜分离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获得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通过测定RO膜两侧的压差和渗透通量,通过计算得到了RO膜的渗透系数为:
同时我们还通过实验测定了脱盐率与RO膜的膜压差关系,实验测定表明随着压差的增大,脱盐率也随之增加。
5.3实验小结
这次试验总体操作比较简单,所以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即完成了实验,这次试验最大的收获在于认识了水处理的先进技术,对水处理的方法和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反渗透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利用反渗透现象,可以通过加压的方式制备消除水中的杂质离子,得到超纯水。
关于渗透和反渗透的示意图如图1:
图1 渗透和反渗透的示意图
3、实验装置和流程
本实验采用“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流程。通过预处理的原水能有效地保证RO膜组件长期正常工作。主要流程如图2:
2、实验原理
渗透现象在自然界是常见的,比如将一根黄瓜放入盐水中,黄瓜就会因失水而变小。黄瓜中的水分子进入盐水溶液的过程就是渗透过程。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成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视为理想的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
图2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注:虚线表示实际操作中没有进行的流程,实线表示实验过程中实际进行的流程。
4、实验记录
表1原始数据记录表
反渗透装置制备纯化水的工作原理
反渗透装置制备纯化水的工作原理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反渗透装置制备纯化水是咋回事儿哈。
你想啊,水这东西,看着纯净透明的,其实里面有好多杂质呢。
就像一个大杂烩,啥都有。
那纯化水呢,就是要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去掉,让水变得超级纯净。
这时候,反渗透装置就闪亮登场啦。
反渗透装置啊,就像是一个超级严格的守门员。
水要想通过它变成纯化水,可得经历重重考验。
这个装置里面有个很关键的东西,就是反渗透膜。
这反渗透膜就像是一张超级细密的滤网,不过它可比普通的滤网厉害多啦。
普通的水里面有很多小颗粒,像什么离子啊、小分子有机物之类的。
这些小颗粒在水里就像调皮的小捣蛋鬼,到处乱窜。
当水被压着往反渗透膜那边走的时候,就像是一群小捣蛋鬼冲向了一堵严严实实的墙。
反渗透膜的孔啊,特别特别小,小到只有水分子这种身材超级苗条的才能挤过去。
那些离子啊、小分子有机物啥的,就只能眼巴巴地被挡在外面啦。
你可以想象一下,水里面的各种成分就像一群小动物,水分子是小兔子,又小又灵活。
而那些杂质呢,可能是胖胖的小猪或者是带着大壳子的小螃蟹。
小兔子可以轻松地从反渗透膜的小洞里蹦过去,可是小猪和小螃蟹就被卡住啦。
这就是反渗透装置的神奇之处,它能精准地把水分子和杂质分离开来。
而且哦,这个过程还得有一定的压力帮忙呢。
就像我们挤牙膏一样,如果不挤一挤,牙膏可不会乖乖地出来。
水也是这样,给它一定的压力,它就会更努力地往反渗透膜那边跑,这样就能更快更好地被纯化啦。
那经过反渗透装置这么一处理,从膜的另一边出来的水,那可就是超级纯净的纯化水啦。
这种水可有用处了呢。
在制药行业,它可以用来制作药品,保证药品的质量。
在实验室里,它能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毕竟那些杂质可能会捣乱,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在电子工业里,纯化水也很重要,那些微小的杂质可能会损坏精密的电子元件,有了纯化水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啦。
你看,反渗透装置制备纯化水就像是一场神奇的魔法表演。
它把普普通通、甚至有点“脏脏”的水,变成了纯净无比、可以在很多高端领域大显身手的纯化水。
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实验
化工专业实验实验名称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实验班级化21 姓名张腾学号2012011864 成绩实验时间2014年12月17日同组成员苏剑晓张圣龙郭明钊1、实验内容1.操作压力对分离效率的影响:通过测定反渗透过程压差于渗透流速的关系,确定反渗透膜的渗透系数。
2.反渗透过程的操作坊式队动力消耗的影响:测定一级、二级的例子脱除率和水回收率和动力消耗的关系,确定合适连方式和操作条件。
2、实验原理渗透现象在自然界是常见的,比如将一根黄瓜放入盐水中,黄瓜就会因失水而变小。
黄瓜中的水分子进入盐水溶液的过程就是渗透过程。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成为半透膜。
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视为理想的半透膜。
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
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利用反渗透现象,可以通过加压的方式制备消除水中的杂质离子,得到超纯水。
关于渗透和反渗透的示意图如图1:图1 渗透和反渗透的示意图3、实验装置和流程本实验采用“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流程。
通过预处理的原水能有效地保证RO 膜组件长期正常工作。
主要流程如图2:图2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注:虚线表示实际操作中没有进行的流程,实线表示实验过程中实际进行的流程。
4、实验记录表1 原始数据记录表原水电导(μS/cm ) 一级电导(μS/cm ) 一级入水压(kPa ) 一级出水压(kPa ) 一级产水压(kPa ) 回水流量(m3/h ) 产水流量(m3/h ) 1078 40.2 6.9 6.8 0.1 0.57 0.23 1072 36.4 8.6 8.5 0.1 0.65 0.30 1062 36.5 9.1 8.9 0.1 0.66 0.31 1070 35.3 9.8 9.6 0.1 0.68 0.33 1040 34.6 10.4 10.2 0.1 0.70 0.35 1059 33.2 11.3 11.1 0.1 0.77 0.38 1050 33.2 11.9 11.8 0.1 0.75 0.41 1040 32.3 12.6 12.4 0.1 0.76 0.42 1033 31.7 13.6 13.4 0.1 0.79 0.47 1026 31.1 14.4 14.2 0.1 0.81 0.50 1029 30.3 15.1 14.9 0.1 0.84 0.53 1037 29.8 15.8 15.5 0.1 0.85 0.55 1027 29.3 16.3 16.0 0.1 0.86 0.57 1034 28.8 16.7 16.5 0.1 0.87 0.595、实验结果及讨论5.1 数据处理查文献得到25℃下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与其电导率之间的经验公式为:exp(0.983ln 0.7)C k =-其中,C 为水溶液浓度,mg/L ;k 为水溶液电导率,µS/cm 。
反渗透制备纯水的方法
反渗透制备纯水的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反渗透制备纯水的方法。
反渗透啊,就好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筛选器。
你想想看,水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杂质,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在捣乱。
而反渗透呢,就是那个能把这些调皮鬼都给揪出来的厉害角色。
它的原理其实不难理解。
就像是一个非常挑剔的守门员,只让水分子通过,而把其他的杂质统统拒之门外。
那它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得靠特殊的反渗透膜啦!这膜就像是一道神奇的门,只对水分子敞开怀抱。
要进行反渗透制备纯水,首先得有合适的设备呀。
这设备就像是一个精心打造的小城堡,里面有各种管道啊、泵啊之类的。
然后呢,把水送进这个小城堡里,让它开始奇妙的旅程。
在这个过程中,水压可是很关键的哟!就好像是给小火车加足马力,让水能够快速地通过反渗透膜。
水压不够可不行,那可就像是小火车没了动力,跑不起来啦!还有啊,反渗透膜也得好好照顾。
要定期清洗它,不然那些被挡住的杂质越积越多,就会影响它的工作效率啦。
这就好比你每天都要洗脸刷牙,保持干净整洁嘛。
反渗透制备纯水的好处可多啦!得到的纯水特别纯净,几乎没有杂质。
这就像是一块无暇的美玉,让人爱不释手。
用这样的纯水去做实验、制药或者其他用途,那效果肯定杠杠的呀!你说,这反渗透是不是很神奇?它就像是一个默默工作的小卫士,为我们提供着纯净的水。
我们的生活中可少不了它呢!总之啊,反渗透制备纯水的方法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就能让它乖乖地为我们服务。
让我们一起好好利用这个神奇的技术,享受纯净的水带来的美好吧!。
二级反渗透技术制备高纯水工艺研究
2. 1 进水 pH值对二级系统脱盐率的影响 对于本试验二级反渗透系统 ,一级系统的脱盐率 高于 95 % ;当一级系统的进水 pH 值低于 8 时 ,出水偏 酸性 ,其 pH 值在 5~6 之间 ;若以一级系统产水直接作 为二级系统进水 ,二级系统进水电导率在 50μS/ cm 之 内 ,但是二级系统的脱盐率低于 50 %. 如图 2 所示 ,当二级系统进水电导率比较低时 ,进 水 pH 值对系统脱盐率影响很大 ,脱盐率的变化范围 比较大. pH 值在 6. 5~8. 5 之间时 ,二级反渗透系统脱 盐率普遍偏高 ,远高于一级反渗透出水不调节 pH 值 而直接进入二级系统时的脱盐率. 当进水 pH 值在7. 52 时 ,脱盐率达到最高 97. 73 %. pH 值在 7. 4~7. 6 范围 内为最佳进水 pH 值范围 ,如图 3 所示 ,在最佳进水 pH 值范围里 ,二级系统出水电导率最低可达到0. 15 μS/ cm(6. 7 MΩ·cm) ,出水水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图 7 二级系统进水电导率与脱盐率的关系 图 8 二级系统进水电导率与淡水电导率的关系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王春艳等 :二级反渗透技术制备高纯水工艺研究
·197 ·
3 结 论
(1) 在二级反渗透系统制备高纯水工艺中 ,一级 系统脱盐率较高 ,可达到 98 %以上 ,二级系统脱盐率 较低 ,只有 50 %左右 ;当二级系统进水电导率低于 50 μS/ cm的情况下 ,进水 pH 值对二级系统的脱盐率影响 较大. 以引黄入津的水为特定原水 ,加碱调节二级系统 进水 pH 值 ,当 pH 值在 7. 4~7. 6 范围里时二级系统脱 盐率最高 ,可达到 97 %以上 ;淡水电导率可达 0. 15μS/ cm(6. 7MΩ·cm) . (2) 对于本试验所用原水 ,由于碱度较高 ,水中游 离 CO2 的浓度较小 ,对反渗透系统脱盐率影响较小 ,脱 气塔工艺没有发挥其优势 ,在调节二级系统进水 pH 值时 ,直接采用加碱工艺比较经济合理. (3) 当原水为 Na + 离子含量较少 ,Cl - 、SO42 - 离子 含量较多 ,碱度较大的特殊水质时 ,二级反渗透系统中
膜分离实验——精选推荐
膜分离实验指导书一、 实验目的反渗透、纳滤膜分离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处理新技术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高纯水的生产、环境工程的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装置采用全不锈钢件、食品级UPVC 管、阀件制作,在反渗透、纳滤膜处理前增加了两级预处理,第一级为活性炭吸附过程,用于脱掉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性物质;第二级为微滤装置,截留掉对反渗透膜有损害的固体颗粒状物质,使反渗透过程安全、可靠的运行。
反渗透可用于水中小分子盐类的脱除,纳滤能用于钙镁离子的滤除和部分脱盐,还可用于水溶液中不同分子量杂质的分离过程。
通过反渗透可以使水的电导率从降低至2~3μs/cm ,达到纯水的要求。
本实验装置水处理能力为1m 3/d 。
本实验对全院研究生、本科生开放。
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熟悉反渗透、纳滤的基本原理、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结构及基本操作;(2)了解反渗透、纳滤操作的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对脱盐效果的影响;(3)学会测定纯水渗透通量和纯水渗透系数;测定纯水渗透通量与操作压力的变化关系;测定盐(溶质)的脱除率与操作压力的变化关系。
二、实验原理反渗透、纳滤同微滤、超滤一样均属于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是最精细的过程,因此又称“高滤”(hyperfiltration ),它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地只能透过溶剂而截留离子物质的性质,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 反渗透过程的操作压差一般为1.0-10.0Mpa ,截留组分为(1-10)×10-10m 小分子溶质,水处理是反渗透用的最多的场合,包括水的脱盐、软化、除菌除杂等,此外其应用也扩展到化工、食品、制药、造纸工业中某些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离等。
纳滤是反渗透的特殊形式,又称疏松反渗透,过滤精度低于反渗透。
a. 渗透b.渗透平衡c.反渗透理解反渗透的操作原理必须从理解Van ’t Hoff 的渗透压定律开始。
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式中, N —溶质浓缩倍数;R c -浓缩液的浓度,kmol/m 3;-透过液的浓度,kmol/m 3。
该值比较了浓缩液和透过液的分离程度,在某些以获取浓缩液为产品的膜分离过程中(如大分子提纯、生物酶浓缩等),是重要的表征参数。
三、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均为科研用膜,透过液通量和最大工作压力均低于工业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实验中不可将膜组件在超压状态下工作。
主要工艺参数如表1-1膜组件 膜材料 膜面积/m 2最大工作压力/Mpa纳滤(NF ) 芳香聚纤胺 0.4 0.7 反渗透(RO)芳香聚纤胺0.40.7表1-1膜分离装置主要工艺参数反渗透可分离分子量为100级别的离子,学生实验常取0.5%浓度的硫酸钠水溶液为料液,浓度分析采用电导率仪,即分别取各样品测取电导率值,然后比较相对数值即可(也可根据实验前做得的浓度-电导率值标准曲线获取浓度值)。
Pc图1-1膜分离流程示意图1-料液灌;2-低压泵;3-高压泵;4-预过滤器;5-预过滤液灌;6-配液灌;7-清液灌;8-浓液灌;9-清液流量计;10-浓液流量计;11-膜组件;12-压力表;13-排水阀四、实验步骤(1)用清水清洗管路,通电检测高低压泵,温度、压力仪表是否正常工作。
(2)在配料槽中配置实验所需料液,打开低压泵,料液经预过滤器进入预过滤液槽。
(3)低压预过滤5-10min后,开启高压泵,分别将清液、浓液转子流量计打到一定的开度,实验过程中可分别取样。
(4)若采用大流量物料(与实验量产有关),可在底部料槽中配好相应浓度料液。
(5)实验结束,可在配料槽中配置消毒液(常用1%甲醛,根据物料特性)打入各膜芯中。
(6)对于不同膜分离过程实验,可采用安装不同膜组件实现。
五、原始数据记录原始数据记录表实验条件电导率k(ms/cm)室温(℃)压力(MPa)原料液透过液浓缩液10.4 0.82 6.07 0.13 6.9910.4 0.8 5.95 0.07 7.26六、数据处理(1)料液浓度计算:常温常压下,电导率与溶液浓度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图1 电导率与溶液浓度关系曲线电导率与溶液浓度模型:C= 0.6253k - 0.0195式中k为电导率,单位ms/cm;C为溶液浓度,单位×10-3g/cm3。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报告反渗透(Reverse Osmosis, RO )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它借助外加压力的作用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阻留某些溶质,是一种分离、浓缩和提纯的有效手段。
由于反渗透技术具有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耗费低等特点,在诸多水处理技术中,反渗透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应用于海水、苦咸水淡化、工业污水处理、纯水和超纯水制备领域。
高纯水主要在电子工业、医药工业以及实验室分析使用,按国标GB/T11446.1-1997规定, 电子级水分为四级,即EW-I 、EW-II 、EW-III 和EW-IV ,其电阻率指标分别为≥18cm M ⋅Ω、≥15cm M ⋅Ω、≥12cm M ⋅Ω、≥0.5cm M ⋅Ω。
一. 实验目的(1) 熟悉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的工艺流程; (2) 掌握反渗透膜分离原理及操作技能; (3) 了解测定反渗透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 (4) 掌握利用电导法确定盐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工业化应用的膜分离包括微滤(Microfiltration ,MF )、超滤(Ultrafiltration, UF )、纳滤(Nanofiltration, NF )、反渗透(RO )、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 PV )和气体分离(Gas Separation, GS )等。
根据分离对象和要求,选用不同的膜过程。
图1 膜截留示意图反渗透膜通常认为是表面致密的无孔膜,可截留1-10Å小分子物质,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体中绝大多数的溶质。
反渗透净水就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透过性,从含有多种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净水的物质分离过程。
其原理如图1。
图2 反渗透与渗透现象如图(a )所示,用半透膜将纯水与咸水分开,则水分子将从纯水一侧通过膜向咸水一侧透过,结果使咸水一侧的液位上升,直到某一高度,此所谓渗透过程。
实验五-膜分离实验
五、实验结果整理
1. 预处理系统实验结果
原水浊度: NTU,原水电导率: μS/cm。 μS/cm。 预处理出水浊度: NTU,预处理出水电导率:
2. 反渗透单元实验结果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进水流量(L/h)
RO进水压力(MPa) RO出水(浓水)压力(MPa) 浓水流量(L/h) 淡水流量(L/h) 淡水电导率(μS/cm) 浓水电导率(μS/cm) 除盐率(%) 回收率(%)
反渗透系统进水水质要求
污染指数(SDI)值是反渗透系统进水的重要指标之
一。是检验处理系统出水是否达到反渗透进水要求的主要 手段。它的大小对反渗透运行寿命至关重要。在纯水系统, 特别是反渗透(RO)系统中,SDI被广泛用于预测水中胶 体以及颗粒物质对RO膜的堵塞速度。 由于水源的水质经常变化,所以常常需要每周或每月 进行SDI值的检测。
1. 一体化反渗透实验装置; 2. 浊度仪; 3. 电导率仪。
四、实验内容及参考步骤
1. 测定原水水质指标:浊度,电导率。 2. 开启预处理装置进水阀并运行一段时间(流量 30L/h ),
测预处理出水水质指标:浊度,电导率。
3. 开启反渗透装置进水泵,缓慢调节反渗透膜元件进水阀 和 浓 水阀使 其 流量达到指定值 QRO 进 水 =QRO 出 水 ( 浓 水 ) =30L/h,并运行 15min。观察 RO进水压力表和 RO浓水 压力表读数。
成不同的形式,称为膜组件( module)。膜组件有四种形
式:板框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纤维。
板 框 式 反 渗 透 装 置 结 构 图
管 式 反 渗 透 装 置 组 件 结 构 图
卷 式 反 渗 透 装 置 组 件 结 构 图
中 空 纤 维 式 组 件 结 构 图
纯化水制备实训报告总结
纯化水制备实训报告总结纯化水制备实训报告总结一、引言在本次实训中,我们团队的目标是掌握纯化水的制备方法和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纯化水制备的原理、设备和流程,并成功完成了一系列实验。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纯化水的制备原理和方法;2. 熟悉纯化水制备设备的操作和维护;3. 学习并掌握纯化水制备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实验设备与试剂1. 实验设备:反渗透膜装置、离子交换器、紫外灭菌器等;2. 试剂:去离子水、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 去离子水制备:a) 将自来水通入反渗透膜装置,经过滤膜后得到初级去离子水;b) 利用离子交换器进一步除去残留离子,得到高纯度去离子水;c) 使用紫外灭菌器对去离子水进行消毒处理。
结果分析:经过上述步骤,我们成功制备出了高纯度的去离子水,并保证了其无菌状态。
2. 蒸馏水制备:a) 将自来水倒入蒸馏器,加热至沸腾,蒸发产生蒸汽;b) 蒸汽通过冷凝器冷却,得到蒸馏水;c) 使用紫外灭菌器对蒸馏水进行消毒处理。
结果分析:通过蒸馏的方法,我们成功制备出了纯净的蒸馏水,并确保其无菌状态。
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反渗透膜装置滤芯堵塞:解决方法:定期清洗滤芯,避免积累过多杂质。
2. 离子交换器效果不佳:解决方法:更换新的离子交换树脂,保证其吸附能力。
3. 蒸馏器加热不均匀:解决方法:调整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确保均匀加热。
六、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学习了纯化水制备的原理和技术。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在与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成功找到了解决方法。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还加深了对纯化水制备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理解。
七、结论本次实训使我们全面掌握了纯化水制备的原理、设备和流程。
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我们成功制备出高纯度的去离子水和蒸馏水,并保证其无菌状态。
这次实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还培养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班级:工艺一班
学号:
实验组号:
同组姓名:
实验时间: 2011年10月26
撰写实验报告时间:2011年 11月 11日
1实验目的
(1)熟悉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的工艺流程;
(2)掌握反渗透膜分离的操作技能;
(3)了解测定反渗透膜分离的主要工艺参数。
2 实验原理
反渗透膜通常认为是表面致密的无孔膜,可截留1-10Å小分子物质,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体中绝大多数的溶质。
反渗透净水就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选择透过性,从含有多种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净水的物质分离过程。
其原理如图1。
图1 反渗透与渗透现象
如图(a)所示,用半透膜将纯水与咸水分开,则水分子将从纯水一侧通过膜向咸水一侧透过,结果使咸水一侧的液位上升,直到某一高度,此所谓渗透过程。
如图(b)所示,当渗透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半透膜两侧存在一定的水位差或压力差,此为指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N。
如图(c)所示,当咸水一侧施加的压力P大于该溶液的渗透压N,可迫使渗透反向,实现反渗透过程。
此时,在高于渗透压的压力作用下,咸水中水的化学位升高,超过纯水的化学位,水分子从咸水一侧反向地通过膜透过到纯水一侧,使咸水得到淡化,这就是反渗透脱盐的基本原理。
通常,膜的性能是指膜的物化稳定性和膜的分离透过性。
膜的物化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是:膜材料、膜允许使用的最高压力、温度范围、适用的PH范围,以及对有机溶剂等化学药品的抵抗性等。
膜的分离透过性指在特定的溶液系统和操作条件下,脱盐率、产水流量和流量衰减指数。
根据膜分离原理,温度、操作压力、给水水质、给水流量等因素将影响膜的分离性能。
3实验装置与设备
3.1 实验流程
本装置采用反渗透膜过滤与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以城市自来水为原料,制备超纯水供实验室特殊分析使用,出水水质可自动检测,装置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理想的反渗透膜应耐化学和微生物侵蚀,使之在运行过程中膜的分离性能和机械性能保持稳定。
因此,反渗透净水工艺不是单一的反渗透脱盐过程,还应包括预处理过程,就是通过一些物化手段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等杂质,使其满足反渗透膜处理的进水要求,保护反渗透膜的正常使用。
同时,经过反渗透膜脱盐,水的脱盐率可超过95%,但透过液中还存在一定浓度的离子,其电导率、TOC 指标一般还达不到高纯水要求,工业上通常采用混床树脂处理,对水中剩余的阴阳离子进行交换,使水进一步得到净化。
最后,采用紫外杀菌,可降低水中的TOC 。
本实验以自来水为原水,设计了预处理(活性炭、精滤)、反渗透脱盐、混床树脂处理及紫外线杀菌等净化单元,研究了自来水深度处理的反渗透净水工艺。
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装置流程图如图2所示。
3.2 主要设备
(1)自来水预过滤器:10英寸活性炭预过滤和5m 精过滤; (2)原料储槽:容积50升,材质ABS 工程塑料;
(3)Y预过滤器:材质工程塑料,进口;
(4)增压泵:型号 FLUID-O-TECH 1533,进口;
(5)压力控制器:型号 Fannio FNC-K20;
(6)反渗透膜组件: 2521型低压反渗透膜,纯水通量40-45L/H,脱盐率≥98%;
(7)膜壳:2521型不锈钢膜壳;
(8)电导仪:型号 RM-220,在线检测纯水电阻仪;
(9)流量计:规格 10-100L/H和1-7L/M,面板式有机玻璃转子流量计;
(10)紫外杀菌器:在线流过式杀菌器;
(11)核级混合树脂床,约3公斤;
(12)管道及阀门:UPVC管阀;
(13)不锈钢电控柜及不锈钢支架。
4 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4.1实验内容
测定不同进料流速对膜分离效率的影响,第一在同一操作压力下,改变总进料速度,记录不同的浓缩液流速、透过液流速及出口纯水电阻值;第二在同一浓缩液流速下,改变操作压力,记录不同的操作压力、透过液流速及出口纯水电阻值
4.2 操作步骤
(1)关闭系统排空阀,打开净水出口阀⑥、超纯水出口阀⑦;
(2)接通自来水与预过滤系统,过滤水进入储槽;
(3)接通电源,打开总电源开关;
(4)打开泵回路阀①、浓水旁路阀②,将浓水流量阀③调至最大;
(5)储槽中有一定水位高度后开启输液泵,取储槽中水样,测定其电导率;
(6)水正常循环后(注意排气),逐步关闭泵回路阀①和浓水旁路阀②,调节压力阀③,使系统压力(膜进口压力)控制在0-1.0Mpa内某一值;
(7)若制备超纯水,切换阀④到混合树脂床,纯水可单独收集,打开浓水出口阀⑤,浓水直接排放,调节一定的自来水进水流速,保持储槽内水位基本不变;
(8)稳定20~30分钟后出口水质基本稳定,记录出口纯水电阻值,同时记录浓缩液、透过液流量,计算回收率(混合树脂床中若有空气会影响超纯水质,缓慢打开树脂柱上方排气口进行排气,重新装填树脂或运输后可能夹带空气);
(9)适当打开泵回路阀①,改变总进料速度,重复第6~8操作步骤,比较3个不同流量下超纯水的水质变化;
(10)调节压力阀③和回路阀①,测量相同压力不同浓缩液流量下出口纯水电阻值,同时记录操作压力、透过液流量。
(11)停车时,先打开压力调节阀③、旁路阀②及泵回路阀①,使系统压力小于0.2 Mpa,再关闭输液泵及总电源,随后关闭自来水进水。
5 注意及维护事项
(1)活性炭预过滤芯、聚丙烯预过滤芯首次使用,应先接通自来水,冲洗5-8分钟后方可接入水槽,避免污染系统;
(2)膜组件首次使用,应用低压清水(≦0.2MPa)清洗20~30分钟,去除其中的防腐液,同时切换阀④到紫外杀菌,避免清洗液污染混合树脂;
(3)储槽储水量不要过少并保持内壁清洁,较长时间(10天以上)停用时,在反渗透组件中充入1%甲醛水溶液作为保护液(保护液主要用于膜组件内浓缩液侧),防止系统生菌,保持膜组件润湿,寒冷季节应注意系统防冻;
(4)为确保水质,定期更换预过滤系统的各种滤芯,反渗透膜、树脂、紫外灯管亦为耗材,根据实际用水情况而更换(一般情况下反渗透膜每天使用6小时,可连续使用150天,3公斤树脂可满足3吨处理量,可满足出水水质
≥10Ω
⋅
M);
(5)本装置设置压力控制器,当系统压力大于1.6Mpa时,会自动切断输液泵电流并停机;
(6)管道如有泄漏,请立即切断电源和进料阀,待更换管件或用专用胶水粘结后(胶水粘结后需固化4小时)方可使用。
(7)增压泵启动时,请注意泵前管道充满液体,以防损坏,如发生上述现象,请立即切断电源,短时间内空转,不一定会损坏泵。
5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数据记录与计算
①进口压力不变
室温: 18℃;自来水电导率: 0.337ms/cm ;操作压力 0.25Mpa ;
①浓缩液流量不变
室温: 18℃;自来水电导率: 0.337ms/cm ;浓缩液流量 240L/h ;
(2)绘图
6 结果与讨论
本实验结果符合,数据在误差范围内,误差可能是由仪器的老化和人为的记录不精准造成
当不改变进口压时,浓缩液流量与纯水回收率和电导率成反比;当浓缩液流量不变时,进口压与纯水回收率成正比,与电导率成反比。
增大浓缩液流量有利于纯水纯度,不利于产率;增大进口压有利于纯水产率和纯度,因此反渗透法制备超纯水应尽可能提高进口压并选择合适流速。
思考题
1.结合反渗透脱盐与离子交换技术,说明本工艺的优点?
答:本实验采用反渗透膜过滤与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制备供实验室用的高纯水,此工艺结合了两项技术的优点,装置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具有很高的实
用价值。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制得水质接近理论纯水的超纯水,但此法却带来了树脂再生时产生的废酸碱造成的环境污染,而反渗透技术可以使废酸碱排放量与单用离子交换脱盐系统相比减少了百分之九十。
经过反渗透脱盐的水的脱盐率可达百分之九十八,但透过液中还是存在一定浓度的离子,其电导率、TOC指标达不到高纯水的要求
2.反渗透膜是耗材,膜组件受污染后有哪些特征?
答:反渗透膜的污染物可分为悬浮固体、胶体、金属氧化物、无机物、有机物、油和脂等。
金属氧化物、胶体、细菌残骸污染会使膜组件压差明显增加,生物、有机物污染使组件压差适度增加,水垢使组件压差适当降低。
3.常规的树脂再生是如何实现的?
答:用化学药剂将树脂所吸附的离子和其他杂质洗脱除去,使其恢复原来的组成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