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哈姆莱特》内容梳理
《哈姆雷特》主要情节
![《哈姆雷特》主要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1c6459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a.png)
《哈姆雷特》主要情节《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悲剧作品,它以复仇为核心,通过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以下将对《哈姆雷特》的主要情节做简要的叙述。
主要情节一:丹麦王国的紊乱故事发生在丹麦王国,丹麦国王哈姆雷特被其兄弟克劳迪斯谋杀,克劳迪斯夺取了王位,并娶了哈姆雷特的母后。
哈姆雷特通过他已故的父亲的幽灵得知了真相,并决定为父报仇。
丹麦王国的政权转移和内外环境的紊乱成为了故事的背景。
主要情节二: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哈姆雷特在得知父亲被杀的消息后备受打击,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愤怒之中。
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复仇的正当性。
在剧中,哈姆雷特经常借助独白来表达他的内心世界,他的矛盾心理和情感的起伏给整个故事增添了戏剧性和悬疑感。
主要情节三:哈姆雷特的装疯计划为了调查克劳迪斯是否是真凶,哈姆雷特决定采取装疯的策略,他表现出怪异的言行举止,使得身边的人对他产生了怀疑和关注。
通过装疯,哈姆雷特得以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决心,同时也给其复仇行动增加了戏剧冲突和悬念。
主要情节四: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哈姆雷特爱上了奥菲利娅,奥菲利娅也深爱着哈姆雷特。
然而,由于复仇的负担和矛盾的心理状态,哈姆雷特开始对奥菲利娅变得冷漠和残酷,最终导致奥菲利娅精神崩溃并自杀。
这段爱情的悲剧性体现了哈姆雷特情感的痛苦和矛盾。
主要情节五: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哈姆雷特决心将真相大白于天下,并为父亲复仇。
他通过演戏和制造事件来揭露克劳迪斯的罪行,同时也考验了克劳迪斯的良知。
在剧中最著名的情节之一是哈姆雷特在王宫举办的演出中改编了一出戏剧,以通过玩笑和讽刺来揭发克劳迪斯的谋杀罪行。
主要情节六:悲剧性的结局虽然哈姆雷特成功揭发了克劳迪斯的罪行,但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克劳迪斯为了保护自己,密谋了哈姆雷特的暗杀,并误杀了哈姆雷特的母后。
在最后一幕中,哈姆雷特最终实现了复仇,但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丧命,整个故事以悲剧的结局收场。
哈姆雷特的主要内容
![哈姆雷特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58e114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b.png)
哈姆雷特的主要内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悲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描写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一生,包括他与父亲国王之间的复仇故事、他与女友奥菲莉娅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与朋友之间的友情故事等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哈姆雷特》的主要内容。
一、复仇故事《哈姆雷特》的主线故事是哈姆雷特为了复仇而进行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哈姆雷特的父亲国王被他的兄弟克劳狄斯所杀,克劳狄斯篡夺了王位并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
哈姆雷特得知此事后,开始寻求复仇。
哈姆雷特为了探清真相,装疯行事,并在自己的戏剧中模仿了父亲被杀的场景,试图引出克劳狄斯的内疚之心。
最终,哈姆雷特杀死了克劳狄斯,但自己也在这场复仇中丧命。
二、爱情故事《哈姆雷特》中的爱情故事主要是哈姆雷特与奥菲莉娅之间的故事。
哈姆雷特与奥菲莉娅相爱,但由于哈姆雷特为了复仇而变得疯狂,奥菲莉娅开始怀疑他的爱情和诚实。
最终,奥菲莉娅在自己的悲痛中自杀。
三、友情故事《哈姆雷特》中的友情故事主要是哈姆雷特与他的朋友之间的故事。
哈姆雷特有两个好友,分别是霍雷肖和玛尔提尼斯。
在整个故事中,他们一直支持着哈姆雷特,并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他帮助和支持。
但最终,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导致了他们的死亡。
四、思想主题《哈姆雷特》中的思想主题非常丰富。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复仇的思考和探讨。
哈姆雷特在进行复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报仇,更是在思考什么是正义和道德。
他一直在思考,复仇是否是正确的行为,是否值得付出生命的代价。
此外,《哈姆雷特》还涉及到了许多其他的思想主题,包括爱情、友情、权力、背叛、死亡等等。
这些主题都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总之,《哈姆雷特》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悲剧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故事,更是一部思想的巨著。
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的故事,探讨了许多人类的思想和情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高一哈姆莱特知识点
![高一哈姆莱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2b06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5.png)
高一哈姆莱特知识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杰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之一。
在高中一年级学习这部作品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着重介绍哈姆雷特的背景、主题、人物以及其他一些需要关注的要点。
首先,了解哈姆雷特的背景对于深入理解这个作品非常重要。
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他的父亲去世后,母后嫁给了叔叔克劳狄斯,成为了王后。
哈姆雷特因为父亲的死和母亲的婚姻感到极度悲伤和愤怒。
此外,他还受到了幽灵的启示,得知父亲被毒杀,于是他决定要为父亲复仇。
哈姆雷特这个角色是这部作品的核心。
他是一个复杂而深沉的人物,有着矛盾的思想和情感。
他思虑周详,常常陷入决策的迟疑中。
他的著名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正是体现了他内心的挣扎。
哈姆雷特的犹豫让我们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以及道德和道义的界限。
除了哈姆雷特本身,其他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母后格特鲁德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她的婚姻和与克劳狄斯的关系成为了剧情的重要驱动力。
克劳狄斯则是一个阴险狡诈的角色,他一直试图扭曲和掌控局势。
奥菲利娅是哈姆雷特的恋人,她随着剧情的进展逐渐变得痛苦和疯狂。
此外,哈姆雷特还涉及了许多重要的主题。
其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复仇。
哈姆雷特为了复仇而苦苦挣扎,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了复仇与正义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狂热与欺骗。
许多角色都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他们用狡猾和谎言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此外,哈姆雷特还探讨了对死亡和存在意义的思考,这也是这部作品的核心之一。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要点。
诗歌与戏剧的结合在哈姆雷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莎士比亚的语言之美、形象意象的使用以及戏剧性的构建是这部作品的瑰宝之一。
读者在阅读时也要留意其中的隐喻和象征,以深化理解。
总之,高一学习哈姆雷特需要注意以上几个知识点。
了解哈姆雷特的背景、深入探讨他的复杂性和内心挣扎、理解其他角色的作用以及关注作品中的主题和其他要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并从中受益。
《哈姆雷特》五幕逐一解析;
![《哈姆雷特》五幕逐一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06842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5.png)
高二年级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资料《哈姆雷特》一、简介:哈姆雷特五幕悲剧,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
故事取材于12世纪一部丹麦史,讲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
哈姆雷特在大学受到了人文主义教育,对人生正充满了幻想和希望。
突然,父王暴毙,母亲又很快改嫁新王即哈姆雷特的叔叔。
坚贞的爱情,忠贞戏剧《哈姆雷特》中的场面的友谊,都开始破灭。
就在他痛苦之际,父王的亡魂又向他显现自己被害真相,要他复仇。
哈姆雷特感到责任重大,要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
为选择最佳时机,也为整理自己混乱的思想,他开始装疯。
由于延宕,他最终落入新王的圈套,在一次决斗中与之同归于尽。
莎士比亚的这个故事,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成功地塑造了哈姆雷特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的典型。
这部戏剧也是莎士比亚的创作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以哈姆雷特为父复仇为主线,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父复仇为副线,三者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
另外,又把悲剧和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妙的混合”。
二、分幕主要内容:第一幕:丹麦国王去世,王位由其弟弟继承,并与皇后结婚,王子哈姆雷特沉浸在丧父之痛中,并对叔叔和母亲的婚姻表示极度愤怒与不耻。
此时,他被好友告知其父的鬼魂在午夜出现,当晚便去见了鬼魂,其揭露了现任国王杀兄篡位的罪行,哈姆雷特大为震惊,当即表示要为父报仇,并决定装疯。
另外,朝中元老波洛涅斯的儿子启程去法国,临行前告诫他的妹妹奥菲利娅不要再与哈姆雷特王子交往下去,因为王子没有真心,只是玩弄她。
之后波洛涅斯也命令女儿和哈姆雷特断绝关系,软弱的奥菲利亚决定顺从父亲。
第二幕:哈姆雷特的疯癫行为引起众人关注,国王和王后召见了哈姆雷特昔日的两位同学兼好友,要求他们去陪伴王子,并找出其行为怪异的原因。
此时波洛涅斯求见国王和王后,将哈姆雷特写给其女儿的情书给两人看,认为他的发疯是由失恋引起的,国王不太相信,决定用奥菲利亚来试探哈姆雷特。
同一时间,哈姆雷特见了两位好友,并敏锐的发觉他们是国王派来监视自己的,连讥带讽得骂了二人。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课文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d83dbe6fec3a87c24128c41e.png)
人教版必修四《哈姆雷特》课文精讲1.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2.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
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
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
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
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3.全剧剧情《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
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
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不容缓。
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
4.本剧人物语言的动作化和性格化是如何表现的?(1)动作化。
比如,在交手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一番话富有动作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哈姆雷特》故事梗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哈姆雷特》故事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55580139581b6bd97f19eae6.png)
《哈姆雷特》故事梗概丹麦国王哈姆莱特突然逝世后不到两个月,王后乔特鲁德就和国王的弟弟、新国王克劳狄斯结了婚。
这一连串事情在朝中引起了议论,有些大臣认为乔特鲁德轻率无情,居然嫁给了可憎卑下起克劳狄斯。
甚至有人怀疑克劳狄斯是为了篡位娶嫂,卑鄙害死了已故的国王。
受刺激最深的还是王子小哈姆莱特。
因为哈姆莱特总是把他已故的父亲当作偶像来崇拜,所以最令他难受的倒还不是没能继承照理来说应由他继承的王位,而是母亲乔特鲁德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
在哈姆莱特看来,这桩婚事是十分不正当的,用“乱伦”两个字来形容是再恰当也不过了。
悲痛和郁闷使年轻王子昔日惯有的快乐荡然无存,在他眼里,一切高洁的花卉全都枯死了,倒是草却在那里疯长。
新王和王后想尽了办法叫他快活起来,但哈姆莱特总是穿着黑色的丧服来表示他的哀悼,甚至在新王举行结婚大礼的那一天,他仍旧身着丧服以示鄙视。
在无数天悲哀的日子里,年轻的王子反复思量着他敬爱的父亲是怎样死的。
虽然克劳狄斯宣称国王是给一条蛇咬死的,但敏锐的哈姆莱特怀疑克劳狄斯就是那条蛇,而且,他猜测母亲乔特鲁德也有可能参予了谋杀。
这些怀疑和猜测困扰着哈姆莱特,直到有一天他听说鬼魂的事,整个宫廷阴谋才开始显露出轮廓。
有学问的霍拉旭是哈姆莱特的好朋友。
他和宫廷警卫马西勒斯曾在夜半看见过一个鬼魂,长得和已故的国王一样,乌黑的胡子略带些银色,穿着一套大家都很熟悉的盔甲,悲哀而且愤怒地走过城堡的高台。
一到子夜他就来了,哨兵对他讲话,他好像作出要说话的样子,但这时鸡鸣天亮了,鬼魂就消失了。
当霍拉旭向哈姆莱特讲起此事时,困惑中的王子立刻相信了,他断定这一定是父王的鬼魂,他认为鬼魂这样出现一定不会是无缘无故,说不定有什么冤屈的事要讲,尽管鬼魂一直没开口,但哈姆莱特认为父亲会对儿子说的。
于是,王于决定当天晚上和哨兵一起去守夜,好见到父王的鬼魂。
哈姆莱特焦急地等待黑夜的到来。
天刚黑,他就和霍拉旭、马西勒斯等人登上了鬼魂经常出没的高台。
人教版《哈姆莱特》课文解读
![人教版《哈姆莱特》课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f84ac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7.png)
人教版《哈姆莱特》课文解读《哈姆莱特》是威廉·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宝藏。
它以丰富的情节、深刻的人物描写和思想性的探讨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人教版《哈姆莱特》课文进行解读,深入探究其中的内涵与主题。
第一部分:《哈姆莱特》的故事梗概《哈姆莱特》以丹麦王国发生的一系列复仇与欺诈的事件为背景,主要围绕着主人公哈姆莱特的人生遭遇和内心矛盾展开。
当哈姆莱特的父亲突然去世后,其叔父克劳迪斯迅速娶取了哈姆莱特的母亲,篡夺了国王的王位。
不久之后,哈姆莱特的父亲以幽灵的形式出现,并告诉哈姆莱特他被毒杀了,要求哈姆莱特为其复仇。
在复仇的过程中,哈姆莱特暗中调查了真相,并暴露了克劳迪斯的阴谋。
然而,在复仇的过程中,哈姆莱特也遭遇了重重阻碍,并最终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
第二部分:《哈姆莱特》对人性的探讨《哈姆莱特》是一部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作品。
其中,哈姆莱特的犹豫不决成为了整个剧情的核心。
在他得知父亲被杀后,哈姆莱特陷入了痛苦的思考中,他对复仇的内疚、对杀人行为的犹豫不决使得他陷入了精神困境。
他时而表现出光明正大的勇敢,时而又陷入消极的犹豫不定之中。
通过哈姆莱特的个人遭遇,莎士比亚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同时,剧中其他角色的形象和行为也展现出了不同的人性特点。
克劳迪斯作为一个极度冷酷和阴险的角色,他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杀人,背叛亲人。
与之相对照的是哈姆莱特的朋友奥菲利亚,她天真善良,信任他人,最终却因为复杂的情感和家族纷争而导致了悲剧的命运。
可以说,《哈姆莱特》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生动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
第三部分:《哈姆莱特》中的道德思考除了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外,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也涉及了许多道德伦理方面的思考。
哈姆莱特面临着复仇的抉择,他在思考着杀害克劳迪斯是否是一种正义的行为,是否应该将个人的私仇至上于国家利益。
这个问题贯穿了整部剧的始终,引发了读者和观众之间的严肃的思考。
《哈姆雷特》分幕主要内容梳理
![《哈姆雷特》分幕主要内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775f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e.png)
《哈姆雷特》分幕主要内容梳理第一幕:哈姆雷特的父亲丹麦国王被谋杀,他的叔叔克劳迪斯篡位并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开始怀疑克劳迪斯的罪行。
第二幕:哈姆雷特开始计划复仇,他通过戏剧表演来揭露克劳迪斯的罪行。
同时,哈姆雷特开始变得疯狂,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惑。
第三幕: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话,哈姆雷特最终决定采取行动。
克劳迪斯发现哈姆雷特知道了自己的罪行,开始感到恐惧。
第四幕:哈姆雷特被迫离开丹麦,前往英国。
克劳迪斯计划在途中杀害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通过交换信件逃脱了。
第五幕:哈姆雷特回到丹麦,与克劳迪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决斗。
哈姆雷特最终成功复仇,但自己也受了致命伤。
在临死之前,哈姆雷特将王位传给了福丁布拉斯。
第一幕:丹麦的埃尔辛诺城堡笼罩在悲伤和神秘的氛围中。
丹麦国王,哈姆雷特的父亲,突然神秘去世,而他的弟弟克劳迪斯迅速登基,并娶了王后,也就是哈姆雷特的母亲。
哈姆雷特对父亲的死因感到疑惑,他的疑虑在见到父亲的鬼魂后变得更加强烈。
鬼魂揭露了克劳迪斯的罪行,哈姆雷特誓言要为父亲复仇。
第二幕:哈姆雷特开始装疯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同时也在寻找确凿的证据来揭露克劳迪斯的罪行。
他邀请了一群演员来到城堡,准备上演一出与父亲被谋杀相似的戏剧,以此来观察克劳迪斯的反应。
第三幕:戏剧表演当晚,克劳迪斯被戏中的场景所惊扰,他仓皇离开,这证实了哈姆雷特的怀疑。
然而,哈姆雷特在愤怒中误杀了情人奥菲莉亚的父亲波洛涅斯。
奥菲莉亚因父亲之死而精神崩溃,最终溺水身亡。
第四幕:哈姆雷特被克劳迪斯送往英国,但哈姆雷特在途中设法逃脱,并返回丹麦。
与此同时,奥菲莉亚的哥哥雷欧提斯因妹妹的死对哈姆雷特怀恨在心,与克劳迪斯结盟,共同策划复仇。
第五幕: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在克劳迪斯的安排下进行了一场致命的决斗。
决斗中,雷欧提斯使用了一柄有毒的剑,而克劳迪斯则在酒中下了毒。
哈姆雷特在决斗中刺伤了雷欧提斯,并交换了剑,最终雷欧提斯中毒身亡。
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概括
![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6c9530e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d.png)
哈姆雷特的故事情节概括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父亲被其叔父克劳狄斯谋杀后,决定报仇的故事。
以下是故事情节概括:
第一幕: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返家,得知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与叔叔结婚。
他与朋友们议论这种异常事情,这时候来了一群演员。
他们带来了一出悲剧,哈姆雷特听了后决定请他们在晚上演出。
第二幕:哈姆雷特决定了一个计划,他会让演员们演出故事中的杀人场面,并观察叔叔的反应,以验证他是否是谋杀过自己的父亲。
第三幕:演员表演了杀人场面,哈姆雷特发现叔叔表现异常,证实了他的怀疑。
哈姆雷特决心杀死克劳狄斯,但当他看到克劳狄斯在祈祷时,无法下手。
第四幕:哈姆雷特误杀了他的相好女友的父亲波洛尼斯和克劳狄斯的特工罗森克兰兹,被流放。
第五幕:哈姆雷特的好友奥菲利娅、克劳狄斯和他的党羽阴谋杀害哈姆雷特。
在一场最终的决斗中,哈姆雷特杀死了克劳狄斯并且告诉了丹麦人民克劳狄斯谋杀国王的罪行。
自己亦死亡。
由哈姆雷特的遗言,他的好友霍雷肖和马善将之传颂。
高二语文人教版《哈姆莱特》课文解读
![高二语文人教版《哈姆莱特》课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9d752e4cc7931b764ce15a6.png)
高二语文《哈姆莱特》课文解读(第一部分)课文的第一部分,开头至“我也决不会动起那么大的火性来的。
”这里写的是本场戏的第一个情节。
在剧本的第四幕里,哈姆莱特杀死了大臣波洛涅斯之后,奸王克劳狄斯感到“让这家伙任意胡闹,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但是也“不能把严刑峻法加在他的身上,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所以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把他送往英国,企图借英王之手把他杀死。
途中,哈姆莱特遇到海盗,混斗中上了海盗的船,受到海盗礼遇,于是又回到丹麦。
哈姆莱特在这里向他的好友霍拉旭叙述他逃回丹麦的经过,揭露了奸王克劳狄斯的凶恶阴险,表现了哈姆莱特的机智。
哈姆莱特及霍拉旭上。
哈姆莱特这事谈到这里为止,现在我可以让你知道另外一段事情。
你还记得当初的一切经过情形吗?[这是一个过渡句,“这事”指的是上场戏里哈姆莱特在奥菲利亚墓地同意和雷欧提斯决斗。
“另外一段事情”指的是克劳狄斯把哈姆莱特送去英国,企图借英王之手杀死哈姆莱特。
]霍拉旭记得,殿下!哈姆莱特当时在我的心里有一种战争,使我不能睡眠;我觉得我的处境比戴了脚镣的叛徒还要难堪。
[这是哈姆莱特形容他前去英国途中的处境和心情。
当时克劳狄斯派了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同行,实际上是监视哈姆莱特。
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本来是哈姆莱特的儿时好友,后来被克劳狄斯收买用来监视哈姆莱特。
]我就鲁莽行事①。
──结果倒鲁莽对了,我们应该承认,有时候一时孟浪②,往往反而可以做出一些为我们的深谋密虑所做不成功的事;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
(①鲁莽行事:指下文所述哈姆莱特篡改国书一事。
②孟浪:鲁莽草率。
)[在这里,哈姆莱特把他偶尔识破克劳狄斯的奸计,设计杀死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活着逃回丹麦,看作是天意,这反映了他的____义的宿命论思想。
这句话同时也为下面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暗示。
“辛苦图谋”的克劳狄斯,结果被全无图谋的哈姆莱特所杀,这是为什么?用莎士比娅的话来说,是“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3《哈姆莱特》基础字词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3《哈姆莱特》基础字词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6afb1e453610661ed9f47c.png)
“不自量力”是贬义词,指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 辨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量 (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用在这里不当,应改为“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其妙”或“十分惭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 余的事项。 (6)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
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7)败坏伦常:损害、破坏伦理道德。 (8)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不容赦免。
2.辨析正误 “刘大头”在解放前是一个万恶不赦 的家伙, 作恶多端, .... 解放后公安局追踪求迹,但一直没有他的消息,一些老干警 为此感到不自量力 。 ....
辨一辨
“包含”,搭配对象常为抽象事物。“饱含”
的搭配对象多为水分和感情有关的词语,使用范围 较窄。
(二)词语解释 1.词义理解 (1)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
动。
(2)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 (3)自投罗网: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4)不自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 及的事情)。
“果然”,①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
辨一辨 符。②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居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2.包含 饱含 填一填 饱含 激情的语言里_______ 包含 着智慧和理 教授_______ 性,在演讲过程中掌声不断。 “包含”,里边含有。 “饱含”,指充满,满
含。两个词都有“含有”的意思。
《哈姆雷特》分幕概括
![《哈姆雷特》分幕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ce21685a76e58fafab003b0.png)
一,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听王家城堡上的哨兵报告,城垛上出现了一个酷似先王的幽灵。
长久为父王亡故的真正原因所困扰,他决心前往一遇,希望亲自向显灵的鬼魂打探一下真相。
第二夜他果然遇见了它,并在和它的对话中,证实了他的最大的疑惧:原来正是先王的兄弟克劳狄斯,在先王熟睡时分谋害了他,随即篡夺了他的王位,并娶了孀居的王后。
鬼魂告诫他,要严守秘密,伺机为他报仇,然后消失了。
二,慑于这个可怕的秘密和所承诺担当的艰巨任务,哈姆莱特似乎得了某种癫狂症,也不妨看作是伪装的,借以掩饰他或有的行动计划。
于是,他给他的情人奥菲利娅,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之女,写了一些热情、晦涩而又不相连贯的情书。
这时,一个江湖戏班来到了城堡,在哈姆莱特的授意下,给国王、王后和朝臣们演了一出戏。
三,这出戏演的是威尼斯大公被谋害、其孀妻后来嫁给了凶手的故事,这与丹麦先王驾崩的情况十分近似。
在演出过程中,哈姆莱特所注意的不是演员们的演技,而是叔父的表情和动作。
后者感到自己的罪行似为哈姆莱特所察觉,仓惶起身离去。
哈姆莱特不再怀疑鬼魂的倾诉的真实性,决心要实现他曾经发誓执行的复仇计划。
母后也为该剧的意旨所震惊,把哈姆莱特找来责备一番。
哈姆莱特以责备答复责备,使母后陷于羞耻和自罪的尴尬境地。
如果不是鬼魂及时重新显灵,哈姆莱特可能采取更其激烈的措施。
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窃听了这番对话,被哈姆莱特误作国王所刺杀。
四,朝廷决定放逐哈姆莱特。
他的两个旧日同学受命陪送他前往英国,并被密令在当地将他处决。
但是,由于阴错阳差,这桩暗算落到了两个同谋者身上。
哈姆莱特终于回到了丹麦。
他遇见了一件奇观:一名少女的葬礼,由于国王、王后和朝臣们亲临现场,受到极大的哀荣。
就在奥菲利娅下葬时刻,哈姆莱特回到了家。
那个不幸的少女,为情人的癫狂、父亲的暴卒和兄长雷欧提斯的失踪不断焦虑和悲伤,以至自己也精神失常。
她在宫廷周围边唱歌边撒花,游荡了几天,终于来到一个河岸失足淹毙。
五,当他发现这是奥菲利娅的葬礼,哈姆莱特痛不欲生。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0《哈姆莱特》基础字词梳理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10《哈姆莱特》基础字词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7d42f32cc58bd63186bd4e.png)
虔.敬(qián) 轻蔑.(miè) 俳.优(pái)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2.多音字 创创.痛chuānɡ
创.建chuànɡ
二、字形辨认
婉wǎn婉转 惋wǎn惋惜 蜿wān蜿蜒
祷dǎo祈祷 踌chóu踌躇 畴chóu范畴
横横.暴hènɡ 横.竖hénɡ
禁禁.受jīn 关禁.jìn
娼chānɡ娼妇 倡chānɡ倡导 唱chànɡ歌唱
凌línɡ凌辱 棱lénɡ棱角 菱línɡ菱角
语文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三、词语辨析 1.迷惘·迷惑 迷惘:着重于因难辨是非而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书面色彩要
止__安__详__,__后__转__指__女__子__行__为__轻__佻__放__荡__。_______________ 退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鄙视要重。 例:①南开大学一教授因__鄙__视__论文与学位挂钩的制度,压
下学生的论文不投稿,导致十几位博士生无法拿学位。 ②从菲、越到日本,周边一些国家,这段时间针对中国的狂
妄行为遭中国_蔑__视___,挑衅者都是自取其辱。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四、词语释义 1.神魂颠倒:精__神__恍__惚__,__颠__三__倒__四__,__失__去__常__态__。__形__容__对__人___ _或__事__入__迷__着__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涂脂抹粉:_涂__胭__脂__,__抹__香__粉__,__修__饰__容__貌__;__也__比__喻__对__丑____ _恶__事__物__进__行__粉__饰__。_____________ 3.暴虐:_凶__恶__残__酷__;__凶__恶__残__暴__地__对__待__。______ 4.鞭挞:鞭__打__,__比__喻__抨__击__。______ 5.审慎:周__密__而__谨__慎__。___________ 6.甜言蜜语:为__了__讨__人__喜__欢__或__哄__骗__人__而__说__的__好__听__的__话__。____ 7.怪诞:荒__诞__离__奇__;__古__怪__。____________ 8.烟视媚行:_微__张__着__眼__睛__慢__慢__地__走__。__原__形__容__新__婚__妇__女__举____
哈姆莱特主要内容
![哈姆莱特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af0ce5558f5f61fb73666a9.png)
哈姆莱特主要内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
哈姆莱特主要内容——根据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下册课文《哈姆莱特》原文内容所概括编写,希望可以给同学们提供参考帮助! 哈姆莱特主要内容本剧是围绕着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他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时,国内传来噩耗,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斯迪篡夺王位,母亲改嫁克劳斯迪。
哈姆雷特回国奔丧,在一天深夜,他在城堡里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自己是被其叔克劳斯迪所害的真相,并要求儿子为他报仇,但不许伤害他的母亲,要让她受到良心的责备。
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后,精神恍惚,他整天穿着黑色的丧服,一心想着复仇。
一天,他去见自己的恋人首相的女儿奥菲利娅,他又想求爱又想复仇,行为怪诞。
奥菲利娅把王子的情况告诉了首相,首相又报告了克劳斯迪。
克劳斯迪虽然不知道老国王鬼魂出现的事,但他心中有鬼,派人试探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一方面想复仇,一方面又碍于母亲的面子,同时他也不十分确定父亲鬼魂的话,非常苦恼。
哈姆雷特决定要证实克劳斯迪的罪行,正好这时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他安排了一出戏,内容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一个近亲在花园里毒死,不久这个凶手还骗取了公爵夫人的爱。
戏演时,他在旁边注意观察克劳斯迪,见克劳斯迪坐立不安,中途就离去。
哈姆雷特确认了父亲鬼魂的话,决定复仇。
一天,克劳斯迪独自一人的忏悔,哈姆雷特本可以杀死他,可又觉得忏悔中的人被杀后会进入天堂结果罢手。
克劳斯迪派王后劝说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与母亲发生争执,误杀了躲在帏幕后偷听的首相。
克劳斯迪以首相的儿子要复仇为由,要将哈姆雷特送往英国,准备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识破克劳斯迪的诡计,中途返回丹麦。
当时,奥菲利娅受刺激发疯,落水身亡,哈姆雷特回国时,正赶上她的葬礼。
克劳斯迪挑拨奥菲利娅的哥哥同哈姆雷特决斗,并在暗中准备了毒剑和毒酒。
哈姆雷特第一会合获胜,克劳斯迪假意祝贺送上毒酒,但哈姆雷特没喝。
哈姆雷特第二回合获胜,王后非常高兴,端起原准备给哈姆雷特的毒酒喝了下去。
《哈姆莱特》知识点清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知识点清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88fac1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2.png)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新教材)第二单元《哈姆莱特》(节选) 知识点清单6 *哈姆莱特(节选)一、重点剖析1. 在奥菲利娅的独白中,哈姆莱特过去是怎样的形象?莎士比亚为什么借奥菲利娅之口极力赞美哈姆莱特?答案:哈姆莱特过去的形象:高贵、理智、青春貌美。
莎士比亚一连用“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等七个短语,借奥菲利娅之口从不同角度来极力赞美哈姆莱特,说他近乎完人。
尽管哈姆莱特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有学识、有理想的青年,他敢于承担重任并坚持完成它。
原因: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化身,他代表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想,代表着正义的力量对邪恶的封建集团的挑战。
2. 在和奥菲利娅的对话中,哈姆莱特为什么多次让奥菲利娅出家?对话表现了两人之间怎样的冲突? 答案:哈姆莱特认为,如果奥菲利娅对爱情是忠贞的,那么她出家可以保住清白;如果她是伪装的,那么她出家可以避免“生一群罪人出来”。
一方面,这是哈姆莱特装疯的表现;另一方面,哈姆莱特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诫奥菲利娅,在这样污浊的社会中很难保全自我,不如趁早避开。
但奥菲利娅对此不能理解,对哈姆莱特其他的话也不能理解,她非常伤心,觉得自己“真是受了骗了”,甚至认为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希望天上的神明能让他清醒过来。
这段对话表现了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而产生误解的冲突。
3. 课文中哈姆莱特的大段独白(“生存还是毁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表现了哈姆莱特对哪些问题的思考?反映出他怎样的处境和精神状态?答案:(1)这段独白表现了哈姆莱特对两个问题的思考:一个是生与死的问题,一个是思想与行动的问题。
(2)哈姆莱特已经决定复仇,但他势单力薄,而且处于种种矛盾的漩涡之中,难以立即付诸行动,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反映出他内心激烈的矛盾斗争。
4.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形成他复杂性格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形象: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
高中语文《哈姆莱特》内容梳理
![高中语文《哈姆莱特》内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a887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a.png)
高中语文《哈姆莱特》内容梳理哈姆莱特一、文学常识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
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很快获得了成功。
1623 年,莎士比亚的朋友搜集了他的遗作,出版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集》。
当代有名的戏剧家本?琼斯题词,称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强调这位伟大的戏剧家“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字音识记吮舐(shǔnshì)砧(zhēn)石傀儡(kuǐlěi)同衾(qīn)觊觎(jìyú)蜥蜴(xīyì)三、词语成语积累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
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
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四、写作素材1.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莎士比亚2.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莎士比亚3.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4.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5.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莎士比亚6.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莎士比亚名言。
哈姆雷特知识点归纳总结
![哈姆雷特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3caf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b.png)
哈姆雷特知识点归纳总结哈姆雷特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以及生动的性格描写。
下面就是一些哈姆雷特中的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剧情介绍《哈姆雷特》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丹麦王国。
当时的丹麦王是老哈姆雷特,他死后由他的弟弟克劳迪斯登上了王位。
哈姆雷特的父亲死后,他的父亲鬼魂来到了临时和他说话,并且告诉他他的死是被毒死的,而且凶手是他的叔叔克劳迪斯。
哈姆雷特决定报仇,但是他的母亲前不久就已经嫁给了克劳迪斯。
为了确认他父亲鬼魂所说的事情,哈姆雷特装疯装傻,对周围的人都产生了怀疑,利用了这些人演出了很多戏剧效果。
哈姆雷特在刺探情况的过程中误杀了多诺,被遣往英国。
英国国王要求要杀他,但是他的船遇到了海盗,哈姆雷特被缴获了。
哈姆雷特回到丹麦后,克劳迪斯安排了和他表妹奥菲莉娅分手的戏剧,并最终想杀哈姆雷特。
最后哈姆雷特和他的对手拉蒂斯做了决斗,哈姆雷特在决斗中被利剑刺死,并且拉蒂斯也被刺死了。
二、主要人物1.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本剧的主人公,他性格内向,情感矛盾,充满着优柔寡断的矛盾心情。
他深受他父亲的死亡和母亲的再婚之辱的困扰,从而导致了他的心理疾病。
2. 克劳迪斯克劳迪斯是叔叔,也是哈姆雷特的反派。
他杀害了自己的兄弟,篡夺了王位,并且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
3. 奥菲莉娅奥菲莉娅是哈姆雷特的女友,她受到父亲和兄长的操控,导致了她的疯狂和死亡。
4. 拉蒂斯拉蒂斯是奥菲莉娅的哥哥,他和哈姆雷特结怨,导致了他们进行了最后的决斗。
三、主题和意义1. 挣扎和抉择哈姆雷特在剧中表现出了许多犹豫和矛盾的心情,他总是在思考着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个主题是整部戏剧的最核心的一部分。
2. 真理和谎言在戏剧中,真理和谎言之间的对比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
哈姆雷特在整个剧中都在站在真理和谎言之间徘徊,他不知道谁能相信,也不知道什么事情是真实的。
3. 复仇与宽恕哈姆雷特一开始便下定决心要为父亲报仇,但在过程中却犹豫不决。
整个剧中都在探讨复仇与宽恕之间的关系。
哈姆雷特故事情节梳理
![哈姆雷特故事情节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33e8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9.png)
哈姆雷特故事情节梳理
第一幕:丹麦王国。
哈姆雷特的叔父克劳狄斯杀害了他的父亲,篡夺了王位并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吉尔德。
哈姆雷特被父亲的幽灵告知真相,他深感痛苦和愤怒,开始计划复仇,但不确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第二幕:复仇计划。
哈姆雷特在一场戏剧表演中发现了克劳狄斯的罪行,并决定要残杀他以报父亲之仇。
但哈姆雷特却发现他自己也因为痛苦和愤怒而失控,陷入了疯狂状态。
第三幕:爱情纠葛。
哈姆雷特深爱他的朋友奥非利亚,但她父亲的死以及哈姆雷特的精神状态使这段爱情走向了失败。
同时,哈姆雷特也对吉尔德失去了信任和尊重,他认为她与克劳狄斯勾结。
第四幕:复仇的实施。
哈姆雷特制定了计划,在洛格巨人附近的草丛中刺杀了克劳狄斯。
但这个计划带来了惨痛的后果,哈姆雷特自己也失去了生命。
第五幕:悲剧的结局。
在哈姆雷特死后,丹麦王国变得动荡不安。
最后,国王的死亡和哈姆雷特的复仇导致王国的衰落。
哈姆莱特高中课文主要内容
![哈姆莱特高中课文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ace56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3.png)
哈姆莱特高中课文主要内容
《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亚的一部悲剧作品,主要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
以下是《哈姆雷特》高中课文的主要内容:1. 开篇: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也是国王,突然去世。
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劳狄斯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并继承了王位。
哈姆雷特深感父亲的死和叔叔的行为不对劲。
2. 鬼魂的出现:哈姆雷特的父亲的鬼魂出现在夜晚,告诉哈姆雷特他是被克劳狄斯谋杀的,并要求哈姆雷特为他报仇。
哈姆雷特发誓要为父亲复仇。
3. 哈姆雷特的疯狂行为: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哈姆雷特决定装疯来观察克劳狄斯和其他人的行动。
他的疯狂行为引起了其他人的怀疑和好奇。
4. 哈姆雷特与奥菲莉娅的爱情: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女儿奥菲莉娅相爱。
然而,由于哈姆雷特的疯狂行为和复仇计划,他们的爱情受到了很大的考验。
5. 悲剧的发展:哈姆雷特通过一出戏剧来测试克劳狄斯的罪恶。
克劳狄斯被戏剧中的情节深深震撼,哈姆雷特确定了他的怀疑。
哈姆雷特最终杀死了克劳狄斯,但自己也在战斗中受伤。
6. 结局:哈姆雷特在临死之前向好友霍拉提奥透露了克劳狄斯的罪
行,并请求他照顾奥菲莉娅。
哈姆雷特死后,挚友霍拉提奥向国王和王后讲述了整个故事。
最后,挪威王子福尔特林布拉斯成功夺取了丹麦王位。
《哈姆雷特》高中课文主要围绕复仇、爱情、疯狂和悲剧展开,探讨了人性、权力与道德等主题。
《哈姆莱特》 知识清单
![《哈姆莱特》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0378364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a.png)
《哈姆莱特》知识清单一、作品简介《哈姆莱特》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著名悲剧作品。
这部剧作以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为父报仇的曲折历程。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中世纪的丹麦宫廷,哈姆莱特的父亲——老国王突然去世,其叔父克劳狄斯迅速篡位并娶了哈姆莱特的母亲。
哈姆莱特在父亲鬼魂的揭示下,得知父亲是被叔父所害,从此陷入了痛苦与复仇的挣扎之中。
二、主要人物1、哈姆莱特哈姆莱特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
他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对世界和人类充满了美好的期望,但父亲的死和母亲的改嫁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困惑。
他一方面优柔寡断,对复仇计划犹豫不决;另一方面又机智勇敢,在面对困境时能够巧妙应对。
2、克劳狄斯克劳狄斯是篡位的国王,是一个阴险狡诈、自私自利的恶人。
他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杀害了自己的兄长,娶了嫂嫂,还企图谋害哈姆莱特。
3、乔特鲁德哈姆莱特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很快改嫁克劳狄斯。
她的行为让哈姆莱特感到困惑和愤怒,也反映了她的软弱和无常。
4、奥菲莉亚哈姆莱特的恋人,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子。
在哈姆莱特的复仇行动中,她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最终精神失常溺水而亡。
三、主题探讨1、复仇主题复仇是《哈姆莱特》的核心主题之一。
哈姆莱特为了替父报仇,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复仇的过程不仅是对凶手的惩罚,也是对人性、道德和正义的探索。
2、人性的弱点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如哈姆莱特的优柔寡断、克劳狄斯的贪婪和残忍、乔特鲁德的软弱和自私等。
这些弱点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也让人们对自身的行为和选择进行反思。
3、命运与自由意志哈姆莱特在复仇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关系。
他感到自己被命运所束缚,但又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
这种对命运的抗争和对自由意志的追求,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普遍心态。
4、道德与伦理《哈姆莱特》还探讨了道德与伦理的问题。
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面临着道德的抉择,如是否应该为了复仇而不择手段,是否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姆莱特
一、文学常识
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
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很快获得了成功。
1623 年,莎士比亚的朋友搜集了他的遗作,出版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集》。
当代有名的戏剧家本•琼斯题词,称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强调这位伟大的戏剧家“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字音识记
吮舐(shǔnshì)砧(zhēn)石
傀儡(kuǐlěi)同衾(qīn)
觊觎(jìyú)蜥蜴(xīyì)
三、词语成语积累
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
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
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四、写作素材
1.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
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莎士比亚
2.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莎士比亚
3.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4.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
5.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莎士比亚
6.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莎士比亚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