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合作社建设的原则与策略
关于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关于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构建“三地两带一中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的要求,全面推动我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快乡村旅游业态融合发展
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健康、体育、教育、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增效。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旅游,推动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依托森林、水域、医药等资源发展康养旅游,建设森林人家、水利风景区和乡村康养小镇。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农业种植技术开发研学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研学旅游目的地建设。依托传统节庆和民间竞技活动,培育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将科普元素融入乡村旅游,开发科普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科普乡村旅游品牌。结合大数据和信息科技,开展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工程建设,推动乡村智慧旅游发展。(责任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水利厅、卫生健康委、林业局、体育局、大数据发展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排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
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意识,提升品牌形象,增强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整合乡村旅游优质资源,推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旅游品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建立优质乡村旅游企业名录,开展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对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区整合资源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示范
“准生”之后的莱芜乡村旅游合作社
点市 。2 0 0 9年 3月 ,山东莱 芜率先在 省 4处 ,国家和 省级 工农业 旅游 示范点 1 0
年 前 ,山东莱 芜 首批 乡村 旅游 专 内成 立 了房 干 、王 石 门、城岭 、龙山风 处。尤 其是 去年莱 芜成 功举办 的 首届 中
业合作社 的诞 生还 备受各方争议 ,如今 , 景 区等 4家 乡村旅 游专 业合作 社 ,成 为 国国际航 空体 育节 暨第 二届全 国航 空运
和莱 芜锡 雕工艺 品 ,也 有 景色 宜人 的齐
据 了解 。莱芜 乡村旅 游 自 2 0 0 3年开 鲁大 峡谷 ,更有 山水相 映 、碧波 万 顷的
砖 明亮 。主人介 绍说 ,楼 下 自己住 ,楼 始起 步发展 ,2 0 0多处 ,其 0 8年 1 1月 ,莱芜 被 确 雪野湖。全市现 有旅游景 区 3 上有 五六 个 房 间 ,专 门接 待客 人 住 宿 , 定 为 山东省组 建 乡村旅 游专 业合 作社 试 中国 家 4 A级旅 游 区 2个 ,3 A级 旅游 区 有双人间 、单人 间,还有 “ 套间” 。
20 0 1年一2 O O 6年 ,莱芜 乡村旅游发 型的 乡村旅游 : 第一 , 家乐接待型 , 农 主要 变通。 展迅速 , 仅房 干村接待游客数量就 由几 万 以房干、 王石门村为代表 ; 第二 , 乡村 特色
莱芜市工商部 门经过 专题 研究 , 出 提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
乡村旅游开发的7种模式
1.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是指将农村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农村风味的餐饮、住宿和娱乐等服务。该模式在农村地区非常常见,对于农民来说可以通过提供农家餐、农家乐住宿等方式增加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游客亲近农村生活,感受农民文化。
2.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乡村地区常常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直销中心或者农产品展示销售点等方式,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推动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也能够让游客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
3.观光农业模式:观光农业是指在农村地区建立景区、园区,将农业生产与旅游业相结合,提供观光、体验、娱乐等服务。观光农业可以包括果园、蔬菜园的观光采摘,农田体验,农产品加工等,旨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
4.休闲度假模式:乡村地区通常拥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自然风光,可以通过建设度假村、旅游度假农庄等方式,提供休闲度假服务。这种模式适合追求休闲健康的城市居民,他们可以在乡村度过一个悠闲的假期,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乡村的宁静。
5.农民合作社模式:农民合作社是指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在该组织内部共同经营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业务,并共享利润。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建立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关系,将旅游业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民的增收。比如可以与农民合作生产农产品,或者向农民合作社购买农产品,再进行销售等。
6.农业观光模式:农业观光是指将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村风光作为景点
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在农田、农庄、农产品加工厂等地提供参观、观赏的
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合作社的优势和作用
同时,乡村旅游要跃上新的台阶,不能也不应排斥外来资本。然而如果农民没有组织起来,就不能在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浪潮里保障自身的利益,外
来资本也缺乏可以对接的组织,
难以落地,因此,大力发展和培
育以乡村旅游合作社为代表的新
型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是促进我国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前提基础和发
展保障。
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分类
紧密型旅游合作社与松散
型旅游合作社。紧密型合作社主
要特点在于合作社不仅在产权上
采取成员资金、农宅等要素入股
的方式,而且在业务上采取统一
经营、统一服务的机制。而松散
型合作社则更像是一个乡村旅游
协会,在一定地域内(通常为村
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合作社的
优势和作用
文 徐旭初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加快,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社形态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合作社就是一种重
要形态。目前,在乡村旅游业态不断推陈出新、功能不断多样化的背景下,以农
民个体经营为主体的“农家乐”面临被产业边缘化的危险;加上农户资金缺乏、
缺少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往往采取竞相压价、拉客宰客的短视性经营手段,陷入
低端和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因此,从事乡村旅游产业的农户只有组织起来,通
过合作组织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才能维护好、实现和发展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真正成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受益主体。
HANGZHOU 2017.835
域)进行价格协调、业务宣传、争取资源等松散性服务活动。事实上,目前乡村旅游合作社大多数属于后者。不过,应该指出的是,由于乡村旅游服务的业务特性,如果缺乏强有力的村社权威和组织,松散型实际上更适合目前大多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的现实情况。
乡村旅游村集体运营方案
乡村旅游村集体运营方案
一、项目背景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旅游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许多乡村旅游村在管理和运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发展不尽如人意。为了推动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本方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乡村旅游村集体运营方案。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提升乡村旅游村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3. 提供高品质的乡村旅游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三、运营模式
1. 建立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整个运营管理工作;
2. 设立运营管理团队,包括市场推广、客户服务、财务管理等相关岗位,确保运营顺畅;
3. 建立村民自助经营模式,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旅游村的经营,提高他们的收入。
四、市场调研
1.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确定乡村旅游村的特色和主题;
2.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相应的产品开发和定价策略,开发出符合游客需求的高品质旅游产品。
五、产品开发
1. 确定乡村旅游村的核心产品,如民俗体验、农耕体验、生态旅游等;
2. 开发相关配套产品,如特色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制作等;
3. 根据不同季节和假期,推出不同的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
六、品质提升
1. 提升乡村旅游村的硬件设施,如卫生间、餐饮设施、住宿条件等,确保游客有良好的体验;
2. 培训乡村旅游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3.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市场推广
1. 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包括线上推广和线下推广,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乡村旅游村;
乡村旅游合作社运行机制、实践困境与相关建议——基于S省Y村旅游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第19卷第6期
Vol19 No6
2020年11月Nov'2020
DOI : 10. 13750/j. cnki. issn. 1671-7880. 2020. 06. 008
乡村旅游合作社运行机制、实践困境与相关建议
—
—基于S 省Y 村旅游合作社的案例分析尤峰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也随之孕育而出。乡村旅游合作社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民互助合作组织,既具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征,也因其经营范围的特殊性 具有一定的独特运行机制。文章以S 省Y 村乡村旅游合作社为例,探究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的运
行机制与实践困境。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机构设置与运行方式偏向企业化;利益分配 方式以按股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为辅;经营风险控制较好,经营利润较高;但同时存在组织机构不健
全,缺乏内外监督;规章制度不明晰,缺乏规范管理;社员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政策供给等实践困境。 关键词:旅游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运行机制;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F 590.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880(2020)06-0034-07
Research on Operating Mechanism.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Related Suggestions of Rural Tourism Cooperative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五大策略:目标+定位+原则+设计+谋划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五大策略:目标+定位+原则+设计+谋划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乡村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现代种养业、现代种业、乡村富民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新型服务业、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农业创业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对外合作等重点产业和领域。以下是对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
【一】乡村产业规划目标
1.1 定位逻辑
1.2 目标解析
根据资源、开发综合条件、开发价值判断设计合理的总体战略定位,将特色产业发展、旅游业融合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乡村社会生活提质升级、
乡村文化传承与自信树立作为进行通盘考量,理性确定最大的而又最科学的发展野心。
【二】产业发展方向定位
乡村项目6大开发备选方向:
2.1 产业带动式
•适用村镇:以分布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兴旺地区、具有产业优势的乡村为主,此类乡村具有较好的特色产业基础,且产业化程度较高。
•规划要点:根据每一个乡村的县体特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完善相关产业链,强化产业优势,加速产业带动效应。同时,若区域确有打造旅游吸引力的基础,也可以选择导入旅游业,发展休闲农业产业。
•
可做项目∶三产融合产业园、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及其它产业化经营项目,即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2.2 生态农业式
•适用村镇:主要针对自然条件良好的、有传统田园乡村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自然及人文资源优势显著村镇。
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农民合作社发展
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农民合作社发展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迅速兴起,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
途径。而在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发展中,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农民合作社的定义、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作用以及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挑战与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农民合作社的定义
农民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愿结成的、以实行经济合作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它
是农民自主组织的一种形式,通过集体经营和合作共享,实现资源整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
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一方面,乡村旅游
的兴起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农民合作社通过整合农村资源,打造独特的农业观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另一方面,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支持政策也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通过提供资金、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农民合作社提升经营能力和服务质量。
然而,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农民合作社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农民合
作社缺乏专业的管理和运营经验,导致经营不善、服务质量低下。其次,一些农民合作社在规模扩张过程中,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人员招募难等问题。最后,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合作社发展受到限制。
三、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作用
1.整合资源,提升旅游产品质量
农民合作社通过整合农村资源,将传统农业、农村文化等元素与旅游需求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例如,一些农民合作社通过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辉县市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
3.1 资金短缺 辉县市农民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资
金不足。大多数合作社因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和运营 资本,难以扩大规模或进行必要的技术更新和市场扩 张。这方面资金的短缺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 竞争力的提升。此外,由于规模小,合作社往往难以 获得较大的贷款或投资,使得其在制订经营策略和进 行市场布局时受到制约,难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占据有利地位。 3.2 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税收政策为合作社提供税 献。自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与
收减免,缓解了资金压力。同时,《农业综合开发推进 发展的若干意见》后,辉县市积极落实政策,促使当地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供了一系列补 贴政策,如土地流转补贴、粮食补贴和生态保护补贴, 有效解决了资金问题,促进了合作社的稳定与发展。
第18卷第2期 Vol.18 No.2
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李志斌,马 瑛 . 乡村振兴背景下辉县市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 [J]. 南方农业,2024,18(2):143-145,167.
乡村振兴背景下辉县市农民合作社 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对策
李志斌,马 瑛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辉县市的农民合作社多样化发展源于区域经济、
民在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以辉县市尚品种植专业合 政策差异和不同组织形式的影响。目前,辉县市农民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概述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与模式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运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振兴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01
概述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农民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它具有经济实体和群众团体双重属性,是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定义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社区为主要范围,以合作经济为基本形式,以维护成员利益、发展成员生产、共同富裕为宗旨,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
特点
定义与特点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可以更有效地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维护农民权益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为农民提供维权服务,保障农民的合法权
益,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
历史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社区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形式多样,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信用社、供销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乡村旅游运营管理模式粗放
乡村旅游运营管理模式粗放
简介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将城市人们的目光投向了乡村田
园风光和民俗文化。乡村旅游运营管理模式是指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组织、运营和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本文将介绍一种粗放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模式,旨在提供给相关从业人员或决策者参考和借鉴。
需求分析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增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当前的乡村旅
游运营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运营粗放,缺乏专业化管理; 2. 缺乏标准
化的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 3. 需要更多的品牌塑造和宣传推广。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粗放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模式,旨在提高运营
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并增加宣传推广力度。
管理模式
创建乡村旅游合作社
为了实现乡村旅游的规模化运营和管理,我们建议创建乡村旅游合作社。合作
社将以社员形式吸纳当地农民和旅游经营者,实现资源整合和运营共享。合作社可以派遣专人负责统筹和管理乡村旅游项目,从而实现运营精细化管理。
制定运营标准和服务流程
为了提供更加标准化的乡村旅游服务,合作社应制定相应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流程。运营标准可以包括安全管理、环境卫生、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乡村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流程可以规范游客接待、导游服务、餐饮住宿等环节,使游客能够有更好的体验。
建立运营培训机制
为了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合作社应建立运营培训机制。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乡村旅游背景知识、管理技能、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加强品牌塑造和宣传推广
乡村振兴战略七个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七个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了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遵循以下七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村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形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根本生活来源。因此,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收入水平。
第二个原则是坚持农村多元化发展。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发展,还包括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要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种形式,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三个原则是坚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要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个原则是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乡村振兴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又需要市场的推动。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产业扶持和金融支持,引导企业和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同时,要鼓励农民和企业家积极创业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五个原则是坚持全民参与和共建共享。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建共享。政府应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与合作,推
进农民合作社和农村社区建设,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同时,要注重农民的权益保护,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让广大农民真正从乡村振兴中受益。
第六个原则是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乡村振兴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
乡村旅游合作社运营风险特征、防控机制与政策建议
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互动
尊重和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提高 合作社的社会责任感和形象。
合作社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
建立风险识别机制
01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合作社的运营情况,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
的风险因素。
加强合作社人才培养与引进
建立人才培训机制
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定期培训、经验交流、考 察学习等方式,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
引导高校毕业生参与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参与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发展,为其提供优惠 政策,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乡村旅游事业。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
加强乡村旅游合作社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开 发、市场推广等活动,提高合作社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成员间利益冲突
合作社成员间的利益分歧可 能导致合作的不稳定和风险 的产生。
信息不对称
由于成员间的信息不对称, 可能引发各种风险问题。
03
乡村旅游合作社运营风险防控 机制
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
完善组织架构
明确合作社的各部门职责和权 限,建立规范的议事规则和决 策程序,确保合作社管理的科
学性和有效性。
加强人才培养
系统性
合作社运营风险可能影响到整个合作 社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打造“农产品+旅游”新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
打造“农产品+旅游”新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农村旅游和农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旅游和农业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产品和旅游的结合,我们需要打造一个新模式,以促进农业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首先,我们可以发挥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我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乡村自然风光,可以吸引大量游客来乡村游玩。同时,还可以通过农产品的推广,引导游客更好地了解乡村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举例来说,有的地方是著名的柑橘产区,可以通过组织柑橘采摘游活动,让游客体验采摘的乐趣,了解柑橘的生长和销售过程。
其次,我们可以创新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往往面临着产销不衔接的问题,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易销售,导致农产品滞销。而通过乡村旅游,可以打造“农产品+旅游”
的新模式,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实现农产品和旅游的互利共赢。在乡村旅游景区内开设农产品直销店,通过品牌推广和销售促销,吸引游客购买农产品。同时,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和物流配送,将农产品销售范围扩大到其他地区,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
第三,我们可以发展乡村民宿。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过发展乡村民宿,可以提供给游客更好的居住体验,也可以促进游客对农产品的消费。农民可以将闲置的房屋改建成民宿,提供给游客住宿。在民宿中,可以提供农产品的食材,
让游客体验农家饭菜的美味,也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展示和介绍,促进农产品的消费。
第四,我们可以推动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开发乡村旅游景区的同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农业项目进行投资和发展。在旅游景区内建设农业示范园,让游客亲身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了解农业技术和农产品的特点。同时,可以引导游客参与农业生产,让他们亲身参与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过程。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也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通过挖掘乡村资源、发展乡村产业、提升乡村品质等手段来
推动乡村发展,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保护乡村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出发,探
讨乡村旅游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乡村寻求休闲度假的方式,乡村旅游资
源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乡村的宁静、田园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各地的乡村也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产品。
2.乡村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随着政府对乡村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不少乡村开
始兴建农家乐、田园度假村等乡村旅游设施,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一些地方
也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3.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乡村旅游资
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旅游项目的单一化、低水平化也成为了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一些地方也存在着乱象,如乡村环境脏乱、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
二、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1.挖掘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想实现乡村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力度。可以通过开展乡村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估工作,
农村合作社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农村合作社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旅游的兴起,农村合作社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希望能够成为农村旅游资源的重要开发和运营主体。农村合作社作为农民的自我组织形式,具有自发性和内生动力,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村旅游资源的优势,促进当地农民的就业增收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着重分析农村合作社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和发展策略。
1.整合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
农村合作社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整合当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发挥集体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力。尤其是一些小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资源分散、生产规模小,很难单独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而农村合作社可以整合资源,形成规模化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2.提供旅游服务,丰富农村旅游业态
农村合作社可以为旅游者提供饮食住宿、农家乐、农产品采摘等服务,为农村旅游业态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支撑。通过开展农产品加工、民俗表演等活动,农村合作社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提高旅游的吸引力。
3.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合作社可以促进当地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通过合理规划和整合农村资源,可以使当地农产品更好地融入旅游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1.明确定位,找准特色
农村合作社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应明确定位,找准特色,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定适合开发的旅游产品。比如一些有山水资源的村庄可以开发徒步旅行、摄影采风等项目,而一些有较多农产品的村庄可以开展农产品采摘、农家乐等活动,以突出自身的特色,提高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旅游合作社建设的原则与策略
乡村旅游合作社作为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合作互助组织,能够将乡村旅游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聚集和合理配置,实现对乡村旅游的有效管理。这种组织形式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的发展时间短于一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许多方面还很不规范。要使乡村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明确合作社组织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1、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合作发展的意识不强
合作发展是农民合作组织的本质所在。由于乡村旅游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作难度比较大,又不能给地方带来直接的税收收入,导致很多地方政府及相关决策者不能正确认识乡村旅游合作社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有的采取不鼓励、不支持的态度,有的只管建立、不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乡村旅游合作社运行效率不高、运转困难。
1.2外部保障环境不完善
政府鼓励和支持对于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发展十分重要,尤其在发展初期,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优惠的信贷、补贴等经济政策,可为乡村旅游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已出台了相关政策,但相比于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的需求而言,扶持广度和力度还远远不够。
(1)在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上,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乡村旅游合作社
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注册目录里也没有,导致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在注册时碰到了“无此注册类别”的难题,甚至被工商部门拒绝注册。即使经过合法注册,具备了独立的民
事主体地位,由于登记在工商部门,但业务上又由农业部门负责管理,导致很多乡村旅游合作社在具体操作中困难重重,很多问题无法解决。
(2)在政策优惠的覆盖面上,还未建立起涵盖税收、信贷、财政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政
策体系,仅针对个别示范性合作社,对于多数规模不大、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合作社来说,能享受的优惠很有限。
1.3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
由于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时间较短,内部管理机制建设还很不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发育得不够成熟。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重建立、轻管理。不少乡村旅游合作社没有明确定位,组建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国家资金补助和政策扶持,在实际运作中,大都流于形式,缺乏规范管理,有的即使制定了规章制度,也存在有章不循、合而不作的现象。长期不规范组织和不正常活动使得一些合作社出现私企化倾向,少数管理人员控制了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权,削弱了合作社对农民的吸引力。(2)重利润,轻服务。乡村旅游合作社根本目的是实现社员利益的最大化。由于缺乏外部约束机制和监管部门的监督,更没有内部监事会等监督机构来实现与社员有效制衡,使得乡村旅游合作社较其他类型组织更容易出现投机取巧行为,部分合作社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将合作社收益资本化为个人财产,只顾自己赚钱很少考虑社员的利益,广大社员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
2、乡村旅游合作社建设的原则
2.1服务系列化
随着乡村旅游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农户生产、生活需求将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要求为社员服务的合作社业务朝着系列化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系列化服务不仅为社员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还要在教育培训、信息咨询、信用担保、社会福利等方面扩展服务领域。规模较大的合作社,要围绕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为社员提供接待前、接待中、接待后的系列化服务,形成集旅游产品开发、服务标准制定、宣传营销、品牌建设、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跨区发展、开放办社将成为发展趋势,相关要顺应这趋势,为乡村旅游合作社跨区域活动创造条件,主动为跨区域活动提供服务,引导不同类型间的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实现做大做强。
2.2管理民主化
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成功的经验之一便是实行民主管理。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社在建设过程中也必须遵循此原则。
在允许合作社带头人发挥才干的同时,确保乡村旅游合作社“民办、民管、民收益”,切实保障广大社员的主体地位和经济利益。管理民主化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选举制度。农户自愿加入,也可自由退出,社员1人1票,对合作社领导人选举和重要事项具有平等表决权利。
(2)民主的管理方式。合作社的重大决策须通过社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特别是要提高合作社财务管理的透明度,盈利除按股分红外,还要根据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大小进行分配。
(3)健全监督机制。有专门监事会负责对合作社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定期向社员大会
做工作报告和决算报告。
2.3运营机制企业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提出专业合作组织要向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因此,实现企业化运营也是乡村旅游合作社需要坚持的建设原则之一。乡村旅游合作社的经济组织性质必然要求调整传统营运机制,在继续服务好社员的同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并在同其他企业充分竞争中获得发展,逐步走向企业化。企业化运作方式要求合作社实现社员、经营者的分离,社员通过社员大会制定合作社大政方针,选举董事会,并由董事会聘任职业经理人负责合作社对内管理和对外经营,通过灵活组织形式和多样融资途径,兴办龙头企业,拓展经营领域,谋求利润的最大化。
3、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3.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方向
各级政府部门要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强化对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领导,为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特别要将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有计划、按步骤推动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展工作。同时,要把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与相关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对促进乡村旅游合作社建设和发展作出显著成绩的个人和单位予以奖励。
3.2完善外部环境,提升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合作水平
3.2.1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在乡村旅游合作社注册登记、示范章程以及配套扶持政策、财务会计办法等方面还需要更加细化、更具有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和细则加以明确和统一。因时、因地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实施办法,在注册登记方面,要积极和工商管理部门协调,制定出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具体登记管理办法,为乡村旅游合作社登记提供便利;在扶持政策方面,要争取税务、金融、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尽快出台针对乡村旅游
合作社的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2.2注重对合作人才的教育培训针对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社人才短缺、社员素质不高的现状,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造就一批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合作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立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建设合作社培训中心和培训基地,自上而下设立专门的
机构,定期对合作社干部和社员开展培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