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简答题汇总5-8

合集下载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细胞的基本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细胞的基本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细胞的基本
功能
我们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总结生理学重点知识,今天我们先学习生理学之细胞的基本功能知识问答,具体内容如下:
1.简述细胞膜的分子组成及结构特点。

解答: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以及一定成分的糖类组成。

其特点是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各种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及糖链。

2.单纯扩散跨膜流动的物质有哪些?这些物质扩散方向和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解答:能以单纯扩散跨膜流动的物质都是脂溶性的和少数分子很小的水溶性物质。

如O2、CO2、N2、水、乙醇、尿素、甘油等。

这些物质扩散方向和速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该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
2)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3.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有哪些特点?
解答: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有:
1)转运的速度比离子通道转运慢;
2)具有高度结构特异性;
3)有饱和现象;
4)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4.何谓原发性主动转运?有何特点。

解答: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特点是
1)消耗能量;
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3)需要离子泵,如钠泵、钙泵和质子泵。

5.何谓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简述其产生的离子机制。

解答: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其形成离子机制是:
1)钠泵活动形成的细胞内的高K+浓度;
2)因为神经细胞膜上存在非门控性钾漏通道,所以安静时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能力;
3)钠泵的生电作用。

(完整word版)生理学简答题(必考)

(完整word版)生理学简答题(必考)

1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几种,举例说明之。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五种:(一)单纯扩散:如O2、CO2、NH3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二)易化扩散:又分为两种类型: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Ca2+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三)主动转运(原发性)如K+、Na+、Ca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四)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五)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为入胞作用;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则为出胞作用。

2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点。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是均为被动扩散,其扩散通量均取决于各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电位差和膜的通透性。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一) 单纯扩散的物质具有脂溶性,无须借助于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进行跨膜转运;而易化扩散的物质不具有脂溶性,必须借助膜中载体或通道蛋白质的帮助方可完成跨膜转运;(二)单纯扩散的净扩散率几乎和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而载体易化扩散仅在浓度差低的情况下成正比,在浓度高时则出现饱和现象;(三)单纯扩散通量较为恒定,而易化扩散受膜外环境因素改变的影响而不恒定。

3描述Na+--K+泵活动有何生理意义?Na+--K+泵活动的生理意义是:(一)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是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所必需的;(二)Na+泵不断将Na+泵出胞外,有利于维持胞浆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的正常容积;(三)Na+泵活动形成膜内外Na+的浓度差是维持Na+-H+交换的动力,有利于维持胞内pH值的稳定;(四)Na+泵活动建立的势能贮备,为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以及非电解质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

4简述生理学上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及其意义。

生理学上最早把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之为兴奋性,而把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的外部可见的反应(如肌细胞收缩,腺细胞分泌等)称之为兴奋。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手册答案2(5-8章)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手册答案2(5-8章)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手册答案2(5-8章)一、名词解释:1、缺氧:向组织和器官运送氧减少或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

2、乏氧性缺氧:当肺泡氧分压降低,或静脉血短路(又称分流)人动脉,血液从肺摄取的氧减少,以致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供应组织的氧不足。

由于此型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故又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

3、内生致热原:是指产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4、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又称应激反应。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多种原因作用下,以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生成增多为共同发病通路,以凝血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病理过程。

二、单选题(另见“形考手册选择题及答案”)三、简答题:1、简述血液性缺氧的原因与发病机制。

(1)贫血: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贫血,因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导致缺氧,称为贫血性缺氧。

(2)一氧化碳中毒一氰化碳可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碳氧血红蛋白,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10倍,当吸入气中有0.1%的一氧化碳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可能有50%变为碳氧血红蛋白。

此外,一氧化碳还能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其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使血红蛋白分子中已结合的氧释放减少,进一步加重组织缺氧。

长期大量吸烟者,碳氧血红蛋白可高达10%,由此引起的缺氧不容忽视。

(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中的Fe2+在氧化剂作用下可氧化成Fe,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不断形成极少量的高铁血红蛋白,又不断地被血液中的还原剂如NADH、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将其还原为二价铁的血红蛋白,使正常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仅占血红蛋白总量的1%~2%。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见于苯胺、硝基苯、亚硝酸盐等中毒。

生理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和参考答案.doc

生理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和参考答案.doc

生理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和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和参考答案第一章名词解释:1.兴奋性:身体对刺激的感觉和反应的特性或能力被称为兴奋性。

2.阈值:能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组织的阈值强度,简称阈值。

3.反思:反射是指身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刺激的有规律的反应。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名词解释:1.静息电位:它是细胞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刺激后,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快速、可逆的电位逆转或波动。

3.兴奋-1.兴奋性:身体对刺激的感觉和反应的特性或能力被称为兴奋性。

2.阈值:能引起组织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组织的阈值强度,简称阈值。

3.反思:反射是指身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刺激的有规律的反应。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名词解释:1.静息电位:它是细胞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刺激后,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快速、可逆的电位逆转或波动。

3.兴奋:肌肉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肉细胞的机械收缩之间的中间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合,钙是耦合因子。

第三章血液名词的解释:1.血细胞比容:全血中红细胞的体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等于血浆渗透压,称为等渗溶液。

例如,0.9%氯化钠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短的回答:3.什么是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它的生理意义是什么?回答: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吸收水分的能力。

晶体渗透压:概念:由小分子如晶体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它在维持红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它能把组织液中的水分吸引到血管中,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血液量。

4.为什么正常人血管中的血液保持液态?回答:由于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凝血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溶解,以维持血液的流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回答:根据抗原A和抗原B是否存在于红细胞膜上,ABO血型分为4种类型:A型、B型、AB型和O型。

生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

生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

生理学试卷简答题1、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一共有三种方法:一、寄予离子通道偶联受体的信号传导。

在这种方式中,受体既是信号结合位点,又是离子通道。

其受激活后通过构象的改变使孔道开放,阴阳黎姿即可进入细胞。

二、基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传导,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细胞(酶或离子通道)的作用要通过与G蛋白的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蒋保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的功能。

主要有两种通路,1、CAMP 信号通路2、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

三、基于酶偶连受体的信号传导。

当胞外配基与酶偶连受体(跨膜蛋白)结合时,即激活受体胞内段酶活性,这条通路的特点是不需要信号偶联蛋白,没有第二信使的产生。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点位形成的机理是什么?答:当动作电位传至神经末梢(突触小体时),末梢细胞膜产生除极,引起对Ca+的通透性增加,膜外的ca+内流进入胞质,胞质中ca+增加,促进突触小泡向前膜方向移动,并与前膜融合、破裂,以胞吐的形式降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这里ca+起着神经递质是否过程的触发因子和信使分子的作用。

释放出的神经递质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对不同的离子通透性变化,因而产生不同的突触后效应,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这是如果突触前末梢若有少量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则突触后膜产生了局部除极,也就是产生了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而如果突触前末梢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它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时,就会使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3、小脑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答:小脑对于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性运动云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说来前庭小脑:主要是由绒球小结叶构成,它直接与前庭神经核发生连接。

保持身体的平衡脊髓小脑:a.小脑前叶,接受视听信息的传入。

b.后叶的中间区,不仅接受脊髓传入还接受桥核来的反映大脑皮质运动区活动的传入。

皮质小脑:接受经桥核来的,由大脑皮质广大区域(感觉皮质、运动皮质和联络区)传来的信息。

生理学简答题

生理学简答题

1.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举例说明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内环境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 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的破坏, 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导致疾病的发生, 甚至危及生命。

肾脏: 参与酸碱平衡, 水平衡, 电解质平衡等。

肺脏:通过呼吸, 维持机体的氧平衡和二氧化碳平衡。

血液:运输功能, 缓冲功能等。

2.举例说明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神经调节的特点: 迅速, 精确而短暂。

如瞳孔对光反射,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 持久而弥散。

如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调节, 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自身调节的特点:幅度小, 范围小。

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解。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各主要转运哪些物质?方式: 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有: O2.CO2等气体和水分子。

经通道易化扩散的物质有: Na+、K+、Ca++等。

经载体易化扩散: 葡萄糖、氨基酸分子等。

原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有: Na+泵、钙泵、质子泵等。

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有: 葡萄糖分子, 氨基酸分子等。

4.红细胞生成必须哪些原料?当它们不足时, 可能对红细胞生成产生哪些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必须原料: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氨基酸。

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须的物质, 是合成DBA所需的重要辅酶。

缺铁时会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时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生理性止血包括哪些主要过程?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有何作用?生理性止血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血小板主要通过发挥以下生理特性来参与生理止血: (1)黏附: 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 血小板即可黏附内皮下组织。

(2)聚集: 血小板聚集成团, 参与止血栓的形成。

生理学简答题归纳

生理学简答题归纳

生理学简答题归纳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命过程的科学,主要关注的是动物的内部机体的功能和结构,以及生物的运动,繁殖和发育。

它是生物学的分支,涉及的学科包括医学、神经科学、病理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核心学科,从而了解更多有关生命的本质和特性。

生理学简答题归纳1.理学是什么?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命过程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动物的内部机体的功能和结构,以及生物的运动,繁殖和发育。

它也是生物学的分支,涉及的学科包括医学、神经科学、病理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

2.理学的目的是什么?生理学的目的是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特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生命现象。

通过研究,生理学家可以进行有关人体器官和自然界生物活动的细致观察和研究,从而探索有关生命现象的真相。

3.理学是如何研究的?生理学家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生命现象,其中包括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和统计法等。

实验法是生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控制实验变量并观察比较结果,可以探索生物体的机理和特性。

4.理学的应用是什么?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改善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生理学的研究结果和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医生和工程师等专业人士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并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另外,生理学研究还可以为制药、医疗器械、保健和营养以及一些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生理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科学,其内涵覆盖了一系列关于生物的运动、结构、机理、功能和特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现象的真相,并为医学、制药、保健等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生理学的研究也为改善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完整word版)生理学经典简答题汇总(修改版)

(完整word版)生理学经典简答题汇总(修改版)

生理学生理简答1.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相互关系怎么样?答:●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在人体机能活动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精确、短暂。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

●相互关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相互配合,可使生理功能活动更趋完善。

2.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怎样维持的?这种稳态有何意义?答:●内环境指细胞外液。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

稳态的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何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

●意义:①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化条件,因而细胞的各种酶促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②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终产物。

3.简述钠泵的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答:●本质:钠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

●作用:将细胞内多余的Na+移出膜外和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形成和维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平衡离子分布。

●生理意义: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③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④由钠泵活动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

4.物质通过哪些形式进出细胞?举例说明。

答:●单纯扩散:O2、CO2、N2、水、乙醇、尿素、甘油等;●易化扩散:①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②经通道易化扩散:如溶液中的Na+、K+、Ca2+、Cl-等带电离子。

●主动转运:①原发性主动转运:如Na+-K+泵、钙泵;②继发性主动转运:如Na+-Ca2+交换。

生理学简答题归纳

生理学简答题归纳

生理学简答题归纳
生理学是一门极为复杂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及其复杂的相互作用。

针对这一复杂性,本文将回答一些关于生理学的常见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首先,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以及各种疾病的学科,它旨在探索人类生命的机制,包括发展、活动、运动和衰老等各方面。

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细胞生理学:研究细胞生物学如何发挥作用,细胞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影响生命过程;
2、遗传学:研究基因组如何传承遗传信息,影响人体的特征和功能;
3、解剖学:研究某一器官或组织的形态,和其功能如何起到重要作用;
4、生物化学:研究细胞和组织的魔种化学反应如何发挥作用;
5、生理学:研究某一系统对另一系统的影响,如心脏和肺的协同作用;
6、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机制及其与感觉、记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7、生殖生理学:研究生殖器官的发育、性别特征的维护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8、发育生理学:研究人体的发育过程及其影响,以及个体如何从出生到成年时期演变;
9、免疫学: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如何保护身体免受外在侵害物质的破坏;
10、病理学:研究身体某一部分有病变时,其影响和变化。

总之,生理学是一门分支科学,它探究人体功能,从多方面研究身体的结构和功能,把生物学和医学结合在一起,以更好地认识人类生命。

上述是对生理学的简单介绍,并不能完全概括这一复杂的学科,但它能够增加我们对生理学的了解。

随着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还可以发掘身体内更多未知和复杂的相互联系,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运作的。

此外,生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人体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的认识,从而保护人类的健康。

生理学简答题重点

生理学简答题重点

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包括细胞、器官和系统、整体三个水平。

3.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环境。

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相对稳定,即稳态。

4.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1)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在机体的所有调节方式中占主导地位。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体液调节是指由内分泌细胞或某些组织细胞生成并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肽类和细胞因子等),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的组织细胞,调节其活动。

(3)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5.生理功能调节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原理来理解,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是较重要的概念。

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一致,起到促进或加强原效应的作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在受控部分的状态尚未发生改变之前,机体通过某种监测装置得到信息,以更快捷的方式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用以对抗干扰信号对受控部分稳态破坏,这种调控称为前馈控制。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1.各种物质的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物质通过细胞膜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水溶性小分子或离子在特殊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称为易化扩散,易化扩散分两种:经载体易化扩散和经通道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主动转运分两种: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出胞是指细胞内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入胞是指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借助于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

生理学 18道简答题

生理学 18道简答题

生理学 18道简答题一.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极其作用答:1.主要成分:盐酸、胃蛋白质酶黏液和内因子2.盐酸的作用:(1)激活胃蛋白质酶原、并给胃蛋白酶提供活动所需的酸性PH;(2)杀菌(3)使蛋白质变性,利于消化;(4)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5)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等。

胃蛋白酶原的作用:在盐酸的激活下成为胃蛋白酶,具有活性,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粘液的作用:黏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凝胶层,起润滑食物和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内因子的作用:内因子可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体,保护B12免遭肠内水解酶的破坏。

二.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答:1.小肠长度长,黏膜上具有环状皱褶,并拥有大量的绒毛和微绒毛,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2.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3-8小时).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为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4.小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网等结构,进食可引起绒毛产生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可加速绒毛内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

三.肾小球虑过滤率的影响因素答:1.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个因素中任意因素发生变化,均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在其他条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于肾小球滤过率成正变关系 2.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在正常情况下,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都比较稳定;在病理情况下,具有滤过功能的膜面积较小肾小球的滤过率亦减小,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小,滤过膜通透性增大。

3.肾血浆流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肾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呈真正变关系。

四.抗利尿素的作用极其分泌调节.答:1.作用: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通透性,使水的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

2.调节: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和血压降低均可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反之,则抑制其分泌和释放。

五.简述眼视近物的主要过程及意义答:1.晶状体前凸:增强折光力,使辐射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2.瞳孔缩小,减小入眼光量,减小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生理学18道简答题(重点)

生理学18道简答题(重点)

十八:Na+、K+泵的生理意义:
答:1.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是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所必需的 2.Na+泵不断将Na+泵出胞外,有利于维持胞浆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的正常容积 3.Na+泵活动形成膜内外Na+的浓度差是维持Na+-H+交换的动力,有利于维持细胞内PH值的稳定 4.Na+泵活动建立的势能贮备,为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以及非电解质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
一.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极其作用
答:1.主要成分:盐酸、胃蛋白质酶黏液和内因子
2.盐酸的作用:(1)激活胃蛋白质酶原、并给胃蛋白酶提供活动所需的酸性PH;(2)杀菌(3)使蛋白质变性,利于消化;(4)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5)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等。
胃蛋白酶原的作用:在盐酸的激活下成为胃蛋白酶,具有活性,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四.抗利尿素的作用极其分泌调节.
答:1.作用: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通透性,使水的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2.调节: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和血压降低均可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反之,则抑制其分泌和释放。
五.简述眼视近物的主要过程及意义
答:1.晶状体前凸:增强折光力,使辐射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2.瞳孔缩小,减小入眼光量,减小球面像差和色像差。3.双眼球向鼻侧汇聚,产生单一视觉。
十二.组织液的生成过程(机制)/因素
答:1.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在动脉端,有效滤过压=10mmHg,组织液生成;在静脉端,有效滤过压=-8mmHg,组织液回流。

《生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生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生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第1章绪论(-)名词解释1、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成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_门科学。

2、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的环境,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称为内环境。

3、稳态(homeostasis):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又称为自稳态,是_种动态平衡状态。

4、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称为神经调节,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5、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_种调节方式称为体液调节。

7、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8、神经一体液调节:人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传出部分,这种调节称为神经一体写驻反墜_指受控部分发生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0、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10、慢性动物实验:是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保持外界环境尽可能接近于自然状态、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观察的一种实验方法。

11、急性动物实验:以完整动物或动物材料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对动物某些生理活动进行记录和观察的实验。

12、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于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的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13、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为种族共有的,是一种初级的神经活动。

14、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生理学的重要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的重要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的重要试题及答案
试题1: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生命现象的科学,包括生物体的功能、组织、器官、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试题2: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人类和其他生物体,如动物和植物。

试题3:生理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
生理学主要分为人体生理学和动植物生理学两个主要分支。

试题4:什么是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类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和机制,如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等的科学。

试题5: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身体提供氧气并清除二氧化碳。

试题6:人体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人体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并清除代谢产生的废物。

试题7:什么是动植物生理学?
动植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和植物的各种生理功能和机制的科学。

试题8: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和调节机体的各种活动和
行为。

试题9: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包括光能转化、二氧化碳固定和光合产物合成。

试题10: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很重要?
生理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和机制,对于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生理学的重要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生理学简答题

生理学简答题

名词解释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状态反射: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

氧解离曲线:氧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与血液中P02的高低,反应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每分通气量:人体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泡通气量:是指静息状态下单位时间内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排出的血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心力储备:心输出量能够随机体代谢的增强而增加,具有一定的储备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压强),一般是指主动脉内的血压每搏输出量: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的肌肉功能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相对力量:单位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肌肉横断面积等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极点: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明显滞后于躯体神经系统,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与躯体神经系统感机能水平的动态平衡失调,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的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运动速度降低,运动器官中不但对氧需要量减少,而且也减少了传向大脑的向心冲动,从而躯体性和植物性神经中枢间协调关系改善,动力定型恢复,就出现了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

超量恢复: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以及降低的身体机能在运动结束后不仅能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而且还可以继续上升并且超过原有水平。

运动性疲劳: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简答题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①面积保证②设备保证③时间保证④动力保证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来源:①食物中糖消化吸收②肝糖原分解③非糖物质糖异生转化去路:①氧化分解供能②合成肝糖原,肌糖原③转变为非糖物质三个能量系统各有什么特点:磷酸原系统(ATP-CP)乳酸系统有氧系统无氧代谢无氧代谢有氧代谢十分迅速迅速慢化学能源CP 食物能源糖原食物能源糖原、脂肪、蛋白质ATP生成很少ATP生成有限ATP生成较多肌肉存贮量少乳酸致肌肉疲劳无致疲劳副产品高功率短时间用于1-3分钟耐力运动试比较缩短收缩、拉长收缩、等长收缩的力学特征,指出他们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缩短收缩力学特征: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又称向心收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胃蛋白酶原:激活后变成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
(3)黏液和碳酸氢盐:润滑和保护黏膜,并和HCO3-一起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防止H+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
(4)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它在回肠的吸收。
47.简述胰液的成分及作用?
答:(1)无机成分:
①水;
41.胃排空受哪些因素的控制?正常时为什么其能与小肠的消化相适应?
答:胃的排空是指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1)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①胃内的实物量大,对胃壁的扩张刺激就强,通过壁内神经丛反射和迷走—迷走反射,可使胃的运动加强,从而促进排空;
②促胃液素也可促进胃运动而使排空加快。
答:肺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因此,肺泡通气量相比肺通气量而言,排除了未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通气量,能真正表明有效的气体交换量。
33.什么是生理无效腔?当无效腔显著增大时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
机制:动作电位的升支主要由慢钙通道开放,大量Ca2+内流河少量Na+内流而产生,而降支主要由K+外流引起。
与收缩的关系:
只有动作电位才能触发平滑肌收缩。动作电位又是在慢波去极化基础上发生的。动作电位数目越多,收缩的幅度也越大,慢波是起步点位。
44.什么是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其来源和产生原理如何?有何生理意义?
42.何谓胃肠激素?其作用方式和生理作用有哪些?
答:由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作用方式:
①多数胃肠激素(胃泌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经血液循环途径而起作用;
②有些则通过旁分泌(生长抑素)、神经分泌(血管活性肠肽、娃皮素、P物质)而产生效应;
③有些(胃泌素、胰多肽)可直接分泌如胃肠腔内而发挥作用,叫腔分泌 ;
30.什么叫胸膜腔内压?胸内压的形成和生理意义?
答: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压的形成与肺和胸廓的自然容积有关。从胎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开始,肺即被牵引而始终处于扩张状态。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
生理意义:①有利于肺保持扩张状态;
②有利于静脉和淋巴的回流。
45.试述消化道内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和可能机制?
答:(1)胃酸:①胃酸可直接抑制胃窦黏膜G细胞释放胃泌素;
②胃酸可刺激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间接抑制G细胞释放胃泌素;
③胃酸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和球抑胃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脂肪:进入小肠的脂肪释放肠抑胃素,使胃液分泌抑制
答:消化道平滑肌在静息膜电位基础上,可自发地周期性地产生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可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叫基本电节律。
节律性慢波起源于广泛存在于胃体、胃窦及幽门部的环形肌和纵形肌交界处间质中的Cajal细胞。
它的产生可能与细胞膜上生电性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减弱或停止有关。
生理意义:慢波是平滑肌收缩的起步点位,是平滑肌的节律控制波,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生理无效腔。
无效腔增大,可导致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通气量减少,肺泡通气量减少,有效的气体交换量减少,使肺泡内气体更新率降低,不利于肺换气,导致呼吸加深、加快。
34.通气/血流 比值的意义?增大、减小时的意义?
答:VA/Q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正常VA/Q≈0.84。这一比值的维持依赖于气体泵和血液泵的协调配合。
④还有些分泌到细胞外,扩散到细胞间隙,再反过来作用于本身,叫自分泌。
生理作用:调节消化器官的功能
①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②营养作用;
③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43.消化道平滑肌的动作电位有何特点?其机制是什么?它与平滑肌收缩之间有何关系?
答:特点:在慢波基础上,平滑肌受到一定的刺激后,慢波可进一步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时程很短,约10~20ms。动作电位常叠加在慢波的峰顶上,可为单个,也可成簇出现。
③其他因素:恶心、疼痛、应激刺激、AngII、低血糖、某些药物(尼古丁、吗啡)、乙醇都可以改变ADH的分泌状况。
50.试述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答:生理作用:增加K+排泄和增加Na+、水的重吸收。
分泌调节:
①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作用影响;
②高血K+、低血Na+可以刺激醛固酮的分泌;
②HCO3-和Cl-: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
(2)有机成分:
①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水解效率高,速度快;
②蛋白质水解酶:水解蛋白质;
③脂类水解酶:水解脂类物质。
48.糖、蛋白质、脂肪是如何被吸收的?
答:(1)糖的吸收:食物中的糖类一般须被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进过消化产生的单糖,可以主动转运的形式吸收(果糖除外)。Na+和钠泵对单糖的吸收是必需的。
37.试述氧解离曲线各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1)氧解离曲线上段:曲线较平坦,相当于PO2在60~100mmHg之间时Hb氧饱和度,这段时间PO2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它是反映Hb与O2结合的部分;
(2)氧解离曲线中段:这段曲线较陡,相当于PO2在40~60mmHg之间Hb氧饱和度,是反映HbO2释放O2的部分;
(2)十二指肠内抑制胃排空的因素:
①肠—胃反射。进入小肠的酸、脂肪、脂肪酸、高渗溶液及食糜本身的体积,均可刺激十二指肠壁上的化学、渗透压和机械感受器,通过胃—肠反射而抑制胃的运动;
②胃肠激素: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引起小肠粘膜释放肠抑胃素,抑制胃的运动,从而延缓胃的排空。
因为胃排空是间断进行的,所以与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相适应。
(2)蛋白质的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须在肠道中分解为氨基酸和寡肽后才能被吸收。多数氨基酸与Na+的转运偶联;少数则不依赖Na+,可通过易化扩散进入肠上皮细胞。
(3)脂肪的吸收:脂肪的吸收以淋巴途径为主。
49.试述抗利尿激素ADH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答:生理作用:对尿量进行调节
分泌调节:
31.简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由肺泡II型细胞产生,为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减小肺泡回缩力。
生理意义:
①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②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③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
32.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区别?
如果饮用的是生理盐水,因为其渗透压与血浆相同,仅增加血容量而不改变血浆晶体渗透压,对抗利尿激素释放抑制程度较轻,所以不会出现饮用大量清水后导致的水利尿现象。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尿量显著增加。
53.静脉注射50%葡萄糖和大量出汗对尿量有何影响?
(1)VA/Q增大时,就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足,部分肺泡气体未能与血液气体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
(2)VA/Q减小时,就意味着通气不足,血流相对过多,部分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的气体不能得到充分更新,犹如发生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35.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在检测肺功能的意义有何不同?
①体液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浓度的改变是调节ADH分泌最重要的因素。体液渗透压改变对ADH分泌的影响是通过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而实现的。
②血容量:当血容量减少时,对心肺感受器的刺激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入至下丘脑的信号减少,对ADH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弱或取消,故ADH释放增加;反之,当循环血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加时,可刺激心肺感受器,抑制ADH释放。
答:氧解离曲线呈S型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
Hb有两种构型,Hb为紧密型(T型),HbO2为疏松型(R型)
Hb的4个亚单位无论在结合O2或释放O2时,彼此之间有协同效应,即1个亚单位与O2结合后,由于变构效应,其他亚单位更易与O2结合,因此呈S型。
因素:pH下降或PCO2升高,温度升高,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升高时,氧解离曲线右移。
途径:①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
②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2)缺氧:PO2降低时,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途径:完全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
(3)H+:动脉血液H+浓度升高时,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当H+浓度下降时,呼吸受抑制。
途径: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
40.氧解离曲线呈S型的意义?哪些因素使其右移?
(3)高张溶液:①激活小肠内的渗透压感受器,肠—胃反射;
②通过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一种或多种激素来抑制胃液分泌。
46.胃液的分泌及其作用?
答:(1)盐酸: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发挥作用提供酸性环境;②使蛋白质变性;③可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④促进Ca2+和Fe2+的吸收;⑤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的分泌。
52.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大量饮入生理盐水及大量饮清水后尿量的变化?
答:正常人一次大量饮用清水后,约30分钟尿量可达最大值,随后尿量逐渐减少,钙过程称为水利尿。原因是由于大量饮用清水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同时血容量增加,导致对下丘脑视上核及周围的渗透压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
36.CO2解离曲线与氧气有何区别?
答:①CO2解离曲线表示血液中CO2含量与P CO2关系的曲线;氧解离曲线表示血液中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