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近代工业民国前后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近代工业民国前后作为介绍背景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压制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封建专制桎梏被打碎,及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列强忙于相互厮杀,无暇东顾,相对减弱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及资本输出;加之国内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运动的不断兴起,实业救国思潮的日益广泛传播,武汉曾出现过设厂高潮,民族工业得到较大发展。但是,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不断蚕食,逐渐控制、垄断了武汉市场;加之国内战争,天灾人祸,以及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武汉的民族工业资金匮乏,原料不足,市场萎缩,产品滞销,不少工厂纷纷停歇倒闭。直至抗战爆发的前几年,武汉工业才出现短暂的繁荣。武汉沦陷后,工业损失惨重,因元气大伤而一蹶不振。

前期工业的发展民国成立后的十余年期间,武汉的民族工业获得丰厚利润,买办资本、官僚资本和商业资本纷纷向工业投资,至20年代中期,武汉已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包括较大的手工作坊)约600家。这些厂分布20多个行业,以纺织工业最多,约290户;碾米业90余户,新建立的有80余户;印刷业71户,新建的有34户;机器业58户,新建立的有40余户。其中如果想侧重详细介绍打开民国后武汉工业文件

中期工业的变化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战乱未停,武汉经济发展停滞,工业生产一蹶不振,直到1929年才略有转机。随后,在天灾、内战及世界经济危机、日本侵略加剧的形势下,武汉工业发展极受挫折。1935年后,由于抗战、抵制日货形势的发展和湖北农村丰收的影响,武汉工业出现短期的繁荣局面。

30年代的工业结构和地位】1933年,据汉口社会局调查,符合实业部工厂法规定的工厂,恢复到300~400家,工厂总数不下500家;工人增至万人,工业登记资本额约3000万元。至1936年,工厂家数虽只528家,工人万人,但资金则增至5148万元,年总产值约~2亿元左右。(表6)抗日战争初期,武汉逐渐成为经济和政治、文化中心。除原有的500余户工厂外,从上海、河南等地迁入一大批企业。全市80万人口中,工人约20~30万人,其中纺织工人2万余人,铁路工人6 000余人,兵工业工人4000余人,卷烟业工人3700余人,印刷工人3000余人。由于当时武汉经济的畸形发展,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峰,使武汉成为当时内地最大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武汉占优势的工业,也演变为纺织、烟草、水电、饮食、军火等工业。在轻、重工业结构中以轻工业占优势,1936年轻工业的工厂数、资金额、职工数、年产值分别占76%、68%、80%、90%。在工业与商业比重中,工业仍居劣势。据1929年统计,武汉商业的职工数和资金额分别占%(7万人)、%(3420余万元),工业的工人数和资金额仅分别为%和%。手工业工人和资金额也只占%和%。

在武汉工业1911~1938年创办的工厂企业中,资金在1万元以上的大厂共102家,总资金额为3万元,平均每厂资金万元。(表7)

1936年,武汉工业仍为全省工业中心,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武汉工业的工厂数、资金额、年产值分别占全省的94%、99%、92%;武汉六大纱厂纱锭数在上海、青岛、天津、无锡、南通、汉口等6城市中,仅次于上海,仍居第二位。但在工业整体上,1934年在与上海、天津、南京、青岛、无锡、汉口6城市比较中,工人数、动力数均占第4位,次于上海、天津和无锡,资金额和年总产值居第5位,工业总水平在全国却居偏下地位。(表8)

【抗日战争时期的工业】抗战初期的工厂内迁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从河南和上海等地迁武汉的工厂达170余家。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前,有250家工厂、万吨机器设备由武汉内迁到川、湘、陕、桂、黔等地,占全国内迁工厂总数的55%。武汉着名的大厂中,仅第一纱厂因英国债权洋行干涉而未迁走,其他均分别迁往西南、西北、华南各地。武汉内迁的工厂企业经过艰苦努力,

逐渐发展成为抗战后方工业的母厂,并改变了旧中国的工业布局。内迁活动中,还将一些战前原已废弃闲置的生产设备复活起来,如汉阳铁厂、谌家矶造纸厂、白沙洲造纸厂等工厂西迁后,在各地都得到重建和发展。(表9)

沦陷时期的工业武汉三镇沦陷以后,日本占领军打着“日华合作”、“租赁”等旗号掠夺中国工厂,将各厂留下的机器强行拆卸拼凑起来,驱使中国工人开工生产。在武汉,日军以“委托经营”方式将华资企业转交给日本株式会社经营,武汉残存的民族工业完全丧失自主发展的能力。据伪“汉口工商会议厅”统计,1942年武汉“复兴”工厂133家,约为战前武汉工厂数的%,年产额为战前的%。这些工厂多用手工、半手工操作,集中分布在汉口三民路以上的“难民区”,产品主要供给日本军需。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工业】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的官僚借接收为名大肆劫收,致使武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又一次遭受严重打击和削弱。国民政府在接收日伪银行、铁路、矿山、航运和公用事业中,官僚资本垄断了武汉地区重要工业,如十一兵工厂、二十六兵工厂、武汉被服总厂、第二工厂等在接收后加以扩建,成为国民党军队内战的军需供给点。在接收中山洋行、泰安纱厂等6个单位后,建立了官办汉口纺织厂。华中钢铁公司则是在汉冶萍公司和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基础上改建的,既济水电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都被宋子文所控制。湖北地方官绅何成浚则以巧取豪夺手段在1946年打入第一纱厂,成为该厂董事长。何本人在一纱原无股本,由一纱股东抽取一部分股本奉送,何便一跃而成为最大股东,控制了该厂。武汉当时接收敌伪工厂共有103个,以1945年11月份物价估计,总数在80亿元以上。此时,由于美国商品和美国“援华”物资大量倾入中国,给民族工业以毁灭性的打击。国民政府接受大量美援棉花,减低进口税率(应征税70%,减低为40%),使用美援棉花纺成的纱或织成的布必须交给政府,以换取政府配发的原料,纱厂完全成为政府附属的生产机构。

在美货和官僚资本双重打击下,武汉民族工业大量破产。到1946年底,大小烟厂关闭90%,大小棉织工厂关闭75%,染织厂在1946年10月有300多家,一月之内关闭200家。1947年9月,武汉只有459家工厂,职工23863人。(表10、11)由于工厂倒闭,从重庆等地复员回武汉的工人、职员大量失业。1946年,汉口市失业者有31393人,占工人总数124704人的25%。

1948年初,武汉工业有动力设备的工厂233家,其中机械厂68家,纺织染整厂21家,面粉加工厂32家,卷烟厂18家,电力厂3家,火柴厂2家,印刷厂39家,肥皂厂27家,其他23家。由于内战和恶性通货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处于艰难境地,开工生产还不如囤积物资有利可图,大部分工厂停工减产,转向商业投机,全市工厂用电不到战前的68%。武汉三镇临近解放时,一部分资本家抽走资金,转移设备,又使一些工厂陷于瘫痪。25家公营工厂有14家停工。私营工厂陷于极端困难境地,武昌第一纱厂、裕华纱厂、震寰纱厂和申新纱厂抗战前拥有万纱锭,解放时只万枚,实际运转的纱锭只有万枚;面粉厂开工率只有50%;卷烟厂24户,间断开工的只10户。到1949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仅有7000万元,产值为19766万元。残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工厂中,职工在30人以上的工厂仅260家。这些厂设备陈旧,资金短缺,开工严重不足,大多濒临倒闭。(表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