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育制度习题
教师职业道德习题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习题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b8afd84cc1c708a1294a4461.png)
第六章李荣豪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D)A 1982年12月4月B 1995年3月8日C 1996年3月18日D 1995年9月1日2、我国实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B)A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B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C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D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3、《教育法》规定,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不包括(C)A 学校教育制度B学业证书制度C 终身教育制度D 义务教育制度4、《教育法》规定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教育事业的部门是(A)A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B地方人民政府C 人民代表大会D 国家教育科学研究院5、《教育法》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由(C)A国务院管理B地方人民政府自主管理C国务院领导下,地方人民政府管理D国家教育部统筹管理6、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在我国担任学校校长的资格要求,不包括(D)A具有中国国籍B在我国境内定居C具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D政府任命7、《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B)A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B教育职员制度C教育行政管理制度D教师编制制度8、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D)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A山区B革命老区C边远地区D家庭经济困难9、设立学校及其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C)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合格的教师C有稳定数量和质量的生源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10、《教育法》明确了学校的权利,不正确的是(A)A按照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管理学校B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C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和处分D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11、《教育法》明确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义务,不正确的是(C)A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B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C公开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和其他有关情况D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12、依据《教育法》,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包括(D)A遵守法律、法规B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C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D见义勇为,乐于助人13、《教育法》规定,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B)A学前教育B义务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14、受教育者在(B)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教师职业道德习题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习题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0e44a40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1.png)
.第六章李荣豪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开始实行的时间是(D)A1982年12月4月B1995年3月8日C1996年3月18日D1995年9月1日2、我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含(B)A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C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D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3、《教育法》规定,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不包含(C)A学校教育制度B学业证书制度C终生教育制度D义务教育制度4、《教育法》规定主管全国教育工作,兼顾规划、协调管理全国教育事业的部门是(A)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B地方人民政府C人民代表大会.D国家教育科学研究院5、《教育法》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由(C)A国务院管理B地方人民政府自主管理C国务院领导下,地方人民政府管理D国家教育部兼顾管理6、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在我国担当学校校长的资格要求,不包含(D)A拥有中国国籍B在我国境内定居C拥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D政府委任7、《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推行(B)A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度B教育职员制度C教育行政管理制度D教师编制制度8、国家、社会对切合入学条件、(D)的少儿、少年、青年,供给各样形式的资助。
A山区B革命老区C边远地域D家庭经济困难.9、建立学校及其教育机构一定具备的条件,不包含(C)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合格的教师C有稳固数目和质量的生源D有必备的办学资本和稳固的经费根源10、《教育法》明确了学校的权益,不正确的选项是(A)A依照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管理学校B招收学生或许其余受教育者C聘用教师及其余员工,实行奖赏和处罚D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备和经费11、《教育法》明确了学校及其余教育机构的义务,不正确的选项是(C)A执行国家教育教课标准,保证教育教课质量B保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余员工的合法权益C公然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和其余有关状况D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花费并公然收费项目12、依照《教育法》,受教育者应当执行的义务不包含(D)A恪守纪律、法例B努力学习,达成规定的学习任务C恪守学生行为规范,敬爱师长D见义勇为,乐于助人13、《教育法》规定,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的教育费附带,主要用于(B)A学前教育B义务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14、受教育者在(B)等方面依法享有同等权益。
第六章 教育制度的练习题
![第六章 教育制度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222da2dd3383c4bb4cd248.png)
第六章教育制度
一、选择题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制 C.教育制度 D.义务教育制度
2、现代学制中,双轨制以()为典型。
A.欧洲国家 B.美国 C.前苏联 D.中国
3、现代学制中,单轨制最早产生于()。
A.欧洲国家 B.美国 C.前苏联 D.中国
4、现代学制中,分支型学制以()为代表。
A.欧洲国家 B.美国 C.前苏联 D.中国
5、我国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在全国颁布并推行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6、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第二个现代学制是“壬戌学制”,它以()的学制为蓝本,虽然几经修改,但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A.美国 B.日本 C.欧洲 D.俄国
8、()奠定了新中国学制的基础。
A.癸卯学制 B.壬戌学制
C.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D.1958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9、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把()的管理权限交给地方。
A.中等教育
B.学前教育
C.基础教育
D.职业教育
二、判断题
1、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2、我国的现代学制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的“两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
4、由于双轨制有教育目标和内容明确的优点,有利于国家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
因此,当代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学制。
三、简答题
1、简答学制确立的依据。
(完整版)教育学第六章配套练习题
![(完整版)教育学第六章配套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9406b9a32d7375a5178040.png)
第六章配套练习题一、单选题1.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A.领导B.教师C.学生D.校长2.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是()A.行政部门B.领导C.教师D.校长3.教师职业的出现是在()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春秋战国时期D.封建社会4.师范教育明确成为学制的一部分首次是在()中提出的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六三三学制”D.“新学制”5.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钦定学堂章程》6.标志着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平大大提高的是()A.教师资格制度B.教师水平的提高C.教师社会地位提高D.教师收入提高7.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六三三学制”D.“新学制”8.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9.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的人是()A.布鲁纳B.杜威C.拉萨尔D.洛克1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教师职业归于()A.领导人员B.专业技术人员C.干部D.公职人员11.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根本体现与核心是()A.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的提高B.法规保障C.政策保障D.领导重视12.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年13.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国家政策法规是()A.《教师资格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D.《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14.规定了我国教师资格取得的五项要素是()A.《教师资格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D.《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15.“学科教学法(PCK)”提出者是()A.舒尔曼B.杜威C.拉萨尔D.洛克16.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最起码的条件是()A.专业知识B.专业精神C.专业权力D.专业技能17.区分一个教师是专业教师还是非专业教师的根本性标志是()A.专业知识B.专业精神C.较强研究能力D.专业技能18.教师专业地位的实质是()A.专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B.专业知识C.专业训练D.专业技能19.衡量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指标是()A.专业地位B.政治地位C.经济地位D.职业声望20.教师角色的思想基础和调节机制是()A.教师地位B.教师职业理念C.教师人格D.教师素质21.教师角色的直接体现是()A.教师的制定行为方式B.教师地位C.教师素质D.职业理念22.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是()A.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及教学能力B.科学文化知识C.扎实的学科知识D.教师角色23.教师教好所教学科的起码条件是()A.扎实的学科知识B.科学文化知识C.角色意识D.职业道德24.教师把自己所知转化为学生所知、把自己所能转化为学生所能独特的智慧是()A.扎实的学科知识B.教育科学方面知识及教学能力C.科学文化知识D.职业道德25.教师工作的动力性素质是()A.教师的专业精神B.师德修养C.业务素质D.智力素质26.教师职能体现的关键因素是()A.教师的专业精神B.师德修养C.业务素质D.智力素质二、多选题1.我国教师资格取得的要素是()A.中国公民B.思想品德条件C.学历条件D.教育教学能力E.认定合格的手续2.舒尔曼认为专家教师是由()组成的A.学科教学法B.学科内容C.课程知识D.教师教养E.社会认可3.舒尔曼认为教师的学科知识包括的领域有()A.内容知识B.一般教学法知识C.学科教学法D.教学目的E.课程知识4.舒尔曼认为教师的专业教养包括()A.学习者及其特征知识B.教学情景脉络知识C.一般教学法知识D.课程知识E教学目的、价值、哲学、历史学基础知识.5.教师专业发展包括的内容有()A.专业精神的发展B.专业知识的发展C.专业技能的发展D.专业权力E.专业手段6.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A.差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系统性E.学习性7.教师的社会地位由()组成A.专业地位B.个人地位C.职业声望D.政治地位E.经济地位8.不同国家存在的教师经济地位的类型有()A.高于型B.持平型C.低于型D.等于型9.教师的角色期望大体可分为()几个方面A.社会的期望B.地位期望C.学生的期望D.自我期望E.家庭期望10.教师角色形象的自我期望包括()A.专业人员型B.道德中心型C.教学中心型D.学生领导型E.学术中心型11.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期望包括()A.专业人员型B.学术中心型C. 道德中心型D.学生领导型E.雇员取向型12.从教师履行职责的角度来看,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A.教育家的意识B.专业精神C.师德修养D.业务素质E.创新精神13.教师的基本素质成分包括()A.知识结构B.个性品质C.教学能力D.教育观念E.教育创新三、改错题1.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校长。
学校教育制度_试题
![学校教育制度_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ff764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b.png)
一、单选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A. 学前教育B. 初等教育C. 中等职业教育D. 远程教育2. 下列哪个年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A. 1986年B. 1995年C. 2006年D. 2010年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A. 公平性B. 完善性C. 灵活性D. 义务性4.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下哪个年龄段的学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A. 6-12岁B. 6-14岁C. 6-16岁D. 6-18岁5. 以下哪个学制类型在欧美国家较为普遍?A. 单轨制C. 分支型学制D. Y型学制二、多选题1.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层次?A. 学前教育B. 初等教育C. 中等教育D. 高等教育E. 职业教育2. 影响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有哪些?A.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B. 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C. 社会制度的制约D. 人口状况E. 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3.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以下哪些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A. 壬寅学制的颁布B. 癸卯学制的颁布C. 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D. 壬戌学制的颁布E. 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学制4. 以下哪些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B. 完善性C. 灵活性D. 义务性E. 国际化5. 以下哪些是影响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因素?A. 社会经济发展B. 科技进步C. 人口政策D. 教育观念E. 国际竞争三、判断题1.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是按照教育法规定的。
2. 学前教育不属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层次。
3.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是公平、完善、灵活和国际化。
4.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5. 影响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政策和教育观念等。
四、简答题1. 简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教育学》1—6章练习
![《教育学》1—6章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7350505eff9aef8941e0600.png)
《教育学》1—6章练习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狭义的教育是指____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____。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学校教育)2、教育随着____的产生而产生,随着____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社会)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
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____,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____。
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____,到____再到____的过程。
(学校系统,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____、近代的____。
(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5、____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学校教育系统)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____,也就是指________。
(正规教育,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____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____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学制)以及____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___学制)。
(清朝末年,1902,壬寅,1903,癸卯)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____。
提出____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构建学习化社会)9、__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9)10、普通教育主要以____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____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升学,就业)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____化、职业中学____化的趋势。
(职业,普通)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六章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eabfc465a0116c175e0e4848.png)
第六章学校及其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提出正确的是A.1951年《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B.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C.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解析】B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5月B.1986年4月C.1993年2月D.1995年3月【解析】B3.二十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指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解析】C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中提到:到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这被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
4.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哪项法案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现行教育的基本制度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析】D 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它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现行教育的基本制度。
5.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年限一般为A.2~3年B.4年C.5~6年D.9年【解析】B 高等教育内部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层。
专科教育一般为2~3年,本科教育除医学院和少数理工科院校为5~6年外,一般为4年。
研究生教育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层,各为2~3年。
6.我国学校的主体是A.全日制学校B.半日制学校C.业余学校D.综合学校【解析】A 全日制学校包括全日制大、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是我国学校的主体。
7.我国五四制学制改革实验始于A.1958年B.1964年C.1981年D.1922年【解析】C 五四制试验开始于198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实验。
《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06
![《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06](https://img.taocdn.com/s3/m/6875aa37aa00b52acec7caaf.png)
第六章教育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 广义的教育制度即(A)。
A. 国民教育制度B. 学校教育制度C. 学制D. 义务教育制度2.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C)。
A. 国民教育制度B. 教育制度C. 学制D. 义务教育制度3. 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B)为典型。
A. 欧洲国家B. 美国C. 苏联D. 中国4. 现代学制中,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B)。
A. 欧洲国家B. 美国C. 苏联D. 中国5. 现代学制中,分支型学制以(C)为代表。
A. 欧洲国家B. 美国C. 苏联D. 中国6. 我国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在全国颁布并推行的现代学制是1904 年公布的(A)。
A. 癸卯学制B. 壬寅学制C. 壬戌学制D. 六三三制7. 癸卯学制以(B)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的残余。
A. 美国B. 日本C. 欧洲D. 俄国8. 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第二个学制是壬戌学制,它以(A)的学制为蓝本,虽然几经修改,但变动不大,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A. 美国B. 日本C. 欧洲D. 俄国9.(C)奠定了我国新学制的基础。
A. 癸卯学制B. 壬戌学制C. 1951 年学制D. 1958 年的学制改革10. 在我国,进行6 岁入学的试验起于(A)。
A. 癸卯学制B. 壬戌学制C. 1951 年学制D. 1958 年的学制改革11. 我国在(B)中要求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2. 我国规定“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教育法规性文件是(B)。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3. 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B)的核心内容。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4. 我国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的教育结构的文件是(C)。
教育学第六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学第六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2a4da0f524ccbff121843d.png)
(4)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能够根据专业的标准进行恰当的处理。
(5)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6)教师根据其专业贡献和作用,在社会和经济等方面,享有专业的地位和待遇。
7.答: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8.答:
(1)师生互动:A、关注师生交往和相互影响过程,只有对过程分析,改进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B、教师层面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积极期待,关注学生全体;C、学生层面学生积极主动,理解教师。
(2)师生对话:A、需要各方放弃权威的地位,相互持平等的态度;B、思想的交流,通过讨论和往返使思想趋向正确,决策趋向合理。
第六章
一.选择题
1.C 2.A3.C4.B5.B6.C
二..填空题
1.1681年;
2.教育教学职责
3.学科教育学;
4.发展期,创造期
5.教学能力;研究能力
6.独立;创造。
7.因材施教
8.道德关系;心理关系。
9.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10.客体;主体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答题
1.答:
(1)教师有专业功能和伦理。
(2)教师要具有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
2.答:
(1)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
(4)掌握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5)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3.答:
(1)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
(2)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学基础:教育制度 习题与答案
![教育学基础:教育制度 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6ba38eaf1ffc4fff47ac3c.png)
一、单选题1、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指()。
A.管理制度B.办学体制C.人事制度D.教育制度正确答案:D2、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
A、学校教育制度B、国民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正确答案:A3、我国第一个以政府法令形式公布的现代学制系统是()。
A.壬寅学制B. 甲午学制C.壬戌学制D.癸卯学制正确答案:A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子癸丑学制B.癸卯学制C.壬寅学制D.壬戌学制正确答案:B5、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规定“六三三学制”的是()。
A.癸卯学制B.壬戌学制C.甲午学制D.壬寅学制正确答案:B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A.1951年B.1952年C.1949年D.1950年正确答案:A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A.1990年B.2000年C.1995年D.1985年正确答案:C8、高等教育大众化,一般是指一国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同龄人的比例为()。
A.15%以下B. 50%以上C. 15%-50%D.20%-50%正确答案:C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6年B.1995年C.2000年D.1990年正确答案:A10、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被称为()。
A.基础教育B.义务教育C.普及教育D.国民教育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指定和颁布的。
学制的制定不是随意的,它要受到()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A.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B.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状况C.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D.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正确答案:A、B、C、D2、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下,各级学校系统包括()。
A.学前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正确答案:A、B、C、D3、义务教育具有()等特征。
A.强制性B.普及性C.免费性D.基础性正确答案:A、B、C、D4、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学教育学第六章题目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六章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fa5208eff9aef8941e06de.png)
第六章小学教育内容本章习题一、填空题1.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标准一般包括社会发展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基本被组织成学科课程、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大致包括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
4.人文知识是人类采取各种手段对人文世界的认识及其结果,主要具有价值负载和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5.从认识“生活世界”本身入手,教育内容可以被区分为两种性质:一是实用的内容,二是______的内容。
二、判断题1.人文主义教育主张教育内容应该以科学知识为主,自然科学在课程中应该占支配地位,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现代人才。
()2.首次明确提出“缄默知识”概念的哲学家是胡塞尔。
()3.在小学教育内容领域,显性知识占据着绝对的支配地位,隐性知识长期受忽视而陷于盲动状态。
()4.班级活动内容规划策略包括根据学情提炼主题和围绕主题巧拟内容。
()三、名词解释1.小学教育内容2.形式教育3.实质教育4.隐性知识四、简答题1.教育内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教材内容处理策略有哪些?3.校本课程内容设计策略有哪些?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小学教育内容的文化本性?2.试论当前小学教育内容的基本取向。
第六章小学教育内容本章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个人发展需要;文化发展需要2.整合课程;活动课程3.课程目标;内容标准4.解释依赖5.虚用二、判断题1.×2.×3.√4.√三、名词解释1.小学教育内容,指为实现小学教育目标,经选择而纳入小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世界观等文化总体。
2.形式教育,也称形式训练或心智训练,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
教育制度试题及答案
![教育制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cac21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5.png)
第六章教育制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个/年上半年中学真题】世界各国得学制存在着差异,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得一致性.这说明学制得建立要依据.年上半年中小学试题】英国政府年发布得?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 持原有得转为资产阶级子女效劳得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得子女设立国民小 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A双轨制学制;单轨学制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得学制就是.壬戌学制要求义务教年下半年中学真题】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得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第一次正式实施得就是制;年上半年中学真题】在学校教育制度得开展变革历程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 于资本主义社会〔德国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得规定,就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得国家. 年上半年中学真题】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得总体系称为.国民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年下半年中学真题】当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得就是. "九年一贯制并取销了读经课与忠君尊孔得内容得学制就是中提出得 年?关于学制改革得决定?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得决定?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开展纲要?年月日发布得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得教育根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与开展纲要?中华人民共与国高等教育法?二、辨析题个/这种说法就是错误得.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就是一个等同得概念.国家对学龄儿童与 少年不分种族、 肤色、 宗教信仰、 性别与水平,普遍实施得一定程度得基础教育称为普 及教育;当以法律得形式规定普及教育得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根抵教育.这一观点就是错误得.普通高中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根抵上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也就 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④地方性就是为学生平生开展奠定根抵得.根抵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 故普通高中也属于根抵教育.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不一样.教育制度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管理规那末得总称.它就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得历史时期其开展也经历了不同得形态.狭义得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就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运行规那末,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得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得关系.并区别于非学校得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它们得运行规那末,区别于社会教育系统及其运行规那末等.所以说说教育制度实际上所指称得就是学校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当了..这就是错误得,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得原始社会教育..这一说法正确.由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 ,现代学校迅猛开展,其中学校系统得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条就是自上而下得开展,一条就是自下而上得开展,到西方现代学制逐步形成.三、简做题个/年上半年中学真题】一个国家学制建立得主要依据有哪些?生产力开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开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身心开展规律本国学制得历史开展与外国学制得产物增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得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得方向开展⑷高等教育得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得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根本普及学前教育.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开展得保证机制.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价.⑷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协同开展.逐渐向终身教育方向开展.?纲要?规定我国今后学制得开展任务.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重点开展农村学前教育⑵稳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开展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⑷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得位置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健全特殊教育保证机制四、材料分析题个/每章,我们得学校就就是工厂.原始产品(儿童)被造成成品以满足各种生活需要根据规格得规定来塑造学生就是学校得职责.〞试用所学过得教育学知识对这段话做出分析.年月,美国""国家处于危(wei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得报告中指出,为了寻觅教育问题得答案,必须致力于终身教育,开创一个以学习化社会为目标得教改起动年月日布什总统发布得?美国年方案?得教育战略中又进一步强调,学习就是终身得事业,要求全体美国人终身学习知识与技能,一辈子当学生,并号召开展一场把美国改造成"学生之国"得运动.美国得这一改革方向表达了当代教育学在哪些方面得开展解题提示:反映了学校教育制度得开展趋势.学习化社会对人得素质得要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得弊端.终身教育制度得特点.。
教育学原理第六章习题
![教育学原理第六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5c4767f5335a8102d22071.png)
第六章习题一.单项选择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C )。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2.现代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C )。
A.中等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3.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指( B ) 。
A.学校管理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学校人事制度D.学校办学体4.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六三三制的是( C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甲午学制5.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C )。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6.《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D )。
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7.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A )。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中间型学制8.(A )学制显示了现代学制发展变化的完整轨迹,是现代学制的一个动态模型。
A.欧洲B.苏联C.美国D.日本9.在欧洲文艺复兴前后,曾出现了以学习七艺和拉丁文或兼学希腊文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在德国和法国叫( B )。
A.实科中学B.文科中学C.文法学校D.公学10.当代很多国家已经把(D )列入学制系统。
这是现代学制在当前的一个重要发展,也是现代学制向终身教育制度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A.终身教育B.职业教育C.成人教育D.幼儿教育二.多项选择1.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指定和颁布的。
学制的制定不是随意的,它要受到(ABCD )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状况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D。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2.教育的施教系统方面包括(ABCD )A.学校教育的机构系统B.幼儿教育机构系统C.校外儿童教育机构系统D.成人教育机构系统3.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下,各级学校系统包括(ABCD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4.义务教育是一种(AC )A.普及性教育B.自愿性教育C.强制性教育D.选拔性教育5.通过增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ABC )被从中世纪大学逐步改造成为现代大学。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六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六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968b9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7.png)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六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临教师资格证考试,许多考⽣都茫然⽆措,不知道从何下⼿复习,⾸先来做做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练习题吧,由店铺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出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六章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备考有所帮助!第六章 课程⼀、填空题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
2、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____、____、____。
3、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将课程分为____、____、____。
4、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因素是____、____、____。
5、学校课程通常以____或____的形式出现。
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征:____、____、____。
7、教师和学⽣据以进⾏教学活动的材料是____。
8、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____、____和____。
9、从课程功能的⾓度,可把课程分为____课程、____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10、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_、____。
11、制约课程⽬标制定的学⽣、社会、学科这三个因素是____起作⽤的。
⼆、名词解释1、课程(⼴义)2、教学计划(课程计划)3、教学⼤纲(课程标准)4、教材5、学校课程6、基础型课程三、选择题1、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2、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课程和( )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课程3、注重培养学⽣的探究态度与能⼒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犁课程D、发展型课程4、注重培养学⽣基础学⼒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5、注重发展学⽣知识与能⼒,开阔学⽣知识视野,发展学⽣不同特殊能⼒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6、以⽬标为中⼼⽽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提出的评价模式是( )A、⽬标评价模式B、⽬的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过程、成果评价模式D、以上都不对四、简答题1、什么是学校课程?学校课程的形式是什么?2、简述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教育学原理第六到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学原理第六到八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9e45d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5.png)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一、名词解释题1、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育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2、办学体制:学校办学制度也可称为办学体制,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学校的兴办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套制度体系。
3、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学校管理权限、管理机构设置和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管理方式等做出的制度规定。
4、义务教育制度: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对所有的学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国家予以保证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1、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学校产生有哪些重要意义?条件: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社会生活中间接经验的积累;③记载和传承文化工具的出现。
意义:学校的产生不仅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学校的产生,是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种飞跃是指,学校的产生,使学校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和主导形态,开辟了人类教育的新纪元。
其次,学校的产生,标志着形式化和制度化教育的开始,人类社会的教育从此成为一种专门化的事业。
学校产生以前,教育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是非形式化地存在的。
学校产生之后,教育便可以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从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分化出来,从而成为一种专门化、形式化的教育。
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教育开始走向制度化。
最后,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校产生之后,有了专门传道、授业的教师,使得人类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和文明成果有了不断传承的可能。
学校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与结品,负有传承文明和促进文明发展的使命。
所以,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1、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2、培养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开展科学研究5、提供社会服务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基本特点?1、适应时代的要求。
第6章教育制度(思考与练习)
![第6章教育制度(思考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8f25becb9f3f90f77c61b2e.png)
第六章教育制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对教育制度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A.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B.教育制度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既有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C.在教育学里,教育制度论述的重点是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管理规则D.在教育学里,教育制度论述的重点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2.学制并不规定()A.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B.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C.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D.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主体和招生人数3.学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A.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机构B.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性质C.学校的构成、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D.学校的类型、学校的性质、学校的结构4.封建社会虽然有培养专门人才的算学、医学等专业学校,但是,不可能出现电力航空灯现代专业的技术学校,这体现了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受到()的制约A.人口状况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可续技术发展的状况C.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D.社会制度5.封建社会,学校等级森严,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成员按照社会地位进入不同的学校,这体现了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受到()的制约A.人口状况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可续技术发展的状况C.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D.社会制度6.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国民素质普遍不高,因此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必须充分利用书刊、面授、函授、夜校、广播电视等多种手段,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
这体现了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受到()的制约A.人口状况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可续技术发展的状况C.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D.社会制度7.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这体现了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受到()的制约A.人口状况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可续技术发展的状况C.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D.社会制度8.按照教育程度或学历体系来划分,学校包括()A.学校教育机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高等学校B.普通学校、专门学校C.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函授和业余学校D.公立学校、私立学校9.按照学校任务分,学校包括()A.学校教育机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高等学校B.普通学校、专门学校C.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函授和业余学校D.公立学校、私立学校10.我国学校的主题类型是()A.综合学校B.全日制学校C.业余学校D.半日制学校11.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了三次大的学制改革,分别是()A.1951年、1958年、1985年B.1951年、1958年、1993年B.1949年、1958年、1985年C.1951年、1993年、1999年1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于()A. 1985年B. 1999年C. 1993年D.2001年13.第一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的文件是()A.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C.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4.明确提出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文件是()A.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C.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5.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第六章--教育制度习题
![第六章--教育制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2988f02f60ddccdb38a049.png)
第六章教育制度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指的是( D )。
A.教育设施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2.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指的是( B )。
A.教育设施B.学校育制度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3.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是( A )。
A.学制B.教育组织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4.( C )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和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
A.教育法规B.教育组织C.学制D.教育制度5.许多国家都规定孩子的入学年龄为5到6岁,这是由于儿童到了这个年龄,脑的发育已经成熟,能够适应系统的学习活动。
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应依据(D )。
A.政治经济制度B.科技水平C.人口状况D.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6.18、19世纪,在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西欧普遍出现了供富家子弟上学的贵族式学校和供少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学校并立的现象,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
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要依据(B )。
A.生产力发展水平B. 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状况D.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7.实行单轨学制的典型国家是( C )。
A.英国B.苏联C.美国D.德国8.实行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的国家是( B )。
A.英国B.苏联C.美国D.德国9.在我国1951年新学制中,职业教育占有重要地位,确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现了我国学制向( A )方向发展。
A.分支型学制B.单轨学制C.双轨学制D.延长学制年限10.在我国1951年新学制中,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面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机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 D )的萌芽。
A.职业教育B.业余教育C.专门教育D.终身教育11.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16196af80eb6294dd886cf5.png)
位于北京市东城 区国子监街(明、 清时称成贤街)15 号,与孔庙相邻
清代国子监的中心建筑为辟 雍,乾隆五十年建成。北面的 彝伦堂是大礼堂,正中有皇帝 来时用的讲座。彝伦堂后的敬 一亭是祭酒、司业办公处。东 西两面配庑形成四厅六堂,是 博士、助教上课讲学的。还有 琉璃牌楼、御书楼、射圃、御 碑亭等。成贤街南边方家胡同 还有190间的学舍是学生即监 生的宿舍。
1958 育工作的 当地加以改革的”,许多地区开展了学 急躁冒进、盲目
指示》 制改革试验
发展
文化 大革
命
提出“学 极端缩短大学和初高中学制;大加砍杀 制要缩短、 中专和技校;高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取 教育要改 消成人教育、业余教育,阻碍终身教育 革”口号 的发展
一种倒退行为
1976
重建和发 展被破坏 的学制系 统
延长中学学习年限;恢复和重建中专和 技校,创办职业高中;恢复高等学校专 科和本科两个层次;扩大高等专科学校; 恢复和重建很多院校、科系和专业;建 立学位制度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恢 复和重建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
逐步完整
(二)中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高等教育
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 研究生院、业余大学
2.欧洲中世纪学校教育 欧洲中世纪:公元500元—1500年之间的时期,大致在古罗马帝国 灭亡(公元476年)到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之间的时期。 (1)教会学校 (2)世俗学校:宫廷学校、行业学校、城市学校 (3)大学的发展:意大利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英国剑桥大 学、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开设文科、法科、医科、神科。
2.秦汉时期的学校发展 秦朝:以法为师,禁止私学,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汉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举贤任能,设书馆经馆,学校教育 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盛行,官学时兴时废,私学艰难发展。 隋唐时期:学校发展进入恢复发展阶段,科举制度出现。 4.宋元明清时期: 官学进一步发展,书院出现,重开自由讲学之风。蒙学得到发展 。
《学校教育制度》章节测试题
![《学校教育制度》章节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433c2f58fb770bf78a551c.png)
《学校教育制度》章节测试题一、填空题1、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2、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是学制。
3、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和,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逐渐替代制,学校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的学校组织形式。
5、我国现行学制以中确定的学制为基础,根据社会的变化情况有所发展变化。
6、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中等教育和的教育制度。
7、现代学制的类型一般来说有三种,一是西欧的,一是美国的,还有前苏联的。
8、我国现代学制中,学制允许男女同校,学制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二、判断题1、我国最早的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2、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三、名词解释1、学制2、双轨制3、单轨制四、选择题1、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A.6年B.5年C.8年D.9年2.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3.我国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主要包括()A.基础教育B.成人教育C.高等教育D.中等教育E.职业技术教育4.学制具体规定着()A.学校的性质B.学校的任务C.入学条件D.修业年限E.学校之间的关系5、义务教育是一种()A.普及性教育B.自愿性教育C.强制性教育D.淘汰性教育E.选拔性教育五、简答题1、什么是学制?2、简述影响学制的主要因素。
3、简述现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4、当前学制的改革为什么是中等教育的改革?5、简述我国学制结构改革的特点。
6、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教育制度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指的是( D )。
A.教育设施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2.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指的是( B )。
A.教育设施B.学校育制度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3.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是( A )。
A.学制B.教育组织C.教育法规D.教育制度4.( C )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和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
A.教育法规B.教育组织C.学制D.教育制度5.许多国家都规定孩子的入学年龄为5到6岁,这是由于儿童到了这个年龄,脑的发育已经成熟,能够适应系统的学习活动。
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应依据(D )。
A.政治经济制度B.科技水平C.人口状况D.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6.18、19世纪,在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后,西欧普遍出现了供富家子弟上学的贵族式学校和供少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学校并立的现象,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
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要依据(B )。
A.生产力发展水平B. 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状况D.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7.实行单轨学制的典型国家是( C )。
A.英国B.苏联C.美国D.德国8.实行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的国家是( B )。
A.英国B.苏联C.美国D.德国9.在我国1951年新学制中,职业教育占有重要地位,确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现了我国学制向( A )方向发展。
A.分支型学制B.单轨学制C.双轨学制D.延长学制年限10.在我国1951年新学制中,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面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机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 D )的萌芽。
A.职业教育B.业余教育C.专门教育D.终身教育11.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
这反映的是(B )。
A. 1951年学制B. 1958年学制C. 1985年《中兵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2.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两基”、“两尘”、“两革”(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总目标的是( A )。
A.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3.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B )。
A.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1985年《中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4.提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的是( C )。
A.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1985年《中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5.提出“”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的是( D )。
A.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1985年《中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6.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这是现代学制向( C )制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A.职业教育B.业余教育C.终身教育D.普通教育17.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B )。
A.职业教育B.义务教育C.基础教育D.普通教育18.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我们现在正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 B ) 。
A.分支型学制B.单轨学制C.双轨学制D.混合型学制19.现代学制在当代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 )阶段学制的多类型及结构的多样化。
当代三个类型的学制事实上变成了这个阶段的三个类型。
A.高中B.初中C.小学D.幼儿教育20.在现代学制改革中同时肩负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任务的美国式高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这反映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正走向( D )。
A.现代化B.统一C.分化D.综合化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C )。
A.改革正规教育B.发展成人教育C.实施终身教育D.推行同归教育22.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 B )。
窍A.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B.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C.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D.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雇用学龄儿童23.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D )。
A.教育管理制度B.国民教育制度C.义务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三、简答题:1.学制确立的依据是什么? 1.学制确立的依据主要有:(1)生产力发展水平;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人口状况;(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5)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2.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2.学校系统按级别大致包括幼儿教育阶段、小学教育阶段、初中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等;按类型分大致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
3.简述我国1951年新学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优越性。
3.1951学制的主要内容有:(1)吸收了老解放区的经验、1922年学制和苏联学制的合理因素,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2)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计,表现了我国学制向分支型学制方向的发展。
(3)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面向工农和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机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终身教育的萌芽。
1951年学制符合了当时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是解放后我国长期实行的基本学校教育制度。
新学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劳动人民在文化教育上无权利、无地位的时代己经过去,标志着我国学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新学制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为工农服务的方针;第二,新学制明确规定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在学制中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计;第三,保证了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工农知识分子都有受革命的政治教育的机会;第四,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法、方式的灵活性。
4.简述我国1958年的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4.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
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在学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原则。
许多地区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如, (1)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
(2)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
(3)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创办了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进一步发展了业余学校。
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不仅使学制改革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
5.简述1985年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5.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主要有:(1)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4)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基础教育管理权属地方,省、市(地)县、乡分级管理的职责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
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
6.简述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关于学制的说明。
6.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主要有: (1)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
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
(2)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坚决刹住一些地方和学校的乱收费,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责制”收费制度;规范义务教育学制。
国家将整体设立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完善并落实中小学助学金制度;巩固扩大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
(3)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
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
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
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选拔制度改革,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4)推进办学体质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四、分析论述题:1.试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制改革。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制改革主要包括:(1)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有关教育制制度的改革:(1)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4)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