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年表序》翻译

合集下载

史记.六国年表

史记.六国年表
伐鲁,取都。
十六

日蚀。
十五
十五
十四
二十二
二十四
四十六
十七

初令吏带剑。
十六
伐秦,筑临晋、元里。
十六
十五
二十三
二十五
四十七
十八

堑洛,城重泉。初租禾。
十七
击宋中山。伐秦至郑,还筑洛阳。
韩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郑城京。
赵烈侯籍元年。魏使太子伐中山。
二十四
简王卒。
二十六
四十八
取鲁郕。
十九

十八
文侯受经子夏,过段干木之闾常式。
楚肃王臧元年。
二十三
二十五
伐燕,取桑丘。
二十三

初县蒲、蓝田、善明氏。



袭卫,不克。

二十四
二十六
康公卒,田氏遂并齐而有之,太公望之后绝祀。
二十四


翟败我浍。伐齐,至灵丘。

伐齐,至灵丘。

伐齐,至灵丘。

二十五
齐威王因齐元年。自田常至威王,威王始以齐强天下。
二十五


晋静公俱酒元年。



蜀伐我兹方。

二十八
十四

三十一


二十九
十五

三十二


三十
威烈王元年。

庶长鼂杀怀公。太子蚤死,大臣立太子之子为灵公。
卫悼公亹元年。
三十三
襄子卒。


三十一

秦灵公元年。
生献公。

史记·六国年表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六国年表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六国年表原文、注释与翻译太史公读《秦记》②,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

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

”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③,君子惧焉。

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闲,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

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

务在彊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彊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故禹兴于西羌④,汤起于亳⑤,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

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

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

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⑥。

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⑦。

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⑧,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⑨。

悲夫!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⑩,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

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注释①《索隐》注:六国,魏、韩、赵、楚、燕、齐,并秦凡七国,号曰“七雄”。

②《索隐》注:即秦国之史记也,故下云“秦烧诗书,诸侯史记尤甚。

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是也。

③《索隐》案:胪字训陈也,出尔雅文。

以言秦是诸侯而陈天子郊祀,实僭也,犹季氏旅于泰山然。

《正义》“胪?”作“胪”,音旅,祭名。

《六国年表序》课后作业

《六国年表序》课后作业

《六国年表(序)》课后作业
设计:唐缨1.落实字词,注意特殊句式,将课文第1节中“及文公逾陇……虽置质剖符不能约束也”段落翻译成现代白话。

(参考答案)等到秦文公越过陇山,排除夷狄,尊奉神物陈宝,在岐山和雍地之间经营,接着秦穆公修明政教,(秦国)东面的边境到达了黄河,于是就和齐桓公、晋文公(这些)中原地区的侯爵、伯爵实力相当了。

这以后诸侯执掌了各自封国内的大权,诸侯的卿大夫则世代享受禄位,(于是)晋国的六家卿大夫(又)专断了晋国的大权,(拥有)征伐其他国家、和其他诸侯结盟(的权力),威势比诸侯国君还要重。

等到田常杀死齐简公而做了齐国的国相,其他诸侯国没有一点儿动静要讨伐(他),(这就意味着)全天下在战争功业上面开始了争夺。

赵魏韩终究到最后分割了晋国,田和也灭掉了原先的姜姓齐国而占有了它,六国的兴盛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他们全都)致力于壮大军力吞并敌人,采用计谋诡诈之术从而使合纵连横等游说学说兴起。

各种诡诈的言论层出不穷,发誓结盟也都是不讲信用的,即便互派人质、写下信守的凭证也仍然不能约束双方。

2.结合课上所得和翻译结果,仔细阅读课文中的“年表”节选部分,对前人所说的“《史记十表》,意义尤深”,再次作出自己的评价。

(参考答案)(略)。

出自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

出自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

出自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出自历史成语中的流言蜚语搬弄是非——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出处】:《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出处】:《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讹言谎语——讹言:谣言。

造谣说谎话。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讹言惑众——讹言:诈伪的话。

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出处】:《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恶意中伤——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

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

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处】:唐·沈亚之《送韩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谀言顺容积微之谗,以基所毁,四邻之地,更效递笑,飞流短长,天下闻矣。

”飞谋钓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出处】: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二寇患公居间,为己不利……则飞谋钓谤,以间染我。

”浸润之谮——比喻暗中诽谤别人的坏话。

【出处】:《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空穴来风——穴:孔、洞;来:招致。

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史记·六国年表

史记·六国年表

秦既得意① ,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② 尤 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③者, 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④ ,以故灭。 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 文略不具⑤ 。然战国之权变⑥亦有可颇采 者,何必上古。

①得意:指统一天下。 ②诸侯史记:即各国国史。 ③复见:重新流传于世。 ④独藏周室:这是司马迁的一种主观推测。 实际上,列国国史由本国史官负责编录并 保管。诸侯和周王室之间虽然在图书方面 确实存在着交流活动,但各国国史是否都 集中在周王室收藏,难以断言。 ⑤不具:不完整。 ⑥权变:指变通的办法,应急的对策。可 颇采者:可以大量采用的。
(四)阅读与研究
1、从上往下看,了解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内的大 小事情。 2、从左往右看,了解一段时间内各国的事情。 3、单线看,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
4、综合看,由始至终,由序文到表文看,战国风 云就在眼前。 5、对照看,与本纪、世家、列传、书兼观并读
二、原文串讲
太史公读《秦记》 ① ,至犬戎败幽王② ,周东徙③洛 邑,秦襄公④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⑤ ,僭端 ⑥见矣。礼⑦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 川。”今秦杂戎翟⑧之俗,先⑨暴戾,後仁义,位在籓 臣而胪於郊祀⑩ ,君子惧焉。
(三)《六国年表》的内容
《六国年表》上起周元王元年(前476),下至秦二世 卒年(前207),首尾270年。 太史公‚因《秦记》,踵《春秋》‛‚表六国时事‛, 欲观秦并吞天下之迹。 《六国年表》以秦为主,表列秦于六国之上。此时周 王室虽已衰微,但尚未灭亡,故仍列秦于表首。 秦国最后统一了六国。司马迁说,不要因为秦国后来 的短祚就否定了它的一切,必须看到它在中国历史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世异变,成功大‛。 由此,司马迁提出‚法后王‛,就是要效法秦的顺应 变化以促使国家统一而获得历史前进的政策主张。在 汉朝把秦一概骂倒的否定声中,司马迁的识见,犹如 一之成孰①”。 夫作事者②必於东南,收功实者③常於西 北。故禹兴於西羌④ ,汤起於亳⑤ ,周之 王也以丰镐伐殷⑥ ,秦之帝用雍州兴⑦ , 汉之兴自蜀汉⑧ 。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典籍_,二是指__贤才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刘向___和___浏歆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汲冢周书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金刚经》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通典》_____、郑樵的__《通志》_和___马端临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__《廿二史札记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_青铜器___;金文则指___商周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总集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1899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三,文献标点(本题计20分)1,试给下面一段文字添加现代标点(8分):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2,试改正下列标点错误,并简单说明修改依据(12分):①,《论语》言子之所慎者。

战长勺以诈而败齐,泓以不禽二毛而败于楚。

(《日知录集释》卷一,岳麓书社1994年版,下同)②,《乡饮酒》:“礼工四人,二瑟。

文献学试题

文献学试题

一、填空:(10分)1、明焦竑有《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这个书名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当代人物传》)。

2、明代的《永乐大典》其原书的装订方式是(包背装)。

3、我国文献由翻译而来者为数甚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方面:佛典翻译、(学术翻译)、文学翻译。

二、判断(10分)1、中国古代印刷术普及后抄写仍是文献的重要流布方式。

(√)2、清代帝王重视藏书的程度高于前代,清代藏书最盛时是乾隆时期。

(√)3、《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合称宋四大类书。

(×)4、丛书的主要功用是查找辞藻。

(×)5、当年伯希和劫走大量敦煌文献现存英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

(×)三、选择(10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典籍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整理发生在(B )时代。

A 秦朝B 西汉C 东汉D 清朝2、清代的四库七阁仿自著名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其主人范钦是(C )代人。

A 宋B 元C 明D 清3、线装大约明中叶兴起,沿用至清末民国间,基本上被(D )书取代。

A 经折装B 蝴蝶装C 包背装 D 洋装4、我国古籍经史子集四分法的制度定型于(B )。

A 汉书艺文志B 隋书经籍志C 隋书艺文志D 四库全书总目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与《史记》并称西汉最伟大的两部著作的是(A )。

A 《七略》B 《别录》C 《汉书》D 《世说新语》四、名词解释(20分)五厄:(5分:每一要点1分)隋代牛弘所总结的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

即:秦始皇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厄;汉献帝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为第三厄;刘曜、石勒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厄;周师入郢,梁萧绎悉焚典籍于外城,此为第五厄。

伪书:(1)一书的公认著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著者及时代,这书就称之为伪书。

(2)不能清晰地判断一书的真伪,往往会给我们阅读研究利用古籍带来误解。

表示骗取的文言文

表示骗取的文言文

表示骗取的文言文1. 谰言 [ lán yán ]诬妄不实、无根据的话出处:迄至魏晋,作者间出。

澜言兼存,琐语必录。

——《文心雕龙·诸子》2. 空话 [ kōng huà ]空洞不切实际的话。

闲话;坏话。

出处:四爷,连东冲都有人讲你老人家的空话。

--张天翼《万仞约》3. 假话 [ jiǎ huà ]不真实的话。

不真实的或不正确的话语或说法。

出处:《儿女英雄传》,解释为不真实的话,骗人的话。

4. 谎话 [ huǎng huà ]说话人明明知道是不真实的断言;故意歪曲事实的话出处:《文明小史》.第四十三回:“也不瞧得那里来的谎话,一回说,两江制台某天某天杀了十八个维新党。

”5. 谣言 [ yáo yán ]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

没有公认的传说。

民间流传的评议时政的歌谣,谚语出处:《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6. 流言蜚语 [ liú yán fēi yǔ ]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出处:《明史·马孟桢传》:“臣子分流别户;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7. 无稽之谈 [ wú jī zhī tán ]无稽:无法考查。

没有根据的说法。

出处:宋·郑樵《通志·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8. 耳食之谈 [ ěr shí zhī tán ]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

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9. 妄言 [ wàng yán ]谬说。

指谎言,假话。

《六国年表序》翻译

《六国年表序》翻译

《六国年表序》翻译太史公读《史记》,到犬戎打败了周幽王,周朝向东迁到了洛邑,秦襄公开始被封为诸侯,在西垂建置祭祀白帝神的神祠,超越了他的本分.《礼》中记载道:“天子可以祭天地,诸侯只能祭他封地中的名山大川。

”现在秦吸收了犬戎的习俗,,先是十分的暴戾,后来才施以仁义,处在藩臣的地位,祭祀的陈设安排却等同于天子祭祀天地的规格。

君子对此感到担心,等到文公越过陇山向东发展,赶走了外夷戎狄,尊陈宝神,在岐山,雍山之间辟地建国,而穆公执政后,把国土向东扩展到黄河地区,就同齐桓公,晋文公这些霸主势均力敌了。

在这之后,家臣执政,大夫世代相承任其职,食其禄,六卿掌控晋国的大权,征战讨伐,会盟国家,在诸侯之中享有最为显赫重要的地位。

等到田常杀简公而去齐国为相,诸侯却不为所动,海内外的国家都开始争夺战功而一较高下。

三国最终瓜分晋国,田和也灭了齐国而据为己有,六国的鼎盛时期从这里启程。

各国的要务都在加强自己的军备而兼并别国,谋略欺诈和纵横之说粉墨登场,欺谋之词蜂拥而出,誓言已经不被轻信,即便是将人或物作为抵押,仍旧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

起初秦不过一介地处偏远之小国,各国皆排挤疏远,将它同凶暴蛮横的戎狄相相提并论。

然而献公之后,秦国国力就常在一众国家中问鼎。

然而谈及秦的道义,却尚不如暴戾的鲁与卫,估量秦的兵力也无法同三晋相提并论,然而最后能够兼并天下,并非必定是险固的地势使之然,如同上天对其有所助一般。

有的人说:“东方是事物生长的地方,而西方是万物走向成熟的地方。

”那些成事之人在东南之地发迹,而最后获得胜利的人却常常在西北。

因此大禹在西羌开始走向兴盛,汤在亳地雄起,周因占据了镐而得以顺利伐殷商,汉朝也从巴蜀之地走向崛起。

秦在兼并六国后完成大业,将普天之下的《诗》,《书》焚烧殆尽,记载诸侯的史记被焚毁尤其严重,担心其中会有暗讽秦之处。

《诗》《书》能够重新问世的原因在于它们被普通人家所收藏,而各国的史记都收藏于周王室,因而轻而易举就呗焚毁一空,真的是令人扼腕可惜。

六国年表及六国年表序

六国年表及六国年表序

六国年表·序《六国年表。

序》是篇越看越有深意的文章。

《序》先回顾了周王室东迁,各国自治,陪臣执政,到战国七雄局面形成的大致情况,紧接着便讲到了道义的沦陷和秦的强盛。

先看这句: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索隐注说,这是“言人君制法,当随时代之异而变易其政,则其成功大。

”也就是说,领导者要与时俱进,才能治理好家国。

我以为不然。

这句话的语气并非祈使,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

关于这个“暴”字,它固然可以解释为残暴、暴虐,但又不仅仅如此,这个暴字当是相对孔孟所说仁义之道、王者之师而言的。

也就是说,“取天下”的正统途径应当是行仁政,成为民心所向,那么自然而然的——天下归心——也就能“王天下”了。

可事实上呢?当时各国,哪有不“暴”的?对内,为兵源,不顾生民死活;对外,朝济夕筑,战火连天,更无信义可言。

而“暴”得最甚的秦竟终究能“成功大”,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是孔孟之道错了么?是夫子们盛赞的尧、舜、文、武错了么?是天下老百姓都被蒙蔽了么?不,都不是,那么只能叹一句:世道变了。

这便是“然世异变”后面的意思。

很平常的一句陈述,却藏着这样沉痛的感慨。

再看前面的“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执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引言劈头就说秦国即使是有德有义之士,也比不上鲁卫横暴无礼之人。

这只是个总体评价,当然有夸张的意味。

然而鲁在礼乐的方面很好的继承着西周的传统,这样的东方礼教重镇,最终也不过是在夹缝中苟延残喘,今日亡一城,明日亡五城,君主奔波着去为大国君主朝贡、送葬,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认为这句话在批评秦无德义,倒不如说这句话在感慨鲁的衰亡吧。

后面说秦兵不如三晋之强,诚然如此么?晋在六卿和四卿时代曾经作三军,其强盛之势一度称霸中原,然而分裂之后,三晋也只算得上是离秦这虎狼之邦最近,而在自然选择的规律下进化出来的跑得比较快的羊罢了。

最后讲到秦的地势险固,说秦“卒并天下”,并不见得就是依赖了地势险固。

约束的意思

约束的意思

约束的意思
约束的意思:(1)束缠(2)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围(3)盟约,规约约束的引证解释:
⒈缠缚;束缚。


《庄子·骈拇》:“约束不以纆索。


《楚辞·离骚》“索胡绳之纚纚”汉王逸注:“纫索胡绳,令之泽好,以善自约束,终无懈倦也。


宋欧阳修《玉楼春》词之十四:“红絛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袞。


⒉限制;管束。


《史记·六国年表序》:“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唐罗隐《谗书·市赋》:“非信义之所约束。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鱷如驱羊。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必有大山当其衝,约束河伯难为灾。


⒊规章;法令。


《文子·上义》:“约束信,号令明。


《史记·曾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宋苏轼《杭州谢放罪表》:“职在承宣,当遵三尺之约束;事关利害,輒从一切之便宜。


《明史·梁震传》:“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

”。

六国年表序原文繁体

六国年表序原文繁体

六国年表序原文繁体太史公讀《秦記》,至犬戎敗幽王,周東徙洛邑,秦襄公始封為諸侯,作西畤【西畤:神祠。

】用事上帝,僭端見矣。

《禮》曰:「天子祭天地,諸侯祭其域內名山大川。

」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後仁義,位在藩臣而臚於郊祀。

君子懼焉。

及文公逾隴,攘夷狄,尊陳寶,營岐雍之間。

而穆公修政,東竟至河,則與齊桓、晉文中國侯伯侔矣。

是後陪臣執政,大夫世祿;六卿擅晉權,征伐會盟,威重於諸侯。

及田常殺簡公而相齊國,諸侯晏然弗討,海內爭於戰功矣。

三國終之卒分晉,田和亦滅齊而有之,六國之盛自此始。

務在強兵並敵,謀詐用而從衡短長之說起。

矯稱蜂出,誓盟不信,雖置質剖符猶不能約束也。

秦始小國僻遠,諸夏賓之,比於戎翟,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

論秦之德義不如魯衛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晉之強也,然卒並天下,非必險固便形勢利也,蓋若天所助焉。

或曰「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

故禹興於西羌,湯起於亳,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秦之帝用雍州興,漢之興自蜀漢。

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

《詩》《書》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

惜哉,惜哉!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

然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

傳曰「法後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

學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悲夫!事,訖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諸所聞興壞之端,後有君子,以覽觀焉。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2.6六国年表相关知识素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2.6六国年表相关知识素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六国年表》素材一、人物名片1.秦襄公(?~前766),西周末秦国君主。

公元前777~前766年在位。

嬴姓。

庄公长子世父之弟。

其祖父秦仲于前822年为西戎所杀,世父率兵攻打西戎,以其弟为太子。

时秦国力弱,狄戎为近患。

即位初,他将其妹缪嬴嫁与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

前776年,襄公迁都汧邑,向东进逼。

时周幽王宠褒姒,废太子申,立褒姒子为太子,又屡次欺骗诸侯,大失人心,于前771年为西戎、犬戎所攻杀。

襄公率兵救周有功,复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

次年,他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命其将此处戎人赶走。

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

后来襄公出师伐西戎,至岐山而卒。

2.秦文公,秦襄公之子,前762年秦文公从西垂宫率700人“东猎”,经甘肃的天水、麦积山、吴砦至甘、陕交壤的陕西凤阁岭、晁峪、甘峪、硖石,次年进驻“汧渭之会”(今陕西宝鸡、眉县附近),建立新都,前753年初设史官记事,前750年收编岐山的周朝遗民,领地扩展到岐山。

文公四十八年,原本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的秦文公长子去世(赐谥号为竫公,史称秦静公),不得已改立长孙(秦静公长子)为秦公爵位继承人。

前716年,秦文公卒。

3.田常,即“陈成子”。

春秋时齐国丞相。

名恒,或作常。

采用大斗借出小斗收进之法争取民众。

公元前481年杀齐简公,立平公,任相国,扩大封地,尽诛公族中强者,从此田氏专国政。

二、背景资料秦统一天下后,采取“焚书坑儒”的残酷政策,钳制人民的思想。

大量的史书被无情的销毁,历史在这里几乎成为空白,仅存的《秦记》又不够清楚完备,六国的历史不为人所知,六国可以为后人借鉴的一些经验教训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当时,一些学者不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历史。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司马迁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挽救历史、还历史以完整面目为己任,挺身而出,不辞辛苦,广泛地搜集资料,去芜存精,将六国史料整理成《六国年表》,上承《春秋》,端正当时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以启后人。

穆天子传全文翻译

穆天子传全文翻译

穆天子传全文翻译《穆天子传》的原文和翻译如下:原文:穆天子传出汲冢。

晋荀勖校定为六卷,有序。

言其事虽不典,其文甚古,颇可观览。

予考书序,称穆王享国百年,耄荒。

太史公记穆王宾西王母事,与诸传说所载多合。

则此书盖备记一时之详,不可厚诬也。

春秋之时,诸侯各有国史,多口传之言。

下逮战国,王迹熄而圣言湮,处士横议而异端起,人人家自为说,求其欲不口口口口口为之乎?其承成康熙洽之馀,百姓晏然,虽以徐偃王之力行仁义,不足以为倡而摇天下,以知非有暴行虐政。

而君子犹以王为获没于祗宫为深幸,足以见人心之危之如此也。

是岂可效哉!是岂可效哉!存其书者固可以览其古,徵其事者又安可不考其是非欤?南台都事海岱刘贞庭幹旧藏是书,惧其无传,暇日稍加雠校讹舛,命金陵学官重刊,与博雅之士共之,谂予题其篇端云。

时至正十年,岁在庚寅,春二月二十七日壬子。

北岳王渐玄翰序。

古文《穆天子传》者,太康二年,汲县不准盗发古冢所得书也。

皆竹简素丝编,以臣勖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简,长二尺四寸,以墨书,一简四十字。

汲者,战国时魏地也。

案所得《纪年》,盖魏惠成王子,令王之冢也,于《世本》,盖襄王也。

案《史记·六国年表》,自令王二十一年至秦始皇三十四年燔书之岁,八十六年。

及至太康二年初得此书,凡五百七十九年。

其书言周穆王游行之事,《春秋左氏传》曰:“穆王欲肆其心,周行于天下,将皆使有车辙马迹焉。

”此书所载,则其事也。

翻译:《穆天子传》出土于汲冢。

晋代的荀勖将其校订为六卷,并写了序言。

虽然这本书记载的内容并不符合史实,但其文字古老,值得一读。

我考察了书序,称穆王在位百年后死去。

据《史记》记载,穆王曾西行拜访西王母。

《穆天子传》大概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

春秋时期,诸侯各自都有国史,其中多为口头传说。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历史的断绝和圣言的消失,各种学说也兴起。

人们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当时徐偃王推行仁义政策也没有起到引领天下的作用,《穆天子传》的记载足以证明这一点。

古代文学之汉魏六朝文学资料

古代文学之汉魏六朝文学资料

汉代文学第一章汉代散文一、《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二、汉高祖(前206)-----汉惠帝刘盈(前194)-----吕后(前187)-----汉文帝刘恒(前179)-----汉景帝刘启(前156)-----汉武帝刘彻(前140)三、“黄老之学”:汉初道家学派----黄老学派的学说。

“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黄老学派以《老子》为依据,认为虚无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道”是无为的,人效法“道”也应该无为。

因而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也就是适应时势,顺其自然。

高祖、文帝时期“与民休息”的各项政策,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四、贾谊的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又作《治安策》)、《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五、晁错的政论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守边备塞疏》、《说景帝削吴》六、贾谊、晁错政论文的异同:同:1、内外政策立场观点一致2、文风明白了当,激烈迫切,尽所欲言。

异:1、贾谊文章辞藻华丽,喜用夸张排比甚至有些堆砌;晁错文章浅显质实,朴实无华。

---晁错比贾谊略乏文采。

2、贾谊文章思想敏锐,出言大胆直率;晁错文章见解深刻,说理透辟。

---二人各有千秋。

但晁文不如贾文感情激荡,富有鼓动性;而贾文不如晁文简练明快,词旨通达。

3、贾谊文章气势纵横,但思维不够严密,建议不够实在;晁错文章分析事物具体细致,建议比较切合实际。

---晁文中的建议可操作性强,贾文反之。

---贾谊的政论文是文学性的政论文,晁错的政论文是实用性的政论文第二章《史记》1、《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

”2、“李陵之祸”贰师将军李广利路博德因杅将军公孙敖李绪3、本纪(12)表(10)书(8)世家(30)列传(70)“天子称本纪”;“时势主宰者”《秦本纪》、《项羽本纪》“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配焉。

jianzukeshu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jianzukeshu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jianzukeshu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原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课外阅读】司马迂的历史观--“究天人之际,通古... (2)

【课外阅读】司马迂的历史观--“究天人之际,通古... (2)

【课外阅读】司马迂的历史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迂的历史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在其著述中,有比较完整系统的历史观点。

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和“述往事,思来者”的著述目的对历史著作的作用和意义,司马迁有明确的认识。

他认为,“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是为了“自镜”(《高祖功臣年表·序》);“述往事”,是为了“思来者”(《大史公自序》;又《报任少卿书》)。

回顾既往,不只是作为今日的借鉴,而且还在于寄希望于未来。

如何通过自己的历史著作去实现这一目的呢?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冈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几句话,既是他写作之初所抱定的宗旨,又是他基本完成《史记》后对全书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为着“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司马迁鲜明地提出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两个方面去探讨问题。

“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是汉武帝时代两个重大的政治理论问题。

董仲舒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得到了武带的赞同和支持,遂使它成为代表官方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样,无论是在对待孤立或片断的历史问题上,还是在对当时所知的人类社会的整个进程方面,历史都被迷离于“天人感应”的气氛中。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历史学说来,就有三个具体问题需要认真加以对待。

第一,如何清理已经被神化了的上古史?第二,如何处理已经渗透到社会史各方面的神人交通思想?第三,如何描述已经被“五德终始说”和“三统说”既定了的人类史进程?前两个问题,侧重于“天人之际”;后一问题,则侧重于“古今之变”。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究天人之际”——抛弃历史神话和神意,努力从人事上去还原和解释历史现象(1)清理上古史,抛弃了传说中的神话成分。

战国后期至秦汉,三皇五帝说大盛。

司马迁慎重申明《史记》上限“自黄帝始”,以《五帝本纪》为全书之首。

史记·六国年表

史记·六国年表
地属西羌。所以司马迁在这里说:禹兴于西羌。 ▪ ⑤汤起于亳:亳是商人早期的国都,具体地点计有
多处,至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里可能指西亳, 即河南偃师县。成汤居亳而灭夏,故云汤起于亳。 ▪ ⑥王:名词用如动词,建立王朝之义。以,因为。 ▪ ⑦帝:名词用如动词,完成帝业之义。用,由于。 ▪ ⑧汉之兴自蜀汉:刘邦在项羽分封中被封为汉中王, 于是采用萧何、张良的建议,先就王位,并烧毁栈 道表示无意东还。以后则积蓄力量,一步一步击败 项羽,建立起西汉王朝。所以司马迁说:汉之兴自 蜀汉。
▪ ①因:根据、依凭。 ▪ ②周元王:东周第十四代国王,名姬仁,
在位七年。其元年为公元前475年。 ▪ ③表:名词用如动词,列表编排的意思。 ▪ ④著:突出显示。 ▪ ⑤兴坏之端:兴盛衰败的头绪。
三、注释
▪ ①《索隐》注:六国,魏、韩、赵、楚、燕、齐,并秦凡七国, 号曰“七雄”。
▪ ②《索隐》注:即秦国之史记也,故下云“秦烧诗书,诸侯史记 尤甚。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是也。
▪ ⑤穆公:秦国第九位国君。他在位期间,整顿内政,积极向 中原地区发展。在韩原会战中,生擒晋惠公,取得晋国河西 八城,这就是所谓“东竟至河”。竟,通“境”,即国境。
▪ ⑥中国,指中原地区;伯:通“霸”,霸主。侔:势均力敌、 地位相等的意思。此句是说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 是後陪臣①执政,大夫世禄② ,六卿③擅 晋权,征伐会盟,威重於诸侯。及田常④ 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⑤ ,海内 争於战功⑥矣。
▪ ⑤不具:不完整。
▪ ⑥权变:指变通的办法,应急的对策。可 颇采者:可以大量采用的。
▪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① ,成功大。传 ②曰“法後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 相类③ ,议卑④而易行也。学者牵於所闻 ⑤ ,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 ⑥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⑦无异。 悲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年表序》翻译
太史公读《史记》,到犬戎打败了周幽王,周朝向东迁到了洛邑,秦襄公开始被封为诸侯,在西垂建置祭祀白帝神的神祠,超越了他的本分《.礼》中记载道:
“天子可以祭天地,诸侯只能祭他封地中的名山大川。

”现在秦吸收了犬戎的习俗,,先是十分的暴戾,后来才施以仁义,处在藩臣的地位,祭祀的陈设安排却等同于天子祭祀天地的规格。

君子对此感到担心,等到文公越过陇山向东发展,赶走了外夷戎狄,尊陈宝神,在岐山,雍山之间辟地建国,而穆公执政后,把国土向东扩展到黄河地区,就同齐桓公,晋文公这些霸主势均力敌了。

在这之后,家臣执政,大夫世代相承任其职,食其禄,六卿掌控晋国的大权,征战讨伐,会盟国家,在诸侯之中享有最为显赫重要的地位。

等到田常杀简公而去齐国为相,诸侯却不为所动,海内外的国家都开始争夺战功而一较高下。

三国最终瓜分晋国,田和也灭了齐国而据为己有,六国的鼎盛时期从这里启程。

各国的要务都在加强自己的军备而兼并别国,谋略欺诈和纵横之说粉墨登场,欺谋之词蜂拥而出,誓言已经不被轻信,即便是将人或物作为抵押,仍旧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

起初秦不过一介地处偏远之小国,各国皆排挤疏远,将它同凶暴蛮横的戎狄相相提并论。

然而献公之后,秦国国力就常在一众国家中问鼎。

然而谈及秦的道义,却尚不如暴戾的鲁与卫,估量秦的兵力也无法同三晋相提并论,然而最后能够兼并天下,并非必定是险固的地势使之然,如同上天对其有所助一般。

有的人说:
“东方是事物生长的地方,而西方是万物走向成熟的地方。

”那些成事之人在东南之地发迹,而最后获得胜利的人却常常在西北。

因此大禹在西羌开始走向兴盛,汤在亳地雄起,周因占据了镐而得以顺利伐殷商,汉朝也从巴蜀之地走向崛起。

秦在兼并六国后完成大业,将普天之下的《诗》,《书》焚烧殆尽,记载诸侯的史记被焚毁尤其严重,担心其中会有暗讽秦之处。

《诗》《书》能够重新问世的原因在于它们被普通人家所收藏,而各国的史记都收藏于周王室,因而轻而易举就呗焚毁一空,真的是令人扼腕可惜。

只有《秦记》,既没有详细
记载年月,其中的文献又并不完备。

但是在战国时期的一些随时机而应变的策略确实有许多可采之处,也并非只能上古不可。

秦夺取天下之时暴行斑斑,然而其随时间而调整战略的方针却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有传记记载:
“效法后王。

”这是为什么?因为它距离自己近,因而风俗便容易相近,道理就更加简单明了也更有可行性。

学者被自己所见所闻所桎梏,认为秦在位时间尚不长,不考察它从头至尾的发展过程和脉络,就一味嘲笑,这一点是不能被认同的,因为这就同用耳朵吃饭一般,多么的可悲可笑。

我于是根据《秦记》,记载在《春秋》之后,从周元王开始,阐述六国之事,到秦二世结束,一共二百七十年,记载了我所知晓兴盛衰落之端由。

倘若后世有君子,请来一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